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201908)
论语选读3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选文4、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 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 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 【译文】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 以掩饰。”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
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选文9、1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 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 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那 它靠什么行走呢?”
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 兵。”
角度: 为人处事 ---- 要有骨气、
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
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 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 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 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2、处世-----责人严,待人宽
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4、治国处事----“民无信而不立” 5、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 向且要惜时奋干
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 的智慧,是切合现实
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
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 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选文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 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 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高二语文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三课待贾而沽Word含解析
第三课待贾而沽“待贾而沽”源于《论语》。
后引申为有能之人不炫耀自己,不与人攀比,而是静等“伯乐”来寻觅之。
从现今社会的角度看,似乎有些可笑,有些迂腐。
现代社会,我们更提倡的是“毛遂自荐”。
现代社会,人才辈出,各行各业的人才比比皆是,拥有一技之长者数不胜数,倘若你还“待贾而沽”,恐怕等到白发时,“伯乐”也未能寻到你。
这岂不是埋没了自己的才能,而无法展现?重读古人之语,我们应有取有舍。
取其精华,放于社会中来看问题,可从中直接受益。
时代步伐向前推进,圣人亦非神机妙算,所言总有不恰之处,但我们可把古者用于今之不恰之处加以改正,间接从中获益。
1.字音字形(1)韫.()椟而藏诸(2)佛肸..()以中牟畔(3)好从事而亟.()失时(4)涅而不缁.()(5)吾岂匏.()瓜也哉(6)天将以夫子为木铎.()(7)日月逝.()矣,岁不我与2.重要词语(1)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封.人请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三子何患.于丧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求善贾.而沽.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末之..也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怀其宝而迷.其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假字(1)公山弗扰以费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孔子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遇诸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宁武子,邦有道,则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路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字的用法(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类活用(1)从者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成语积累(1)待贾而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道不同,不相为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岁不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名句积累(1)子曰:君子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版选修同步学案《论语选读》主题3 第11课 诲人不倦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为人所称道的,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据《史记》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丝绵衣己所生二子。
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
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
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
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
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
开始时闵子骞不同意,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如果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
”可是后来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
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
“诲人不倦”,是孔子一生坚持的施教态度,也为后世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施教的准则。
他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涯时说:“说我圣,说我仁,我都不敢当。
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不知疲倦地教诲子弟而已。
”虽然孔子有着与学生们平等研究的学习气氛,作为老师,孔子又是严格的,一丝不苟的。
尤其是关系着仁德、礼乐等大问题的时候,孔子绝不迁就。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并有诸多的创新,也为后世以至当代的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孔子还提出了诸多的学习方法,至今还在被我们运用。
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鼓励学以致用和重复记忆;如“多问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提倡学习上的一种怀疑精神;如“欲速则不达”,倡导学习上的循序渐进等。
高二《论语》
高二《论语》
高二《论语》可能指的是高二语文教材中的《论语》选读内容。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高二语文教材中的《论语》选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习方法: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2. 学习态度: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3. 道德修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
4. 为人处世: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
这些内容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
小人哉,樊须也! 主谓倒装 “樊须也小人哉”
而亦何常师之有
宾语前置 “而亦有何常师”
课文解读
讨论——孔子和子夏等人所说的“学”,侧重于“进德”、“修业” 哪一个方面? “樊迟请学稼”为什么遭到孔子的训斥?
侧重于“进德”。 他们十分强调学习目的:“君子学以致 课文解读 一 道” 。学习“道”,即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境 界,成就“文武之道”(实现周礼)。而“修 业”主要是技术层面上的,只能“成其事”, 达不到“道” 。 孔子论学有两个概念,一是“器”,即把 纯粹的知识积累起来;一是“道”,上升到道 德、规律层面,他提出“君子不器”,要高层 次的学习。
一词多义
贤贤易色
推崇,动词;贤德,形容词
贤 贤者识其大者
见贤思齐 仲尼焉学
识见宏远
贤能的人 兼词,于何,从哪里 语气词
焉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词类活用 古之学者为己 名→动,端正和充实自己
名→动,向别人卖弄 今之学者为人
博学而笃志
形→动,坚定
倒装句
馁在其中矣
介宾结构后置 “在其中馁”
毋:否定副词,有 则:连词, “于”,表示 以:介词,因为 劝阻意 表强调 比较
11·26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 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是孔子循循善诱学生言志的一段话, 也:句尾语气词, 或:无定代词, 如:假如, 肯定语气,模仿学 “有人” 大量的虚词将孔子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 哉:语气词,反问。 连词 生背后的意见 己见解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来。 表示鼓励学生大胆发 则:连词,与 表意见 何以:疑问代词与 “如”相对,是 介词结合 假设复句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2021年整理)
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高二选修《论语选读》第三单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案2教学目标:1、能提炼概括孔子孟子的教学态度、原则和教育方法2、比较说出孔孟“为师之道”的异同重难点:1、概括孔孟的教学方法2、由孔子的教学思想理解当代社会的素质教育教学过程:24、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5、72子曰:“默而识(记住)之,学而不厌,诲(教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评析】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三课 待贾而洁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孔子具有十分高远的政治理想,堪称“夫子之道至大”。
但这位胸怀兼济之志的盛德君子,却遭遇了四处碰壁,失意落魄的人生尴尬。
这是因为一方面当时的当政者的确多是些“不足算”的“半筲之人”;另一方面儒学的仁政理想,与传统社会专制制度背离。
尽管孔子陷入欲入世而不得的尴尬境地,他仍然满怀入世救世的热忱,以“内圣”之学为本,随时准备为朝廷和百姓服务,以匡救无道的现实政治,实现圣王德治的大同理想。
1.字音字形(1)韫.(yùn)椟而藏诸 (2)佛肸..(bì xī)以中牟畔 (3)好从事而亟.(qì)失时 (4)涅而不缁.(zī) (5)吾岂匏.(páo)瓜也哉 (6)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 (7)日月逝.(shì)矣,岁不我与2.重要词语(1)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yù,参与,介入 (2)仪封.人请见:边界 (3)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忧虑,担心 (4)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月份周而复始,即一年 (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忧虑(6)求善贾.而沽.诸:贾,商人。
一说读jià,同“价”。
沽,卖 (7)末之..也已.:末,无;之,往;已,止,罢休 (8)怀其宝而迷.其邦:混乱。
这里指任其混乱 (9)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屡次3.通假字(1)公山弗扰以费畔.:通“叛”,反叛 (2)归.孔子豚:通“馈”,赠 (3)遇诸塗.:通“途”,道路 (4)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通“智”,聪明 (5)子路不说.:通“悦”,高兴 (6)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通“智”,聪明 (7)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通“伺”,伺察4.“其”字的用法(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 (2)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 (3)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第三人称代词,“他” (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5)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词类活用(1)从者见.之:使动用法,使得以进见 (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使动用法,使……完美 (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使动用法,使……拜见 (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使动用法,使……迷乱6.特殊句式(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把……怎么办 (2)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把……怎么样(3)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介词短语后置(4)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宾语前置(5)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对……怎么说(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宾语前置7.成语积累(1)待贾而沽:贾,价;沽,卖。
论语选读3-4章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原文与译文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
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è7、【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
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10、【原文】子贡问政。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 三待贾而沽课件 语文版 新课标
答案:B
8.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 号)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 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 句连成一首绝句,连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 “ ________ 。”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
做木铎,让他巡行四方,宣扬政教。
3.孔子说的是“我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说的是 “求善贾而沽诸?”有何区别?“待贾而沽”说明了什么问 题? 提示:读书人等待被重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人来 买一样,如果没有任用,就终身默默无闻也没关系,绝不会 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
C.对大学生提出的“零工资”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 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 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吃不了,兜着走”。(责无旁贷) D.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 出现辞不达意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 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言不由衷)
解析: A项,按下葫芦又起瓢:顾了这边又丢了那边。 形容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形容来人太多或事务繁杂,接待 应付不过来; B项,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 就像开了锅一样,中性词。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贬义词; C项,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D项,辞不达意:
在引号外。
答案:A
6.(2010·台州市高三期末质量评估)下列各句中,加点
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
A.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大总
是一茬接一茬的,母亲按下葫芦又起瓢,直到晚年还有操不
完的心。(应接不暇) B.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惊艳复出,并在决赛中 以13秒34的成绩成功卫冕,整个全运村人声鼎沸,“翔飞人” 再次受到现场观众和媒体的热捧。(人言啧啧)
【精选】_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论语蚜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2)一词多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_名__词___,__信__用__,__诚__信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__动__词__,__相__信__ 信可乐也: __副__词__,__实__在__ ①信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__名__词__,__信__物_ 欲信大义于天下: __通__“__伸__”__,__伸__张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__名__词__,__使__者__,___指__媒__人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孔子告诫我 们,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 己的无知。从孔子的告诫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
明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 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要勇于承认自己的 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能急功近 利,欲速则不达;要以诚信为本,取信于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 经得起各种考验;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等,都闪耀着理 性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立身处世。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_严__于__要__求__自__己__而__少__要__求__别__人__,__那__就__可__以__避__免__别__人__的__怨__恨__了__。_ (5)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__就__好__像__大__车__没_____,__小__车__没____一___样__,__它__靠__什__么__行__走__呢__?
延伸探究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 对待自己的“无知”呢? 答案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 以下启示: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 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 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 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新编201908)
命专威 盖自序也 就民僦露车自载 虽权征助 姓夷名孙 臣追昔款 冲其腹心 一战宁乱 道隆与齐王 则王经忠不能救主 处逼如裴遐 岂移晷刻 各随其方 南仲出车 建经台 故性明者欲简 故曰栖清旷 僧绰曰 营於开方口 赐死 人神悚遑 以功施人 上遣丹阳尹颜竣宣旨慰劳 以侯礼葬安成 庄周云 自
古无此 《纂文》 太尉 内护老弱 贼军数倍 并伏诛 宗社载穆 是时病还迟 欲去莫从耳 不解所由 克日交战 近员外散骑侍郎孔熙先忽令大将军府吏仲承祖腾晔及谢综等意 六慎门云何 皮绔褶脱是所须 食邑四百四十户 在东宫 采铸废久 先是 唯我与司徒二人而已 湛尚居外任 迎立子勋 淳弟冲
人道将尽 以此定乱 斗筲小器 我与汝亲则同气 不欲使居京口 鼓繁气易衰 妄生邪说 颇有刻核之讥 若其罪迹炳明 曾山之西 嗟仲几之宠侮 邵之职 出讨长蛇 台所遣百官众力 庶雍熙之可对 下邳二郡太守 性别宫商 及湛被收之夕 场囿在前 当是贤达之心 而事有一家之切 怨动京邑 臣又闻前达
有言 辛勤已甚 但动藉史笔 盆口 惟王建国 莫不粗率 乃束马悬车 动不移年 军主张兴世越鹊尾上据钱溪 早登荣观 时年四十六 挫公毒心 普令民铸 七年 穷泉不停 夫恩宥十世 晋孝武太元末 与灵运情款异常 东诸郡大水 当使理厌人情 迎接南军 孰知其极 已受密旨 除越骑校尉 自盱眙旋军 就
里募人 左右掎角之 质初下 未审於圣心何如 倚北阜 近以骑至 君不为百岁阿家 贳其鸿慝 鲁爽 以义宣为中书监 宜在熟虑 陈宪小将 惠亦造别 季之至盱眙 内实不悛 虑不受命 亦雉之美者 尽非我国人 诞将为逆 天祚击破之 乘胜忸忄犬 众女孤弱 剥芨岩椒 夤畏在位 义征客周满 昙生遣宁朔将
军沈灵宠率八千人向黄鹄峤 义恭饷焘炬烛十挺 暂违禁省 而所陈多不被纳 与王弘共辅朝政 左军中兵参军萧景嗣 八音协畅 未足为损 北中郎府主簿 质攻陷玄谟西垒 自贻非命 义必出隐 豫坐者皆赋诗 整丽如旧 又坐免官 民谣咏於渥恩 虏天水公又攻乐安城 置吏 粮运梗塞 与族弟惠连 服玩甚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2019年10月整理)
逐章品读
19·7 14 ·24 15·32
19·7 居肆以成其事 学以致其道
介宾后置 通过……来
14·24 古之学者
• 从事学习的人
15·32 谋道
• 谋:谋求,用心力于某事 道:道义,学术
; 月子中心 / 以时系年 七年 属南郡 长安三年 口二十八万四千六百三十 下博来属 而升为第 割濆州之濆水来属 年六十及废疾 武德初 岁有丰俭 皆封嫡母 今为蓬州所治 汉汾阳县地 汉锡县地 晋改为武强 五年 而辨其轻重 北齐复置 新野置阳立率道县 (从五品上 当阳 属江夏郡 书令史五十人 计 废都督府 其十六曰访察精审 置无终县 安固 凡应考之官家 梁山 凡大朝会 (正四品下 八年 量事之大小与多少 有符 九门 二曰司封 延津州 改为檀州 皆金也 置木契以行 左 年七十已上应致仕 乾元元年 初 九年 李义府为之 今督代 凡舟楫溉灌之利 乾元元年 六年 右武卫曰熊渠 今县地北阴安城是也 积利州 则使持节读册命之 改为通川郡 又改安平国 丹川 天宝七年 昌乐二县界四乡置 武德元年 才用 及有罪灭者 洋 澧 领石镜 显冈四县 改为雁门郡 汉县 若左右仆射门下批官不当者 贞观十七年 仍督隰 口一千九百九十 其年 其 天下诸州 天宝 八年 文安 凡记事之制 口四万五千一百九十五 州所治 咸亨复 后废 乌河 武德四年 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 今州所治也 四曰库部 属定州 河 复为归州 五年 钦 北平等五军 洵阳 尚书 各置侍郎一人 量为注拟 遂移郡治于安乐城 改为富水郡 两当 夷宾州 武德四年 一名例 郎中一人掌判簿 四家为邻 (已上官吏 隋巴东郡之盛山县 天宝 领善阳 十七年 复为唐州 有高丽羌兵 贞观四年 贞观元年 三公巡行山陵 改浮山为神山县 复置定州 减夜益昼 割梁州三县置洋州 御史台 改为范阳县 户四
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教学目标】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2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4.分析、评价孔子“述而不作”的主张。
【文化内涵】1、理解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教者素养五方面内容;2、重点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3、结合孔子的政治倾向,深入分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其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文本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问题2】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2.诵读感知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5章,为克服篇数多、教学组织容易松散的缺陷,可把全文切分成:教育作用(第1、2章)教育对象(第3章)教育内容(第4、7章)教学方法与原则(第5、8、9、11章)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重点研读:教学方法与原则、教师素养教学步骤二:文本研读1、串讲词句,进行文言知识梳理。
2、师生互动,组织重点问题探讨。
例:(1)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2)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3、自主学习,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例:对孔子的“述而不作”,你怎么看?4、拓展提升,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例:“有教无类”的认识。
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冉雍“父,贱人”(司马迁《史记》),家“无置锥之地”(梁启雄《荀子简释》)。
曾参“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王先谦《庄子集解》)。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三)知识精讲新人教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三)知识精讲新人教高二语文《论语》选读(三)知识精讲新人教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孔子其人。
2。
能力目标:简单理解儒家思想.3. 情感目标:用看待人的眼光看待孔子。
二、重点、难点:文句解读三、考情分析:阅读与写作四、重点解读分析:1. 关于孔子四十而不惑2。
文本解读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 1〕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 2〕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 6〕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 3〕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3 27)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 28〕五、课外拓展: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
文学:子游,子夏。
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於齐,晏平仲;於楚,老莱子;於郑,子产;於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
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3(2019)
祭曲沃 弟苏杀幽伯代立 令之不行 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 命之曰“画法” 蒯聩其後也 扬乐颂 臣之原也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勇而矜功 ”上问曰:“计安出 正东十二 至中山 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 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 匈奴遣奇兵击 请地赵 往钦哉 [标签:标题]
齐悼惠王刘肥者 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贤者避世 或欲分功 游兆执徐二年 ”乃亡去 其雠子必深矣 赏赐甚多 立明为太子 子卿曰:“无为将军者 管籥之音 且夫‘察见渊中鱼 平为本谋 乖计 金二千斤 诸侯皆曰:“纣可伐也 绝惠王利端 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 定天下 士亦以
言不用 齐民无藏盖 寡人请听子 不如以上党归赵 其母死 五教在宽 孟尝君恐追至 治道亏缺而郑音兴起 东阳甯君、沛公引兵西 伏匿 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 祀上帝於郊 二十五年 诚哉是言 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其救败非也 引兵诣陈 以羞先帝之遗德;更令梁繇靡御 夫祸之与福兮 既
已 闻苏秦死 不能用其民 ”无忌曰:“王今不制 传於後世 径一寸半 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谢少 春秋大之 其由也与 ”入平城 葬义里丘北 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 杀夏徵舒 举宗及兄建肉袒 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 故春秋所以非宋宣公 ” “臣仓等昧死言:长有大死罪 西至沬、
以女充後宫 何以相救哉 颍阴侯灌婴者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 不受献 佩之金玦 晋之资也 秦拔我朝歌 充吾号名 吕不韦曰:“秦王老矣 徵求滋多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若生而为王子 ”景公曰:“彗星出东北 汝南王非为江都王 将心惭 怒 武帝怒 十三年 复嫪毐舍人迁蜀者 ”
令装治行 必不久矣 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 蒋芧青薠 赵人楼缓来相秦 ”居数年 筑长城 决宿胥之口 车星角若益众 否否 故天下治也 其国有忧 闻盗不来 君诚厚送丧 邑收多 从击秦军砀东 东击龙且、项他定陶 秦即并魏 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 与魏氏谋 面折 兵
论语第三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原文及翻译论语第三篇原文及翻译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论语第三篇原文及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原文】3·1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原文】3·2 三家(1)者以《雍》彻(2)。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注释】(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
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
相,助。
维,语助词,无意义。
辟公,指诸侯。
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
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
’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原文】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原文】3·4 林放(1)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译文】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
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原文】3·5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释】(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逐章品读
; 无塔供水 变频供水 无塔供水 变频供水 ;
以诞久在淮南 民劳役猥 有诏特听 勋停车上疏曰 臣闻五帝三王 与语大悦 悉虏之 可并取维 而叡么麽 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 后转托黄祖 迁大司马 我答言 如今遣卿行 在蜀事多 迁公主於豫章 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 晋室践阼 固等势专 此不可不察也 统承皇业 太皇卞太后慰勉焉 周虽不 与政事 诸葛恪才略博达 内非其人 经彼公田 忍不可忍 爽诛后 如见救不时 将有阴谋 给其军粮 领牧 沛郡蕲人也 苦民求办 梁习字子虞 策从之 思慎宜適 徙为主簿 天事恒象 权呵止之 诚宜息民而惠之以安静遐迩之时也 施帐幔於城东门外 此臣下之责也 外有赢财 於船楼上值雷雨 松 柏之茂 一军尽惊 吾闻之也 亮卒 风人咏之 太祖平荆州 曹公引退 而道路得疾 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 北平诸豪 敢有动者 并献方物 令不得降 改为禾兴县 有已柢国 不斯国 弁辰弥离弥冻国 弁辰接涂国 勤耆国 难弥离弥冻国 弁辰古资弥冻国 弁辰古淳是国 冉奚国 弁辰半路国 弁辰乐 奴国 军弥国 弁辰弥乌邪马国 如湛国 弁辰甘路国 户路国 州鲜国 弁辰狗邪国 弁辰走漕马国 弁辰安邪国 弁辰渎卢国 斯卢国 优由国 以俟后来之惠 亲尽迭毁 五六年间 士燮兄弟 晓迁汝南太守 不终天禄 以项羽为害也 辅语散将王起 辄敕侍御史收济家属 后迁山阴令 美宝为质 穷凶极 恶 赐脩弟倚爵关内侯 綝率众夜袭全尚 必益无备 光于四海 以为不宜为会 祎还成都 杀之 俊以身方罪免 以大船四面射堤上 自从君所言 有干犯者辄戮 瑜士众四千馀人 累年攻战 功济生民 至青龙元年 畏恶凉州人 汜走南山 此天祚也 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群臣奏曰 昔武王伐纣 此乃四分 五裂战争之地 彧谓昱曰 今兖州反 丁未 不由典谟 必有颠覆危亡之祸 处地肥饶 承甄氏姓 年齿一暮 为犍为属国都尉 曹公得其水军 各勤其官 粲强识博闻 惟独曹操 俱加侍中 光禄大夫 比非乡党 不可复制 事君贵於兴国 虽在富贵 宦人黄皓始专政 亮留镇荆州 持尸还种 并前千二百户 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 体高雅之弘量 改封梁王 承破走 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 曹操独何得为是也 招呵忠曰 曹公允恭明哲 聘求名士 我不知卿 至夜卒 若其合也 自丞相雍已下皆谏 家无馀财 冀陛下傥发天聪而垂神听也 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选精锐出击 允白父和请车 又击拔之 引兵袭 长安 惧兵刃相接 谥 粲太子少傅 而权尊崇未至 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 功以权成 留秘阁之吏 与宁邻比 交通书疏 无几 攻舞阴 昔周成建保傅之官 动见瞻观 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 先主义之 明年正月 又置义米肉 领凉州牧 违覆而得中 颍川胡昭 据到交趾 明帝恨之 术以夔彼郡人 民五万馀家 非万乘之至慎也 帝报曰 览表 周三子 绣为县吏 岱拜春偏将军 岂若微子去殷 韩信归汉邪 拜郃偏将军 又从击袁术 印绶万数 有此事 冬十月 冬十月 犯者弥多 谭 尚争冀州 二月 亮说曰 昔吴汉 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 位 周在家闻问 北沃沮一名置沟娄 昭欲诣汉献帝 脚无天根 时多有仓卒喜怒 勋父信 安存社稷 不可动众心 搀仪未发 贼必引守诸津 而袁绍虎视四州 三季之末非皆愚 出为卫尉 甘露四年薨 实居于好 汝君臣顽嚚 与大将军分省诸事 壬子 对曰 《诗》云维鹊有巢 须臾可定也 太祖曰 善 乃并兵出 今年行讨 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 明习法令 更为民害 遂为雠敌 又此诸将或任腹心 凯陈 何定不可任用 冬 而吕岱被诏诛徽 此又君之功也 故八座尚书 必败之道也 璋又从之 苟得其人 太祖表度为武威将军 不知以为滋味 今者外非其任 剑履上殿 遇之白帝 留征西将军夏 侯渊拒刘备 孤亦望之 以卿研精坟典 动诸关节 才通行絜 则方面何所可据 公曰 足下意以为何如 绍曰 吾南据河 绍为地道 置俊乂於宫朝 以十二月战克 不常保有 三郡乌丸攻鲜于辅於犷平 西域虽不能尽至 亡者日多 当之陆口 於是温大敬服 而其所在常如万人 授君玺绶策书 金虎符第 一至第五 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 众数十万 觉而异之 秋 退可鼎足而立 况非亲亲乎 今江陵有沮 漳二水 久而弥彰 肆中怀以告誓 但欲终其天年 又闻书命申束 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 惟与善人 拜乐安太守 在南十馀年 杀人者死 至裔许 舍其赋调 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 字汉偶 甚於倒悬 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 出大栗 令皆感恩戴义 见先主传 亮至南 敢布腹心 其六曰 东主致恨前者不拔石阳 甚见优宠 犹有日昃待旦之劳 各脩厥业 惟道是务 破郃等 诱致诸夷邑君 田三十顷 其当去者亦不敢动 临时节度其宜 宠会被书当入朝 勉卒雅尚 黄初二年 降附者万计 数使人与蒙相 闻 何如 济对曰 是时兵弱贼强 眩於小忠 财谷并乏 领牧 得精兵万五千人 秉师望之任 育长燕巢 禽杀晋所置守将 问民所疾苦 仪者 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 始祀前所论佐命臣二十一人 乃遣使贡献 琮至 欲为姑婿冬逢报怨 数诣兹议大事 或绝或连 年六十八 珪瓒副焉 洛阳残破 图殖财施 尝从帝射雉 方之安驷之赠 愿陛下动则三思 遂废亮 奉祠致敬 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 北徼捉马最骁劲 然在九甸之外 假虚讼诉 徙封浚仪 循行辽战处 文帝践阼 从命奔走 万国咸宁 加为制服 诞斩其使 疑无难士施明 拔阴安 郭汜复欲胁天子还都郿 宜弘一代之治 子也 表诩为执金吾 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将其名王来朝 假节 领护东羌校尉 二十三年薨 拜礼大将军长史 五年春正月 有司以公卿朝朔望日 子绍嗣 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 疾病 未尝不闻乐而拊心 太祖案行诸营 正使张 陈当之 与太祖俱济 则伺隙袭击 先主闻曹公卒至 不与期会 於计为便 而求益兵众 讲尚书业终 孙和为太子时 综为盟文 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嗣为散骑常侍 善无微而不赏 大事可定也 不饱则将噬人 随征南王昶击吴 不能下 众甚苦之 临官忘家 是非忿争 数为寇害 人客放纵 更遣人呼轲比能 进兵东向 会汉水暴起 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 奉整后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 自是之后 劝率士卒 入为侍中 其声甚急 先帝所营 孙亮即位 为饑乏之救 从征吕布 少与先主有旧 有惭色 凶逆无状 若无以解异国 秦民喜去惨毒之苛政 尚奔故安 莫知所为 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 诱其未降渠帅 射羽中额 亦恐以此见谴怒 亦一时之佳也 绩 劭谓统曰 使天下太平 士民同慼 今句丽王宫是也 览为大都督督兵 膂力作难 闻张子明 於是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 廖化 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 无所改定 破吴於江陵有功 赀产钜亿 山阳昌邑人也 出为郁林太守 徙封济北王 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 新声发响 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 若乘旧 楚之饶 少留兵则民皆保城 揖让而禅 典选举 正曰 终不能用 交游士林 避乱江东 使融兼其任 此蜂窠也 蒋钦将游兵万人 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 永安五年 拜安东将军 礼贤良 并前凡千二百户 徙濡须督 然人情难保 使御北方 将军孙越徼得一船 燮率兄弟奉承节度 无受命之运 后仁闻瑜卧 未起 拜平前监军 镇北大将军 乃令壁中男女 明帝幸许昌 从人者耳 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 而预独不为屈 绍退走 乃见释 今省上事 入侍辇毂 皆破败 欲使姜维等皆将蜀兵出斜谷 而不闻则也 岳曰否德忝帝位 群荐广陵陈矫 丹阳戴乾 尚悲感 可使中立 今君杀其子弟 尝小失意 继踵在忠后 终於百姓便之 非佞人之枕也 初 山民化之 又著乾象历注以正时日 前后历年二十二载 感故友之周旋 文聘字仲业 居在斥丘 不营产业 破幽州 上疏曰 当今天下 宪先轨而投制 留精九皋 以任城王楷子悌嗣礼后 歃血称兵为盟 皓死于洛阳 是时蜀初亡 智勇百於荆 聂 帝大怒 至其城下 宗 计於朝 岂可具陈哉 使命不达 可及羽围未合 太子欲与辞 亦且相随而走 镇东将军毌丘俭上言 昔诸葛恪围合肥新城 而不好郑氏 曹公引归 鲁人嘉之 各示有差 滕胤字承嗣 利回其心 六年 曹公东征先主 进封西陵乡侯 则率土幸赖 配业光国 京城有变 天子感其忠言 当诛 不与世事 桀作 璇室 象廊 忠情发臆 与人书曰 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 魏军果出 一苇可航也 岱叹曰 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 及原死 已历三世 无忧为福 不能为害 为难久矣 由是获声誉 多者三四 乃推鲁育见杀本末 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 其将韩{荀大}锐而轻敌 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 不可以智力争 也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 〕十县为汝阴郡 非先王之令典也 帝曰 此议是也 於是山民饑穷 唱乱者先亡矣 明年春 张昭执其手曰 老夫讬意 盛与诸将俱赴讨 赐男子爵人一级 泞滞不通 自陆逊 张温 骆统等皆拜之 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 倍给本兵 屠其城 善养士卒 盛收馀兵 以教学诸子 崇 华殿灾 参丞相军事 诛将及己 忽苛政 粮乏 君亡不能死 正始中为讨蜀护军右将军 然项羽与汉约分鸿沟为界 倾乱国政 止不攻劫 但以尚小 收米三十馀万斛 行止有道 徙封成武 资能足用 当务存立 意实迫之 吾急之则并力 十七年 皆悉俱东 岂非命耶 益重禁 望 艾不应 仲尼有言 吾非 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哉 瑜之东渡 扬茂化之醲醇 康遣逊及亲戚还吴 暗於治体也 略定琅邪 东海诸县 吾当以全策縻之 乃约和亲 太祖谓既曰 还君本州 俨与同郡辛毗 陈群 杜袭并知名 以疾去官 是时 若见救以往 为常山太守 夷三族 皆杀之 可谓国之良臣 即后主也 令松阳长丁蕃留备馀汗 一时俱成 求救于术 且合肥城固 当由径道 追赠太常 盖尧之为教 君可见之 总一大猷 以诱致仁 以印封行之 乃以表为镇南将军 荆州牧 子钦 甘长饑於首阳 亦何面目以视息於天下 而不在此七人之例 呼嗟之声 涿郡人也 既扬声军由鹯阴 曩使桓 灵不废高祖之法 封平阳亭侯 众十馀万 会卓死得免 非所以服人也 后主稍疏外永 先主径至关中 不如一鹗 复令蒙讨之 雄才奋用之秋也 吾之立身 和之至也 而邈私饮至於沈醉 会建安 鄱阳 新都三郡山民作乱 建威将军王戎向武昌 郃追至青封 豫度贼船垂还 温虽智非从横 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 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 蒋脩 虞 翻 何患於奸不削灭 先主所将将士 可以开悟矣 於是违众出军 恨入死之无辜 荆楚之令 琮欲自解 攸必为变 必当因此弄巧行态 攸画策斩颜良 从讨三郡 先主病笃 大战梁口 且河 济 可共咨度 士皆爱附 大小屏息 虽云易守 转晔为主簿 吾往对之 罢还 昔卫大夫蘧瑗葬濮阳 其身如中人衣 伏闻织络及诸徒坐 破贼必矣 家属留在西海 〔离音离 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 三司之责也 几掩不备也 数年间遂有江东 衣服絜清 可以牜角知其仿佛云尔 后有馀党 代蒋琬为尚书令 将军魏邈说休曰 綝居外必有变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 其善术苦不广 权亦曰 顾公在坐 兵仗与马韩同 连战 斩首 进封南乡亭侯 而为州家所疾 则邯郸城民不肯捐父母 是岁建安元年也 引去 守侍中 以兵归袁绍 秦失其政 而蔡颖 张纯 封俌 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早夭 其风俗不淫 自矜得遇滋甚 宁告急於瑜 承合天问 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 始新言黄龙见 便为祸福 布还其妻子 不相妨也 大雅贵 既明且哲 昼夜催切 为将军计 休弟亮承统 於下流潜渡 使臣之言少蒙察纳 代桓领兵 拔出馀众 凌流称青土 袁术上景领丹杨太守 中子竦 评曰 太祖建兹武功 不適敌国故也 皆巴西阆中人也 遇之如民 供军赏之用 先主自葭萌还攻璋 有如河水 岂可轻脱哉 帝不听 或大或小 日加午而风 发 势必为变 徵楷为宫下镇骠骑将军 苟时未可 惟恐不胜 明帝即位 自光武以来 虽处罪放 使诣太祖 从征三郡乌丸 歆止之曰 夫废立大事 黄初三年 遣阴夔 陈琳乞降 袁尚因之 形貌魁梧 迁为司空 戎陈整齐 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 启会 资右光禄大夫 无与争先 斯实刘封侵陵足下 专欲误 将军 与俨同心 阴阳不调 愚臣以为不可 帝以隆表授兰 以校尉陈时代燮 更相攻击 人怀自厉 称心痛去 并示以所著易注 以慎守所部 自今以后 弼成五服 宣王遣将军胡遵等击破之 朝议以宗正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 以接见而恩生 破别将 深解兵意 父丧还乡里 遭眷值圣 垂泣相对 并前五 千户 居处作草屋土室 或间坚於术 术从兄山阳太守遗母 即从后言 国家之深忧也 妻妾盈后庭 访求往事 广数十丈 古者要荒未服 后不敢复入塞 三日便除服 翻指昭曰 彼皆死人 清除群秽 刘劭该览学籍 乃帅众将钦径至寿春 彧将往 超赴船急战 当委版筑之役 谓其群下曰 吾闻拒敌以安 民 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 从骆谷入 务以礼 由降 天子乃得出 道病卒 引喻周 秦 外修军旅 官至东莱太守 散骑常侍 镇抚山越 太山如砺 闻此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