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解题技巧三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教案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微专题一酶的有关实验学案
2022届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微专题一 酶的有关实验 学案( 一 用“对比实验法”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专一性 1.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无机催化剂和酶,因变量是反应速率。
⎩⎨⎧对照组:反应物+无机催化剂→反应速率慢;实验组:反应物+等量酶溶液→反应速率快。
2.探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变量是反应物是否被分解。
(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淀粉(非还原糖)――→淀粉酶麦芽糖(还原糖)+斐林试剂―――――――→50~65 ℃水浴砖红色沉淀 蔗糖(非还原糖)――→淀粉酶蔗糖+斐林试剂――――――――→50~65 ℃水浴无砖红色沉淀 注意:不能用碘液检测,因为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但无法检测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
(2)方案二:用两种不同酶催化同一种物质①⎩⎨⎧淀粉(非还原糖)――→淀粉酶麦芽糖(还原糖)淀粉(非还原糖)――→蔗糖酶淀粉②再用斐林试剂或碘液鉴定,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
1.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B.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答案 B解析由于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不能判断蛋白质是否被分解,A错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蛋白酶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用碘液检测,颜色反应不同,B正确;麦芽糖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不能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C错误;斐林试剂不能判断蛋白质是否水解,D错误。
2.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并保温一段时间后,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的有甲试管和丙试管C.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蓝色D.温度、pH在本实验中均属于无关变量答案 C解析甲试管中,产物为麦芽糖,乙试管中不能进行反应,丙试管中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因此,加入碘液溶液变蓝的为乙试管,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的为甲试管和丙试管,A、B正确;反应完成后,淀粉酶、麦芽糖酶制剂仍留在试管中,故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变紫色,而不是蓝色,C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因此温度、pH均属于无关变量,D 正确。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三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所遵循的原则教案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所遵循的原则1.对照原则对照实验是除了一个因素之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经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经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单一变量原则所谓单一变量原则,就是要尽可能控制无关变量的作用,以确保实验变量的唯一性。
(1)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①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的条件和因子,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刺激变量。
②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反应或发生变化的变量,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
(2)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又称干扰变量、控制变量,是指与研究目标无关,但却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
3.等量原则实验中要做到“单一变量”(即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需注意等量原则,即:(1)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2)实验器具要相同。
(3)实验试剂要相同。
(4)处理方法要相同。
1.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状石蜡隔绝空气。
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解析: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A正确;由于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可能有杂菌,所以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由于乙装置中用石蜡进行密封,形成无氧环境,所以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C正确;乙和甲都是实验组,相互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氧气,D错误。
答案:D2.(2018·河北衡水金卷)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新陈代谢与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新陈代谢与酶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考纲要求:理解酶的特性并能熟练解答相关的实验题教学目的:1.酶的发现(A:知道)。
2.酶的概念(D:应用)。
3.酶的特性(D:应用)。
重点和难点及疑点:1.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实验。
(2)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条件的选做实验。
3.教学疑点解答与酶有关的实验题教学方法:先考后教,针对复习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教学过程:【板书】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新陈代谢与酶酶的高效性酶的特性酶的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注解】一、新陈代谢1.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2.酶催化代谢的正常进行3.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二、酶的发现1.1783年,意大利斯巴兰让尼验证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2.1863年,德国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消化蛋白质的物质3.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4.20世纪30年代,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5.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切赫与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三、酶的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四、酶的特性1.高效性: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专一性生化反应的多样性酶的多样性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3.温度、酸碱度影响酶的活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和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影响曲线如下该曲线在最适温度两侧不对称;该曲线在最适PH两侧基本对称。
(1)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不可逆)(2)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明显降低,但酶的分子结构没有破坏,酶的活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恢复(3)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一般不说,动物体内的酶的最适PH多在6.5-8之间,而植物与微生物体内的酶,最适PH 多在4.5-6.5之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酶教案(适合全国).doc
《一轮复习:细胞代谢——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分析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说明酶的作用
2、了解酶的发现史,理解酶的本质
3、举例说出酶的活性,分析曲线图和表格
二.教学设计思路
用问题解决的策略,首先给出本节课复习目标与框架,然后从目标角度出发,从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达到完成目标的目的,从而达到知识上的巩固和能力上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
给出一系列的曲线图,能分辨出对应的酶的特性,做一些变
式如:
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形成解决表格题的解题思路。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第1讲 ATP和酶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1讲ATP和酶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4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 1.ATP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2)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2)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专用于暗反应,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植物或动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才能用于多种生命活动。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ATP结构的相关分析:2.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可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2)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
(3)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的含量很少,只是ATP与ADP的转化非常迅速及时。
无论是饱食还是饥饿,ATP与ADP的含量都保持着动态平衡。
(4)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
蛋白质、脂肪、淀粉等的水解也都需要消耗水。
[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题型1 ATP结构与功能的分析1.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①是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B.图中②指的高能磷酸键,在ATP分子中共有3个C.图中③是mRNA与质粒共有碱基之一D.图中④是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解析:图中①是核糖,是构成RNA的五碳糖,A错误。
高能磷酸键在ATP分子中有两个,B 错误。
图中③是腺嘌呤,是构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基本单位,C正确。
图中④可表示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巧用三种方法破解酶实验难题课件(必修1)
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
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 ℃恒温水浴锅,沸
水浴锅。
K12课件
14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 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溶液 试管
甲
蔗糖 溶液
+
淀粉 溶液 -
蔗糖酶 溶液
+
的原理设计鉴定方案即可。
K12课件
1
[设计方案]
K12课件
2
[演练1] 下列能够证明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RNA的实验
设计组合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① 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② 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
③ 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④ 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A.①④ C.①③
K12课件
8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率从快到 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的温度改为80 ℃,重做 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课件
B.②③ D.②④
解析
3
二、对比法——验证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验证酶的高效性 [设计思路] 验证酶高效性的方法是“对比法”,即通过对不同类型 催化剂(主要是与无机催化剂作比较)催化底物反应速率进行 比较,得出结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酶教案(适合全国).doc
《一轮复习:细胞代谢——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1、分析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说明酶的作用2、了解酶的发现史,理解酶的本质3、举例说出酶的活性,分析曲线图和表格二.教学设计思路用问题解决的策略,首先给出本节课复习目标与框架,然后从目标角度出发,从不同角度来设计问题,达到完成目标的目的,从而达到知识上的巩固和能力上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直接提出酶这一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关联,说明很重要,提出在必修1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有哪些?回忆酶在必修2、选修1中都有联系,浏览书本指出围绕酶要掌握的内容形成联系的观点,形成小的知识网络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浏览屏幕,了解学习目标1、分析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说明酶的作用2、了解酶的发现史,理解酶的本质3、举例说出酶的活性,分析曲线图和表格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了解分析分析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回答问题:1、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过程2、此反应可以在哪些条件下分解?3、哪些组之间形成对照?为什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对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能区分,并能从对照实验中得出结论,从而理解酶的作用酶的作用从高效性曲线角度分析让学生能指出刚才实验分别对应的是哪个曲线酶的作用从降低活化能的角度分析对活化能的概念能从图中指出,并理解“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这句话酶的作用从酶作用的示意图角度分析能从催化剂角度分析酶,从而能看懂酶促反应的曲线了解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学生能连线简单了解发现史,得出酶的本质分析酶本质的概念与旧知联系,对酶的本质理解更透彻酶的特性从曲线图的角度分析给出一系列的曲线图,能分辨出对应的酶的特性,做一些变分析各种曲线图,形成解决曲线图的思考步骤式如:酶的特性从表格表示的实验过程来分析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形成解决表格题的解题思路从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的角度分析表格对照学习目标回顾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内容知识内容形成体系,不懂之处交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两套)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知识点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知识梳理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剖析细胞代谢的概念(1)场所:活细胞内。
(2)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中的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2)实验过程和现象:每滴溶液中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科学探究——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探讨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①实验中使用的肝脏为什么必须是新鲜的?提示新鲜肝脏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
②实验中为什么把肝脏制备成肝脏“研磨液”?提示制成肝脏研磨液会增大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加快分解速率。
③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能否混用?为什么?提示不能。
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会干扰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①实验中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小?提示 a.气泡目测法:可以通过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定H 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b.卫生香复燃法:可以通过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剧烈程度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②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第一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提示FeCl3及过氧化氢酶都可以促进H2O2的分解,说明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作用。
③第二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效率高于FeCl3,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实验变量控制[典例1]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上表实验处理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种类两个自变量比四支试管处理方式,分析其“不同之处”则为该实验的“自变量”,而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该变量引起的B.试管2中没有加入任何试剂,应为空白对照组C.试管4和试管1形成对照,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实验组合试管3和试管4 对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即温度和催化剂种类均是自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试管2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二者对照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酶的研究和应用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酶的研究和应用考点140生物技术理论应用——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及处理方法1.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纤维素和果胶是组成水果的重要物质,这两种物质的存在使制作果汁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二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2.处理方法——酶解法常用的酶及其作用特点如下:3.探究酶活性最适条件和用量的实验设计(1)原理①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或者者pH)的影响,处于最适温度(或者者pH)时活性最高。
②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流程各取一支,分9组分别放入30℃、35℃、40℃、45℃、50℃、55℃、60℃、65℃、70℃的恒温水浴中加热(或者者各取一支,分5组分别调节苹果泥和果胶酶的pH为5、6、7、8、9,置于同一恒温水浴中)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量,并记录于设计好的表格(3)本卷须知:在苹果泥和果胶酶混合之前,一定要保证底物和酶到达所要求的温度或者者pH条件,以防止混合后条件的变化,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4)衡量实验结果的指标:以果汁澄清度与果汁产量的多少确认果胶酶活性的上下。
4.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1)原理提示本实验是一个探究性的定量实验,所测出的最适用量是在本实验的温度、pH条件下测出的,因此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应标明温度和pH。
(2)确定最适用量的方法假设随酶浓度的增加,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也增加,说明酶的用量缺乏;当酶的浓度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到的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那么,这个值就是酶的最适用量。
(3)结果分析计算澄清苹果汁得率(R)。
R=V1/V2×100%式中:V1为澄清苹果汁体积,V2为处理前苹果汁体积。
1.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是为了使果胶酶可以充分地催化反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苹果泥用量B.大幅度进步反响温度C.换成大型号容器D.用玻璃棒进展搅拌考点141生物技术理论应用——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实验原理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复合酶洗衣粉参加的酶制剂种类较多,与单一加酶洗衣粉相比,对各种污渍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培优课 破解酶实验难题的三种方法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培优课破解酶实验难题的三种方法一、试剂检测法——鉴定酶的本质1.设计思路从酶的化学本质上来讲,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在高中教材中常见的一些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等,其本质都是蛋白质,所以对酶本质的鉴定常常是变相地考察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因此,使用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响的鉴定方案即可。
2.设计方案1.验证酶的高效性(1)设计思路:验证酶高效性的方法是“比照法〞,即通过对不同类型催化剂(主要是与无机催化剂作比较)催化底物反响速率进展比较,得出结论。
(2)设计方案:(1)设计思路:验证酶专一性的方法也是“比照法〞,常见的有两种方案:底物一样但酶不同或者者底物不同但酶一样,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响能否进展得出结论。
(2)设计方案:(1)设计思路:采取比照的手段,将待探究的环境因素施加到实验组上,将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酶促反响速率的变化,就可确定该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2)设计方案:1.设计思路常用“梯度法〞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者者pH),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或者者pH)的实验组进展互相对照,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酶促反响时间是是最短的一组所处的温度(或者者pH)即最适温度(或者者pH)。
相邻组间的差值(即梯度值)越小,测定的最适温度(或者者pH)就越准确。
特别注意: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根据“单一变量原那么〞,除自变量(如温度或者者pH等)成等差数列互相对照外,其他所有无关变量都必须一样(包括材料的大小、质量、生长状况等)。
2.一般步骤衡量指标一样时间是是内,各组酶促反响中生成物量的多少,或者者底物剩余的多少实验结论生成物量最多的一组,或者者底物剩余最少的一组所处温度(或者者pH)为最适温度(或者者pH)示。
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甲酶可以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构造的改变解析:选B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降解。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 第02讲 酶的应用教案
第02讲 酶的应用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1.果胶(1)作用: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在果汁加工中,会影响出汁率并使果汁浑浊。
(2)成分: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3)特点:不溶于水。
2.果胶酶(1)果胶酶⎩⎪⎨⎪⎧ 组成⎩⎪⎨⎪⎧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作用⎩⎪⎨⎪⎧ 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汁变得澄清,增加出汁率(2)酶的活性: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和酶的抑制剂等。
二、加酶洗衣粉在洗涤中的作用1.加酶洗衣粉:指含酶制剂的洗衣粉。
2.酶制剂的种类与洗涤原理种类洗涤原理洗涤的物质种类蛋白酶蛋白质→小分子肽或氨基酸血渍、奶渍及各种食品类的蛋白质污垢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食品的油渍、人体皮脂、口红续表种类洗涤原理洗涤的物质种类淀粉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来自面条、巧克力等的污垢纤维素酶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棉纺品的表面浮毛诊断辨析(1)酶制剂中的酶,指的都是单一酶。
(×)提示酶制剂中的蛋白酶、淀粉酶等并非是单一酶,而是复合酶,如蛋白酶制剂实际包括蛋白酶和某些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2)加酶洗衣粉应用温水来进行清洗衣物。
(√)提示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用温水浸泡衣物可以缩短衣物的洗涤时间。
(3)用加酶洗衣粉后,应再用清水彻底清洗双手。
(√)提示人体皮肤表面有蛋白质,使用加酶洗衣粉后如不彻底清洗双手,会使手的皮肤受到腐蚀,甚至会使人患过敏性皮炎、湿疹等。
(4)丝绸类衣物用加酶洗衣粉清洗时要注意轻揉,并且时间相对长一些。
(×)提示一般来说,丝绸类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丝绸。
1.果胶酶的作用底物是果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B.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C.果胶是由半乳糖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D.果胶酶就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解析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A项正确;果胶酶可催化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B项错误;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1.对如图实验装置产生的现象及推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解析:过氧化氢被分解产生氧气,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过氧化氢酶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催化作用增强,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B正确;酶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可以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反应已达到平衡或过氧化氢已全部分解,C错误;温度等条件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D正确。
答案:C
2.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
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鉴定此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可分别选用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染液。
(2)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
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______________,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________________,再参照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______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重复进行实验。
解析:(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2)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的分解产物为还原糖。
两支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该酶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而能催化蔗糖分解,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两支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先确定系列等温度梯度,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在其所对应的温度之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
答案:(1)双缩脲吡罗红(2)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3)系列等温度梯度最少更小的温度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