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

合集下载

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的典型模式与机制构建

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的典型模式与机制构建

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的典型模式与机制构建作者:彭文英滕怀凯来源:《改革》2021年第07期摘要:建立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范围小、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以及优良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建议按照无形生态产品、有形生态产品、权益性生态产品来梳理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类型,科学确定生态产品及价值核算,公平公正配置权益生态产品市场配额,因地制宜拟定生态产业化项目,合理确定生态产品供给者,构建基于“产品—价值—交易”的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体系,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类市场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生态产品市场,在生态保护补偿的组织协商、标准技术、法律法规制度、市场监管、舆论宣传教育方面加强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配套政策支持,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关键词: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生态价值;生态交易;市场机制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1)07-0136-10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调控各利益主体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权益关系的有效措施,重在保持和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区域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

2018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为加强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市场化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模式,主要利用价格杠杆来调节供给与需求平衡。

随着市场化工具的发展,我国提出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化工具,其核心是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赋予货币价值,为生态环境外部性溢价配置价格并进行交易[1-2],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目标。

生态补偿保护机制

生态补偿保护机制

生态补偿保护机制生态补偿保护机制是一种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或其他政策工具来调整和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这一机制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内化环境保护活动中的外部性,即将生态保护的成本、环境改善的利益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代价纳入到经济活动中,从而鼓励和引导相关方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具体而言,生态补偿机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1. 补偿范围:明确哪些类型的生态保护活动或者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补偿,例如水源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湿地修复等。

2. 补偿项目:确定具体的补偿内容,如对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关键区域实施补偿、对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行为进行奖励或补偿等。

3. 补偿目标:设立清晰的生态保护目标,确保补偿行为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比如水质达标、碳汇增加、物种多样性恢复等。

4. 补偿主客体:规定补偿的资金流动方向,即谁应当为生态保护支付补偿(受益者或污染者),以及补偿金将流向哪些承担了生态保护成本或受损责任的主体。

5. 补偿标准:根据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制定合理的补偿额度计算标准,以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或增益。

6. 补偿实施:建立一套完善的补偿资金管理与支付流程,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给相应主体,并用于指定的生态保护工作。

7. 监督与效果评价: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效果的监测体系,定期对补偿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验证补偿机制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并据此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在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发展到了实践应用层面,不仅在地方层面进行了诸多跨地区流域补偿的试点,也在国家层面上推动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生态补偿制度框架。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i g i 1 5 2
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许永立 (梅 州 市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站 广 东 梅 州 514071)
摘 要 :本 文 对 我 国 生 态 补 偿 制 度 的 现 状 、问 题 进 行
3 . 2 生态补偿的资金问题
了 相 关 综 述 ,同 时 ,提 出 了 笔 者 的 一 些 对 策 建 议 ,以 供 同 仁
4 对策建议
生 态 环 境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本 资 源 ,也 是 经 济 发 展 的 控 制 性 要 素 。伴随着现代文明发展,经济的无限制发展透支了生态环境资 源 ,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水土流失、水 污 染 严 重 、土壤污 染 严 重 、大 气 污 染 严 重 、生 态 退 化 等 各 种 环 境 问 题 。为改变生态系统恶化趋 势 ,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在保障生态系统自我调 节 的 能 力 范 围 内 进 行 经 济 发 展 ,这 些 就 需 要 生 态 补 偿 制 度 来 对 人 类活动进行有效限制。
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由此可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得到 的数据。这就需要顶层设计上考虑建立一些有效的第三方仲裁单
了极为髙度的重视。
位 ,让生态补偿制度在推进过程中公平、公 正 、公 开 。
(2)
在 地 方 层 面 ,浙 江 省 200 5 年出台了《进一步完善生态参补考文献

偿制度的若干意见》;江 苏 省 200 8 年出台了《环境资源区域补偿 [1] 杨中文,刘虹利,许新宜,等.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J 办法》;广东、湖 南 、湖 北 、广 西 、福建等省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4):326-332.

环境法《生态补偿的步骤》

环境法《生态补偿的步骤》

生态补偿的步骤41206093 法学刘威一、我国生态补偿的主要步骤(一)确定补偿标准按照微观经济学理论,外部性是指某人没有直接参与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消费,却从中获得收益或为此付出成本。

环境保护具有正外部性,生态系统经营者的个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个人效益低于社会效益。

如果不对生态系统经营者由于实施森林保护而损失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就会导致生态服务产品供应不足。

因此要通过对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经济行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和丧失的机会成本进行补偿,减少或消除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偏差,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所以,最低应补偿由于提供生态服务而丧失的机会成本,最高不能大于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逻辑上生态补偿标准应介于损失的机会成本和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之间国内外关于以机会成本作为生态补偿的下限、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补偿上限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计算中,国外更注重土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补偿意愿等的差异研究,提供的补偿标准较为接近农户的机会成本或受偿意愿,如英国的环境敏感项目,因此,农户在项目补偿停止后继续实施能提供良好生态服务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能性较大。

我国计算的机会成本有的未考虑区域差异,如生态公益林补偿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即便考虑区域差异如退耕还林计划,由于区域单元尺度过大,不能真实反映农户的实际成本,过度补偿和补偿不足两种问题并存,不仅影响资金利用效率,而且在项目补助停止后保护区域受到破坏的可能性较大,退耕土地至少有1/5在项目结束后会返耕。

(二)确定补偿主体生态补偿的主体主要根据相关利益者在特定生态保护/破坏事件中的责任和地位予以确定,我国主要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

1、破坏者付费原则破坏者付费原则(简称DPP),主要针对行为主体对公益性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的行为进行的补偿。

这一原则适用于区域性的生态问题责任的确定。

2、使用者付费原则生态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稀缺性应该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由生态环境资源占用者向国家或公众利益代表提供补偿。

关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体系的思考

关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体系的思考

来看 , 主要集 中在矿 产 资源 开发 、 域 、 流 森林 与 自然 保 护 区等方 面 。19 9 4年 , 国开征 了矿产 资 源补偿 我 费 ,97年 实施 的 《 19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矿产 资 源法 实 施 细 则》 对矿 山开发 中的水 土保持 、 地复垦 和环境 土 保 护做 出 了具体 规定 , 要求 不能履 行水 土保持 、 土地 复垦 和环境保 护责 任 的采 矿人 ,应 向有关部 门交 纳
方法 , 对不 同尺度 上 的各种 生态 系统 的服务 功 能进
代 以来 , 国在生 态公 益林 、 耕 还林 ( )矿 产 资 我 退 草 、
源 等方 面陆续制 定 了相 关法 律法规 ,进一步 推动生 态环 境 的恢 复 和重建 ( 表 1 。通 过 一系列 带 有生 见 ) 态补偿 性 质 的政 策措 施 和法 律法 规 的制 定 实施 , 在 生 态建设 领域发挥 了积极 的作用 。
理 论上 阐 明 了进 行生 态补 偿 的重 要意 义 , 为 生态 并 补偿 标准 的制定提 供 了理论依 据 。
从 实践层 面 来看 , 中央与 地方 纷 纷 开展 了与生 态 补偿 相 关 的 工 作 , 行 了积极 的探 索 , 初 步 进 进 并
向矿 山企业 收取矿 产 环境 恢复 治 理保 证 金 , 对废 弃
和环境 生 态效应 的 外部性 造 成 的市场 失 灵 , 而在 从
近年 来 , 各地 区也 开 始 了生 态补 偿 的探 索 和实
践, 在流 域 、 矿产 资源 、 自然保 护 区等 方 面进 行 了有
益 的尝试 。各地 大多选 取 区域 内的重要饮 用水 水源 地 区、 矿产 资 源开 发地 区进 行试 点 , 山育林 , 养 封 涵 水源 , 监测 水 质 , 制 污 水 排 放 , 设 污 水 处 理 厂 , 控 建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

关于生态补偿工作情况的汇报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环境无价、资源低价、商品高价"的价格体系,助长了资源开发者把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转嫁给社会,原料生产与加工企业凭借对环境资源的无偿或低价占有获得超额利润,环境资源的利用或破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退化和破坏日益加剧,已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不断探索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不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试点范围。

我省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方式和管理模式,开展了有关生态补偿需求及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

一、国家开展生态补偿政策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在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或市场交易等方式,对生态保护者给予合理补偿,是明确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使生态保护经济外部性内部化的公共制度安排,对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欠发达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同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要求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发改委、水利部等部门开始酝酿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政策。

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地方逐步推动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等四个领域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与补偿模式研究——基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与补偿模式研究——基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

担起相应的责任。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调整流域 内
各相关 利益 主体 的环境及 经济行 为 、 激励 流域 范 围 内的生 态环境 保护 和建设 , 有 效缓解 流域 生态 服务供 给 和需 求之
治条例》 、 《 江苏省水资源保护条例》 等地方法规 ,奖代补提供 了法制保障 ,
响。 因此 , 本 文在研 究构 建流域 生态 补偿 机制 实施 框架 的
基础 上 , 从 补偿资 金来 源 方 式 的角 度 , 对 流域 生 态补 偿 的
补偿主体包括流域生态环境受益者和破坏者 , 补偿客体包
括 流域生 态环境 保护 者和 流域生 态环境 破坏 的受 害者 。
流域 生态 补偿 标 准 的选 择 。结 合 流域 生 态 补偿 标 准
F i g . 1 F r a me wo r k a n d b a s i c l i n k s o f b a s i n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p e n s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i n Ch i n a
是 具有 市场 主导特点 的流 域生 态补偿 机制 , 以东 阳一 义乌
间的矛盾 , 促进流域上下游协调可持续发展 , 其框架体 系
及基本 环节 包括 以下方 面 ( 如图1 ) :
水 权交 易和磐 安一金 华异 地开 发为主 要支 撑 , 进行 水 资源 的二次 分配 , 解决 上游磐 安县 由于生 态环 境保 护所 导 致 的 社 会经 济发展 问题 ; 河北 省在 子牙河 流域建 立 的生 态补 偿 机制 以跨 界 断 面 水 质 监 } 贝 0 体系、 生 态 补 偿 基 金 扣 缴 制 度、 生态补 偿 基 金 管 理 制度 和 相应 的政 绩 考 核 制 度 为 核 心, 扣缴跨 界 出境 水 质超 标 断 面所 在 市 的 生态 补 偿 资金 , 改善 了子 牙河 严重恶 化 的水质状 况 ; 辽宁省 重点 推行 跨 界 断 面水 质 目标考 核制 度 以 改善 辽 河水 质 不 断 恶化 的状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及政策应对??【摘要】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引言、正文和结论为框架,系统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政策法规调研、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及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各项内容的深入研究和论证,总结出了未来改进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展望未来,提出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和方向,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现状、问题、挑战、政策法规、调研、应对措施、建议、评估、总结、展望、未来、政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可以帮你生成内容,让我来为你输出部分的内容。

当前,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逐渐开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标准化的补偿机制、补偿资金来源不明确、效益评估不规范等。

加强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和应对措施,对于推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政策法规调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估,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目的旨在推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落实,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3 意义流域生态补偿是一项重要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域生态补偿可以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推动各类生态主体更加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从而形成多方合作、协同发展的局面。

流域生态补偿可以保障生态利益的受益者获取到应有的利益,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社会公平和增进人民福祉。

流域生态补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长期以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无规划开发和过度利用,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完善,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一、法律法规的框架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

各国都会依据自身国情和海洋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法律法规通常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资源管理法、海岛保护法等。

通过这些法规的制定,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保护体系,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二、海洋生态环境的划定在建设和完善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准确定义海洋生态环境的范围也显得尤为重要。

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海洋水体、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等。

因此,法律法规应该明确界定这些概念,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进行保护工作。

此外,还需要明确划定海洋生态环境与陆地环境的分界线,以避免生态破坏在界线之间的模糊区域。

三、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协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协调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现代社会的迫切需求,但过度利用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律法规应该明确资源利用的原则和限制,并通过设立海洋生态保护区、制定资源开发计划等措施,实现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协调。

四、惩罚和补偿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需要有严格的惩罚机制来制止违法行为。

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严厉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形成对环境损害行为者的法律追责和经济赔偿机制,以便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海洋生态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涉及的领域广泛。

为了更好地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引言自然资源既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生态效益,且生态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正因为自然资源具有生态效益,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有时称自然资源为生态资源。

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生态环境的价值和特点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认识和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外部效应突出,保护和受益脱节现象显著,“公地悲剧”普遍存在。

在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方面,国家并没有对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经济利益受损的主体给予合理的价值补偿;在流域生态保护方面,上下游之间存在着保护效益的无偿占有、或者破坏代价的不合理承担。

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国家生态安全问题将会日益严重,洪水、干旱以及沙尘暴等灾害将严重威胁着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些问题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在保护中调整相关方的经济利益关系,或者说是通过调整经济利益来激励保护行为,仅仅依靠行政管制手段是很难奏效的。

需要建立以调整相关方经济利益关系和激励为目的手段来解决,这就是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看,它是一种将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内化的机制,是一种激励保护行为的手段,同时兼有融资功能;从环境法学角度看,它是通过制度化设计规范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协调其背后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工具。

我国自90年代初期以来,已经在广西、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河北、云南等地进行过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的试点工作,有些地方制定了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的管理办法;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是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重要体现,是生态效益补偿的一个阶段,因而是生态效益补偿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经历了影响全国范围的三件生态环境大事件后①以及1998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在法律上的确立,人们认识到单单针对资源利用的负外部性进行的征收补偿费制度,还不能保护无辜受损者的利益,也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措施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本文从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历史回顾入手,通过生态补偿案例实证分析,研究了森林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流域的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区域生态补偿、其他生态补偿和生态补偿政策制定与实施,针对我国生态补偿实施中存在补偿主体范围狭窄,补偿对象确定方式不合理,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不科学,补偿对象的利益平衡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加强制度建设,生态补偿软环境建设对策。

关键词:中国;生态补偿;问题;对策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建立健全覆盖利益相关者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全方位多层次构建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框架对于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1.生态补偿及其理论基础1.1生态补偿的概念自然资源学家E.F.Cook(1979年)提出自然资源价值,指出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有限的、不可逆的,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必须以一定的经济代价作为补偿,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提出用补偿的思想解决自然资源价值问题[1]。

而对于生态补偿,国内外至今未见明确的定义。

国际上对生态补偿的概念使用较少,比较通用的是生态或环境服务付费(PES:payments for ecological Services)。

Wunder[2](2005年)提出,PES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管制手段而言, 是一种替代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 具有自愿的交易、明确界定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应的买卖者、付费是有条件的等特点。

我国对生态补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生态学方面,《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将其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标题: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新解释引言:在全球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被视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旨在通过经济奖励以激励和补偿流域内各方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本文将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其在理念、实施和效果等多个方面的新解释。

第一章: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概述1.1 流域生态补偿的背景和意义1.2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1.3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第二章: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理念解读2.1 生态文明理念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中的反映2.2 生态补偿的内涵与来源2.3 经济激励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第三章: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与机制3.1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主体和权责3.2 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与管理3.3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监测和评估第四章: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效果评估4.1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4.2 流域生态补偿对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4.3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深入解析,我们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项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工具,既涉及到理念的引导和落地,也需要具备完善的实施机制和有效的评估手段。

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大对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和支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以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它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经济奖励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励各方参与流域生态保护,同时也为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补偿标准的确定、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等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框架,加强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流域生态补偿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10.13•【文号】环发[2006]158号•【施行日期】2006.10.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06〕1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实现“十一五”生态保护目标,加速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局组织编制了《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二○○六年十月十三日附件: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目录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一)“十五”工作回顾(二)生态环境现状1、主要问题2、成因分析(三)机遇与挑战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保护优先2、分类指导,分区推进3、统筹规划,重点突破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三)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2、具体目标三、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一)深化自然生态保护工作1、完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推动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3、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4、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二)强化区域生态保护监督与管理1、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2、提高生物多样性履约和管理能力3、重视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三)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1、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2、综合防治土壤污染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4、防治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四)巩固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1、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2、积极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3、大力开展生态村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二)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三)创新生态保护政策(四)加强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五)建立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六)加强生态保护能力建设(七)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一、全国生态保护形势(一)“十五”工作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五”期间,先后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俞雅乖(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有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生态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路径主要有:1.加快立法进程,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法律保障。

2.全面开展评估工作,使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3.加强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为补偿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为生态补偿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基础;实现路径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模式,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的重要内容。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生态补偿的界定关于什么是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在国内外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由于研究目的和侧重点的不同,生态学、林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对生态补偿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生态学上的生态补偿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

如“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解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1]。

法学上的生态补偿主要从补偿发生的范围、法律关系的客体,主体以及补偿的手段上进行界定。

吕忠梅(2003)认为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该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2]。

生态补偿机制要素、系统结构与概念模型的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要素、系统结构与概念模型的研究
的 目的是为 了人类 社会 的可 持续发 展 , 为生态 补偿 认 的基本 内涵应 集 中体 现 为通 过一 系列经 济 手段 和法 规、 行政措施 , 已在 人类 活 动影 响 下丧 失 自我 反馈 对 与恢 复能力 的生态 系统进行 物质 、 能量 的反哺 和调节
来 的缓 和干 扰 、 节 自身状 态 , 生存 得 以维 持 的能 调 使
刘春 江等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要 素 、 系统 结 构 与 概 念 模 型 的研 究
生 态 补偿 机 制 要 素 、 系统 结 构 与概 念 模 型 的研 究 *
刘春 江 薛 惠锋
(. 1 西北 工业 大 学 自动 化学 院 , 西 陕 西 安 7 0 7 ;. 国人 大 环 境 与 资 源 保 护 委 员 会 , 京 1 03 ) 10 2 2 全 北 0 0 4
摘 要 在系统解析生态补偿机制概念的基础上 , 深入探讨 了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 对象 、 方式 、 标准、 法律与政策等基本要素和系
统 结 构 , 建 了 包括 补 偿 主体 子 系 统 、 偿 对象 子 系 统 、 偿 操作 子 系 统 和补 偿保 障子 系 统 的 生 态 补 偿机 制 概念 模 型 , 模 型 描述 了生 构 补 补 该 态 补 偿 机制 的 自身运 行 方式 和 各 个 子 系统 之 间 的作 用关 系 , 最后 指 出科 学 构 建 和 成 功 实 践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亟 待 解 决 的若 干 核 心 问题 和
度 出发 , 为 生 态补 偿 是 指 通 过 对损 害 ( 保 护 ) 认 或 环
是种 以保护
生态服务功 能 、 进 人 与 自然 和谐 相处 为 目的 , 促 根据 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 、 生态保 护成 本 、 发展 机会 成本 , 运 用 财政 、 税费 、 市场 等 手段 , 节 生态 保 护者 、 益者 调 受 和破 坏者经 济 利益 关 系 的制度 安 排 。这 些 学者 对生

2023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

2023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

2023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1.()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分)A.人与自然B.人与人C.人与社会D.人与人工自然答案:A2.下列选项中,对于诚与信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2.0分)A.诚是信的基础B.诚是信的体现C.诚重于内,是对本体而言的D.信重于外,是向他人而言的答案:B3.对于学术上的是非观点,科技工作者可以通过()的方法解决。

(2.0分)A.强行干预B.法律法规C.行政命令D.讨论和实践答案:D4.关于我国医疗行业诚信缺失的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2.0分)A.衡量标准货币化B.责任主体多元化C.解决方式武断化D.责任主体一元化答案:D5.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文明对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运营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2.0分))A.政治B.经济C.金融D.法律答案:ABCD6.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

(2.0分))A.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B.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C.生态安全“代际”化D.生态安全全民化答案:ABCD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分))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答案:ABCD8.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2.0分))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答案:ABCD9.近40年来,国际社会制定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包括()。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结构、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结构、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结构、问题及对策唐先博;黄明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海洋环境保护法》为中心的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但其体系建设尚存在不完整、不科学的问题和缺陷.构建海洋生态保护法律保障体系,从法律框架体系上,应当制定以《海洋环境保护基本法》为龙头,以资源节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为分支的完整法律体系.【期刊名称】《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8)005【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海洋生态;法律体系;结构【作者】唐先博;黄明健【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999078;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999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明确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这是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生态系统退化困境,顺应时代特征、把握海洋开发规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取得实际成效,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

而我国目前有关海洋方面的立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但就整体上来看还呈现出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因此,研究海洋生态文明的发展特点和建设规律,建构完备的海洋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逐渐成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焦点。

当前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立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层,一是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二是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法律。

(一)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于197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此规定在沿海水域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经多次补充修改,该法成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纲要法律。

以此为起点,一系列关于海洋污染防治的法规、规章相继出台,逐步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各项环境单行法律为分支的较为完整的海洋污染防治法律规范体系。

临时海洋倾倒区生态损害评估及补偿标准研究——以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

临时海洋倾倒区生态损害评估及补偿标准研究——以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

临时海洋倾倒区生态损害评估及补偿标准研究——以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何改丽;张正龙;龚虹波;李加林;史小丽;刘永超;冯佰香;黄日鹏【摘要】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损害日益加剧,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水质、沉积物、生物等监测数据,基于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实际损害程度,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害评估体系和生态修复海洋损害评估框架,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等模型计算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害,并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损害为1 332.61万元,一级损害类型中支持服务价值损害最大;(2)鱼卵和仔鱼、生物多样性及基因资源、气候调节和维持空气质量为倾倒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类型,损害价值分别为251万元、379.26万元、342.18万元,三者之和比重达73%;(3)基于生态修复海洋损害价值为1 522.37万元,其中海洋生态修复费用最高,为1 167.65万元;(4)将两种评估体系的海洋生态损害价值的平均值作为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补偿标准,为1 427.49万元,单位面积补偿标准为0.79万元/hm2·a.【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10页(P707-716)【关键词】临时倾倒区;生态补偿;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生态修复【作者】何改丽;张正龙;龚虹波;李加林;史小丽;刘永超;冯佰香;黄日鹏【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1206;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浙江宁波315211;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23;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6;X196由于陆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已是21世纪沿海国家与地区的发展趋势。

生态补偿立法调研报告

生态补偿立法调研报告

生态补偿立法调研报告一、引言生态补偿是指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或者生态环境产生的损害进行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生态补偿的理念源于生态文明建设,并在我国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

为了确保生态补偿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必要建立相关的立法和政策支持。

本次调研旨在梳理国内外生态补偿立法现状和经验,以为我国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二、国内生态补偿立法现状我国生态补偿立法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

首先,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立法主要以政府法规和部门规章形式存在,缺乏一部综合性的生态补偿相关法律。

其次,现有立法存在法律基础不足、政策执行不严格、补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此外,我国各地区的生态补偿立法进展不平衡,存在地域差异较大的情况。

三、国外生态补偿立法经验国外在生态补偿立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了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

这些制度在法律层面对生态损害者进行严格责任追究,并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则在生态补偿时注重社区参与和民主程序,保障公众权益。

四、我国生态补偿立法的建议1.完善相关法律框架:加强政府与生态补偿的关联,建立综合性的生态补偿法律。

同时,建立补偿标准和机制,并明确责任主体和补偿义务。

2.清晰补偿对象界定:明确生态补偿对象的范围,包括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等方面。

3.落实责任追究:确立起诉权和求偿权等法律手段,对生态破坏者进行严格追责,并实施相应的法律惩罚。

4.加强监督执法: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提高执法效能和执行力度,确保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实施。

5.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避免生态补偿立法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提高生态补偿工作的全国一体化水平。

五、结论生态补偿立法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框架,明确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制度和标准,并落实责任追究和监督执法机制。

同时,借鉴国外的生态补偿立法经验,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以推动我国生态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 第4期海洋开发与管理29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张广帅1,2,赵全民1,2,唐晨1,2(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 116023;2.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3)收稿日期:2018-10-16;修订日期:2019-04-08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业务支持项目 自然资源有偿出让制度研究 (2017-Z -05).作者简介:张广帅,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态系统评估与管理以及湿地保护与恢复摘要:为完善我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进一步提高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文章以海洋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相关法律体系,并设计制度框架,具有创新性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宪法㊁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确立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海洋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包括动态监测㊁建模分析㊁圆桌会议和跟踪落实4个部分,分别承担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库,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㊁对象和标准以及评估海洋生态补偿效果4项任务;科学㊁全面和量化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关键,根据 服务-投入-福祉 模型,核算参考状态和现实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㊁海洋生态福祉和投入资本的变化量,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协商和博弈,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我国应加快海洋生态补偿的立法,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㊁评估和研究,推进海域之间㊁海洋与流域之间以及海洋保护区的横向补偿㊂关键词:生态补偿;海洋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生态福祉;生态价值中图分类号:P 74;X 171;F 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19)04-0029-05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L e g a l S ys t e ma n d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F r a m e w o r kZ H A N G G u a n gs h u a i 1,2,Z H A O Q u a n m i n 1,2,T A N GC h e n 1,2(1.N a t i o n a lM a r i n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Ce n t e r ,D a l i a n116023,C h i n a ;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 S e aF i e l d M a n ag e m e n tT e ch n o l o g y,S O A ,D a l i a n11602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p e r f e c t t h e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r e g i m e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m a r i n em a n a g e m e n t l e v e l b a s e do n t h e e c o s y s t e ma d a p t a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a n a l yz e d t h e r e l a t e d l a w s ,r e g u l a t i o n sa n d p o l i c i e so f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t h e nd e s i g n e d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f r a m e w o r k c r e a t i v e l y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r e l a t e d l a w s a n d p o l i c y h a d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a n d p r a c t i c e d i r e c t i o n f o r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f r a m ew o r ko f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i n c l u d e dd y n a m i cm o n i t o r i n g ,m o d e l i n g a n d a n a l y s i s ,r o u n d t a b l em e e t i n g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t r a c k i n g ,t o u n d e r t a k e t h e t a s k o f s e t t i n g t h em a r i n ee c o s y s t e ms e r v i c e sd a t a b a s e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m a r i n e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v a l u e ,d e f i n i n g t h e s u b j e c t -o b j e c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n d s t a n d a r d f o r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a n d a s s e s s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o f c o m p e n s a t i o n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e r v i c e -i n p u t -w e l l b e i n gm o d e lw a s p u t f o r w a r dt oa c -c o u n t t h e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s ys t e ms e r v i c e s i n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s t a t e s .A n d t h e s t a n d a r d30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年f o r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s h o u l db ed e f i n e db y t h en e g o t i a t i o na n d g a m eo f t h es t a k e-h o l d e r s.O v e r a l l,t h e l e g i s l a t i v ea c t i o nf o rm a r i n e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s h o u l db ea c c e l e r a t e d, t h em o n i t o r i n g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m a r i n e e c o 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 e n h a n c e d,a n d t h e c o m p e n s a t i o nb e-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 s e a a r e a s a n d b e t w e e n s e a a r e a s a n d d r a i n a g e b a s i n s h o u l d b e p r o m o t e d.M a r i n e e c-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f o r n a t u r a l r e s e r v e sw a s a l s o e m p h a s i z e d t o p r o v i d e g u a r a n t e e f o r e f f e c t i v e m a r i n e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e r v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e n s a t i o n,M a r i n e e c o s y s t e m,S t a k e h o l d e r s,E c o l o g i c a lw e l l b e i n g,E c o-l o g i c a l v a l u e0引言海洋是地球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和能量资源,而且在水热平衡㊁气候调节㊁营养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3]㊂长期以来,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进程不断加快,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造成海洋生态系统价值存量锐减,威胁我国海岸带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5]㊂面对严峻的形势,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海洋生态补偿是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好和协调运行的重要手段[6]㊂生态补偿是为改善㊁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利益相关者保护或破坏生态的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及其分配关系,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制度[7];运用经济手段激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育,从而解决市场机制失灵造成的生态效益外部性问题,进而保障社会发展的公平性[8]㊂海洋生态补偿旨在保障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促进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发展㊂目前众多学者已对海洋生态补偿开展系统研究,对其原则㊁主体㊁对象㊁客体㊁本质和方式等基本达成共识[9-11]㊂本研究系统梳理我国涉及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并设计海洋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具有创新性,以期为完善和推广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依据㊂1法律体系1.1宪法2018年 生态文明 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大法的保障㊂‘宪法“第九条规定水流和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分别规定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以及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㊂‘宪法“明确海洋生态资源的权属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的国家主体地位,是海洋生态补偿的准则和依据,对其适用和解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㊁指导性和纲领性作用㊂1.2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海洋生态补偿的基本法,从法律层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激励作用㊂其中,第五条提出 损害担责 的环境保护原则;第六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对所造成的环境和生态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分别规定国家对环境保护产业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鼓励和支持方式;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调整的综合性法律,在第三章专门设置 海洋生态保护 内容㊂其中,第二十条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具有典型性㊁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㊁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第二十四条提出国家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首次体现 保护红线+补偿 的海洋生态保护模式;第八十九条第4期张广帅,等: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31和第九十条明确赔偿等法律责任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分别明确捕捞限额制度和捕捞许可证制度;第三十二条规定在鱼㊁虾㊁蟹洄游通道建闸㊁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虽未明确提出生态补偿,但对政府出资建立海洋保护区进行海洋生态补偿的方式具有指导作用㊂1.3政策规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即生态补偿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行自然资源配额交易体系㊂‘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明确海洋工程生态补偿和生态污损事故赔偿等要求㊂‘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引进市场机制和吸纳社会资金,拓展海洋生态保护融资渠道㊂‘关于进一步加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生态补偿制度,推动建立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重点生态区域工作的支持力度㊂‘国家海洋事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提出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和机制,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制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㊂‘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办法“规定海洋生态补偿的范围㊁形式㊁资金来源和监督检查机制,是目前我国最为系统和全面的海洋生态补偿地方条例㊂2制度框架我国法律体系确立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9,12]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论是海洋生态补偿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前提,海洋生态补偿的落实离不开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全面和科学的评估㊂结合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技术方法,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框架㊂2.1动态监测,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库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缺乏自上而下的系统的监测数据,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13]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实施海洋生态补偿的基础㊁标准和依据,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动态监测系统:一方面,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出发,监测其供给功能㊁调节功能㊁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机制和维持机制出发,监测其生态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的变化,同时根据历史资料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驱动因子的演变进行分析,从而识别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㊂2.2建模分析,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以静态评估为主,缺少动态比较[14]㊂由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相对性和时效性,为更好地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有必要明确用于比较的参考系,即以理想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参考值,进而评估现实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量㊂理想状态可理解为历史最优的状态,也可理解为相似类型且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状态㊂在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过程中,现实状态的不同服务类型的权重判定应基于研究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㊁公众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权衡㊂由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衡量的是海洋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惠益的能力,在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时,更应依据人类从海洋生态系统的获益,即海洋生态福祉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应综合考虑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海洋生态福祉2个方面,即与理想状态相比,现实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海洋生态福祉的变化;在确定模型的各项参数时应重视公众参与,通过问卷调查㊁访谈和座谈等方式,充分采纳公众意见㊂2.3圆桌会议,确定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㊁对象和标准在分析利益相关者时,既要考虑政府部门和涉海企业等直接利益相关者,也要考虑公众和社会组织等间接利益相关者,从而确定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㊂双方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㊁海洋生态福祉和投入资本的变化量,核算海洋生态补偿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和博弈确定补偿标准㊂根据生态系统级联的概念模型和生态系统从服务到收益的转化模型[15-16],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标32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年准的核算模型(图1)㊂图1 海洋生态补偿标准 服务-投入-福祉 核算模型根据海洋生态补偿的原则和内容,确定补偿标准时分为生态受损补偿和生态保护补偿2种情景:生态受损补偿情景下的参考状态为历史最优和相似最优;生态保护补偿情景下的参考状态为保护前最差和相似最差㊂2.4 跟踪落实,评估海洋生态补偿效果在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技术可行性,选择适宜的方式和手段实施海洋生态补偿㊂在实施海洋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应跟踪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监测和公众意愿调查,从而真实和客观地评估海洋生态补偿效果,指导后续工作的落实㊂根据上述分析,海洋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如图2所示㊂图2 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框架第4期张广帅,等: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333结语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有利于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从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㊁经济㊁行政和技术手段转变,有利于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协调发展㊂我国现有法律体系已充分体现海洋生态补偿的内涵,对海洋生态补偿的系统化描述也越来越清晰,海洋生态补偿已具备提上立法日程的基本条件㊂尽管部分沿海地区基于实际工作需求已开展海洋生态补偿实践,并对其地方立法有所探索,但约束性和权威性较弱,且具有行政限制㊂由于海洋生态补偿的利益和责任关系涉及面广且界定复杂,仅凭区域性的行政措施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亟须以法律的形式给予理论㊁技术和政策的指导和规范㊂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是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体现,其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海洋生态福祉的评估密切相关,科学㊁全面和量化的评估结果是确定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和依据㊂因此,应以实施海洋生态补偿为切入点,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㊁评估和研究,通过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数据库,对海洋生态补偿进行标准化管理㊂由于海洋具有流动性㊁立体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海洋生态补偿为横向机制,且比陆地生态补偿更加复杂和紧迫㊂海洋生态补偿主要涉及海域之间的横向补偿㊁海洋与流域之间的横向补偿以及海洋保护区的横向补偿:①海域之间的横向补偿即在不同海洋开发利用方式下,相关海洋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须明确补偿的主体㊁范围和方式;②海洋与流域之间的横向补偿即从海域和陆域空间的一体性和联动性出发,海洋与陆地以及海洋与河流之间的补偿,须明确入海流域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③海洋保护区的横向补偿即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且受损的海域或海岸带的补偿,须明确补偿的方式和标准以及受益者对保护者的补偿安排㊂参考文献[1]吴昊,郭琳,於维樱,等.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发展态势[J].生态学报,2018,38(5):1860-1873.[2] A L T MA NI,B O UMA N SR,G O P A LS,e t a l.A n e c o s y s t e ma c-c o u n t i n g f r a m e w o r kf o rm a r i n ee c o s y s t e m-b a s ed m a n a ge m e n t i nt h e s e a[M].C a m b r i d g e: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14.[3] H A T T AM C,A T K I N SJP,B E A UMO N T N,e t a l.M a r i n ee-c o s y s t e ms e r v i c e s:l i n k i n g i nd i c a t o r s t o t he i r c l a s s if i c a t i o n[J].E c o l o g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2015,49:61-75.[4]孙才志,张坤领,邹玮,等.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2015,34(10):1824-1838.[5]国家林业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E B/O L].(2014-01-21)[2018-10-16].h t t p://w w w.s h i d i.o r g/s f_B7B9059-F3C6B48C28E27D18E D C9A4D C6_151_188********.h t m l.[6]雷光春,张正旺,于秀波,等.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李文华,刘某承.关于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资源科学,2010,32(5):791-796.[9]郑伟,徐元,石洪华,等.海洋生态补偿理论及技术体系初步构建[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6):877-880.[10]龚虹波,冯佰香.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研究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7(3):18-26.[11]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12]郑苗壮,刘岩,彭本荣,等.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内涵解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2(11):1911-1915.[13]侯鹏,王桥,申文明,等.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进展:内涵㊁框架与挑战[J].地理研究,2015,34(10):1809-1823. [14]江波,陈媛媛,肖洋,等.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17,37(8):2497-2505.[15] HA I N S-Y O U N GR,P O T S C H I N M.T h e l i n k s b e t w e e nb i o d i-v e r s i t y,e c o s y s t e ms e r v i c e sa n dh u m a n w e l l-b e i n g[A].R A F-F A E L L ID,F R I D C.E c o s y s t e me c o l o g y:an e ws y s t h s i s[M].C a m b r i d g e: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10.[16] MÜL L E RF,D E G R,W I L L E M E N L.E c o s y s t e ms e r v i c e s a tt h e l a n d s c a p es c a l e:t h en e e df o r i n t e g r a t i v ea p p r o a c h e s[J].L a n d s c a p eO n l i n e,2010,23: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