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总复习 回顾整理(三)统计整理与复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整理和复习“统计”》
标题: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六《整理和复习“统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认识统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2. 统计的方法:调查、实验、观察等。
3. 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析数据、预测趋势、制定决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让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个问题,并撰写解题报告。
2. 请学生收集一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统计观念。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之《统计与可能性》部分
上课时间:年月日统计整理与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P101-10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般方法,能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或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学生体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过程,感受统计表和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体验收集数据的意义,增强数据分析意识。
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知识、过程、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从数据的角度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描述并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提问: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统计知识,教师选择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要统计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通过复习,使同学们能系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增强数据描述和分析等应用能力。
二、知识梳理1.出示问题:(1)在统计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2)统计活动中,描述和分析的数据的方法有哪些?(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4)你能举例说说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吗?让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汇报上诉问题。
三、应用练习A B C D E 出勤率是( )。
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6.一个布袋里装有6个红球,4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再加( )个蓝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7.一组数据15、25、30、18、22、27、19、21的中位数是( ) 8.若23 X=14Y ,则X :Y=( ):( )。
如果Y=24,则X=( )。
9.有100个图形按 ……的顺序排列,排列在倒数第3个的是( ),其中一共有( )个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单元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统计图表和方程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升入初一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概念、运算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难点: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整理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相关内容。
2.课件:相关知识点的PPT课件。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总结和巩固已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PPT教学课件
整理与复习(2)
下面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平垂行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 条直线就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之 间的距离都相等,这两条直线就 互相平行。
整理与复习(2)
思考:怎样用三角板画出 75 °角。 用三角板的 30 °+ 45°= 75°。
75°
整理与复习(2)
在校学生数/人 105640027 103315122 100714661 99407043 99263674 96958985
近似数/万人 10564 10332 10071 9941 9926 9696
用“四舍五入” 法求近似数, 精确到万位。
整理与复习(1)
3.你会读、写横线上的数吗?
我国最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占地面积3735200平 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334000平方米,国家投资近 1000000000元,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 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了十万棵树和一百二十 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平方米的草坪。
⑵分别比较2010年和2012年各省、直辖市少年儿童读物总印刷 数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5490000>12260000>10020000>650000>640000
39430000>30930000>24060000>3190000>2850000
整理与复习(1)
部分省、直辖市少年儿童读物总印刷数量统计表 册
判断。 (1)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2)一条直线长5厘米。(×) (3)直线比射线长。( ×) (4)太阳射出来的光线是直线。( × )
整理与复习(2)
哪一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单元分析
《回顾整理——总复习》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梳理单元教学中所学过的零散知识,构成知识网络,建立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回顾与整理所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经历独立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
4.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二、本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混合运算;位置与变换;克、千克、吨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的认识。
基本结构如下: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
教材通过复习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1.选取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买照相机、鲸鱼的质量、农村的生活场景、分糕点、买玩具、一分钟做多少事情等为素材,让学生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先回顾再整理。
翻开“总复习”会在中间部分发现这样的话语:“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内容,我们整理一下吧。
”教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先让学生对全册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整理。
这里的回顾是粗线条的,无序的,在学生说出本册部分单元的标题、重要的知识点、主要的思想方法后,学生必然会感到所学的内容多、杂、乱,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整理的需求就应运而生。
而教材中“这么多内容,我们整理一下吧”的话语巧妙地把复习的重心由回顾转向整理的环节。
教材的这一设计思路还向学生渗透了一种学习的策略和习惯,即要定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与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2)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整数加法和减法、乘法、除法、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几何图形、数据统计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整理和复习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自主整理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对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和表示:整数的认识、读写和表示方法,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2. 量的计量:长度的认识、测量和表示,面积的认识、测量和表示,体积的认识、测量和表示。
3. 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认识和性质,图形的变换和组合。
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理知识:按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复习知识:通过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解决问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5.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与复习《第3课时 整理与复习(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第3课时整理与复习(三)一、教学内容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
(教材第50~54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公式。
3.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4.通过感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回顾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的特点:有8个顶点;有6个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都相同;有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中4条棱长相等。
(2)长、宽、高的意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的特点:有8个顶点;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回顾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回顾3】体积和容积单位。
(1)体积与容积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2)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容积单位:升、毫升。
(3)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间的进率:1 L=1 dm3,1 mL=1 cm3,1 L=1000 mL,1 dm3=1000 cm3。
【回顾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V=abh。
(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V=a3。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九 回顾整理——总复习-第3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第3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教学提示这部分内容包括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
孩子们其实已经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是本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所以从本质上讲,本单元并无新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对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资料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对列式的根据、计算的策略、笔算的方法等进行讨论,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归纳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卡片教学过程(一)前置复习多媒体出示:1、自主整理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2、口算下面各题500×20 700×40 7×0×12 200×15 25×4 24×20070-30×2 4×200 400×30一、检查前置作业:1、全班交流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包括:口算.估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及解决问题.(师板书) 师:这几部分内容间有什么关系?2、检查口算练习情况500×20 700×40 7×0×12 200×15 25×4 24×200 70-30×2 4×200 400×30生开火车说答案。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页,“数的世界”第6~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哪些运算?今天继续到“数的世界”去看看。
板书课题。
二、复习加、减法计算1、完成第6题指名两人板演集体订正。
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小组内互相说说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有哪些地方要注意的?(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2、完成第7题。
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能看出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吗?要运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规律呢?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3、完成第8题。
从刘村到张村有几种走法?哪种走法最近?哪种走法最远?独立完成计算,交流算法。
三、复习小数乘、除法计算1、完成第9题左边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这几题先把小数看作什么数乘的?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呢?在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指出: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完成第9题右边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这一组的三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呢?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指出: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3、完成第10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9单元 总复习1 数与代数(3课时)
1数与代数第1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课时目标导航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笔算的方法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难点: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回顾整理【回顾】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1)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时候应注意什么?(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怎样列式?(3)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是什么?师生互学总结:(1)笔算加减法应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
(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用加(减)法计算。
(3)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知识应用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
3.小朋友跳绳。
小强小青小东小丁45下36下53下60下(1)(2)小强和小青一共跳了多少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
第1题:948394931827306323864785第2题:7325760357第3题:(1)13+9=22(条)13+22=35(条)答:花面神仙鱼有22条,两种神仙鱼共有35条。
(2)答案不唯一,如:透红小丑鱼有多少条?13-8=5(条)答:透红小丑鱼有5条。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的计算相信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笔算加减法应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
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计算过程是比较困难的,从多个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就是在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断地补充同学的观点的过程中使表述更加清晰,学生是在复述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数学语言能力。
初三统计知识点总结及归纳
初三统计知识点总结及归纳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在初三的学习中,统计学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统计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各种数据,并作出合理的推论和决策。
下面是初三统计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可以通过实际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
在数据收集中,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方便处理数据,我们可以将数据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如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和展示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杂乱数据进行整理和清理的过程,常用的整理方式包括频数表和列联表。
频数表展示了一组数据中各个数值出现的次数,而列联表则可以展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展示数据,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以便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三、数据的描述为了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分析,我们需要进行数据的描述。
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和极差等。
其中,均值是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数据分为两部分,位于中间的数值即为中位数,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而极差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
四、数据的推论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总体数据进行推论。
常用的推论方法有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在进行抽样时,我们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抽样误差。
在进行估计时,我们可以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并计算出估计误差范围。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五、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学科。
在初三统计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事件、样本空间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掌握概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进行各种概率问题的求解,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
六、统计与社会统计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变化趋势、消费品需求等重要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统计学也在科学研究、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最新2023-2024学年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23-2024学年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四年(2)、(4)班大部分学生概念清楚,基础还算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数学思维,但是四年(4)班还有十几个后近生学习习惯差,没有正确的、清晰的数学思维,而且随着新教材的进一步更新,深度和难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越发困难,学习兴趣越发减少,从而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和其他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
因此本学期我将从后进生入手,给这些孩子多辅导,多帮助,多肯定,多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建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加强自身对教材的研究和整合,对所教知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本学期具体的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
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统计整理与复习
3.3 统计整理与复习复习内容复习教材P38-43页教学内容,完成P44-45页练习题。
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复习巩固简单的数据整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②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③利用所学的知识绘制横向、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学会求平均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复习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绘制简单的横向、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习难点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课件。
复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整理复习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更条例、更系统,本节课我们针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复习。
(揭示课题:统计整理与复习)(二)展示课堂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复习(一)出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快速浏览教材38—43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准确。
(选派整理较好的学生进行展示,不足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完善)2、教材P44页练习十一中的第二题3(1(2)二年级平均每人捐3本,这个年级共有多少人?(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浏览教材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在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成员或教师帮助解决)。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情)(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人教一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3)教案与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3)▶教学内容教科书P81“整理和复习”第4题,完成P82~84“练习十九”第4、6、7、8、1012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本单元解决问题的知识,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2.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结合实例,回顾整理1.复习连加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81“整理和复习”第4题。
(1)认真读题,获取信息。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获取的信息有:一共有4个乒乓球台,每个乒乓球台有4人在打乒乓球,问一共有多少人在打乒乓球?学生交流后让学生完整地说一次。
(2)尝试解答并交流。
师:请你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相同加数个数增加到4个,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预设1:2个2个地数,一共有16人。
预设2:列表解答。
预设3:列算式:4+4+4+4=16(人)(3)师:解答正确吗?怎样检查?【学情预设】检查一下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复习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完成教科书P82“练习十九”第4题。
(1)仔细读题,获取信息。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摘录关键信息。
师:求还剩多少本书,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哪个条件是多余的?【学情预设】需要知道“一共有96本书,上周共借出4本书”。
“故事书有30本”是多余的条件。
(2)列式解答。
【学情预设】根据分析,学生不难列式:96-4=92(本)。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11
11
10
10
9
9
8
8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1
0
李
张
王
陈
小
晓
钢
明
宇
史
孙
沈
晓敏
明
燕
娟
敏
芸
芳
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整理课件
3
(个)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李
张
王
陈
小
晓
钢
明
宇
杰
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6+9+7+6=28(个) 28÷4=7(个)
回顾整理——总复习
统计知识回顾整理
整体回顾
系统梳理
综合应用
回顾反思
课后作业
整理课件
1
一、整体回顾
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统计
生活中的平均数
分段统计表
需要回顾整理的内容有哪些呢?
整理课件
2
二、系统梳理
平均数。 例如: 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93.75 94.25 94.75 82.25
14
5.下面是河西小学四年级演讲比赛成绩单。
四年级一班演讲比赛成绩单
四年级二班演讲比赛成绩单
91.75 92
87.25 82 76
94.25
94.25 84.5
82
92
(1)将上面的两个统计表补充完整。 (2)将比赛成绩整理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整理课件
91.5 86.25 92.75 91 92 93.75 94.25 94.75 82.25 93
整理课件
9
三、综合应用
1. 实验小学举行广播操比赛,四年级二班得 分情况:有2个评委打出8分,6个评委打 出9分,2个评委打出10分。四年级二班广 播操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 × 8 = 16(分) 6 × 9 = 54(分) 2 × 10 = 20(分)
(16 + 54 + 20)÷(2 + 6 +2) = 9(分)
整理课件
4
(个)
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吴
刘
史
孙
沈
晓
敏
明
燕
娟
敏
芸
芳
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10+4+7+5+4=30(个) 30÷5=6(个)
整理课件
5
二、系统梳理
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 ÷ 份数
返回
整理课件
7
3
7
3
⑴你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 每个成绩段的人数各是多少。
⑵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略
整理课件
13
三、综合应用
5.下面是河西小学四年级演讲比赛成绩单。
四年级一班演讲比赛成绩单
四年级二班演讲比赛成绩单
91.75
87.25
76 94.25 94.25 84.5
82
整理课件
91.5 86.25 92.75
(2)分析这些数据,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重。
整理课件
11
三、综合应用
3.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记录。 (单位:个) 45 57 39 44 47 49 28 37 37 41 50 46 49 37 38 47 40 42 40 55 26 43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22
2
5
12
3
(1)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每个成绩段的人数各是多少。
(2)哪个成绩范围的人数最多?成绩在40~49个的人数最多。
(3)平均成绩是多少整理?课件
平均成绩大约是40个。
12
三、综合应用
4. 五年级二班男生跳远成绩。(单位:米) 2.7 2.8 3.1 2.5 2.6 3.2 2.7 2.8 2.8 3.3 2.8 3.0 2.8 3.2 3.4 3.2 2.9 3.1 2.6 2.9 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填写下表。
5
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整理课件
7
二、系统梳理
复式分段统计表
例如:
四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记录
男生: 5.1 5.2 5.0 4.6 4.8 5.3 5.1 5.2 5.1 5.2 5.0 5.0
5.1 5.1 4.6 4.8 5.1 5.1 4.0 5.2 5.0 5.1 女生: 5.0 5.1 4.9 4.6 4.7 5.2 5.1 5.0 5.1 4.8 5.0 5.0
整理课件
19
6
二、系统梳理
单式分段统计表
例如:
四年级一班男生视力情况记录:
5.1 5.2 5.0 4.6 4.8 5.3 5.1 5.2 5.1 5.2 5.0 5.0 5.1 5.1 4.6 4.8 5.1 5.1 4.0 5.2 5.0 5.1.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男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视力
22
5
12
4.9 5.1 4.6 4.8 5.1 5.2 4.3 4.2 5.0 4.9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学生视力情况统计表
人数 视力 性别
44
15
22
7
22
5
12
5
22
10
10
2
观察表中数据你发现了整理什课件么?
8
二、系统梳理
复式分段统计表的特点: 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把两个统计内容
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 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答:四年级二班广播操比赛的平均成绩是 9 分。
整理课件
10
三、综合应用
2. 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陆人口年龄构成情况统计表
(1)分别计算出每个年龄段人口增加(或减少)的
数量。(可用计算器)
0~14岁:减少62067857人
15~59岁:增加111509648人
60岁及以上:增加47670835人
15
三、综合应用
河西小学四年级一、二班演讲比赛成绩统计__表__年____月
20
1
6
13
10
1
4
5
10
0
2
8
(3)哪个班的比赛成绩好一些,你能分析一下吗?
两个班参赛人数都是10人,89以上的二班有8人,一班
只有5人;81以下的二班没有,一班有1人。所以二班的比赛
成绩好一些。
(4)通过表格你还发现了什么?
两个班的比赛成绩总体都不错,两个班一共有20个参赛
选手,13人成绩在整理8课9件以上,81以下的只有1人。
16
四、回顾反思
整理课件
17
五、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105~110页“综合练习” 第21、22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本课时所有的课后 作业题。
整理课件
18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