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与革命2

合集下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李泽厚有一句话,“我不写五十年以前可写的东西,也不写五十年以后可写的东西。

……我只为我的时代而写。

”五十年前梁启超是保皇党、反革命,绝对不可写,今日的主流话语也没有给梁摘帽改正,这么说来,写这本书似乎应该是五十年之后的事。

可是,解玺璋现在就把它写出来了,这,是不是有点太超前?然而,这本我所认为的超前之作,居然首印五万套,网上三大书店:当当、卓越、京东每天销量在三百套以上。

购书之潮汹汹若此,出版方不得不在首印的当月,加印一万套。

上述情况说明,这本超前之作,与当下的需求暗合。

暗合什么呢?作者借龙应台的话做了回答:“一百年之后我仍受梁启超的文章感动,难道不是因为,尽管时光荏苒,百年浮沉,我所感受的痛苦仍是梁启超的痛苦,我所不得不做的呼喊仍是梁启超的呼喊?我自以为最锋利的笔刀,自以为最真诚的反抗,哪一样不是前人的重复?”一百年后还在重复,说明问题之老大难。

台湾的龙应台尚且有如此感受,大陆的解玺璋的感受只能更痛更深:“从她回顾的戊戌百年,到今年的辛亥百年,又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知识界最关切的问题,应该说还是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国家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乃至政治领域的现代化—也即民主化。

这些都没有超出梁启超的政治遗产和文化学术遗产的范围。

有人说,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新道统’或‘新学统’,其主链即梁启超—胡适—顾准—李慎之,或者还可以增加晚年陈独秀,在台湾还有殷海光和雷震,他们一代又一代、一波又一波所不断追求的,归纳起来就是宪政主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

”(解著下册,第333页)如果有这么一个“新道统”?那么什么是“旧道统”呢?作者用六十万言回答了这个问题:革命—伴随着暴力、破坏的革命。

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革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思想革命、“文革大革命”……三十年前就有一位美国的汉学家问我,你们革了一个世纪的命,为什么还要搞“文化大革命”?难道你们不厌倦?厌倦?为什么要厌倦?你看看,国家大剧院演的是什么?人民广场唱的是什么?电视台播的是什么?官书上写的是什么?《切·格瓦拉》呼唤的是什么……别的不说,就说“为穷人说话”的《切·格瓦拉》。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如何评价改革与革

如何评价改革与革

如何评价改良与革命对于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改良与革命都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地步下发生的,不能说每一次的改良与革命都是好的,但总体上它们对中国,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过积极作用。

近现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发生过很多,改良有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中“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为那时的中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引进了西文书籍,创办了新式学堂,送幼童出国留学,创办工厂等等,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为当时的旧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希望,也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奠定了基础,虽然此时的改良只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再到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时,这时思想上的改良是彻底的,为中国引入了科学与民主、马列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前进方向,培养了一代代的热爱民主、自由并为之奋斗的青年。

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策的改良更是为经济相对落后的新中国注入了新血液,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综观之,近现代中国是以改革为主,但革命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决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会流血的,而改良则是相对温和。

我想,在国家相对和平的时候是不会有多少人希望发生革命的,现如今的中国也是。

在任何一个时期,一个国家都会有其一些弊病,改良的道路永远不会停止,革命的决心永远存在。

自1840年来的改良与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

改良与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是崛起中的中国必须不断的如此前行下去。

近代史专题四 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

近代史专题四  改良与革命——资产阶级的探索
■一致:都是为了中国的独立与自强,将中国引上 资本主发展道路上去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 素,广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政治 家、思想家、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 年时期受过严格的儒家传统教育。七岁就能写文章, 是个神童,可是他考试非常不顺利,考了三四次才考 了一个秀才,从1876年-1889年六考六败,33岁还是个 秀才。在他祖父留下的云衢书屋讲学为生,后从早期 改良主义者和外国传教士的译著中接受了西方一些资 产阶级政治思想。光绪廿一年(1895年)考取进士, 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后事败,出逃。辛亥 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定居上海辛家花园, 主编《不忍》杂志,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 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 任孔教会会长。1927年3月31日去世。
康有为虽然饱读经书,但政治上是一个缺 乏经验的“素人”,不知分寸,狂妄躁进, 缺乏政治智慧和策略,有意挑起皇帝和太后 之间的对立。执意从最艰难的政治制度变革 下手,进退太骤太猛,使改革与反改革处于 尖锐的对抗态势。
“轻举妄动,遇事不周,上负其君,下负其友”---严 复
(六)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898年第七次 1898年第六次 1897年第五次
公车上书——历史上最著名一次上书
•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电至京师, 举国哗然”。时各省举人云集北京 “会试” ,闻之大
为震惊。5月1日,康有为邀各省举人集会于松筠庵,宣 读了由康有为起草的长达14000多字的上皇帝书,共有
1300人签名,次日康有为将联名上书递呈都察院。
其缺陷:书读的多写的东西太深 奥人们看不懂,思想不能普及,社 会影响力不够。

革命与改良:清末社会变革的艰难抉择

革命与改良:清末社会变革的艰难抉择

清末 中 国社会 的具 体 情 况 而 言 , 命 与 改 良均 面 革
临诸 多棘手 的难 题 , 社会 变 革 的具 体 模式 面 临着
艰难 的抉 择。
说是 民族 革命 , 颠覆 君 主政 体 那 一 面说 是 政 治 从 革命 , 不是 把来 分 作 两 次 去 做 。讲 到 那政 治 革 并
Vo Na 【4 1
革 命 与 改 良 : 末 社 会 变 革 的艰 难 抉 择 清
周 志
江 太 学 人 文学 院 ,江 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初
镇江 22 1) 10 3
[ 要】清末中国社套面临革命与改良的艰难抉择 就革命而言, 摘 存在着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矛
盾。然而改 良之路也 缺乏成功的必要簪件 , 在 实践 已初 步证 明改 良之路 行不通 的 背景 下, 但 民主

族 平 等 , 能真正 实现 民族 的 太团结 , 才 挽救 民族危 亡 。这就 是 “ 免瓜 分 , 先 倒 满 洲政 府 , 无挽 欲 非 别
个 民主共和 国。 以梁启 超为代 表 的资产 阶级改
良派 , 则主 张 以温 和 、 进 的方 式 , 渐 确立 君 主 立宪 政 体 。最 终 , 良派 的活 动未能 阻止革 命 的爆 发 , 改 但 民主共 和 的理 想 也远 未 能 实 现 笔者 认 为 , 就
革命无疑就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中国人民只能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救国之路 。 [ 关键词】清末; 革命 ; 良; 改 抉择 [ 中图分类 号 】K 5 [ 22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6 1 60 (02 0 04 0 17 6 42 0 }1 0 5 5
清政 府又 步步退 让 , 地赔 款 , 中华 民族 濒 于亡 割 使 国危 险之 中: 因此 , 只有 用 暴 力 革 命 手段 推 翻满

探索中国近代改良和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探索中国近代改良和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 这两种方案,两种道路?
陶 欧
主 讲 人
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变成变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纷 至沓来。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 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 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 摆脱困境与危90年代中期流行《告别革命 》一书,认为如不是“革命”,中国 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缓慢。世纪选 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叹息的百年疯 狂与幼稚。”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 ,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改良 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军阀混战 ,袁世凯称帝等现象乃是革命的后遗 症,是暴力革命这种方式本身带来的 问题。
方文明。
谢谢观赏
近代史纲要
history
陶欧官方微博 非诚勿扰
改良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希望在不 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有序的制度改 革,使中国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成为强国。想最大限度避免破坏,但不彻 底。因此注定是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基 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近代中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落后现状。
革命
革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 主共和为目标的彻底的革新运动,是 对当时制度,文化,思想的解放。革 命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革命 ,是彻底的打碎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体 制和部分封建文化。但正因为此,我 们丧失了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革命 虽然彻底,但它的破坏力大。
论战
1905至1907年间,改良派和革命 派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了一场空前激 烈的论战,在当时社会掀起一场思想 解放的飓风。
联系
早起的改良运动客观上为革命运动 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解放。革命则 是改良的进一步发展,是改良的质的 前进。 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 以改良来压制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社 会革新。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 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 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 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为什么辛亥革命选择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朱沿生(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1002班01 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虽然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可是,近来很多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少数激进主义煽动的结果,革命带来了动荡与破坏。

因此,改良比革命好。

那么,孙中山先生为什么选择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当然,辛亥革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在封建统治下和平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时所做的无奈之举,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

它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破坏作用,意义是远大的。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与改良,革命的必然性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与叛逆的中国,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的风起云涌。

从1902年之1911年间,各地较大规模的民变,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斗争,农民、手工业者抗捐,抗税,抗阻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商人的罢市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高达1300余起[1]。

一场子资产阶级革命正蓄势待发。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的经济势力。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的赔款,清政府一次次追加税收,致使民怨沸腾。

中国的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于是,便出现了上面所描述的一系列的动乱。

而在此之前,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相继失败,清政府的“新政”也以破产告终,在各种救国道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便是辛亥革命。

虽然,辛亥革命最后以失败告终,革命派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三个月便夭折。

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后,造就了中国封建军阀混战的局面。

但是,革命仍旧拥有者巨大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改良与革命的争锋

改良与革命的争锋

当时有人建议聘日本前首相 伊藤博文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为顾问大臣,参与新政。
第三,脱离 和惧怕广大人 民群众,使运 动缺乏必要的 社会基础,没 有掌握自己的 武装。
(四)维新运动的意义
1、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大声疾呼救 亡图存,要救亡就要维新变法,民族觉醒猛 进。 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映新兴资产阶 级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主张,改革落后 的制度。 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翻译传播西方政治 社会学说(严复《天演论》等),著书立说、 创办报刊、设立学堂、移风易俗。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 北京出版《中外纪闻》(《万国公报》),鼓吹变法;组织强学 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 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 《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 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在 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 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 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 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 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 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 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第六 次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 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
“皇位永固”——巩固满洲皇权,变本加厉防汉限汉
“皇族内阁”出台 “预备立宪”破产
“皇族内阁” 的总理大臣奕 劻在1901年与 李鸿章一起主 持签订《辛丑 条约》。 骗揭 局露 的清 漫王 画朝 假 立 宪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的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

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说: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吗?相反,这样做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

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是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戎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也”。

在我看来,是选择改良还是选择革命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要从为什么要选择改良和革命的根源上出发,当时是清政府统治时期,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依靠于向外国投降、求和以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维持统治,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的种种情形,改良派进行了戊戌变法,然而改良派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试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仍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结果戊戌变法失败了,这表明不能在保留清政府的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良,不仅政策方法不能实施,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革命派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从根本上分析了当局的特点,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替代旧政府”。

“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再者要从改良还是革命所带来的效果考虑,改良意味着保留原有的统治阶级和体制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变化,没有正确分析实质也没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

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

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革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一般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良总是比革命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因此,选择改良、避免暴力对抗为一般常情。

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革命与改良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

当社会矛盾尖锐到改良不足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之时,革命又绝非任何好事者所能煽动。

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并成为一波波不可阻遏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鼓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陆沉,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外不能抵抗强敌,内不能维持民生,国家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历史是给了改良机会的。

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再到辛丑之耻后的清末新政,清朝统治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救运动,试图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挽救将倾之大厦。

客观地说,清末十年的改良不能说毫无成就。

然而,清政府的改良和社会期待落差巨大。

清政府期望通过细枝末叶的改良,将无所不包的君权法制化,为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1908年8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赋予了皇帝极大权力。

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则向社会公开了清廷皇族的集权之心,使人们对预备立宪的前途丧失信心。

清政府阻塞了改良之路,使社会普遍弥漫着革命情绪,只是等待着有人出来登高一呼。

近代中国史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中国史的改良与革命

近代社会客观地本能地同时存在两种需要、两种发展趋向,即“激进”与“改良”,它们是交织在一起,是可以统一的。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社会,古代的东西与近代的东西杂混蜕变,本来就不好清理。

思想文化范畴的理念与政治范畴的理念并用于救国斗争,越发显得头绪多多。

用“激进”与“改良”来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思想派别或人物,情况就大为复杂了。

梁启超在改良与革命之间反复,已经隐约感悟到上述的两种需要;但他更偏重于改良,对两种历史需要的理解有失偏颇。

民初他主张在共和制下实行开明专制,无意间,已经找到了中国近代史两种需要的统一方式:先革命,在先进国体的外壳下,进行改良,实行符合社会历史条件的制度。

在改良与革命的两难之间,梁启超已隐约参悟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

雷颐指出,“辛亥革命”这些年来几乎成为“激进”的代名词,其实,被尊为“辛亥之父”的孙中山并非一开始就想“干革命”的,起初也是想方设法、最后通过王韬上书李鸿章,想走“改良”路线的。

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走上“革命”一途的。

有人对清政府的“新政”“立宪”被辛亥革命“打断”而深感遗撼。

不经革命的大动荡大破坏而收革命之实效,当然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状态,作为一种良好的愿望,更是无可指责。

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承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于民众之影响者几希,更掀不起能动荡社会的大风大浪,只能是屈居一隅的少数人信念,不足为意。

然而,一旦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以缓危机,民众忍无可忍最后抱定与汝偕亡之心,则蛰伏已久的激进思想便如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此时此刻,惟最激进者最有吸引力,暴力肯定不断升级,愈演愈烈,最终火焱昆岗,玉石俱焚。

我们搞历史的总是养成一个习惯,从事实中看它是怎么样造成的,或者说我们对一个巨大的社会运动,也可能很不喜欢它,也可能是从价值上否定它,但是这么巨大的社会运动来了,那么多人走进去,那么多人支持它,恐怕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它,造成这个社会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得仅从主观上说这个过激,那过激,我们对巨大的社会运动和历史思潮,我们就是要分析它是怎么产生的。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改革与革命_2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改革与革命_2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改革与革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就在这民族危亡时刻,一批批爱国志士为拯救中国而发起了一又一次的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40年之前,清朝已经渐渐衰落,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其发展。

然而清政府的妄自尊大,固步自封毫无疑问地加速其灭亡。

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时,中国却在闭关锁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清政府的腐朽封闭,国民思想的愚昧无知,使中国错失了一次发展的机会。

当英国的炮火打开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政府开始慌了。

紧接着,法国等西方列强又对中国进行了狠狠地掠夺,他们通过发起战争勒索巨额赔款,侵占中国领土,并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强行在中国推行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次次的掠夺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危机,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就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批批有志之士为反侵略反压迫,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而奋斗。

由农民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的反侵略运动,以洪秀全为领导的一批农民在清政府与外来侵略者的压迫下,奋起反抗。

然而,农民阶级有其局限性,是不可能成功的。

他们宣扬的“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所领导的起义假借基督教反清,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同时也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相契合,因此对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社会的群众有着很大的号召力,人民并没有真正受益。

他们脱离实际,异想天开,最终还是失败了。

但是太平天国深远的影响和激动人心的革命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

太平天国与侵略者和统治者战斗的业绩一直在民间广泛地传播,激励著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九 改良与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九 改良与革命

(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
•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 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 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 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 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中国,乃是 理想的倾销商品的市场、投资的场所 与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如果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 国家,它就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
• 而一旦守旧派操刀反击,维新派也就没 有丝毫反抗的能力。谭嗣同慷慨就义前 的临终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正 反映了这一点。“回天之力”存在于亿 万民众之中,这就是维新派的志士们所 没有认识到的。
谭嗣同图
•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 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 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 ,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 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 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 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抗战前期西方列强牢牢控制了中国的 经济命脉
• 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煤产 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冶铁 工业的95%,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 77.1%。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 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外国银行资产也 要比华商银行多1/3。外国资本不仅垄断 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 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 业。
• 改革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 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 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 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 主立宪或开明专制。只有“兴民权改民 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中国国民 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 力。

革命和改良

革命和改良

一、肯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新政的现实可能性。

可以肯定,辛亥革命的发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但是,这种历史必然性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

作为一次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一样,都表现为一种现实偶然性,它们具有相似的历史境遇。

事实上,在满清政权的权威性尚未受到根本动摇时,改良与革命都只是潜伏着的因素,它们并不具有谁现实谁不现实的问题。

只有当满清政权因为内忧外患而风雨飘摇时,改良与革命才由潜伏状态跃升成为显在因素,表现为现实社会的两难选择。

历史表明,在满清政权还有足够的权威资源维持其统治地位时,体制内的改良必然成为首选。

只有当这种改良运动因为种种偶然性因素失误的积累而导致丧失其主导地位时,作为体制外的革命才跃居新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正是以这种“异质的转化”成为新的必然性的。

因此,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不就意味着否定清末新政成功的旧的现实可能性。

两者是新与旧的交替,有着时间上的单向性和事物发展环节的不同步性,因而是不可直接比拟的。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的满清政权顺应历史潮流,采取了灵活、明智、有效的改革措施,就不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辛亥革命就不会轻易爆发。

政治的暴力革命无疑是激进的,没有足够的革命激情是不可能干革命的。

所谓“激进主义产物说”,只应是事实描述,它并不具有历史上的道德审判功能。

或许,争论双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至于双方对它的褒贬不一,只是反映了争论者之间不同的愿望和立场。

相对地说,当改良尚处于现实可行阶段时,激进的革命就是贬义的;当改良已走入死胡同而革命形势日趋成熟时,渐进的改良就是贬义的。

绝对地说,改良与革命还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问题。

只要改良或革命服从于人类社会客观规律要求时,它们就是值得肯定、欢迎和拥护的。

因而是褒义的;反之,若违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要求,它们就是应当否定、排斥和反对的,因而是贬义的。

二、政治革命主要具有毁灭作用。

政治的暴力革命无疑是一场烈火,它以自身特有的大无畏英雄气慨扫荡一切,行使着人类社会“代司杀者杀”的无上权力。

关于中国改良与革命问题分析

关于中国改良与革命问题分析

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问题分析
陈晓依 彭世飘 施秀芳 平 怡 徐玉婷 王煜莺 宋 扬 周 扬 刘元峰
一、改良
1、背景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一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一 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 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鸦 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封建社 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 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 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 危机的良策。
三、改良与革命之关系
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革命者的革 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 命。反过来,改良的很多措施也客观上为 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某种 纵观中国近百年历史,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改良 与革命。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 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强国。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 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 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人民意识到 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 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 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 外提倡学习西技、制度,以抵抗侵略,从 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 社会思潮。先后出现了以改良为主的洋务 运动、维新变法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
2、影响 : 、
一方面,它们针对当时社会的严重弊端和民族 危机,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国家与民族的 利益,对国计民生具有积极作用,迈出了向西方国 家探寻真理的步伐,充当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 的先驱,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清王朝 的封建统治,因此依然有着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 限。

革命与改良之争

革命与改良之争
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 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 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 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 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经过: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
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 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
土崩瓦解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 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颁布 《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的进程中,我们认识到,一个利益集团如果不能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发展方向,那么它终将淡出时代的中 心舞台。
• 海洋时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成功地把握了时代 的脉搏,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世界霸主,但都因为不能 随时势改变而调整国家的发展方向,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幕。

所以革命和改良是以时势和历史发展规律为前提,目
结局及原因
• 甲午战争的失利,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 1)洋务运动的封建性。(上层建筑决定) • 2) 洋务运动对外有依赖性(受制于敌人) • 3)洋务运动管理具有腐朽性(落后的制度)
历史意义
• 1)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为之后的历史产生了影响. • 2)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先进书籍等,为
时势
• 当时集团所在的各种环境的发展形势
历史发展规律
• 当统治阶级所在的阶级不能保护其他阶级 的利益,且当其他阶级有一定实力时,就 会起来反抗统治阶级,推翻他的统治,就 发生了革命;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 (维护自己的利益),就要根据生存和发 展需要改变某些局部的缺点,以适应变化 的环境,就有了改良,当改良无效时,就 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威胁其统治的革命。

第2讲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第2讲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第二讲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近代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了解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发生的社会基础;3了解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及实践;4、了解近代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5、了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6、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建议教学课时] 6学时一、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

为探索国家出路,中国传统社会力量进行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尝试和抗争。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列强的侵入和封建社会的没落,迫使那些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地主阶级官僚中的少数有识之士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

他们敢于正视现实,议论国事,讥切时政,发出了外抗强敌、内求变革的呼声,逐步形成为地主阶级改革派。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即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1、龚自珍倡言变革,勇开一代风气之先。

(1)反对脱离实际的空疏学风,倡导经世致用。

用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初封建统治者多次大兴文字狱,在专制主义的淫威下,一般读书人都不敢谈论经世之学,而只得埋头于古籍中去搞考据训诂,致使学术界、思想界死气沉沉。

正如龚自珍在一首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批判了学术界、思想界的这种崇尚空疏的学风,呼吁研究现实问题,主张经世致用,开启了当时学术研究的新风尚。

(2)揭露社会弊政,提出改革旧制。

龚自珍目睹清王朝统治“日之将夕”、危机四伏的严重局势,通过研究历代王朝变迁和清代的历史,指出:“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他认为,“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龚自珍留下的政论和诗作都对当时和以后的爱国志士和进步思想家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条道路 2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条道路 2

1、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条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和斗争方式。

这种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激起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政治上的保皇派的激烈反对,一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理论上的争辩势不可免。

为此,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思想大论战。

思想论战围绕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否要实行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与革命,并非只是以其是否成功来判断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当时是为了解决太平天国的内部混乱和外国列强入侵等问题问题,对技术等进行改良。

虽然没有达到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也不能绝对反对其历史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大开端。

戊戌维新同以往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良运动。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迫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内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民族责任感,是越来越多爱国者、社会阶层等一一投入到改良中国的道路中去。

因此改良也是这一时代的一大主题。

维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爱国运动。

它是一次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次变法后,使得了西方思想在中国传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因此,从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来看,改良并非在做无用功,它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清政府还进行了清末新政,这也是一次改良。

但是似乎改良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改变中国的现状,因此。

可以说这次改良是失败的。

然而,我们必须明确,并非所有的革命者一开始就决意要革命的,即便是孙中山本人,最开始是要上书李鸿章想走“改良”路线,只是在“改良”被拒之后,他才立志“革命”
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革命往往是各种和平改造社会的道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然而在此时,一股新的力量开始崛起,革命也就顺着时代的潮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世界中。

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革命取代改良,不仅仅是手段上的,是几十年近代化运动积累的结果,更是一次质的飞跃。

事实上,当时中国社会面临革命与改良的艰难抉择,就革命而言确实存在着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矛盾,然而改良之路却缺乏成功的必要条件,于是,在实践已初步证明改良之路行不通的背景下,民主革命无疑就更有必要。

孙中山领导进行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可以说这次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辛亥革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是失败的。

它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所窃取,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没有最终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还没有改变。

从这个方面来说,并不是所有革命都是完全成功。

可以这么认为,辛亥革命即使成功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也是如此,不能一味否定它的作用。

也不能绝对赞成它。

辛亥革命带给我们民主共和思想,让西方的先进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且它也使得中国近代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但是,这场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国家统一的局面很快为军阀混战所代替。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

认清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可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就像孙中山先生晚年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后继者只有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道路,进行艰苦斗争,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

近百年来,风云剧变,改良与革命的争论很多,我们应站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它们,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改良与革命其实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立统一的,只有辩证看待,才能让为我改良与革命更好的为我们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