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数》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有趣的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数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2. 数的读写方法3. 数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数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数量,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数的概念①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数的含义。

②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数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数的读写方法① 教师示范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

② 学生独立练习数的读写,教师巡回指导。

(3)数的运用① 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

② 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点评。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描述数量。

(2)让学生用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运用。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数的读写方法,每个写5遍。

2. 收集生活中的实例,用数进行描述。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数的概念2. 数的读写方法3. 数的运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数量,激发了学生对数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数的运用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的概念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

数的概念包括理解数的含义、数的分类和数的表示。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数的概念是学生数学认知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数的概念的讲解和掌握需要特别重视。

一、数的含义数的含义是指数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在一年级下册的教学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自然数,即正整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与位置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前后、左右、上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教科书、白板、彩色粘土、小动物模型等。

2.教学环境:课堂布置整洁,有助于学生专注。

3.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内容和例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小动物模型或教具让学生观察动物的位置,并谈论动物的前后、左右、上下。

•引导学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事物。

2. 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讨各种位置概念,如离开学校门有多远、离黑板的距离等。

•让学生在纸上绘制简单位置图,并标注符号。

3. 讲解(15分钟)•结合实际场景和教具,向学生详细解释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如“书桌在床的左边”。

4.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课桌上放置物品,描述物品的位置,并互相核对。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掌握的知识。

•结合学生练习情况,总结并强调重点。

五、课堂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混淆的情况,需要多加训练。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场景,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科书相关练习。

2.在家中观察不同物品的位置,并描述出来。

3.自行制作一个玩具场景,描述其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关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对位置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本册内容结构图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新知识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要求: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何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知识点: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9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 1(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咱们班今天来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可想和你们交朋友呢(出示动物卡片)你想跟哪个动物交朋友,你就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形象导入,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1、找座位游戏师: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打开看一看(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

师: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师:在行动之前,你想提醒小伙伴们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互相谦让。

学生按卡找座位2、介绍方法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指名回答师:同学们在小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新座位,而且有的同学很乐于助人,看来同学们对前后左右掌握得较好,刚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板书课题:位置【设计意图:把单纯的表述学生自己原来的位置,升级到让学生在教室所有位置中找出指定的位置,在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并运用本堂课的知识点。

】3、介绍新位置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多说一些)4、点名游戏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第6组第3个站起来!第2组第1个拍拍手!……在哪里?第3组第4个是谁?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小组汇报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三)练习反馈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认识。

2. 数字1-10的写法。

3. 数字1-10的运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10。

2. 新课:讲解数字1-10的认识和写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字1-10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数数,认识数字1-10。

2. 学生能正确书写数字1-10。

3. 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1-10。

第二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2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2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2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

2. 人民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5角、1角、5分、1分。

3. 人民币的运用:找零、计算总价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新课: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运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全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全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下册一年级全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学会用数线表示数,能正确估计和判断数的大小。

(3)理解时间和货币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运用数线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数感。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加减法(1)100以内数的加法(2)100以内数的减法(3)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 第二单元:数线与估算(1)数线的认识与应用(2)数的估算(3)加减法的估算3. 第三单元:时间与货币(1)时间的认识与计算(2)货币的认识与计算(3)折扣的概念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数线的认识与应用。

(3)时间与货币的概念及计算。

2. 教学难点:(1)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数线的绘制与运用。

(3)折扣的计算与应用。

四、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1)第一单元:4课时(2)第二单元:3课时(3)第三单元:3课时2. 教学方式:(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利用数线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数感。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利用数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1-100,并能够正确书写数字。

2. 能够按照顺序快速背诵数字1-100。

3. 能够理解数字1-100的大小关系,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排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100,掌握数字的书写和快速背诵。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1-100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和排序。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应准备好数字卡片、白板、彩色粉笔、数字游戏等教具。

2. 学生准备,学生应准备好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100,并快速背诵。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数字。

2. 认识数字1-100(20分钟)。

教师在白板上写下数字1-100,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在练习本上书写数字1-100。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书写规则。

3. 比较和排序数字(3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5. 课堂小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字1-100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延伸。

1. 数字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数字1-100的认识。

2. 数字故事,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数字1-100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1-100,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排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字1-100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数字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青岛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青岛版)

一班级数学其次册第一单元教案〔青岛版〕第一单元单元备课_一__班级班主备人授课人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生疏的根底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生疏,是认数的连续和开展。

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根底,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根底,对开展同学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学校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1、经受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生疏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挨次,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及组成,会比拟它们的大小。

3、结合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洁的估量和沟通,建立初步的估量意识,培育数感。

重点难点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及组成,会比拟它们的大小。

教学措施1.加强观看、留意操作,让同学经受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2、留意培育同学的估量意识,开展同学的数感。

3.留意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让同学主动建构学问。

教学预备挂图、小棒、计数器课题:信息窗一:南微小客人〔2——5 页〕一班级班主备人李秀珍授课人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学问与力量:1、经受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过程中生疏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挨次;初步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经受数100个数的过程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及与同伴合作沟通力量,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初步的估量意识,培育数感。

个性化修改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学生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

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

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

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一、课程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介绍数学中的位置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简单位置词汇,如上、下、左、右等。

2.能够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位。

3.训练学生观察、理解和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灌输学生简单的位置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教育学生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 1. 部分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和学生练习册。

2.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和示意图。

3.课堂展示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4.学生动手玩的小道具,如积木或拼图。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通过图形卡片或实物,展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

2.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步:操练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描述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师提问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位置概念。

第四步:拓展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自由移动在教室中,实践位置概念,如向左走、向右走等。

2.让学生自行设计几个简单的位置题目,相互出题、回答。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2.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学生对于位置概念有哪些疑惑和困难需要解决?3.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位置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关于位置的练习题。

2.在家中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并描述出来。

八、延伸阅读关于位置概念的拓展阅读材料和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位置》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备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精选5篇)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篇1)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常规有了显著的提高,上课、作业、口算等方面都渐入佳境,本班学生总体来说都很乖,加上我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因此,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还比较浓。

有所欠缺的是学生倾听的习惯还有待培养,也要加强平时的思维训练,因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定式,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班上有4个学生学习有困难,但好在对数学的兴趣还在,对我也比较喜欢,这个学期要努力使他们不掉队,争取帮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

学情分析期末测评情况:优秀23人、良好3人、中等0人、不及格0人1、知识与技能方面(1)数与代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l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现象收集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数据,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2、数学思考方面(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朋友空间观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数0和数1的概念;- 掌握数0和数1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能够正确比较数0和数1的大小关系;-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形模型认识数0和数1的数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教材和练册;- 数0和数1的图卡或实物模型,如小球、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

2. 利用教具展示数0和数1的图卡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感知数0和数1的数量。

研究新知1. 利用课件呈现数0和数1的写法和读音。

2. 引导学生跟读数0和数1的名称,并逐步熟悉它们的书写形状。

3. 给出数0和数1的书写练,让学生模仿书写,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巩固练1. 利用课件展示数0和数1的比较图形,引导学生比较数0和数1的大小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形模型进行数的比较练,如将小球分为数0和数1的组别。

3. 面向学生练册相关练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通过练巩固对数0和数1的理解。

课堂小结1. 综合总结数0和数1的概念、读法和书写方法。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鼓励学生努力提升数学能力。

课后作业完成练册中与数0和数1相关的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了数0和数1的概念,掌握了它们的读法和书写方法,能够正确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并通过实物和图形模型认识数0和数1的数量。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进一步评估学生对数0和数1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单元加与减(⼀)教学⽬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较熟练的⼝算。

3、、能理解他⼈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常⽣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较熟练的⼝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他⼈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棒、计数器2、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9课时第⼀课时买铅笔教学⽬标:1、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减9”的退位减法。

3、能理解他⼈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初步培养学⽣思维的灵活性和独⽴性。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计算“⼗⼏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法。

教学准备:⼩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新课1、师谈话:⼩动物们⾮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些学习⽤品。

下⾯⽼师带同学们到动物⽂具店去看⼀看,看看⼩动物们在做什么?(出⽰书中的情境图,学⽣独⽴观察,先在⼩组说说⾃⼰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个别汇报⾃⼰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上台表演,师⼝述内容,⽣表演,兔妈妈开了⼀家⽂具店,⼩⽼⿏和袋⿏也在⽂具店⾥,这时来了⼀只⼩兔,它对兔妈妈说:“我买9⽀铅笔”。

兔妈妈把铅笔都拿出来了:⼀捆(10⽀)和散的5⽀,这时⼤袋⿏提出了⼀个问题:15⽀铅笔,卖出9⽀,还剩多少⽀?⼆、想⼀想,列算式1、想⼀想,猜⼀猜,还剩多少⽀铅笔呢?2、列出算式,15—9三、讨论15—9的算法1、让学⽣独⽴思考,⽤⼩棒摆⼀摆,尝试解题。

2、⼩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的算法和⼩组学⽣说⼀说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根⼀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 1+5=6(3)、把9分成5和4,15-5=10 10-4=6(4)、9+6=15 15-9=6 ……(5)多媒体课件演⽰计算⽅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 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的教学方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的教学方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地图,理解位置概念;2、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图形所处的位置;3、懂得简单的方位术语,并能准确地进行方位指示。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位置的概念与认识、地图的使用和方位指示方法、物体的位置、图形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使用地图,理解位置概念,掌握方位指示方法;2、教学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方位指示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同时提高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课堂授课,讲解位置概念、地图的使用和方位指示方法等知识点,并对其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数学知识;2、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耍中对不同的方位进行认识和辨别,提高他们的趣味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3、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际演习、实验等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位置的指示和判断中,更好地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环节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如何判断某个物体的位置?如何进行方位指示?2、学习核心环节(1)带领学生认识地图,并学会使用地图。

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进行宝藏游戏,宝藏可以是任何物品,要求学生在有规定时间内,找出每个宝藏的位置,并将其标记在地图上。

(2)通过图形学习物体的位置。

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四个基本位置:左、右、上、下,帮助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物体和图形的位置。

(3)学习简单方向语言。

通过图片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左右、上下等基本的方位语言,利用小组讨论,增加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4)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掌握方位指示方法。

如在教室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确定自身方向,并通过简单指令进行实际场景中的方位指示,如:“你左手边的那个同学站起来”。

3、巩固与拓展环节(1)组织小组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2)通过学习地图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发现其中的数学运算规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2、位置(2))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2、位置(2))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2、位置(2))教学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数字2的读音和写法,并能正确书写数字2。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数字2的认知和理
解。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材:教科书、练习册。

2.教具:数字卡片、故事卡片、游戏道具等。

3.环境:整洁、宽敞的教室以及足够的教学材料。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数字1的学习内容,以复习为过渡,引入数字2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数字2(15分钟)
1.呈现数字2的卡片,让学生观察、读出并模仿写出数字2。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数字2的意义和特点。

3. 数字2的应用(20分钟)
1.给学生出示一些物品,引导他们用数字2来进行分类和计数。

2.让学生运用数字2,组成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总结(5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数字2的认知。

四、教学反思
1.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能够贯穿故事、游戏等活动,使学生对数字2有
全面的认知?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是否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个
性化的辅导计划?
3.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
动力?
五、展望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对数字2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引课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一、复习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

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形。

感受长方体的每一个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感觉平平的,是一个平的面。

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长方体拆分成6个长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点,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正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

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教师展示正方体拆分成6个正方形的过程。

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的特点,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3、圆柱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圆柱体的上下面的感觉和旁边的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边的面却不是平的。

这样的面就不是平面。

4、球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

5、教师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辨认。

6、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闯关游戏同学们学的真棒!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第一关:给图形涂上颜色,在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学生思考后上台来根据要求涂色。

第二关: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来。

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几个?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
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页1~10的各数实物图。

3、1~l0各数的数字卡片l 0张。

教学过程3。


一、引入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

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学“学校开学图”。

出示放大图。

(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
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明学生说一说。

(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
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件东西。

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1的?
(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

)
(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
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2?
小结:2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个同学在跳绳,2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
都是2。

(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

)
(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
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3的?
小结:3个同学踢足球,3朵红花,3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3。

请注意“3”的
样子。

(板书“3”,全班读两遍)
(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
(7)问:谁知道4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
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5的?
(8)问:谁能说出数5以后是数几呢?
(9)师:空中有7只飞鸟,就用7表示。

(板书“7”,跟读两遍)
(10)问:7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6的后面)数完7以后数几呢?(板书“8”)
(11)师:数完8后数什么数呢?
(板书“9”,跟读两遍)
请找出表示9的物体来。

(图上有9个女同学)
(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
(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1数到10。

)
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1—10的各个数。

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课本的第2、3页上,(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
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1—10来表示。

3、10个数字与图形搭配。

(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8、9、10及图形。

(5)小结:这10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

(6)巩固认数
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

三、课堂总结
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

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课后反思: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节非常简单的课,大部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会数数了,难不倒他们。

的确,大部分孩子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还有极个别的学生数数都还不会,这还需要平时多下功夫慢慢的教了。

由于刚开学,孩子们的课堂常规不是很熟悉,花了近10分钟时间教了如何问好及一些课堂常规。

上课时,想尽量拓展孩子的思维,在“你还能找到数量是……(数字)的物品吗?”这一环节中耗费了不少时间,结果课堂作业本都没有时间去完成。

利用第二节空课,好好思考了一下,该如何紧凑利用这些时间,最后决定如下:
1、主题中的各种数量分别有多少,由学生自己找,找到什么就说什么,但要求一定要表述完整,比如:我发现有1面国旗。

(这里又发现一个问题,孩子数倒是没问题,但是量词不会用,都乱用的,比如一个国旗、5个房子等都会说,虽然一一纠正了,但是还是担心,因为这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平时在家半土半洋的和孩子交流,孩子的普通话也就这么半土半洋,而且经常有方言的谐音。


2、在数生活中的物品数量时,可以适时点拨。

事实上,孩子还是很会选择的,而且自己延伸地也比较好。

比如我请孩子们数一数自己小组有几个女孩,有几个男孩。

马上有些孩子补充道:“我们教室有45张凳子。

”“我还知道我们教室有45张椅子。

”又有孩子说道。

虽然这和数一数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们用到了数学知识——一一对应。

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任务是我们的职责,但是我们决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应该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而教。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

学具准备
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三只小猪》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

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

3、教学“同样多”。

(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
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
那4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
有多余的兔子吗?
有多余的砖吗?
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2)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3)小组交流,指名反馈。

4、教学“多”“少”。

(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
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
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
间活动
三、动手摆一摆
(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

(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


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
(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

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在小组内比一比。

四、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第4题。

五、发散练习
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多少
课后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重点利用教材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或说说书上什么意思,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还纠正、补充,并说出是小猪在帮小兔盖房子。

另外在学习“同样多”时,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两棵大树和水中的鱼儿同样多,桥和房子同样多。

”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在学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时把“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说成“谁比谁同样多”,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加强语言的正确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