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简的编联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以来“活法”诗论及杨万里诗歌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活法”诗论及杨万里诗歌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活法”诗论及杨万里诗歌研究综述作者:武国强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2期摘; ; 要:近二三十年,学界有关杨万里的研究可谓全面展开、突飞猛进,几成排山倒海之势;研究内容主要是诗歌艺术、诗学理论、学术思想、个人交游、文献年谱、诗人比较研究等领域。

但各领域所斩获的学术成果大不相同,质量鱼龙混杂、高低不一。

本文旨在进一步梳理近百年的学界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深化杨万里研究。

关键词:“活法”诗论; ; 诚斋体; ; 诗歌研究一、杨万里研究概述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亦是当时颇具盛名的文学大家。

周必大在《杨廷秀浩斋记》中称其是“学问文章独步斯世”。

然其诗名尤为显赫,与当时陆游、范成大、尤袤并成为“中兴四大诗人”,姜特立在《谢杨成斋惠长句》诗中盛赞其诗“今日诗坛谁盟主?诚斋诗律正施行”;项安世赞其影响曰“四海诚斋独霸诗”,美其风格云“雄浑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刘克庄道“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亦盛赞“诚斋,一代作手”“天下清妙,绝类太白”,无独有偶,近人钱钟书先生评价其与陆游在当时之盛名,俨然等于唐诗“李白和杜甫”;然陆游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中言道:“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

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其还在《赠谢正之秀才》中云:“誠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

”综上所述,杨万里在当时之影响可见一斑,无怪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其独列为“诚斋体”。

有关杨万里的研究始自二十世纪初,由于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其研究的领域及成果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当时学者主要从其诗歌语言平易浅近、自然活泼的艺术角度进行研究,顺应当时社会对白话诗文倡导的需求,如胡适的《白话文学史》、胡云翼的《宋诗研究》等都曾冠以杨万里“白话诗人”的称号。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就杨万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多,论文也仅有十来篇,其中较有影响的两篇是《杨万里的生卒年月》和《杨万里年谱》,这是新时期关与杨万里生平最早进行考证研究的论文,然而在当时并未引起学界太多关注。

唐宋文学研究综述

唐宋文学研究综述

唐宋文学研究综述唐宋文学研究综述2001年唐代文学研究的层次进一步加深,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出现了一批考论详实、视野开阔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几部功力深厚的代表性学术专著。

纵观本年度的研究成果,可看出唐代文学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意新材料的学术资源意义,注重作家作品的考订辨误工作;二是注重作家群体研究,重要作家作品也是研究重点,力求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三是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的角度来观照文学创作,旨在揭示它们对文学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特点对2001年唐代文学研究作一概括介绍。

新材料的发现和利用对学术研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陶敏的《〈历代法宝记〉、杜诗及其他》(1)和陈铁民的《〈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所见岑参事迹考〉求疵》(2)分别就充分利用新材料对学术研究的价值和利用新材料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刊载了张子开的《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所见岑参事迹考》一文,文中利用《历代法宝记》中有关史料对岑参的事迹和交游作了考证。

陶文认为张文对《历代法宝记》的利用仍有未尽之处,并利用《历代法宝记》中有关杜甫的记载进行杜诗诗歌系年和杜甫交游的考订,纠正了其中的一些不正确认识。

陈文则指出张文考订中存在的问题,以具体的范例说明利用新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徐俊波的《王梵志生活年代考》(3)、赵望秦的《唐文学家张楚金考》(4)、胡可先的《杜牧题池州弄水亭佚诗考》(5)等文对作家生平、作品真伪问题进行考辨,资料翔实,论证有力。

李中华的《晚唐“三十六体”辨说》(6)则将资料考辨与文本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对晚唐“三十六体”之说的辨析,挖掘出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坛信息。

作家群体研究重点是一些规模较小、具有地域特征的作家群体。

这些作家群体多被以前的研究者忽略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阮堂明的《睦州诗人群体的形成与创作》(7)一文对睦州诗人群体作了宏观考察,指出睦州诗人群体是睦州的地域文化背景及大历以后江东所形成的诗坛中心地位的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特点;这对考察晚唐诗具有积极意义。

古代诗词鉴赏诗论题简析

古代诗词鉴赏诗论题简析

古代诗词鉴赏“诗论”题简析在近年的古代诗词鉴赏阅读中,出现了一种备受命题人青睐的命题形式,那就是对诗歌进行二次鉴赏与评论。

什么是二次鉴赏与评论呢?这指的是在诗词阅读中,题目涉及了前人关于这首诗歌的评述,要求考生对前人所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题不但能考查学生对该诗词的理解,而且能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下结合试题谈谈如何解答这一种题型。

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这是做“诗论”题的根本。

读懂作品的字面意思,领会作品的内涵是进行古诗鉴赏的首要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没有这一步,我们的二次鉴赏就是空中楼阁。

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标题、作品的注释、作者的身份、作品的意象、作品的用典、作品的议论抒情句等手段入手,这些都是我们快速理解诗词内容的重要方法。

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解析】通过对作品标题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快速地了解此诗的内容。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

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

这两句是虚拟。

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答案】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读懂诗论的涵义,这是解题的关键。

很多时候,诗论都是直接引用古人的原话,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下笔前要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

考生须将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理解等方法运用娴熟,要充分理解诗论的内容,否则就会答非所问了。

如上面提及的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题中“代为之思”一句的意思是代他人想,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转载]《孔丛子》“孔子论诗”与上博《诗论》

[转载]《孔丛子》“孔子论诗”与上博《诗论》

[转载]《孔丛⼦》“孔⼦论诗”与上博《诗论》原⽂地址:《孔丛⼦》“孔⼦论诗”与上博《诗论》作者:杨朝明在⼈们的期待中,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港抢救购回的⽵简,终于在2001年底开始与读者见⾯了【1】。

第⼀册中收录的⾸篇《诗论》因为关涉到《诗》学的传授⽽格外引⼈瞩⽬,学者们⽴即进⾏研究,⼤家各抒⼰见,就该篇的释⽂、简序、分章乃⾄在《诗》学史上的意义等问题进⾏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但是,由于⽵简是从⾹港辗转购得,不同于郭店⽵简那样从墓中直接发掘得来,⽵简散乱损失在所难免,这给分辨编联带来了困难。

⼤家在《上海博物馆藏楚⽵书》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诗论》的排序与分章,纷纷提出⾃⼰的见解,但分歧依然较⼤。

不⾔⽽喻,对简⽂进⾏调整系联,确定章次,应当⾸重⽵简的⽂字与形制。

但复原简⽂毕竟是⼀项⼗分复杂的⼯作,应当综合运⽤各⽅⾯的学术信息,这有助于对⽵简⽂义的理解,以不致于在学术⽅向上有⼤的偏离,也有利于在学者们提供的众多的可能性中把握最⼤的可能性。

《诗论》现存诗篇,有54篇之多。

【2】《诗论》之外,现在我们看到的资料中,孔⼦、孔门弟⼦论诗的材料很多,其中与《诗论》相互对应的诗篇也有不少,这对研究《诗论》提供了较好条件。

《孔丛⼦·记义》中有⼀段孔⼦论诗的话,它就很可资与《诗论》⽐较研究。

这段话是:孔⼦读《诗》,及《⼩雅》,喟然⽽叹⽈:“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

于《柏⾈》,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

于《淇奥》,见学之可以为君⼦也。

于《考槃》,见遁世之⼠⽽不闷也。

于《⽊⽠》,见苞苴之礼⾏也。

于《缁⾐》,见好贤之⼼⾄也。

于《鸡鸣》,见古之君⼦不忘其敬也。

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也。

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也。

于《下泉》,见乱世之思明君也。

于《七⽉》,见豳公之所以造周也。

于《东⼭》,见周公之先公⽽后私也。

于《狼跋》,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

于《⿅鸣》,见君⾂之有礼也。

于《彤⼸》,见有功之必报也。

谈诗论

谈诗论

谈《诗论》从远古到现今,诗歌,缓缓流淌过千年的历史长河。

它更像一盏明媚的烛火,在文化的长廊上,摇曳多姿,生生不息。

诗歌,或者说,只是感情,它的个人性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大概是最强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对于诗的研究《诗论》就是一部关于诗的独特精神之旅。

一、诗的起源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

诗,也是如此。

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而诗歌究竟起源于何时,一般的学者研究这个问题一般都是从历史及考古学家入手,把它认为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朱光潜先生则是一反常规,他说:诗的起源实在不是一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从根本上指出了把诗的起源看成一个历史问题,用搜罗古佚的办法来寻找答案的错误性。

一.假定在历史记载上最古老的事就是诗的起源。

毋庸置疑,这个假定是错误的。

诗论是从实际观察的证据或是从考古学的证据来看,无一例外的都表明了诗歌的起源不但在散文之先,还远在文字之先。

在文字出现之前,诗歌是通过人们口口相传得以存在和传承的。

而文字的出现,不过是让诗歌以平面的形式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如果我们执意认为诗歌在学者搜集写定之前并不存在,文字形式之前的诗歌都不算诗歌,这岂不是笑话?二.假定在最古的诗之外寻不出诗的起源。

这一个假定,很明显也是不科学的。

诗的原始与否是视文化程度而定的,不以时代先后为准。

对于“诗的起源是个心理学问题”,首先要问的是:人类何以要唱歌作诗?众口同声的回答是:诗是表现情感的。

这是中国历代诗论者的共同信条。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活动,它的根本起源是人类的生产劳动。

在生产劳动中,人类生出各种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情感最适当的方式就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是相契合的,自然的,“不能已”的。

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达。

因此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同源的,而且在最初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他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

孔子论《诗》与《孔子诗论》之比较(一)

孔子论《诗》与《孔子诗论》之比较(一)

孔子论《诗》与《孔子诗论》之比较(一)摘要:比较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与《论语》等传世典籍中记载的孔子论《诗》的内容,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孔子的《诗》学思想。

以往人们认为孔子对《诗》只有使用层面上的阐发,今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则可知孔子以“情志”论《诗》,对《诗》旨也有精确允当的阐释。

关键词:孔子诗情志上博简孔子诗论先秦及汉魏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孔子论《诗》的内容,其中多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对后世《诗经》的研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形式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久前,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孔子诗论》公之于世了,虽然只有29枚完、残竹简,但其学术价值不可限量,它不仅关乎到《诗经》学研究,也关系孔子思想,尤其是孔子《诗》学思想的研究。

本文拟以《论语》等传世典籍中记载的孔子对《诗》的讨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加以比较,以期对孔子《诗》学思想进行更为全面具体的考察。

诗与礼孔子十分重视《诗》与礼的关系,强调《诗》对礼的构建作用和礼对《诗》的约束作用。

《礼记·仲尼燕居》载孔子语:“不能诗,于礼缪”,此与“不学诗,无以言”文异而义同。

又《论语·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即强调一个人欲修身成性,《诗》、礼、乐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诗》与礼、乐的关系。

唐李翱云:“《诗》者,起于吟咏性情者也。

发乎情,是起于《诗》也;止乎礼义,是立于礼也;删《诗》而乐正《雅》、《颂》,是成于乐也。

三经一原也。

”(韩愈、李翱《解论语笔》,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十五)所以当子夏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中明白“礼后”,即一个人最终当立身于礼的道理后,孔子便对其盛赞有加,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孔子重视《诗》、礼二者之间关系的思想,也见于上博简《孔子诗论》。

如第5简,其论《清庙》云:“《清庙》,王德也,至矣。

敬宗庙之礼,以为其本,秉文之德,以为其业。

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综述及展望

近十年孟子《诗》论研究的综述及展望

( 、 一)把孟子《 论和先秦时期同类人物 的 诗》 《 论进行联系和比较。 诗》
收稿 日期 :o 9 0 — 2 2o — 9 O
张海晏先生在《 先秦诸子对 ( ) 诗 的解读与理
作者 简 介 : 灿 (9 2一) 男 , 王 17 , 山东 省 枣 庄 市 人 , 东 大 学 文史 哲 研 究 院博 士 研 究 生 , 要 研 究 方 向 : 国 古 代学 术 文化 。 山 主 中
究, 更加 向纵 深发展 , 出现 了一些 新 的研究成 果 。
在比较孟 子、 荀子 的《 论 时 , 诗》 邹然先生认


研究方法 : 更加注意联 系 、
为 :孟子 和 苟 子 是 继孔 子 之 后 物 望 所 归 的诗 学 “
比较和寻找新 的切人点
近1 O年来 , 对孟子《 论的研究 , 诗》 更加注意
中则 对孟 子《 》 的产 生原 因( 括 客观 需要 和 诗 论 包 主观意愿 两方 面 ) 以及孟 子 “ 诗 ” 论 诗 ” 用 和“ 的不
文本 的重视 ,是 追求 的所谓 ‘ 义 ’的努力。 原
这 几种看 法分别 指涉读 者 、文本 、作者 ,涉及两
将 ‘ ’ 作 论 诗 人 ( 者 ) ‘ ’ 重视 的是 阐 意 看 读 之 意 , 释者 这一 因素 , 在肯定 论 诗 者 ( 重 即阐释 者 ) 的主 观性 ; ‘ ’ 为古 人 ( 者 ) “ ” 重 视 文 将 意 视 作 之 意 是 本 和作者 ,更强 调解读 的客 观性 ,即尽量 用诗人
是: 一方面, 如仅仅对 《 孟子》 中论及《 的文本 诗》
进行 孤立 研 究 , 研 究 的空 间 毕 竟 有 限 ; 一 方 其 另

读朱光潜《诗论》

读朱光潜《诗论》

读朱光潜先生《诗论》有感文学院09中文系王想文 0912422前言中提到朱光潜先生对《诗论》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先生生平偏爱诗艺,受古典文化熏陶,认为“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好的艺术都是诗,不从诗入手,谈艺的根基就不深厚。

”而先生(为表尊敬同时也为方便,下文中简称先生)于此书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全书各章节从诗的起源开始介绍,步步推进论证,谈及了时至今日认识学术前沿的相关论题,总结前人经验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贯通中西古今,可以誉为系中国现代具有开拓之功的诗学专著。

书中谈及的如“诗境”、“情趣”等都是重要的课题,而从第8章开始直至13章结尾充分以中国诗为例分析,展现了一代大师风范。

我就以诗与画的关系为例,谈及一些读了本书之后的感触和心得。

诗画关系论历来是中西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传统。

作为一代美学家和诗学家,先生对这一主题也情有独钟。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文化(以画为代表)大有压倒语言文化(以诗为代表)的趋势,语言与图像相争激烈。

因此,先生诗学中的关于诗画关系论思想的重要性也就被日益凸显出来。

先生诗画关系论思想的形成起于对《拉奥孔》(Laokoon)一书的重视。

《拉奥孔》,其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莱辛(Lessing,1729-1881)的代表作。

莱辛通过对拉奥孔这一题材在史诗与雕塑中的不同处理,论证了诗与造型艺术的区别,从而抽绎出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原则。

莱辛的这一著作曾在欧洲发生过广泛的影响,像马克思等人都曾对它作出过积极的评论。

留学时代的朱光潜潜心研读了康德、黑格尔、克罗齐几位美学大家,当然也包括莱辛。

首先,书中四个小节是根据思维逻辑的关系按顺序组合起来的。

依次是:1)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2)莱辛的诗画异质说;3)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4)莱辛学说的批判。

从常识性的观点以及前人的观点开始引起话题,进而提出莱辛的观点也就是本章的话题中心,经过详细论证之后,又添入自己独到的见解,整章结构紧凑,不失大师风范。

上博楚简《孔子诗论》释读管见

上博楚简《孔子诗论》释读管见

本人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所公布的这批资料和其中的许多问题虽然极感兴趣,但由於古文字修养欠缺,时间投入又有限,本文所谈只是研读《孔子诗论》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粗浅想法,尚未来得及作深入的考订,希望借此机会得到行家的批评指正。

寺第二简:“寺也,文王受命矣。

”“寺”周凤五读作“时”。

按,似可读作“诗”,郭店楚简《缁衣》:“寺员:誓(慎)而(尔)出话。

”“寺员”即“诗云”。

[1] 坪德第二简:“讼,坪德也,多言後。

”“坪德”周凤五、何琳仪、冯胜君等读作“旁德”。

按,马承源读为“平德”,应是,但将“平德”解释为“平成天下之德”,则有“增字解经”之嫌。

刘信芳谓:“……则‘平德’正乃天下歸往之德,其字用其平正義,又包涵有成德而天下歸往之義。

……西周時政权與神权合一,凡有大事,平而成之於宗廟,則《詩論》謂《頌》为‘平德’,字不可移。

”似也嫌迂曲。

“平德”与下文“盛德”相对,当指平常、普通之德,并无太多的深意。

尃观人谷安(焉)第三简:“邦风,其内(纳)物也,尃观人谷安(焉),大敛材安(焉)。

”或读“尃”字属上(如周凤五),作“其纳物也尃,观人谷安(焉),大敛材安(焉)”,恐非。

“某某(邦风,或雅、颂),某某也”乃《诗论》之固定句式,如第二简:“讼,坪德也,多言後。

”“大雅,盛德也。

”“人谷”马承源读作“人俗”,或谓当读作“人欲”。

应以後说为是。

“谷”读作“欲”,《诗论》中即有内证,如第九简“《黄鸟》则困而谷(欲)反其古也”,第十六简“见其美必谷(欲)反其本”。

又,《缁衣》篇有两处上博简作“谷”,而郭店简作“(上谷下心)”(欲),构成异文。

[2]《信阳楚简》一·0一八:“其谷能又弃也。

”何琳仪云:“谷疑读欲。

”[3]皆其证。

与第四简:“曰:‘《诗》其犹坪(平)门,与(并两戈)(贱)民而(左谷右兔)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或读“与”字属上句,看作句末疑问语气词。

[4]恐非。

“门”字下原文有一小墨钉,是断句符号,可见“与”字不应属上读。

《诗论》读书笔记

《诗论》读书笔记

《诗论》读书笔记花了大约有一周的时间,把朱光潜的《诗论》这本书看完了,这实在是一本好书,让我获益匪浅,于是就写了这篇读书笔记。

什么是诗?这是这本书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作者总结道: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

重点词语在于“具有音律”和“纯文学”,“具有音律”的特点把诗与同样是纯文学的散文区分开来,“纯文学”的特点把诗与其他虽具有音律却不是文学的东西区别开来。

在讲到诗与散文的区分时,作者强调到: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从形式上和实质上见出。

也就是说,单从音律上或者单从题材上,都不能必然把诗和散文区分开来。

形式上来说,自古有“有韵为诗,无韵为文”的说法,这里面,“韵”就是形式上的内容,古人以为有韵的就是诗,没有韵的就是散文,作者认为,古人的看法虽支持者众,终究失之于偏颇,他认为“诗可以由整齐音律到无音律,散文也可以由无音律到有音律。

”作者认为诗与散文并不能严格区分,在它们中间有一处很宽的重合区域,在这重合区域里,有的诗因疏于音律而近于散文,也有的散文因富于音律而类于诗。

所以,从形式上来说,诗与散文尚不能完全区分开来。

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从内容题材上来说,古人认为诗宜于抒情而散文宜于说理,作者认为,诗不必有诗的题材,散文不必有散文的题材,诗不一定只能表现情趣,它也可以阐述哲理,暗示宇宙奥义,散文也不一定只能表现理趣,它同样可以抒发情感,蕴蓄绵绵情思。

所以,从实质上来说,我们也不能把诗与散文严格区分。

作者认为,要同时考虑音律和题材,才可能把诗与散文区分开来。

然而,从对诗与散文的区别的分析当中,作者认为自己“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的定义并不很是自适,以为它还不谨严。

关于诗的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作者认为情趣是人的主观的观照,意象是独立于人的客观的物象,一首诗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情趣(主观)和意象(客观)的忻合无间,也就是说意象恰好能反映情趣,情趣恰好能融于意象。

不管是创作诗歌还是欣赏诗歌,都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对于作者来说,创造就是把由意象构成的融入了情趣的意境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而对于读者来说,创造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调动自己的情感经历把诗所表现的意境领会出来,因为每个读者的情感经历甚至于同一读者于不同时期时的情感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欣赏一首诗也就是一次无可复现的创造。

近三十年(1978—2008)王昌龄诗论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1978—2008)王昌龄诗论研究综述
The e o e ti fg e tsg fc nc o s r uta d s r f r .i so r a i ni a et o to n um p t e e a a e c a hive n s O a o i i u h s c d mi c e me t.S st mpr ve t o he u de sa di a g Cha .i g a heba k r u d i f r ai n o h t rp ms d rng t i n r tn ng ofW n ng 1n nd t c g o n n o m to ft e o he oe u i heprme oft he Ta g Dyn sy a d t e n h t t so a g’ p e i h o e n p e issu i sd rn h ngDy a t. n a t n d f et e sa u f o i W n S o tct e r si o tc t d e u g t eTa n sy i i
Abs r c :W a a gln S a r no e oei h o ita l a y po tdu i g t e p i i e o ta t ng Ch n i g i e wn d p tc t e rs swe l s a ke e rn h rme tm ft he
A r e ft e St i si o W a h ng i ’ e i si hePa tThr eDe a s Su v y o ud e nt h ng C a lng SPo tc n t s e c de
(9 8 2 0 ) 1 7 0 8
触 及这 一 问题。
了较为深 入 的研 究, 取得 了丰硕 的成 果。 理和 综述 梳 这 一研 究概 况 及 其成 果, 对进 一 步深 入 了解 王 昌龄

从《诗论》看诗歌“实质”与“形式”的关系

从《诗论》看诗歌“实质”与“形式”的关系

从《诗论》看诗歌“实质”与“形式”的关系作者:伏子扬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5期摘要:对于诗歌实质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讨论者颇多,朱光潜在其《诗论》里也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实质与形式同一性的观点,并将其作为贯穿全书的重要论点从多方面进行阐释。

就朱光潜对于“实质”与“形式”的论述,笔者希望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诗论形式实质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入门》中提出,“既然诗歌是由文字建构的,那么意义与语言的非语义特点之间的关系便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这句话涉及到了诗歌意义与形式间的关系问题。

在朱光潜的《诗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光潜是把这个问题当作总领性问题进行论述的。

对诗的“实质”与“形式”间的关系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的“实质形式一致”的观点,是《诗论》全文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与方法。

《诗论》的第三章、第四章在全书中具有立论性质。

虽然表面上看,《诗论》第三章、第四章论述的是诗创作中两个不同方面。

前者是对诗境界的解释。

而后者是对诗表现过程的阐释。

但细细考虑,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一些联系。

首先我们从章节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点,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和意象”,第四章“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都牵涉到人的主观情感与外在事物间的关系问题。

其次,如果把朱光潜在两个章节中的论述凝练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章节都是在论述诗的实质与诗的形式的关系。

在诗的境界中,内在的情趣与外来的意象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诗的创作是将主观的思想情感表现为客观语言文字的过程吗?情趣与意象,思想情感与语言文字,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是具有相似性的。

如果将这两章内容连在一起,大致就是对一首诗歌创作过程的论述。

有些学者会用外物—内心—语言文字的诗歌创作线索来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而朱光潜对实质与形式的分析就是基于对这样的常识性观点的驳论。

下面就从几个角度对朱光潜的观点进行论述。

一、对情趣与意象间关系的分析情趣和意象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由对境界的解释引出的。

从两部《诗论》看朱光潜与艾青的新诗理论建构

从两部《诗论》看朱光潜与艾青的新诗理论建构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绪论 .. (1)第一章两种不同的诗质观念与诗美追求 (8)第一节关于新诗的界定:音律性纯文学与诗即真善美的统一 (9)第二节新诗的审美标准:诗美即形式美与诗情是诗美的本质 (11)第二章新诗创作的两种主张:主观感性释放与现实理性思考 (13)第一节意象的捕捉:形象的直觉与形象思维 (14)第二节意境的营造:情趣和意象结合与感觉是思想情感的契合16第三节语言的选择:音乐性语言与朴素、单纯、明快的语言 (19)第四节诗体的掌控:新格律诗与自由体诗 (21)第三章诗歌反作用于时代的两种观念:出世与入世的诗歌功用.. 23第一节朱光潜:诗歌具有超脱社会现实的功用 (23)第二节艾青:诗歌具有社会宣传的功用 (24)第四章两种诗论的思想、理论资源 (26)第一节西方文艺理论资源:“直觉说”与法国象征派 (26)第二节传统哲学思想资源:道家“消极避世”与儒家“求善”30第五章两部《诗论》对于现代新诗理论建构的意义 (32)第一节为现代新诗理论建构带来了新的审美标准 (32)第二节为现代新诗理论建构提供了多种创作方式 (33)结语 (36)参考文献 (37)后记 (40)绪论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史上,诗词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拥有非常辉煌的成就。

到了“五四”时期,随着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大量涌入,“五四”革命浪潮的席卷而来,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大力开展,以文言文为书写根本,模式僵化的旧诗不再适应文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革新知识、抛弃死的诗学重建新的诗学迫在眉睫。

于是,激烈地批判传统诗词,从韵律、语言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变革和创新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风起云涌般出现。

朱光潜《诗论》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朱光潜《诗论》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然而当前的初中古代诗歌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

《诗论》是朱光潜有独到见解的诗学著作,凝聚了他对于诗歌研究的精华,书中的观点在一定理论高度上,能够为古代诗歌教学提供恰当的方法和途径。

充分发挥它的价值,既有助于养成学生的诗歌鉴赏力,又能强化学生的文学修养,同时可以让教师和学生进一步的识诗性,懂诗法,真正发挥古代诗歌的魅力。

本文概括了朱光潜《诗论》中“情趣”、“意象”、“诗境”、“音律”四个主要诗学观点,论述了其运用于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现实意义,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趣味;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增加诗歌鉴赏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以诗境来促进诗歌美育的发展。

并以此为指导,在借鉴前人古代诗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其运用的启示,阐述了普遍适用于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知人论世、比较鉴赏等方法,多维度解读再现古代诗歌的情趣;充分调动联想与想象,积累常见的意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语言和意象之美;教师要进行情景设计营造诗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进行诗境的仿写;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消除与文本的隔阂,掌握诗歌的音律。

朱光潜《诗论》中的诗学观点能够丰富已有的古代诗歌教学研究成果并为教师提供一些适用于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新方法和新理念,对探究初中阶段的古代诗歌教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朱光潜,《诗论》,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应用研究ABSTRACTAncient poetry, as a carrier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literati and scholar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urrent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pai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junior high school, so we cannot stop the pace of exploration."Poetics" is Zhu Guangqian's unique poetic works,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his research on poetry. The viewpoints in the book are at a certain theoretical level and can provide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approaches for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Making the most of its value for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can not only help to develop students' appreciation of poetry, but also strengthen their literary cul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make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re poetic, understand poetics, and truly exert the charm of ancient poetr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four main poetic viewpoints of Zhu Guangqian's "Poetics" in "Poetics", "image", "poetic context", and "tempo", and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ts application to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ha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Taste and literary interest; improve teachers' theoreticalliteracy, increase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poetry appreciation classes; use poetic contex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aesthetic education.Taking this as a guid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of predecessors, it puts forward the inspir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and elaborat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nd comparing appreciation. Reproduce the interest of ancient poetry; fully mobilize association and imagination, accumulate common images, and guide students to deeply appreciate the language and beauty of poetry; teachers should design scenes to create poetic context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imitate poetic context Write; guide students to repeat the reading, eliminate the gap with the text, and master the rhythm of poetry.Zhu Guangqian's poetic perspectives in Poetics can enric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and provide teachers with some new methods and ideas suitable for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Zhu Guangqian, Poetics, Chines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Ancient poetry, Applied Research目录绪论 (1)(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5)一、朱光潜《诗论》的主要观点 (7)(一)读者对诗歌的再创造需蕴含“情趣” (7)(二)诗歌意象世界的生成就是一种创造 (9)(三)理想的“诗境”是情趣与意象的完美融合 (11)(四)诗的生命形式在于音律 (13)二、《诗论》在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价值 (16)(一)以诗境促进诗歌美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18)(二)借用《诗论》观点提高教师自身的诗歌理论素养 (17)(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文学趣味 (18)三、《诗论》主要观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2)(一)多维度解读诗歌以培养学生“情趣” (22)(二)通过意象的把握深入体会诗歌 (26)(三)在抓住教学关键点的基础上把握“诗境” (31)(四)以诵读教学为核心把握诗歌音律 (33)结语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绪论绪论(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朱光潜是中国现代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大家,他对中国诗歌的独特价值,体现在他对文学和美学的研究,都以诗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同时用超越前人的诗歌基础理论促进中国新诗的历史转型。

高考语文备课信息类文本阅读指导:论述的思路结构和论证

高考语文备课信息类文本阅读指导:论述的思路结构和论证

高考语文备课信息类文本阅读指导:论述的思路结构和论证(2021新高考Ⅰ卷朱光潜《诗论》)论述的思路结构和论证特点在把握文本语意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文本的论述思路结构和论证的特点。

在高考试题中,“行文脉络”重在思路的梳理,“论证思路”重在中心观点论证的过程,“论证结构”重在论证主体的结构特点。

论证特点是对论证方法、论证角度、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等的综合表述。

一、必备知识——论述思路结构二、本轮部分的结构模式三、论证分析2021新高考Ⅰ卷朱光潜《诗论》摘编全文共10段,内容梳理概括如下:1.提出话题,诗画不同质。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

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2—3.诗画不同质提出的缘由。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

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

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

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

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

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

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

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4—5.异点分析。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

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

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

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廖名春
【期刊名称】《中国哲学史》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说明:本文按形制将诗论简分为两部分,一是简头简尾写满字的一类,
共23支残简,缀合为17简;二是简头简尾留空的一类,共6简。

释文以简为单位,一简为一段,依次而下。

为减少印刷麻烦,释文皆以通行字写出,需要讨论处则加以注释。

简号注于简末。

缺字能补出的,用[]号表示;不能补出而可数的,用口表示;不能补出又不可确数的,用……号表示。

简中脱文和脱简缺文亦用[]表示。

【总页数】11页(P9-19)
【作者】廖名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3
【相关文献】
1.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校释四则 [J], 陈霞光
2.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兼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之命名 [J], 王齐

3.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解诂 [J], 陈斯鹏
4.上海博物馆藏楚简《诗论》第2简的释读问题 [J], 范毓周
5.《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身份及思想内涵 [J], 水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刘禹锡诗论

刘禹锡诗论

刘禹锡诗论刘禹锡诗歌题材丰富,多体善备,含蓄蕴藉,而又骨力豪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刘禹锡在中唐的诗坛上颇有地位,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也很有影响。

他的诗歌清丽爽朗、含蓄蕴藉,而又骨力豪劲。

清翁方纲说:“中唐六七十年之间,……堪与盛唐方架者,独刘梦得、李君虞两家之七绝”,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艺术评价。

他虽没有系统地提出过自己的文学理论见解,但他关于文学创作的很多真知灼见却散落在他文集中。

并且这些诗论都出现在刘禹锡贬谪时期的诗歌或文章中。

通过了解刘禹锡的诗论,能够更好地分析其诗歌创作活动。

一、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意境论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中已经渐露端倪。

唐朝时期,与之有关的各种论说开始全面展开。

王昌龄在其《诗格》中就提出“诗有三境”,其中之一就是“意境”――“意境三。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随后诗僧皎然曾经深入地研究过意境这一命题,其《诗式》有“取景”一节,认为“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

”这里提出了“境”和“气貌(意)”的相互关系,认为二者只有浑然洽和,情景交融才能作出好诗。

刘禹锡年幼时,曾师承皎然学作诗,“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思想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后来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是他对意境论的又一发展。

诗者,其文章之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

千里之缪,不容秋毫。

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时。

这里“义”指意义、意思,也即要表达、达到的主旨。

“义得而言丧”,也即“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和庄子的“得意而忘言”,王弼的“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的哲学思想上所阐述的“言”和“意”的关系有相通之处。

也是说使用言辞是要突出“义”,“义”表达清楚了,“言”则不重要了。

最新-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 精品

最新-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 精品

朱光潜《诗论》“情趣”说研究(上)内容提要《诗论》无论是在朱光潜全部著述中或是在整个现代诗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从《诗论》研究的薄弱现状出发,在对《诗论》及其相关论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朱光潜以情趣论诗的总看法。

首先,作者考察了王国维的境界说在《诗论》中被情趣化了的事实,并且论证了朱光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情趣说。

接着,在探讨情趣来源与含义的前提下归纳了情趣在文学活动中的主要特点。

最后,本文作者对朱光潜从境界说到情趣说的转变与发展的原因从外在影响和内在根源两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揭示。

情趣是一个贯穿于文学活动全程的核心概念诗人的创作表达的是他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各种各样的情趣,读者的阅读是在具体作品中欣赏到的不同层次的情趣。

情趣寄寓在语言之中,语音的连接组成声音,语义的组合形成意象,情趣、声音、意象与语言四位一体,构成了情趣说的四要素。

情趣作为一个批评范畴对于当代诗歌现状具有切实有效的阐释力和批判力。

情趣说的四要素及其密切融合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诗歌美的根源。

要切实有效地推动新诗发展必须在恢复传统与走向民众的基础上使情趣、声音、意象和语言这四个不可分割的要素齐头并进。

关键词情趣说情趣意象声音语言目录引论《诗论》的地位与研究现状第一节《诗论》在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地位一、朱光潜与诗读诗、写诗、译诗与论诗二、《诗论》在朱光潜著述中的地位三、《诗论》在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的地位第二节《诗论》的版本及其未完成性一、《诗论》的初稿与版本二、体例内外陶渊明问题三、关于《诗论》各章的关系第三节《诗论》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一、《诗论》的研究现状二、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第一章从境界说到情趣说第一节《诗论》与《人间词话》的关系境界说的情趣化&;第二节独具特色的情趣说一、情趣说的来源和含义二、文学活动中的情趣及其特点三、情趣两种谐趣与禅趣静趣四、情趣的接受——趣味批评第三节从境界说到情趣说的成因一、从境界说到情趣说的外因二、朱光潜的趣味主义人生第二章情趣说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情趣、意象、声音和语言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意象一、意象概说二、意象的时间形态三、意象的空间分布第三节声音一、建立一门诗歌的声响学二、语言的声音与意义的协调三、两种诗体的格律转换第四节语言一、语言的地位从工具到本体二、语言的形态澄明或遮蔽第三章《诗论》的局限与推进中国新诗发展的可能性第一节《诗论》的局限与不足第二节研究《诗论》的当代意义一、朱光潜对新诗出路的探讨二、情趣作为一个当代批评范畴的意义三、推进中国新诗发展的可能性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二、朱光潜论诗篇目编年三、朱光潜年谱简编引论《诗论》的地位与研究现状自从一九一六年胡适在美国开始写新诗并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以来,中国的新诗已经走过了将近百年的历程。

《诗大序》主要诗论观点综述

《诗大序》主要诗论观点综述

《诗大序》主要诗论观点综述
《诗大序》是汉代儒家学者对《诗经》的解释和阐述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主要诗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

认为诗歌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因此,好的诗歌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差的诗歌则会带来不良影响。

2. 推崇“温柔敦厚”的诗风。

认为诗歌应该以温柔、敦厚的态度表达情感,避免过激或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以避免引起读者的情绪波动和社会动荡。

3. 强调诗歌的“正变”观。

认为诗歌应该反映时代的变化和历史的演变,以表达人民的心声和社会的现实。

同时,也强调诗歌应该具有“怨刺上政”的功能,即通过诗歌来批评政治的弊端。

4. 重视诗歌的“言志”观。

认为诗歌应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愿,而不是仅仅描写外界的事物。

同时,也强调诗歌应该具有“美刺”的特点,即通过诗歌来赞美好的事物,讽刺不好的事物。

5. 主张“六义”说。

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提出了“赋、比、兴”三种诗歌表现手法,即直接陈述、比喻和象征三种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诗大序》在推崇教化作用、温柔敦厚的诗风、
正变观、言志观以及六义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诗论观点,这些观点对后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诗论研究――以《古风》为中心-李白诗论

李白诗论研究――以《古风》为中心-李白诗论

李白诗论研究――以《古风》为中心|李白诗论摘要:李白的诗学主张绝大部分集中在《古风》第一首和第三十五首中。

李白明确的提出了诗歌“贵清真,重功用”的诗学主张,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并积极地在诗歌创作中进行着实践,最终形成了豪放俊逸、清新绮丽的艺术风貌。

李白;诗论;古风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盖世的才华、横溢的情思、丰富的幻想,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同时他形成了自己的诗学理论,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做出了贡献。

这些诗歌主张,集中见于他的论诗《古风》第一首、第三十五首中,比较系统。

以《古风》为中心研究李白诗学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李白诗论观的具体内容在《古风》中,可以看出李白的诗学观具有儒道兼融的特色,李白确立了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的“贵清真”的诗美范式和儒家理论为基础的“诗教”的诗歌功用观。

李白开宗明义,提出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主张,明确表态要继承风雅传统,确立了“天真”的诗美风范。

(一)确立道家“清真”的审美标准从李白的诗学主张及艺术创作中,可以看出李白所认可的是“贵清真”的道家美学思想,“清”即是清新,“真”则真率,清新自然,真率洒脱的诗风,其实质是崇尚自然,反对矫饰,受道家思想影响,是李白追求的艺术风格。

在《古风》(其一)中,李白站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高度,以独到的批判眼光对诗歌发展的各阶段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在反思历代文风流变之后,将“清真”与“绮丽”对举,这就使“清真”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意蕴。

而“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其三十五)这首,则在批判模拟、雕琢的基础上对“清真”的美学意蕴作更具体的展露[1]。

(二)重振儒家“诗教”的诗歌功用在《古风》中,李白表达了对儒家传统“诗教”观念的认可。

李白虽然写诗时高唱“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但他对儒家学说并不全然否定。

他看重《诗经》的教化传统,推崇《诗经》的风雅正声,认为诗歌要反映现实,要继承《诗经》的美刺和褒贬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诗论》简的编联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杨春梅内容提要上博藏简《孔子诗论》,在整理者复原的文本之外,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编联。

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如关于留白简的认识和处理,《诗论》的体裁、性质的判断,类序的确定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激烈的争论。

关键词上博《诗论》简;编联;留白简在上博《诗论》简的研究中,竹简的编联、分章及文字的补缀、隶定、考释等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探讨的热点,学者们在整理者的主张之外提出许多不同意见,甚至在某些问题上意见分歧很大。

由于竹简的编联、分章及文字的隶定、释读,涉及到对《诗论》体裁、性质、内涵及当时《诗经》类名、篇名序列与今传本之间的异同、孔门诗学思想传承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诗论》研究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属于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和当务之急,理所当然受到研究者高度重视。

对此,廖名春曾忠告说:“《诗论》简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文献学存在的问题,只有在竹简的编联、文字的隶定、字词的释读、作者和作年的探讨等基础性问题解决之后,才能进行学术史的深入发掘,才能进行义理的探讨。

绕开这些问题,我们就是把七宝楼台建立在沙滩上。

”[1]下面,仅就《诗论》简的编联排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错漏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教正。

一、编联和分章问题首先是整理者的意见。

《诗论》的整理者马承源对整理时的困难和方法有如下说明:“这29支简很多残断,有的文义不连贯,因为没有今本可资对照,简序的排列就相当困难,局部简据文义可以排列成序列,但有的简中间有缺失或断损过多,很难判定必然的合理序列。

而且没有发现篇题,虽然所整理的简文内容和书法相同,但原来也未必是连贯的一本,句读符不统一,可能分为若干编,由于残缺严重,只能分类整理,故名为《孔子诗论》。

”[2](P121)可见,整理者所排定的简序只有“局部”是“据文义”排列的,或许比较合理;另有一部分则因“中间有缺失或断损过多,很难判定必然的合理序列”。

因此,其“分类”和排序一方面带有很大的主观推测性质,另一方面也是姑且为之而已,并未以此为文本原貌。

在接受朱渊清访谈时,马承源又强调说:“我们用的是归纳法。

完整的简序颇难再现。

”[3](P6)濮茅左在《〈孔子诗论〉简序解析》中也透露:“由于竹书的不完整,造成了一些简位兼容的现象,马承源先生在整理《孔子诗论》简的时候,方案就有十余种。

”[3](P10)可见,最后发表的简序只是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取的结果,而未必是最后的结果。

毫无疑问,整理者在提供其简序和分类时,实已为其他学者重新编次和复原《诗论》文本预留下充裕的空间。

因此,在马承源整理本(以下简称“马本”)之外出现多种重排本不足为奇。

“马本”将简文内容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所谓“留白简”,与其它“满写简”形制不同,其简辞中“不见评论诗的具体内容,只是概论诗的《讼》、《大夏》、《小夏》和《邦风》”,属于“诗序言性质”;第二类是“论各篇《诗》的具体内容,通常是就固定的数篇是为一组一论再论或多次论述”;第三类“是单简上篇名纯粹是《邦风》的”;第四类“是单支简文属于《邦风》、《大夏》,《邦风》、《小夏》等并存的”。

根据第2、3、4简文先论《讼》,再论《大夏》、《小夏》,最后论《邦风》这一明确的论《诗》次序,整理者认为:“这些情况说明诗各编的名称,在孔子论诗之前已经存在了。

其中《诗》各编的排列是前所未见的新的重要资料”,“《诗论》29支简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毛诗》的《国风》、《小雅》、《大雅》、《颂》的编列次序”。

[2](P121-122)据此,29支《诗论》简被依次分为“诗序”、“讼”、“大夏”、“小夏”、“邦风”、“综论”六个部分。

作为上博简的主要整理者之一,濮茅左对“马本”简序是赞同的,认为“这一简序是合理的、逻辑的,所复原的文本是通畅的,符合孔子思想的”。

在《〈孔子诗论〉简序解析》一文中,他对排序方法的确定原则、补文依据的标准、竹简定位分类的具体根据和理由等问题,作了补充性的具体介绍与分析,对人们理解“马本”简序很有帮助。

关于排序方法,他说:“排序方法的确定是竹书复原的先导。

根据《孔子诗论》中竹简的现状、简文特点,可寻求出三个具有价值的思考点:‘孔子曰’的传统主干线索,竹简特殊形式的导引标记,不可拆分的篇名组合。

这就是我们确定简位的主要办法。

”关于补文依据的标准,他指出:“孔子在论述诗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以排比式语句出现,这一谨守其章句不乱、言重辞复而理明的特点,为我们捕捉段落、章次提供了可把握的方向,同时,也为补缺找到了匹配的文字”;另外,“竹简上的各编线、契口间距离、墨节、墨 、书写行款等是补文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还可参照今本的篇名、诗句及有关论说,寻求对应的文字依据”。

鉴于“有人把一简分作两篇、为时人已有明确篇名的竹书再题写篇名、不同契口间距的简缀合在一起、把不同长度和不同卷的竹书而混合一起编‘竹书’”等现象,他还特意在文末附录“《孔子诗论》竹书现状”一节,对每简的完、残状况及长、宽、厚度、契口位置、特殊标号、留存字数等予以详细介绍。

[3](P9-50)针对“马本”简序,不少学者根据各自对简文内涵的独特理解及竹简形制、残断、缺失等情况的推测估计,以不同方法对简序做了调整,提出一些价值独到的复原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学勤的方案。

李学勤在《〈诗论〉简的编联和复原》中,将其编联和复原的《诗论》文本(以下简称“李本”)分为12章,其中第一章简序依次是简10、14、12、13、15、11,二至十二章简序依次是16、24、20、27、19、18、8、9、17、25、26、23、28、29、21、22、6、7、2、3、4、5、1。

[4]与“马本”比较,“李本”对简序和分章的调整“无异于推倒重来”,[5]特别是对简10、14、12、13、15、11、16、24、20以及简21、22、6的编联,得到许多学者的赞赏和信从。

如姜广辉认为其“编连准确,一定是如此”;[6](P145)李锐则称其首章编联“内中有逻辑、句式上的痕迹可寻,确实不可移易”。

[3](P192)对简21、22、6的编联,廖名春和李锐虽然都从形制上提出异议,并对简6另作安排,但也认为“文字的衔接简直是天衣无缝”,[7]并因此受到启发,或据简6拟补简22之后缺简(李锐),或据简21、22拟补简6之后缺简(廖名春),也可以说是从另一角度肯定了这一编联的价值。

当然,学者们对“李本”也提出不少商榷和修正意见。

迄今参加这一问题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简序和分章释文的学者主要有李零、廖名春、李锐、姜广辉、愈志慧、周凤五、范毓周、曹建国等。

就简序和分章而言,学者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对留白简的认识和处理,二是对《诗论》简体裁性质的判断,三是对《诗论》类序的确定。

以下即就此三问题综述诸家意见。

二、关于留白简的认识和处理《诗论》第2至第7简上下两端都留白,与其它23支满写简形制不同,对此应如何认识和处理,论者意见纷纭,分歧之一是将留白简与满写简各自分篇编联,还是同篇混编。

与此相应,又引出编联的依据问题,主要是如何处理形制和文义的关系。

对两种简形制的区别,整理者显然已注意到,但在整体编联时却并未考虑这一因素,而是根据其概论《讼》、《大夏》、《小夏》、《邦风》等类名的文义特点,将其编联在一起,并接于概论《诗》名的满写简第1简之后,构成整个释文的首章《诗序》。

对此,廖名春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在同一篇竹书里,各篇的书写形制应当相同,因此,两种不同形制的简应该分开,“满写简归满写简,留白简归留白简,如此才能把不同的文献区别开。

不顾这一点,追求《诗序》、《讼》、《大夏》、《小夏》、《邦风》之别,只会治丝愈棼”。

他认为留白简当来自“一篇孔子的语录”,其篇名现在还不能确知。

满写简则应归诸《子羔》篇。

“两者虽同为《诗》论,记载相近,但各有不同的来源”。

对“李本”将简6接在简22下,并以简1殿全篇之后,廖名春也提出批评,认为与“马本”一样,如此编联都是只关注文义联系而忽略了形制区别,这也是其它种种将满写简和留白简相拼接的简序方案“在认识上的一个共同基点”,“都是不可取的”。

[1]李零对自己将简6上接简22下接其它留白简提出特殊的“过渡”说,认为简6简首是有缺字而非留白,简尾则同其它留白简,所以简6是由满写简向留白简“过渡的关键”。

[8]廖名春认为此说难以服人:“这种解释,虽然表面上既照顾到了‘满写简’和‘留白简’文义的联系,又解决了‘满写简’和‘留白简’形制的矛盾,显得很圆通,但实质上是很难信服的。

因为这种既不是‘满写简’,也不是‘留白简’的形制,是为了简6与简22文义的衔接而想象出来的,事实上并不存在。

已有的29简,不是属于‘留白简’,就是属于‘满写简’,并没有折中的第三条道路。

”他因此特别强调形制的重要性,主张在“文“只有在根据形制分篇的前提下,义和形制之间,形制应是第一位的,而文义则是第二位的”,才能根据文义系联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7]张三夕的《关于上博简〈孔子诗论〉编联排序的几个问题》、[9]曹峰的《对〈孔子诗论〉第八简以后简序的再调整》[3](P199-209)等文对廖名春从形制出发对留白简予以分篇处置均表赞同。

彭浩也从形制出发主张留白简当归属别篇,但对形制有不同认识。

针对廖名春对形制第一性的强调,范毓周表示不能苟同。

他认为在讨论留白简和满写简的关系时,还是应“注重其内容的相互联系,因为形制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是为内容服务的。

单纯根据形制去分析这些‘留白’简与满写简的区别,难免会导致舍本取末的结果”;“实际上,从内容上看,这些‘留空’简与满写简是混编在一起的,所缺的内容经上下文比较是可以部分拟补的。

因而单纯根据形制上的差异来判断内容上的分类是未必妥当的”。

[10]留白简与满写简的形制之别,引发人们对留白简产生原因的讨论,无论分篇处置,还是同篇混编,论者对此总有一种解释,作为自己所以如此编联的理由。

李学勤、周凤五、彭浩等主张原先有字,只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造成文字消失。

对此,李学勤认为是“皱缩脱字”造成的;[4]周凤五则认为是人为刮削造成的:“所谓‘留白’,可能先写后削,是削除文字所造成的,不是这批竹简的原貌,更非先秦楚国简牍形制的常态”;“上古有将随葬器物破坏入葬的习俗,《孔子诗论》的所谓‘留白’既然不切实用,是否反映这种习俗?值得深入探究”。

[3](P190)然而,彭浩指出,“在古代墓葬中,尤其是在东周墓葬中有随葬器物部件的现象,如车马器便是其例,但无将器物故意破坏后再行入葬之事”,所以,“可排除留白简是入葬时人为删削”的可能。

他主张留白是由先秦、西汉时期古书“分栏抄写的格式”造成的,“即同一竹简分作上下若干栏,文字从右至左抄写,先读上栏,后依次读以下各栏”,并举郭店简《语丛三》、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和《日书》为证,由此推断“《诗论》留白简原是分三栏书写的,后因某种缘故将上、下栏刮去,只留存中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