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1) 郑玲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科书P104-106。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原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用列举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修订后将这部分内容移至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删去了方程法,突出了假设法。此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理解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问题,渗透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猜测、计算、推理、调整等过程,理解并掌握用列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理性精神,形成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以及一丝不苟的个性品质,渗透化归、列举法、假设法、数形结合、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素养。

3.通过数学史料,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构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鸡学兔、兔学鸡走路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承接课前交流,提出问题:把鸡和兔关进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8个头,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列举法

学生猜测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追问:尽管大家猜的鸡和兔的只数都不一样,但每组数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数据,发现了吗?除了这几组数据,鸡和兔的只数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能不能按一定的规律找一找?

学生一一列举,完成表格。

师小结:像这样,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依次列举出所有可能性,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有序思考。通过有序思考,可以做到不重复又不遗漏。

进一步提出问题:鸡和兔到底有多少只?只看头数能确定吗?

适时添上另一个条件:从下面数,有26条腿。

让学生借助表格,进行探究。

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有序思考,列举出了所有可能性,经过计算调整,找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研究问题时经常用到的列举法。

2.假设法

(1)体会列举法的局限性

把“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中的数据调大。

师:你能再用列举法做一做吗?

使学生体会到:数据比较小的时候,用列举法很方便,但当数据大的时候,用列举法就比较麻烦,需要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

(2)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回头看:认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在鸡和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从左往右看,每减少一只鸡,增加一只兔,腿数就增加2;反之,从右往左看,每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腿数就减少2。

①假设全是鸡

追问:那当所有的兔子都学鸡走路,我们可以想成这8只都是什么?如果假设全是鸡,该如何思考?

学生试做。

交流。

②假设全是兔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鸡和兔的只数时,先假设全是鸡或假设全是兔,换句话说就是先假设成一种量,然后通过计算、推理、调整,巧妙地算出了鸡有3只,兔有5只,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假设法。

③解决鸡兔同笼原题

学生运用假设法独立解决鸡兔同笼原题。

教师指出:刚刚解决的这道题是1500年前我国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道经典趣题—鸡兔同笼。

板书课题,评价学生(一方面通过有关鸡兔同笼的数学史料,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体验勇于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三、构建模型,解释应用

师:学贵有疑,研究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会做了,还要经常问个为什么?那为什么还要研究鸡兔同笼?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1.基础练习

龟鹤问题。

出示题目: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学生快速读题并找一找与鸡兔同笼问题的内在联系。

2.变式练习

(1)人民币问题

出示题目:小丽有5元和2元的人民币20张,共64元,两种人民币各有几张?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在做的过程中把谁看成鸡?把谁看成兔?

(2)租船问题

出示题目: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8条船,大船6人,小船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

让学生找一找鸡和兔的影子。

3.抽象模型

提出问题:从鸡兔同笼—龟鹤问题—人民币问题—租船问题等等,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一类问题统称为鸡兔同笼问题。研究鸡兔同笼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法、模型!只要有了这种模型的意识,在解决问题时就一定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并拓展延伸到其他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