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以《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为例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

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化学教学案例(优秀3篇)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各类教学案例,可以明确自身课堂教学活动与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异同,进而可将各类教学案例创造性的分析、整合为真正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这是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袁 深入 探究剖析袁 真正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思维尧 化学知识与 探究技能解决化学问题遥 本文以人教版 叶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与电 能曳[2] 为例袁 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化学核心素 养遥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人教版必修教材叶化学 2曳第二章第二 节 野化学能与电能冶 中的第一课时 野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冶 为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遥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是院野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袁联系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各种电池袁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袁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遥 冶 本节课内容 的理论性比较强袁 涉及的化学原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一定的联系遥 通过动手探究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 造袁 运用已有的知识认识和理解本节核心知识袁 使学 生的知识结构得到重建袁 并让学生感受到从理论到实 践的应用及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遥
重点院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尧反应原理的理解和电 极反应式的书写曰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的探究遥 难点院 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原电池反应原理及化学能 向电能转化的本质遥
突破重难点需要铺垫和台阶袁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 导作用袁利用情境尧问题尧表征方式的变化袁由浅入深袁 循序渐进袁 层层递进袁 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 度遥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 应尧 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袁 此外在实际生活 中 学 生 广 泛 接 触 到 手 机 尧 mp3 尧 数 码 相 机 等 电 子 设 备 的 电池袁对野电和电池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曰同时物理 课上已经学习过在电压作用下导体中的电子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袁 所以学生对化学能如何转变为电能有浓厚 的兴趣遥 但是学生对野电池的构造如何钥 冶尧野电池是如 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钥 冶等问题非常陌生袁同时袁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必修“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教学为例

高中化学实施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必修“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教学为例

教材和习题的影响,不仅要补充内容,有时候还将选 修模块内容前移。例如在“电解”教学中,补充了溶液 中离子放电顺序问题。将原理模块中氯碱工业等也移 到此处,不仅有违课程标准要求.也加重了学生的课 业负担,导致很多学生在高一就觉得化学学习很难,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心理负担。在本单
元教学的设计中,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注重
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3]。初中化学已经从化石燃
极的方法。(4)通过介绍新型电池体现化学电池的改
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5)让学生 设计原电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是否安排),
料燃烧,将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角度介 绍了化学电池的一些知识.也加入cu_zn与硫酸铜的
原电池实验。而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 学概念层面及定量角度较系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教学实践的价值是促进教师从“教教材”向
修和选修的“内容要求”,依据对课程标准的准确分 析、学科的内在逻辑及学生的发展需要,统筹重组和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广 度。如高一电化学的教学,课程标准对“电能与化学能 的转化”内容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 化关系及其应用”。而“对于较复杂的原电池、电解池
教学方法等进行变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性”原则。任何系统都 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或机 械组合。可以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 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不可分割的整
体。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脑中有意识及无意识
教学强调教学三维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和过程的
系统性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进学生对学科 体系及学科观念整体构建。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探究作者:俞科峰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摘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能够体现自身学科素养的特征,提出了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具备跨学科的学习研究精神。

本文将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的教学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8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为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和绿色运用这六个方面。

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持续在化学情境中与知识互动,并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创造机会的过程中生成化学素养品格。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装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锻炼,才能保证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首先是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其次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研究,最后是保证学生对化学学科所学技能的正确运用和实验使用。

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条理清晰,系统的结构性极强,是显性的教学内容,因此高中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文字、元素符号、图表等内容可以很清楚明白的读懂、学会。

而对于高中化学学科中蕴含着的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和绿色运用的核心素养,既代表了学科特质,又包含了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所具备的跨学科学习精神,分散在甲教科书的字里行间,学生如果不能通过仔细阅读和教师指导是很难发现并掌握的。

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是互相依存,共同成长的关系,少了哪一部分都无法保证高中生化学的学习效率。

从核心素养的视角来看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显性与隐性两大部分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主要运用了做实验的教学方式,基于科学理论的支持,借助学生想象与化学实验模型,从宏观辨识的化学现象入手,深入到对物质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观变化探究分析,并提出实验问题开展教学探究。

基于主题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为例

基于主题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为例

主题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并围绕某一主题不断设计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构建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显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从而实现践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因此,从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角度入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主题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化学主题教学设计1.主题教学内涵和基本要素主题教学,其实质是围绕着主题组织学习内容,在一些真实情境中按照既定的主题设计驱动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强调对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围绕主题意义构建知识,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主题教学一般包括主题、活动、资源、问题情境、评价等基本要素。

其中,主题居于中心位置,为了达到牵引整个教学系统的目的,教师应将不同章节或同一章节中的不同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设计形成主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主题教学的设计应以问题探究为主,让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中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形成系统的化学核心知识和化学思维,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及素养的发展。

2.主题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1)依据学习内容,选定主题。

高中化学主题的选择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可以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主确定的内容。

(2)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目标。

教师应紧紧围绕化学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将核心素养目标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效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的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以“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为例,其教学目标是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掌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联系,并通过具体的吸、放热实验探究,具体感知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评价目标主要是诊断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认识思路、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实验探究和方案设计的水平等。

(3)精心预设任务,引导探究。

教师应及时预想教学环节,不断指导学生讨论各种观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观点,然后分析评价他人观点,并就当前问题协商出论据及有关材料,从而促使学生共同建构所学知识。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能与电能》教学为例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能与电能》教学为例

教案展台堂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能与电能》教学为例O段好秀兰州市第三中学【关键词】化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化学能与电能》【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8—0191—02“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素养教育”落地生根,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叫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过程为例$2%,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新知导入环节。

通过创设,在激趣过程中渗透“科学精与”识。

引入:电机、MP3、电视即空调遥控器等电器。

引导:电的要的能源?电能可以由能转化,发电学生:电能,电发电发电、核能发电等。

讲述:发电的能转过程:化学能#能#机械能#电能。

用发电的。

设问:发电的缺点催生了新的电能发生装置,能否把化学能转化电能设计意图:由常见用电器引出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感悟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进而渗透化学的科学价值。

2.新知展开环节。

通过精心设计实过程,在对新知的探中“识与探”,“变化与:”。

引导: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为学生:化学能#能,化学能以能形式释放出去后才可能实过程中的能转化。

引导:在发电中,化的发生氧化:是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化的本是[3]?学生:和氧化在电的转移。

引导:电转的结是化学新合,同时化学能以热能。

那么能将氧化中的化学能以电能,是就以实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面请同学们完以下几个实,并讨论完相实报告。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1观察记录(你看至IJ了什么?)结论(小组讨论)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锌片表面有大量的气泡放出,铜片表面无现象。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

教学·现场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还是学生理解复杂化学现象的利器。

通过结合化学知识和深度学习,将探索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的奥秘,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原理。

下面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与电能”的设计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电能的产生和利用。

首先,化学反应方面。

教材介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过程,理解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的转化,以此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数据的能力。

其次,电能的产生和利用。

包括电化学反应、电池原理、电解等内容,学生将了解电能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来的,以及电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电子的获得和丢失或转移,在高中课程中,学生都知晓,当一个带着电荷的微粒朝一个方向移动时,它就会产生一种电流,并且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

所以,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进行“锌粉和稀硫酸直接接触进行反应”的示范实验,用这种形象的材料剖析原电池的工作机理,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能使他们更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1.首先,让学生了解它的工作机理及组成元素。

其次,可以将电极方程式及单元的全部反应写出公式。

最后,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在观察和亲自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技能,并且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首先,让学生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构成条件。

难点: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化学电池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化学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对,化学电池的核心就是化学反应。

化学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当正极和负极接触电解质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教学设计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教学设计为例
流吗?
为此,可用实验事实说话,演示 Zn-Cu- 稀硫
酸单液与双液原电池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压
表指针变化,来 分 析 以 下 几 个 问 题,同 时 进 入 任 务
1 的学习.
4.
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习任务 1:探 讨 Zn-Cu- 稀 硫 酸 双 液 原 电
池 的 优 势,探 究 盐 桥 的 作 用. 教 学 流 程 图 如 图 1
(
3)设计创新实验,探究氢氧燃料电池的原理.
(
4)设计氢氯燃料电池的绿色实验方案.
3 实验方法设计
3.
1 情景引入法
利用相 关 视 频 及 图 片 的 引 入,激 发 学 生 学 习
3.
4 创新实验法
燃料电池中的燃料很多为气体,这就要求对原
电池装置的设计进行创新,设计一个更适用于气体
的电池实验装置.
图 1 学习任务 1 教学流程图
在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盐桥的作用”时,笔
者给学生提供了“点滴板”进行微型化操作,“盐桥”
评价任务 3: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
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
价值视角).
用浸有饱和食盐水的滤纸代替,学生选择将紫红色
的酸性高锰酸钾滴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看到紫红
池的优势;探究 氢 氧 燃 料 电 池 供 电 装 置 设 计;探 究
并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与
氢氯燃料电池 绿 色 供 电 方 式. 通 过 实 验 探 究 的 设
实验创新能力.
计,提升学生实验能力与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教材与学情基础上,基于新课程标准
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目标,以及化学以实验
所示.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以学科大概念作为统摄进行单元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本文在理解性教学的视角下,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基于学科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推进学科素养落实于化学课堂中,期望为广大教育者开展大概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概念理解性学习化学反应与电能高中化学课程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进行教学,能够使课程结构化,推进学科素养落实于化学课堂中。

格兰特·威金斯和杰·麦克泰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提到的理解性教学设计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而持久的理解,而理解性教学设计模式将理解分为六个维度。

不同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的是理解的六个维度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以此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及评价目标能够关注到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的方方面面,从显性到隐性的帮助学生实现素养的提升。

因此,本文基于学科大概念,在理解性教学的视角下,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探索了在化学课堂中帮助学生落实核心素养的方法,期望为广大教育者开展大概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提炼单元教学大概念,形成单元预期成果大概念教学在课程变革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概念揭示了课程内容的规律与联系,以大概念为统摄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促进课程内容情景化,使知识发生有机联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大概念教学则是落实核心素养重要途径。

《化学反应与电能》一章为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内容,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了解原电池及电解池的反应原理,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体而言,本章内容重点理解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的同时促进学生及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的要求。

基于学生学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章单元教学设计提炼大概念为:“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

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探索

以教学案例为载体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探索
2.2教学设计方案二——以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变化为载体,整合优化核心知识
2.2.1教学设计方案(表2)
2.2.2教学实践反思 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如下优点:1)由
直观引入.以发电的各种方式为知识基础,抓住能量变 化的主线,直观、形象、生动,学生容易进入学习主题, 提高课堂实效;2)问题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不 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自己认 为合理的答案,学习兴趣明显提高;3)内容上删掉一 部分实验,学习负担减轻,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思 考和讨论,课堂气氛较前活跃;4)教学内容设计更加 连贯、紧凑和系统.
2.1 教学设计方案一——以化学反应中的能 量变化为主线,注重学科知识的落实
2.1.1教学设计方案(表1)
.210·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2.1.2教学实践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围绕学科
知识展开,利用实验作为研究手段,体现了知识的系统 性、逻辑性,符合学科特点,但教学中存在2个主要问 题:
正像美国阿哈等著的《教师行动研究》的第一章所提 到的:“学习是美妙的,它自然而然.就如我们吃饭、睡 觉、呼吸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愉悦”, 如果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意识地多对“案例”进 行研究,勤于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非常有助于我们 探求和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也将促进学 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并形成教育、教学、科研、学习的教 师专业发展模式¨J.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40-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 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渊3冤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实验袁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整理分析尧 推理归纳的能力袁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遥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渊1冤 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袁 初步体会原电池在生产尧 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 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袁 初步了解化学电池的化学反应 基础渊氧化还原反应冤及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袁提高 学习化学的兴趣遥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钥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遥 让学
生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袁 树立绿色化学观袁 科学
物质观袁发展野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冶的核心素养遥
6.2 新知探究袁微观表征
[提出问题]从电流产生的角度考虑袁欲将化学能直
接转化为电能袁 首先应寻找怎样的反应钥 我们所学的
哪个化学反应设计电子的转移钥
.
Al回l顾设R物i计理g意h所t图学s院知引R识e导s点学e袁r生v电从e子d电.的流定的向形移成动过
程进 能形
行很容易联想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遥
[过渡]锌与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袁能否
将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钥
[分组实验]电池中的电流如何产生的钥
表1
实验步骤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137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教学实验后袁 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评成绩可以在 有形的基础上说明教学效果的差异性遥 而无形方面主 要体现在学生野学习兴趣冶尧野自主学习能力冶尧野合作意 识冶尧野沟通能力冶尧发现尧分析尧解决问题能力冶尧野创新 能力冶等自我意识转变的基础之上遥 在考评结束后袁分 别向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填写袁 随后进行整理 分析袁结果显示如表 3遥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案分析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变》讲课设计解析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变》讲课设计解析【教材解析】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在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一节此后,学生已经经过实验研究,认识了化学能与能量的变化的实质原由和宏观能量转变关系,而且知道了常有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知道化学能可以经过化学反应与其余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变。

对于如何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有着激烈的好奇心和研究意识,为本节《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为新课标“螺旋式上涨”讲课思路,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均安排了“化学能与电能”的讲课,但在必修部分,只要求掌握原电池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本节利用《电池的发源》视频惹起学生对于原电池构成的兴趣与思疑,指引学生利用实验进行研究。

并经过师生议论、小组议论以及实验研究,发现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讲课目标】1、知识与技术:理解原电池的看法,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2、过程与方法:经过实验研究和解析实验现象,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主动研究科学规律的精神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电池发源》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思疑精神和广泛学习的科学习惯。

经历研究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力,勇于研究问题的实质特色,体验科学过程。

【讲课要点】原电池看法、工作原理、形成条件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讲课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讲课方法】启示研究,实验研究,小组议论,练习归纳,实践应用【讲课过程】【视频导入】《电池的发源》1780 年,意大利科学家加伐尼发现,用两种金属线连接死青蛙,蛙腿仍会抽搐。

遇到电鳗等放电生物的影响,他以为这是“生物电”。

但同是意大利的科学家伏打思疑,电流时试验中的金属线产生的,于是,他用蘸了盐水的湿布取代了青蛙,也产生了电流。

依据这个实验原理,伏打设计了第一个电池――伏打电堆。

【提出问题】1、伏打发现电池,说明科学家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科学涵养和研究习惯?2、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联想到肌肉、神经近似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溶液,那么,电解质溶液与开朗性不一样样的金属作用会不会产生电流呢?请先做以下试一试:【研究实验一】实验序次金属实验现象结论或解说 ( 有关化学方程式 )1.Zn 、Cu分别插入稀 H2SO4溶液Zn 片表面有气泡生成Zn +2H+= Zn2+ +H2铜不可以与稀硫酸反应Cu片面有无泡生成2.Zn 、Cu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4Zn 片表面有气泡生成Cu片表面有气泡生成【提出问题】锌片和稀硫酸反应中,锌失电子,转移给了氢离子,在第二个实验中,氢离子获得的电子从何而来,谁有能力给氢离子电子?是铜吗?【学生假设】假设:电子从锌片跑到铜片上。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课堂教案设计案例“电”显神通——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浙江省丽水中学俞惠珍一、教材和教案内容本单元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化学“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内容标准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原电池知识;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两极反应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了解电解池结构,知道电解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本单元内容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电解池模型,再通过模型迁移,应用到对一般电解装置的分析,因此教案过程中重点培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本单元内容的宏观现象和微观原理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晰,且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学习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环节,有利于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另外,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提升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二、教案目标()能从宏观的现象(电流方向)建构微观粒子(电子、阴阳离子)的迁移方向,并学会从微观角度表征微粒在两极的存在状态及行为,理解电极反应的本质及发生条件,完成证据推理和模型建构;会用符号表征正确表示电极反应,并以此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发展学生对电解过程的认识水平。

()通过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和实验验证带电粒子在电解装置中的迁移方向、两极电子得失情况、两极反应,通过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等途径,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模型认识与实验探究的水平,并以此发展学生认识方式和认识思路水平。

()了解电解法在元素发现史上的地位以及电解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对化学理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的认识水平,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发展化学学科素养 构建合作式的农村化学课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案例研究

发展化学学科素养 构建合作式的农村化学课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案例研究

发展化学学科素养构建合作式的农村化学课堂——《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案例研究
张枝乐
【期刊名称】《成功:教育》
【年(卷),期】2018(000)019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我国农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进步一步的创新发展,大量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教学质量。

化学作为一门学校的必修科目,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目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在新形势之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化学教学课堂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农村课堂教学策略,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知识章节为例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1页(P61-61)
【作者】张枝乐
【作者单位】灵山县第二中学,广西钦州53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发展化学教师核心素养:实验创新与跨学科素养r——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 [J], 许俊杰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研究r——以《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为例 [J], 曾晓军
3.高中化学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r——以"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例[J], 吾颖
4.基于校本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谈“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 [J], 周文荣
5.基于科学本质观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以鲁科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为例 [J], 邢丽娟;王振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化学能与电能》为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化学能与电能》为例摘要:当前,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目标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作为高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本文就以《化学能与电能》为例,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前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具有较强的学科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五个维度,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并能够将其实际融入到教学环节,以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教学目标第一,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看,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中能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条件,形成基本认知[1]。

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与负极、溶液中的离子朝着怎样的方向流动,书写铜锌原电池的反应式;第二,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看,组织学生对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展开探究,使其能形成微观分析能力。

在实验操作中观察现象、总结与分析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内容[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第三,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认识原电池能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了解原电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基本认识。

分析火力发电优势和劣势。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与相关反应式;探究原电池的基本条件[3]。

教学难点:以电子转移为切入点分析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以及其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本质。

三、教学过程(一)以创设情境向课堂导入教学内容在正式讲解本课的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一些普遍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电能相关资料以及与火力发电相关的图示。

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提出问题:当前,我国的发电总量构成如何?火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将火力发电作为切入,使学生能认识到这种发电方式的缺陷,也就是能量的利用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发挥想象力,建立新方法,是否可以实现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使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思维培养——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思维培养——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思维培养——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发布时间:2022-09-22T08:10:20.572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10期作者:姚河其[导读] 化学概念学习是化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

姚河其福建省福清融城中学350300摘要:化学概念学习是化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

在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我国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改革成果,结合本国国情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实施的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开展学生素养建构为本目标的课程教学,以建构学科两大基本概念体系为教育核心建构结构化的教育课程内容结构是其重点表现特征之一。

关键词:电化学;迷思概念;探査;概念转变策略;认识模型;教学案例。

引言:化学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原理(可认为是化学概念的非线性组合)的基础和前提。

化学概念包含的科学知识很多,小到零散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陈述性知识,大到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深入至物质微观的结构及其与宏观性质的关系,都属于化学概念涵盖的范围。

化学概念常常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因此较为抽象。

很多概念学生掌握起来特别吃力,而电化学的相关概念就是其中的代表。

电化学知识具有学科融合的特点,且电化学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之高效率电池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科学界的前沿热点,导致电化学相关内容成为了历年高考中备受青睐的考査热点。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侧重导向教学案例。

"化学能与电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同时原电池应用的探究过程也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科学探究的好素材之一。

在学习"化学能与电能"过程中,通过开展原电池探究实验和相关的趣味活动,学生能够基于这些探究活动形成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理并利用这些原理开展生产生活中创新应用的意识和思路,最终提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探究的核心是科学知识的生成和论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到过,智慧是指一种能组织得很好的知识和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化 学能
高 中 各 学 科 课 程 标 准 修 订 研 究 ,提 出 了学 科 的核 心 素 养 体 系 ,要 求 在 学 科 教 学 中 帮 助 学 生 形成 能体 现学 科 自身 本 质 特 征 ,具 有跨 学 科 性 质 的学科 核 心 素养 。 学 科 核 心 素养 的 形 成 ,需 要 学 习者 在 学 习 中 与 学 习情 境 持 续 互 动 ,需 要 学 习者 在 解 决 问题 和 创 生 意 义 的过 程 中养成 必 备 品格 ,形 成 关键 能 力 。 高 中化 学 课 程 标 准 修订 中 ,提 出 了用 “宏 观 辨 识 和微 观探 析 ”“变 化 观 念 与 平 衡 思 想 ”“证 据 推 理 与模 型认 知 ”“实 验 探 究 与 创 新 意 识 ”“科 学精 神 与社 会 责任 ”五 个语 句 概 括 的学科 核 心素 养 。
作者简 介 :曾晓军(1968一),男 ,福建 晋江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 究方向:高 中化学教育教 学研 究。
61
中小学教 学研 宄2018.4
有效 地 实 施教 学 、落 实学 科 核 心素 养 培 养 的保 证 。 一 、 从 学 科 核 心素 养 培 养 的视 角 分 析 学科 教 学 内容 学 科 教 学 内容 ,一是 学科 的 基 础 知 识 (学科 基 本 概 念 、基 本 原 理 及 其 应 用 )的理 解和 掌
课例 与评析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的高中化学教学 案例 研 究
— — 以《化学能 与电能 的相互转化》为例
曾 晓 军 晋 江市 第一 中学 ,福建 晋 江 362200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 下的 高中化 学教学 ,其 目的在 于通过提 高化学教 学质量,培养和提 高学生
的化 学核心素养 ,课堂是主阵地 ,本文以课堂教学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分析课例 中多种 多样生动的学习活动 ,着力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以期在平 时的教学 中有效 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 词
基 于 此 ,课 堂 教 学 要 从 知 识 技 能 传 授 的 单 项 灌 输 ,转 向 以学 科 核 心 素 养 培 养 为 目标 和 导 向。 要 从 学科 素 养 培 养 的视 角 分 析 、把 握 教 学 内容 ,改 变学 习方 式和 教 学模 式 ,探 索 教学 设 计 和 课 堂 教 学 的 转 型 。 在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和 组 织 上 ,要 基 于 学科 核 心 素养 培 养 ,把 教 学 内 容要密切联 系 自然 、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热点 问题 ,创设学 习情境 ,让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 情境 中学 习 ;要把学 习活动开展作 为课堂教学 的主线 ,让学 习活动成 为课堂 的主旋律 。建 构基于学科核 心素养培养 的教学 内容 ,是课堂转型 的核 心 ,学 习情境创设、学 习活动开展是
握 、学 科 学 习和 研 究 基 本 方 法和 基 本 技 能 的 习得 。 这 部 分 内容 学 科 的逻 辑 结 构 清 晰 ,系统 性 强 ,具 有 学科 特 质 ,是 显性 的教 学 内容 ,在 教 科 书 的 语 言 文 字 、符号 、图表 中 可 以 非常 明 白 地 读 到 、学 到 。 二是 在 学 科 基础 知 识 、学 科 学 习和 研 究 基 本 方 法 和 基 本 技 能 中 蕴 含着 的 学 科 思 维 方式 、学 科 观 念 、科 学 探 究 、科 学 精 神 、价值 观 和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内容 。 这 部 分 学 习内 容 既 有 学 科 特 质 ,又 包 含 跨 学 科 教 育 功 能 。 这 部 分学 习内 容 缺 乏 系统 性 和 明 晰 的逻 辑 结 构 ,大 多 分散 、渗 透 在 学 科 基础 知 识 、学 科 学 习和 研 究 基 本 方 法和 基 本 技 能 之 中 。许 多 内容 在 教 科 书 的字 里 行 间读 不到 ,是 隐性 的 (但 不 是 外加 、虚 幻 的 )。 学科 教学 的这 两 部 分 内容 , 前 者 是 后者 的载体 ,后 者 是前 者 的灵魂 ,对 于 学科 核 心 素养 形 成都 是 不 可 或缺 的。
王云 生 老 师认 为 ,从 化 学 学 科 核 心素 养 培 养 的视 角看 ,高 中 化 学课 程 的 显 性 与 隐 性 的 教 学 内容 如 下 :
科 学 认 知 维 度 :运 用 化 学 实验 方 法 ,基 于 证 据 做 分 析推 理 ,借 助 想 象 、模 型 方 法和 符号 表 达 ,从 化 学 现 象 的宏 观 辨识 入手 ,深 入 到 在原 子 分子 水 平 上 对 物质 及 其 变 化做 微 观 探 析 , 理 解 、掌 握 化 学学 科 的核 心基 础 知识 、基 本 技能 与 相 关 的研 究 和 学 习方 法 。
化 学 课 程 中 ,学 习 内容 包 括 显 性 的和 隐 性 的两 种 。 显 性 的学 习内容 包 括 化 学 科 学 的最 基 础 、最 核 心 的知 识 ,包 括 从 原 子 、分 子 水 平 研 究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的 事 实 性 知 识 ,化 学研 究 方 法 、手段 工具 和 技 术 等 策 略 性 、方法 性 知识 ,化 学 科 学在 认 识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合理 利用 物 质 、 创 造 新 物 质 等 方面 应 用 的价 值 性 知 识 ,这 也 是 传 统 学科 教 学 的重 点 。 隐性 的学 习 内容 包括 所 蕴 含 的 化 学科 学 的核 心 观 念 、化学 学 科 的 思 维 方 式 、科 学 探 究和 科 学 伦理 道德 ,看 待和 处 理 人 与 自然 ,科 学 与 技 术 、社 会 、环 境 关 系 的准 则 等 。 两 种 学 习内容 对 学 生核 心素 养 的培养 都 是 不 可 或缺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