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情说明指导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常表现为胸痛(心绞痛)、心悸、呼吸急促等,常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等诱发。

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血栓栓塞等,甚至造成心脏结构破坏,发生心源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英文名称: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会遗传发病部位:心脏常见症状:胸痛(心绞痛)、心悸、呼吸急促主要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查项目:血压测量、心电图、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BNP 或 NT-pro-BNP 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放射性核素检查、冠脉造影(CAG)、X 线、心脏负荷试验重要提醒:冠心病患者要遵医嘱积极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建议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治疗药物。

临床分类:1、根据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分类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将之分为五型:(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无症状,但在静息、动态或负荷心电图下显示心肌缺血改变,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不足,无组织形态改变。

(2)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由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3)心肌梗死:缺血症状严重,为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

慢性心功能不全 病情说明指导书

慢性心功能不全 病情说明指导书

慢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出现症状时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因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而影响了心室充盈和(或)射血的能力,进而造成组织淤血和(或)缺血。

可表现为咳嗽、咳痰、体力下降、呼吸困难、恶心、腹胀等症状。

治疗目标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英文名称: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慢性心功能不全无遗传性,但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发病部位:心脏常见症状:咳嗽、咳痰、体力下降、呼吸困难、恶心、腹胀主要病因:多种因素所致的心室射血能力减低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检查、肝功能检查、内分泌功能检查、血浆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心肌损伤标记物检测、细胞因子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 线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重要提醒:慢性心功能不全可引起心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同时要做好控制饮食等生活管理,争取减缓疾病的进展,延长寿命。

临床分类:1、根据发病部位又可分为左心力衰竭、右心力衰竭和全心力衰竭。

2、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可分为(1)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源于心排血量不足、收缩末期容积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和心脏扩大,即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2)舒张性心力衰竭:因心室顺应性下降导致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临床描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可以并存。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所属分类:内科学医学名词医学术语添加摘要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ICM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

目录[隐藏]•1 概述•2 流行病学•3 病因•4 发病机制•5 临床表现•6 鉴别诊断•7辅助检查•8 治疗•9 预后•10 预防•11 参考资料缺血性心肌病-概述缺血性心肌病 (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相似但在本质上ICM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引起的严重心肌功能失常。

Burch等在1970年描述了在某些冠心病病人中,由于心肌缺血引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了一些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样的表现,并将这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命名为缺血性心肌病1984年Pantely等将ICM定义为在排除了如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反流等结构性异常以后,由于收缩功能降低和(或)舒张功能改变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心室功能损害于1986年提出ICM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综合征,也称为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

1995年WHO/ISCF对ICM的定义为: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伴收缩功能损害其临床表现不能完全用冠状动脉病变和缺血的严重程度来解释者。

从ICM的定义可以看出,该病是由于心肌长期缺血引起的故其发病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

缺血性心肌病-流行病学1.流行趋势随着中国人民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病死率随年龄而增加。

有人认为40岁以后明显上升6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则增加1倍左右。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治策略和措施 2015-7-9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治策略和措施 2015-7-9

use in clinical research [J]. J Am Coll Cardiol, 2002, 39:210-218.
5
基本概念
➢最常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3支血管病变占71% ➢两支病变占 27% ➢单支占2%
➢其次:冠状动脉痉挛 ➢少见:冠状动脉栓塞、血管炎、先天性冠状
动脉异常 ➢临床上ICM主要指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者
1. Bax JJ, van der Wall EE, Harbinson M. Heart, 2004, 90 Suppl 5:v26-33.
2. Schinkel AF, Poldermans D, Rizzello V,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4; 127:385. 24
27
1212
随机分至 单纯药物组
602
610 随机分至 CABG+药物组
• 22个国家99个临床中心 • 入组时间:2002年7月至2007年5月 • 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 • 全部进行了冠脉造影且血管适于行CABG
28
29
The lack of correlation between myocardial-viability status and benefit from CABG i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viability should not be the sole factor in selecting the best therapy for these patients. 心肌活性和CABG的获益之间的关系在STICH亚组结果显示,评估心肌活性不是心 衰患者考虑是否选择最佳血运重建方法的唯一因素

冠心病综述(概述)、治疗及临床表现

冠心病综述(概述)、治疗及临床表现

冠心病综述(概述)、治疗及临床表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全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该疾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脂肪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发病与年龄、性别、遗传、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应该注意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包括抗血栓药物、调脂药物、抗氧化剂等。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针对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方法。

同时,还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饮食、限制吸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

总而言之,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一、冠心病分型冠心病主要分为五型: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猝死、缺血性心肌病。

目前我们广泛使用的分型是将冠心病分为慢性冠脉病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冠脉病也叫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它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二、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生活调理。

1、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包括抗血栓药物、调脂药物、抗氧化剂等。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情程度和症状,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方法,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支架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

心肌缺血用药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

心肌缺血用药分类、作用及注意事项

心肌缺血用药目录心肌缺血用药 (1)心绞痛及其药物治疗 (2)硝酸酯类 (3)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3)亚硝酸异戊酯Isoamyl Nitrite (4)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 (5)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 (6)钙通道阻滞药 (7)硝苯地平Nifedipine (7)维拉帕米Verapamil (7)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 (9)普萘洛尔Propranolol (9)阿替洛尔Atenolol (11)其他心肌缺血用药 (12)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 (12)环磷腺苷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13)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13)心绞痛及其药物治疗心绞痛(angina)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痉挛或一过性阻塞,导致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所出现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类。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hronic stable angina):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直径减少大于50%~75%以上时,体力或精神应激可诱发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

临床上心绞痛发作的诱因、频度、性质、程度、缓解方式等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

其治疗应包括改善预后的药物(阿司匹林、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ACEI和他汀类药物)和缓解心肌缺血药物。

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减少发作、增加运动耐量,无禁忌证者应首选。

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阿罗洛尔(以上药物均见4.7.8.)等。

急性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0.3~0.6mg/次)(见4.4.1.1.)或硝酸异山梨酯(5mg/次)(见4.4.1.3.)舌下含化。

缓解期可选用缓释或长效硝酸酯类制剂与规格,如单硝酸异山梨酯(见4.4.1.4.)、硝酸甘油皮肤贴片。

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常与硝酸酯类合用,可增强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总结词
心脏再同步治疗是一种针对心力衰竭患者 的心脏治疗方法,通过在左右心室植入双 心室起搏器,以改善心脏的同步收缩和泵 血功能。
详细描述
心脏再同步治疗通过优化起搏器参数,确 保左右心室同步收缩,从而改善心脏的泵 血功能。研究表明,CRT能够显著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降低住院率和 死亡率。
预防措施
优化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 度劳累,戒烟限酒。
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肺 部疾病。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 疾病,预防病情恶化。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脏问题。
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利尿剂、ACE抑制剂、ARB类药物、β受体 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01
02
03
诊断要点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 征及辅助检查(如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可对 CHF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CHF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 心脏泵血功能降低的疾病 进行鉴别,如急性心肌梗 死、主动脉瓣狭窄等。
评估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 助检查结果,对CHF的严 重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治疗指南
2023-11-02
目录
• 慢性心力衰竭概述 •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与监测 • 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01
慢性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身 体组织灌注不足,引发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分析发表时间:2013-12-24T09:29:58.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李心畅[导读] 1970年,Raftery和Burch研究指出心肌缺血能导致心肌弥散性纤维化,继而产生一种与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不易区别的临床综合征。

李心畅(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摘要】目的总结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常见治疗方法。

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ICM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搜集其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以及糖尿病等是缺血性心肌病常见发病原因。

结论本病多合并冠心病易患因素,结合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有助诊断,冠状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常见病因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77-01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970年,Raftery和Burch研究指出心肌缺血能导致心肌弥散性纤维化,继而产生一种与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不易区别的临床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ICM,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查。

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级6 例,Ⅲ级6例,Ⅳ级4例。

心绞痛病史7例,心肌梗死病史5例,另4例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

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冠心病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药物治疗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 ACEI与ARB: ACEI:对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患者,ACEI显著减少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 脑卒中。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同时伴有其他ACEI适应症的患者,如伴高血压、心力衰竭、 左室功能障碍、既往有心肌梗死伴左室功能障碍或糖尿病等。 常用的有培哚普利(4-8mg qd)、贝那普利(2.5-40mg qd)、福辛普利(5-
临床表 现
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冷或出汗。血压可略 增高或降低,心率可正常、增快或减慢,以增快居多,可有房性 或室性奔马律,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 所致),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还可有交替脉或心前区抬举性搏 动等。
临床表现
劳力性心绞痛严重 程度分级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日常活动时无症状。较日常活动重的体力活动,如平地小跑步、快速或持重上三楼、上陡坡等时引起心绞痛。
日常活动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如常速步行1.5-2km、上三楼、上坡等即引起心绞痛。 日常活动明显受限。较日常活动轻的体力活动,如常速步行0.5-1km、上二楼、上小坡等即引起心绞痛。
轻微体力活动(如在室内缓行)即引起心绞痛,严重者休息时亦发生心绞痛。
○ 常用的有缬沙坦(80-160mg qd )、厄贝沙坦(75-300mg qd)、氯沙坦 (50-100mg qd)、替米沙坦(20-80mg qd)、坎地沙坦(4-16mg qd)。
药物治疗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 调脂药(他汀类): 降低LDL-C的药物能降低不良缺血事件的风险。 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10-40mg qd)、氟伐他汀
心绞痛WHO分型
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一段时间内心 绞痛的发作频率增加,症状持续时间 延长,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所需 时间延长或需要更多的药物,或诱发 症状的活动量降低。

慢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冠脉综合征
• 可放射至左上肢尺侧,右 臂和两臂的外侧或颈与下 颌部等
• 常发生于体力活动或情绪 激动时,休息或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可缓解。
不典型症状:呼吸困难, 胸闷、心悸、腹痛、牙 痛,甚至头痛等
心绞痛的疼痛程度
分级
表现
Ⅰ级 一般日常活动不引起心绞痛发作,费力大、速度快、时间长的体力活动可引起 发作。
斑块所致的 心外膜
动脉阻塞
03
微血管 功能障碍
02
正常或有病变 的冠状动脉
发生局灶性或 弥漫性痉挛
04
冠状动脉 心肌桥
80-90%的管腔 狭窄是由冠状 AS斑块导致
(二)临床表现
症状:发作性 胸痛为主
有些仅觉 胸闷不适
A
B
C
D
E
1.诱因:
➢ 体力劳动、情绪 激动
➢ 饱食、寒冷、吸 烟、心动过速、 休克等亦可
○ 有创性检查
➢ 冠状动脉造影(诊治一体)
• 冠心病金标准 • 冠脉直径狭窄程度(%): I级:25-49 I级:50-74 III级(严重狭窄):75-99 IV级(完全闭塞):100
➢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技术和功能学评价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A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 解+年龄和冠心病危险因素
03
隐匿型冠心病
04
ACS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心脏供需 不平衡是 可逆的; 一般临床 上指的稳 定型心绞 痛为此型
一.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由于短暂的心 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 主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 可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 全
• 冠心病最常见临床表现
特征性表现:发作性胸 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样, 一般于胸骨后或心前区

缺血性心肌病的护理

缺血性心肌病的护理
护理措施评估患者情况, 预防并发症。
外科手术治疗与护理
外科手术
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或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外科手术方式改善心肌供 血。
护理措施
术前评估患者情况,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情况,评估患者情况,预防并发症。
其他非药物治疗与护理
运动与休息
总结词
适当的运动与休息对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同时,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气短等症 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和发展,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病理生理
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 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和心肌纤维化, 这些过程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 重受损。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胸闷、气短、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心肌梗 死或心力衰竭。
诊断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手段,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金标准。
02
缺血性心肌病的日常护 理
饮食护理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缺血性心肌病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 暴食。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等,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支持。同时,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心内科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疾病诊疗精要

心内科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疾病诊疗精要

心内科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疾病诊疗精要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主要包括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隐匿性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在内的慢性心肌缺血所致的临床类型。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稳定型心绞痛。

一、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本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一)发病机制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心肌氧耗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所决定,故常用“心率×收缩压”(即二重者乘积)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

心肌能量的产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细胞摄取供血氧含量的65%~75%,而身体其他组织则仅摄取10%~25%。

因此心肌平时对血液中氧的吸取已接近于最大量,氧供需再增加时已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

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

缺氧时,冠状动脉也扩张,能使血流量增加4~5倍。

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且对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

心肌的血液供应如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可无症状。

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脉的供血已不能相应增加,即可引起心绞痛。

最新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版)

最新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版)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一)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

(二)冠心病死亡率:2002~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三)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四)冠心病住院情况及费用:2012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数为504.74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29.52万人次,急性心肌梗死次均住院费用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为5.78%。

(五)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数据(安徽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数据):根据原卫生部规定,2009年起安徽省实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网上直报, 2009年3827例、2010年5372例、2011年7022例、2012年8668例、2013年10137例、2014年11814例,数据显示冠心病介入治疗年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由此推断安徽省冠心病的发病率与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一致的,冠心病规范化防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毋庸置疑。

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二、冠心病的定义及分类:(一)冠心病定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

(二)冠心病分类: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发表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可将本病归类为以下五种:1.隐匿性或无症状性冠心病;2.心绞痛;3.心肌梗死;4.缺血性心肌病;5.猝死。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扩张型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一般先有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表现,晚 期表现为全心功能不全
部分病人某一阶段有心绞痛 实验室检查佐证心肌缺血/坏死、心功能
障碍
项目
心电图
意义
ST-T异常、既往心肌梗死的Q波 及各种心 律失常
X线
左心或全心增大,严重者可见间质性或肺 泡性水肿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扩大伴舒张或收缩末期容量增加
顿抑心肌、冬眠心肌的识别
心肌存活数量 ➢ 心肌病变程度 ➢ 预后判断 ➢ 选择治疗方法
顿抑心肌、冬眠心肌的识别方法
病史 心绞痛史提示有存活的缺血心肌,敏感
性和特异性不够
心电图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SE) 核素心肌灌注成像 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敏感性受限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干细胞治疗可限制心肌重构,改善LVEF, 促进血管生成
扩张型ICM预后
比DCM预后更差,5年病死率50%~84% 预后不良主要预测因素为进行性心脏扩大
死亡原因:
➢进行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继发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左心功能失常的
猝死
限制型ICM的治疗
舒张功能不全为主 心室僵硬度高,短暂性发作性缺血可促使心室僵硬度进
DSE
多巴酚丁胺负荷
运动增强 室壁增厚
无反应
存活心肌
坏死心肌
敏感性90%,特异性70%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评价心肌存活的非创伤性 “金指标”
心肌存活: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减低、FDG(代谢示踪 剂氟脱氧葡萄糖)摄取正常或相对增高(灌注-代谢 不匹配),血运重建术后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将改善
加剧缺血、心肌 细胞坏死、结缔

缺血性心脏病全面管理和代谢治疗-MMN

缺血性心脏病全面管理和代谢治疗-MMN

2012最新Meta分析
N=200,稳定性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PCI+最佳药物治疗、CABG+最佳 药物治疗或仅最佳药物治疗组,随访10年。三组患者10年死亡风险均超过30%
Rezende PC, et al.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3;146:1105-1112
在患者被诊断为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进行 心脏手术(PCI或CABG)后,25%的患者不再进行任何性生活,50%的 患者减少性生活次数
Thorson AI. Am J Geriatr Cardiol. 2003;12(1):38-40
即使是经过“最佳”治疗 患者仍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心梗后患者 左心功能不全患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4):267-275
生存率(%) (心血管病患者)
随访时间(年)
N=6213,因临床原因进行过运动平板试验者,其中3679例心血管病患者, 2534例正常人群,平均随访6.2年,评估运动耐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3. Thorson AI. Am J Geriatr Cardiol. 2003;12(1):38-40
1. EACPR Committee for Science Guidelin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31:1967-1976
2. Leon AS, et al. Circulation. 2005;111:369-376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4):267-275
N=1829,多支冠脉病变患者,随机分入CABG组或PTCA组,随访

缺血性心肌病查房分析课件

缺血性心肌病查房分析课件

详细描述
心室辅助装置是一种机械装置,通过与心脏 相连的管道将血液从心脏的泵出部位泵入主 动脉,以辅助或替代心室功能。对于严重心 衰患者,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以考虑 心脏移植。移植手术需要找到合适的供体, 并将供体心脏植入受体体内,以替换病变的 心脏。
04
缺血性心肌病的预防与康复
健康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
ACE抑制剂或ARBs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肌肥厚,从而改善 心肌缺血和预防心血管事件。
详细描述
常见的ACE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常见的ARBs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等。这 些药物通过抑制ACE或拮抗AT1受体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肌肥厚,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和预防心血管事 件。
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等。
05
缺血性心肌病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
总结词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详细描述
该患者经长期药物治疗后,心绞痛症状仍反复发 作,心肌缺血无改善。
讨论点
探讨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以及在药物治疗效果不 佳时,应考虑的其他治疗方案。
病例二
总者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成功 开通了狭窄的冠状动脉。
讨论点
讨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疗效及术后管理。
病例三
总结词
0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详细描述
02
该患者因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
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讨论点
03
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优缺点、手术适应症及术后康复注意
事项。
THANKS
感谢观看
他汀类药物
总结词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和预防心血管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β阻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常见药物:倍他乐克 普通型起始(25mg/片) 6.25-12.5mg Bid 缓释型(47.5mg/片) 11.875-23.75mg Qd
MAPHY研究:倍他乐克降低心脏猝死发生率
哥德堡美托洛尔研究: 倍他乐克显著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
抗栓治疗
• 阿司匹林 0.1 QN • 氯吡格雷 75mg Qd • 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
预后
• 预后较好
• 但可发展→心绞痛,AMI,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 Holter:频发ST↓
预后差
• 治疗:同稳定性心绞痛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 三、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LV↑ EF↓ 心衰 心律失常 猝死 栓塞 可以有心绞痛 鉴别诊断:扩心病 5年死亡50-80% 治疗:抗心衰
病 酸 运 动 紧 张
v 年龄:男>55岁 女>65岁或绝经后 v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55岁 女<65岁

血清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校正后6年死亡率/1,000男性
20 15 10 5
0.0 3.6 4.2 4.7 5.2 5.7 6.2 6.8 7.3 7.8 8.3
血清胆固醇(mmol/l)
5、治疗
冠心病治疗ABCDE方案
A、抗心绞痛、抗血小板聚集、抗重构 B、βB(-)、血压控制
C、调脂、戒烟
D、糖尿病、饮食控制 E、教育、运动锻炼
(一)固定狭窄为主: 心肌氧耗取决于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心率。
• 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选择β阻剂,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为宜 • 降低前负荷:扩张血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必要时静脉滴注
• SPECT • 冠状动脉CTA或冠脉造影
(二)与AMI鉴别 • 明显的疼痛,休息、活动均可发作 • 性质、发作部位同心绞痛 • 程度重
• 持续时间长久(>30分钟)
• 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 可伴有休克、心衰、心律失常
(二)与AMI鉴别
• 心电图:
• 典型AMI:可见Q波,ST段上抬,动态变化, 且肌钙蛋白(+) • 不典型AMI:无Q波,无ST段上抬, • 但肌钙蛋白(+) • 不稳定心绞痛:肌钙蛋白(-)
非典型心绞痛:
• 发作部位不典型
• 性质不典型 • 发作时间超过15分钟
(二)体征:
1.面色苍白 2.表情焦虑 3.皮肤湿冷 4.心率、血压升高 5.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6.疼痛时S3、S4奔马律
(三)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1.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
A.ST段压低:≥0.05mV(更有意义) (1)水平式下移; (2)下斜式下移; B.T波: T波倒置。
• 阿司匹林:
• ACT荟萃分析, • 阿司匹林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带来收益
3、ACEI或ARB:
• 保护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逆转靶器官损害 • ACEI如培哚普利(40mg一天一次)、贝那普 利(10mg一天一次) • ARB如厄贝沙坦(0.15g一天一次)
逆 转 重 构
Redu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Martin MJ,et ncet,1986:11:933
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4.0 未来发生心梗的危险性
3.0
2.0
1.0
0.0
0 0.56 (50) 1.12 (100) 1.68 (150) 2.24 (200) 2.80 (250) 3.36 (300)
甘油三酯水平 mmol/L (mg/dL)
• 4.冠状动脉造影:金指标(但CAG阴性不能排除CAD)
• 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3、病理
(一)固定狭窄为主:
1.劳力性 2.冠脉造影提示固定狭窄 3.不发作时心电图提示ST-T改变
(二)痉挛为主:
1.非劳力性,活动、休息均可发作 2.冠脉造影可有狭窄或者狭窄不明显
3.发作前心电图可无ST-T改变
before
after
0.56 0.52
Brachial artery diameter
placebo
0.48
0.44
0.40 0 T0
*
T3
*
T4
*
T12
4、他汀:
调脂、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内皮 如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服) 瑞舒伐他汀(10mg睡前服)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药物
升高 升高
( -)
升高
升高
4.治疗前后ST-T改变
(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 1.X综合征概念:
• 存在冠状动脉小于200微米的血管及循环的结构 和功能发生异常 • 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 • 冠脉造影正常并除外合并冠脉痉挛者 • SPECT、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4.诊断 (一)典型心绞痛:
• 根据发作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发作及缓解 的因素可诊断
• 心电图提示ST-T改变 • 心电图ST-T改变不明显,可做运动试验 • 心得安实验:心电图ST-T改变轻微者,鉴别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所致的非ST-T改变与心肌病变引起ST-T改变,特别是青、中年 女性;方法-描记心电图,心得安20mg口服,1小时到2小时后再 做心电图.用药后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T波由药前的低平甚至倒 置转为直立者为心得安试验阳性,提示用药前ST-T改变是由交感 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用药后ST-T异常无变化者为心得安试验阴性 ,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病变。
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
隐匿性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2、急性冠脉综合症
3、冠状动脉痉挛 非ST段抬高心梗 ST段抬高心梗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症 一、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及治疗
心绞痛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
胸痛或胸部不适
(一)症状: 典型心绞痛:

发作时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2
变异型心绞痛”伪改善”
1.发作时ST段暂时性升高, 压低的ST段回升至等电位线( 原有ST段下移者) 2.倒置的T波变为直立(原有T波倒置者)
3.且发作过后ST-T又可恢复
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以及发作后的心电图
• 2.动态心电图 • 3.运动负荷试验
• A.下蹲试验 • B.平板试验阳性:R波为主导联ST段呈水平型 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时间>2分钟;
• 降低后负荷:降血压,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患者
• 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静滴 • 氧疗
• 介入治疗:PCI,CABG
(二)痉挛为主
1.解除冠脉痉挛:
A.硝酸甘油-口服、静滴 B.地尔硫卓-口服90mg一天一次或酌情一天两次,必要 时静滴 C.不用β阻剂(对于单纯痉挛者,可加重痉挛)
(三)基本药物治疗
Data are from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and adjusted for age and smoking. Stampfer MJ et al. JAMA 1996;276:882–888.
消除危险因素—— • 调脂 • 控制血压 • 戒烟
冠心病分型
•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 • 1、无症状心肌缺血 • 2、心绞痛型 • 3、心肌梗死型 • 4、缺血性心肌病型 • 5、猝死型
形势严峻,应对挑战
(一)心脑血管病占全死因的44.4%,是第一杀手 (二)中风(脑梗死80%,脑出血20%)在我国死因及 致残原因中占第一位,并且几乎每天都有人中风
(三)冠心病(急性心梗)在80年代以后急剧上升
(四)高血压患者>2亿(患病率18.8%)
(五)高脂血症患者>2亿
(六)吸烟,男性约占60%
• 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进食过饱、 吸烟饮酒、寒冷 便秘
• 部位: 心前区,或胸骨后(中上段) 放射至咽喉部、左肩、左上臂、上腹部 • 性质: 发作性闷痛、憋闷感、压榨感、窒息感
• 持续时间: 3-5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缓解方式: 休息、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 伴随症状: 可伴有冷汗、恶心
缩小64.7
下降至70.2% 上升45.6% 上升至137.7 低
• 5.盐酸曲美他嗪: • 改善心肌代谢 • 用法(20mg Tid)
2013年ESC
• 稳定性心绞痛 首先药物治疗
– COURAGE 试验 – BARI 2D PCI不改善症状
• 药物治疗不满意
– 解剖结构复杂 – 合并症多 – 广泛而频发心肌缺血

a.高血压 b.高血脂 c.吸烟
FRAMGHAM STUDY -冠心病的多种危险因素
535
死亡率
(12年 资料)
胆固醇 203 102 68 0 1 2 3 (>6.47 mmol/L ) 高血压 吸烟
主要危险因子数目
心血管疾病的其它危险因素

糖 高 肥 缺 精
尿 尿 胖 少 神
1900-1980 年美国人死亡原因(每 100,000人)
400
心血管病 300 癌症 200
脑血管病
100 事故 肺炎及流行 性感冒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0
无血栓!无事件!
危险因素
• Framingham Kannel于1961年首次提出了三大 危险因素:

( BB、ACEI/ARB、螺内酯、利尿、扩血管)
抗心律失常 抗凝
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要慎重
• 药物治疗失败,症状持续,缺血风险大,考虑PC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