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东亚一体化
二、东亚一体化现状与困惑
③中日韩多边合作受限。中日韩合作作为一个有潜力的地 区机制,虽然在2010年4月的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取得了 里程碑式的进展,规划了未来十年的合作目标和远景; 2012年11月,中日韩三国部长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但是由于中日之 间政治、领土争端,双发关系不断走冷,形势严峻,使得 多边合作受制于双边波动的脆弱性。
LOGO
一、东亚一体化历史进程
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提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 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东亚共同体”不仅包括经济 领域、还包括安全和社会文化方面;随后,第六次 “10+3”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亚展望小组的报告。这表明 东亚各国就东亚一体化的目标达成共识;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协定》签署 ,促使日韩分别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截止目前, 已经形成三个“10+1”自由贸易协定; 2005年,首届东亚峰会召开,形成了“10+6”模式;东亚 峰会吸引了地理上不属于东亚的印度、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参加,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美国的期望,借此得以扩大对东 亚区域集团的影响和控制 → 2011年,随着美国与俄罗 斯加入“10+6”变为“10+8”,加剧了东亚峰会在东亚一 体化过程中的尴尬地位; 2012年11月,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 日韩自贸区谈判。
LOGO
二、东亚一体化现状与困惑
㈠、现状
1、涵盖整个区域的自由贸易区尚未建立。尽管该地区也 出现了各种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但他们大都存在大 量的例外保护条款,发展水平不高,距离经济一体化的高 级阶段“共同市场”还有很大距离; 2、投资保护主义大量存在,资本流动受限。在重要性日 益凸显的能源和环保领域,东亚也没有展开具有实质性意 义的合作; 3、金融领域的合作缓慢。一方面,东亚至今尚未实现金 融自由化和一体化;另一方面,东亚国家至今仍然高度依 赖积累外汇储备特别是美元储备来防范金融风险,这使得 世界主要外汇储备大都集中在该地区,而大量的外汇储备 ,则是金融资源浪费的体现;
日本对于“东亚共同体”构想的原因和内容剖析
一
影响力 无以匹敌 ,但是在东南亚地 区,由于 距 离遥 远而且亚太局势复杂多变 , 单靠 自身 力量难以应付 , 继续在其 内部寻找代 理人 , 而日 本 和美 国 的历史 渊源 ,成为 其首选 目 标, 这必然要求美国对 日 本放送管制 ,使 日 本能否根据该 地区的具体情况 , 来灵活处理 这一变化莫测 的局势 。综合上述原 因,美国 为 日本在外交上松绑 ,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喘 息的机会 , 使 日本可以腾 出手来推动东亚共 同体的建设。 4 . 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合作化 的加
一
在近期 , 与亚太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 同时 , 北美贸易 自由区以及欧盟 的发展更是 如火如茶 , 这两个地区合作组织其融合程度 更加完美 ,结果就是合作组织 中的成员国 , 经济得到 了极大的发展 , 在世界上 的地位逐 步提高 。而 日 本作为东亚地区的一份 子,所 看 到的却是 该地 区的一体 化进程 仅仅 还在 起步阶段 , 这不能不让 日 本揪心 , 而且正如 前文提到 的日本为了谋求 自 身大 国的地位 。 不能不考虑在世界上 与欧洲和美 国抗衡 , 而 针对 目前亚太地区的合作情况 ,日 本必然充 满担忧 ,更加积极的加速的推 动东亚共 同体 的发展 。 正如 日 本政府在 《 E t 本新成长战略 》 中就 提到 :“ 在经济全球化 和区域化深入发 展 的国际趋势 背景下, 日本应该更加 重视从 战略上加强与东亚地区的经济联合 。 ” ( 二 )主观因素 1 . 日 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诉求 E l 本做为历史上的强国 , 虽然经历 了二 战的战败 , 但是整个 民族的军国主义以及大
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障碍与对策
、
东亚地 区实行 区域 经济 一体 化的必 要性
程 中, 法院对不正 当有奖销售有权采取诉前证据保全措施和 即发 侵权救济 .以便在侵权发生之前即进行救济 。 四、注重行业监管
1是 国际 形势发 展 的要求
经济 全球 化和 区域经济 一体 的允许 . O 以及 WT O的发展 正处于 低潮 阶段 . 多国家 正积 许
[] 1 孙慧娟:我 国不正 当有奖销售 的现状、 因与危 害[ . 台 成 J邢 ]
学 院 学报 ,0 6 第三期 20 年
币合作 , 推进 区域 内的次区域 经济合作 ,打造 “ 双引擎”的核心力 表这-  ̄受损害者提起诉讼可以提高诉讼效率 -I : L 达到诉讼经济的目 量 ,开展 专业 化 分工 与重 组 。 的。从诉讼范围看 和有奖销售有关的诸如 ” 品质量、奖 品价 奖 [ 关键词] “ 双引擎”的核・ 力量 专业化 分工 东亚贷币合作 , 1 2 值 数额 奖品投放时间 兑奖期限设置的合理性 ”等都可 以进入 诉讼程序 , 以保证对有奖销售的整个过程提供 司法监督。 在诉讼过
要参 考其他国家的经验 .又必须立足 中国国情 .从实际出发。我 平型 网络化区域 国际分工体 系过度 。在 ” 雁型模式 ”时期大背景 下 . 后 们必须认识到 :对有奖销售行 为的引导 .对不正当有奖销售活动 东亚 各国的任 务无疑是采取措 施 . 尽量避 免 ” 雁型 模式 ” 的弊端 . 并采
律等 . 通过广泛开展案例教育和培训工作 , 组织经营者学法 . 提高 经营者法 制观念 ,引导经营者 自查 自纠 , 帮助其规范经营行为 , 增 强企业公平竞争意识 . 弘扬 良好诚信的经营道德 , 使企业认识 到 , 要想在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靠 的是提高 自己的内在素质 ,和共 同维护的规范的经营秩序 。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影响
产业转移效应:经济资源配置进入更加广阔的空间,毛衣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中国市场拓展有利于东盟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转移给东盟与中国都带来了发展效应。
由于东盟各国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收入水平还有经济发展阶段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东盟十国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新加坡;第二层为泰国,马来西亚;第三层次为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印尼、菲律宾为中间层次。
中国与第一层次的经济交往以新加坡小国的发达科技和中国大国的市场为突破点。
中国与第二层次的经济交往将在较强的竞争性空间进行,发展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内投资。
中国与第三层次的经济交往将以促进东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特色。
中国企业向东盟投资的产业转移模式有:1.中国的生产能力+东盟的自然资源;2.中国的生产能力+东盟的劳动力市场;3.中国的技术能力+东盟国家的市场。
中国向东盟国家转移的首先是矿产业。
由于中国本国的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生产能力趋于过剩,而东盟国家矿产资源仍然丰裕,采掘能力不足,通过中国矿产企业采取独资、合资、补偿贸易、技术转让等方式,使东盟国家的矿产业发展起来。
产业转移领域最广泛的是制造业。
第三层次的国家还在大力推行初级的工业化,渴求制造业的转移。
中国在制造业生产能力上呈现过剩现象。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产业转移的推动:1.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的市场进一步开通,是中国三大地区之间、东盟十国之间的产业转移进入更加广阔的空间,经济资源的配置将更合理。
显然更高水平的贸易创造与投资创造效应将产生。
2.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贸易自由将推动投资自由,因为贸易自由会对本国的工业发展造成损害,这需要产业转移来弥补;在投资促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贸易自由还有利于本国的工业发展。
3.中国的市场拓展将成为自由贸易维持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人民币的稳定给人深刻的印象,东盟国家渴望搭上中国这辆“经济快车”。
中国越来越成为内需主导型国家,对东亚具有很强的辐射力。
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冷战结束后 , 世界经济进人调整时期 。 西 方经济普遍出现衰退,东亚经济则一直保持旺 盛的增长势头。 1990 年到 1993 年 , 从 世界经济 平均增长率为 1.7%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增 长 率为 1.5%;而东亚地区(不包括 日本) 的平均增 长率为 7.2%。 其中泰国、 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 的经济增长率高于 80 年代后期 ; 越南 1990 年 至 1994 年的平均增长率达 7.8% ; 我国经济从 1992 年开始再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2002 年东
科杖任济市场 2 006 年 4 月
东亚经济发展的 特点及原因
田哲 (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湖南长沙 4 10205 ) 摘 要 : 东亚经济发展和表现 出来的 巨 大潜力, 无疑正在改变着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 史上的重大事件。东亚国家 的发展道路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完全不同。它的 经验时广大发展 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 义。东亚经济发展是 东亚各 国采取 了适合本 国 情况的经济、 政治和社会政策的结果, 但它也存 在着一些共同点, 值得人们去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 : 东亚经济 ; 发展 ; 特点 ; 原 因 趋势是走向缓和 , 发展经济 、 提高综合国 力是各国普遍关心的首要问题。国际形势的变 化对世界经济环境和各国经济状况的影响是显 而易见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特征 ,并且这两 大特征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了世界经济和社会 的运行。 东亚经济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 无疑正在改变着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 , 成为 20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战后 日本 的崛起 , 使世界经济出现了 日、 、 美 欧三极的局 面。 而亚洲整体经济力量的增长, 突破了世界经 济三极化的结构 , 使世界出现了亚 、 、 美 欧三大 经济区。 如何看待东亚经济的发展, 关系到整个 亚洲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因此 , 对东亚经济发展 的特点及原因进行探讨 , 非常有现实意义。 1、 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 冷战结束后 ,东亚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世 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东亚的经济发展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东亚地 区长期保持 高水平的经济增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案例1 东亚经济一体化【概要】关税、非关税壁垒,技术和绿色壁垒以及不合理的贸易和竞争政策,直接影响地区经济交往和联系。
共同推动经济合作,减少和消除贸易和投资障碍,有利于东亚各国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案情】钢铁产业的合作发展。
钢铁行业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自1973年日本钢产量超过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之后,全球钢铁工业的重心就从欧美转移到了东亚地区。
如今,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亚钢铁工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中、日、韩三国的粗钢产量总和占全世界的39.9%,钢材表观消费量总和占全世界的40.8%。
尤其是中国钢铁业的发展更是令世人瞩目:1996年钢产量突破了1亿吨,经过短短7年后在2003年又成为第一个突破2亿吨的国家。
中国钢铁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乃至世界钢铁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而且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为东亚地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预计2020年前东亚仍将是全球钢铁业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东亚各国和地区的钢铁产业在以各自的特色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在钢铁贸易方面,中、日、韩等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相对较高。
例如,2003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钢材量是725.21万吨,约占中国总进口量的20%;中国从韩国进口了517.31万吨钢材,约占中国总进口量的14%;韩国从中国进口了149万吨钢材,约占韩国总进口量的9.5%;日本从中国进口了22.72万吨钢材,约占日本总进口量的4%。
在企业合作方面,东亚地区的主要钢铁企业如:浦项、新日铁、JFE、宝钢、台湾中钢等也纷纷在战略、技术、市场、新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积极寻求合作,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如浦项在中国成立了投资有限公司、不锈钢厂、涂镀厂、钢材剪切加工中心等;新日铁和JFE在中国分别与宝钢和广州钢铁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生产汽车板,为中国境内的汽车公司提供原料;一些日资企业如三井等还在中国合资建立钢铁配送中心;宝钢与台湾中钢长期保持着友好交流互访等。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基于FTA战略角度分析
【 中图分类号】 F 1 1 7
【 文献标识码】 A
—
Ba s e d o n F TA S t r a t e g y P er s p e c t i v e
Zha ng Li x i a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Ma n a g e me n t , G u a n g x i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C a d r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o l i t i c s a n d L a w, N a n n i n g , G u a n g x i 5 3 0 0 2 2 )
2 0 1 3 年第 6 期
改革与战略
REF0RM AT1 0N & S TRATEGY
NO. 6, 201 3
第2 9 卷( 总第 2 3 8 期)
( C u mu l a t i v e l y , N O . 2 3 8 )
东亚 区域经济 一体 化 问题 的研究
基于F T A战略 角度分析
【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3 6 X( 2 0 1 3 ) 0 6 — 0 0 2 5 — 0 4
St u d i e s o f R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i c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E a s t As i a n Ar e a s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挑战与对策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挑战与对策摘要: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普遍共识,但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它正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文章主要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与挑战;对策建议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初建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良好,动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新地区主义的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产物;世界范围的经济组织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速了地区主义的兴起;货币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国家正在通过加强地区内贸易、资本、人力资源的交流等实现经济一体化等。
但是一体化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下面主要就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区域内价值观、文化认同、政治等问题存在巨大差异与欧盟各国有着共同的基督教文化不同,东亚存在着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曾经代表东亚的儒家文化现阶段的影响力远远没有达到一些学者希望的程度,文化融合的难度势必延缓甚至阻碍区域一体化。
在政治方面差异较大,东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并存;既有实行总统制、内阁制的,也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既有联邦制国家,也有中央集权制国家。
东亚国家普遍倡导wto框架下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奉行”国家至上”,对于地区利益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欧盟那样的高度,强”民族主义”与弱”地区主义”形成巨大反差。
东亚大多数国家近代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独立后由于经济落后,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涉及独立、主权问题更是高度敏感。
因此,民族主义在东亚占上风,地区主义还不能取代民族主义成为东亚的主流意识。
虽然全球化的趋势不会因此而改变,东亚的地区合作只能在全球化与各国国家利益的夹缝中发展,受到民族国家体制的制约。
从东亚区域合作的利弊因素分析中国的政策取向
本国的经济状况。东亚经济 由于过分依赖欧美市场而 起伏 不定 的现 象引起 东亚 各 国 的反 思 。通 过加 强 东亚 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摆脱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逐渐成
为东 亚各 国的共识 。
( ) 二 内部 因素分 析
第一 , 东亚各国资源禀赋 及经济发展程度不 同, 日 韩 等国家拥 有雄 厚 的资本 和先 进 的技术 , 以 中 国 、 而 东 盟为代表的国家则拥有劳动力 、 资源等优势 , 东亚经济 具有很 强 的 互 补 性 。区域 一 体化 理 论 认 为 , 随着 区域
第二 , 国 经济 放 缓 对 东 亚 经 济 的 不利 影 响增 强 美
了东亚各 国走 区域经 济一体化道路 的信心。从 20 00 年 下半 年开始 , 由于受 到美 国经 济 增 长缓 慢 及 9 1 恐 .1
怖事件 的影 响 , 东亚 国家 的 出 口大 幅 度 下 降。一 个 主 要 的原 因就是 东亚 大部分 国家 对 美 国 的贸 易依 存 度相 当高 , 些 国家 的出 口产业 受 到严 重 打击 , 这 进而 影 响 到
王 营
( 山东大学
关键词 : 区域 合 作 ; 济 一体 化 ; 亚 经 东
经济学院 , 山东
济南
20 0 ) 5 10
摘
要: 东亚 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广度 和深度上 始终落后 于欧洲和 美洲 的区域合作 步伐 , 中既有 外在 的 其
因素, 亦有东亚 内部的 因素。东亚经济 一体化 既存在 强有力 的动力机制 , 又存 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的对 立、
一
、
东 亚 区域 合 作的有 利 因素分析
( ) 一 外部 因 素分 析 第一 , 多边 贸 易 体制 的举 步 维艰 与 欧美 等 区域 集 团的拓展 所带来 的紧迫 压力使 得 东亚 各 国意识 到 推 动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探讨
场 结构 、 资 者结 构将 会 发 生 深 刻变 化 , 应 的 产品 结 构 也 投 相 将 不断 变化 ,这无 疑 给 信托 公 司 的 产品 创 新 提供 了前 所未
有 的机 遇 。 对 资产 证 券 化的 浪潮 , 有 资 产证 券 化特 征 的 面 具 信 托产 品应 是 一 个发 展 重点 。 此外 , 对 国 内金 融 混业 经营 针
有 信托 公 司 可 以用 “ 信托 合 同 ” 形 式 受托 管 理 资 产 , 供 的 提 信托 财 产独 立性 所 体现 的 “ 离” 能 。 外 , 隔 功 另 信托 机 构是 惟
一
鲴 匣 域
/、 谚 _ 芒
—
警 ≥ 磊
能够 综合 利 用 货 币市 场 、资 本市 场 、产业 市 场 的 金融 机
家水平 , 其金融制度 、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会面
临 较 大 的风 险 ,9 7 发 生 的 亚 洲 金融 危机 就 是 一个 很好 的 诠 释 。 19 年
趋 势 日益 明显 的 趋势 ,信托 投 资公 司要 加 大 力 度展 开 对 金
融 市场 、 资本市 场 以及 货 币市 场 的产 品 研 究 , 发 出 多种 能 开 够 同时 连通 三个 市 场 的信 托 产品 。 3 改善 信托 投 资公 司治理 模 式 。逐 步 实现 信 托 投 资公 、
经济 全 球 化 已成 为 世 界 经 济发 展 不 可逆 转 的 趋 势 , 作 为 国 际 而 多边 贸 易体 制 的 过 渡 和 补 充 的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更 呈 现 出 强 劲 的 发 展 势 头 。继 欧 盟 、 北美 自由贸 易区 形成 之 后 , 立东 亚 区域 经 济 一体 建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 文章编号 】 6 2 8 7 (0 6 0 — 0 8 0 17 — 7 7 2 0 )4 02 — 2
在本 国市 场和第 三国市场上 与中国之间的竞争。 中国的发展 需要政 治和经济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为了消除东亚 国家对 中国加入 WT O后经济 崛起 的疑虑 , 通过与 东亚各 国发 展 自由 贸易关 系, 开创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局面。中国在发展区域 自由贸易关系问题 上的积极 立场推动了东亚各 国建立 区域 内 和跨 区域 F A的进程 :0 2年 1 , Y 20 月 日本与新加坡 签署 了“ 新 时代经济合作伙 伴关 系协定 ( P ” 并且 在“ 0 3 会议 期  ̄E A) , 1+ ”
、
东亚 区域 经 济合作 的现 状
长期 以来 , 东亚一直是全球制造基地 , 口高度依赖欧 美 出 市场 ,中国和 日本对 美国和欧盟 的出 口占其 出 口总额 的比例 均在 5 %以上 ,韩 国对美 国和欧盟市场 的依赖程度也 在 3 % 0 5 以上 , 加上其 在海 外企业 的出 口, 若 这一 比例会更高。相 比之 下, 东亚 区域内贸易发展相对缓慢 , 其市 场潜 力也 尚未得到充
日、 韩三 国总人 口为 1 中、 5亿 , 三国 G P分别居全球 第二 、 D 第 六和第 十二 位 , 世界银 行统 计 , 国 G P总 量达 5 00亿 据 三 D 70
美元 , 占全 球 的 2 %。 20 年 三 国 出 口在 全 球 的 市 场 份额 为 0 01 1. , 1 % 服务 进 口 占令 球 服 务 进 口总 额 的 1.%。此 外 , 日韩 9 24 中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4期
市 场 论 坛
MARKET ORUM F
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对策分析
的 多 样 性 , 认 、 重 、 容 和 吸 收 各 民 族 的 文 化 , 要 努 力 协 调 , 成 相关 合 作 机 制 的 建 立 和 完 善 。 同 时 , 进 行 次 区 承 尊 包 还 促 在 学 习 和 借 鉴 西 方 优 秀 文 化 的 成 果 , 容 人 类 各 种 思 想 文 化 域 经 济 合 作 过 程 中 还 要 注 意 以 市 场 经 济 为 导 向 , 立 起 与 兼 建 按 的精华 , 建设 符 合 东 亚 社 会 发 展 规 律 的 , 现 东 亚 人 民根 本 成 熟 的 经 济 运 行 机 制 和 与 国 际 惯 例 相 适 应 的 法 律 法 规 , 体 利 益 的 既 统 一 又 多 样 的 东 亚 文 化 , 且 在 发 挥 东 亚 民 族 主 并 义 积 极 效 应 的 同 时 消 除 狭 隘 民族 主 义 和 宗 教 极 端 主 义 的 负
力 ; 利 于 东 亚 各 国 感 觉 到 它 们 有 共 同 的 命 运 和 共 同 的 长 有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 以此 作 为 桥 梁 , 现 区 域 的 整 体 合 作 。为 并 实 远 利益 , 而产生一致 对外的意识 。 从 进 一 步 推 动 东 亚 地 区 的 次 区 域 合 作 , 国 政 府 应 积 极 介 入 各 加 强 东 亚 的 文 化 认 同 , 该 兼 顾 东 亚 各 国 、 民 族 文 化 其 中并 调 整 和 转 换 有 关 宏 观 政 策 , 各 项 政 策 进 行 必 要 的 应 各 对
随着 两 极 格 局 的结 束 , 界 朝 着 一 超 多 极 的 方 向发 展 。 世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浪 潮 冲 击 下 , 国 经 济 联 系 日 益 密 切 。在 当 各 今 世 界 经 济 发 展 中 ,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是 实 现 共 同 繁 荣 和 发 区 展 的成 功 之 路 。 当前 , 界 3 0个 国 家 中有 3 0多个 处 于 区 世 5 0 域 经 济 集 团 中 , 号 称 世 界 经 济 三 大 板 块 的 西 欧 、 美 和 东 在 北 亚 三 大 地 区 中 , 盟 、 美 自 由 贸 易 区 相 继 成 立 , 作 为 世 欧 北 而 界 经 济 近 年 发 展 最 快 、 有 活 力 的 东 亚 地 区 则 呈 现 出一 种 最 松 散 的组 织 形 式 , 作 较 多 的 是 在 双 边 、 多 边 基 础 上 进 合 次 行 , 是 通 过 一 些 区 域 性 经 济 论 坛 和 政 府 间 承 诺 来 促 进 相 或 互 间的经济合作 。这 使得 东 亚各 国共 同 面 临欧盟 、 美 自 北 由贸 易 区 的 关 税 和 非 关 税 壁 垒 , 及 在 w T 多 边 谈 判 中 各 以 O 自承 担 压 力 , 法 形 成 整 合 力 量 , 必 然 会 使 东 亚 地 区 在 国 无 这 际 竞 争 中 处 于 不 利 地 位 , 东 亚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产 生 消 极 影 对 响 。并 且 在 经 历 了 l 9 爆 发 的 严 重 经 济 危 机 后 , 东 亚 9 7年 使 地 区各 国 更 加 认 识 到 , 面 对 世 界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经 济 一 体 要 化, 应该首先 重视解决东亚 区域经济 一体化 问题 。 在 东 亚 经 济 一 体 化 进 程 中 , 要 推 动 力 来 自 于 东 亚 各 主 国利 益 的 驱 动 , 个 国 家 都 要 追 求 本 国 利 益 的 最 大 化 。经 各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因素及其途径选择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 的一个重 要趋势 。目前已经向世贸组织报告的区域贸易安排 已达 2 3 9 个。其中, 在关贸总协定 近 5 年历程 中, O 共有 14 自由贸易 区( F ) 而 19 2个 F A ; 95年 WT O成 立后 , 新建立的 自由贸易 区就达 19个。作 为世界 6 三大经济重心之一的东亚地 区, 其区域经济合作的 发展势头如何 , 哪些 因素在影响着东亚 自由贸易区
维普资讯
பைடு நூலகம்
20 0 6年 1月
理论 学刊
Th o yJ u n e r o r  ̄
J n 2 0 a .0 6
No 1 S r No 1 3 . e . . 4
第 l期
总第 13期 4
东亚 自由贸易 区建立 的影 响 因素及其途径选择
范 爱军 , 于 峰
因素太 多 。因此 , 般认 为 东 亚 自由贸 易 区 的建 一
、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
设不可能一步到位 , 应循序渐进。其实 , 在这些国别 差异较大的影响因素中既有有利的经 济因素 , 也有 不利的非经济因素。
谈判 中国家或地 区 协议类型
目 前东亚制度性 区域经济合作正向着金融货币
。
资料来源 : 国友 ,0 ; r Pn et,C I , a a aS dr a op . r ak 宋 2 0 Ma ags 4 i u SS Jk r ;uas nG ot Wol B n . t h u d
…。 。 … ’… ’ 。…
奎 曼 凳 曼 ; 窆 当 要 、 者 皇 三
的非经济因素是 约束 东亚 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关键 ; 建立 东亚 自由贸易区有两种途径选择。 [ 关键词] 东亚合作 ; 自由贸易区; 约束条件 ; 途径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区域内各国之间的 经济合作将加强, 形成更加紧密的经 济联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 促进区域内各国在 科技、教育、文化 等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市场规模扩大,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投资便利化 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政治风险,文化差异,经济结构不平衡 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加剧贫富差距 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挑战: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贸易摩擦,影响区域经济稳定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1967年,东盟成立,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合 作的开始
2002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东亚区 域经济合作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 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
201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成立,促 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措施
区域合作机制: 区域合作机制 的完善和协调, 如RCEP、TPP
等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合作领 域
贸易合作
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关税,促 进贸易自由化
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 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贸易便利化:简化通关手续, 提高贸易效率
投资合作:加强投资合作,促 进区域经济发展
投资合作
投资领域:制造 业、服务业、金 融业等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如亚洲金融稳定论坛、亚洲金融监管合作机制 等
基础设施合作
交通领域:加强铁路、公路、港 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互联互通水平
通信领域: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和质 量
添加标题
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____
※李南: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厦门理工学院商学院讲师;王勤: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①这里的东亚经济体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
②Joseph E.Stiglitz:《东亚奇迹的反思》,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3~63页。
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李南王勤※一、研究背景当今世界,东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
1990年,东亚经济体①的GDP 为0.41万亿美元,占整个世界产出的18.8%。
到2011年,东亚经济体的GDP 所占比重升至23.7%,接近世界总产出的1/4。
东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东亚经济体生产、贸易和国内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为国际背景。
东亚各经济体既经历了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遭受了因经济全球化而引发的巨大冲击。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让东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大量文献表明,东亚金融部门的脆弱、金融监管不足、金融自由化顺序不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汇率制度都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②。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东亚经济体普遍出现衰退或减速,2009年,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经济均出现负增长。
2010年各国政府陆续采取相似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相继从衰退中复苏,但增速已出现普遍摘要:伴随着东亚地区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和互为影响的关系愈益显现。
本文从区域产业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流动、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区域贸易安排的视角分析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发展的现实条件,并认为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逐渐形成。
关键词:东亚同步性现实条件[中图分类号]F01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2013)08-0030-06An Analysis on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Business CycleSynchronization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Li Nan &Wang QinAbstract :The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accelerate in pace with the increasing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ces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in East 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intra -industry trade,FDI flows,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s well as 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s,considering that the economic cycle synchronization in East Asian is forming.Key words :East Aisa;Synchronization;Realistic conditions30放缓的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2一、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2(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背景 (21 世界经济一体化 (22 区域经济集团化 (23 东亚区域内国际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模式向产业内 (24 东亚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 (2(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经济约束条件 (3(1主权因素 (3(2宗教文化因素 (3(3历史因素 (42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 (4(1美国因素 (4(2东亚内部的主导权问题 (5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途径 (6(一切实深化东亚地区的经济互利合作,使东亚成为命运密切相关的“经济共同体” (6(二不断增进东亚各国直接的政治互信,化解彼此的利益纷争 (6(三积极倡导“和谐东亚”的理念,逐步形成“东亚意识” (7(四理性务实地确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理想化为现实的图景 (8参考文献 (9致谢 (9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07财务管理专业学生XXXXX指导老师XXXXX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特征,但是与北美和欧盟相比,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却远远落后,毫无疑问,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缓慢步伐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间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本文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多个障碍因素,其中包括东亚国家的主权偏好、宗教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等非条件因素和美国作为区域外力量的巨大影响以及地区经济主导国家缺失等。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前景途径。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主权偏好文教文化历史经济主导Factor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Student majoring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Name Zhao JifengTutor Hu Zundong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iven b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become the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with new features, but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eu, compared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pace but lags behind, no doubt,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slow pace has become the east Asia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ottleneck. There are many i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main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east Asia economic integration, including many obstacles in east Asia national sovereignty preferences, religious and cultural factors, historical factors, such as the unconditional factors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gional power to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lack of dominant country and regional economy. The second part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mainly elaborates ways future prospects.Key Words: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Sovereign preferences Religious Culture History Economic leading引言“东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贸易额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但却是世界上贸易自由化进程最慢、市场壁垒较高的地区之一,极大的限制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因此,对于东亚国家来说,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谋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东亚各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不断增多,合作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已经从设想转变到实际行动的轨道上。
但是由于东亚地区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因素也甚为错综复杂,因此,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无疑是曲折和漫长的。
本文只是挑选了诸多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因素中的几个予以试探性的分析。
这几个因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们既能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也能成为其阻力;这取决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东亚国家的把握。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背景1.世界经济一体化2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交通通信的进步 ,商品和要素更加快捷地跨国界流动 ,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融合空前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
这种趋势是以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为制度平台 ,以跨国公司为主要的微观载体进行的。
2.区域经济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行的是区域经济集团化。
由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进展缓慢 ,也由于经济一体化与国别经济的发展客观存在的矛盾 ,一些国家 (主要是地缘上接近的国家通过缔结多边或双边协定的方式进行经济联合 ,企图依靠集团的力量发展本国经济。
这样 ,就出现了欧盟、北美、东亚等多个一体化或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经济区域。
3.东亚区域内国际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模式向产业内分工模式的演进随着东亚区域内成员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呈阶梯形的产业间分工体系正逐渐被以产业内分工为主体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
这主要体现在机械电子产业。
该产业在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对技术、资本与劳动密集度的需求各有不同 ,契合了东亚各经济体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性 ,因而成为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 ,这也决定了这种产业内分工更多的体现为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工序展开的垂直型分工而非水平型分工。
4.东亚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首先 ,东亚地区原本就存在着较显著的区域内贸易的倾向。
据郑昭阳、李荣林基于引力模型所作的实证研究表明 ,截止 20世纪末期 ,东亚区域内贸易水平较之一般的标准水平高出 115%而与区外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则分别比标准水平低约 11%和 30%。
这种较明显的区域内贸易的倾向对日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具有导向性。
其次 ,近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的互补性渐趋走强。
这可以从近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率上升趋势中得到印证。
据日本学者增田更太郎的研究 ,东亚 (不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文莱区域内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率由 1999年的 11.0%上升到2003年的 12.9%,而就同类比率而言 ,从 1999年到2003年欧盟由 25.6%下降到24.6%而北美由 10.5%下降至 8.9%。
这表明 ,与欧盟、北美相比较而言 ,近年来东亚的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
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东亚区域成员的向心力正逐步增强 ,这为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经济约束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是在任何地理上邻近的经济实体之间都能够无条件地发生。
一般来说,区域内务经济实体之间经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内部各经济实体之间高出一般水平的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得以发生和不断推进的基本动力。
从这一基本动力上看,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经济基础可以说已比较成熟。
在2002年,东亚 10个经济体相互之间的贸易在其对外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平均高达47.3%,其中比重最高的新加坡达到56.0%,印度尼西亚也达到55.7%,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分别为54.3%、53.7%和53.5%。
与世界其他区域相比,北美三国在区域内外贸依存度低于东亚区域现有水平的情况下,就已形成自由贸易区。
而东亚则远远没有达到自身的区域内外贸依存度所允许的整合程度。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虽然已开始启动,并已从金融货币合作和自由贸易区两个方向上展开,但从整个东亚范围来看,制度性的区域经济合作还没有形成,东亚经济一体化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东亚经济一体化低度发展的局面并不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基本动力的缺乏,而是由于政治、文化等非经济约束条件的困扰和阻碍。
1.主权因素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合作需要对各成员国的行动自主性施加约束,各成员国不得不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承担某些方面国家主权的损失或让渡。
肯尼斯·艾伯特和邓肯·斯奈德尔将这种国家主权的损失或让渡称为“主权成本”(sovereignty COSTS。
由于大多数东亚国家在历史上都有沦为殖民地或附属国的惨痛经历,这些国家的,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均倾向于将国家决策权的分享使用等同于外部势力的恶性侵入,甚至视之为附属于他人的屈辱经历的重新开始。
这使它们普遍对“主权成本”极其的敏感。
正是由于东亚国家对“主权成本”的高度敏感,东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地区论坛(ARF等以东亚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组织或机构均采用“不干涉主权或内部事务”的软性制度设计以满足它们高度敏感的主权偏好。
这一为降低“主权成本”而采纳的制度设计虽然为合作安排得到共同的认可,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制度化水平的低下以及解决共同问题上的能力不足。
在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高度敏感的“主权成本”意识也极大地阻碍了东亚国家制度化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使类似于欧洲的超国家管理和监督机制难以形成。
当初东盟在加入APEC时,就曾提出三个条件,即避免法律约束力、不设谈判权、未来的协议不超过关贸总协定,显然,如果以这些条件为前提,APEC将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合作组织。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建立的“10+3”机制,也主要是对共同关心的经济事务进行定期的商谈,而没有对各国应当履行的承诺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设立对各国在政策协调上所应采取的方式和步骤上的硬性实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