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教案
服务社会教案教案主题:服务社会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以及为什么要服务社会;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3. 培养学生的服务社会技能,如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让学生讨论平时可以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事情。
- 提问学生:你是否觉得帮助别人和服务社会很重要?为什么?2. 理解(10分钟):- 讲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以及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3. 案例分析(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社会问题的案例。
要求学生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
4. 实践活动(20分钟):- 小组合作项目: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并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如募捐、志愿活动等。
5. 反思与总结(10分钟):- 学生分享他们的计划和想法,讨论如何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教学资源:1. 社会问题案例;2. 白板和标记笔;3. 分组活动的材料。
教学评估:1. 通过小组活动观察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2.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意识。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社会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服务项目,并总结经验和成果。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服务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明白了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也培养了自己的服务社会技能和意识。
希望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但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培养亲社会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服务社会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社会服务活动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4.提前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社会服务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
提问:“你们参加过社会服务活动吗?感受如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关于服务社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八年级上册教案:服务社会
八年级上册教案:服务社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服务的意义和价值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4. 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5. 服务社会的实践与感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服务社会的理念付诸实践,并从中获得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务的意义、劳动的价值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演示基本劳动技能,引导学生模仿实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服务社会的感悟。
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引起学生对服务社会的关注。
2.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 演示基本劳动技能: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实践,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4. 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5. 服务社会的实践与感悟:组织学生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感悟,并将感悟分享给其他同学。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服务社会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2. 评价学生劳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
3. 评价学生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4. 评价学生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感悟分享。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服务机构,了解不同领域服务社会的工作。
2. 邀请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来校分享服务社会的心得体会。
3. 开展服务社会的主题活动,如义卖、环保活动等。
4.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八、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劳动工具、材料等实践教学资源。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到作为社会的一员,要积极走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素养,用微行动助推有温度的社会,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思辨能力,但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普遍还存在一些误区。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服务和奉献社会,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以课业压力大等理由拒绝参与。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宏大很遥远的事情,现在要把精力都放在好好学习上,服务社会是以后的事情。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有哪些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二、教学目标1.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探究过程,提高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会挖掘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通过合作共学展开深度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实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服务社会的多方面意义,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提升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3.通过对真实复杂的生活情境问题的探究与思考,帮助学生厘清误区,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了解服务社会的多元途径和形式,从参与走向更好的参与,落实健全人格。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2.教学难点: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四、教育价值1.自我成长: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参与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我与他人的关系:能够积极主动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弘扬为他人、社会服务的精神,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五、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向学生介绍今天项目式学习的主要环节,回顾前期已经完成的任务,为将要展开的学习与研究作铺垫。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进入下一阶段的项目式学习研究。
环节一:直击真问题1. 小组汇报问卷调查组、采访组、信息搜索组、拓展组共四个小组的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展示,汇报各小组在前一阶段项目式学习中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快乐和成长的过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社会服务,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社会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概念,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参与社会服务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概念、意义和参与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服务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内容,分析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社会服务角色的志愿者,亲身体验服务过程,感受服务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社会服务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3.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社会服务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现象,激发学生对服务社会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关于社会服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多样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2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对公平正义有较强的敏感度。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体会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化对服务社会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主题——服务社会。
八年级道法服务社会教案
八年级道法服务社会教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白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 学会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教学内容:
1. 服务社会的意义与作用。
2. 如何积极服务社会。
3. 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案例分享。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与作用。
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服务社会。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
2. 教学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3. 案例视频素材。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对服务社会的概念、意义等进行讲授。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积极服务社会。
3. 案例分析法:播放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个关于志愿者服务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讲解服务社会的概念、意义,通过PPT展示。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每组分享一个参与社区服务的经历或想法。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服务社会。
评价与反馈:
1. 评价: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反馈:为学生提供关于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建议和指导。
作业布置:
1. 写一篇关于自己参与社区服务的感想的短文。
2.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服务社会,并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设计一套服务社会教学计划,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服务社会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
本教案将介绍服务社会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并提供了一些实践活动的示例,希望能够为教师们在实施教学计划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力,培养并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2.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服务社会活动需要学生们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与协作,学生们能够培养并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社会服务活动中,学生们将面临各种问题,需要他们分析和解决。
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1. 学生参与度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使他们对活动充满兴趣,愿意主动投入其中。
2. 问题导向学习:教师在服务社会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们互相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能够互相支持和鼓励。
4. 实践为主:服务社会教学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们需要通过实际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示例1. 社区环境整治活动:学生们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垃圾,美化环境,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扶助,为孤儿院捐赠物资等。
3. 环保宣传活动:学生们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举办环境保护讲座等,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4. 社区服务项目策划:学生们分组策划社区服务项目,如为留守儿童提供辅导,为弱势群体筹款等,提供实际帮助。
1. 服务社会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服务社会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制定实践活动的安排。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作用;2.了解服务社会的多种方式和渠道;3.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4.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服务社会”的含义和意义;2.探究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2.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设计好教案和课件;2.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及与服务社会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服务社会?•你有没有过为社会服务的经历?•你认为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活动二:讲解(15分钟)1.什么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指为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福利而提供有益的服务。
服务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例如志愿者服务、慈善捐助、献血、义务教育等等。
2.服务社会有什么作用?服务社会的作用很多,例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平等、公正、文明和谐的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危机等。
3.服务社会的多种方式和渠道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很多,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参加慈善义卖;•献血;•捐赠图书、文化用品。
活动三: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部分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例如:1.在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在学校开展义务劳动;3.在家庭中节约用水和电力;4.参加环保宣传活动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四:总结反思(10分钟)在活动三中,学生思考了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思考和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课题:服务社会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材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2.3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3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本框题围绕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做法两大知识点,奉献社会强调服务意识,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也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学情基础】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继而思考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成长需求】八年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面临如何处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
【现实困惑】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也有的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以及通过服务社会可以带来的成长和收获。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但是他们对于如何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3.实践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安排好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服务社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务社会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如环保、关爱老人、支教等。
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体验。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7课 第2课时《服务社会》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第3单元第7课的第2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怎样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和道德观念,但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相对有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但对服务社会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对服务社会的恐惧心理,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害怕面对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服务社会,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热情和勇气。
3.引导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意义。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服务社会经历,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3.角色扮演法:模拟服务社会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
4.实践体验法: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讨论指南。
3.安排好实践活动,联系相关服务机构。
4.准备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人物和事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3.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
二、教学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服务社会的情感。
2.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将服务社会付诸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场景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志愿者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对他们自己和社会有什么意义?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场景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与服务社会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二)新课学习1.服务社会的意义【教师讲解】介绍服务社会的意义,包括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对我们自己和社会有什么好处?【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PPT展示的关于服务社会意义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服务社会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引导他们认识到服务社会是一种美德,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好处。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2.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介绍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支教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服务社会?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吗?【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关注弱势群体;社区服务可以美化环境;支教可以教育贫困地区的儿童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
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有较强的同情心。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对社会现象产生误解,对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服务社会的案例,如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小组讨论材料:卡片、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关于服务社会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以及如何参与到服务社会活动中。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服务社会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社会、乐于助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 服务社会的案例,如社区义务劳动、关爱环保等。
3. 与服务社会有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4. 学生义工组织的经验分享。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展示服务社会的案例和画面,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步骤二:讨论(15分钟)1. 列举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服务社会活动,如社区义务劳动、关爱环保、帮助贫困地区学生等。
2.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参与到服务社会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经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步骤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服务社会的定义和目的,引导学生理解。
2. 利用PPT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服务社会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3. 讲解学生为什么要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服务社会观念。
步骤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服务社会活动,如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进行环保宣传等。
2.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让他们能够合作、团结协作。
3.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他们思考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体会和感受。
步骤五:总结(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鼓励他们以后继续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参与的积极性等,进行教学评价。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个人评价和反思。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师总结、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服务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参与公益活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目标:理解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三、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三: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活动三:我为社会做贡献学生分组,一起讨论并策划一项公益活动)思考:教师讲述:参与公益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锻炼和提高。
当我们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得到滋养,我们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目标导学四: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活动四:我的志愿者经历学生分享自己参与过的志愿者活动经历)教师讲述: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己的素质。
同时,参与公益活动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服务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参与公益活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如何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以及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6感动中国人物6XXX:器成天下走XXX是一位不服输的钻劲儿和韧劲儿十足的人。
他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多次进行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
他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不服输的精神,不断尝试和探索,才能取得成功。
特别致敬XXX2016里约奥运会上,XXX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最终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我们要向XXX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她们为国争光的努力和付出。
《服务社会》的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曾小兰【课程标准】二、我与他人和集体(二)在集体中成长2.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6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微公益活动的策划过程,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辨析繁忙的学习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寻求更多身边服务社会的行动,列举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培养奉献精神。
【任务分析】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懂得了在不同的社会角色转换中要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乐于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也有的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的、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服务没有社会的经历,对服务社会的话题比较陌生。
学生对服务社会的意义的认识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参与热情并不高涨。
本堂课,如果正面说教,可能只会老生常谈,收效甚微。
综上,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活动形式,通过让学生体验来总结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做法。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服务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感悟服务社会的意义 2. 积极参与服务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完整word版)《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名师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表现人生价值,促使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踊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敬业爱岗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加服务社会的活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育亲社会行为【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课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课时间: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你参加过近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类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踊跃影响?教师总结、过渡:只需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为美好的明日。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当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何要服务社会、怎样服务社会是我们今日所要商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二、新课讲解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灿烂人生( 一) 服务社会的意义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 P80—81“研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何能影响四周的人?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迪?教师叙述: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该当看他获取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处享受着社会所供给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供给服务。
公益活动的利处在于,帮助他人能够不停让自己获取知足感和成就感,因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细小的、隐蔽于芸芸众生中的细小部分,而是对他人存心义的,为外界所认同的。
这不只能够让自己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踊跃的力量。
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实享有美好的生活。
因此说,服务社会表现人生价值。
只有踊跃为社会作贡献,才能获取人们的尊敬和认同,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 P81“研究与分享” )思虑:教师叙述:经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沟通的能力获取了提高。
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只是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己获取发展。
服务社会教案
服务社会教案服务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2.能力目标学会参与社会服务,并能够合理规划和组织社会服务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2.难点:如何合理规划和组织社会服务活动。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将服务社会的概念写在黑板上,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说过服务社会吗?你们觉得什么是服务社会?”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服务社会?有哪些方式可以进行社会服务呢?”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服务社会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参与慈善活动、帮助弱势群体等方式来实现。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和图片的形式,教师依次解释服务社会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了一些知名的社会服务组织和他们的具体活动。
例如,红十字会、壹基金等。
3.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活动。
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社会服务案例,例如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救助贫困儿童等。
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讨论这些服务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思考如何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些服务活动中去。
4.合作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服务项目,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计划要包括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等。
5.展示交流(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社会服务项目计划,并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互动,提问、回答问题,并对他们的计划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
6.总结提升(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并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来帮助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社会》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绚丽人生
(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
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
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
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思考: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
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
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
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
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
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
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
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二)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四、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服务社会
奉献助我成长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奉献社会我践行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教学,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
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补充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突出了本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
不足之处: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方面仍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