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而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成功建立一条动静脉内瘘,并使之得以长期使用,必须依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请您做好以下几点,以延长瘘管的使用寿命。
血管的保护:当你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请保护好你的非惯用手(一般右手为惯用手,左撇子例外),即勿在造瘘肢进行动静脉穿刺,如抽血、输液等。
并注意保护好造瘘肢皮肤的清洁和完整。
术后护理:1. 减轻水肿:术后适当抬高内瘘肢体大约,站立时用三角带托至胸前,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内瘘肢体肿胀。
2. 防止内瘘闭塞:衣袖应宽松,柔软,造瘘侧不能持重物,避免受压,不能佩戴饰物,禁止测量血压、输液、抽血等。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位置或姿势,应适当活动手臂,促进血液循环。
3. 防止切口感染:术后一周内注意保持伤口敷料的干洁。
长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伤瘘管处皮肤,如有破顺应及时处理。
4. 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后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动作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术后1周且伤口无渗血、无感染情况下,开始进行造瘘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即每天捏橡皮健身球数次,每次持续3~5min 。
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有助于内瘘扩张,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内瘘功能检查:养成早、中、晚检查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习惯。
具体方法:将食、中、无名指指腹放在内瘘吻合口近心端,感觉血管震颤是否存在,也可以将瘘管贴近耳朵听血管杂音。
如震颤或杂音消失、变弱,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瘘管使用后护理:1. 内瘘成熟时间一般至少需要一个月,透析后当天不要清洗穿刺部位,以免感染,内瘘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2. 拔针后压迫方法: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不宜过紧,以不出血且能触摸到震颤为宜。
一般按压10~20分钟,避免用力或加压,以防渗血或皮下血肿。
3. 透析24小时后穿刺口愈合良好者,予喜疗妥涂抹穿刺部位,并给予热敷,以防硬结形成及血管硬化。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1术前护理:保护造瘘侧肢体皮肤的完整和清洁,避免进行穿刺和测血压等,同时每日用温水湿敷准备手术的区域以利于血管扩张暴露。
老年患者除一般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外,还应行手术侧前臂血管超声检查,检查是否有血栓、狭窄等变异情况。
.2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内瘘畅通与否及全身情况,内瘘口敷料包扎松紧要适宜,以能触摸到血管震颤为准,注意局部是否渗血,瘘口处有无血肿,及时更换敷料以防感染。
术侧肢体抬高至30°以利静脉回流,减少内瘘侧手臂肿胀。
(2)监测动静脉内瘘吻合口是否通畅。
经常听诊吻合口的血管有无杂音,通常在瘘口处可听到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血管杂音,以动脉端明显,并可触及明显的猫喘样震颤。
如术后发现内瘘处震颤和血管杂音很快减弱或者消失,提示血栓形成可能或者包扎得过紧,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必要时行吻合口探查。
(3)为加快内瘘成熟,指导患者多行握拳、握球运动,加强功能锻炼,尽快使静脉动脉化。
部分患者可出现吻合口处过度膨大,形成血管瘤,可在吻合口处戴上松紧适度的腕套。
(4)保护好血管,避免损伤、压迫血管通路,不能在造瘘侧肢体测血压、输液、采血,不能提重物、戴手表、侧睡,勿将患肢枕在头下,也不能用力过猛,防止吻合口撕裂。
注意内瘘侧上臂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搔抓引起破溃感染而造成静脉炎。
3内瘘穿刺时的护理:(1)穿刺时间的选择:内瘘成熟是指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内瘘静脉管壁扩张和增厚。
成熟时间要视年龄、血管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需4周发育成熟。
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壁脆而薄,可以在1~2个月以后使用。
未成熟的内瘘,静脉管壁薄,早期穿刺易引起损伤或局部血肿,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
(2)穿刺点的选择:选择正确的穿刺点,动脉穿刺是离开内瘘吻合口5~6 cm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尖方向。
两穿刺点之间相距8~10 cm以上,且避免与动脉穿刺在同一血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指导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系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指导动静脉内瘘目前是最佳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管条件良好的透析患者最好选择动静脉内瘘最为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主要有:1、一般选择非优势侧肢体(通常为左侧)做手术,避免在该侧肢体抽血、输液等,最好在术前两周开始做握拳运动,以促进血管充盈;糖尿病等血管条件较差者更应做好充分准备。
2、术后禁止术侧卧位,避免挤压术侧肢体,尽量保持肘关节大于90度。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若有纱布污染、脱落,或伤口渗血、疼痛等,应及时告知医生;3、术后第二天开始活动术侧肢体的手指,以后逐渐增加手指的运动量,再过渡到活动手腕。
4、向医护人员询问判断内瘘通畅情况的具体细节,一般情况下,术后4--8周后内瘘方可使用。
内瘘只用于透析,不能在内瘘侧肢体抽血、补液、测血压等。
5、穿袖口宽松的衣服,不要在内瘘侧肢体戴手表、饰物或过紧的护腕,内瘘侧肢体不要提重物,抱物品,避免用力活动,但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保持血流通畅,增加血流量。
6、透析结束后纱布压迫止血,解除纱布压迫后若发现肢体肿胀、疼痛,怀疑渗血,可用手轻轻按压,并告知医生(或自行冰敷及33%硫酸镁湿敷,24小时后可用热敷和喜疗妥)。
7、透析结束24小时后,用喜疗妥适量涂抹内瘘侧前臂正面皮肤,(除透析日外)每日使用。
湿热敷可用柔软温湿的毛巾(温度在37--40℃,以温暖不烫皮肤为宜)轻敷术肢皮肤20--30分钟,每日2--3次,(除透析日外)可每日应用。
目前血液透析技术无论质或量上都取得了飞跃的发展,慢性肾衰竭患者依靠以透析为主的血液净化治疗而长期存活已成为现实。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致力于透析并发症的防治和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我们相信医学科学发展的力量会让慢性肾衰竭患者获得更高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郑州市京广南路29号。
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
建立一个良好的体外血液循环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
肱动脉- 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 贵要静脉高位动静脉内瘘是针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选择肘上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建立的血管通路。
①手术护理。
a 此类患者多为多次前臂内瘘手术失败,对再次手术成功与否心存疑虑,术前必须由责任护士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目的与方法,消除其恐惧心理。
b 保持术侧肢体干净,避免潮湿或污染,由责任护士每天负责宣教或查看。
c 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根据医嘱常规用抗炎和止血药等。
若发现有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d 因为手术部位为上臂,尽量穿宽松衣袖或建议患者穿自制衣袖带拉链的内衣或毛衣。
抬高术侧肢体,其同普通内瘘护理。
②穿刺护理。
高位动静脉内瘘后40 d 左右,触摸动脉有搏动或震颤,可直接穿刺。
尽量保护血管,每次穿刺点用易洗掉的记号笔做上记号,切记新穿刺进针点错开上次进针点,且距离上次至少1 cm 以上。
开始几次穿刺时,很容易形成皮下血肿而影响下次穿刺。
故应由各组负责的责任护师穿刺,要仔细摸清血管走行后再穿刺,以确保一针见血。
③加强血管通路护理。
建立血管通路三级负责制,大内科护士长-血液透析室护士长-责任护士。
设计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护理表,准确地评估血管状况,记录每次血管使用的正常或异常情况。
每位患者由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分别指派的经验丰富的各组责任护士负责,包括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或护理。
若遇特殊情况某组责任护士不在时,由另组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协助,确保血管使用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血液透析结束后,止血方法很重要。
由于肱动脉压力较大,各组须由各自责任护士亲自拔针,首先在旁指压20~30 min,在此期间责任护士应不断询问患者有无手指发麻和肿胀等不适症状,根据止血状况随时调整指压的松紧度,然后用弹性绷带稍作包扎,嘱患者在观察室休息片刻,直到完全松绑后才能回家。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确保血液透析病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病人需要反复进行内瘘穿刺,可能合并血流量不足、内瘘闭塞,致使血管通路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透析效果,因此需要对内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获取充足的血流量,进而保证透析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为提高动静脉内瘘保护效果,有效维护血管通路,提升护理水平,本文特此对病人的自我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为确保病人能够积极进行自我护理,在手术开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其采取心理干预与血管干预措施,进而为后续护理奠定良好基础。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
受到病情的影响,部分患者将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其无法正视后续治疗,造成自我护理意识下降,从而影响护理效果。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充分交流,告知其与动静脉内瘘相关的知识内容,详细介绍手术方法,并适当列举实际案例,消除病人具有的恐慌感,进而确保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应告知病人术后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对血液透析效果具有的作用,帮助病人形成强烈的自我护理意识,保证其能够在手术结束后结合要求进行自我护理;②血管护理。
为确保动静脉内瘘具备良好的通畅性,在手术开始前需要对血管进行科学选择,确保血管位置、血供情况等方面均符合要求。
若发现病人可能存在血栓或狭窄,则需要对其展开血管超声检查,确保手术部位皮肤不存在感染、破损现象;③应要求病人保持低脂饮食,少吃油腻食品和动物内脏。
2.术后自我护理2.1.基础护理①生活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应与病人进行沟通,要求其注意适当抬高术侧肢体,并在睡觉的过程中保持非手术侧位。
要求病人穿袖口宽松内衣,避免术肢受到压迫,并要求其主动做好术肢保暖措施,以实现对血管进行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术后1周,应要求病人时刻注意术肢情况,避免手术部位潮湿,从而引起伤口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病人需要重视术肢,不得长时间上举术肢,且不得受压与提拿重物,防止内瘘充盈度较差,导致阻塞频率提升。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動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总结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
结果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正常,余12例出现了内瘘闭塞、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内瘘锻炼方法、穿刺方法、按压方法等,有效的保护了动静脉内瘘,是临床避免出现内瘘闭塞、感染的关键。
标签: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临床护理动静脉内瘘是临床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提供了充分的保障[1]。
因此,动静脉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
故维护血管通路的通畅,保证足够的血流量,避免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本次研究通过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实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行血液透析的长期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均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时间>1个月。
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6.5±8.3)岁。
入选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3];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8例,多囊肾患者2例,其他12例;透析期间,有12例患者出现内瘘闭塞,其中糖尿病患者4例,新瘘2例,低血压2例,压迫不当4例;有3例患者出现内瘘感染;2例患者内瘘局部红、肿、热、痛,经过临床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另1例为糖尿病患者,处理后局部症状得到缓解,但内瘘出现闭塞。
2护理2.1术前准备①向患者详细讲述造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患者如何给予术中的配合,告知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坦然接受手术。
做好术前出凝血时间的检查。
②嘱咐患者保护好造瘘侧的肢体,切勿在造瘘侧的手臂上做动静脉穿刺,尤其对于头静脉与桡动脉。
同时保持造瘘侧皮肤的清洁,防治皮肤损伤及术后感染。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摘要】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对于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建立适当的瘘口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的位置和大小,以确保血流通畅。
保持瘘口通畅是关键,可以通过定期清洗和避免压迫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瘤的形成,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感染是瘘口护理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保持清洁和遵循卫生标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定期监测评估瘘口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加强动静脉内瘘护理对病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病人更好地适应血液透析治疗。
遵循正确的护理技巧可以有效保护瘘口,提高治疗效果,帮助病人更好地应对疾病。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护理技巧, 瘘口, 通畅, 瘤形成, 感染, 监测, 评估, 重要性, 生活质量1. 引言1.1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线,因此对瘘口的护理尤为关键。
良好的护理技巧可以有效延长瘘口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建立适当的瘘口是关键的一步。
瘘口的选择应基于病人的具体情况,如血管状态和透析需求等。
手术后应定期检查瘘口是否通畅,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保持瘘口通畅是瘤形成和感染的重要预防措施。
定期按摩瘘口周围的组织,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在瘘口处凝结并导致闭塞。
避免瘤形成是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方面。
避免剧烈运动或受伤,以防止瘤的出现。
定期检查并监测瘤的情况,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也至关重要。
保持瘘口周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化妆品。
定期更换透析装置和打针器具,防止感染的发生。
定期监测并评估瘘口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瘘口的血流速度和血压,确保透析效果符合预期。
2. 正文2.1 建立适当的瘘口建立适当的瘘口是保证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有效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选择瘘口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病人的年龄、身体情况和血管状态。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5/24
透析时护理
透析间期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透析治疗后可涂些 喜疗妥软膏,以保护血管改进循环,促进穿刺部位修复。冬 天注意肢体保暖,以免血管受冷痉挛。
穿刺时要争取一次成功,降低对内瘘血管损伤。穿刺部位选 择要有计划性,防止重复穿刺某一固定点,以防造成血管壁 硬化、渗血、管腔狭窄,造成血流量下降,从而影响内瘘使 用寿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8/24
动-静脉内瘘方法
2、钛制轮钉吻合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9/24
动-静脉内瘘方法
3、移植血管内瘘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0/24
动-静脉内瘘方法
4、人造血管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1/24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生命线!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2/24
手术前护理
向患者说明做内瘘必要性,促进患者之间交流, 消除其担心和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配合。
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做内瘘。 保护该侧血管,防止动、静脉穿刺。 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预
防术后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3/24
手术后护理
术侧手臂应适当抬高。 指导患者自己听血管杂音及观察血管震颤强弱,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 内瘘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24
血液透析是当前慢性肾衰竭主要治疗 办法之一。血液透析时,需把人体内血液 引流出来进入体外人工肾装置来到达透析 目标。建立良好血管通路是长久维持性血 透得以顺利实施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 患者长久存活有着主要影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探讨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探讨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
动静脉内瘘(AVF)是一种常见的透析通路,其在透析过程中起到连接血液供应和回流的功能。
针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本文进行探讨,并总结如下:1.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需要进行定期换药和消毒,以防止感染。
护士应定期观察伤口是否存在赘生物,如纱布残余等,并及时清洁并更换输液管。
2. 避免压迫:对于动静脉内瘘,应避免长时间压迫透析部位,减少对透析通路的不良影响。
护士在患者活动或睡眠时应注意避免对透析通路的压迫,并及时矫正造成的偏曲和阻塞。
3. 保持通畅:透析通路需要保持通畅才能正常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护士应定期观察透析通路是否存在阻塞或感染的征象,并及时处理。
如发现血栓形成,可采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4. 避免外伤: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和感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外伤和感染。
护士可以进行宣教,教育患者如何保持透析通路的清洁和避免受伤。
5. 注重饮食: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饮食调控更为重要。
护士可以与饮食师一起为患者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控制血糖和血压,减少对透析通路的损伤。
6. 平衡液量:透析患者往往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并且要保持体液平衡。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体液情况,定期测量液体摄入和排出量,及时调整液体摄入量以维持适当的体液平衡。
7. 防止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因此在透析治疗中需要加强感染防控工作。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注意监测血液尿液等检查结果,早期发现和处理感染。
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护士需要做好术后伤口护理,避免压迫和外伤,保持通畅和避免感染,并做好饮食调控和体液平衡的工作,以提高透析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患者的“生命线”。
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护理对于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的充分性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知识。
一、动静脉内瘘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在得知需要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向其详细介绍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包括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内瘘对透析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血管保护术前应避免在拟造瘘侧手臂进行静脉穿刺、输液、采血等操作,以保护血管资源。
同时,指导患者加强手臂的锻炼,如握拳、屈伸等,以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管充盈度。
3、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术前清洁造瘘侧手臂皮肤,修剪指甲,更换清洁衣物。
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温度、颜色、有无肿胀、疼痛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体位与活动术后患者应抬高内瘘侧手臂,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避免内瘘侧手臂受压,睡眠时不要将内瘘侧手臂垫于头下。
术后 24 小时内,内瘘侧手臂应适当制动,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出血。
24 小时后,可以进行轻微的握拳、屈伸等活动,但应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等。
3、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若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4、促进内瘘成熟一般术后 2 周左右,内瘘可逐渐成熟。
在此期间,可以使用热敷、按摩等方法促进内瘘成熟。
热敷时应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
按摩时动作要轻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按压。
三、动静脉内瘘的日常护理1、自我监测患者应每天自我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方法是用手指触摸内瘘处,感受有无震颤;或者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肾内科龚立峰动静脉内瘘从196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优点为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
制作内瘘一般从左到右、从远到近,先上后下、先自身血管后移植血管。
既然内瘘对透析患者来说是如此重要(可以说是病人的生命线),就应该倍加爱护和珍惜。
1. 对需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来说,首先要保护好造瘘侧的肢体皮肤的完整与清洁,保护好造瘘侧肢体血管,不要在其肢体上行动静脉穿刺。
2 . 造瘘术后应适当抬高肢体约30度,保持其血流通畅避免受压,注意保暖。
3. 触摸手术部位是否有血管震颤,监听血管杂音。
内瘘处不要包扎过紧,同时注意观察内瘘处有无血肿及瘀斑、局部有无渗血。
4. 术后第2天进行功能锻炼:可反复交替进行握拳动作或反复挤压握力球或间断热敷内瘘以上的静脉,每天3-4次,以促进血管的扩张。
但注意功能锻炼开始时动作应轻,握拳力度应由小到大慢慢增加。
5 . 内瘘侧肢体禁止测血压、输液、抽血,衣袖不可过紧,避免提重物。
6 . 内瘘最好在术后4~6周使用。
理想的内瘘特征是静脉充分扩张、肥厚。
(同时应准备弹性绷带一副,以便拔针后止血用)7 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以免穿刺针头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形成。
8. 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也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患者应自己掌握压迫的技巧。
针眼处一般用1厘米大小的正方形纱布压迫止血,也可先用创口贴贴在上面再用纱布块压迫。
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半小时放松,2小时取下纱布,24小时内禁止擦洗穿刺点。
移植血管透析结束后,应压迫穿刺针进入处,压迫时间长于直接动静脉瘘者。
如果按压不当:过重过轻或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皮下血肿,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造成内瘘闭塞。
9. 透析前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穿刺后可涂些喜疗妥软膏。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日常维护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日常维护发布时间:2023-05-30T04:05:52.2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1月1期作者:高辰[导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日常维护高辰(商丘市立医院血液净化室;河南商丘476100)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动静脉内瘘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血管通路,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生命线”,所以,做好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日常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下面就与大家聊一聊动静脉内瘘日常维护的那些事。
一、动静脉内瘘的定义主要是指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外周动脉与浅表静脉进行永久性吻合,促使动脉的血液可以流到浅表静脉当中,随之静脉会明显扩张,管壁增厚,也就是所谓的静脉动脉化,可以耐受反复穿刺,有助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的建立,也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永久性通路。
二、内瘘术后的护理1、叮嘱患者应该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抗炎药物与抗凝血药物。
2、当出现少量渗血时,可以轻轻按压进行止血,压迫时注意观察血管的震颤情况,如渗血比较多时,应该翻开切口寻找出血点,并且进行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会触及震颤,听诊可听到血管杂音,早期应该进行多次检查,便于尽早发现血管血栓,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术后应该将内瘘侧肢体抬高,来减轻肢体的水肿情况;每3天换药1次,10-14天可以拆线,包扎时不能用力。
4、衣服袖口应该保持合适的松紧度,注意保持身体的姿势,以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术后应该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血、输液、抽血化验、测量血压等。
5、术后24小时患者内瘘侧手臂可以进行腕关节运动、握拳运动,加速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发生。
术后一周,并且无伤口感染、渗血等情况,伤口愈合良好时,可以用术侧手抓握橡皮圈或皮球,每次训练3-5分钟。
三、内瘘的日常护理1、每天检查动静脉内瘘3-4次,用2-3个手指的指腹轻轻放在内瘘口近心端,感觉是否存在血管震颤,可以用对侧的耳朵来倾听血管的杂音,会出现明显的流水声、沙沙声,如果杂音或震颤消失、变弱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瘘的护理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及某些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血液透析的基本条件。
动静脉瘘管的畅通是慢性肾衰竭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延长生命的基本保证。
由于反复穿刺及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瘘管堵塞。
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保护好动静脉瘘管,延长其使用寿命对血液透析病人而言至关重要。
保护内瘘功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是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1]。
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动静脉瘘管的护理和血液透析间期病人的自我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9例,其中男97例,女72例,年龄22~71岁,每周透析5~15 h,血流量260~280ml/min。
2 结果动静脉瘘患者169例中,3例发生内瘘阻塞,阻塞率为1.8%,其中女性2例,男性1例。
1例与病人血压低有关,2例与动脉硬化有关。
3例内瘘阻塞均行2次内瘘形成术。
现将在临床工作中对内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3 护理体会我们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对静脉瘘患者进行分期有重点的护理,对患者做好宣教,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操作,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3.1 建立动静脉瘘前血管的护理术前内瘘侧皮肤保持清洁,防止感染,保护血管禁忌做动静脉穿刺[2]。
切勿用准备造瘘的肢体提重物、测血压、戴手表或过紧的首饰等。
3.2 手术后的护理术后初期抬高术肢前臂24~72h,观察吻合口有无渗液、渗血,及时更换敷料。
术后24h严密观察内瘘搏动情况,随着动脉化血管杂音越来越清晰,用手触摸即有震颤。
高凝患者,用抗凝药。
2 ~3 d后可做握拳、握健身圈等运动。
3.3 穿刺时的护理内瘘尽量在1个月后使用[3]。
在首次穿刺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穿刺,以确保首次穿刺成功。
具体穿刺前需用听诊器听诊,选择穿刺位置。
针尖距吻合口至少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距离头5cm以上。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净化疗法,它替代了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是抢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由于畅通率高,并发症少,使用方便,感染率低,对心功能影响小而被视为目前血液透析最安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目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现将我院近三年来30例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
年龄23-69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9例,多囊肾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内瘘使用时间3年以上13例,1-3年例,1年以下5例,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透析时间4-5小时。
2观察与护理2.1术前护理(1)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建立内瘘的必要性,解除患者焦虑及紧张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以热情、关怀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取得信任,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2)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状况。
(3)做好局部准备。
(4)内瘘血管尽量选择桡动脉、头静脉充盈正常的部位,按压桡动脉末梢循环良好,无缺血改变,尽量选在远心端避免选择已经反复穿刺的血管。
2.2术后护理(1)术后早期抬高肢体,注意保暖,避免局部敷料包扎过紧,袖口要宽松,减轻肢体肿胀。
(2)严禁在内瘘侧肢体测血压、输液及采血等,不要向着内瘘侧睡觉,尤其是不能枕着内瘘侧肢体睡觉。
(3)内瘘术后使用抗凝剂3-5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同时应用抗生素1周至拆线。
(4)术后3天可进行局部锻炼,促进内瘘成熟。
方法:手握橡皮握力圈,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
(5)术后应保持术侧肢体清洁,防止伤口感染,若发现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6)指导患者或家属每日检查内瘘是否畅通,是否能听到杂音,触及震颤,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7)如有动脉瘤者,劝其不要到拥挤的地方,以防动脉瘤破裂,动脉瘤较小,可用弹力绷带保护,大于3cm应手术处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总结了我院25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使用期间的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医护人员及医患密切配合才能科学地使用内瘘,减少并发症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血透是救治肾衰及其它重症疾病的主要手段,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是进行血透的必需条件。
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 VF)是维持性血透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肾衰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具有出血少,易穿刺,血流量大,可长期使用等优点,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避免内瘘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1】,这需医护及医患共同努力。
现将本院开展内瘘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以解除其紧张的心理,加强患者的信心。
1.2仔细观察造瘘手臂的血液流动情况(包括手臂温度,静脉的粗细等),动脉搏动是否有力,自体内瘘口的静脉直径≥2.5mm,血管搭桥内瘘的静脉直径一>3mm。
静脉通路没有节段性狭窄或梗阻,上肢深静脉系统通畅,两侧上肢的动脉压差不得超过20mmHg,动脉直径≥2.Omm[2]。
1.3保护一侧肢体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或输液,保持造瘘侧皮肤清洁,勿损伤皮肤,嘱患者术前将术侧手臂清洗干净。
2术后观察及护理干预2.1新瘘的维护新患者缺乏内瘘维护的相关知识,心理上尚处于焦虑、恐惧期,无法面对现实;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给予讲解新瘘维护的相关知识,介绍内瘘成功老病人的治疗情况,让患者产生信心并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向患者发放宣传册。
①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嘱患者术侧肢体抬高水平以上30。
,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内瘘侧手臂的肿胀。
②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畅通与否及全身情况,观察患者心率、呼吸是否有改变,高位内瘘有无胸闷心悸等症状,高位瘘可直接导致患者心衰【3】。
内瘘侧手臂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如有手指麻木,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并排除绷带包扎过紧,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标签:动静脉内瘘护理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及某些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病人的血液与透析机供给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膜的内、外室.并分别在透析膜的两侧反向移动,以进行物质交换,从而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
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它的畅通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延长生命的基本保证。
由于反复穿刺及护理不当。
可能会导致内瘘的阻塞,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保护内瘘,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对血液透析病人至关重要。
现将在临床工作中对内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ARF、CRF)328例,固定我透析室维持IHD患者278例,共中男146例,女132例,内瘘吻合方式:侧-侧吻合236例(占85%);端-侧吻合28例(占10%),其它方式14例(占5%)。
2护理2.1术前护理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配合。
当病情发展到尿毒症期,应尽量不要用头静脉输高渗性、刺激性的液体,以免引起头静脉的炎症,不利于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手术部位,备皮,清洁手术区,手术日血压<180/105mmHg。
2.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动静脉吻合口处血管杂音和震颤,明显的血管杂音和静脉端血管震颤是内瘘通畅的标志,观察吻合口处有无渗血、末梢循环和温度。
术后内瘘侧肢体应抬高,与心脏平齐,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术后第一天起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直至14天拆线后为止。
术后5~7天进行内瘘强化护理,方法是:一手紧握术肢的近心端,术肢反复交替进行握拳和松拳动作,使头静脉怒张为有效,每次连续运动3~5次,每天3次,间断热敷内瘘以上静脉,每天2次,以促进血管扩张,静脉壁增厚。
禁止在内瘘侧血管上进行输液、输血、采血、测血压,衣袖不可过紧,改善低血压状态,正确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3-06-05T15:19:28.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陈颖蔡建盛[导读] 内瘘首次使用前,要用听诊器探听血管是否有杂音,如果杂音响亮即可穿刺,穿刺应保证一次成功。
陈颖蔡建盛(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
方法:对5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42例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使用时间19~71个月,平均58个月。
结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协同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正确把握好动静脉内瘘的启用时机,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59-02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如果出现旦出现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DN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主要以动静脉内瘘为主,而DN患者血管呈粥样硬化,弹性差,壁厚且不平直,血管通路的建立及使用有一定难度,因此,提高DN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内瘘的维护,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08年8月~2012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55例,其中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有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2~77岁,平均63.7岁;每周透析2~3次,每次4~4.5h。
2 护理干预措施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医护人员对手术目的、手术中会发生的临床反应、手术注意事项及需患者配合的工作等讲解,使患者更好的了解手术,以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心态配合手术。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摘要】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包括术后第一天、第三天以及一周内的护理要点。
也阐述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研究表明,良好的术后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对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强调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希望可以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指导,提高护理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重要性、第一天、第三天、一周内、并发症、预防、处理、有效性、康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护壁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术后护理的质量和效果,了解并掌握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及具体护理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具体介绍术后第一天、第三天以及一周内的护理要点,并着重阐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意义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后行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术后护理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于这类患者来说,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后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问题,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后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问题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规范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探讨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2-10-23T06:10:42.36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6期作者:杨玉婷[导读] 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
方法共选取实施动静杨玉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三科/肾病二科【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
方法共选取实施动静脉内瘘术的5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各25例。
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整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①并发症:观察组的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差异显著;②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操作技术满意度[(92.53±2.18)分]、服务态度满意度[(91.83±2.78)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45±2.88)分、(84.76±2.96)分],差异显著。
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实施整体护理的优势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整体护理;护理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糖尿病是发生率非常高的慢性病之一,据调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1.2%,且发病率依然呈现递增的发展趋势。
糖尿病本身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并不是致命的,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2]。
糖尿病肾病作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严重,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血液透析是维持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措施,而加强透析期间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是确保透析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现选取50例患者,旨在评价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作者:孟春艳彭玉霞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状况,研究其护理方法。
方法:将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观察动静脉内瘘栓塞1、3、5年以上发生率。
观察两组瘘的穿刺成功率和感染率。
结果: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成功率低,感染率高,极易发生内瘘栓塞。
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护理的特殊性实施正确引导,加强内瘘护理的责任心,减少损害动静脉内瘘的不良因素,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21-02
2010年3月发表的我国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9.7%,据此估算我国大陆地区约有糖尿病患者9200万,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一。
越来越多的血液透析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已逐渐成为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透析则为必不可少的替代治疗[1]。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透析充分的前提,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有较大的优越性。
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常有血管病变,无法建立满意的血管通路,内瘘的存活率明显低于一般透析患者[2],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8月~2012年8月,本中心存活5年以上的血透患者中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糖尿病组)48例,其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63±21)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组)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58±16)岁。
两组患者的透析年龄、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机器、透析器材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在透析1、3、5年以上发生率,两组内瘘的穿刺成功率和感染率。
穿刺成功标准:(1)一次穿刺成功,针尖进入皮肤再进入血管为一次穿刺成功;(2)充足的血流量,即透析时透析机泵控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监测压力处于正常范围,静脉压范围为80~200mmHg;(3)穿刺点无血肿、渗血[3]。
感染标准:局部红、肿、热、痛。
1.3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
2 结果
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糖尿病组明显低于慢性肾炎组(P
3 讨论
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成功率低,感染率高,极易发生内瘘栓塞。
分析原因:(1)糖尿病患者由于脂代谢异常和微血管变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膜增厚,血管弹性降低,管腔缩小,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难度更大,内瘘手术成功率低,瘘管成熟期长,充盈度差,使用时穿刺难度大,按压不当极易发生栓塞;(2)糖尿病患者较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幅度大,下降速度快[4],透析中的低血压是内瘘栓塞的常见原因;(3)由于原发病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又多年龄偏大,因此,内瘘感染发生率较高。
3.1 动静脉内瘘成熟前后的护理:(1)内瘘手术后,注意手术侧手臂制动且手臂放置略高于心脏位置,有利于手臂的血液回流。
保持伤口干燥,禁止水冲洗,避免弄湿伤口,防止感染。
伤口拆线数日后在透析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加强瘘侧手臂的锻炼,增加血管的充盈程度,如前臂下垂,用手练习握力器或健身橡皮圈等[5]。
具体方法为:健侧手扎住吻合口上方(近心端),瘘侧手使用握力器锻炼或握拳锻炼至静脉中度扩张,10秒钟5次后两手同时放松,如此反复,每天3次,每次5分钟。
(2)新成熟的内瘘前5次穿刺最好不要有血肿,且固定由熟练护士穿刺(如有血肿立即拔针按压)。
透析中观察血流量,开始使用时血流量不宜过大(180~200ml/min),以免过度抽吸损伤血管内膜。
透析结束由熟练护士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10分钟后无出血即贴创口贴,不用纱布及约束带并交待注意事项。
3.2 加强患者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1)透析结束时,按压血管力度要以能够感觉到内瘘的颤动,又不出血为宜。
透析结束回家后,如果出现内瘘出血,应立即按压穿刺点。
若出血不止应立即到医院紧急处理。
透析当日回家后24小时内不能水浴,有血肿出现24h内冷敷,24h 后改为热敷,同时涂擦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疗妥)消肿,效果满意[6]。
经常触摸瘘管,发现异常(无搏动和震颤或搏动和震颤减弱),及时与血液净化中心联系。
(2)瘘侧肢体禁止压迫、捆绑、负重,禁止测血压,禁止做静脉输液。
每次超滤量应不超过体重4%~5%,透析期间体重增加应每日不超过1kg[7],透析前不给降压药,避免透析时或透析后低血压。
在透析间期的家庭护理中,预防不洁物污染穿刺点,造成内瘘引起的血源性感染。
3.3 提高内瘘穿刺技术:(1)糖尿病肾病大部分患者血管脆性大,穿刺时血管极易破损,要求护士进针速度相对慢一些,见血即止,尤忌退回再穿。
(2)大部分患者水肿导致血管位置过深,穿刺前,护士用左手指将内瘘血管上方皮下的水向两边推开,在瘘管暴露的瞬间,右手持内瘘针穿入血管。
(3)如果患者血压过低,血管充盈度差,瘘管杂音小,首先需要升高血压,不可强行穿刺,因为这种瘘管形成血肿极易闭塞,也尽量不用止血带扎瘘管。
(4)糖尿病肾病中老人偏多,他们的体温易受室温影响,尤其在冬天,血管收缩,即使扎止血带也不容易暴露。
要提高室内温度,热敷瘘管部位,待血管扩张后再行穿刺。
3.4 防止动静脉内瘘发生栓塞:(1)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在透析中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有条件的行血压监护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
一旦发生低血压,应迅速予以纠正,减慢血流量至100ml/min,停止超滤,静注生理盐水200ml。
也可以给予50%葡萄糖20~40ml,但需注意尽量避免在内瘘血管使用高渗物质,以免长期使用发生静脉炎继发栓塞。
(2)正确掌握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的时间:内瘘使用时间不宜太早,至少4周,最好8-12周以后开始使用[2],具体根据内瘘发育情况而定,即血管搏动是否有力,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最好经彩色多普勒确定,不得过早使用。
(3)止血时间及压力要适当,,刚好起到止血作用为宜。
由于动脉化血管内压力高,拔针后止血须控制时间和压力,压迫时间过长(大于20分钟)、压力过重易导致凝血及栓塞;反之,则引起出血和血肿,直接影响下一次透析穿刺和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
(4)切忌在吻合口部位进行穿刺:吻合口处血管走向复杂,在此部位进行穿刺易损伤血管引起血肿,继发性炎症,甚至发生内瘘闭塞。
(5)预防感染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每次穿刺前应注意局部皮肤是否完整,如有炎症征象,及时采取抗感染措施,改换内瘘穿刺点或暂停使用。
另外穿刺和拔针时严格无菌操作。
(6)力争做到穿刺一次性成功以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避免血管腔变窄、闭塞。
一旦穿刺失败,须待确切止血后,避开原点再行穿刺。
(7)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钮扣式穿刺法,动脉瘤多为反复穿刺同一部位而形成的。
操作者与透析患者应相对固定,可有计划选择穿刺点和穿刺方法,以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8)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须尽快溶栓处理:当发现内瘘闭塞后立即去医院就诊(B超证实为血管内血栓形成),溶栓效果比较好。
有资料表明血栓形成超过12小时,内瘘再通的机会就比较小了。
参考文献:
[1] 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3-684
[2] 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109
[3] 许秋娜,向晶.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28
[4] 王饶萍,谢丹妮,陈桂芳,等.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21 922
[5] 肖燕.糖尿病肾血透患者内瘘的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4)35
[6] 马新美,王继军.54例糖尿病患者内瘘建立与使用的体会[J].中国血液净化,2004,3(12):692
[7]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33-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