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开发实践手册

合集下载

WebGIS开发期末实习

WebGIS开发期末实习

WebGIS实习报告——H7N9信息查询系统——10地信刘运学号:320100942771日期:2013/5/12 一、实习目的掌握利用ArcGIS Server + Flex开发B/S的WebGIS系统的原理、设计流程和开发过程,进一步理解B/S设计架构,掌握WebGIS理论,学习GIS开发方法。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对实验数据实现网上发布;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查询返回的属性数据全部以弹出窗口(页面)表现。

功能要求:基本功能1和2是必须的,其他按个人能力进行开发。

1.基本操作功能,包括:缩放、漫游、全图、图层/图例控制;2.查询功能,包括:空间查属性(包括查看、拉框查询)、属性查空间(关键字查询和组合条件查询);3.超链接,要求在地图上用鼠标单选任一个点对象时可以链接到与该对象相关的子系统(可以是一个页面);4.统计专题图,要求能查看所选区域的统计专题图(饼图、直方图)5.图层及注记显示控制,要求能按不同的放大尺度显示注记的内容。

6.缩略图单独框架中显示,即将缩略图从现在的MapFrame中移至一个独立的框架中。

三、实习数据ArcGIS Online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面矢量图,各省行政中心点矢量图,H7N9各省病例统计数据,各省患者信息数据。

四、开发环境Win7旗舰版+IIS+ArcGIS Server 10+ArcGISDesktop+Flex Bulider3+ArcGIS API1.3 For Flex+IE9五、实习原理利用ArcGIS Server发布的地图服务,通过REST接口访问,在Flex富客户端架构下,利用Flex Builder集成开发工具,开发B/S架构的WebGIS应用,如下图1.1。

<图1.1>B/S架构: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专门的软件,只需要浏览器即可,浏览器通过Web服务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可以方便的在不同平台下工作;服务器端可采用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等大型数据库。

web项目实训手册

web项目实训手册

web项目实训手册在进行web项目实训时,手册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以下是一个关于web项目实训手册的参考内容:1. 项目概述在手册的开头,应当包含对项目的简要概述。

这部分应该包括项目的背景、目的和范围等信息。

这个章节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项目的整体了解。

2. 项目需求这一章节应当详细列出项目的需求和功能。

这部分内容应该非常具体和清晰,包括用户需要的各种功能和操作。

可以按照模块来划分,每个模块列出对应的功能需求。

3. 技术要求在这个章节中,应当明确指出项目使用的技术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包括开发语言、数据库、服务器等。

同时,还应指出项目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要求。

4. 项目架构这部分应该包含项目的整体架构设计。

可以使用流程图或者UML图来展示项目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另外,还可以在这个章节中讨论项目的数据库设计、前端和后端的架构等。

5. 页面设计这个章节应当包含项目主要的页面设计。

可以使用截图或者手绘图来展示每个页面的设计。

应当注明每个页面的主要元素和功能。

6. 功能实现这个章节中应当详细说明每个功能的实现细节。

可以使用流程图或伪代码来展示功能的实现流程。

同时,也可以讨论一些关键的功能点和算法。

7. 测试计划在这个章节中,应当详细列出项目的测试计划。

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方法和工具等。

可以提供一些测试用例作为参考。

8. 项目管理在这个章节中,可以讨论项目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可以包括任务分配、进度追踪和沟通工具等。

这部分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协作和管理项目。

9. 问题解决这个章节应当列出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可以涉及到技术问题、开发工具问题以及团队合作问题等。

给出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问题。

10. 参考资料最后一个章节应当列出一些参考资料,包括书籍、论文、文档以及相关网站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技术和项目开发方法。

此外,手册的编写应当遵循清晰明了、准确简练的原则,使用简洁的语言和排版规范。

网络GIS开发技术手册

网络GIS开发技术手册

网络GIS开发技术手册-------高新技术部龙海波一、WEBGIS开发的基本步骤二、常用平台、工具三、资料,信息获取方式四、开发注意事项五、分平台简单介绍一、WEBGIS开发的基本步骤1、获知用户需求仔细阅读日方客户需求说明,理解需要实现的各功能,不能理解完全的可以通过咨询上级得到确定;2、分析用户需要,查询相关资料,结合当前的存在的案例确定其需求的可行性获取了用户最终需求后,查询相关资料,根据曾经使用过的开发平台以及网络上的开发案例确定各功能实现的可行性,如果确实发现客户提出的功能或者功能实现方式具有不合理性,应及时提出,不能一味遵循,以免造成无法按期达标的情况;3、分析用户需求并与之交流确定最终实现功能及实现方式据公司主要使用平台或者客户提出使用的平台确定最终实现功能,以高运行速度,高稳定性,低耗的标准确定功能的实现方式;4、制作用户需求说明书根据2、3确定的内容制作用户需求说明书初稿,认真阅读并相互讨论,确定需求说明书内容,反馈至客户,若客户无修改建议,即可最终确定用户说明书内容,以此作为开发实现功能的根据;5、查询相关资料,做开发前准备在确定了各实现方式后,以初期基本需要的平台为主题查询相关资料,在平台上实现几个简单功能,以便熟悉预设开发平台,以相关的标准确定开发平台;6、确定开发基本框架及开发人员结构图根据项目的特性以及开发平台的主流开发方式确定开发的基本架构,得出开发流程图以及数据流图,基本上已数据作为驱动的形式进行架构;将项目内容以功能实现方式的相似性进行模块分工,组织合适的开发人员,安排开发人员的责任分工;7、制作DEMO版本,实现基本功能以及版面设计项目责任者或者主要开发人员根据确定了的框架制作一个包括主要功能的DEMO版本,以功能模块为单元将其他开发人员的模块确定下来;8、确定最终版面形式,以时间为主要开发进程控制标准分模块进行开发模块分工完毕后,将各模块的进行美化,确定最终开发的版本样式,以时间为单位控制各模块的进行;9、整合各模块,形成初期测试版本按照模块功能先完成先整合的原则,逐步整合各模块功能,测试并保存各阶段版本,形成最初的测试版本;10、测试测试人员测试11、测试反馈,修改,再次进行10与11的循环直至最终通过12、提交结果二、常用平台、工具根据公司现况,已知GIS开发平台有:MapInfo,MapXTreme,VectoWorks,,VS 6.0,SQLServer,PostGis,Openlayers,GeoserVer。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1. 引言在本篇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我的WebGIS实习经历以及实习期间所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WebGI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地理信息的在线共享与分析。

在这次实习中,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和应用WebGIS技术,与团队成员一起合作完成了多个令人兴奋的项目。

2. 实习背景实习期间,我加入了一个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科技公司。

该公司致力于为各行各业的用户提供高效、准确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并逐步将传统GIS系统迁移至WebGIS平台上。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的任务是参与公司的WebGIS开发项目,并为其增添新的功能和特性。

3. 实习内容3.1 项目一:地图数据收集与处理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收集各个区域的地图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整合。

我首先使用地理位置定位工具,标注出不同区域的边界和关键地点,然后使用地图抓取工具获取高质量的地形图。

接下来,我利用GIS软件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导入WebGIS平台进行展示和分析。

3.2 项目二:空间数据分析该项目旨在使用WebGIS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我参与了一个团队,我们使用开源的WebGIS框架搭建了一个在线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用户可以输入任意位置的坐标信息,系统将自动获取该位置的空气质量数据,并通过地图和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我的任务是负责开发系统的前端界面和数据可视化功能。

3.3 项目三:地图交互设计在这个项目中,我与设计团队合作,负责改进WebGIS平台的交互设计。

我们通过用户调研和反馈收集,分析用户对地图浏览和协作的需求,然后进行界面优化和功能改进。

我负责设计和实现新的用户交互模块,并通过原型演示和用户测试,确保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4. 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仅学到了WebGIS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方法,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项目中,我与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解决了许多技术和设计上的难题。

webgis应用开发(附源码)

webgis应用开发(附源码)

在用ARCIMS开发webgis中小型应用程序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就是如何将保存在简单数据库(如ACCESS)里的一些专题点信息该如何体现在地图上,这些点多则有3000,4000,另外还可通过地图操作(添加,平移)进行专题点编辑。

如果直接用HTML VIEWER,这可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一开始,我们使用了ACETATELAYER方式进行处理,效果不甚理想,在局域网中多用户并发访问时就有明显的速度瓶颈,更何况INTERNET上。

如下代码就是在此问题上做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尝试,即部分地图信息客户端化。

目前我正在开发,只是部分调试仅在局域网中通过,并没有完全成熟,在线面上还是处理开发阶段。

现在介绍一下代码的基本思想,希望大家能够加以讨论。

该代码使用JAVASCRIPT开发,它已基础图层地图图片为底图,在此之上进行图层扩展,客户端形成一套小型的webgis,与ARCIMS同步刷新,形成无缝整合,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整体的webgis系统。

该代码在对象层次关系上模拟ACTIVEX CONNECTOR的重点对象。

通过不同refres h函数与基础图层同步更新(为提高客户端速度,开放了很多refresh方式,即只refresh发生改变的对象坐标位置,当然放大缩小平移之类的操作就需要整个客户端refresh,因为每个点都发生了位置变化)。

之所以如此层次化,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另一方面通过封装具体VML代码实现来简化开发过程。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轻服务端的处理,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时处理,提高地图的运行速度。

我想重点说明的是,如果将部分地图信息移到客户端,必然需要自主开发一些原本集成好的功能(比如说在FeatureLayer中的WHEREEXPRESSION,BUFFER等功能)用于客户端。

以BUFFER为例,圆形如何画,必然是vml的oval,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特殊地图图层来看待,它是一个圆,而不是点,线,区(折线),这就是图层类型扩展。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有幸参加了一家地理信息系统公司的webgis 实习项目。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webgis的原理、应用和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所参与的项目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

项目一:地图数据采集与处理在这个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采集地图数据并进行处理。

我们首先使用GPS仪器进行地理位置的标记和收集,然后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

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地图的各个要素,如道路、河流和建筑物,并且根据需要添加地图标记和注释。

这个项目的实施让我更加熟悉了地图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流程,并提高了我的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能力。

项目二:webgis系统开发与优化在这个项目中,我参与了一个正在开发中的webgis系统,并负责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开发技术来构建用户界面,并且使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来实现地图的交互功能。

通过对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我们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和易用。

这个项目让我对webgis系统的开发和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锻炼了我的开发和调试能力。

项目三:空间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在这个项目中,我学习了如何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我们使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地图可视化,如热力图、点密度图和缓冲区分析等。

通过对不同的数据集进行分析和可视化,我们可以从地理信息中提取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并且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这个项目让我对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我的数据分析和地图呈现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地理信息系统和webgis的知识和技术,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以达到项目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思考,并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在本学期的实习中,我有幸进入一家地理信息系统公司,与前辈们一起参与了一个基于webgis的项目开发。

这个经历让我从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了webgis的相关技术和应用,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明确。

在这篇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在实习中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一、项目简介我们实习的项目是一个基于webgis的智慧城市信息平台,旨在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全面、实时的城市数据和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城市管理和规划。

该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 空间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城市的各种空间要素数据,如道路、建筑、绿地等。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用于对城市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如统计人口数据、交通流量等。

3. 决策支持模块:根据城市数据和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和预测分析。

4.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中的用户,包括普通用户和管理员。

5. 应用集成模块:将其他应用程序集成到平台中,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二、技术栈和工具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webgis相关的技术和工具,包括:1.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这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的webgis API,可以快速地构建交互式、可视化的GIS应用程序。

2. OpenLayers:这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的开放源代码GIS库,提供了各种地图、标记、图层等功能。

3. jQuery:这是一个流行的JavaScript库,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处理DOM操作、事件处理等。

4. Bootstrap:这是一个流行的前端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创建响应式网站。

5. MongoDB:这是一个流行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和文档。

6. Node.js:这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的后端运行环境,可以快速、高效地搭建web应用程序。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还使用了其他一些技术和工具,比如Eclipse、Sublime Text、Postman、Git等。

WebGIS开发实战基础篇精品PPT课件

WebGIS开发实战基础篇精品PPT课件
➢ 技术和应用的角度, GIS 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 学科的角度, GIS 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 功能上, GIS 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
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 系统学的角度, GIS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 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WebGIS开发实战---基础篇
1.2.3 互联网简介 计算机与网络是继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
又一个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伟大创造,称为第五次信息 革命。
通常,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则 可译为“网际”网络,又音译因特网或者英特网,在 1990年代发展初期,因其跨国际性连接之特性,又称 其为国际网络,或国际电脑网络,是指在ARPA网基础 上发展出的世界上最大的全球性互联网络。
WebGIS开发实战---基础篇
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计算机软硬件 为支撑,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 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 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WebGIS开发实战---基础篇
1.3.2 GIS发展史 桌面GIS组件GIS服务器GIS云GIS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地理信息服务)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oftware (地理信息软件)
WebGIS开发实战---基础篇

Da.D.O. (观测到的损坏数据库) WebGIS 平台用户手册说明书

Da.D.O. (观测到的损坏数据库) WebGIS 平台用户手册说明书

Da.D.O.(Database of Observed Damage)WebGIS Platform for consulting and statistical processing of observed damage data on ordinary buildings that have been damaged by seismic events of national importanceUser MANUALGuide to the Registration to the Platform*Manual written by EUCENTR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vention DPC-EUCENTRE – Operational Project WP4 (“Web-GIS platform for database management to improve damage scenarios and seismic risk assessment”).INDEX1.Introduction (1)2.Procedure for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USERS (2)1.IntroductionThe Platform Da.D.O. (from now on only “Platform”) is a tool of the Civil Protection Department developed by Eucentre (European Centre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Seismic Engineering, www.eucentre.it) to support scientific activities of forecasting and prevention. The Platform (https://egeos.eucentre.it/danno_osservato/web/danno_osservato) has been designed to collect, catalogue and compare data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on seismic damage, of ordinary buildings and churches inspected during or following seismic events of national importance.The platform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the section dedicated to ordinary buildings and the section dedicated to churches. The first, to date, includes 12 databases relating to events: Friuli 1976, Irpinia 1980, Abruzzo 1984, Umbria-Marche 1997, Pollino 1998, Molise-Puglia 2002, Emilia 2003, L'Aquila 2009, Emilia 2012, Garfagnana-Lunigiana 2013, Central Italy 2016 - 2017 and Mugello 2019. The second one, currently, includes 8 databases relating to Umbria 1997, Molise-Puglia 2002, Piedmont 2003, Salò 2004, L’Aquila 2009, Emilia 2012, Central Italy 2016 – 2017 and Ischia 2017 events. Although each adopted survey form has its own peculiarities, each database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the gener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tecting buildings, and the related damage.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version, these databases have been further processed, including the data georeferencing. Specifically, through maps and interactive forms, the georeferencing allows to locate and display data on the damage ensuring the overlap with other types of data, such as the macroseismic. The Platform also allows the user to download databases both in the original format and in a revised and encoded format, the specifications of which are contained in the download package.Due to the contents and the scientific purposes of the Platform, its access is reserved to qualified users and its use is allowed only for scientific activities.The Platform has two levels of users, each of whom has his own platform access area as well as his registration process:➢Macro-users dedicated to Institutions, with the function also to manage sub-users of individual access. The Institution must register and wait for the administrator's authorisation to access the Platform. Once enabled, the Institution will receive the credentials that will allow the access only to the management panel of sub-users and not the Platform.➢Individual sub-users, after following the authorisation from the Institution to which they belong. In order to be accredited, the individual user belonging to an already accredited Institution must register as a new user and wait for being enabled by his own Institution. A user cannot register and access the Platform if his belonging Institution has not previously enabled him.This ma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Users whose Institutions have already been accredited, guiding them to register on the Platform.For information on the accredita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o the Platform and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Platform users, the Institution Manual can be consulted.For the operative instructions to the Users, for the use of the data visualisation Tools as well as the criteria used for the elaboration of Tables and Maps on the Platform, it is possible to download the User Navigation Manual.With regard to the purposes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limits and conditions of the databases use, users are required to read the Regulations, the acceptance of which is mandatory when registering to the Platform. To have a correct visualisation of the Platform and its data,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Firefox or Chrome as browser.122. Procedure for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USERSThe accreditation to the Platform is free of charge and allowed only, as specified in more detail in the Regulations, to Institutions for research and purely scientific purposes. Accredited Institutions include the Department's Expertise Centers, Regions,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Institute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whose purpos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nes of the Platform. As emphasised, the use of the platform must be for research purposes and for purely scientific aimsAs can be seen from the "Homepage" (Figure 2.1), the Platform has two reserved areas and the relative registration process:Figure 2.1: Da .D.O. “Homepage”3➢ INSTITUTIONAL LOGIN , where the Institution can accredit itself and manage the individualaccess users.➢ USER LOGIN , where the users, if the Institution is already accredited, can register and then,after the authorisation of the related Institution, access the Platform.The registration procedure for Users is possible by clicking on "New user registration" in the area reserved for users (Figure 2.2). The link opens a registration form (Figure 2.3) which can only be filled in by personnel belonging to one of the accredited Institutions that can be selected from the list in the first field of the form.Figure 2.2: Area Reserved for Users (Registration)Figure 2.3: User Registration FormIn order for the registration request to be valid, it is necessary to fill in all the fields marked as required (*required fields: First name*, Last name*, Place and date of birth*,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e.g., 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 (UK), Identifikationsnummer (DE), Numéro Fiscal de Référence (FR)), Offic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Phone number, Mail*). The choice of the username is bound to the distinctive acronym of the reference Institution (such as: USERNAME.DADO@ACRONYM).After correctly filling in the registration form, the User will have to wait for the approval of the request by the reference Institution. After being approved, at the address indicated in the registration form, the user will receive an e-mail that allows him to complete the registration: by clicking on the link in the e-mail, a confirmation page opens. Here the user must read and accept the Regulations of the Platformtocomplete the procedure.Please note that if the representative or delegate of the Institution wants to create an individual user he can not use the same e-mail used in the accreditation phase of the Institution.4。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一、引言在本篇报告中,我将详细描述我在实习期间所学习和参与的webgis 项目。

WebGIS代表着Web地理信息系统,它结合了地理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在线地图浏览、空间分析以及数据管理等功能。

本实习报告旨在总结我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

二、实习项目背景在开始描述实习项目之前,我首先要提及我所参与的公司。

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科技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我在这家公司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主要参与了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WebGIS项目。

三、项目概述该WebGIS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在线地图平台,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地理信息,并进行一些基本的空间分析。

该平台将基于现有的地图数据,结合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关的地理信息服务。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前端开发和地图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四、前端开发在前端开发方面,我负责设计和实现用户界面,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浏览地图数据并进行相关操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学习并使用了一些前端开发技术,如HTML、CSS和JavaScript等。

我根据项目需求,设计了一个简洁美观的用户界面,并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来实现各种功能,如地图展示、搜索和标注等。

五、地图数据管理在地图数据管理方面,我学习了如何获取、处理和展示地理信息数据。

我使用了一些地图数据源,并进行了数据的筛选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我通过使用一些专业的地图渲染工具,对地图数据进行了样式化呈现。

这些步骤使得用户在浏览地图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地理信息。

六、项目成果和心得体会在这次实习项目中,我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首先,我成功地完成了前端开发任务,并实现了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在线地图平台。

其次,我熟练地掌握了地图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技术,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通过这次实习,我也锻炼了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一、引言WebGIS(Web-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本篇报告旨在总结我在WebGIS实习期间所进行的工作,包括项目背景、实习目标、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二、项目背景WebGIS作为一种基于浏览器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在云端管理海量地理空间数据,并通过网络实时呈现地理信息。

这种技术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我所实习的公司正是专注于WebGIS开发与应用的领军企业,因此这次实习对于我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

三、实习目标1. 熟悉WebGIS相关技术:包括地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空间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WebGIS开发的基本工具和平台:如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OpenLayers等。

3. 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习并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代码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

5. 总结实习经验,思考自身的不足并制定进一步学习计划。

四、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在正式进入实习项目之前,我首先系统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然后,在实习导师的指导下,对公司已有的WebGIS项目进行了文档阅读和代码分析。

2. 项目开发:通过实际参与公司的WebGIS项目开发,我学会了使用主流的地图开发API和框架,熟悉了前后端交互的基本流程。

在导师的帮助下,我负责开发了一个基于WebGIS的校园导览系统,实现了校园地图的展示、路径规划和周边服务查询等功能。

3. 项目应用:公司组织了一次演示会,将我们开发的校园导览系统展示给客户和公司高层。

在该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和需求分析,还能通过演示来推销我们的产品和技术。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地理信息系统(GIS)越来越重要,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基于Web的GIS技术(WebGIS)使得地理信息能够以在线方式共享和交流,具有高效和便捷的优势。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我选择了WebGIS 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目标我的实习目标是学习并掌握Web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能够通过WebGIS进行地理数据的展示、分析和处理,为地理空间决策提供支持。

2. 实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一个WebGIS项目的开发。

该项目旨在为一个城市提供在线地图和信息服务,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首先学习了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

然后,我学习了Web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前端的HTML、CSS、JavaScript以及后端的数据库和服务器。

通过这些学习,我能够使用Web编程语言实现地图的展示和交互功能,并通过数据库存储和检索地理数据。

在实践中,我根据项目需求,使用ArcGIS软件制作了地图图层,并将其转换为WebGIS所使用的格式。

然后,我使用JavaScript编写了前端代码,实现了地图的加载、缩放、平移等功能,并添加了一些交互组件,如图例、查询工具等。

最后,我通过编写服务器端代码和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的存取,实现了数据的在线发布和检索。

三、实习收获在这次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深入了解了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GIS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我学会了使用Arc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和数据处理,初步掌握了空间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方法。

这对我的专业发展将起到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学会了WebGIS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技术。

通过实践,我熟练掌握了前端开发技术,能够使用JavaScript编写地图展示和交互的代码。

我也熟悉了后端开发技术,能够使用数据库和服务器管理地理数据的存取和发布。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1. 简介本篇报告旨在介绍我的webgis实习经历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我在实习期间,加入了一家专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的公司,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并与团队成员合作,掌握了使用webgis技术解决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问题的能力。

2. 实习背景在开始实习之前,我具备一定的GIS基础知识,了解地理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然而,我对webgis技术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希望通过实习进一步提升我的技术能力。

3.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一个webgis应用的开发项目。

项目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在线地图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查看和分析地理数据。

我的任务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前端界面的设计和开发、以及与后端工程师协作实现特定功能。

3.1 数据收集和整理在项目开始之前,我需要收集和整理各类型的地理数据,例如地图底图、行政区划边界、气象数据等。

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来源,我需要对其进行格式转换和数据清洗,以便在webgis应用中使用。

3.2 前端界面设计与开发我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设计了webgis应用的用户界面。

通过学习地图库和可视化库,如Leaflet和D3.js,我能够实现地图的显示和交互功能,以及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3.3 后端协作与功能实现为了让webgis应用更加完善和高效,我与后端工程师密切合作,共同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如地理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通过学习和使用一些服务端技术,如Node.js和GeoServer,我能够将前端开发的成果与后端数据进行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4. 实习成果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参与webgis项目的开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4.1 技术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新的前端和后端技术,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开发和测试webgis应用,并且解决了在项目中遇到的各种技术挑战。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1. 引言实习报告是对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回顾。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在WebGIS实习中所参与的项目、所掌握的技能和所取得的成果。

2. 实习项目概述2.1 项目背景在这一部分,我将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我们的实习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基于WebGIS的系统,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2.2 项目任务在这一部分,我将详细描述我在实习期间承担的具体任务和职责。

我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地理空间数据、设计和开发WebGIS平台、实施用户需求测试和优化系统性能等。

3. 实习成果3.1 数据收集和整理在这一部分,我将介绍我在实习期间收集和整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经验。

我学会了使用各种数据获取工具,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影像和在线数据源等,来获取实际的地理数据。

3.2 WebGIS系统开发在这一部分,我将详细描述我在实习期间负责的WebGIS系统的开发过程。

我使用了流行的WebGIS开发框架和工具,如ArcGIS JavaScript API和Leaflet,并通过前端开发技术实现了地图显示、数据查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3.3 用户需求测试在这一部分,我将说明我参与的用户需求测试的过程和结果。

我与一些目标用户进行了交流和访谈,并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了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的测试。

根据反馈意见,我对系统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4. 实习体会和收获4.1 技术能力提升在这一部分,我将反思我在实习期间的技术提升和成长。

通过实践,我深入了解了WebGIS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前端开发技术和地理数据分析的方法。

4.2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这一部分,我将总结我在实习中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沟通体验。

我学会了与其他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紧密合作,互相协助解决问题,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结果。

5. 总结与展望在这一部分,我将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我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增强了我对WebGIS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在项目开发和团队合作中的能力。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

webgis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摘要:本篇实习报告介绍了作者在XXX公司进行的为期两个月的WebGIS实习经历。

通过实习,作者深入了解了WebGIS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了相关知识。

本报告从项目背景、任务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开发过程、问题与挑战以及总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项目背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WebGIS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相关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XXX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地理信息服务的企业,致力于开发WebGIS应用以满足用户对地理信息可视化的需求。

作者的实习任务就是参与其中一个WebGIS项目的开发工作,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功能优化。

二、任务分析在开始实习之前,作者首先与实习导师进行了详细的任务沟通和目标设定。

实习任务主要包括优化地图渲染效果、增加地理空间分析功能以及优化用户界面交互等方面。

通过与导师的讨论,作者明确了任务目标和要求,并深入学习了相关的开发技术和工具。

三、解决方案设计基于任务要求,作者首先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确保对项目的整体把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依次进行了地图渲染算法的研究、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的学习以及用户界面设计的规划。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讨论和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一套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四、开发过程在解决方案设计完成后,作者开始了项目的实际开发工作。

开发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所学的WebGIS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等,完成了地图渲染效果的优化、地理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以及用户界面交互的改进。

在开发过程中,作者还及时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和bug。

五、问题与挑战在实习期间,作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地理空间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数据量过大导致处理速度缓慢,作者通过对算法的优化和数据的压缩等方式解决。

此外,与团队成员合作时也遇到了一些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但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最终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问题和挑战。

WebGIS课程实习

WebGIS课程实习

WebGIS课程实习一.课程目的:通过本次WebGIS课程实习,了解一些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学会加载地图并显示地图范围,同时在地图上显示相应的信息,最后通过对地图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二.课程要求:1.加入地图并显示当前地图范围;2.在地图单击,以信息窗口的形式显示单击处的地理坐标;3.设置导航工具栏(拉框放大,拉框缩小,全图范围,前一视图,后一视图,平移地图,取消操作);4.设置绘图工具条(Point,MutiPoint,Line,Polyline,Freehand Polyline,Polygon,Freehand Polygon);5.设置比例尺;三.课程具体步骤与结果展示:1、首先通过HTML对整个网页进行布局。

如上图所示,最顶层是课程名称,左侧是工具栏,右侧是地图显示区,最后一层是版权要求。

2、加入地图并显示当前地图范围并且设置导航栏3、在地图单击,以信息窗口的形式显示单击处的地理坐标;4.设置绘图工具条(Point,MutiPoint,Line,Polyline,Freehand Polyline,Polygon,Freehand Polygon);5.设置比例尺:四.关键代码://网页标题div#header {background-color:#99bbbb;height:50px;text-align:center;}div#menu {background-color:#ffff99; height:450px; width:375px; float:left;}div#map {background-color:#EEEEEE; height:450px; width:975px; float:left;}div#footer {background-color:#99bbbb;height:50px; clear:both; text-align:center;} h1 {margin-bottom:0;}h2 {margin-bottom:0; font-size:14px;}ul {margin:0;}li {list-style:none;}。

实验三:SuperMap WebGIS快速入门

实验三:SuperMap WebGIS快速入门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践目的和要求目的:1、了解WebGIS开发流程;2、了解SuperMapiServer开发步骤。

要求:能够开发出一个地图浏览网页,并能将该网页部署到IIS服务器及TomCat 服务器上。

二、实验内容(1)安装SuperMapiServer软件(2)发布GIS数据(3)建立程序目录,复制SuperMapiClient for JavaScript脚本库(4)开发GIS功能(5)调试(6)发布网页(7)安装IIS服务器三、实验数据实验一:快速入门四、步骤和结果1.复制脚本库文件创建lupeng文件夹。

将iClient文件下的Javaforjavascript目录下的Libs文件夹和theme文件夹如图1所示。

拷贝到lupeng文件夹下,并建立html文件,如图2所示。

其中,Libs文件夹,所有控件和基础类的文件,theme文件夹,控件资源以及样式文件。

图1Javaforjavascript目录图2lupeng文件夹2.编写HTML文件,实现功能:地图浏览,地图放大、缩小、漫游,最终代码如图3所示。

图3HTML文件代码3.启动SupermapiSever的服务,如图4所示。

在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90验证是否启动成功如图5所示。

图4启动SupermapiSever图5验证服务启动4.在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90/lupeng/test.htm即可实现功能。

如图6所示。

图6地图功能实现五、总结此次实验实现了通过超图的iServer服务,实现了浏览器端实现地图浏览,地图放大、缩小、漫游等功能。

在此次实验进行之前,先进行了supermapiSever 8c的许可更新,自己操作了一遍,掌握了如何通过超图官网进行许可申请以及更新等操作。

同时,此页面的实现也利用了一些javascript的相关知识,虽然只是将supermapiSever里面的脚本库文件添加之后在html文件中进行了引用,但是其用法还不是很明白,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的去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第 1 章剖析WebGIS对于WebGIS这个“热门”名词,如果你是初次接触,可以先到Google、Cuil1或其他搜索引擎中去了解一下;如果你已初窥门径,我们将先给您介绍一些与WebGIS相关的术语:GML、ArcIMS、Ajax、ASP、、JSP、JSF、OGC、Java Applet、JavaScript,此外还有:Flex、SOA、SOAP、GIS服务、RESTful服务和Mashup等,术语还可以列举许多,不过在此只点到为止。

当然,罗列这一堆术语的本意并不是“恐吓”读者,以此来夸耀作者的博学,恰恰相反,我们希望能通过本书,为读者从这堆术语的“泥淖”中寻找一条坚实可靠的“出路”,故弄玄虚和名词考证都是作者最不喜欢的。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在20世纪60年代2出现的,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重要并且意义深远的成果和进步3。

从早期昂贵、基于主机(Host-based)的专业系统到今天进入平常百姓家的那些价格低廉、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与嵌入式GIS和GPS设备(手机和导航仪等),GIS的发展方向一直趋向于让普通用户都能从无处不在的地理信息中受益。

当然,这既符合IT技术的发展潮流,更暗合GIS的使命——更好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而WebGIS则是这一发展潮流的最好注脚之一。

Internet网络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人类通信与交流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

Internet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快速传播成为可能,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并提高了其可靠性4。

也正是有了Internet,我们生活的1 Cuil,一个诞生不久的分类式搜索引擎,其网址是。

2 第一个公认的GIS是1963年R.F.Tomlison领导的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

3 关于GIS的发展历史,推荐读者查阅《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一书第12页的“大事记”。

4 当然,谣言也能很快传播,不过也会更快地消失。

第1章 剖析WebGIS2星球才能被称为“地球村”,网络已经对技术、科学和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而作为一种与位置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5,GIS也借助了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诞生出了所谓的“网络GIS”和WebGIS等概念,“互联网逐渐将GIS的各种应用整合在一起,独立的GIS将逐渐消失”6,如今的GIS已经更加离不开网络这一传播媒介。

但请读者注意:网络GIS与WebGIS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子集。

抛开WebGIS这一概念名词不谈,对于GIS开发人员而言,WebGIS开发在本质上无非是编写一种交互方式较为特殊的Web应用程序,但随着Web 2.0概念的兴起,Ajax、RIA 框架、SOA、SOAP、GIS服务、RESTful服务和Mashup等名词已经让许多GIS学习者眼花缭乱。

现在,WebGIS学习的复杂性不在于其内容的深浅,而是出现了太多的“枝蔓”,挡住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在第1章中,我们将为读者梳理一番WebGIS软硬件基础的历史,介绍互联网的历史和分布式计算、通信协议、网络GIS概念、WebGIS的定义与实质、主要的WebGIS 服务器和开发路线。

只有了解它们,我们才能从日益严密的Web应用程序封装中窥见其本来面目。

我们将让读者意识到,在这些名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越来越被读者忽视的本质——HTTP请求/响应模型。

在阅读完这一章之后,你将了解到所谓的WebGIS,无非就是Web+GIS而已,如图1-1所示,但这两者结合产生的力量,远远超过了单体的能量。

图1-1 WebGIS= Web + GIS5 严格地讲,将GIS归入一种信息管理系统是不完全的,虽然空间数据管理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

6 Paul Longley, Michael Goodchild, David Maguire, David Rhind. 张晶,刘瑜,张洁,田原等. 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 互联网与网络协议3 1.1 互联网与网络协议1.1.1 互联网历史本书的读者中可能有人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7就已经接触了网络,但互联网的诞生时间更早,和许多我们熟悉的技术一样,它也是军事技术民用化的结果。

1969年,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当时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基于主机的客户终端形式,这种集中式的网络结构很容易遭到破坏。

为了适应冷战时期潜在的核战争威胁,美国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提出研究一种非中心式网络的计划,基于这种结构的网络即使某一个节点遭到破坏也不至于毁掉整个网络,其鲁棒性大大高于集中式网络。

在第一期研究项目中,ARPA将4家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进行互联互通,诞生了所谓的ARPANET(阿帕网)。

随后,美国本土的多家大学、研究所和军方机构都接入了这个网络。

到1973年,远在海外的夏威夷、英国伦敦和北欧的挪威也通过卫星接入了ARPANET。

ARPANET虽是先驱,但并不是当时唯一存在的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USENET、BITNET、CSNET等,其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的诞生。

1980年,TCP/IP制定;1982年,ARPANET开始采用IP;1983年,ARPANET被划分为ARPANET和MILNET两部分,同时ARPANET全面采用TCP/IP,以取代之前的NCP。

到了1986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下,基于TCP/IP技术的主干网NSFNET建成,它连接了美国若干超级计算中心、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由此诞生,并迅速连接到世界各地,这是互联网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尽管这些网络的建设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其用户基本上仍局限于大型公司、科研院所和军事机构的科研工作者,普通人很难理解和使用网络,直到1989年CERN8(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Tim Berners-Lee开发出一种通过超链接文本共享信息的技术。

Tim Berners-Lee将他的发明称为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他还编写了构成超文本信息系统框架7 中国1994年才接入国际互联网,但在此之前国内科研和教育机构已经存在实验性互联网络。

8 CERN网址http://public.web.cern.ch/public/,该中心最近的一次大新闻是试图通过对撞机制造人工黑洞。

第1章 剖析WebGIS4的通信协议,并将这种新的系统称之为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1992年,CERN 开始在其成员机构之外推广WWW,但这个推广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普通用户看到的只是文本界面或图片的链接,而不是今天习以为常的图文并茂的网页内容。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命运出现了转折。

1993年,在美国全国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的资助下,伊利诺伊大学的天才学生Marc Andreessen和Eric Bina等人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广泛用于阅读 HTML语言的WWW浏览器Mosaic9(见图1-2所示),它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点燃了互联网发展的燎原烈火,互联网从此开始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图1-2 世界上第一个WWW浏览器Mosaic1994年,中国开始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CERNET)示范网建设工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TCP/IP互联网10,除了CERNET外,中国互联网的骨干网络还有ChinaNET、CSTNET等。

到了1996年,中国掀起了网络热潮,普通民众也开始上网“冲浪”,中国从此步入网络世界11。

小知识:互联网、因特网和万维网互联网、因特网和万维网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它们三者的关系是:互联网包含因特网,而因9 Mocaic后来因为版权原因被迫更名为Netscape,关于Mosaic的巨大影响,读者可以打开IE浏览器的“关于”对话框,去看看第一行的内容。

10 以上资料来自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20041225/3125246.shtml。

11 关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可以浏览CNNIC网站/index/0E/21/index.htm。

1.1 互联网与网络协议5特网则包含万维网。

互联网是由若干台电子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即使只有两台机器,不论用何种技术使其彼此通信,也可以称为互联网。

互联网标准写法是internet。

跨国性的超大互联网不仅有因特网,还有惠多网(CFido,一种全球性的BBS网络),这些网络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因此,我们可以将互联网看作是各种网络的大杂烩。

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由美国的ARPANET 网发展演变而来。

因特网是由上千万台设备组成的国际互联网,使用TCP/IP让不同的设备彼此通信。

但使用TCP/IP的网络并不一定是因特网,局域网(LAN)和企业内部网(Intranet)也可以使用TCP/IP。

因特网标准写法是Internet。

因特网是基于TCP/IP实现的,TCP/IP由很多类型协议组成,不同类型的协议又被放在不同的层,其中位于应用层的协议有很多种,如FTP、SMTP和HTTP等。

只要应用层使用的是HTTP,这部分因特网就被称为万维网,是我们常用的Web浏览器应用的基础。

1.1.2 计算机是如何互联的计算机诞生的早期,每家电脑公司开发的产品都具有其特殊性,不光是机器硬件,连操作系统都自己编写,各自为政,要将一个程序在不同公司生产的计算机上运行都是天大的难题,更遑论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了。

在ARPANET计划中,要将不同大学的不同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构成计算机网络,就必须克服这个硬件沟壑。

显然,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应该遵守一些共同的“游戏规则”,且这些规则必须独立于具体的硬件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协议(Protocol)。

ARPANET最初使用的是NCP(Network Core Protocol)而不是TCP/IP,但NCP随着连接用户的增加暴露出了许多缺陷,如缺乏多台计算机的定位区分功能(没有IP)和传输的纠错能力差等。

1983年,ARPANET全面采用TCP/IP,它是由Robert E. Kahn和Vinton Cerf在1973年提出的,后者还是NCP的开发者,他们两位被共称为“互联网之父”,一起确定了互联网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