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6卢沟桥_语文s版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26《卢沟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26《卢沟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26《卢沟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初步了解说明方法,让学生知道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3、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画面特别感兴趣。
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本文介绍的内容相隔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有限的文字来理解卢沟桥无与伦比的美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本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受卢沟桥的美,感受先烈热爱祖国的情怀,鼓励学生大胆说,积极地做。
3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设计科学,建筑美观的特点。
2、体会卢沟桥特殊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1、(出示卢沟桥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认识了卢沟桥,你能说说卢沟桥给你的印象吗?2、学生评价卢沟桥。
3、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克.波罗一生周游世界各地,在中国就游历了17年,游览了无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当他看到卢沟桥时,不由得发出这样由衷的赞叹:(出示马可波罗的话,生读: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体会卢沟桥的“独一无二”。
(一)体会卢沟桥的设计科学。
1、师:什么是独一无二?(板书,世界最好的,独一无二。
指名理解)让学生知道“独一无二”就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26 卢沟桥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
课文:26 卢沟桥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立足文本进行语言实践,丰盈学生的语文心智。
因为语言是人心智活动的桥梁和工具。
要到达语文心智的彼岸,必须通过语言这一桥梁,在通过的势能下又会使语言这一桥梁更加的通达和宽敞。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凭借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是凭借语言理解文本,认识事物,认识人物,共鸣情感,习得方法的过程。
说开了语文学习活动实则是人在感悟、理解、运用、建构和发展语言的过程中,去获取和筛选适合自身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信息,补充知识,丰盈心智。
教学目标:
1. 认识“卢、郊、拱、堤、损、坦、阅、碑、侵、馆” 8个生字,会写“卢、
郊、设、型、组、损、宽、坦、侧、栏、皇、燕、攻、抗、馆”12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写一段话。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 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4. 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卢沟桥
的重要历史意义。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顺文脉,整体感知,从入情入境地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遣词造句的奥妙和表达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收集卢沟桥以及“七七事变”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语文三年级下册《卢沟桥》教师教学教案3篇
语文三年级下册《卢沟桥》教师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巩固生字新词,学习相关句式,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4、了解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5、拓展语文,让语文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卢沟桥》,跟老师板书课题。
2、翻开语文书,上节课你从文章中读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3、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导书写“燕”;直接读,强调读准调值,读出感情色彩,适当复习词义由“闻名于世”引出“马可波罗”对卢沟桥的评价。
二、理解感悟,探究交流1、指名读或齐读,马可波罗是怎样称赞它的?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理解:最好的,独一无二,美的奇观2、这些赞叹可以说是对卢沟桥最大的肯定,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让我们放声朗读第二段,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学生自由汇报后,教师归纳板书:设计科学,造型美观“设计”预先订出的工作方案或计划。
如桥的长度等。
3、理解“设计科学”在文中找一找卢沟桥是怎样设计的,指名读。
出示课件图,理解专业术语。
这里为了清楚地介绍桥的设计意图,用了很多的数字,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列数字”,同学们在介绍事物的时候也可以恰当运用这样的方法。
作者为了说明这样设计的科学,特别举了一个例子,是什么?板书:“完好无损”,理解感受设计科学,讲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再读设计科学的语句,再次引出马可波罗的评价。
4、理解“造型美观”先出示图,我们到桥上走一走,说一说你觉得造型美观吗?学生自由说,教师提示可用书上规范的语句。
借助课件理解,由桥宽引到狮子,注重朗读和拓展训练。
美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阅读理解文本,从中获取所需信息。
(2)理解祖传民间艺术文化的内涵,了解传统艺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演变历程。
(3)培养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热爱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听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和观看案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国内民间艺术文化,并以情景教学的形式加强其对于民间文化的认知。
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到祖传艺术的历史渊源,从而爱拥护民间文化。
并引发其对于艺术文化的热爱,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探究,体验与创造民间艺术文化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对于文本的进行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
2.教学难点:(1)增强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热爱,并引导学生进行其探究和体验。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准备资料清单: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块大糖果,一副可以展示图案的民间绘画。
把一副具有特色的民间绘画给展示出来。
完整地让学生体验其颜色、构图、主题,并试图向学生揭示其艺术魅力和价值的内涵。
然后,教师用书面方式或者是或者让学生尝试口述阐述一下自己对于民间绘画的了解。
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于民间绘画的看法和感知。
同时,教师在台面上放上大块的糖果,并约定:对于阐述最精彩、最有见地的学生,将供给他们明天进行分享时的奖励。
2. 感知文本,给学生正式引入本次阅读理解的环节(1)先看题:请学生阅读一下文本标题,并作简要地猜想,然后请讲解到下面这个阅读理解的部分。
(2)读文:请学生按照文本内容,试着持续从文中获取重要的信息。
(3)辅导学生,使其能够更好地于表面背后,感知问题的解决之道:请再次让孩子们回顾阅读过的内容,并试着去理解作者解决问题时所运用到的方法。
3. 回顾和总结请学生依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对于学习环节的感悟,对于本次的阅读理解内容进行回顾、评估、评分和归纳;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感想、思考和质疑。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卢沟桥》说课稿
《卢沟桥》说课稿一、说教材《卢沟桥》是小学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主要写了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斗争精神。
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收集有关本课的相关知识,为更好地学习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而在学法上,我们应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制定了读、议、思三字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上课伊始,我设计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卢沟桥,老师要考考你们字词掌握情况。
用复习进行导入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上节课对字词掌握情况,而且自然的过度到本课第二课时的学习。
2、创设情境,设疑自探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整体感知了卢沟桥的大体内容,进而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情境图,让学生能迅速地回忆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卢沟桥语文S版
学习课文。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的含义。
背诵课文的第1卢 沟 桥沟桥在北京郊(jiāo )区的永定河上。
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卢沟桥坐落的地点及修建年代。
2 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ɡǒnɡ)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
石拱之间有石桥墩(dūn ),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dī)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sǔn )。
[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tǎn ),几乎与河面平行。
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
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yuè)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xǔ)栩如生。
[③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3桥东的碑(bēi )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qián )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yān〕京八景之一。
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4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④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科学的设计、美观的造型以及它世界闻名。
1☜ 2①这句话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和下文是“总—分”的关系,这样使文章条理清楚。
②说明卢沟桥的质量好。
3 ③排比。
形象地写出了卢沟桥石狮的千姿百态。
4④说明了卢沟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qīn)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
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从此,我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一、教学目标1.了解卢沟桥抗战的基本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2.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情感,鼓励学生勇敢抵抗侵略才能赢得尊严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卢沟桥抗战的历史背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难点内容:1.如何理解“团结抗战”的含义;2.如何激发学生的民族观念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导入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口述或音视频素材逐步了解卢沟桥抗战的历史背景。
学习过程(35分钟)学习任务1:卢沟桥抗战1.课件分享或教师口述介绍卢沟桥抗战的历史背景。
2.学习指导: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件或教师介绍内容。
3.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学习任务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1.教师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辅以感人的参战照片和纪录片。
2.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结合具体人物和事件来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抗日战争中各族人民起义的重要贡献,并从精神角度分析团结抗战思想的重要性。
总结(15分钟)1.教师发起总结,带动全班小组讨论与交流。
2.学生自主描述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运用抗战中的精神和思想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3.为下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课程指导。
四、教学方法1.课件或口述介绍,带图带视频;2.小组讨论与分享;3.问答互动与教师点评;4.自主总结并分享。
五、教学评估1.口述提问:通过询问学生对卢沟桥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2.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描述卢沟桥抗战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团结抗战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3.学期考试:将在学期末,以笔试和口语问答的形式进行。
六、教学心得卢沟桥教案作为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项教学内容,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一、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卢沟桥”。
二、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卢沟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并能进行简单描述。
4.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并能进行简单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相关图片和词汇。
2.分发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卢沟桥的图片或者介绍卢沟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课文的文字,并朗读课文。
2.学生跟读课文,重点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正确运用。
3.教师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回答以下问题:–卢沟桥是中国的一座著名的桥梁,你了解它的历史背景吗?–课文中的“玉带桥”是卢沟桥的别称,你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课文中提到的“魏征叔叔”是谁?他对魏敏生的影响是什么?2.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 课文理解与练习(2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理解问题,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卢沟桥做了什么事情?–课文中提到的“日本鬼子”是什么意思?–魏敏生为什么要故意在卢沟桥上踩到玉带桥上的缝隙里?2.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 课文朗读与评价(15分钟)1.学生自由选择同伴,进行朗读训练。
2.教师逐组点评朗读情况,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六、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答问题展示他们在本堂课的学习成果。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自主阅读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书籍,了解更多有关卢沟桥的知识。
《卢沟桥》教学设计
《卢沟桥》教学设计《《卢沟桥》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卢沟桥教学内容:(语文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
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训练重点是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去查找、搜集有关的资料。
本课教材分析:它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美观的造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同时通过介绍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告诉我们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这篇课文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这篇课文我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第二课时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指导学生模仿第二自然段习作;第三课时讲卢沟桥的历史意义,背诵第二自然段,复习生字词。
这节录像课我讲的是《卢沟桥》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对我执教的这一课作如下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第二课时要讲授的重点。
第2自然段的写法很典型,具有代表性,是一篇指导学生写“桥”的好片段,有以下特点:(1)使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先总的概括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接着分两层具体描写了设计怎样科学,造型怎样美观)。
(2)使用了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桥的雄伟壮观;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桥的坚固;使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桥柱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
(3)作者观察十分细致(“石拱”、“石桥墩”、“桥面”、“石板”、“石栏”、“石柱”、“石狮”等等,都是作者观察的对象)。
学情分析:由于长期坚持这样的理念,学生也能“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
如今,他们既能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模仿有鲜明写作特点的课文写段和篇,他们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受益者。
设计理念:追求“以生为本”的开放课堂。
三年级下册语文玉林地区教案-26 卢沟桥∣语文S版
26卢沟桥本文语言朴实,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美观的造型和历史意义,浸透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三年级学生对“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了解较少,因此,对卢沟桥在抗日战争史上的意义及“每年7月7日,人们都要在这里开展纪念活动”不易理解。
教学时,通过视频,也可结合图片或者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1.帮助学生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燕”;理解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认识卢沟桥的重要历史意义。
3.引导学生了解每年7月7日,我国人民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的意义。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重要历史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每年7月7日,人们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的意义。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师课件,有关“七七事变”的影像资料,生字词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七七事变”的资料。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在北京郊区永定河上,有一座设计科学、造型美观的连拱桥,它就是卢沟桥。
同学们,今天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石拱桥吧!2.板书课题:卢沟桥3.齐读课题,质疑: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生自由发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
(2)数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理清文章脉络,想想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卢沟桥的位置及修建年代。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卢沟桥科学的设计、美观的造型、桥东的碑亭及世界地位。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卢沟桥一、教学目标1.了解卢沟桥事件的发生经过。
2.掌握古诗词《卢沟桥上》,并通过朗读、背诵和理解诗词中的意义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注重学生思辨、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事件的全面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卢沟桥事件的发生经过以及古诗词的朗读、背诵和理解。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探究来全面认识历史事件。
三、教学内容1.卢沟桥事件的发生经过。
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事件经过等。
2.古诗词《卢沟桥上》的学习。
主要包括朗读、背诵和理解诗词中的意义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呈现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兴趣,引发他们对于卢沟桥事件的思考和探究欲。
例如:展示卢沟桥的照片,播放与卢沟桥事件相关的视频。
2. 呈现知识内容首先,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组织好情绪,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然后,按照时间、地点、参与者、事件经过等相对顺序进行整理归纳,将卢沟桥事件的发生经过呈现给学生。
3. 互动交流在呈现完相关知识内容后,进行互动交流,询问学生对于事件的看法与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我形成对事件的认识和判断。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放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者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卢沟桥事件。
4. 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并理解《卢沟桥上》。
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先朗读后背诵,然后进行重点理解;或者首先让学生理解其流传的背景故事,并根据相关史实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文化、历史内涵等,从而提升学生语文表达能力。
5. 总结回顾帮助学生从学习中梳理并总结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无法理解或表达的地方进行巩固和进一步引导。
并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对于卢沟桥事件以及古诗词《卢沟桥上》的认识。
五、教学评价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可以从语言表达、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语文三年级下册《卢沟桥》教师教学教案精选3篇
语文三年级下册《卢沟桥》教师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初步感受列数字与举例子的写作手法的运用。
2、学习课文,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
3、结合语言坏境,明白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感受列数字,举例子的写作手法,会用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感受“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教具准备1、搜集有关卢沟桥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卢沟桥有了哪些了解呢?(它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它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世界闻名,每年的7月7日,人们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等等)过渡:真棒,早在13世纪,有位旅行家就给予了卢沟桥高度的称赞,有谁知道,这位旅行家是谁吗?他又是怎样称赞卢沟桥的呢?(生答)2、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师:嗯,他称赞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那同学们,他为什么这么称赞呢?是什么让他又有这样的感叹呢?二、自主探究课件:1、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2、你在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一)学生自由读课文(二)学上汇报自主探究结果汇报预设:1、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桥长、桥宽等等2、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师:是的,真能干,也就是我们书上第几自然段介绍了卢沟桥?(生答: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快速的数一数,这段话中一共有几句话?(生答:共9句话)(三)请九位同学一人读一句。
(四)边读边说说那一句讲了什么?(五)读完后,生评。
(六)全班在带上感情,齐读(六)详细分析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师:那读完了,你能说说每一句话都分别讲了什么呢?①设计科学,造型美观②全长多少③石拱④石桥墩⑤发水,连拱桥完好无损⑥桥宽⑦桥面⑧石狮子师:那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中第一句写了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后面就分别写了桥长,桥宽等等,第一句和后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呢?(总分的关系)师:从完好无损可以说明了什么呢?师:从描写石狮子的语句中,你们发现他一共讲了狮子的几种姿态?省略号说明了什么?你还能想象一下它还有哪些姿态,说说看。
卢沟桥,三年级下册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卢沟桥,三年级下册教案卢沟桥教案文档S版三年级下册第26课《卢沟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有关卢沟桥的视屏。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2、播放卢沟桥视频,师简介卢沟桥。
二、整体感知,理清条理1、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设计科学,造型美观)2、提问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指名说说文中是用哪一句话来描述卢沟桥的?1二、学习二、三自然段,感悟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1、自读课文并结合插图思考:(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设计科学,雄伟)(2)卢沟桥设计科学单单是用数字说明吗?(举事例)(设计意图:通过初步接触说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数字说明,举例说明的好处,并且鼓励学生在今后善加利用。
)(3)课文中具体讲了石狮的哪几种姿态?在文中画出描写狮子形态的句子。
(4)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想象狮子还有哪些姿态?(设计意图:重视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卢沟桥的造型美观时,先是让学生想象卢沟桥的狮子还会有哪些姿态,交流之后,再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
)(5)试着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引导学生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后,让学生用“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说话,培养学生有序的说话。
卢沟桥教案三十分钟课修改
小学语文s版教材第六册26卢沟桥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了解卢沟桥建筑特点,重点感受石狮子的精美,了解七七事变及其历史意义。
2、正确认读课文生字,学会书写“燕”字,理解“姿态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等词,学会多音字“燕”,积累一个卢沟桥的歇后语。
3、学会观察石狮子,展开想象,会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讲述其他狮子的样子。
背会描写狮子的句子。
方法与过程:1、通过对“马可.波罗评价语”的验证,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思边画、说议结合、读中感悟”,了解课文中讲述的内容,并通过主动汇报的方法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收获。
展示图片,激发想象,用多种方法感受感受狮子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2、补充资料,引发感悟,感受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卢沟桥的造型特点,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结合历史事变,缅怀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卢沟桥的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第二段,通过个性感悟句子、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图片展示等方法途径,充分感受石狮子的美,拓展思维,大胆想象,进行文本感悟体验品读训练。
了解七七事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课前游戏:猜谜语——乔木,打一字。
)1、世界上有很多桥,其中,有一座桥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你知道是哪一座吗?3、对,它就是中国的“卢沟桥”。
孩子们,伸出右手跟老师来书空它的名字。
板书:卢沟桥。
二、初步了解课文,学习认读生字。
(5分钟)1、卢沟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下面我们自己来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画出自然段。
2、读准生字读音,把课后生字读两遍。
3、我都知道了卢沟桥的哪些知识?2、学习反馈:1、课文有5个自然段。
2、认读生词、生字,抽读生字。
学习多音字“燕”,作批注。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卢沟桥_语文S版
《卢沟桥》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卢、郊、设、型、组、损、宽坦、侧、栏、皇、燕、攻、抗、馆”15个生字,会认“卢、郊、拱、堤、损、坦、阅、碑、侵、馆”10个生字。
理解“造型、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缅怀、悼念”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创造力,认识卢沟桥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2.体会课文重点语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 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卢沟桥)2.赶快走进课文,去一睹卢沟桥的风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示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侵qīn郊jiāo 拱gǒng堤dī 馆guān卢rú 损sǔn 坦tǎn 阅yuè碑bēi(2)我会写卢、郊、设、型、组、损、宽、坦、侧、栏、皇、燕、攻、抗、馆。
4.词语解析:造型: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姿态各异:姿势各不相同。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栩栩如生: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缅怀:深情地怀念;追想(以往的人或事)。
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并比较流利,就奖励红星给他。
6.教师范读,学生拿起课本动情地朗读课文,开展朗读“夺旗”活动。
(三)精读课文,感悟“美”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同学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介绍了卢沟桥,重点讲解了卢沟桥的建筑美和历史意义。
◆精读第二部分,了解建筑特点。
(1)说一说第2--3自然段讲了什么事情?分组讨论交流。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卢沟桥语文S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6卢沟桥语文S版1、认读9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结合课文了解局部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指点先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修建特点和历史意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引见你家乡中外型美观的修建物。
三、课时布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语;初读课文,全体感知。
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新课。
1、提醒课题,板书:26卢沟桥2、教员停止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树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络;〔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2、反省自读状况:〔1〕师生共同反省认字、识字状况,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记住字形的好方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点先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迟滞、流利;〔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引见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3、教员重点指点先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课堂练习郊( )坦( )攻( )设( )检( )记( )效( )担( )功( )没( )俭( )纪( )五、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2、填写〝词语花篮,积聚词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
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对立平整纪念馆完整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引见卢沟桥的?二、协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思索:从哪些中央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迷信、外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展开纪念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构成最正确答案。
三、细读课文,品味言语1、细读思索:〔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迷信的?画出课文中的详细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迷信,外型美观〞与前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络?2、交流、品读〔1〕写卢沟桥设计迷信,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表达了卢沟桥气魄的宏伟,设计的合文迷信;〔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状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6卢沟桥_语文s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26卢沟桥_语文s版2.结合课文明白得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方法。
4.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认识卢沟桥的重要历史意义。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和制造力。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
2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板书:26 卢沟桥2.展现交流:你明白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学生展现交流收集的有关卢沟桥的资料;教师适时进行简介。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形。
(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形,出示本课生字。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布置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存词句。
3.读熟课文,摸索: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4.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抵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势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二、合作学习,读明白课文1.自读摸索:从哪些地点能够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什么缘故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习第2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导学生学会“卢、郊、拱”等10个会认字,“设、型、组”等15个会写字。
掌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独一无二”
等词语。
2.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3.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认识卢沟桥的重要历史意义。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象或光盘等资料。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26 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学生展示交流收集的有关卢沟桥的资料;教师适时进行简介。
)
3.过渡: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师生共同检查认字、识字情况,出示本课生字。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3.读熟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4.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习第2自然段。
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
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
(3)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找出评价卢沟桥的词句来。
(2)解释词语“独一无二”“奇观”,你知道这是谁的评价吗?全班一起来朗读本段,读出卢沟桥的闻名世界的豪迈来。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余思考:卢沟桥有什么历史象征意义?
(2)为什么称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里程碑呢?
(3)解释词语:“缅怀”“悼念”。
4.总结全文。
(1)学到这儿,谁能说一说卢沟桥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有哪两点?
(2)学习了这篇课文,对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你有什么感受?(总分)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