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九下音乐之声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之声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并分析音乐之声中的音乐和歌曲•学习音乐之声中的音乐表达技巧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2. 教学内容2.1 音乐之声简介•介绍音乐之声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性格特点•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要音乐和歌曲2.2 音乐和歌曲分析•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题曲《音乐之声》的歌词和曲调•分析音乐之声中其他重要歌曲的歌词和曲调2.3 音乐表达技巧和演唱技巧•学习音乐之声中常用的音乐表达技巧,如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音乐速度和节奏的控制等•学习音乐之声中的演唱技巧,如正确的发声和气息控制、音程和音准的练习等2.4 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培养•学习音乐之声中的合唱演唱技巧和团队配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表演的排练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3. 教学过程3.1 导入•向学生简要介绍音乐之声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播放音乐之声的主题曲《音乐之声》,激发学生的兴趣3.2 学习音乐和歌曲•分析音乐之声中的主题曲《音乐之声》的歌词和曲调,让学生理解其主题和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自己去挑选和分析其他音乐之声中的歌曲,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3.3 学习音乐表达技巧和演唱技巧•通过练习音乐之声中的歌曲,教授音乐表达技巧,如音乐的起伏变化、速度和节奏的控制等•通过音乐和唱歌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和气息控制,提高音程和音准的准确性3.4 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培养•分配学生角色,并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表演的排练和训练•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配合,共同完成艺术表演4. 教学评价4.1 测验•设置测验题目,通过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音乐之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2 演出评价•组织音乐之声的学生演出,评价他们的表演水平和对音乐和歌曲的理解能力4.3 学生作品评价•让学生制作和提交音乐之声相关的作品,如歌曲演唱录音、故事情节的分析报告等,评价他们的表现和创造能力5. 教学资源•音乐之声的音乐和歌曲录音•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或舞台剧视频•音乐之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6. 教学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音乐剧和音乐电影,提高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和欣赏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其他表演活动,如学校文艺晚会、合唱比赛等,提高他们的表演和团队合作能力以上就是《音乐之声》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的基本内容。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角色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音乐术语的理解。

2. 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音乐素材。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音乐之声》主题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音乐之声》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音乐之声》节选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专业音乐术语的含义。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角色形象的性格特点。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情节,理解家庭亲情、友谊的重要性。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2)学生进行相关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音乐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及基本内容。

2. 了解音乐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3.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1. 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及基本内容。

2.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难点:1.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具设备。

2. 《音乐之声》电影片段。

3. 讲解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音乐之声》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Step 2 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和基本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学生根据故事背景和基本内容,猜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Step 3 学习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听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音乐对人的影响,以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3. 随机抽取几个小组进行发言,让学生相互交流。

Step 4 音乐欣赏(15分钟)1. 教师放给学生播放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对欣赏的音乐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Step 5 小结和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总结音乐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他们的生活有何影响,可以在生活中如何享受音乐的美妙。

Step 6 提问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惑或不理解的地方。

2. 学生思考回答,并讲解板书。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1.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2. 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板书设计:《音乐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音乐之声》的故事背景及基本内容。

2. 了解音乐的力量和鼓舞人心的作用。

3. 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情境创设、互动交流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在文学中的独特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跨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本中的音乐元素与文学表达的紧密结合,感受音乐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2.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文本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跨学科素养。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以一段电影《音乐之声》的经典歌曲《Do-Re-Mi》作为开端,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美好。随着歌曲的结束,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音乐之声》。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
a.布置创意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b.推荐相关音乐、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拓宽视野,提升审美素养。
7.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培养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音乐之声》的文学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音乐在文学中的表达方式。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音乐之声》的背景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音乐之声》的阅读和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和艺术表达。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的音乐和艺术作品。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课文分析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音乐之声》的作者和背景。

概括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音乐元素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3 艺术表达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艺术表达,如绘画、雕塑和舞蹈。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和创意。

第三章:主题讨论3.1 爱情与亲情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爱情和亲情主题。

讨论爱情和亲情在故事中的表现和影响。

3.2 自由与束缚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自由和束缚主题。

讨论自由和束缚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3.3 个人与社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个人与社会主题。

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互动。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音乐欣赏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

4.2 艺术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或舞蹈。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并进行表演。

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参观音乐厅或美术馆。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音乐和艺术的世界,培养兴趣爱好。

5.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作文。

要求学生继续欣赏和分析音乐和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描述与叙述分析课文中的描述和叙述手法。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评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评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评课稿一、前言《音乐之声》是鲁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文以一位少年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为主线,通过描写他追随音乐的过程,展现了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引发和传递的力量。

本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触发学生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文素养。

本文将对《音乐之声》一课进行评课,分析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期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这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引发和传递的力量;•熟悉音乐的元素和表现手法;•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启发学生思考音乐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梳理《音乐之声》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少年的音乐成长经历,呈现了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激情与力量。

课文通过描写主人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展示了音乐对他情感的激发和疗愈的作用。

通过主人公参加音乐比赛、与音乐结缘的经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促使学生思考音乐艺术对自身和社会的价值。

2.重点词汇和句型•重点词汇:音乐、歌声、节奏、旋律等;•重点句型:音乐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感染力的音乐,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引起学生的思考。

2.段落解读教师在课堂上对《音乐之声》的每个段落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以及音乐对他的影响。

3.课文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朗读来感受课文的情绪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选择一首具有感染力的音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意识。

音乐之声教案范文

音乐之声教案范文

音乐之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能够学唱《音乐之声》等音乐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唱《音乐之声》等音乐曲目,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合唱、合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1)播放《音乐之声》的片段,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和力量;(2)介绍音乐对人们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3)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并阐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2.学唱《音乐之声》:(1)播放《音乐之声》的原声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2)教授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歌词;(3)分段教唱,师生携手合唱,反复练习直到掌握;(4)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让歌曲更加动听。

3.合唱和合奏:(1)将学生分成几个合唱组,分别学唱不同的声部;(2)音乐老师指导每个声部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法;(3)合唱组之间互相辅助和合作,进行合唱演唱;(4)将歌曲和其他乐器的合奏结合起来,进行丰富多样的演出。

4.音乐鉴赏和评价:(1)播放其他受欢迎的音乐曲目,让学生欣赏和评价;(2)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中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让学生自己创作歌曲的歌词,通过解读歌词展示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音乐之声》的原声录音和其他音乐曲目,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2.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合唱和合奏,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音乐表演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实际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演唱和表演的准确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2.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根据课堂表现和自己的主动参与程度进行自我评价,并互相评价和反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一、教学背景《音乐之声》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是一篇有关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的文章。

本篇教案基于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音乐的练习和欣赏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意义。

2.能够简要分析文章中表达的作者对音乐的感悟和体验。

3.能够通过欣赏音乐并谈论自己的体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4.能够通过练习音乐并表达自己的感悟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音频设备并下载《音乐之声》篇目的朗读片段。

2.教师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曲目片段视频或音频。

步骤一:导入1.教师以朗读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

2.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阅读和分析。

步骤二:阅读教材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音乐之声》这篇散文,并进行简要分析讨论。

2.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词句和段落来初步认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3.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和反应进行指导和补充。

步骤三: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片段,并组织学生听音乐、感知音乐。

2.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到音乐的美和表现力,通过对音乐的描述和感受来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文表达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和感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骤四:音乐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练习,如唱歌、编曲等。

2.学生通过练习音乐,感受到对于音乐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通过表达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3.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共同分享音乐的美和快乐。

步骤五:总结1.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2.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认识自己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对于音乐的问题和疑虑。

3.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对于他们自身心灵的疗愈作用和提高心智才干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能力目标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教学重点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2.讨论法3.点评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资料助读;研习课文整体感知;欣赏品味鉴赏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说话训练体现鉴赏的个性[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多媒体出示课文标题)二、资料助读影视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三、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本文应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体会其画面感2.把握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3.感知音乐故事片的艺术特色四、整体感知了解剧情1.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片断学生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2.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明确: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提问本文写了些画面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艘艘对玛丽亚的议论五、欣赏晶味引读提高1.师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1)仔细晶读第一个场景描写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学生讨论交流示例:巍峨峥蝾的阿尔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人心魄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山脚下群峰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一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阴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也(2)学生评点并体会其作用示例:这一段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动静结合色彩和谐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相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2.感受形象美(1)师生共同品读描写玛丽亚野外歌唱的情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品味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描写的语句明确: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层现了她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2)课文第二个场景是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请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课文科代表作总结: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她们对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3)课文临近结尾处写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请仔细阅读课文尝试表演体会其性格特征选五个同学表演一人演玛丽亚其余四人演修女选两位同学以导演的身份点评明确:玛丽亚闯进来时的一连中动作要匆忙慌张、快捷:在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的注视下玛丽亚的表情应由羞愧转为无奈这一段文字是显示玛丽亚个性的生动文笔(4)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些独到之处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生1: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如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生2:立体刻画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文中有正面描写如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也有侧面描写如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对话和对唱二者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这个人物形象特别是侧面描写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颇见艺术功力教师提问:剧中为什么没有对玛丽亚的心理描写学生明确:心理描写难以转化为视觉形象观众看不到教师引申:画面感是影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影视作为视觉艺术是由画面构成的与之相应影视剧本除了人物语言描写之外主要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事件使之能转化为影视中实际的视觉形象或读者头脑中想象的视觉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剧本的画面感课文中对玛丽亚在野外放声歌唱时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玛丽亚和众嬷嬷的动作、神态描写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5)教师总结: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育描写和动作神态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宛然在目3.体味音乐美师生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玛丽亚歌唱片断教师提问:课文是如何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学生明确:剧本中玛丽亚的内心独自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歌唱富有喜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这一音乐故事片的特色教师适当补充:音乐故事片是似音乐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欧美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早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电影艺术类型《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音乐故事片的杰作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六、说话训练教师创设讨论氛围《音乐之声》曾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一度风靡美国你认为人们喜欢它的理由呢学生回答生1: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影片塑造了一位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形象据说许多观众连看十余次都不满足这其中多半是妇女生2: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音乐不朽的魅力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人们也许彼此言语不遇但音乐在里响起里的人就可以共同起舞无怪乎全世界都为玛丽亚所倾俩倒生3:剧中众修女活泼风糙的议论突出体现了音乐故事片常有的喜剧色彩这也是(音乐之声)成功的一个因素……七课堂小结《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音乐故事片这一节课我们集中欣赏了其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眼前似似乎是萨尔茨堡那壮田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唱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得到了至美的艺术享受让我们诚挚地道一声:癌谢玛丽亚感谢勒曼八、布置作业1:修遭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认为这样的比榆恰当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提示:结合语境这两个比喻句生动而恰当地表现了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以及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2:你周围有像玛丽亚这种性格的人注意观察用一段话描写这个人。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3.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升写作水平。
4.分析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韵律、曲调等,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5.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性的音乐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1.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体现音乐对情感的影响。
2.选取一首你喜欢的歌曲,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分析歌曲的节奏、韵律、曲调等特点,并尝试创作一段与之相匹配的歌词。
-要求:歌词内容积极向上,与歌曲风格相符,体现音乐与情感的融合。
3.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音乐的力量”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1.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以下要点:
1.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及音乐与情感的关联。
2.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和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运用到写作中。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音乐之声》是九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重要课文,它以音乐为载体,传递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乐之声》电影的背景、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音乐之声》节选,了解故事背景,把握人物形象,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名著的鉴赏能力。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美、亲情和友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音乐之声》节选。

2. 主要人物:玛利亚、冯·特拉普上校、孩子们。

3. 故事情节:玛利亚到特拉普家作家庭教师,与孩子们建立深厚感情,后被上校辞退。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通过课文阅读,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难点: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美、亲情和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音乐之声》背景及作者。

2.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4.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和友情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之声》电影片段,感受电影与小说的不同魅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故事。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美、亲情和友情。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家人和朋友,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音乐之声》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之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特征。

2、欣赏音乐剧作品,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

3、体会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欣赏音乐剧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雪绒花》,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简介影片(视频资料)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法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玛丽亚,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

影片以善良美丽的玛丽娅,奥地利美丽迷人的秀丽风光,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片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欣赏音乐剧作品)二、了解剧情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洁语言概括。

2、课文有两个场景,划分两个场景,概括两个场景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小组交流,达成共识,组内成员汇报。

明确:1、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他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宗教时,跑到野外游玩,后来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匆忙赶回修道院,而此时,修道院正乱作一团,众嬷嬷正在寻找玛丽娅,并谈论他是否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突然赶回时他们也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2、第一个场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纵情歌唱。

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三、走进剧情,认识玛丽亚第一场景:播放电影第一个场景的情境,随影片一起歌唱唱词。

初中音乐之声教案

初中音乐之声教案

初中音乐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音乐之声》中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之声》的电影背景和歌曲特点,能够唱出歌曲的基本旋律,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电影《音乐之声》的背景介绍2. 歌曲《音乐之声》的旋律和歌词学习3. 歌曲《音乐之声》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音乐之声》的旋律和歌词记忆,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之声》的主题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电影背景介绍:介绍《音乐之声》的电影背景,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故事情节和音乐特点。

3. 歌曲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可以通过分组学习、合唱等形式,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4. 情感表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指导他们如何用歌声表达出来。

5. 演唱技巧:教授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掌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6. 实践演唱:让学生分组或单独演唱歌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

7. 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的演唱和教师的点评,总结课堂教学,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音乐之声》。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用歌声表达出来。

3.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把握、节奏掌握等。

4. 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六、教学资源1. 电影《音乐之声》的DVD或视频文件。

2. 歌曲《音乐之声》的乐谱和歌词。

3.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4.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音乐之声(节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音乐之声》的节选内容。

(2)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感受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欣赏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弘扬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音乐之声》的节选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理解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2)欣赏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描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之声》主题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丽。

(2)简介课文《音乐之声》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合作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音乐描写,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魅力。

(2)分析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重点关注音乐描写的部分。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并简要阐述原因。

5. 总结拓展(1)总结课文中的音乐描写和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音乐之声》的节选内容。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喜欢的音乐及其原因。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 学生对音乐描写的欣赏能力和对音乐在故事中作用的认知。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朗读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音乐描写的欣赏。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音乐之声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音乐之声》节选,让学生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弘扬真善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剧本《音乐之声》的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掌握剧本中的重要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剧本中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2. 剧本语言的特点及表达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剧本的魅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音乐之声》的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剧本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剧本。

4. 表演展示:分组进行剧本片段表演,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感受剧本的魅力。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音乐之声》节选的文学特色1. 分析剧本的语言特色,如对白、独白、旁白等。

2. 探讨剧本中象征手法的作用,如音乐、自然景物等。

3. 引导学生欣赏剧本中的诗意表达,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内容第七章:《音乐之声》节选的人物形象1. 分析主人公玛利亚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勇敢、乐观等。

2. 探讨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与主人公的关系,如海军上校、孩子们等。

八、教学内容第八章:《音乐之声》节选的剧情分析1. 梳理剧本的情节发展,理解剧情转折的原因。

2. 分析剧本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体验剧情中的情感变化,提升情感素养。

九、教学内容第九章:《音乐之声》节选的审美鉴赏1. 引导学生从语言、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审美鉴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音乐之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音乐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音乐相关课文,比如《月光曲》等,谈谈对音乐的感受。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音乐之声》,猜测课文内容。

二、课文阅读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人物形象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

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析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其作用。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表达技巧,如对比、排比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简要介绍课文《音乐之声》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二、音乐元素分析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音乐元素,如歌曲、旋律等,并分析其作用。

2.教师讲解音乐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音乐之声》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写作训练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写作建议。

第三课时一、作文评析1.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二、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熟读课文《音乐之声》,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后延伸1.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九年级语文下册14音乐之声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语文下册14音乐之声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音乐之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存词语,把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明白得“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进程与方式:(1)把握要紧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育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爱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贵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踊跃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以后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重点:琢磨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要紧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难点:琢磨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和其中人物唱词所表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教具预备】多媒体【教学进程】(分课时备课)一、导入新课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

今天咱们一路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多媒体出示课文题目)二、资料助读影视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专供拍照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刻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样放映两小时左右)。

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

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偏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那么是持续不断的银幕画面,偏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

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进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表达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

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进展和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切的程序,有节拍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实际拍照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依照原剧本按拍照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三、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本文。

应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从容说课《音乐之声》是经典电影音乐故事片。

课文运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性格,使玛丽亚形象宛然在目。

并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祖国的民族感情。

剧本集中体现了画面感和音乐故事片特有的音乐特色。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 “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3.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4.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揣摩两个场景,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的玛丽亚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唱词所体现的音乐故事片的底色。

教学方法1.朗读品味赏析法2.讨论法3.点评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研习课文,整体感知;欣赏品味,鉴赏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说话训练,体现鉴赏的个性。

一、导语设计冯·特拉普一个家庭合唱团浪迹天涯,苦苦为生。

从生日婚嫁的宴会到乐馆皇家的演出,无所不为。

1939年,当他们来到美国演唱旅行时,发现了佛蒙特州小镇斯托附近的一片农庄。

小小的农庄让他们记起了奥地利的家园,立刻爱上了这片土地。

他们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下了这片土地,并建成了自己远离故乡的家。

但在1980年,一把大火把辛辛苦苦建造盖起来的特拉普山庄化为灰烬,一年半之后,在原来的房基上又是一幢崭新的特拉普山庄,并且在山麓和湖边还建造了星罗棋布的客舍接待游人。

如今特拉普山庄已经远近闻名。

冯·特拉普家在逃亡路上出生的小儿子约翰尼斯正是打理这个企业的总管。

二、本文写了哪些画面?﹙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音乐之声(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峥嵘、嬷嬷”等词的读音,理解“鳞次栉比、顶礼膜拜”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影视剧本的特点,了解《音乐之声》的剧情。

能力目标
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的性格特点,感受其形象美。

2.结合影视剧本的特点,赏析其画面美,培养学生阅读影视剧本的兴趣。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文中的两个场景,感知主要人物形象玛丽亚,体会课文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的。

2.揣摩语言,发挥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的画面感以及其中人物唱词所体现的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影视剧等。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大型的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

(多媒体出示课文标题)
二、资料助读
电影文学剧本
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剧本跟小说、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到时间的限制(摄制完成的电影一般放映两小时左右)。

但电影文学剧本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

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

在电影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场景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发展,一切都须化为画面和动作,很少以叙述人的“画外音”(或字幕)表述。

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也有别于小说和戏剧,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手法按情节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实际拍摄用的脚本大多由导演根据原剧本按拍摄要求改写,称为“分镜头剧本”。

三、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
1.多媒体播放《音乐之声》音像资料片断,学生体会影视剧本的特点。

2.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写少女玛丽亚当了见习修女后仍不改她热爱歌唱、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在修道院做日常功课、例行庄重的宗教礼仪时。

跑到野外放声歌唱、忘情游玩,后来猛然想起此时应做日常功课,于是匆忙赶回修道院。

而在同时,修道院里正乱作一团,嬷嬷们在到处寻找玛丽亚,院长就玛丽亚当修女的资格问题征询意见,众嬷嬷议论纷纷,她们都十分喜爱玛丽亚,但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当玛丽亚回到了修道院时。

众嬷嬷结束了对玛丽亚的议论。

提问,本文写了哪些画面?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艘艘对玛丽亚的议论。

五、欣赏品味,引读提高
1.师生共同赏析作品的画面美
(1)仔细晶读第一个场景描写,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感受其诗情画意。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巍峨峥蝾的阿尔卑斯山上,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

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

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人心魄。

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山脚下,群峰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

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

一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阴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也。

(2)学生评点并体会其作用。

示例:这一段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动静结合,色彩和谐。

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相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感受形象美
(1)师生共同品读描写玛丽亚野外歌唱的情形的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生品味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描写的语句。

明确: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

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

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层现了她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

(2)课文第二个场景是众修女七嘴八舌评说玛丽亚,请概括众人的意见,说说众人眼中的玛丽亚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发言。

课文科代表作总结: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

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

她们对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3)课文临近结尾处写玛丽亚回到修道院的情形。

请仔细阅读课文,尝试表演,体会其性格特征。

选五个同学表演,一人演玛丽亚,其余四人演修女。

选两位同学以导演的身份点评。

明确:玛丽亚闯进来时的一连中动作要匆忙,慌张、快捷:在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的注视下,玛丽亚的表情应由羞愧转为无奈。

这一段文字是显示玛丽亚个性的生动文笔。

(4)剧本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生1: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如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