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6
安全知识系列培训课件第六讲安全生产四要素
安全知识系列培训课件第六讲安全生产四要素安全知识系列培训课件第六讲:安全生产四要素一、安全生产四要素的概念安全生产四要素指的是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设备和安全人员四个方面。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是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
二、安全生产四要素的内容1.安全技术安全技术包括安全规程与标准、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安全检测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程与标准,制定出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以确保安全生产。
此外,还需要采取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例如,采取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管理、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等等,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包括生产安全管理和行业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是指企业对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全过程内进行的各种安全控制和管理行为。
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查处安全现场隐患、分析事故原因等等,确保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行业安全管理指的是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对某一行业的安全工作进行的规范、指导的管理行为。
其主要目的就是统一行业内的标准要求,防范事故的发生,落实好行业专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3.安全设备安全设备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之一。
指对生产设备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以确保在正常的生产操作中不发生事故。
例如,机械设备应设置断电保护装置、管道设备应装置安全阀等。
4.安全人员安全人员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应该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安全生产计划、检查日常生产安全状况,举办安全专项培训等等,以确保员工等相关人员的安全。
三、安全生产四要素的重要性安全生产四要素是保障生产安全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合理的技术安全措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学的安全评估分析等安全生产四要素的全面实施,能极大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四要素体系,能增强生产企业应对水安全隐患的能力和提高应急处理水平,能够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和品牌形象。
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标题: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成为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并推动工业安全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这一教材。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结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教材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材的内容结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教材按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进行编写,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
1.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原则和要求,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
2. 第二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本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背景、具体内容以及执行情况。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能力。
3.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本章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要素和实施步骤,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建立高效、科学、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技巧。
4. 第四章: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本章重点介绍了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技术,旨在使学员学会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5. 第五章:安全培训与教育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内部安全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有效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手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6. 第六章:事故应急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了企业事故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事故应对和处置能力。
二、主要内容1. 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教材强调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减少事故发生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安全生产管理是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份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要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全员参与:安全责任应该由所有员工共同承担,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3.预防为主:通过科学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4.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包括技术、工程、管理等多种措施,确保安全。
5.法制化管理: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和完善各类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规范进行。
3.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管: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监管制度,保障安全生产。
4.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事故应急预案,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6.安全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各类安全设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三、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重点是员工的安全意识,要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难点:难点是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要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评价:1.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安全事故的伤亡人数。
3.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4.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合规性。
五、安全生产管理的应用案例:1.事故排查与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事故排查和控制方案,保障安全。
2.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对企业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3.安全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
4.重点区域监控与检查: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以上是一份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员共同努力,不断学习和改进,为企业的安全和发展做出贡献。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讲讲义精选(3)5页word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讲讲义精选(3)4)文件化生产经营单位应保持最新与充分的并适合企业实际特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任何情况下(包括各级人员发生变动时)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以适合自身管理的形式(如书面或电子形式)予以建立与保持,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3)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5)文件与资料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书面程序,以便对职业健康安全文件的识别、批准、发布和撤销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其满足下列要求:(1)明确体系运行中哪些是重要岗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的文件,确保这些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2)无论在正常还是异常情况(包括紧急情况)下,文件和资料都应便于使用和获取。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应确保工艺操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工程图、危险物质数据卡、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书写工整,便于使用者理解,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
(4)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5)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防止误用。
(6)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对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应予以适当标识。
6)记录与记录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和保持程序,用来标识、保存和处置有关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确定记录的保存期,将其存放在安全地点,便于查阅,避免损坏。
重要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以适当方式或按法规要求妥善保护,以防火灾和损坏。
(三)计划与实施1.计划与实施的目的计划与实施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据自身的危害与风险情况,针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划,并建立和保持必要的程序或计划,以持续、有效地实施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划,包括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一、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进行的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和目标1. 预防为主原则:强调事故的预防工作,包括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制定预防措施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2. 综合治理原则:通过多种手段和综合措施来进行安全管理,包括规章制度、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体制等。
3. 安全高效原则:安全生产管理要与高效生产相结合,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全员参与原则:安全是全体员工的责任,所有员工都应当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中来。
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倡导全员参与的理念。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稳定进行,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实现安全高效的生产。
三、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立明确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做好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
2.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明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流程。
3. 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生产检查与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5. 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
6.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包括对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评估和改造,建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讲义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讲义一、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础,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2. 安全生产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及对员工、客户、社会和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2. 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是全员参与的事业,需要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3. 预防为主:预防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要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4. 全面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全面覆盖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不能局限于某个部门或岗位。
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1.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每个员工都要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的预防能力。
4.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5. 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中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的稳定进行。
四、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措施1. 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拥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 加强安全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手段,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可靠。
3. 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平台,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顺利进行。
五、安全生产管理的评估和改进1.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评估体系,随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总结和交流,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结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保障,需要全员参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预防为主,全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能,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1 安全生产的定义和目标- 安全生产是指全面预防和控制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安全生产的目标是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
1.2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 安全生产对维护员工权益和提高企业形象至关重要。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1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包括安全生产方针、目标、责任和权力分配等内容。
- 通过文件、会议等形式进行信息传达和执行。
2.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企业应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
- 督促员工遵守制度,及时报告问题和隐患。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3.1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通过对生产活动的过程和环境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的程度。
- 常用方法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表等。
3.2 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采取技术、管理和人为等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
- 包括加强设备维护、提供安全培训和制定应急预案等。
第四章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4.1 事故预防的方法- 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 包括培训员工、改进工艺和增加安全设施等。
4.2 应急管理的要点-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程序。
- 平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第五章安全培训和教育5.1 安全培训的内容- 针对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岗位风险特点进行培训。
- 包括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5.2 安全教育的方法- 结合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
- 利用网络平台和电子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安全管理的评估和改进6.1 安全管理评估的方法- 根据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内部评估和审核。
- 结合外部评估和监督,实现安全管理的全面提升。
6.2 安全管理改进的手段- 针对评估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 不断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知识讲义
安全生产知识讲义安全生产知识讲义一、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1.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每位员工都应该重视安全生产,树立安全意识。
2. 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遵守执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
3. 促进员工之间互相提醒和监督,形成共同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防止事故的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每个员工都应养成先预测风险再行动的习惯,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加以排除。
2.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与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牺牲安全来追求生产效益。
3. 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企业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和预防1. 生产事故的分类: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坠落、溺水等。
2. 安全防范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和系统,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养正确的用电用火意识;做好危险品、毒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加强对高处、水域等危险区域的安全防护等。
四、急救措施1. 火灾事故: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采取逃生措施,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进行灭火,避免使用电梯,选择安全通道下楼。
2. 中毒事故:立即将中毒人员送至开放空气处,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了解中毒物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触电事故:切勿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可使用绝缘手套或干燥的绝缘工具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4. 溺水事故:切勿贸然接近溺水者,应立即报警,寻找救生工具进行救援,做好自身的安全保护。
五、安全生产的检查和整改1.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记录整改措施并及时落实。
2.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完善的安全巡查制度。
3. 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六、意外事故的报告和调查1. 任何意外事故都应立即报告,并及时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章全讲义课件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章全讲义课件全考点第一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
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4个等级。
从重原则:1)临界值为高一级别,如死亡3人为较大事故。
2)不同标准取其大,如死亡3人,同时重伤50人则为重大事故。
二、事故的分类(1)按致损因素划分根据1986年5月31日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
(2)按照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划分:事故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
三、事故上报的时限和部门★1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I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h。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一、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2.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3. 避免生产事故和损失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2.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3. 建立安全培训和教育体系4. 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评估和维护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全员参与,责任到位3.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4. 法律法规遵守,诚实守信四、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1. 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操作规程等2. 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的设备、场所的安全检查3.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4.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奖励安全生产表现,严肃违规行为五、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1. 安全目标的设定与执行2. 安全责任的划分与落实3. 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推行4. 安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六、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定期的安全生产督查2. 安全生产状况的统计和分析3. 安全生产管理效果的评估和反馈七、安全生产管理的持续改进1. 整理评估教训,不断改进安全生产体系2. 增加安全生产经验学习与交流3. 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结束语: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永续经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应该成为全员共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和教育,压实责任,进行安全监督和评估,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对于企业而言,首先要确定安全生产的目标,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中。
安全生产的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评估,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达成安全生产目标。
最新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第六讲讲义精选(3)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讲讲义精选(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六讲讲义精选(3)4)文件化生产经营单位应保持最新与充分的并适合企业实际特点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以确保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任何情况下(包括各级人员发生变动时)均能得到充分理解和有效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以适合自身管理的形式(如书面或电子形式)予以建立与保持,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关键岗位与职责;(3)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内的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5)文件与资料控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书面程序,以便对职业健康安全文件的识别、批准、发布和撤销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有关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其满足下列要求:(1)明确体系运行中哪些是重要岗位以及这些岗位所需的文件,确保这些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
(2)无论在正常还是异常情况(包括紧急情况)下,文件和资料都应便于使用和获取。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应确保工艺操作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工程图、危险物质数据卡、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等。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书写工整,便于使用者理解,并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
(4)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
(5)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防止误用。
(6)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或)保存知识的目的,对留存的档案性文件和资料应予以适当标识。
6)记录与记录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和保持程序,用来标识、保存和处置有关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填写完整、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确定记录的保存期,将其存放在安全地点,便于查阅,避免损坏。
重要的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以适当方式或按法规要求妥善保护,以防火灾和损坏。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义内容提要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生产运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安全评价职业危险预防和管理应急管理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分析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第壹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壹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安全、本质安全壹、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壹)安全生产P1(不作重点)《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安全生产管理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壹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避免财产损失和设备的损坏,为企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上述关键词均出于法约尔对“管理”的定义)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类别: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壹)事故壹般定义: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者灾祸。
是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目的行动暂时或永远停止的壹种意外事件。
职业事故:由工作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且导致致命或者非致命职业伤害。
(《职业事故和职业病记录和通报使用规程》ILO)生产安全事故:生产运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国务院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的分类(1)按事故按其性质分: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2)按伤亡程度不同分:轻伤、重伤、死亡事故(壹)事故事故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成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安全生产管理讲义
安全生产管理讲义安全生产管理讲义前言: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目的是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顺利进行。
本讲义旨在系统地阐述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为人们在工作中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1.1 安全生产的定义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预防事故、保护生产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举措。
1.2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实施全面的、系统的管理,通过预测、评估和控制风险,建立科学的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并实现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1.3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1.3.1 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完善的安全设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影响。
1.3.2 全员参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企业要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使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1.3.3 综合治理原则安全生产管理涉及安全技术、安全设备、安全教育等方面,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既重视技术手段,又注重管理手段。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1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要通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和培训,宣传安全典型,创建安全活动材料,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2 安全制度建设企业应制定、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安全职责,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2.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企业要对危险源进行准确的辨识和评估,分析危险源的特性和可能引发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4 安全设备管理确保安全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定期进行安全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3.1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应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包括新员工安全教育、定期培训和紧急教育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基本常识讲义
工伤发生后的抢救、现场保护和取证: • 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 保护现场 • 及时收集物证和事故发生时在行的第一目
击者或者直接证人的证词
工伤认定的申请: 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后,生产经
营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 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 认定申请。
伤亡事故等级分类
分类
6、个人防护用品
主要有安全帽、安全带、防护 眼镜、绝缘鞋等,按工种发 放给个人保管使用。对这类 防护用品,要注意做到建立 个人帐卡,定期检验,并按 规定期限发新换旧。
7、什么叫安全整改 ?
• 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 的隐患问题,要逐项分析、 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 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
26、动火作业六大 • ⑴动禁火证令未指经什批准么,?不准动火。
• ⑵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 止动火。
• 其二,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 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 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 其三,安全是指不因人、机、
一、基本方针
•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
• 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 结合。
• 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 治结合。
二条守则:
• 岗位职责; • 安全规程。 • (四全要求:全体人员,全
3. 何谓“综合治理”——保障
① 齐抓共管 ② 各尽其责 ③ 组合拳击
2、什么是劳动保护 ?
• 劳动保护就是依据技术进步 和科学管理,
• 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 • 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
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
• 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
安全生产管理讲义
安全生产(shēngchǎn)管理基本 (一)事故(shìgù) 概念
例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shìgù)分类标准》(GB6441-1986)判定, 起 重作业时脱钩伤人事故(shìgù)的事故(shìgù)类别为( )。
A.起重伤害 B.物体打击 C.车辆伤害 D.机械伤害
安全(ānquán)生产管理基本概 (三)危险(wēixiǎn)、念危险(wēixiǎn)
源与重大危险(wēixiǎn)源
2、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 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 源或状态。
失控(shī kònɡ)的危险源即隐患。
第十七页,共121页。
安全(ānquán)生产管理基本概 (三)危险(wēixiǎn)、危念险(wēixiǎn)源
第二十四页,共121页。
安全(ānquán)生产管理基本概 (五)安全(ānquán)、念本质安全
(ānquán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
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安全时,人员、机器、环境(huánjìng)处于协
调、平衡的状态。系统工程中的安全概念,认为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事物。安全是相对的,只 有更加安全,没有绝对安全,系统安全是动态的。
安全(ānquán)生产管理讲义
第一页,共121页。
课程(kèchéng)大纲
➢ 一、安全(ānquán)与事故
第二页,共121页。
安全生产(shēngchǎn)管理基本 (一)事故(shìgù) 概念
1、事故 《现代汉语词典》将“事故”解释为:多指生产、
工作上发生(fāshēng)的意外损失或灾祸。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应急管理第一节预警的基础知识预警:可能的危险预报,在事故发生之前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
机制: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等;泛指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
预警机制: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及时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措施的一种制度,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与财产损失。
预警机制建立于预警系统基础之上。
预警系统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组成。
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
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P168)目标:通过对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任务: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与控制。
特征:(一)快速性:失去快速,预警就失去意义。
(二)准确性:准确关系到整个预警的成败。
(三)公开性:利于社会监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
(四)完备性:信息全面,从不角度、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
(五)连贯性:每一次分析,应以上次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
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一是处理好点面关系;二是处理好社会敏感性与实际危害的关系;三是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的关系;四是处理好预警机制的软、硬件之间的关系;五是防止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及时、全面、高效(准确)、引导三、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P170图6-1错)(一)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多选)预警管理战略考虑:针对事故特点建立管理体系。
各类型事故预警的管理过程不同,但预警的模式具有一致性,都需遵循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及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其要素主要有:外部环境预警系统:自然环境突变预警、政策法规变化预警、技术变化预警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事故预警系统:难以控制时启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二)外部环境预警系统1、自然环境突变的预警:自然环境突变的诱因:自然灾害、人类活动。
2、政策法规变化的预警:其影响是直接的,影响非常大,应经常监测。
3、技术变化的预警:安全生产对技术进步的依赖越来越大,应予关注。
(三)内部管理不良预警(P171)1、质量管理预警:针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2、设备管理预警:设备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设备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评价、设备维修及时性评价、设备检修质量合格率的监督、设备工作时对环境污染的安全度评价。
3、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收集有关人的活动信息,识别与选择,对人的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对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警。
(四)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
(五)事故预警系统(2009)37、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和( B )预警系统四部分。
A、外部管理B、内部管理不良C、政策法规变化D、技术变化第二节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P172)(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多选)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完成预警功能)和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两部分组成(二)预警系统的功能1、监测系统:采集监测对象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信号转换,计算机处理,输出到外围设备上。
2、预警信息系统功能:原始信息—→征兆信息。
预警依据: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历史信息、现实和实时信息,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事故信息。
预警信息系统组成: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
(多选)(1)信息收集(2)信息处理(3)信息的辨伪:初始信息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加以辨伪。
辨伪方法5种:①多种信息来源的比较印证,有矛盾则来源有误。
②分析信息转输过程。
③整理分析,与事理相悖,则来源有伪。
④反证性分析,反证结果偏误较大,则有误或过时。
⑤不利性反证,假定信息为真,若这种不利情况很多很严重,则这种信息应慎用。
(4)信息存储(5)信息推断:利用现在信息或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
信息基础管理要求:①规范化,②标准化,③统一化,④程序化。
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P174)主要完成指标的选取、预警准则和阈值的确定;建立该体系的目的: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
预警指标:潜在指标(潜在因素或征兆信息定量化)和显现指标(显现因素或现状信息的定量化)。
(1)预警评价指标①建立预警评价指标的原则预警评价指标:能敏感地反映危险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
构建原则:(a)灵敏性:能敏感地反映真实状态。
(b)科学性:满足全面性和相关性要求,避免指标之间的相互重叠。
(c)动态性:反映事故发展趋势。
(d)可操作性:尽量利用现在规范和标准(e)引导性:体现行业总体战略目标。
(f)预见性:应反映现状,预示未来。
②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a)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理、心理、技术因素(b)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内部、外部环境(c)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资金。
(d)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包括设备运行不良、材料缺陷、各种物理参数(温度等)指标等。
(2)预警阈值的确定①预警准则: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决定在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
(单选)②预警方法: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多选)(a)指标预警。
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定量预警(b)因素预警。
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以采用因素预警。
为定性预警,如在安全管理中,当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缺陷时,发出报警。
(c)综合预警。
将上述两种结合起来,并把诸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得出一种综合报警模式。
(d)误警和漏警误警:发出警报,但没出现事故;发出警报,但出现事故的级别程度与预报相差一个等级。
原因主要是指标设置不当,准则过严。
漏警:未发警报,而事故发生了。
主要原因一是小事件被排除考虑之外,而小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二是预警准则设计过松。
③预警阈值确定原则上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
4、预测评价系统(P176)预测评价系统主要完成评价对象的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1)评价对象从安全系统原理出发,事故由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人安全行为、环境的不良状态、管理方面的缺陷等因素造成。
因此评价对象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理等方面因素。
从事故的发展规律来看,评价对象亦是生产过程中“外部环境不良”和“内部管理不善"等方面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构建了整个预警的信号系统。
(2009)41.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
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A)。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2009)42.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
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C)。
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B.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C.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2)预测系统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
趋势预测、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预测、征兆信息的可能结果预测、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高峰及预期影响预测。
(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红特别严重Ⅰ级:状况特别严重橙严重Ⅱ级:事故严重威胁黄一般Ⅲ级:事故上升阶段蓝安全Ⅳ级:生产活动正常应用价值最大的是Ⅳ、Ⅲ级(为什么?)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两种:①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反映了连续而且全面的预警信息波动趋势。
②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通过对以实体形态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状态信息和第二类危险源状态信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识别、诊断、评价,根据严重程度(纵坐标)和可能性(横坐标)给出安全风险预警级别。
参看教材P120 图6-4、6-5.(2009)39.根据预警指标的内在特点和对指标信息的掌握程度,可以采取的预替方法是(A)。
A. 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B.指数预警、单项预警、综合预警C.简单预警、复杂预警、因素预警D.指标预警、因素预警、复杂预警(2008)36.用来决定在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警报的判别标准是( A)。
A.预警准则B.安全标准C.作业标准D.预警体系(2008)38.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监测的物理参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危险场所的危险性大小和预警级别。
反映连续预警信息趋势的预警信号输出属于(B)预警。
A.安全风险B.时序性C.概率性D.严重性二、预警系统的实现(P178)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
(一)监测(前提)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建档,进行历史的技术的比较。
(二)识别(重要环节)识别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事故征兆、事故诱因、事故活动趋势。
其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已发生的异常征兆、可能的连锁反应。
所谓“适宜”既不是历史的纵向比较,也不是同其他企业(行业)的社会横向比较,而是纵向与横向的双重评价,针对特定条件应实现的控制绩效,结合外部环境,综合判定是否发生或即将发生事故。
(三)诊断(技术分析过程)主要任务: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定量的描述(四)评价(技术分析过程)任务:对已被确认的主要事故征兆进行描述性评价,以明确生产活动在这些事故征兆现象冲击下会遭受什么样的打击,判断此时生产所处状态是正常、警戒、还是危险、极度危险、危机状态,并把握其发展趋势,在必要时准确报警。
特点:其风险可能是静态的,可能是动态的。
有的是比较明显的,有的是潜在的。
方法:一方面可通过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各种客观的事故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必要时咨询专家的意见。
(五)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这四个环节是前后有序,因果关联的关系。
第三节预警控制(P179)事故的控制功能由预控对策系统完成,预控对策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多选)一、组织准备组织准备:是指开展预警分析和对策行动的组织保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