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案例教学总结
交通案例分析范文
交通案例分析范文
交通案例分析。
交通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交通拥堵、
交通事故等问题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本文将以某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某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拥堵严重,尤其是在
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现象十分严重,导致市民的出行时间大大延长;二是交通事故频发,由于车辆密度大、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三是公共交通不便利,尽管城市中有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但线路不够完善,车辆拥挤,乘客体验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加强交通管理,通过科学合
理的交通规划,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交通信号灯,减少交通拥堵的发生;二是加强交通法制建设,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同时,政府也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来引导市民合理出行,比如限行政策、鼓励共
享单车等。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某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总之,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
来解决。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引导市民合理出行,才能有效缓解交通问题,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
希望某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为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交通运输在地理学的范畴内,交通运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地区间的联系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衰退。
初中地理课程中关于交通运输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并能够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概述1.1 交通运输的定义与功能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在国家和地区范围内,进行人员、物资和信息的空间位移。
其功能在于促进地区间的联系,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2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我国交通运输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构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差异,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1.3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1)公路运输:灵活性高,覆盖面广,适用于短途和长途运输。
但受天气和地形影响较大,运量有限。
(2)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运费较低,适用于长途运输。
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
(3)航空运输:速度最快,适用于长途和国际运输。
但运量小,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
(4)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适用于长途和国际运输。
但速度慢,受季节和地域限制。
(5)管道运输:安全性高,损耗低,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运输。
但建设成本高,灵活性差。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分析我国高速公路、高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2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做出合理选择的能力。
例如,比较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在运输量和成本方面的差异。
2.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讨论交通运输业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3.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对交通运输基本概念、运输方式特点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骑车乘车讲安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五年级上册
《骑车乘车讲安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骑车上路和乘车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学会在骑车和乘车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 培养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骑车上路和乘车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遵守。
2. 教学难点:实际操作中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教育他人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包括骑车上路和乘车时的安全事故案例。
2. 准备交通安全教育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如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
3. 准备教学用具:白板、白板笔、图片等。
4.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交通事故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安全骑车和乘车的重要性,引出课题《骑车乘车讲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刺激,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操作步骤:(1)展示交通事故图片;(2)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安全隐患;(3)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2. 知识讲解:介绍骑车和乘车的基本安全规则,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乘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骑车和乘车安全规则,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操作步骤:(1)教师讲解相关知识;(2)通过问答、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3)教师总结要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骑车和乘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规则。
可以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进行模拟,如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等。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安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操作步骤:(1)分组,确定模拟交通工具;(2)学生模拟骑车和乘车过程;(3)教师观察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小组内自评、互评,总结经验教训。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小结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小结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通规划案例分析,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工作的兴趣,使其认识到交通规划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规划方法、案例分析等。
1.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介绍交通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框架。
2.规划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交通规划方法,如需求分析、容量分析、交通分布模型等,并阐述各类方法的适用场景。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交通规划案例,使学生掌握案例研究的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讲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2.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规划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交通规划案例,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其对交通规划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规划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表现,以考察其对交通规划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及总结
大班交通安全教案及总结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对交通安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内容1.了解交通安全常识,如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等。
2.学习认识交通标志,如禁止通行、注意危险等。
3.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问幼儿们是否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引导幼儿思考。
2.呈现:展示交通标志图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其作用。
3.讲解: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详细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4.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过马路等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加深理解。
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二、总结本次大班交通安全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提问导入,成功引起了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兴趣;展示交通标志图片和讲解,让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模拟过马路等实践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回顾和总结环节,再次强调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紧张和胆怯,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支持;另外,部分幼儿对交通标志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重复和巩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引导和重复,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总结6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总结6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设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交通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交通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通设计,具备分析、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设计对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交通设计的概念和原理:交通设计的定义、交通设计的分类、交通设计的原理和基本流程。
2.交通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交通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如交通流量分析、道路设计、交通标志和信号等。
3.交通设计的实践应用:实际交通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解剖,学生自主进行简单交通设计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交通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设计的实践应用。
3.实验法:通过学生自主进行交通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在交通设计课程中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总结(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日益多样化,交通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2. 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4. 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交通事故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交通安全基础知识1.1 交通信号的认识与理解1.2 交通标志的种类与含义1.3 交通标线的功能与作用2. 交通安全常识2.1 行人交通安全2.2 非机动车交通安全2.3 机动车交通安全3. 交通安全案例分析3.1 常见交通事故案例分析3.2 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4. 交通安全实践体验4.1 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4.2 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4.3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提高安全意识;3. 实践体验法:通过观看宣传片、参观教育基地、参加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问题。
2. 讲解交通安全基础知识教师讲解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
3. 讲解交通安全常识教师分别讲解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安全常识,让学生了解各类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责任。
4. 分析交通安全案例教师选取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5. 交通安全实践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参加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小学交通安全常识教案范例及案例分析
小学交通安全常识教案范例及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交通基本规则: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分道行驶。
2. 能够识别路标、交通信号灯的含义,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
3. 学会如何正确穿过马路、避免交通事故。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了解交通规则的基本原则。
告诉学生行人应该和非机动车分开行走,不走机动车道。
机动车在道路的不同位置中行驶。
认识道路标志和指示。
2. 穿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学生们需要知道交通最常见的地方是马路中间。
目前,很多交通事故都发生在路面,学生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地穿过马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
告诉学生,要在人行横道或交通设施处穿行,寻找交通信号灯或交通警示牌等路标和指示,寻找合适的时机,观察学生身边的车流和行人,扫描整个路面,确定车辆是否停下来了,才能通过马路。
3. 交通标志告诉学生如何分辨各种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和作用,从而能够在路上行驶时准确理解和遵守交通标志。
三、教学过程1. 通过交通安全教学视频和图片历史时间线,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和伤亡的重要性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识。
2. 通过小组讨论、实际案例和交互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能力,营造安全出行的良好氛围。
3. 引导学生了解交通标识、路标、交通信号灯等常见信号的作用,实现学习交通标志和地图的目的,同时提高交通意识,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学案例分析小学生大叫:“看哪听,什么都不知道!”在学习交通安全教育时,我们发现一位小学生乱穿马路,听取老师提醒时,大声高喊:“你看哪听,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小学生身上,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关于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交通安全的教育活动,注重依靠学生参与交流、竞赛和交互教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们通过绘制路标、信号灯和各种交通标志的模型,让学生亲身参与,强化对交通标志的理解和识别能力。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收获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收获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了解交通设计的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和交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通设计,如道路交叉口设计、道路线形设计等;具备分析交通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设计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
具体内容包括:1.交通设计概述:交通设计的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交通规划: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量预测、交通网络设计等。
3.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道路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等。
4.交通管理:交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标志标线设计、交通等。
5.交通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设计的整个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设计的应用和效果。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交通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交通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交通设施课程设计总结
交通设施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交通设施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解释不同交通设施的功能和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并阐述交通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交通设施的设计与布局。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分析交通设施的相关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与他人共同探讨交通设施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设施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出行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交通设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体验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小学四年级《社会与生活》学科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设施相关知识,提高观察、分析、合作等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合作学习,但可能缺乏对交通设施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能力。
3.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设施的概念与分类- 交通设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交通设施的分类:道路、桥梁、隧道、交通信号等2. 交通设施的功能与作用- 道路设施:提供行车、行人通道,保障出行安全- 桥梁设施:连接两岸,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隧道设施:缩短距离,降低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交通信号设施:调节交通流,保障交通秩序3. 交通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 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布局- 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现状与挑战4. 交通设施的优化与创新- 现有交通设施的改进与完善- 新型交通设施的发展与应用- 交通安全设施的推广与普及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交通设施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交通设施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课时:交通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第四课时:交通设施的优化与创新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社会与生活》四年级上册,第三章“便捷的交通”,涉及交通设施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等内容,为本课程提供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依据。
幼儿园城市交通探索:大班交通教学案例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交通教育是一个重要和常见的主题。
通过交通教育,孩子们可以了解并掌握交通规则、交通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礼仪,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大班交通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开展城市交通探索活动。
2. 活动准备在开展城市交通探索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或模型,以便向孩子们展示和介绍。
可以准备一些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牌等道路交通设施的模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了解其含义。
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故事书,让孩子们通过故事情节来学习交通知识。
3. 活动开展在城市交通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交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可以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孩子们介绍各种交通工具,包括汽车、公交车、地铁、自行车等,让孩子们了解它们的外形、功能和用途。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模拟驾驶汽车、乘坐公交车等,从而增强他们对交通工具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通过观看交通安全动画片或,让孩子们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城市交通探索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了解和掌握交通知识,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礼仪,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交通工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形成对交通知识的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5.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文章写手,我认为城市交通探索活动对幼儿园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交通知识,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交通工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指导也非常重要,要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交通知识,并形成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交通工具教学案例分享与总结
幼儿园小班交通工具教学案例共享与总结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改善,交通工具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交通工具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小班的教学中,通过对各种交通工具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今天,我将共享一些幼儿园小班交通工具教学的案例,同时结合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这一教学工作。
1. 航空器在交通工具教学中,先从最熟悉的地点开始,例如幼儿园周围的交通情况,再引入新的概念。
在幼儿园小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航空器开始介绍。
老师可以与孩子一起观察飞机起飞、降落的场景,引导他们了解飞机的形状、颜色、工作原理等知识。
2. 陆上交通工具在孩子们对航空器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可以逐渐引入陆上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自行车等。
通过观察、互动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形状、功能和用途,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3. 水上交通工具再引入水上交通工具的教学,如船、帆船等。
通过真实场景和模型展示,让孩子们了解水上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拓展他们的交通工具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对不同交通工具的认知图谱,了解交通工具的种类、功能,拓展他们的生活知识面,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在教学总结中,我认为交通工具教学的重点不仅在于教会孩子们交通工具的名称和样式,更在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多实践、多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节奏,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机会。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孩子们通过亲身感受和实践来认识交通工具,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珍视每一个教学主题,尤其是幼儿园小班交通工具教学。
我认为交通工具教学不仅仅是一堂单纯的识字课,更是一次对世界的探索之旅。
在交通工具教学中,我愿意通过多种方式来启发幼儿,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总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2.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会对不同交通场景进行设计和优化;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交通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技巧;4.交通优化策略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理论;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方法;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掌握交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七、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差异化教学措施:1.教学活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评估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评估方式,使之更加公平合理。
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和掌握道路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3.学会如何安全地过马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交通规则及其正确理解和遵守2.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及其指示3.道路标志的含义及其作用4.步行和骑车的安全技能5.如何跨越人行横道和过马路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模拟交通场景,演示正确的道路标志、信号灯及其含义,引导幼儿合理理解并默记。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交通规则、交通信号灯等知识,提高其兴趣,便于掌握。
3.视频讲解法:通过观看短片或动画来帮助幼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以增加其视觉印象和记忆。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师自己的信念首先,老师将用自己的言行来树立良好的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意识。
老师可以打扮成警察或交警,并让幼儿用他们所学的交通规则和交通信号灯来了解正确的交通安全知识。
第二步:了解交通规则及其正确理解和遵守老师可以通过短片、动画、图表等教学资料来分别教给幼儿交通规则的内容和重要性。
幼儿可以模拟交通场景,进行真实模拟演练或者玩具场景的游戏,来体验交通规则的应用。
第三步:了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及其指示交通信号灯分为红灯、绿灯和黄灯。
老师用三个圆圈来代表三组讯号灯,让幼儿逐一理解红灯的含义、绿灯的含义以及黄灯的含义和作用。
然后让幼儿在模拟场景中或者玩具模型中进行真实演练,以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
第四步:了解道路标志的含义及其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图表、海报等教具,将标志牌分类并进行解释,其中包括行人标志、车辆标志、道路设施标志等。
让幼儿以游戏为主,逐步制定并应用道路标志在交通景象中的应用。
第五步:学习步行和骑车的安全技能将教室的角落变成一个赛车场,让幼儿亲自体验行人和车辆之间的不同,以此了解步行和骑车时遵循的安全规则。
让幼儿戴上头盔,并逐步让他们在道路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的指引下进行实际操作。
《上学路上防车祸》(教学设计)-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上学路上防车祸》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交通规则和安全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礼仪。
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良好的行为礼仪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学生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和保护自己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在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由于他们在上学路上存在较多的交通安全隐患,如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人行横道等,因此有必要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交通事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张图片,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交通事故呢?学生:有两辆车相撞了!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交通规则行驶。
教师:很好,交通事故往往是因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和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所导致的。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交通安全呢?学生:因为交通安全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
2. 情境引入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描述,引导学生思考上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和交通规则。
教师:假设你们早上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有一天,你们看到前面的红绿灯变成了绿色,你们该怎么办?学生:等待红灯变成绿灯,确认安全后才能过马路。
教师:很好,你们已经掌握了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不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甚至失去生命。
3. 交通安全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或多媒体展示,向学生详细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教师:现在,我将向大家展示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请看这张图片,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交通标志吗?学生:这是人行横道的标志。
教师:非常好。
那么,当我们遇到人行横道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应该停下来,等待行人过完马路后再行驶。
教师:对的。
交通安全教学设计活动总结
交通安全教学设计活动总结交通安全教学设计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交通安全教学设计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交通安全教学设计活动总结1学校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为确保在校每位学生的安全,学校专门成立了以一把校长亲自挂帅的交通安全领导小组。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并形成制度。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增长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以“交通安全,从小做起”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观看交通安全图展、观看“珍惜生命,安全第一”安全教育片等系列活动,引导和发动全校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到各项文明交通活动中去,与全社会一起共同营造和谐交通环境。
1、为了能够掌握学生乘车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学校专门由德育组负责对在校的1056名学生的上、放学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因搬迁)。
经调查我校有:占全校人数的三分之二乘坐公交车或包车来校上学。
在此基础上,学校再对这些乘公交汽车或包车的学生进行细致调查。
对那些违反学校规定依然超载包车的学生,学校与其家长联系的同时告知包车司机不要超载运送学生。
并对这些学生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备案。
2、在对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我校严格要求学生不满12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面,上放学时间里在距离学校100米处自动下车,校园内不能骑车穿行,以免碰伤其他学生。
对于学校教职员工的车辆的管理与学生一视同仁。
3、对于中低年级接送学生的家长,学校建立家长接送制度。
要求每位家长按学校的规定,固定接送学生的位置,保证上放学门前的交通安全。
要求每位班主任教师放学时必须将学生交到家长的手中,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到校接孩子,班主任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将学生带到学校传达室或教师办公室直到家长接走为止。
交通教案中班总结
交通教案中班总结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为中班幼儿设计的交通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了解交通工具、交通信号以及交通安全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本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游戏、讲故事、观察实物等方式进行,以活动为主线,让幼儿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二、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船等,能够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2.了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能够通过颜色判断交通信号的含义;3.培养幼儿观察和判断能力,能够通过不同的标志和标识识别道路交通信息;4.引导幼儿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学会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5.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在交通场景中正确表现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教学内容1.交通工具的认识:–游戏:提供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同时教师介绍并解释交通工具的用途和特点;–观察实物:将一些小型的交通工具放到幼儿面前,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教师进行引导和解答;–讲故事:讲一些有关交通工具的故事,引导幼儿体会不同交通工具的作用和重要性。
2.交通信号的了解:–游戏:使用红绿灯模型,教师进行示范,让幼儿模仿,通过红灯和绿灯的颜色区分交通信号的含义;–自制交通信号灯:让幼儿使用纸板和颜色水彩笔制作交通信号灯,同时进行游戏,让幼儿模拟红绿灯指挥交通。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识的识别:–游戏:展示一些常见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识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并提问幼儿对这些标志的理解;–观察实物:在教室中设置一些道路交通标志和标识,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认知。
4.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讲故事:讲一些与交通安全有关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观察实物:使用玩具车辆进行场景模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正确和不正确的交通安全行为。
5.交通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搭建道路交通场景:将一些道路交通模型和玩具车辆准备好,让幼儿参与其中,模拟不同的交通场景;–角色扮演:指定角色扮演,如交通警察、司机、行人等,引导幼儿在扮演中学习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轻轨出行路线设计》教学案例
《轻轨出行路线设计》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轻轨出行路线设计》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通规划能力、交通出行意识,提高学生对城市轻轨运营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出行路线,提高出行效率,减少出行成本。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轻轨出行对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轻轨出行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城市轻轨运营的基本情况;了解轻轨出行对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规划轻轨出行路线;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轻轨路线的优缺点;具备一定的交通出行意识和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2. 教学方法本教学案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展示等。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轻轨出行的便利和效率;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轻轨出行路线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教学步骤一:介绍轻轨出行基本情况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城市轻轨的发展历程、运营情况、优势特点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轻轨出行的便利和重要性。
2. 教学步骤二:分组实地考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轻轨出行实地考察。
每组选择一个目的地,规划出一条最佳的轻轨出行路线,并在实地考察后对路线进行评价和总结。
3. 教学步骤三:轻轨出行路线设计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和授课,向学生介绍轻轨出行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出行目的地的选择、线路规划、乘车换乘等。
4. 教学步骤四:小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重新分组,每组讨论一个小区域的轻轨出行路线设计,并向全班展示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交通规划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教学步骤五:轻轨出行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向学生介绍轻轨出行对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中班交通课程总结
中班交通课程总结一、课程背景在中班阶段,幼儿已经对交通工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一定的交通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交通常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能力,我们开展了中班交通课程。
二、课程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功能;2.培养幼儿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习惯;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4.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1. 交通工具的名称和功能我们首先引导幼儿了解交通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让幼儿认识和学习车、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见的交通工具,并向他们介绍每种交通工具的功能和用途。
2. 交通规则的学习为了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我们组织了交通规则的学习活动。
我们通过游戏、模拟情境等方式,教导幼儿懂得红绿灯的意义,学习过马路时的安全行为,以及如何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规范行为等。
3. 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在课程中,我们向幼儿传授了交通安全知识。
我们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并解释安全帽的作用;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斑马线过马路,以及近距离接触交通工具时的注意事项等。
4. 观察和判断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判断训练,我们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我们组织了幼儿观察车辆行驶方向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出车辆行驶的方向,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四、课程评价经过中班交通课程的学习和活动,我们发现幼儿在交通常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的学习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在课程中,幼儿学会了大部分交通工具的名称和功能,对常见的交通工具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幼儿在交通规则的学习中逐渐养成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会了过马路时的安全行为和乘坐交通工具时的规范行为。
此外,幼儿也通过观察和判断训练,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他们能够准确判断车辆行驶的方向,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行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班交通课程的开展对于幼儿的交通安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设计案例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两条主干路中兴路和新华路的交叉口为交通设计案例。
该交叉口为规则十字型交叉口,东西向中兴路为三块板道路,北向新华北路为三块板道路,南向新华南路为一块板道路,路段上均为双向四条机动车道。
南、北、东三进口处将车道划分改变为三进一出;西进口处禁止左转,保持两进两出。
本交叉口地处最繁华的地段,相交道路为,是全市最为重要的路口,周围分布着新世纪商业广场、市百货大楼、客运总公司、顺德宾馆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该交叉口车辆组成以小汽车和自行车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非常大,机动车中摩托车所占比例很大。
西进口禁止左转,信号控制采用两相位控制。
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内二次过街。
交通流量见表1。
表1 晚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进口方向机动车(pcu/h)非机动车(veh/h)普通机动车(pcu/h)摩托车(veh/h) 合计(pcu/h)东左228 211 312 2015 直441 445 619 2126 右195 47 213 94西左0 0 0 822 直453 344 590 1685 右322 179 394 722南左138 144 195 534 直351 234 445 1931 右225 302 346 444北左178 73 207 890 直271 141 327 1080 右401 272 509 771 合计32002392415713114晚高峰时段17:30~18:301 改善前的问题点采用两相位控制信号,直行机动车与对向左转机动车冲突严重,不利于安全。
非机动车通行采用二次过街,但渠化设计不够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空间过大,致使机动车通行空间太小。
右转机动车行驶轨迹穿过左转自行车停车区,右转车与同向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冲突严重,形成交通事故隐患。
摩托车与普通机动车行驶特性不同,在交叉口区域内的混行导致相互干扰严重。
进口道车道数不足,交叉口的可能通行能力不够。
2 实施的对策采用多相位控制;在交叉口内部将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压后,以增加机动车通行空间;对右转机动车进行适当控制;各进口道均设置摩托车专用通道,在机动车停车线前设置摩托车待行区;在各进口道处占用小部分非机动车道增设一机动车道。
3 改善前后对比将两相位控制改为四相位控制,避免了直行机动车与其对向左转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将非机动车通行空间适当压后,使机动车通行空间得以增大,又设置了左右转导流线,使机动车行驶轨迹线比较平顺;由于对右转机动车进行信号控制,使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通行时间上得以分离,在保证右转机动车延误增加不多的前提下,有效地解决了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问题;通过摩托车专用通道和摩托车待行区的设置,将大部分摩托车交通流从机动车交通流中分离出来,明显提高了交通的有序性、安全性和通行效率;通过增设机动车道,使机动车通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中央驻足岛的设置使行人过街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也使行人过街所需最小绿灯时间减小。
评价指标前后对比见标2表2 现状渠化和信号控制方案评价(晚高峰时段)进口方向通行能力(pcu/h)流量(pcu/h)饱和度单车平均延误(s)最大排队长度(pcu)东左3443120.91606直6886190.905812右1,2002130.1800西左—————直6885900.864912右1,2003940.3310南左2851950.69325直5694450.784110右1,2003460.2900北左2852070.73355直5693270.57258交通流基础理论(通行能力计算案例)该部分选择一个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作为案例。
预测通车时交叉口各流向高峰时段高峰小时Qmn(直行车大车率:东西路4%,南北路2%;左、右转大车率为0)、最高15分钟流率换算的小时交通量qdm(PHF取0.75)如下表:预测高峰时段高峰小时自行车交通量Qmn(估计左转率北进口为25%,其他进口为10%;右转率均为15%)、最高15分钟交通量的平均流率如下表:估计各向行人流量为600人/h。
按最短绿灯时间的要求,定计算周期时长为60s,结果见表1~3。
交通调查与分析1 交通调查与分析以上海市典型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车头时距调查与分析作为案例。
在现有的道路几何条件与交通条件下,对信号控制交叉口直行车道的车头时距进行现场测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饱和车头时距的分布、初始时距的分布、饱和流率的估算值及其单个周期内的启动延误估计。
1.1 饱和车头时距的现场测定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变停车线”的方法采集数据,即在红灯期间停车线前第一辆车前车轮所在地为所谓的“变停车线”,绿灯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时调查人员摁下秒表,依次记录下在红灯期间排队等待通行的车辆通过“停车线”的时刻,直到认定的最后一辆车开出“停车线”。
考虑到每个周期红灯切换为绿灯后,车辆启动必然引起启动延误,所以在所有采集得到的数据中,一般头四辆车头时距是不饱和的,因此计算饱和车头时距所用的数据都是剔除掉每周期前四辆车的车头时距后得到的。
下面以中山北一路(南进口内侧直行)-大连西路,车道宽度为2.7米的直行车道上调查的数据为例进行如下分析:(1)饱和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和经验分布曲线图1 饱和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2)饱和车头时距的特征参数表1 饱和车头时距的特征参数N Minimum Maximum 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饱和时距180 1.28 3.94 2.2836 0.5619 Valid N (listwise) 180极差(3)有统计直方图可以看出饱和车头时距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为此作正态概率分析图如下:图2 饱和车头时距的正态概率分析图可以看到,实际数据值与假设正态分布的数值非常吻合,为此假定饱和车头时距,可以得出和的1-0.0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2.2010 , 2.3663] 、[0.3754 ,0.7460]。
因此, 2.2836,0.7460。
4、对进行拟和检验经检验得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下。
1.2 饱和流率的近似计算利用公式来计算饱和流率。
v/h/lane1.3 启动车头时距的统计分析(1)启动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和经验分布曲线图3 启动车头时距观测值的统计直方图对其进行单样本的K-S检验后发现启动车头时距不满足正态分布,而是近似的满足分布。
(2)启动车头时距的特征参数表2 启动车头时距的特征参数N Minimum Maximum 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启动车头时距90 1.53 6.58 2.9191 1.0796Valid N90(listwise)极差1.4 每周期启动延误的近似计算每一周期内的启动延误可以分为两部分:绿灯启亮后头车的反应延误时间和后四两车以非饱和车头时距通过“停车线”所造成的损失时间。
即――绿灯启亮后头车的反应延误时间;一般取2s――后四辆车以非饱和车头时距通过“停车线”所造成的损失时间,等于到。
因此=1+4*(2.9191-2.2836)=3.542秒交通控制案例选择廊坊市市中心两条主干路新华路和金光道的交叉点为交通控制案例。
该路口为规则的十字形交叉口,相交道路均为三块板道路。
交叉口100米范围内的机非分隔带已经拆掉,各向进口道均为三车道,出口道为两车道。
交叉口范围内的道路条件是:各方向的行车道(包括自行车道)均为30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分隔栏隔离。
周围分布着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明珠大厦等商业设施和明珠礼堂等大型公共娱乐设施,是全市地位最为重要的路口。
1 交通量调查交通流量通过在交叉口的高峰时间和平峰时间各观测2小时获得,整理后的高峰小时流量和平峰小时流量见表1和2。
表1 高峰小时流量表进口机动车(pcu/h)自行车(辆/h)行人东左254 172 —直636 538 120 右276 115 —表2 平峰小时流量表图1 现状相位相序图2交叉口控制状况调查该交叉口为四相位信号控制,信号周期为122s,相位、相序如图1所示:3 现状评价分析采用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提供方法,交叉口现状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交叉口现状评价表进口通行能力(pcu/h)饱和度延误排队长度东左295 0.86 52 11 直607 1.05 66 15西左295 0.71 49 7 直607 0.97 45 10南左295 0.5 47 8 直455 1.14 ——北左295 0.83 51 10 直455 1.04 67 13 合计3304 0.94 ——注:由于未对右转车进行控制,故对右转车的评价未列入表中。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进口直行车道已过饱和,相应的排队长度和延误过大;同时车道的饱和度很不均匀。
4 交叉口问题分析结合现状踏勘与定量评价,交叉口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将直行相位放于左转相位之前,有部分左转自行车随直行自行车驶入交叉口,在对向人行道前待行;当左转机动车放行时,横向直行驶出交叉口,此时与对向的左转机动车发生冲突;进口道只设一个直行车道,无法满足高峰时的交通需求,高峰期间直行车排队较长;由于未对右转机动车进行信号控制,右转机动车与自行车的冲突与干扰在每一相位的绿灯初期比较严重;路口行人过街通道上缺乏无障碍设计,未考虑残疾人、老人等交通弱者的需求;交叉口内及车道变化处缺少必要的导行线,导致左转自行车与机动车的行车轨迹不明确;信号周期时长及绿灯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饱和度不均匀。
5 概略设计图2 设计相位相序图依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概略设计方案,采用四相位的信号控制方案;结合上述问题分析,相位相序设置如图2。
6 信号配时初步检验通过流量比计算来检验概略设计方案。
进行饱和流量的计算采用《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中提供的方法。
基本饱和流量:=1800pcu/h,=1800 pcu/h,=1650 pcu/h。
由于对右转机动车进行了控制,同时自行车分方向与机动车同相位过街,因此自行车对机动车的干扰基本消失,在饱和流量修正时,取自行车的修正系数均为1。
该路口为市中心交叉口,禁止大型车辆驶入,只有为数很少的公交车,机动车以小汽车为主,根据观测,统一取大车率为2%。
交叉口坡度取0,进口道宽度可先按3米计,宽度修正系数fW=1。
交叉口路缘石半径为35米,右转车道转弯半径校正系数=1。
1)东进口道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2)西进口道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3)南进口道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4)北进口道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
5)汇总通过对四个进口各流向车道饱和流量的计算,该交叉口设计流量比见表4。
表4 流量比计算表进口道 东 西 南 北左 直 右 左 直 右 左 直 右 左 直 右车道数 12 1 1 2 1 1 21121饱和流量 1764 1764 1617 1764 1764 1617 1764 1764 1617 1764 1764 1617交通量339 848 368 277 784 123 197 693 507 325 629 357流量比 0.192 0.240 0.157 0.222 0.112 0.196 0.184 0.178y i Y相位1 0.192 — — 0.157 — — — — — — — — 0.192 0.812相位2 — 0.240— — 0.222— —— — — — — 0.240相位3 — — — — — — 0.112—— 0.184 — — 0.184 相位4— ———— —— 0.196— — 0.178 — 0.196注:Y=0.812<0.9,可以认为概略设计方案满足交通需求,进入详细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