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旧城门知多少
北京九门
北京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已看不到旧时的模样。
原来的城墙成了通衢大道,城门只作为地名而保存。
追寻着城门的变迁,透过历史的画卷和记忆的书卷,我们依稀还能听到老北京的暮鼓晨钟,还能看到戍卒的盔甲鲜明,还能感觉到时代变迁的血雨腥风。
一座座威仪的城门,时间一样消散在空气里,摸不着,看不到,但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像无法忽视写入史册的勇士。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
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
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
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
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
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
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
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
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
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
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
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
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
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
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
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
趣说 老北京内城的“九门”
趣说老北京内城的“九门”陈文杰■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陈文杰北京,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余年的建都史。
说起老北京的城门,民间早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元代以来,为适应军事防御和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北京经过历代皇朝不断修葺完善,逐步形成了“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四方围合,独具特色的建筑格局”。
根据史料寻迹,明代的“外城”,指的是北起正阳门(前门)东西沿线、南到永定门东西沿线、东到广渠门南北沿线、西到广安门南北沿线这个区域,环城开有七座城门,若以崇文门东侧的东便门为起点顺时针寻踪,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这“七门”。
“内城”就更清楚了,基本就在北京地铁2号线环城沿线之上,若以正阳门(前门)为起点顺时针寻迹的话,则分别是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这“九门”。
“皇城四” 指的就是:原在毛主席纪念堂位置上的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皇城还有位于天安门左前方的东三座门,又称长安左门,建筑规制与中华门相似。
明清时期,科举殿试后在此门外发榜,因此又称“青龙门”或“龙门”。
新中国成立后扩建长安街,于1952年拆除;西三座门又称长安右门,位于天安门右前方,建筑规制与大明门相似。
相传明清时期处决死刑犯,即在此门内的西千步廊旁判决,因此又被称为“白虎门”或“虎门”,1952年拆除。
宫城(紫禁城)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是当年历代皇帝临朝执政的地方,其建筑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集尽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精华,所到之处无不彰显皇权至高无上之威严。
而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都形成于民国时期,相对历史较短。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仅就老北京内城的“九门”略作简要介绍。
1.正阳门俗称“前门”,与地安门俗称“后门”南北呼应,为九门之首,位于内城南垣正中,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经此贯通而过。
北京内城的九座“门”原来都有这些作用
北京内城的九座“门”原来都有这些作⽤⽼北京⼈长管北京城叫“四九城”。
“四九城”中的“四”是指北京内城东西南北的四⾯城墙,⽽“九”就代表城内的九个门,过去北京的衙门“九门提督”掌管的就是这九个门的安全。
⽼北京⼈常说“九门⾛九车”,意思就是它们进出不同功⽤的车,为朝廷运送不同的物资。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七年,原名“丽正门”,因位于紫禁城正前⽅,⼜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也不准许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只能⾛东西两边的旁门。
正阳门是专供皇帝⾛“龙车”的。
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毁⼏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保存较完好的城门。
崇⽂门在元代时称为“⽂明门”,俗称“哈德门”,崇⽂门是⾛酒车的城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的。
宣武门建于明代,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门”,崇⽂门与宣武门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右武”的礼制,两门⼀⽂⼀武对应,取“⽂治武安,江⼭⽔固”之意。
宣武门外是菜市⼝刑场。
朝阳门是⽤来⾛粮车的,南⽅的粮⾷向北京调运,必须先⾛通惠河,⽔运到通县,再从通县装车进城,⾛朝阳门进京。
粮⾷进⼊朝阳门后,在附件的粮仓中存放,以备⽤。
现在朝阳门附件还有两处地名“禄⽶仓”和“海运仓”,这就是当年存放粮⾷的仓库。
⾩成门是明清两代⾃门头沟运送煤进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门”之称。
明清两代⾩成门⼀带,⽆论农民还是⼿⼯业者或者商⼈,每年秋分时都会做同⼀件事:祭⽉。
因为⽉坛设在⾩成门南侧,每年秋分,宫⾥必有⼈来⽉坛祭⽉,场⾯恢弘,充满皇家神秘感。
清朝时由南⽅通过通惠河运来的⽊材,常常储存在东直门外,北京城所需⽊材⼤多从东直门运进北京城,因此东直门⼜俗称“⽊门”。
东直门是北京九座城门中最贫瘠之门。
西直门在元代称为“和义门”。
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军徐达率明军攻占元⼤都城,元顺帝北逃,为防⽌元残军反攻,徐达命令指挥华云龙整修、加固,对元⼤都⼟城外侧包砌城砖。
北京城门的作用
北京城门的作用(为了研究簋街叫法的来源,发现城门很讲究啊)默认分类2009-11-29 12:41:51 阅读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
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
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
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
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
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
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
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
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
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
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
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
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
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
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
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
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
穿越明清看皇城 细数北京老城门
穿越明清看皇城 细数北京老城门6座城门历经明清两代逐渐修建,各有不同功能,但遗憾的是,这些记录着历史的北京城门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下来。
据悉,自从民国时期开始拆除部分城门、解放初期为了改善道路交通又拆除大部分城门以来,北京内城原有的9座城门,只余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北京外城原有的7座城门,则无一遗存。
所以,而这些城门大部分已经名存实亡、看不见了,只留下一个空泛的地名。
今天,小编就客串一次导游,给您简单介绍一下北京的城门。
老北京城门北京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
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具体如下: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皇城其他:大明门、端门、东三座门、西三座门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现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下面,挑选几个在历史的车轮中侥幸存在的几座较为被大家熟知的城门。
内城九门之正阳门正阳门,元称丽正门,京人俗称"前门",与地安门(俗称后门)南北呼应。
瓮城中关帝庙为九门之首,故人称"正阳关帝"。
正阳门因皇帝龙车出入此门,正阳门又称"国门"。
走“龙车”。
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专用的,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
这两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阳门。
内城九门之正阳门1949年2月3日北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就是在这里。
“大前门”香烟也是由此而得名,您还记得那烟盒上的图案吗?对,那就是威风凛凛的正阳门,反面的图是建于明正统4年(1439年)的箭楼。
内城九门之德胜门德胜门,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国学常识】北京的旧城门内七外九
【国学常识】北京的旧城门一一内七外九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夕卜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
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
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
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
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
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
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
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
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
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
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
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
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瞠”。
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瞠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
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
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
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
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
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
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老北京城门
老北京城门外城七门之一,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东便门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
外城七门之一,广安门,为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
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
外城七门之一,广渠门,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
广渠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简朴的一个,建于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公元年(1555年),主要包括广渠门城楼、箭楼和瓮城,与北京外城西侧广安门相对称。
外城七门之一,右安门,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门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成,现无存。
右安门位于宣武、丰台两区交界处,现在的右安门立交桥位于南二环中部,东通开阳桥、西达菜户营、北通樱桃园、南达翠林小区。
成了北京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外城七门之一,左安门,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
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 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
外城七门之,永定门,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
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
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2004年重建。
内城九门之一,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
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内城九门之,安定门,元称安贞门。
北京的内城、外城、皇城、紫禁城
北京的内城、外城、皇城、紫禁城关于四九城,老北京城以城墙划分,大体可分为四层,即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所谓“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门和内城的九门。
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具体如下:内城是内二环指北-西德胜门、东安定门;南-西宣武门、中正阳门(前门)、东崇文门;西-北西直门、南阜成门;东-北东直门、南朝阳门。
这是内城九门外城指外二环,北-西宣武门、中正阳门(前门)、东崇文门(就是内城的南三门),还有宣武门西的西便门,崇文门东的东便门;南-西右安门、中永定门、东左安门;东-广渠门;西-广安门。
除去内城南三门合称外城七门。
紫禁城,北-神武门,南-午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紫禁城:就是现在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宫城。
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
紫禁城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
皇城:皇城,位于京城之内,环绕在宫城之外,是拱卫皇宫并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
皇城南起今天的长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东至今东城区南北河沿一线(现已建起皇城根遗址公园),西达今西城区西黄城根一线。
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约2790米,面积约6.9平方公里。
皇城一共有七座城门:天安门: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
明时称'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并易名为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重修。
天安门的高大城台下部有五个拱形门洞,这便是天安门实际意义上的门了。
趣说老北京内城的“九门”
趣说老北京内城的“九门”作者:陈文杰来源:《北京档案》2012年第11期北京,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余年的建都史。
说起老北京的城门,民间早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元代以来,为适应军事防御和政治经济的发展需求,北京经过历代皇朝不断修葺完善,逐步形成了“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四方围合,独具特色的建筑格局。
根据史料寻迹,明代的“外城”,指的是北起正阳门(前门)东西沿线、南到永定门东西沿线、东到广渠门南北沿线、西到广安门南北沿线这个区域,环城开有七座城门,若以崇文门东侧的东便门为起点顺时针寻踪,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西便门这“七门”。
“内城”就更清楚了,基本就在北京地铁2号线环城沿线之上,若以正阳门(前门)为起点顺时针寻迹的话,则分别是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这“九门”。
“皇城四” 指的就是:原在毛主席纪念堂位置上的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皇城还有位于天安门左前方的东三座门,又称长安左门,建筑规制与中华门相似。
明清时期,科举殿试后在此门外发榜,因此又称“青龙门”或“龙门”。
新中国成立后扩建长安街,于1952年拆除;西三座门又称长安右门,位于天安门右前方,建筑规制与大明门相似。
相传明清时期处决死刑犯,即在此门内的西千步廊旁判决,因此又被称为“白虎门”或“虎门”, 1952年拆除。
宫城(紫禁城)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是当年历代皇帝临朝执政的地方,其建筑庄严雄伟、金碧辉煌,集尽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之精华,所到之处无不彰显皇权至高无上之威严。
而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都形成于民国时期,相对历史较短。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仅就老北京内城的“九门”略作简要介绍。
1、正阳门俗称“前门”,与地安门俗称“后门”南北呼应,为九门之首,位于内城南垣正中,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经此贯通而过。
北京皇城文化--老城门
要说起北京的文化,几乎是个人都知道,那叫“皇城文化”。
“皇城”这个“皇”字,自然指的是皇家宫阙,帝王威严,那是自打元代就定了格儿的;可这“城”字儿……新北京建设得日新月异,旧都市风物一去千里,就连这北京城的城门,现在都没剩下几座了。
小一辈儿的人们也确实没法儿想象出老北京城的样子。
北京的老人们都知道,关于北京的城门有句俗话儿,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
今儿个,咱就聊聊北京的老城门文化。
北京人老话儿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
其中的“内九”,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
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
皇城四门:东有东安门(现东华门),南有天安门,西有西安门,北有地安门。
不过呢,要我说,光是知道这几个城门,还不能算是了解北京的老城门。
您想想,要说北京的文化就是这么几个城门楼子,搁谁也不信呐!北京的文化,那是咱祖祖辈辈多少北京人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集合。
先一个,城门什么样儿?您要是说,城门就是电影电视里那么一个大门洞子,那您可真就大错而特错了。
城门,它首先是门没错,可是它又不同于咱们家里的屋门儿或者宅门儿,它是城市之门、城墙之门。
北京的城门和咱们中国古代的城门一样,除了作为出入城市的通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对外防御功能。
一说到城门,其实就是一组防御设施建筑的总称。
它包括这么几个组成部分:城楼。
建筑在城台的上面。
城楼下面和城墙连成一体的部分叫城台,城台比相邻的城墙稍微高那么一点,宽那么一点,城台的正中间儿开个门儿,称“城楼门”。
这城楼门已经是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瓮城。
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
老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的来历(看完真长知识,建议让孩子都看看)
老北京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的来历(看完真长知识,建议让孩子都看看)老北京的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老北京城门示意图一、内城九门正阳门,图4-1正阳门城楼南面的全貌,是1916年之后不久从箭楼向北拍摄的。
左右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是城门改造的工程项目之一。
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
工程于1916年完工。
正阳门面阔7间,齐城平台宽50米,进深24米,通高42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瓮城巨大,呈弧形,宽108米,深85米,四面各辟一门。
正阳门,图4-2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原名丽整门。
因其位于紫禁城的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
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
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
五百年来,正阳门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
城楼上有北京民俗民览馆。
正阳门箭楼,图4-3正阳门,图4-4据资料记载是在1956年,城墙以北的顺城街来了大批的民工,那里传出了推土机的轰鸣声和劳动号子声。
这条不很宽的大街被自西向东掘开了一条两丈多深的大沟,并排埋上了两根很粗的“洋灰管”。
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很大的工程一直到1957年国庆节前才完工,东西顺城街由原来的石子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
后来才知道,这个工程叫做“前三门污水截流工程”,是人民政府为还清城墙南的护城河而修建的。
目的是将原内城的生活污水截流到西便门以东去,防止污染护城河。
崇文门,图3-1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崇文门以瓮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
此外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商望门生畏。
“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
拓展素材:老北京的城门
老北京的城门北京旧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经明、清两代改建发展而成的。
它以宫城为核心,有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道城墙拱卫,城门素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说。
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除了处于中心位置的宫城之外,轴线上节律有序地分布着天安门、前门、永定门、地安门等城门和其他一些重要建筑。
皇城四门皇城,位于北京内城南端中部。
明永乐四年(1406)成祖朱棣诏修北京宫殿及城垣,十五年(1417)大举兴工,十八年(1420)竣工。
沿用了元大内旧址稍向南移,随后又拓展了旧皇城南、北、东三面,呈不规则的方形,四向开门。
天安门正南门为承天门,当时只是一座黄瓦飞檐楼式的五座木牌坊。
成化元年(1465)扩大为九开间的巨大城门楼式建筑。
此后明代180年间虽屡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改动。
清顺治八年(1651),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并更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是帝王宫阙的第一座门,也是北京众多城门中最为高大壮观的一座。
凡皇帝登基、皇后册立等盛大庆典,都要在此以“金凤衔诏”的形式举行隆重的颁诏仪式;皇帝迎娶、金殿传胪、朝审、战时祭路、祭旗、每年祭天地等,均出入此门。
解放后,天安门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造。
今天的天安门繁花似锦,喷泉如银,象征着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壮丽富强。
天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皇城的其余三门分别称为“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以示外安内和。
1912年北洋军阀曹锟发动兵变东安门被焚。
五十年代初因摊贩不慎失火又将西安门焚毁。
与天安门南北呼应的地安门,即皇城的后门,俗称厚载门,随着旧城改造,城墙与城门陆续拆除,遂成通衢。
内城九门内城的改建自明朝洪武元年(1368)攻克元大都即始。
翌年辖理都城,南迁故都北城垣五里。
永乐十七年(1419),又南移故都南城垣二里。
明正统元年(1436)修建九门城楼与城墙,四年(1439)竣工。
明朝将元代丽正、文明、顺承、齐化、平则五门分别易名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
九门皆设瓮城、箭楼,城四隅立角楼,加深城濠,砌以砖石,木桥改石桥。
漫话旧京“皇城四门”及其他三门
Expo 博览53“皇城四门”指的是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扇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出入宫廷用的。
天安门天安门在明朝称为“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皇城南垣的正中,为皇城的正门。
承天门沿用南京“承天门”之形制与名称,意为“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明嘉靖朝曾改称“承天之门”。
明天顺年被焚,成化年间重建。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毁于战火。
清顺治八年(1651),清世祖福临下令大漫话旧京“皇城四门”及其他三门■姚华容孟 丹王 娜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图片整理/焦 杨规模重建并更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坐落于13米高的城台上,重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寓意“九五之尊”。
城台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为高大,明清时仅供皇帝进出。
两侧券门依次略小,王公大臣按品级出入。
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雕饰精美的汉白玉桥7座。
中间券门前后各有华表一对。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仪的地方,如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重大庆典和集会的场所。
1961年,天安门城楼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中图片为1915年拍摄。
地安门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朝称“北安门”,俗称“后门”。
清顺治九年(1652)重建,改称地安门。
地安门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位于皇城北墙正中,与皇城南门——天安门相互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地安门为砖木结构宫门建筑,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约38米,进深三间、约12.5米,高约11.8/201.078Expo博览53西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因有太液池相隔,无法由西华门向西直线通行,与东安门不相对称。
西安门形制与东安门、地安门略同,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
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红漆金钉门扇一对,左、右稍间及末间作值班房。
内城老九门——朝阳门
内城老九门——朝阳门朝阳门是北京内城东南门,原为元大都东南门齐化门。
明初改建北平城,废元大都东北、西北之光熙、肃清二门,故北平城东垣、西垣仅剩二门,无中门。
此门成为明北平城东南门,仍沿用元大都旧称齐化门。
1750年,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上的朝阳门图元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下令修筑新城大都时,在夯土城墙上所辟十一门仅有城楼,元至正十九年(1359),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从此大都十一门开始有瓮城吊桥。
1870年,朝阳门迤南的城墙与护城河,护城河西沿儿城根下的建筑是太平仓齐化门的命名与平则门相对,齐为齐家,化乃教化、归化,“齐化”就是治民之理念。
元朝虽为蒙古人的朝廷,但是典章制度大多出于汉人与色目人之手,在中原,文化方面仍是以汉制为主。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时,被日俄军队轰毁的朝阳门箭楼东面,瓮城外关厢,俄军官兵在街道上横行明正统元年重修京城九门,工程从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工,至正统四年(1439)四月竣工。
扩建了九门的城楼;完善规制,在瓮城月墙开辟门洞修建闸楼,加装千斤闸;改变了瓮城门居中、护城河上设吊桥的旧时设计,在原瓮城门的位置增筑箭楼,但箭楼城台下不设门洞,所有吊桥均改建为石桥。
工程结束后,齐化门改称朝阳门。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时,被日军炮轰塌毁的朝阳门箭楼,以及瓮城东北面全貌洪武年南京城旧有东门朝阳门,北京重将“朝阳”之名冠于东垣之门,也有隐谕恢复洪武旧制和传承有序之意。
“朝阳”有两重意思,一是朝阳门在东方,由城内望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二是从城外来城内的人,则是朝着皇帝的方向走去,皇帝贵为天子,朝拜皇帝也叫做“朝阳”。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京城时,被日军炮轰塌毁的朝阳门箭楼从东直门南小街到朝阳门南小街,沿街东侧直至东城垣,由北向南分布着从北新仓到禄米仓,号称“九仓”的皇家仓廪。
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多走粮车。
故此,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朝阳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终点见证。
北京“老九门”:清朝北京内城九门都有什么用途?
北京“老九门”:清朝北京内城九门都有什么用途?北京内城就是我们所说的“京城”,内城里有九座城楼,由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组成。
清朝还在此设立了九门提督这个官职。
现在的北京已经很难看到这九门了。
我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九门的用途及其作用。
1.朝阳门:粮运朝阳门的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是清朝时期的粮门,来往的大多是粮车。
从京杭大运河运过来的粮食,就是由此进入城内。
2.崇文门:收税崇文门俗称哈德门,它是北京各城门楼中人流货量最繁忙的城门。
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要想进城,就必须在这里交税。
因为崇文门大多过的是酒车,所以又被称为酒门。
3.正阳门:皇帝出入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在明朝被称为大明门,在清朝时被称为大清门。
在当时,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在正阳门的正门出入,普通百姓只能从两边的旁门进出。
4.宣武门:死门宣武门直通菜市口,多走囚车。
在当时,北京的大多数墓地都在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人多出入宣武门。
5.阜成门:煤运从北京城郊生产煤大多从阜成门进入内城,所以这多走煤车,因为“煤”与“梅”同音,所以阜成门的城头上刻着一朵梅花。
6.德胜门:军门军队出征或凯旋归来就由德胜门进入进出,德胜门有品德高尚之意,象征着军队为仁义之师,也正因如此,此门多走兵车。
7.安定门:生门军队出征也从安定门出城,因为安定门外粪场比较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平时以粪车出入居多。
8.东直门:木材东直门外有一座铁塔,塔内供奉着一座药王爷的石雕。
因为东直门连着水系,所以此门多走木材。
9.西直门:御用水车在清朝,因为北京城内水质不太好,所以皇家用水都是取自玉泉山。
每天清晨,皇家御用水车就由此门进入皇城。
值得一提的是,这九门中有八座按时关闭,唯有崇文门因为是收税关口,所以,通宵有差役守卫。
老北京城的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
老北京城的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老北京的城门,分为内城九门和外城七门和皇城四门。
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一、内城九门北京城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诸多朝代的首都,自然是建的恢弘大气。
而古代一个大的城市的标准就是门多,北京城的老城门经历元、明、清三代的建设,一般来说有九个老城门,我们平常说的官:九门提督,就是指管着北京城九个门的守卫、门襟的统领。
而这老北京城的九个门,各个都有着渊源的历史。
1、朝阳门是北京城的东门,朝阳门是当时南粮北运的重要通道,凡是从南方运往北京城的粮食,都要从朝阳门进,再存储在朝阳门内的仓库里,所以朝阳门关系着北京城的粮食重担。
在明清时期,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都在南方,正所谓“苏湖熟,天下足”,当时北京作为首都,人口众多,农田却不多,经常要靠水路南粮北运,进的就是这朝阳门,所以当时北京朝阳门上有一个麦穗的标志。
2、崇文门是北京城的东南门,崇文门在明朝是商人进北京做生意的时候需要交重税的城门,当时的商人在进城门时都要交税,而交税交的最多的门就是崇文门。
据说,当时北京城内的酒都从河北运来,往往要进南门,而酒税又非常重,所以很多都是偷偷带私酒。
而有些酒家都会打出招牌,说明自己崇文门交过税,是正宗的好酒。
所以当时的崇文门也称作商人的“鬼门关”。
3、正阳门是北京城的正南门,古代人建房子讲究坐北朝南,以南为尊,而城墙也是如此,所以正阳门是北京城最尊贵的门,被称为龙门,或者国门。
这是因为这个门普通人走不了,只有皇帝才能走这个门。
皇帝每年出两次门,一次是惊蛰,一次是冬季,走的就都是这正阳门。
4、宣武门是北京城的西南门,与崇文门东西对应,讲究的是“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两门来保卫京师。
崇文门被商人称作鬼门关,宣武门才是真正的死门。
这是因为宣武门口处就是北京城的菜市场,当时刑部处决人犯,就是经过宣武门在菜市场处决,门上刻“后悔迟”三个字,毕竟一出宣武门就杀头,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死门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安定门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一)安定门
1930年前后,安定门箭楼南面及瓮城内真武庙
1930年安定门城楼北面(城外)环城铁路道口
1940年前后,安定门城门洞外(原瓮城内),出城的驼队和进城的清洁车。
1930年,安定门大街北向,出城的驼队和拍照的摩登女郎。
1860年11月21日,内城北垣外,远处为安定门(上图的左半部分)
1921年安定门东侧瓮城断墙和墙下的小货摊。
1921年,安定门城楼东北面(城外),画面中瓮城已经拆除,在城楼两侧城墙上可看到因拆除瓮城而
1930年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墙上面),箭楼顶层西侧
檐角和后抱厦西侧檐角已塌毁。
1930年中前期,安定门城楼西面。
城楼三滴水檐角琉璃瓦已掉(画面中只见到西南侧的),二层木扶
1900~1906年安定门城楼东面(城墙上)
1930年中前期,安定门箭楼西面内部梁架。
你们梦寐以求的北京老城门详细讲解来了,全...
你们梦寐以求的北京老城门详细讲解来了,全...
你们梦寐以求的北京老城门详细讲解来了,全都整理的超清楚,家里有孩子的,早点讲给孩子听,非常有利于孩子了解这些城门的来历。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也是每个人都羡慕去的一个地方之一。
去过北京的朋友都知道,北京老城门是非常多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每一个门都有不同的来历。
比如正阳门,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专用的,皇上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
这两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阳门。
因此,今天,周少给大家带来一份超全的北京老城门讲解,非常的齐全完整,详细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这些门都有详细的讲解,建议家长们最好打印出来,让孩子一个一个门的去了解学习,以后去北京玩,再也不用担心不认识这些门,且迷路了。
消失的北京城:内九门之德胜门
消失的北京城:内九门之德胜门本系列主要展示北京内城、外城和皇城自1860年北京首次有照片资料到1960年代,这100年间北京城垣演变的可视影像。
先数数老北京的城门吧,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于明初改建而成,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始,清朝定鼎北京后格局被延用,一直持续到民国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北京城被基本全部拆除,共历550年(1420~1970年)。
在这期间,一直到1900年庚子之变前的480年间,北京城都是完好无损的。
作为京师的防御设施,一有破损,都及时获得修葺完缮,皇命在焉。
金元明清都城变迁图提起老北京的城门楼子,谁都知道那有名的“京师九门”,可是这“九门”之中却有个特别之门,它的名字叫德胜门,老北京说它不一般。
北京有句老话:先有德胜门,后有北京城。
此话不知是否属实,却道出了德胜门的来龙去脉。
元朝末年,大将军徐达率领大军攻破了元大都,元顺帝急忙从大都城的北门健德门逃走了,元朝从此灭亡。
徐达便把健德门改为德胜门,也叫得胜门,可能是纪念明军取得胜利的意思。
这是洪武元年的事(1368年)。
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北京城时,就把大都城的城墙南移了两公里,另外修了城门和瓮城,还叫德胜门。
由此可见,德胜门的命名早于北京城52年。
京内城有九门,这九门都有城楼和箭楼。
可德胜门的箭楼却有点不同。
拿正阳门来说,箭楼下有门洞和城门,而德胜门的箭楼却没有门洞和城门,奇怪的是,京城九门之中,仅此一座。
那么从德胜门是如何进出北京城呢?原来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箭楼只负责作战,不负责通行,而东侧的闸楼,是对外进出的唯一通道。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上的德胜门图德胜门位于北京城内城北垣之西,北城墙至此开始折向西偏南。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逹扫北,元顺帝北遁,明军夺取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大都北垣之西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并在北垣南五里新筑土城垣,作为防止元军反扑的第二道防线。
京城九门(六)
京城九门(六)今天我要说老北京城九门中的西直门。
西直门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墙。
建筑形制与阜成门大体相同。
元代时称为“和义门”。
西直门也算是东直门的姊妹门,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
那时的北京城里皇家用水,都取自西郊玉泉山,每天玉泉山往皇宫送水车的必经之门,故又被称为“水门”。
相传有书记载,北京城里的水井都是苦水,口感很差,皇帝用的水都是西北玉泉山水,由于专门走水车,西直门的门洞上方嵌有一块汉白玉水纹石雕,被称为“西直水纹”。
西直门的这个汉白玉水纹石雕就和阜成门的梅花一样,都有了专属的logo。
西直门,元世祖兴建元大都时(公元1267年)就开始建造,当时叫和义门。
西直门瓮城建造稍晚于城楼,1358年修建起来的。
明代永乐十七年(即1419年)修缮,改叫西直门。
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为了增强首都的防御能力,又增建了箭楼,把元代的瓮城城门包在了明代箭楼城台之内。
元代时的和义门,是元大都11座城门中,西城墙由北往南的第二座城门,一直为夯土城墙。
1440年,扩建北京城墙,为城墙全部包砖时,将元代原有的城门包砌在新建的翁城下面了。
西直门位于内城西墙。
建筑形制也与阜成门大体相同。
西直门外的高梁河,发源于玉泉山,入昆明湖,经西直门流向德胜门水关。
过去高梁桥的南北各有牌坊一座,慈禧太后去颐和园往往在高梁桥附近的绮虹堂船坞上船,经白石桥、万寿寺、麦钟桥、长春桥,直达颐和园。
也有石路从西直门经高梁桥直达畅春园、圆明园和颐和园的。
有河就有桥,西直门外高梁河上的高梁桥,是北京历史上的著名桥梁,始建于辽代,桥为青白石三孔拱券形,上有栏板望柱,雄伟壮观。
高梁桥就是元代出和义门的主要道路。
明、清时为出西直门往西北方向的主要道路。
关于西直门的传说很多,大部分与督建北京城的刘伯温和镇守西直门的将官高亮有关,高梁河与高粱桥的地名也由此演化而来。
1950年,政府对西直门城楼、箭楼和翁城进行了修缮,使之成为当时北京保存最完好、最壮丽的城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旧城门——内七外九
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内九是指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
外七是指东城墙上的七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南城墙上的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西城墙上的广安门和西便门。
内九门
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
镇门之宝外有铁塔,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
多走运木料的车。
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
标志是瓮城门洞上刻有一枝谷穗。
它是北京的粮门,多走粮车。
朝阳门也叫“杜门”,有休息的意思。
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由此门入城,存放在朝阳门内的几座大仓库内,因此它多走粮车。
它的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庙里只有神牌而没有神像。
北京内城的九座城门各有一庙,惟独正阳门有两座,因此留下了“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
崇文门,元代称文明门,别称哈达门。
标志是镇海的崇文铁龟,多走酒车。
崇文门是“景门”,有光明、昌盛之门的含义。
同时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门中人流货流最繁忙的城门。
在每天关门的时候,会敲钟来提醒要出入城门的人。
而其他城门则敲击一种形状扁平的打击乐器,这种乐器发声如“嘡”。
因此老北京有“九门八嘡一口钟”的说法,同时老北京口语里常说的“钟点”大概也来于此。
当年北京南郊大兴县一带有很多酿酒的作坊,酒车常从崇文门进城,所以有“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囚车”的说法。
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得名,又称前门。
标志是瓮城里的金身关帝庙。
北京城的城门都各有一座庙,而唯独正阳门有两座,其中金身关老爷最为灵验。
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明朝称大明门,清朝称大清门,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准从箭楼下边的正门出入,而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
因此它平时总是紧紧关闭。
宣武门,元代称顺承门。
标志是报时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车。
宣武门是“死门”,当时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带,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门,清代的刑场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车也出宣武门。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
标志是瓮城墙壁上刻着一朵梅花,多走煤车。
阜成门也叫“惊门”,有“公正”的意思。
西山门头沟出产的煤是北京城里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门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车都从此门进城。
标志“梅”与“煤”同音,老年间有“阜成梅花报春暖”的说法。
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
标志是瓮城上有一块刻着水纹的石头,多走水车。
北京城内的水质不好,皇宫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车皆从西直门入城。
德胜门,军队凯旋时从此门入城,多走兵车。
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入,因此此门多出入兵车。
安定门,军队出发从此门出城,镇门之宝是真武大帝,多走粪车。
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
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惟独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庙,真武大帝于是成为镇门的宝物。
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所以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
外七门
广渠门,又称沙窝门。
广安门,明代叫广宁门,又叫彰仪门。
城门的组成—-城楼、箭楼和瓮城
城楼北京内城的各个城门上方都建有城楼,这些城楼坐落在一个墩台之上,与左右的城墙紧密相连,墩台的下边正中间开有一个拱形的券洞,就是城门洞,门洞处安有两扇对开的大门,外包铁钉,正面有镀铜大泡钉。
门后有大门栓。
明代北京内城的城楼修建于明正统年间,各城楼都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城楼一般都是面阔7间,进深5间,但也有进深3间的,像朝阳门。
阜成门就是三间进深。
内城各城楼的具体规格都不太一致,大体上说,以正阳门的规格最高,在各城楼中最为壮观,崇文门、宣武门稍差一些,东直门、西直门又差一些,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阜成门的规格最低,各城楼都有上下两层,守城将士可以登楼远眺。
外城的城楼都比内城矮小。
最高大的是位于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城楼约高20米,为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进深3间,于正阳门遥相呼应。
其次是广宁门,现名广安门,只是比永定门矮了一点。
广渠门和左安门、右安门都是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高度只有15米左右,东便门和西便门形制更小。
箭楼北京各城门的外边正前方还有一座城楼,叫做箭楼。
各座箭楼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阳门的箭楼最雄伟壮观。
城台高约12米,为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南侧面阔9间,北出抱厦7间,东南西三面设有四层箭窗,南面共有52孔,东西两面各有21孔,前门箭楼高38米,宽52米,进深32米,是北京城内各箭楼中最高大的。
在内城9门中,只有前门箭楼下面开有门洞,而且仅供皇帝出入。
北京内城各门的箭楼的造型与前门箭楼基本相同,正面是重檐歇山顶,后面出抱厦五间。
正面重檐下面有三排箭孔,重檐上边有一排箭孔。
外城箭楼的形制更小。
永定门箭楼正面有两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两侧两排箭孔,每排3孔,共有26个箭孔。
箭楼的后面没有抱厦,只有一道门。
广安、广渠、左安、右安四门次之,只有22个箭孔,东便门和西便门最小,只有8个箭孔。
瓮城箭楼的左右两侧也有城墙,并且与内或外城的城墙相接,于是在各城门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鼓出的小城,这就是瓮城。
瓮城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的,像东直门、西直门的瓮城;也有长方形的,像正阳门、德胜门的瓮城;还有半圆形的,像东便门、西便门的瓮城。
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邻两面墙的相接处采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正阳门的瓮城占地面积最大,呈现为东西窄的长方形,其他瓮城只设一个门,正阳门瓮城除了箭楼下边的一个门外,还在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门。
内城各门的瓮城有各特点,就是同一边的城墙上的各瓮城城门都正对而开,像东城墙上北边的东直门的瓮城门朝南,南边的朝阳门的瓮城门朝北,这对于军队从某一城门经城外调往另一城门提供了方便。
西城墙上的西直门、阜成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宣武门都是如此。
正阳门瓮城则是在东、南、西三面开有城门,惟独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安定门是个例外,两座瓮城的城门都朝东。
外城的瓮城比内城小,而且有两座采用半圆形布局,外城瓮城的城门也与内城不同,都开在箭楼下边正中。
废弃的城门
元大都共有城门11座,其中东、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两座,东面三门由北象南依次是: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三门顺承门在西,文明门在东,丽正门居中;西面三门由北向南依次是:肃清门、和义门、平则门;北面两门安贞门在东,健德门在西。
明初,徐达主持重建新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废弃,在南面5里处建起新城墙,原来北城墙上的安贞门和健德门被废弃,东、西城墙上最北边的光熙门、肃清门也因此废弃。
新建的城门
和平门、建国门和复兴门都是民国时期,为了方便交通,在城墙上加建的,但是它们和原来的城门有很大的区别。
它们没有城楼、箭楼和瓮城,实际上只是在原来的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的券洞,使来往车辆、行人得以通行。
瑞典学者喜仁龙曾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做过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它(北京城)比作一个巨人的身躯,城门好像巨人的嘴,其呼吸和说话皆经由此道,全城的生活脉搏都集中的城门处。
由此出入的,不仅有大批车辆、行人和牲畜,还有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希望和失望,以及象征死亡或崭新生活的丧礼和婚礼行列。
在城门处你可以感受到全城的脉搏,以至全城的生命和意志通过这条狭道流动着——这种搏动,赋予北京这一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以生命和运动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