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中物理内容一览表
高中物理知识框架图表
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
:
①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
δ =nλ
②最弱 :该点到两个 波源的路程之差是 半波长的奇数倍 ,即 δ=(2 n+1)λ/2
波的特性 :
1、 波的叠加原理:各列波彼此通过,互不干扰;介质质点位移等于各位移的矢量和
2、 波的特有现象:
动 阻尼振动 定义: 振幅逐渐减小的自由振动叫阻尼振动。
特征: 振幅递减
原因 :振动能逐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波的形成条件 波源和介质
受
波的形成原因 介质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
迫
受迫振动 定义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 (驱动力) 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特征 :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而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
共点力: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作用于一点,或其延长线相交于一点。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合力为零,即 F 合= 0,则物体是平衡的。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
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的两
光学
(选修 3-2) (选修 3-4) 自感
互感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 ) (选修 3-4)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物理光学 光谱
( 光的本
性)
光的波动性
(选修 3-4、5)光的粒子性
热学
热 学的基
( 初 中 物 本知识
理)
(选修 3-3)
分子动理论
.
欧姆定律
电功、电功率、电热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3公式:W=F S cos θW ——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 )F ——某力(要为恒力),单位为牛顿(N ) S ——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 )θ——力与位移的夹角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2,0[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 当2πθ=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 当],2(π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 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8 合外力的功的求法: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 =Fl cos 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W P =(平均功率) θυc o 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3单位:瓦特W4分类: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 =Fv 和F-f = ma6 应用:(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 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 =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因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f F =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m ax υ,则f P /max =υ。
高中物理考点双向细目表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模块3-4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机械振动
与
机械波
简谐运动
Ⅰ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Ⅱ
单摆、周期公式
Ⅰ
受迫振动和共振
Ⅰ
机械波
Ⅰ
横波和纵波
Ⅰ
横波的图像
Ⅱ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Ⅱ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Ⅰ
多普勒效应
Ⅰ
电磁振荡
与
电磁波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
Ⅰ
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
Ⅰ
电磁波谱
Ⅰ
光
光的折射定律
Ⅱ
折射率
Ⅰ
全反射、光导纤维
Ⅰ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Ⅰ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Ⅰ
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Ⅰ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Ⅰ
实验
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
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第一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1.1 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1.1.1 磁通量的概念• 1.1.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1.3 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方向1.2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际应用• 1.2.1 电磁感应现象在发电机中的应用• 1.2.2 电磁感应现象在变压器中的应用• 1.2.3 电磁感应现象在感应炉中的应用1.3 磁场的基本概念与电荷的运动规律• 1.3.1 磁感线与磁场的方向• 1.3.2 磁场与电荷受力的关系• 1.3.3 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1.4 磁场中电荷的运动与电流的感生• 1.4.1 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 1.4.2 通过直线导线的电流感生电动势• 1.4.3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第二章:磁性与电磁感应2.1 磁性材料及其分类• 2.1.1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征• 2.1.2 磁性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2 磁场的产生与判断• 2.2.1 没有电流的直导线在空间产生磁场• 2.2.2 直导线及其线圈的磁场判断2.3 电流产生的原因• 2.3.1 磁感线切割导线产生感生电流• 2.3.2 闭合回路中感生电流的时间变化规律2.4 电磁铁、电磁铁门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4.1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4.2 电磁铁门的工作原理• 2.4.3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第三章:电磁感应的应用3.1 发电机• 3.1.1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1.2 正常情况下的发电机输出电流• 3.1.3 发电机的效率和功率3.2 变压器• 3.2.1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2.2 变压器的性能参数• 3.2.3 变压器的利用和应用范围3.3 感应炉• 3.3.1 感应炉的原理和结构• 3.3.2 感应炉的应用场景和优点• 3.3.3 感应炉的能效特点第四章:电磁振荡和交流电4.1 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 4.1.1 电磁振荡的基本特征• 4.1.2 电磁振荡的频率和周期4.2 电磁振荡的实例及其应用• 4.2.1 LC振荡电路的特点• 4.2.2 电磁振荡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4.3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4.3.1 交流电的基本特征• 4.3.2 交流电的各种表示方法4.4 交流电的相关电参数• 4.4.1 交流电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 4.4.2 交流电电流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第五章:电磁波及其应用5.1 电磁波的基本特征• 5.1.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5.1.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频率5.2 电磁波谱• 5.2.1 电磁波的分类• 5.2.2 不同频段电磁波的应用5.3 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3.1 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5.3.2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场景5.4 雷达和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5.4.1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4.2 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上为《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目录大纲,涵盖了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磁性与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振荡和交流电、电磁波及其应用等五个章节。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序号教材名称年级学期价格(元)页码1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 39.0 2562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下学期 39.0 2563 高中物理选修三系列高二上学期 42.0 2804 高中物理选修四系列高二下学期 42.0 2805 高中物理选修五系列高三上学期 45.0 3046 高中物理选修六系列高三下学期 45.0 304这些教材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高中物理新课标指定的教材。
其中,必修一和必修二是高中物理的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选修三、选修四和选修五是进一步深化物理知识学习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习。
而选修六则是更高难度的物理课程,适合对物理感兴趣且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学习。
这些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通过实验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
同时,教材内容结合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此外,教材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对于使用这些教材的教师来说,他们可以按照教材的目录结构进行授课,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
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是一套全面、系统、深入的物理课程教材,适合所有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使用。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该目录表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排列,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一、运动的描述1、质点2、参考系和坐标系3、时间与位移4、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5、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6、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三、相互作用1、重力2、基本相互作用3、弹力4、摩擦力5、力的合成6、力的分解四、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五、曲线运动1、平抛运动2、实验:研究平抛运动3、圆周运动4、向心加速度5、向心力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六、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2、万有引力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探究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5、宇宙速度6、经典力学与现代物理七、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2、功率3、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5、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八、电场与电路1、电荷及其相互作用2、电场强度和电势差3、电容器与电容4、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规律5、欧姆定律及电阻定律6、电路分析与应用九、磁场与电磁感应1、磁场及其磁效应2、安培定则与洛伦兹力3、电磁感应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5、交流电的产生及描述6、三相交流电及安全用电原则十、光学与原子物理1、光的传播与反射2、光的折射与全反射3、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4、原子结构及放射性现象5、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及效应6、光子与波粒二象性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明了的学习框架,涵盖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应用。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2
选修3-5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参考案例一);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参考案例二);4.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参考案例三)
反冲现象
2
2
7月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阴极射线
1
7月
4
3月
第六章:
传感器
1.干簧管;2.观察光敏电阻的特性;3.观察热敏电阻的特性;4.观察霍尔元件电压随时间变化; 5.日常灯启动器的双金属片随温度的变化;6.观察铁氧体受热后的变化;7.用温度传感器观察温度的变化;8.测量光照强度;9.光控开关;10.温度报警器;11.检测发光二极管;12.测试非门;13用示波器观察话筒的工作
曲线运动
1.红蜡块的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研究平抛运动
1
1
3月-
4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无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
2
5月-
7月
选修
3-1
第一章:
静电场
1.静电感应;2.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3.模拟电场线;4..研究空腔导体内表面的电荷;5.静电屏蔽;6.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7.用传感器观察电容的放电过程
10
3
4月
选修
3-4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1.弹簧振子;2.相位;3.画出振动图像;4.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5.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6.研究受迫振动的频率;7.观察共振现象;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纲要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高中物理必修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授课时间:50课时授课老师:葛洪义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下学期课程目标:1、掌握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圆周运动。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
3、关注曲线运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通过对功能关系的讨论,对能量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
5、通过实验,验证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课程内容与安排: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必修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实施建议:(一) 课程资源1.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依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增减。
2.练习:课后练习与印制的学习卷。
3.实验室:现有设备。
4.其他资源:班班通等。
(二) 教/学方式1.自主学习法:通过阅读教材与学习卷,初步掌握知识概况,自主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与学习卷的预习题目。
2.讲授训练法:精讲重点和学生有疑问的内容,精练结构化知识,练习以节为单位,全批全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3.合作探究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难度大的,或应用性的知识以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4.实验教学法: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 课外拓展性练习1.课后拓展练习主要是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卷的拓展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的物理程度比较好,兴趣比较高,可以指导他们进行一些课外拓展性活动,如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物理竞赛等。
课程评价:(一) 评价方式与结果处理1、本模块评价总分100分,学生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本模块修习合格(记2学分);若总分不够60分,必须参加补考或重修。
2、每一课程模块评价由两部分构成,即终结性评价(模块考试)和过程性评价,分别占总分的60%与40%。
高中物理必修二大纲(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条件特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描述述圆周运动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v,ω,T,n的关系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地心说和日心说地心说的内容日心说的内容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自然界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两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表达式F=GMm/r²G:万有引力长常量,G=6.67×10⁻¹¹ N·m²/kg²适用条件万有引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万有引力和重力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的运动人造卫星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三种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 ₁=7.9km/s 第二宇宙速度:v ₂=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v ₃=16.7km/s近地卫星特点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卫星)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的人造卫星特点双星问题卫星的超重和失重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追寻守恒量——能量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动能与势能功定义功的正负计算恒力的功合力的功变力做功问题摩擦力的做功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功率定义定义式计算式额定功率动能、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定理内容表达式理解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条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能量守恒内容功能关系能源能源的定义能量耗散能源的分类新能源。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 173〕.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九、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十、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 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 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十一、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 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P总=P1+P2+P3+ 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Rx的测量值=U/I=UR/(IR+IV)=RV Rx/(RV+R)>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分享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的全部内容。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
有用推论Vt2—Vo2=2as3。
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
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
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高中物理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
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目录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
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
(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举例:匀速圆周运动)二、绳拉物体合运动:实际的运动。
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三、小船渡河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
1.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将一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使其静止。
2)用一张纸片慢慢地拉开,让小球不受到重力的作用而自由滑动。
3)在小球滑行的过程中,将纸片突然拔掉,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小球在突然撤除支撑物后,由于惯性继续直线运动,如果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该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根小木棍,并将其固定在水平面上。
2)将一个细线拴在木棍上且另一端系一块甲片。
3)用一定斜角度将甲片拉起放开,观察甲片的运动状态并记录时间。
4)记录不同甲片质量下的运动时间并计算加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当施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该实验主要是通过利用弹性力量来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张紧一根橡皮带,并将其约束在横杠上。
2)将一根木排放在橡皮带的下端,拉开橡皮带的一侧,然后快速松开。
3)记录木排的反弹高度并重复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木排具有的反向反作用力与橡皮带的弹力相等,大小相反,并对以前所受到的力,作用于其相反的方向上。
4. 声音传播实验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声波的传播过程及声速。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两个木板,并向其中一个木板的边缘敲击或发声。
2)记录另一木板接受声音的时间。
3)改变木板之间距离,记录声音传播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当木板距离缩短时,两者之间的声音传播速度会加快。
5. 光的反射实验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光线的反射规律。
实验步骤如下:1)在一个玻璃板上放置一个针孔,从针孔中透过一束光线,照射到玻璃板的倾斜面上。
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
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高中物理学包括多种学科,其中必修二项是知识结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概述高中物理必修二内容目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参考。
高中物理必修二目录包括以下学科:一、力学1.施加力2.物体的平衡3.简谐振动4.物体的运动二、电学1.电的基本概念2.电的测量3.电路的概念4.电磁感应三、热学1.热学的基本原理2.热的转移3.热力学的概念4.热的工作四、光学1.光的属性2.光的衍射和反射3.光的折射4.光的振荡五、原子物理1.原子的构成2.原子的模型3.原子的能级4.原子的结构六、核物理1.核反应2.原子核3.核能4.核技术本文已经列出了高中物理必修二的课程目录以及相关内容,但这仅仅是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大致框架,具体学习内容仍需教师进行具体分解,并安排相关教学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理论、实践和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
理论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相关的知识,重点突出重要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必修二中的概念;实践教学是运用实验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和运用必修二中的知识;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考,加强他们理解知识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多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利用视频、演示动画和实物模型等,让学生动起来,提升必修二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必修二的目录是一个较全面的学科,包括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等内容。
具体的学习过程完全取决于教师构建的教学环境和安排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修二知识,最终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累计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区县: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节流阀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操作过程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二物理学的哪几本书
高二物理学的哪几本书高中物理总共有两本必修书,五本选修书,每一本书所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那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物理学的哪几本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二物理学的哪几本书按考试大纲要求,选修3-1、3-2、3-5列为必考内容,选修3-3(热力学)、3-4(光学、振动与波)为二选一模块,由于历史的原因,广东绝大多数的学校只学3-3,因此3-4的内容在此不详述。
和高一相比,高二学的内容更多,也更抽象,因为高二分科之后物理课时增多,因此基本可以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
二.主要学什么内容高二上学期学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与高一下学期的平抛运动有较密切联系;第二章恒定电流,相对独立的一章,要以初中电学为基础,历年高考必考的电学实验都出自这章,而且一般难度都不小;第三章磁场,与高一下学期的圆周运动有较密切的联系。
如果说高一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物体运动,那么高二主要是从微观角度来研究物体运动,并且对平面几何中的圆、切线等相关知识有更高的要求。
认识到教材的这种编排顺序,学生将会理解高二的物理内容为什么会这么抽象。
高二物理的其余内容为选修3-2的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3-5的动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原子核,3-3的分子动理论、气体、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热力学定律。
其中3-2的电磁感应和3-5的动量守恒定律是两个重难点内容。
此外,选修3-3的热力学内容难度不算太大,但高考中占了15分,占比较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二的物理总体内容很多,概念进一步增多,难度也比高一大幅增加,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对高二的物理学习非常不适应,在此也有相应的一些建议给高二的理科学生:第一、不要放松对每个新学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旦发现前面有些学过的概念有所遗忘或混淆,一定要找回课本原文对照,这样新学的知识才是扎实的,经得起考验的;第二、如果确实遇到了学习上的困惑,比如说感觉课堂上的内容都能听懂,却偏偏不会做题,那要看看是不是别的方面的原因,比如是不是数学方面的基础影响了?比如磁场中要用到很多圆的知识,那就要抓紧把初三的圆那个单元再好好复习;比如恒定电流那一单元,可以再回头看看初中物理的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性质等,而不是一味地去看现在学的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简介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主题。
运动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解析•动能和动量力学•弹簧弹力和胡克定律•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刚体平衡和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热学•温度和热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能转化和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熵和熵增定律电磁学•静电场和电势•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欧姆定律和电阻性材料•电场中的电介质•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电磁波和光的性质光学•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干涉和衍射•球面镜和透镜•光的波粒性和光子理论•光的偏振和光的干涉技术•光的颜色和光谱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和量子理论•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辐射和放射性衰变•核能和核能的利用•基本粒子和宇宙学以上只是高中物理教材的一小部分内容,但这些主题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并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学实验•杨氏双缝干涉•牛顿环实验•马吕斯定律实验•德布罗意波实验•干涉仪和衍射仪的原理和应用•光电效应实验•库仑定律实验电磁学实验•安培环路定理实验•永磁体和电磁铁实验•电路中的串并联实验•磁感应强度的测定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麦克斯韦环路定理实验•雷诺兹实验和汤姆逊实验力学实验•弹簧常数的测定实验•平衡条件的测定实验•随光速度的测定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验证实验•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力的分解和合成实验•阻力测定实验热学实验•热传导实验•温度测定实验•热膨胀实验•比热容实验•热量转化和热功实验•热力学第一定律实验•熵和熵增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总结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了运动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2=[(Vo2+Vt2)/2]1/26.位移=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aT2{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加速度(a):m/2;末速度(Vt):m/;时间(t)秒();位移():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210m/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210m/2)3.有用推论Vt2-Vo2=-2g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某=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某=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某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tg=Vy/V某=gt/V07.合位移:=(某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tg=y/某=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某=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与的关系为tg=2tg;(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最新高中物理有哪些内容
直线运动理解口诀: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为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理解口诀: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供求平衡不心离;物理方程很关键,一串公式是武器。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2)力的合成与分解1、动力学(运动和力)2、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3、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4、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5、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6、气体的性质7、电场8、恒定电流十二、磁场十三、电磁感应十四、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四: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理解口诀1.第一定律热力学,能量守恒好感觉。
内能变化等多少,热量做功不能少。
正负符号要准确,收入支出来理解。
对内做功和吸热,内能增加皆正值;对外做功和放热,内能减少皆负值。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是不可逆,功转热和热转功,具有方向性不逆。
神奇公式秒杀高考物理1.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2.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3.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中物理内容一览表力学一、力、物体平衡1、受力分析(1)力的概念、分类、效应(动力、阻力、下滑力、向心力、回复力)(2)常见三种力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作用点G = mg、f =μN、0≤f≤fm①竖直向下②形变恢复③阻碍相对运动发生(3)受力分析的内容、目标、方法①确定对象②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③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由接触物体的多少、是否形变、有无相对运动确定④借助运动定律和平衡条件进行⑤原始受力分析图上只画性质力⑥目标是“不漏”、“不添”、“不错”(4)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专题2、力的合成与分解(1)标量与矢量(运算法则:代数和与平四法则)(2)等效思想、平四定则、三角形法则、正交分解法则、实验(3)解三角形F1-F2≤F≤F1+F2、α↑、F↓3、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①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②合外力为零∑F=0(3)三力平衡特点①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力构成二力平衡②不平行的三力平衡必共点③动态图示分析(3)整体法(各个物体加速度相同,不管内力。
)与隔离法、多体二、物体的运动1、基概:(1)平动和转动①各点运动一样②各点角速度一样(2)质点(不管形状和大小)参照物(方便、简化)(3)运动的分类(速度和路径)2、描述量(1)位移和路程①由始点向末点所画的有向线段②路径长度(2)速度和速率①运动快慢和方向②运动快慢(3)加速度和时间:速度变化快慢、变化率。
速度图象的斜率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v t=v o+at(2)S=v o+at2/2(3)v t2=v o2+2as(4)v=s/t、v=(v o+v t)/2(5)△S=SⅡ-SⅠ=S Ⅲ-SⅡ=aT2、V n=(S n+S n+1)/2T 4、类型(1)联立方程(2)st、vt图应用(3)追及相遇过程分析、多法求解(4)平均速度解题三、牛顿运动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1、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的内容、实验、力学单位制(1)F合= ma(2)惯性(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转换对象①一切物体总保持V,直到有外力②a∝F、a∝1/m;a与F同向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异物、共线、等值、反向。
性质相同、共存亡、各自产生效果、不能平衡。
2、应用(1)两类问题(2)超重失重T=m(g±a)(3)瞬态分析:弹簧与绳子的区别(4)运动过程与形式的分析:分段、确定形式(5)整体法、隔离法、系统法四、曲线运动(综合应用)1、曲线运动的特点(1)速度、运动性质①速度沿曲线的切线方向②一定是变速运动(2)直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与速度是否在一条直线上2、运动合成与分解(1)合成与分解规律(2)平抛运动x=v o t、v x=v0、y=gt2/2、v y=gt(3)应用①小船过河②岸上拉小船③骑自行车辨风向④瞬时功率相等法3、匀速圆周运动(1)v=s/t=2 π r/T ω = φ /t=2 π /T、v= ω r、①皮带齿轮摩擦传动的轮子的线速度相等②同一转动体上的各点的角速度相等③a=v2/r、F=ma作圆周运动必受向心力④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最高点绳子与杆的区别(2)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作向心力F=GMm/r2=mv2/r=mw2r=m4 π2 r/T2=2E k/r=mg(3)三种宇宙速度①g=GM/r2②v=(GM/r)1/2③r3/T2=GM/4π2④环绕ρT2=3π/G⑤同步h=(GM/ωο)1/3-R⑥E k=GMm/2r ⑦g=4πGρr/3⑧E p=-GMm/r、五、动量和动量守恒(冲量和动量的关系)1、动量冲量、动量定理(1)I=Ft、p=mv、I合=Δp(F合t=mv t-mv o)F=Δp/Δt(变力)2、动量守恒定律(1)条件①不受外力②受合外力为零③内力远远大于外力④某一方向动量守恒(2)结论①m1v1+m2v2=m1v1,+m2v2,②△p1=-△p2(3)六性①条件性②整体性③矢量性④相对性⑤瞬时性⑥平均性(4)两类碰撞①完全弹性碰撞A动量守恒m1v1+m2v2=m1v1,+m2v2,B动能守恒(可用速度守恒代替)②完全非弹性碰撞A速度相等B动量守恒m1v1+m2v2=(m1+m2)v C有最大的动能损失六、能量(功和能的关系)1、功(1)意义:能量转化的桥梁和度量(2)定义:力乘以沿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W=F∥S=FS∥=FScosa公式中F必须是恒力,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
(3)一些特殊功①摩擦力斜面功W=μmgx②摩擦力生热功W=Q=fS对③可以利用摩擦生热功求总路程2、功率(1)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2)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P=W/t、平均P=FVcosa平均、瞬时(3)发动机功率问题①能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②恒定功率问题、P=FV、F-f=ma;F=f、a=0、V m、P=fV m3、动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E k、FS=mv t2/2-mv02/2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2)W G=-△E p、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弹力分子力电场力与此类似)5、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只发生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其总量保持不变。
mv12/2+mgh1+E kp1=mv22/2+mgh2+E kp2七、振动和波1、振动(1)谐振①F=-kx回复力②x,v,a,F,E k,E p,w的关系③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频率f:一秒完成的全振动时间。
振子T=2π(m/k)1/2、单摆θ<50、T=2π(L/g)1/2、等时性④实物、物理量、图象的对应(2)受迫振动、①频率特点②共振条件和结论2、机械波(1)形成的两条件、振动和介质。
两种类:纵波-振动和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横波-振动和传播方向垂直。
(2)传播特点①波传播的是波源的能量和运动方式,质点不随波传播,没一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受迫振动②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有确定关系-上坡下振法③所有波都适合同一公式V=S/t=λ/T=λf波长的意义和数值。
波速的意义④由于波的传播方向不明和周期性造成的多解(3)所有波都有干涉和衍射现象①干涉: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L1-L2=±kλ恒加强、L1-L2=±(2k+1)λ/2恒减弱的现象②衍射: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条件是障碍物的孔径D≤λ波长。
热学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1、分子动理论(1)分子的小组成数量的大①分子直径和质量数量级10-10m、10-27~10-26kg②阿伏加德罗定律:1mol的任何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粒子,在数量上等于用克作单位的原子量或分子量。
在标准状况下(1atm,273k)占22.4L。
③油膜法V=DS、分子球模型和正方体模型V球=πD3/6④酒精和水混合体积件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2)“永不停息”“无规则”“热运动”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可以反映分子运动。
由于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均衡性造成的。
微粒越小、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明显。
(3)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距离增大都减小。
在不同的区间显示不同的合力。
2、热和功(1)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②势能在宏观上与体积有关。
(2)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方式上有本质的区别,转化和转移。
W+Q=△E九、气体性质1、状态参量和理想气体(1)状参①体积:气体可到达的空间1L=1dm3②温度:绝对温度是等容变化中当P= 0时外推t =-273 0C为起点的温度T= t+273△T=△t起点不同。
③压强: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
1atm=76cmHg=1.01325×105P a压强的分析和计算涉及运动定律和平衡条件、P=ρgh、P=ρRT/μ④辅助量: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为0。
故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一般体积变化与做功有关。
(2)理想气体:①严格遵守状态方程的气体。
②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是可看成理想气体2、气体定律:(1)①意耳定律:一定m,PV= C②查理定律:一定m,P= CT P t=P0(1+t/273)③盖.吕萨克定律:一定m,V=CT、V=V t(1+t/273)(2)状态方程:一定m,PV/T=C,PV=nRT=MRT/μ(3)PV图、VT图、PT图。
电学十、电场1、电荷作用(1)两种电荷:正-绸摩擦玻璃棒玻璃带电-原子核中质子带电。
负-皮摩擦橡胶棒橡胶带电-电子带电。
(2)电荷受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相似)(3)库仑定律:真空中两点电荷作用F=kq1q2/r2(实际与理论、接触“中和且平分”、电荷平衡。
)三电荷平衡的研究2、电场力性质:(1)电场强度①意义: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②定义: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
E=F/q③矢量方向为正电荷受力的方向。
单位:1N/C=1V/m④真空中的点电荷E=kQ/r2、匀强电场E=U/d(2)电场线①疏密、切线方向②熟悉正负电电荷、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分布。
3、电场能性质:(1)电场力做功W=qU ab=-△ε、U ab=W/q、U a=ε/q(2)等势面①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②电场线一定垂直等势面③沿电场线电势一定降低且降低最快④熟悉正负电电荷、等量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的等势线分布。
4、静电感应平衡的特点: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加速qu=mv t2/2-mv02/2(2)偏转:类平抛x=v0t、y=at2/2、a=qE/m=qu/md、tgθ=V y/V x=2tgα=2y/x(3)电容C=Q/UC=εs/4πkd、1F=106μF=1012pF(4)一般运动十一、恒定电流1、描述量(1)电流①定义:单位时接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I=Q/t②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③电解液Q为正负绝对值的和④I=nqsv⑤电流的速度是光速。
(2)电压:就是电势差,给电路两端加电压就在电路中建立了电场。
电势降落而已。
(3)电阻:①意义:对电流的阻碍作用②定义:R=U/I、适用于导体和电解液③可用IU图或UI图表示④电阻定律:R=ρL/S(4)电功和电功率W=qu=uIt=I2Rt=U2t/R、P=W/t=UI=I2R=U2/R2、串并电路(1)串联电路①电流处处相等I=I1=I2=I3②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U3③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R=R1+R2+R3④功率与电阻成正比P/R=P1/R1=P2/R2=P3/R3=I2⑤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2)并联电路①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②个支路电压相等U=U1=U2=U3③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个支路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1/R3④功率与电阻成反比PR=P1R1=P2R2=P3R3⑤并联电路有分压作用(3)简化电路的方法①电流表用导线代替②伏特表和电容器所在支路拆掉③由正极走向负极④分叉确定支路数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I=E/(R+r)(2)电动势①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②在数值上等于把单位正点荷由电源的正极移到负极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E=W/q③E=U外+U内④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外电路短开时接在电源两端的伏特表所测的数值(3)路端电压①U=E-Ir②UI图③外电路上的电压U=E/(1+r/R)路端电压与外电阻成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