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 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
但受限于生活经验,他们对服务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服务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服务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服务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的意义。
2.问题讨论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设计问题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
3.分组安排,便于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社会服务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服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的意义。
案例可以包括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
3.操练(10分钟)提问:你们认为服务社会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10分钟)提问:如何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请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但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培养亲社会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服务社会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社会服务活动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4.提前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社会服务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
提问:“你们参加过社会服务活动吗?感受如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关于服务社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完整word版)《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名师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表现人生价值,促使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踊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敬业爱岗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加服务社会的活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育亲社会行为【要点难点】教课要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课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课时间: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你参加过近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类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踊跃影响?教师总结、过渡:只需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为美好的明日。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当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何要服务社会、怎样服务社会是我们今日所要商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二、新课讲解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灿烂人生( 一) 服务社会的意义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 P80—81“研究与分享” )1.曹师傅的行为为何能影响四周的人?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迪?教师叙述: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该当看他获取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处享受着社会所供给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供给服务。
公益活动的利处在于,帮助他人能够不停让自己获取知足感和成就感,因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细小的、隐蔽于芸芸众生中的细小部分,而是对他人存心义的,为外界所认同的。
这不只能够让自己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踊跃的力量。
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实享有美好的生活。
因此说,服务社会表现人生价值。
只有踊跃为社会作贡献,才能获取人们的尊敬和认同,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活动二:服务社会锻炼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 P81“研究与分享” )思虑:教师叙述:经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沟通的能力获取了提高。
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只是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己获取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快乐和成长的过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社会服务,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社会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概念,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参与社会服务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概念、意义和参与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服务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内容,分析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社会服务角色的志愿者,亲身体验服务过程,感受服务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社会服务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3.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社会服务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现象,激发学生对服务社会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关于社会服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多样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解社会的需求,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学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他们在服务社会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行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难点:如何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学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课件,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3.准备充足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服务社会的场景,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和个人与社会的例子,使学生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析身边的服务社会案例,探讨服务社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服务社会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八上道法《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部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课标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题。
本框题由“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两目组成。
本框题是第三单元的最后部分,基于对责任以及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本框题侧重于对奉献社会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具体做法的掌握,也是本单元的总结和提升内容。
本课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服务社会的生活场景切入,与学生一起探讨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做好本职工作等途径,践行奉献社会的理想。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但也有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三、教学目标1.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2.健全人格: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
3.责任意识: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
2.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展示2022南昌国际马拉松志愿者材料和图片,共招募2828名志愿者,他们为赛事提供礼仪接待、存取包、补给站、检录、安保、竞赛服务、医疗救护等志愿服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八方跑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2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对公平正义有较强的敏感度。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体会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化对服务社会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主题——服务社会。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2节《服务社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第2节《服务社会》教案《服务社会》教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2、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在实践中培养亲社会行为。
二、评价任务1.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2.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议一议:1、郭小平身上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2、这种优秀品质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有何意义?3、你从中有何启迪?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二框服务社会(二)自主预习1.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服务社会?(1)服务社会体现。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什么?怎样实现?为什么?(1)应该看他什么,而不应当看他什么。
(2)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和条件,人人都有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3.服务社会促进我们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不断拓展,不断丰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能力不断提升,境界不断提高。
4.我们应怎么服务和奉献社会?(1)积极参与社会。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以及如何参与到服务社会活动中。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服务社会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团结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社会、乐于助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 服务社会的案例,如社区义务劳动、关爱环保等。
3. 与服务社会有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4. 学生义工组织的经验分享。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展示服务社会的案例和画面,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步骤二:讨论(15分钟)1. 列举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服务社会活动,如社区义务劳动、关爱环保、帮助贫困地区学生等。
2. 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参与到服务社会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经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步骤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服务社会的定义和目的,引导学生理解。
2. 利用PPT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服务社会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3. 讲解学生为什么要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服务社会观念。
步骤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组织学生参与具体的服务社会活动,如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进行环保宣传等。
2.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让他们能够合作、团结协作。
3.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他们思考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体会和感受。
步骤五:总结(10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鼓励他们以后继续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参与的积极性等,进行教学评价。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参与服务社会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个人评价和反思。
部编六下语文《为社会服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
部编六下语文《为社会服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方式,提高对社会服务的认知。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服务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研究社会服务的定义和意义。
2. 分享社会服务的案例,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课本《为社会服务》。
2.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3. 社会服务案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通过呈现社会服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激发他们对社会服务的思考。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研究目标,让学生对社会服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研究新知(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课本讲解社会服务的定义和意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各种社会服务的方式和范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与过的社会服务经历,以增加互动和参与度。
4. 案例分享(20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社会服务的案例进行分享,并在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他们的社会服务经历。
每个小组分享完毕后,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评论。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强调社会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行动的意愿。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服务机构,或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社会服务的理解和实践。
七、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以及对社会服务意义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小组或个人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思考。
八、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作用;2.了解服务社会的多种方式和渠道;3.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4.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服务社会”的含义和意义;2.探究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2.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设计好教案和课件;2.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及与服务社会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服务社会?•你有没有过为社会服务的经历?•你认为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活动二:讲解(15分钟)1.什么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指为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福利而提供有益的服务。
服务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例如志愿者服务、慈善捐助、献血、义务教育等等。
2.服务社会有什么作用?服务社会的作用很多,例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平等、公正、文明和谐的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危机等。
3.服务社会的多种方式和渠道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很多,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参加慈善义卖;•献血;•捐赠图书、文化用品。
活动三: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部分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例如:1.在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在学校开展义务劳动;3.在家庭中节约用水和电力;4.参加环保宣传活动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四:总结反思(10分钟)在活动三中,学生思考了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思考和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7.2 服务社会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服务社会的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弘扬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
法治观念:增强劳动观念,爱岗敬业。
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和奉献社会。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奉献社会的积极意义。
难点: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材料导入: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并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思考问题:京东的做法给你带来哪些启示?点拨提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积极亲近社会。
教师总结:京东的所作所为彰显了一家企业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作为个人,我们也要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服务社会》。
【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一、奉献助我成长1.运用经验:小羽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示例:看望革命老兵、捡拾垃圾、当志愿讲解员、爱心义卖赶大集2.小记者采访参加服务社会活动的经历及收获。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说一说:请大家分享曾经参加服务社会活动的经历及收获。
教师点拨:只有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服务和奉献社会并不是高大上,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具有重要的人生意义和成长价值。
3.案例补充:时代楷模-朱彦夫思维冲浪:小组探究服务奉献社会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分小组上台交流自己的感悟。
教师归纳:①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七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2.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学生身边的话题组织教学,以活动为知识教学的载体,通过“读目标,明问题——讲故事,谈感悟——学榜样,我践行——我策划,我能行”四个层层递进的环节,引导学生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如何践行”有一个更全面、准确
的认识和理解,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制订活动方案来提升学生能力并鼓励学生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拓展到课外实践中去,真正达到了学以导行、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过程}
漫画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
师:姚明,他不仅是篮球明星,而且是公益明星,是第三届CCTV 慈善获奖人物。
他发起“姚基金”,已援建在建希望小学22所,而“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更为贫困地区32万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篮球的机会;他还在08年汶川大地震后共捐款1600万元。
请同学们思考:姚明为什么能获此奖项?
【新课教学】(师生互动大舞台)。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课题:服务社会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材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2.3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3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本框题围绕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做法两大知识点,奉献社会强调服务意识,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也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学情基础】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继而思考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成长需求】八年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面临如何处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
【现实困惑】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也有的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7.2 服务社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教材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设计,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已经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意识,但是他们对于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的问题仍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和理解,仍有部分同学面对事情会意气用事,不能认识到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导致同学们缺少奉献精神,本节课在让学生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如何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非常的注重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袁辉的支教经历,总结出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行为,结合自己参与社会公益的活动,归纳出奉献、服务社会的途径,培养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2.真正落到实处,践行奉献社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展示图示标志,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标志?老师补充这个组织的人们有哪些举动,引导学生对志愿者有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问题引领,带动学生思考,引入本课课题。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袁辉的支教经历,总结出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行为,结合自己参与社会公益的活动,归纳出奉献、服务社会的途径,培养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第一篇:服务社会我成长议题1:成长意义:服务社会有何价值?(本环节对应目标一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袁辉——毕业时的“不同寻常选择”2012年,24岁的袁辉刚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他正面临着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选择。
拿着导师的推荐信,袁辉来到南京一所杂志社面试,总编对他甚是满意。
在这里工作,年薪几十万,只要认真上班,努力干活,未来在南京必定有一个不错的发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以及通过服务社会可以带来的成长和收获。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但是他们对于如何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3.实践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安排好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服务社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务社会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各种形式,如环保、关爱老人、支教等。
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体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3.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
二、教学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服务社会的情感。
2.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将服务社会付诸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场景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志愿者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对他们自己和社会有什么意义?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场景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与服务社会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二)新课学习1.服务社会的意义【教师讲解】介绍服务社会的意义,包括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对我们自己和社会有什么好处?【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PPT展示的关于服务社会意义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服务社会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引导他们认识到服务社会是一种美德,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好处。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2.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介绍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支教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服务社会?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吗?【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关注弱势群体;社区服务可以美化环境;支教可以教育贫困地区的儿童等。
服务社会 优秀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
(2)学会如何服务社会。
2.能力目标:(1)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服务社会。
(2)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或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努力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4)增强自己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劳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2)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社会。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难点:(1)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社会公益活动图片,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拓展: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同淘宝一样家喻户晓。
它的老板也就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2014年9月24日,刘强东作为发起人的京东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
京东公益基金会秉承“品质生活、快乐公益”的愿景,创新性地推出了“让爱回家”社会创新公益开放平台,融合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资源,关注妇女儿童群体,让留守妇女和儿童收获改变现状的技能和机会。
“让爱回家”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妇女基金会、壹基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借助这一开放平台相继发起了“女性创业公益联盟”、“公益映像节”、“陪伴计划”、“生命最初1000天”等公益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
(2)学会如何服务社会。
2.能力目标:(1)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服务社会。
(2)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或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努力学习,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4)增强自己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劳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自己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敬业精神。
(2)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社会。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难点:(1)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社会公益活动图片,制成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拓展: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同淘宝一样家喻户晓。
它的老板也就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他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
京东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2014年9月24日,刘强东作为发起人的京东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注册成立。
京东公益基金会秉承“品质生活、快乐公益”的愿景,创新性地推出了“让爱回家”社会创新公益开放平台,融合京东商业模式的优势资源,关注妇女儿童群体,让留守妇女和儿童收获改变现状的技能和机会。
“让爱回家”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妇女基金会、壹基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借助这一开放平台相继发起了“女性创业公益联盟”、“公益映像节”、“陪伴计划”、“生命最初1000天”等公益活动。
未来,“让爱回家”将进一步开放这一公益合作平台,全方位赋能公益伙伴,为更多的公益合作项目提供资源服务和资金支持。
京东的员工中70%以上来自农村,“让一线员工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刘强东坚守了多年的诺言。
在他的推动下,京东不仅坚持为数万名一线员工提供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待遇,还制定了包括“一线员工救助基金”、“我在京东过大年”、“我在京东上大学”等全面的员工关怀政策和措施,全方位呵护员工的生活、家庭和职业成长。
其中,“我在京东过大年”由刘强东亲自发起,每年斥资3600万元,旨在解决普遍存在的在京务工群体子女团聚的问题,为留守儿童送温暖。
该项目为数万名员工创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教师总结:京东的所作所为,彰显了一家企业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作为个人我们也要树立起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精神。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奉献助我成长故事拓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高节卓不群感动中国事迹:吴锦泉,今年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
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
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
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了“锦泉一元爱心社”,五星村内15家企业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出了3万多元善款,全村19个村民小组,也纷纷捐钱,从而使“锦泉一元爱心社”的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发放救助款14000余元。
救助的对象包括革命伤残军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
过渡语:这些人物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呢,他们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服务社会能体现人生价值?教师总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故事拓展:一个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感想我昨晚参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公益活动,和另外三个组员“走街串巷”,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此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跑楼梯,一起扛大大的麻袋,一起说说笑笑,在欢笑与汗水中,我们度过了这难忘的两个多小时。
在这次公益活动中,我们接触了比平时更多的人,这不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的社交能力得到了锻炼。
我们知道了如何与人相处,我们知道了礼貌的重要性,其中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深刻感觉到这个社会的和谐,因为每个寝室的人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而且都很有礼貌,比如,我们在敲一个寝室的门时,里面亮着灯,还有水声,我们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来开,我们决定放弃,这时水声没了,出来了个健壮的男同学,在得知刚才他在洗澡,我们说真是对不起,而他却说:“哪里,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我在洗澡没给你们开门!”这句话让我顿时感到这个社会是如此的和谐,这也让我知道对他人礼貌,不但能够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更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要是这个社会人人都能像这位男同学一样,那“大同社会”就近在咫尺了!总的来看,这次公益活动真是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让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我期盼着下次公益活动的进行,因为这项公益活动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存在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中小方的事迹后,思考两个问题:(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教师安排学生先小组讨论,再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二)奉献社会我践行过渡语:了解了服务社会的意义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该怎样参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活动?1.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或展示幻灯片,提出两个问题:(1)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没有?(2)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2)适合青少年的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3)注意事项: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教师也可以展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标识,供学生了解,以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
故事拓展:阳春布德泽——2015“感动中国”人物“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夫妇张宝艳、秦艳友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过渡语: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人类获取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取。
青少年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具体做法: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故事拓展:爱岗敬业老师支月英2017年2月8日20时,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宜春市奉新县扎根乡村、爱岗敬业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支月英是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当时只有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200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小学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是:“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
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
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三、课堂小结本课我们在学习关爱他人的基础上,又把我们的爱投向了社会这一片广阔的天地。
毕竟社会是一个大舞台。
我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可以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践行,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通过这样的具体的方式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我们只有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才能体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板书设计】服务社会一、奉献助我成长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二、奉献社会我践行1.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