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进程与展望
我国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进程与展望我国自古以来就经历了许多地震,因此在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实施方面,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以下是我国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进程及展望。
1. 十年规划: 1956-1966年在我国建国之初,由于抗震防灾技术基础薄弱,在抗震工作方面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规定,也没有专门颁布的防震建筑代码和设计规范。
1956年,中国地震局启动了一项旨在促进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研发和实施的十年规划。
该计划成立了一系列实验室和专业机构,主要参与开展抗震研究和推广抗震技术标准。
在这个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开始了防震建筑代码的制定。
2. 实施防震建筑条例: 1972年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后,中国大陆于1972年颁布了第一部有关防震建筑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建筑条例》,这是我国抗震防灾标准体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该条例强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地震区域的划分、建筑物的基本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等方面。
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的决心。
3.《抗震设计规范》: 1988年1988年,我国地震局颁布了《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88),这是我国第一个防震设计规范。
该规范的实施引领了我国抗震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为我国后来的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小震应急标准: 1993年1993年,中国地震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共同颁布了《小震应急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小范围的震灾和突发事件,对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应急响应、监测、预防和抢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5.《地震安全度量》标准: 2008年200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发布了《地震安全度量》标准。
该标准主要是从地震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直接灾害损失两个方面来衡量地震安全度。
该标准在衡量地震灾害影响时,提出了人口、财产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因子,较好地反映了地震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抗震建筑的未来趋势
抗震建筑的未来趋势地震,这个自然界的巨大力量,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而建筑,作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其抗震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抗震建筑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展现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未来趋势。
材料科学的突破是推动抗震建筑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新型的高强度、高韧性材料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建筑材料。
例如,高性能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强度和韧性远远超过了普通的钢材和混凝土。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还能在地震发生时吸收和分散能量,减少结构的损坏。
此外,智能材料的出现也为抗震建筑带来了新的可能。
比如,形状记忆合金能够在变形后自动恢复原状,这种特性使其在建筑结构的减震和自修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设计理念的创新是抗震建筑未来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抗震设计往往侧重于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的作用。
然而,未来的趋势将更加注重“柔”性设计,即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连接方式,使建筑能够在地震中灵活变形,从而消耗地震能量。
比如,采用隔震技术,在建筑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隔离地震波的传播;或者采用耗能减震技术,在结构中安装耗能装置,如阻尼器,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耗散掉。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为抗震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工程师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地震对建筑的影响,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发展,使得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和精度。
而且,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地震数据和建筑抗震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规律,为新建筑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绿色环保与抗震性能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抗震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追求抗震能力的同时,建筑也要考虑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设计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挑战
地震预测的现状与挑战地震是地球上常见且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准确预测地震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追求。
然而,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当前地震预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1.地震预测的现状地震预测是基于对地壳运动规律的研究和地震活动的监测数据分析而进行的。
目前,科学家们主要依靠地震监测网络、地表变形观测、地下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和地下电磁场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地震预测。
1.1地震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是地震预测的基础,它能够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地震监测数据,可以识别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提前预警地震可能发生的地区。
1.2地表变形观测地表变形观测是另一种常用的地震预测手段。
地震发生前,地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这种变形可以通过地面测量工具进行观测和分析。
地表变形观测能够提供有关地震发生机制和规模的重要信息,对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1.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地震发生前,地下水位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对水井水位的观测来进行监测。
地下水位变化与地壳应力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重要参考。
2.地震预测面临的挑战尽管地震预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以下是地震预测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挑战:2.1地震的复杂性地震是一种复杂的地球物理现象,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地震预测需要对地壳运动、地震波传播和地下介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对科学家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2数据的不确定性地震预测依赖于大量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很多不确定性。
例如,地震监测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或不完整,地下水位观测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
这些不确定性给地震预测带来了困难。
2.3缺乏准确的预测模型目前,尽管科学家们在地震预测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没有一个准确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
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浅析
地质灾害国内外研究现状浅析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恶化,导致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的现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因此对地质灾害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地质灾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浅析,旨在探讨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自20世纪以来,地质灾害研究得到了广泛。
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范围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观点。
各国政府也加大了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能力和水平。
尽管地质灾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亟待解决。
地质环境变化复杂,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众多,如何准确识别和控制这些因素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问题。
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预测难度较大,精度有待提高。
现有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主要以经验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如何实现防治措施的优化和提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探究地质环境变化规律,研究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准确识别和控制地质灾害提供理论支持。
强化技术应用。
积极引入先进的地球科学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提高地质灾害预测的精度和效率。
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防治水平。
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提升公众意识。
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本文对地质灾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浅析,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地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
我国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1
我国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1我国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1000一、引言邢台地震30多年了,经过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测研究在观测、实验、理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大地震震例研究,提出了以前兆分析为基础的预报新思路,并对一些特定类型的地震,做出了若干成功的预测预报,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但是,近40年的实践无情地证明,科学进展与地震实现预报的科学目标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最严峻的现实是:80年代末以来的最近10多年中世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地震,几乎都是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1988年12月7日前苏联亚美尼亚7.1级地震,其死亡人数达2.5万人,1990年6月21日伊朗鲁德巴尔7.6级大震死亡人数高达4万人,1993年9月30日印度德干高原的拉土耳6.5级地震也造成上万人死亡。
尤其是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北岭6.6级和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1级地震,发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是一流的两个地震预报研究大国,不但震前未有预报,而且造成人员伤亡(其中阪神地震的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和巨额经济损失(分别达2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令国际社会震惊。
另外,在一些预测要有强震发生而进行强化乃至应急的监测预报研究的地区,如预计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可能发震的日本东海8级大震危险区,以及认为在1988年前后(正负3年)具有百分之九十五发震概率的美国帕克菲尔德6级地震危险区等,科学家所预测的地震都迟迟没有发生。
在德国和土耳其20世纪80年代联合举办的北安纳托利亚地震预报实验场,1999年8月17日也在震前没有预报的情况下,发生土耳其伊兹米特7.8级大地震,造成1万7千多人死亡和1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我国的情况与此类似,在早期,曾对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做出成功预报,并因此而取得了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大社会效益,但仅仅一年之后,在对20世纪全球灾情最重的1976年唐山7.8级大震灾的预报中遭受严重的挫折。
灾害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灾害防治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灾害防治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应对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层面的科学研究与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灾害防治技术的现状和展望具有重要意义。
灾害防治技术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的灾害防治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灾害防治技术包括预防、减轻、应对和恢复等环节,对不同类型的灾害采取不同的措施。
传统的防治技术主要通过构建工程设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例如抗震、防洪、防风、防火等工程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此外,还包括制定灾害防范规划、建立预警系统、强化救援力量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技术主要依赖于经验总结和现有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例如,地震预测技术、气象预警技术、遥感检测技术等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为准确地掌握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此外,还有防护材料和装备的研发,为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手段。
再次,灾害防治技术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灾害是全球性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国际间的合作可以在技术研究和交流方面互利共赢,提升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防治能力。
例如,国际间通过共享数据、共同研发、调配救援力量等方式推动灾害防治技术的进步。
展望未来,我认为灾害防治技术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首先,加强灾害预测和预警技术的研究。
通过对灾害的成因机制和发生规律的深入研究,提高对灾害的预测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
其次,推动灾害防治技术的创新。
传统的防治技术在面对新型灾害形势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发展智慧灾害防治技术,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
再次,加强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和救援体系来支撑,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
中国地震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
中国地震技术发展与前景展望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中国地震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地震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震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是地震频发区,自古以来就饱受地震带来的灾难。
在古代,中国人通过“观象望气”等方式预测地震,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但地震科学研究的真正开端可追溯到近代。
20世纪初,随着地震观测设备的改进,中国开始建设地震观测网。
1950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支地震观测队伍,开始了系统地开展地震监测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震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当前地震技术水平目前,中国的地震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
首先,在地震监测方面,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地震监测网,覆盖了全国各地。
高精度的地震仪器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地震活动,为地震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持。
其次,在地震预警方面,中国率先研发出了地震预警系统。
这一系统通过监测地震初波与次波的时间间隔,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及震级。
该系统在中国地震多发区得到广泛应用,为民众提供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地震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
在地震预测、地震工程等方面,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例如,开展了地震烈度评估研究、地震遥感监测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促进地震灾害的防范与减灾。
三、未来地震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未来中国地震技术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首先,地震监测技术将更加精细化、全面化。
随着地震观测设备的不断升级,监测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我们将能更加及时地掌握地震活动的变化趋势。
其次,地震预警系统将不断完善。
未来,地震预警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预测准确率将大幅提高。
这将为解决地震带来的挑战提供更强大的工具。
此外,地震防灾减灾技术将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通过利用先进的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建筑工程的科学设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灾害的袭击,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预测技术的进展与趋势
地震预测技术的进展与趋势地震是一种不能被预测的自然现象,因此地震预测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地震研究,研发了各种地震预测技术。
本文旨在探讨地震预测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一、传统地震预测技术的不足传统地震预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前兆监测、地震地质学、地震物理学、地震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传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存在以下不足:1. 性能问题:传统地震预测技术的性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预测大地震方面。
因为实现这种预测需要具备充分而丰富的数据,数据量过小或差异过大都会影响误报率和漏报率。
2. 时间问题:传统地震预测技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只能预测短时间或中等时间发生的小地震,而对于大地震的预测则无从谈起。
3. 破坏问题:传统地震预测技术无法消除地震的破坏性,仅是简单的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位点和震级。
在感知地震后,现场可能的灾害损失还是很难避免。
二、现代地震预测技术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地震预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下面列举一些主要的现代地震预测技术:1.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大量的地震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一些与地震相关的规律和趋势,用于预测未来地震的概率和可能性。
由于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较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2. 人工智能方法:人工智能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系统等。
这些算法可以自动学习和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系,生成一些预测模型,从而提高预测准确率和稳定性。
但也有些人幸福地低估了预测的难度,还是无法建立一套可靠性强、具有普适性的模型。
3. 地震电磁法:地震电磁法是通过探测地震活动带周围地下电磁场的变化来预测地震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地下介质中导电性和磁性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不同特征参数预测未来地震的可能性。
4. 无人机技术:无人机设备可以在预测和监测地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adt nl ru dm t n prm t rsn rfr l id ao o gon oi n ni hn er q ae it sy ( df d d ioa,gon oi aa e rpeetapee be n i tr f rud m t n it syta a h uk ne i Mo ie i o e a c o e t t nt i
定 性 理 论 到 不 确 定 性 理 论 预 测 方 法 的 过 渡 。而 对 于 地 面 运 动 强 度 的 量 测 指 标 而 言 , 震 动 参 数 正 在 逐 步 取 代 地 震 烈 度 。 在 地 基 于 性 能 的 抗 震 设 计 方 面 , 要 针 对 直 接 基 于 位 移 的 设 计 方 法 , 其 从 最 初 基 于 替 代 结 构 的 、 要 反 复 迭 代 的 设 计 方 法 到 无 主 对 需 需 迭 代 、 过 位 移 和 延 性 双 控 的设 计 方 法 的 转 变 过 程 , 对 亟 待 开 展 基 于 不 确 定 性 理 论 的 设 计 方 法 进 行 了系 统 的 阐述 。 通 并
s c s ie ie ai n “s bsi e sr t r uc e sv t r to u tt tucu e” a p o c o t e dip a e e nd du tlt a - o r lme h d。a c ra n h o — s d ut p r a h t h s lc m nta ciiy du lc nto t o nd un et i te r ba e y de in me h d i s e i l iniia c sg t o s e p c al sg fc n e. y K e w o ds: ro ma c s e s nt p ro m a c — a e es c de i n;un e ait y r pef r n e a s s me ; e fr n e b s d s imi sg c r ny t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减震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控制技术,对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建筑技术。
一、历史回顾1.1 早期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减震隔震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通过使用减震器等装置来减小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相关减震隔震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1.2 历史遗留问题然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中,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在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方面存在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二、现状分析2.1 目前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情况目前,我国在新建建筑结构中较多地采用了减震隔震技术,如摩擦减震、液体减震、钢筋混凝土减震墩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小地震震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问题然而,对于已经建成的老旧建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建筑,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如何对这些建筑进行合理的抗震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未来展望3.1 技术创新与发展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减震隔震技术也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新理论的应用,从而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3.2 老旧建筑抗震问题的解决针对老旧建筑抗震问题,未来将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包括结构诊断、抗震加固技术、试验验证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珍贵的文物文化遗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地震预警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在这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探讨地震预警技术。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地震预警技术的历史。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地震的可预测性。
古希腊的哲学家就曾记录下他们对地震的观察和研究。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很低。
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预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地震仪、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量等仪器设备的发明,为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地震预警技术的现状。
目前,地震预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并不断完善和提高预警的精度和速度。
例如,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他们的地震预警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中国,地震预警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应用。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灾害科学和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者们的努力。
然而,尽管地震预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预警的准确性。
其次,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误报率和漏报率。
这就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震的发生机理,提高预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地震的预报时间窗口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强度都是难以准确预测的。
因此,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我们展望一下地震预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预警技术将会有更大的突破。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对海量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结合也是未来的趋势,比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来监测地震的变化,实现更精确的预警。
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的现实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
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的现实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2-04姓名:...学号:............摘要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大的,不仅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心理也会造成阴影,所以在地震发生后,救援是相当必要的,通过救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们的损失。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发生过很多较大的地震,比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爆发的强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这些地震都对我国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重大地震发生后,许多被埋压人员都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地救助而死亡,因此地震发生后及时展开救援,是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方法。
而紧急救援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搜救那些被埋压在废墟中的群众。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在地震发生后,如何搜救哪些埋在倒塌建筑物中的群众。
关键词: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国内外研究一:开展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的现实需求与一般倒塌建筑物的搜救不同,地震灾害现场的搜救将可能面对大量的、类型复杂、倒塌情况复杂的建筑物,制定科学的搜救策略对于快速有效的营救被困人员十分重要。
中国地震带的地震勘探与勘察技术
中国地震带的地震勘探与勘察技术中国地震带是世界上最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地震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地震勘探与勘察技术的发展对于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震带的地震勘探与勘察技术的现状和应用,并探讨其对地震预测和减灾工作的意义。
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对地壳活动的观测和分析来获取地震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地震勘探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创新的地震勘探仪器以及先进的地震监测网络使地震监测和数据分析更加精确和及时。
一种常用的地震监测技术是地震仪器的使用。
地震仪器被广泛应用来测量和记录地震波,以获取地震的震级和震源参数。
中国地震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地震台网系统,包括地震台站和快速地震报警系统,以监测地震活动。
这些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震活动规律和预测地震风险。
二、地震勘察技术的应用地震勘察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地质勘察、地震灾情调查和工程震害评估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震的性质和机制,并为减轻地震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地质勘察是地震勘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地层、地形和构造等地质特征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确定地震活动的潜在发生区域和构造规律。
地质勘察还可以揭示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滑坡、地裂缝等。
其次,地震灾情调查是地震勘察技术的关键环节。
在地震发生后,科学家和救援人员会进行调查,收集有关地震灾害的详细信息,如震中破坏情况、人员伤亡和建筑震害等。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地震风险和改进抗震建筑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地震勘察技术还可用于工程震害评估。
工程震害评估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中损坏程度和抗震性能的过程,可以帮助设计师改进抗震设计,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利用地震勘察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收集和分析工程震害数据,评估历史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指导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改进。
三、地震勘探与勘查技术的意义地震勘探与勘查技术的发展对于地震预测和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减震隔震技术作为一项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建筑结构性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国在减震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从起步到逐步成熟、从探索到广泛应用的过程,如今正朝着更加先进、高效、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一、历史的沉淀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较早时期。
在古代建筑中,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明确的减震隔震理念,但一些传统建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特性。
我国的一些古老木结构建筑,通过巧妙的结构布局和节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的破坏。
然而,真正将减震隔震技术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并加以重视和发展,是在近现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的规模和高度不断提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了对减震隔震技术的初步研究和探索。
当时,主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和技术成果,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
在这一阶段,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进行了一些隔震支座的性能研究和试验,探索了不同类型隔震支座的力学特性和适用条件。
也开展了一些建筑结构减震隔震的设计方法研究,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状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我国减震隔震技术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减震隔震理论体系。
涵盖了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减震隔震分析方法和设计规范。
这些理论成果为减震隔震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技术应用方面,减震隔震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无论是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还是工业厂房、桥梁等结构,都可以看到减震隔震技术的身影。
在一些地震高烈度地区,大量的建筑采用了隔震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的抗震安全性。
减震隔震技术也在一些特殊建筑结构中得到应用,如核电站建筑、海底隧道等,保障了这些重要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减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与工程Һ㊀减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王希鹏摘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建筑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ꎮ在我国建筑业的设计和施工中ꎬ不断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ꎬ进一步强化住宅建设功能ꎬ提高住宅建设质量ꎮ然而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ꎬ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质量ꎬ特别是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ꎮ因此ꎬ建筑业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多的房屋建筑工程的防震减震技术ꎮ关键词:减震技术ꎻ建筑工程ꎻ应用ꎻ发展趋势一㊁建筑工程结构减震技术发展概况进入21世纪以来ꎬ延性结构体系已成为国内外建筑工程抗震技术手段ꎮ这种抗震方法是以抗震为主要思想ꎬ设置一定的抗震设防烈度ꎬ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建筑结构的强度ꎬ使建筑结构在地震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延性ꎬ降低地震能量ꎬ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ꎮ在非弹性状态下ꎬ即使结构会开裂ꎬ也不会倒塌ꎮ二㊁建筑结构抗震技术(一)抗震设防方法介绍目前建筑物的抗震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方法ꎻ包括:底部剪力法㊁振型分解法㊁时程分析法㊁频谱法㊁随机振动法等ꎮ第二种是建筑结构隔震方法ꎬ包括:滚柱隔震㊁球隔震㊁橡胶块隔震㊁悬挂基础隔震㊁摇摆支座隔震㊁滑动支座隔震㊁悬挂结构隔震㊁耗能㊁减震㊁主动控制等ꎮ(二)弹性建筑弹性建筑是目前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新型抗震建筑ꎮ建筑结构的弹性变形是用来抵抗地震作用的ꎮ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ꎬ最常见的弹性建筑通常是建立在隔震体上的ꎮ隔振器主要由硬钢板㊁分层橡胶和减振器组成ꎮ其中ꎬ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ꎬ能有效减缓建筑结构顶部与底部之间振动的传递速度ꎬ起到防震作用ꎮ此外ꎬ一种新的建筑抗震方法 球弹簧法正在兴起ꎮ这种抗震方法的主要作用是隔离或降低地震能量ꎬ防止过大的冲击波对建筑物造成破坏ꎮ三㊁减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减震装置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ꎬ建筑企业和设计单位对阻尼技术的应用重视不够ꎬ导致阻尼技术的应用不多ꎮ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业和设计单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ꎬ相应的建筑企业和设计单位需要及时转变观念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ꎬ加强减震技术的应用ꎬ既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性ꎬ又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ꎮ建筑企业和设计单位需要对工程项目中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ꎬ然后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减震器ꎮ一般来说ꎬ建筑结构减震器主要有黏滞阻尼器㊁黏弹性阻尼器㊁金属屈服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四种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ꎬ也会用到减振器ꎬ主要包括铅阻尼器㊁磁滞阻尼器和磁流变阻尼器ꎮ在应用于结构设计前ꎬ相应的设计人员应分析不同建筑结构减震器的适用范围ꎬ并根据实际建筑结构选择合理的减震器ꎬ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ꎮ(二)黏弹性阻尼器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ꎬ相应的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阻尼技术ꎬ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工程的稳定性ꎬ并且可以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用黏弹性阻尼器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ꎮ它是一种被动阻尼装置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属于速度依赖型ꎬ其原理是利用阻尼材料的特殊滞回特性来增加结构的阻尼ꎬ可以减小结构在外力振动下的影响ꎬ从而达到一定的阻尼效果ꎮ在建筑工程中ꎬ当建筑结构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振动时ꎬ黏弹性阻尼器就会开始工作并耗散能量ꎮ它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ꎬ能使黏弹性阻尼器的力-位移滞回曲线接近椭圆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ꎬ相应的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也应根据实际情况ꎬ分析影响黏弹性材料性能的因素ꎬ包括频率㊁温度和应变幅值ꎮ一般来说ꎬ黏弹性材料的储能剪切模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ꎮ对于由特定材料制成的黏弹性阻尼器ꎬ其耗能受温度和频率的影响ꎮ因此ꎬ在应用过程中ꎬ相应的设计人员需要分析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ꎬ将黏弹性阻尼器控制在合适的环境中ꎬ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振效果ꎮ(三)金属阻尼器在应用减震技术的过程中ꎬ为了达到减震的效果ꎬ相应的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也会采用金属阻尼器ꎬ这是一种与位移有关的被动式消能装置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ꎬ它凭借自身的优势ꎬ在工程减震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ꎮ金属阻尼器结构相对简单ꎬ成本相对较低ꎬ可以大大降低建筑企业和设计单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成本ꎮ同时ꎬ金属阻尼器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更换方便㊁性能优越的特点ꎮ它可作为结构耗能单元或限位装置与隔震体系配合使用ꎮ同时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ꎬ它也可以单独作为结构中的耗能装置ꎬ为主体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和刚度ꎮ此外ꎬ金属阻尼器由金属材料制成ꎮ其塑性状态具有良好的滞回特性ꎬ在弹塑性变形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抗震能力ꎮ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这一性能优势开发各种类型的耗能阻尼器ꎮ为保证工程整体施工水平ꎬ相应的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ꎬ对现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ꎬ并采取合理措施ꎬ加大减震技术的应用ꎮ只有通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ꎬ才能有效避免地震灾害的影响ꎬ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ꎬ也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ꎮ四㊁结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ꎬ建筑工程结构抗震减震技术的理论体系日趋成熟ꎮ对于建筑结构ꎬ建筑设计人员应进行细致细致的分析ꎬ正确把握设计要求和原则ꎬ进而设计出结构科学㊁抗震性能优越的现代化建筑ꎮ参考文献:[1]宿廷.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防震减灾技术及性能的研究[J].四川水泥ꎬ2019(2):334.[2]周云ꎬ徐彤ꎬ俞公骅ꎬ等.耗能减震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ꎬ2019(2):3-5.[3]吴崑宇.浅析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福建建材ꎬ2018(5):49-50+53.[4]赵斌华.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ꎬ2020.作者简介:王希鹏ꎬ男ꎬ汉族ꎬ山东滨州人ꎬ研究方向:建筑工程ꎮ541。
减隔震技术发展现状
减隔震技术是减少和预防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首先,减隔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得到了政府和科研机构的重视和支持。
许多国家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减隔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以期提高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
其次,减隔震技术的效果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在国内外地震工程实践中,减隔震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采用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引起的振动和变形,降低桥梁结构和桥面的损坏程度。
此外,减隔震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新材料的应用。
新材料的发展为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例如,一些新型的橡胶支座材料、钢板弹簧材料等,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和更高的可靠性。
然而,当前减隔震技术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减隔震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和结构都适合采用减隔震技术。
其次,减隔震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掌握和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减隔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质量控制。
未来,减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一方面,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减隔震技术的发展,例如更高性能的橡胶支座材料、更加智能化的减隔震系统等。
另一方面,减隔震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将更加精细化,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和结构的特点,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减隔震措施,提高减隔震效果和可靠性。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减隔震技术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减隔震系统进行更加精准的监测和控制,提高减隔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减隔震技术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同时注重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物减震隔震研究现状与发展
基 础上 , 对 目前 国内外 常见 的 几种 滑移 隔震 装 置 的特 点进行 了分析 和 总结 , 绍 了我 国滑移 隔震 的 针 介
应 用情 况及 隔震 构 造 。 据 我 国 滑移 隔震技 术研 究和 应 用情 况 , 理论 分析 和 工程 应 用等 方 面进 行 了 根 从 综 述 , 明滑移 隔震 技 术是 一种 具 有很 大发 展 潜 力的 结构 减 震 形 式 。 表 应加 大研 究和 技 术 开 发 力度 , 对
根 据 滑 移 支 座 设 置 位 置 , 移 隔 震 可 分 为 基 础 滑 滑
在抗 震 防灾 中 , 传统 方 法还 是 停 留在 “ ”上 , 堵 即 通 过提 高结 构 承载力 和 延性 来抗 御 地震 ; 采用 “ ” 而 疏 的办法则 是 近年 的事 , 就是 将 地震 运 动输 入 的能量 也
20 0 8年 5 1 月 2日四川 汶 川发 生 8 0 地震 , 据 1 .级 根 地 震 灾 区 的 信 息 披 露 表 明 , 川 大 地 震 中 的人 员 伤 汶 亡 , 部分 是 因为工 厂 、 公 楼 、 校 、 宅 等 房 屋 倒 大 办 学 住
塌 造成 的 , 由此 可 以 看 出 , 着 我 国 城 镇 化 建 设 发 展 , 随 城 镇 聚 集 的 人 口密 度 也 在 随 之 上 升 。 此 , J 大 地 因 汶 I 『
的 目的 。9 1 , 国工程 师 F・ 莱 特在 设计 日本 12 年 美 I・ 东京 帝 国饭 店 时 , 意用 密 集 的短 桩 穿 过 表 层 硬 土 , 有 直接 插 到软 泥 土层 底 部 , 用 软 泥 土 层 作 为 隔 震 层 。 利 12 9 3年关 东 大地震 发 生 , 附近 同类 建筑 毁 坏 严 重 , 但 这个 建 筑却保 持 完好 。 9 4年 , 12 日本 的鬼 头 健 三 郎提 出 了在 建筑 物 的柱 脚 与 基 础 之 间插 入 轴 承 的 隔震 方
2024年建设工程抗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建设工程抗震市场前景分析1. 简介建设工程抗震市场是指在建筑、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中,通过采取抗震措施和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抗震能力,从而减少地震灾害对工程造成的破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设工程抗震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设工程抗震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2. 市场需求2.1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加强抗震工程方面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提供抗震工程项目的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建设工程抗震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 建筑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物的抗震要求越来越高,这将带动建设工程抗震市场的发展。
2.3 工程建设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
在这些工程建设中,抗震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市场对抗震设备和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3. 市场规模3.1 市场现状: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抗震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从数据统计来看,建筑市场规模从XXXX年的XXX亿元增长到XXXX年的XXX亿元,年均增长率为XX%。
3.2 市场预测: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预计未来几年,建设工程抗震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
其中,预计XXXX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XX亿元,年均增长率将超过XX%。
4. 市场竞争4.1 供应商竞争:建设工程抗震市场存在大量的供应商,包括抗震设备制造商、抗震技术服务提供商等。
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商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供定制化服务等方式来争取市场份额。
4.2 技术竞争:抗震技术研究和应用是建设工程抗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在抗震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
因此,提升抗震技术水平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5. 市场机遇5.1 技术创新:目前,我国在建设工程抗震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抗震设备的可靠性、抗震技术的可持续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地 震 工 程 发 展 现 状
对于复杂庞大而粗糙 的土木工程, 尤其是涉及结构的非线性 , 没有现成 的理论、 方法和直接可用的验 。 2发展趋势
地震工程研究于2 0 世纪 2 0 年代纳入现代技术科学范畴,
其发展大体经 历了 2个阶段 。第 l 阶段( 2 0世纪 2 O~ 3 O年
失。 在 二 十 世 纪 内震 级 等 于 或 大 于 8的 强地 震 已经 发 生 1 O次 供 了技 术 基础 ,成 为 编 制 大 震 应 急 予案 和 防 震减 灾 规划 的依 之多, 其 中发 生 在人 烟 稠 密 地 方 的地 震 损 失 更加 惨 重 , 如2 0 0 8 据 。动力时程 分析 己属主流 ,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性态 的模 年 5月 l 2日的 汶 川 大 地 震 。所 以必 须 大 力 进 行 地 震预 报 与 拟 成 为 最 主要 的关 键 科 学 问题 之 一 , 这 一 阶段 可 称 之 为“ 动 力
静力抗震实验提供 了结构构件 的本构关系 ,计算机技术的迅 速发展使弹性体振动分析的成熟理论在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中
2 . 1 运用 高新信 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在单体工程、 社区、 城市和区域
获得应用 , 各种 结构模态实测技术与数值 计算相结合, 使基于 的综合防御进程 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
抗震设计范围包括 结构抗震验算和抗震措施两大部分。
代) 以 日本为代表, 在 由地震记录推测地震动l 儿 J 速度和将土木 根据 大量现实资料 ,结构破坏 的主要原因结构细部和地基基 结构视为刚体 的假 定基础上 ,认识到 由加速度引起 的惯性作 础处理不 当。钢结构和劲性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表现为近节 用是造成结构物地 震破坏 的原因, 建立了借 助“ 震度” 进行抗 点 的 开裂 或 翼 缘 的 屈 曲,此种 破 坏 现 象 常为 外 包 混凝 土 所 掩 震设计验算的方法 ,这是地震工程研究 中最早的重要科学认 盖,不易发现 。现行的各国抗震规范几乎大 多采用以地面运 识 。这一阶段可称之为抗震分析 的静力 阶段 。美 国于 2 0世 动反应谱为基础, 按结构延性调整结构反应的设计计算方法 。
文 献 标 识码 : A 中 图 分类 号 : P 6 3 1 . 4
0引言 动力实验提供 了人工模拟结构地震破坏的新的技术手段。除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 重的 自然 灾害之一 ,具有突 发性 应用于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之外 ,地震工程 的研究成果又为
和破坏性 的特点 ,强烈地震往往 带来 巨大 的生命和财产的损 抗 震 鉴 定 、 加固 , 地震灾害损失预测, 震 后 灾 害损 失 评估 等 提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两方面的工作,地震工程学正是面向这两 阶段 ” 。目前的性态抗震设计研究可分为性态抗震 设防标准 方面工作 的学科 。地震工程 是为了防御地震 的突然袭击所采 和性态抗震设计方法两部分 。前者涉及设防地震动水准 的确 性态水准的确定, 最终给 出抗震设 防标准。性态抗震设计 取的有关工程措施的总称 。 包括地 震烈度 区划的鉴定与划分, 定、 抗 震建筑规范的正确制订与合理运用 ,结构设计与最佳周期 是传统抗震 设汁的全面深化、 细化 、 优化和个性化 , 性态抗震
振型分解的抗震设计反应谱方法被工程界所接 受和掌握 。 2 O 定位系统和遥 感技术 。通过公共和专用 的英特网快速传递信
世纪 7 0年代, 各国均编制和修 订了抗震设计技术法规, 认 同 息 ,在决策支持系统 的帮助下可将科研成果和领导部门的决
了“ 小震不坏、 大震不倒” 的 设 防标 准 和 基 于 反 应 谱 的 设 计方 策意见很快转变为减灾行动 。 法, 称之为“ 反应谱阶段” 。
地震工程 的研究现状 和发展趋势
雷
( 陕西 国际 商贸学 院
摘 要
敏
陕西 ・ 成阳 7 1 2 0 4 6 )
地震工程是 为 了防御地 震的突然袭击所采取 的有关工程措施 的总称。包括地 震烈度 区划的鉴定 与划分, 抗
震建筑规范的正确制订 与合理运用 , 结构设计 与最佳周 期的研 究, 建筑材料 的选择和地 震灾害 与次生灾害 的预防等。 本文主要介绍 了地 震工程研 究的研 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指明了地震工程研 究的重要性 , 具有 一定 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地震工程 研 究现状 发展趋势
坏、 大震不倒” 。近十年来世界范 围内破坏性地震造成 的人员 用来看 , 新的研究 尚未大量形成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 与反应谱 死亡和经济损失都极其 巨大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加快 阶段迅速取得成功相 比, 我们面 临着更大的知识和技术困难 。 进行地震工程 学的科学研究工作 。
纪3 0 年 代 获 得 了最 早 的强 震 加 速 度 时 间 过程 , 人 们 开始 对 地 抗震设计 的基本 目标是保 障生命安全 ,不能适应综合防御的
总结了满足各种性能要求 的抗震设计思想, 与传 震动有 了更直观和 更深刻 的认识 。地震现场的科学考察活动 要求。所 以, 大大丰富了研 究者对结构破坏特征及其原因机理的了解 。准 统的抗震设 计思想 相比有 以下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