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康纳_好人难寻_的反讽艺术

合集下载

以暴力拯救世界——浅谈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善恶观与暴力救赎主题

以暴力拯救世界——浅谈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善恶观与暴力救赎主题
在二战后, 战火和乱离摧毁了人们的信仰, 也是一个 “把荒诞视作正常的时代”(苏欲晓,2002)。 在信仰缺失的情 况下,人们迷失了自我。 奥康纳以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这些 失去信仰,以扭曲和暴力填补自己荒诞空虚的生活的人们。 因此,她的作品以怪诞离奇、风格诡异,兼容浓重的天主教 风格和南方哥特风格著称。
二、奥康纳作品中的善恶观 从二者的形象的探讨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奥康纳的罪恶 观并不理解,一心向善的老祖母虽然是个受害者,在奥康纳 的笔下却显得如此令人讨厌;相反,作为杀人犯的不合时宜 者却是如此的令人同情。 在奥康纳本人看来,以老祖母为代 表的这一类人的所作所为才是罪恶的代表,他们麻木不仁, 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 觉得路边衣衫褴褛的黑 人小孩仅仅是“一副美丽的画”而对其艰辛的生活不抱有任 何的同情,口中却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好人难寻”。 而不合 时宜者虽然双手沾满鲜血,却像奥康纳一样一直在质疑,向 上帝祷告的人内心是否真的相信上帝? 能够帮助人们度过 难关? 质疑这个世界是否还存在真正的“好人”。 他的存在打 破了现存的“正常”世界的秩序,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抱有疑 问。 从自称“不合时宜者”到习惯杀人如麻,都体现了他对这 个荒诞世界的憎恨和绝望。 故事里的老祖母看起来很善良, 一直希望以自己对上 帝的虔诚祈祷能感化杀人者。 但实际上她并没有真正的宗 教信仰,她所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在奥康纳眼里 她并不是真正的好人。 而不合时宜者与老祖母相反,却是个 敢于直视自己丑恶内心世界的杀人犯。 初读这部作品时,我 们便感觉这样一种怪异的组合十分扭曲, 不知道该同情因 为伪善丢了性命的老祖母还是同情社会扭曲造就的不合时 宜者。 许多评论家也对奥康纳作品中所体现的善恶观感到 迷惑,更有甚者称她为“邪恶的奥康纳”。 但她并非善恶不 辨,是非颠倒,只是把劝人向善的深意隐含在故事中,需要 读者反复揣摩才能体味。 她的小说中总是充满了黑暗、悲伤 以及善与恶的纠葛,小说中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性格都扭

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浅析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摘要作为一名虔诚的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极度关注人们的痛苦和宗教信仰,因此她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特色。

在其代表作《好人难寻》里,她倾注了自我对宗教和人生的思考,指出爱的缺乏导致了人们的隔阂与心灵的异化。

本文通过浅析《好人难寻》中暴力和死亡所体现的荒诞世界,突出了最终得以重建精神家园的宗教救赎的主题。

关键词:死亡暴力救赎精神家园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玛丽·弗兰纳里·奥康纳(mary flannery o conner,1925-1964)出生于美国南部佐治亚的萨凡纳市,多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是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

奥康纳年轻时便患有绝症红斑狼疮,因此她一直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而笃信天主教于她是克服病痛折磨和死亡威胁的良方,也形成了她对暴力和死亡很独特的理解。

在她看来,暴力是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是通过其强有力的破坏进而获得宗教救赎。

她将死亡视为暴力的终结,从而通向宗教救赎,重建精神家园。

此外,她生活的时代也颇为动荡,她先后历经经济大萧条、二战、朝鲜战争、民权运动及新兴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的社会变化对其世界观带来巨大冲击。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随之而来的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使人们普遍感到迷茫失落,感到世界的荒诞无稽。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作家,奥康纳一生十分关注人们的宗教信仰,她也从未停止对生与死、上帝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因此她的小说充满了宗教气氛,她曾说:“我之所以这样写作,只是因为我是个天主教徒,我感觉如果我不是个天主教徒,我将没有任何理由去写作、去看、去担忧,甚至去享受任何事情。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杰出的代表作,体现了她一贯的暴力和死亡思想以及怪诞的艺术风格。

小说不动声色地讲述了一起度假之旅过程中发生的谋杀事件。

一个星期天,老祖母一家准备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假,期间老祖母为了去田纳西州访友称一个恶名远扬的逃犯“不合时宜的人”正在那里流窜,于是老祖母说服全家前往田纳西。

《好人难寻》和奥康纳的宗教叙事风格

《好人难寻》和奥康纳的宗教叙事风格


地图文本 和社 会人 文关 系中之符 号的
矩 形
生长 在南方 这块 宗 教沃 土 上 , 康纳 在 其 作 品 中 奥
在 贝利 一 家人 的旅 行 地 图 之 中 ; 一 方 面 , 又 以 基 深 深地烙 印上 了南 方 和 宗 教 的 双 重 文 化 色 彩 。她 将 另 她
收 稿 日期 :06— 4— 5 2 0 0 湖南邵东人 , 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 华 主要从 事美 国文学研究 。
维普资讯
风格 ; 此外 , 还 巧 妙 地 将 西 方 主 流文 化 中 的各 种 宗 她 教原型 及宗 教伦 理观 融 入 小说 的具体 情 节 之 中 : 方 一 面她采 用线 性 的地 理 文 化 语 境 标 示 出社 会 化 现 实 文 本密 码 , 以文字 形式 将 现代 文 明社会 的一切 原 罪 浓 缩
中 图分 类 号 :1 5 9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7 6 1 (0 6 0 0 9 0 6 2— 29 20 )5— 0 4— 3
弗 兰纳 里 ・奥 康 纳 被 公 认 为 二 十 世 纪 美 国最 重 督 教原 型 的寓 言框 架 构建 出一 种 反讽 式语 境 , 以地 图 即真 实 地 名 ) 超现 实 环 境 与 要 的小 说家之 一 。 由于 她 秉 承 了福 克 纳 以 南 方 地 域 文本 为基 础将 现 实 环 境 ( 即虚构 地 名 ) 互动 糅合 为一 幅 宗教 旅行 地 图 , 而使 从 风 情文 化为创 作题 材 , 以现 实 主义 叙 事手 法 来 表 现死 (
[]P0 ) 1(25在解 读 奥康纳 的小说 时 , 其宗 教 或天 主 教情 贯 实 为 零 散 的碎 片 式 的 时 空 压 缩 的 独 特 文 本 形 式 结 是她 作 品叙 事 风 格 中 的核 心 特 色 。其 著 名 短 篇 小

《好人难寻》中的反讽艺术和宗教救赎思想分析

《好人难寻》中的反讽艺术和宗教救赎思想分析

《好人难寻》中的反讽艺术和 宗教救赎思想分析周 瑜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

她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南部特色和乡土气息。

由于生长在天主教家庭中,她的作品充满浓重的宗教色彩,其中经常出现古怪的人物、异常的事件、骇人的暴力和浓重的宗教信念。

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是其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贝雷一家在去佛罗里达州度假的路上遇到从监狱里逃出的罪犯,最后全家被杀害的故事。

小说主题严肃,寓意深刻,反讽艺术手法贯串全文,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救赎色彩。

反讽艺术手法的使用,不仅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还深刻地揭示了主题,表达了奥康纳深刻的宗教救赎观。

本文分析了该小说中的反讽艺术手法以及神秘的宗教救赎思想。

一、反讽艺术手法反讽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戏剧。

在古希腊戏剧里,它原本指一种固定的角色类型,即佯装无知者,在自以为高明的对手面前说傻话,但最后证明这些傻话是真理,从而使对手认输。

后来,反讽演变成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即通过展示所描述的对象诸方面存在的悖谬或反差来表达一种讽刺意味。

《好人难寻》中的反讽艺术运用最突出的就是情节的反讽。

情节的反讽指事态的发展与小说中人物或读者的预料和期待背道而驰而造成的一种嘲弄。

奥康纳在《好人难寻》故事伊始给大家呈现的是一家六口,老奶奶因想到田纳西州去探望亲友,想方设法让儿子改变主意,故意说“不合时宜的人”从联邦监狱逃出来的新闻,而全家人都不理睬,甚至孙子说如果逮住就掴逃犯嘴巴子。

接着,一家六口便开始了度假之旅。

旅途开始,老奶奶指点着奇物异景,孩子们看连环画报,妈妈打盹。

按照这样的基调铺垫,旅途肯定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旅途中餐厅的休息,老奶奶想去参观记忆中的种植园……但情节急转直下,老奶奶想到记错了地点,车翻了,“不合时宜的人”出现了,一家六口被这伙暴徒残忍地杀害了。

从轻松平缓的氛围陡转直下到死亡的结局,小说极具反讽意味。

而除了设计情节反讽之外,《好人难寻》的反讽艺术还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

重建精神家园_浅析奥康纳的短篇小说_好人难寻_

重建精神家园_浅析奥康纳的短篇小说_好人难寻_

圣经 6 关于人死之后进人天国的极为生动 衷, 我 盯着恶的 们紧 面貌,却常 在上面发现我们自己 咧嘴笑 在某种意义上是 5 的 反影, 因 而并不与其争辩 ,,. 批6红萨米十分清楚自 的写照, /半坐半卧在一滩血中,像个孩子似地盘着双腿,仰 心
0 己不是个好人, 因此当老祖母夸他是个好心肠的人时,反而 望着晴空微笑 "圈6/ 这个形象, 与耶酥所说的凡人想要进 露出惊愕之态 "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在现代社会的异 人天堂的形象是相吻合的 "显而易见, 老祖母之死表明她
=3 8
肖四新 . 西方文学的精神突围=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 3 叨 0 .
1 2 托克维尔 . 论美 国民主 1 . 董果 良译 . 北京 : 4 叨 商务印 书馆 ,1 8 9. [5 2 Paul son , Suzann e M orrow . F l annery O .C on nor: A Study of the Short F i o n[M 8. B ston : T w ayne P ubl eti o ishers, 1988. 76 2 刘海平 , 王守仁 , 张冲 . 新编美 国文学史 :第 1 卷 [M 8. 上海 :
最终得 以重建精神家 园的宗教救赎 的主题 "
关键词 :死亡;暴力;救赎;精神家园 中图分 类号 :I一 1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673一 9841(2010)5 0216一 02
玛丽 #弗兰纳里 #奥康纳 (M a y F a n r O #Co 一 的救赎 "奥康纳在小说中不仅揭示了现代人正面临着传统 r ln ey n
5 难寻6 好人 是奥康纳杰出的代表作, 体现了 她一贯的 本正经的 老祖母也是虚伪的及怪诞的艺术风格 "小说不动声色地讲 因为 她遵纪守法, 而是怕 /巡警往往躲在广告牌和树丛后 述了 一起度假之旅中发生的谋杀事件 "一个星期天, 老祖 面, 趁你还没来得及放慢速度就冷不防一下子把你逮 母一家准 备前往佛罗里达州度假, 期间老祖母为了 去田纳 住. 娜2 "面对不合时宜的人举起的枪时,她拼命劝说其 心

用新批评方法评析《好人难寻》

用新批评方法评析《好人难寻》

评析好人难寻——对肤浅虚伪的基督教信仰的讽刺批判摘要:《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代表作,故事写得十分生动,语言简朴,文笔清新严谨,含义丰富而深刻。

小说描述了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开开心心去南方旅行却遇到“不合时宜的人”而被枪杀的故事,表明通过遭遇暴力,可以达到最终的领悟和救赎。

彰显信仰宗教的力量,和违背宗教的堕落。

关键词:虚伪、堕落、宗教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用异常冷静的笔触描述了老祖母一家去南方旅行的经过。

表面看似平常的旅行被作者描述成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找寻逝去精神家园的天路历程。

作为一家之长的老祖母虚伪庸俗,一方面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相对于毫无信仰的其他家人来说,她善良淳朴。

对襁褓里的孙儿包含柔情,出门也忘不了带上自己的老猫,生怕它“不小心碰动煤气开关,窒息而死”。

但同时老太太的信仰也是虚伪、虚荣、自欺欺人的。

她出门前的精心打扮竟是为了“万一出了意外,看见她死在公路上的人会一下子认出她是位贵妇人”;认为路边没衣服穿的黑人小孩“好可爱”,是一幅画;旅行中途她因为自己想起一栋老房子便鼓动孩子们去看,甚至不惜欺骗大家说“屋里有个暗格”。

最后看上去她在试图感化杀人犯,实际上则是利用基督教信仰的自保,到最后自己的信仰在对死的恐惧面前不堪一击。

但是故事的结尾,老祖母在临死之前突然醒悟,认识到“不合时宜的人”和自己一样都是“上帝的罪人”。

她伸出双手想要抚摸他的肩膀,怜爱地说道“你也是我的一个亲生儿子哟!”,她在死亡的最后关头展示了人性的善良,预示着新的轮回的开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老祖母在生命的最重新皈依了基督,获得了上帝的恩宠。

因此死后“像个孩子似的盘着双腿,仰望着万里无云的晴空微笑”。

儿子贝雷和儿媳还有孩子们则是人类堕落的象征。

他们不懂得尊敬老人,对老祖母的意愿毫不关心。

孩子们肆无忌惮的嘲笑她,“就是让她在家做女王,她也不干,一天也不愿在家待。

”发生车祸后,贝雷先“找孩子妈”,这些都反应了他们对老祖母的冷漠态度。

从《好人难寻》探寻奥康纳的小说写作结构

从《好人难寻》探寻奥康纳的小说写作结构

从《好人难寻》探寻奥康纳的小说写作结构作者:霍舒缓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8期摘要:作为美国20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常被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20世纪20--50年代的代表作家被谈及,对她的作品的宗教分析也往往与南方性分析。

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已成为西方文学的经典基础。

本文试图以好人难寻为例来探寻奥康纳的创作呈现出一个亘久的结构:自然环境与精神地理的对照----领域的崩塌----人物的顿悟。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小说;结构作者简介:霍舒缓(1986-),女,江苏沛县,广西大学201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2作为美国20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常被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20世纪20--50年代的代表作家被谈及,对她的作品的宗教分析也往往与南方性分析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被定位于宗教作家和南方作家。

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已成为西方文学的经典基础。

《好人难寻》讲述了贝雷(Bailey)一家六口驾车外出旅游,但是在小路上翻了车,碰巧遇到一伙暴徒,最后老祖母认出其中一个正是报纸上登的越狱逃犯。

通过老祖母一家惨遭血腥屠杀。

奥康纳把宗教的超验主义和道德层面的寓意,与对南方社会的独特反应和对自我生命的感知体验融合在一起,最终演化为充斥暴力的幽默和怪诞的艺术画面,通过隐喻和象征来发展主题,激起读者去发现或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荒谬行为。

奥康纳的创作呈现出一个亘久的结构:自然环境与精神地理的对照——领域的崩塌——人物的顿悟。

简言之,奥康纳捕捉到了现代罪人的生活状态,他们构建的精神地理将上帝的恩典拒之门外,因而会有外来的力量侵入并摧毁他们的自我世界,通过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境,迫使他们认识到生存和灵魂的本质,从而真正蒙受上帝的恩惠。

简评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

简评奥康纳《好人难寻》的荒诞主题
荒诞不经的是尽管她处心积虑地安排一切现实生活的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却与她的逻辑和意志背道而驰她坚持改道去田纳西以避免碰见不合时宜的人但还是坐上了开往佛罗里达的车与那个恶人撞了个正着以至于全家罹难
2 0 1 3 年
第2 3 期
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哲学主题 , 隐含 了奥康纳对“ 荒诞” 这一哲 学主题的阐释 和探 索。
【 关键词 】 奥康 纳; 《 好人难寻》 ; 荒诞
被誉 为“ 南方 文学先知 ” 的佛兰纳里 。 奥康 纳是继福 克纳之后美 国 南方最杰 出的作 家之一 。她虽然属于南方 . 却又超越了狭隘 的地域界 限。 奥康纳文笔超群 , 想象独特 , 风格怪诞 , 既有哥特式 的神秘 , 又有漫 画式的滑稽 . 是一个有厚重历史感和深奥哲学头脑的作家 《 好人难 寻》 是奥康纳 的短篇杰作 , 颇能体现她的创作风格 。故事 讲述的是老祖母一家人在去佛罗里达州度假 的途 中,汽车发生故 障. 水。 因为 , “ 他们从来没让他看过档案“ 。 监狱 的医生 曾告诉过他 。 他坐 牢 是因为 “ ( 他) 杀死 了他 的父亲” 。“ 不合时宜 的人 ” 认定那 是个 “ 弥天 大谎 ” , 因为他父亲 “ 已经 死于 1 9 1 9 年的流感 ” , 并被埋在教堂 的墓 地 里 。入狱期 间. 尽管 “ 不合时宜的人” 绞尽脑汁想要 回忆他 到底 做了什 么, 但他始终想不起来 。 他试 图凭借 自己的努力和逻辑搞清楚“ 为什么 有 人事事受惩罚 , 而另外一些人却从来 没有” 。在残酷 的现实面前 . 人 在等待救援时与逃犯 “ 不合 时宜 的人” 相遇后 . 全家被杀害 。作者用看 的理性 和逻辑 已显得苍 白无力 . 因为这个世界已不是 一个能够用理 性 似漫不经心的笔法叙 述 日常琐事 . 使读者宛如在欣赏一 幅水墨 画 . 误 来解释的世界 生活 的荒诞使他经常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一 “ 孩子们 以为故事会平淡的发展下去 , 故事 的几位却 出现 了触 目 惊心 的转折 . 让我感 到紧张” 。 他发现 , 生活“ 根本没有乐趣 。 有 的只是邪恶” 。 他相信 产生 了强烈的讽刺效果。正是这种 巨大的心理期待和现实反差 . 以及 人们只有 以疯狂和暴力来抵 抗这个混乱 不堪的世界才能找 到 自我和 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和一系列的场景描写 . 使这篇小说具有深刻 的 存在的意义。正因如此 , “ 不合时宜 的人” 才会残忍地杀害了老祖母全 哲学主题 . 隐含了奥康纳对“ 荒诞 ” 这一哲学主题 的阐释和探索 家。 《 好人难寻》 中的老祖母 自以为是 以为来 自“ 文 明社会 ” 的现代人 。 奥康纳声 称 自己属 于“ 受新批评耳濡 目染的一代人” . 她相信作家 她从未意识到生活的荒诞 . 相反 , 她总是沾沾 自 喜. 并相信 自己能把握 必须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直接介入作 品. 而应该让读者从作家所展示 的 生活 的本质 , 因而时常表现 出极强的控制欲和 自欺欺人 。她坚持认 为 那些扣人心弦的经历中 自己去体会 。 因此要全面破译 《 好 人难 寻》 中所 自己所选 择的度假 目的地 田纳西是个 “ 文明之地 ” . 它代表着她 的“ 良 隐含 的荒诞 主题 , 除了对 重要人物和情 节进行分析外 . 还应对作 品中 心” , 是一个能让孩子受教育的地方。 她不想去佛罗里达而选择 田纳西 的极具象征意义的细节和意像进行深入 的挖掘 的另一个重要理 由是“ 那个 自称 ‘ 不合时宜的人 ’ 的杀人犯从 联邦监狱 老祖母一家人外 出旅游时缺乏 轻松和欢快 的气 氛 在整个路途 越狱 . 正朝着佛罗里达跑” 。 她不愿意带孩子们到这样的地方度假 她 中, 老祖母 的儿 子贝雷一声不吭地开 车 . 他的妻子也始 终默默抱着婴 觉得 , 如果 真那么做 , 她会“ 良心不安” 。 老祖母 时时刻刻都想把 自己装 儿 。 一家人 之间基本没有 只言片语的交流和沟通 即使在车祸发生后 . 扮成一位 明理 、 优雅 、 有教养 的文 明人 , 但从根本上讲 , 她是一个虚伪 、 贝雷 除了感到愤怒 以外毫无反映 . 他甚至从没 想过要 问问孩 子们有没 肤浅、 姿势 高贵的老祖母 。在旅行之前 . 她作 了精心打扮 : 戴着一顶藏 有受伤 。当孩子们发现“ 没有人在车祸中丧生” , 他们 唯一的反应竟是 青色的草帽 , 帽檐上缀着一 串白色的紫罗 兰花 . 穿着藏青色 底印着 白 失望 。从这个家庭成员之间那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冷漠和隔阂 . 读者可 色小圆点的裙 子。 领子和袖 1 3 镶 一道白色 的玻璃花边 。 万一 出了车祸 . 以强烈 的感受到现代西方社会人性的异化和生活的荒诞 她死在高速公路上 . 无论谁一看便知她是个贵妇 这寥寥几笔勾勒 出 实 际上 。 当老祖母一家在路 边餐 馆“ 塔尔 ” 用 餐时 . 我们看 到的是 老祖母 言谈举 止中流露 的庸俗 .特别是她对生活及死亡的肤浅认识 . 地狱 的意象 : 一间又深又暗 的房子 由一 只正在捉 虱子吃 、 名 为刻耳柏 她的准备赴死也显得幼稚 可笑 。 洛斯的猴子守着 门。 店老板的妻子是“ 一个 牛高马大的女人 . 皮肤黑得 老祖母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秩序 和理性 的隐喻 她的品性俨 然是西 像是被烧焦了似的” , 发 出蛇一般 的“ 嘶嘶” 声。另外 . 祖母是在一个 叫 方文化之 自 我 中心主义 的化 身—— 她满 心希望通过控 制别人及身边 T o o m b s b o r o 的地方从梦 中惊醒 . 突然想起她年轻时曾拜访过 的种植 园 的一切来建立 自己的秩序 。 使万事万物都按她 的意志运行 。在整个旅 根本不在佐 治亚。T o o m b s b o r o 与t o m b 谐音, 笔者认为 , 奥康纳选择这 途 中. 老祖母尽管没有操 纵车辆 的方 向盘 . 却 以一家之 长的身份控制 么一个地名决 非仅仅是一种巧合 。 与黑暗 、 刻耳柏 洛斯 ( 希腊神话 中的 着整个家庭行进的方向。她总是有办法让她 的儿子俯首 听命 : 自 始 至 地狱看门犬 )和蛇等意象相似 , T o o m b s b o r o 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 的 终都是 她在 发号施 令告诉全家人应 该看什么 和做什 么 荒诞不 经的 隐喻 .即人类生存的家园已经变成 了一个充斥着罪恶和死亡 的深 渊 是. 尽管 她处心积虑地安排一切 . 现实生活 的不 可预见性和偶然性 却 难怪有评论家称 《 好人 难寻》 中的故事 “ 既像发生在 现实生活 中。 又像 与她 的逻辑 和意志背道而驰 . 她坚持 改道去 田纳西 以避免碰见 “ 不合 来 自地狱和炼狱的作恶与惩戒“ 时宜 的人” 。但还是坐上了开往佛罗里 达的车 .与那个 恶人撞 了个正 2 0 世纪 以来 . 尤其 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 . 西方基督教文 明的价 着. 以至于全家罹难 : 她偷偷带着 她的猫上路 以免它不小心煤气 中毒 值体 系已经分 崩离 析。传统的善恶法则 无效了 , 正义 、 平等 、 博爱 、 理 身亡 . 可最后正是那只猫导致翻车事故 . 使 全家人暴露在 “ 不合时宜的 想 、 信念等 一切 正统的价值观 . 被 战争和各种各 样的社会危机糟蹋 殆 人” 面前 。更具讽刺意味 的是 . 老 祖母甚至想 以她的意志 主宰她的死 尽 , 西方人致力于完美世界的构想彻底失败。人们 的生活 失去了言行 亡。她为 自己设计 了一种 “ 优雅” 的贵妇之死 . “ 万一发生车祸 . 她死在 标准 和精神 中心 , 人们再也无法把握 自己的命运。《 好人 难寻》 正是 以 高速公 路上 , 无论谁一看便知她是个贵妇” 。 然 而。 出乎她 的意料 。 实际 “ 异化 ” 和“ 荒诞 ” 为主题 的西方现代语境之下的一部经典短篇 小说 中 的死 态绝非计划 中的“ 贵妇” 之死 , 而是“ ……从阴沟上俯 视老祖母 . 只 重要人 物老祖母与“ 不合时宜 的人” 的经历 和遭际是现代西 方社会到 见她半 坐半躺在一堆血污 中. 像个孩子似的盘着双腿。老祖母实际 的 处蔓延着 的异化感和荒诞感 的演绎 : 他们的命运是人类现代生活 的巧 死亡与她想象 中的死亡之 间的巨大反差 . 是通过 不同的措辞 . 如“ 看” 妙 隐喻。 与“ 俯视 ” . “ 死” 与“ 半坐半躺 在血污 中” , “ 高速 公路 ” 与“ 阴 沟” . 以及 “ 贵妇” 与“ 孩子” 之 间的对 比 . 恰到好处 的体现 出来的 。 【 参考文献】

令人窒息的精神荒原:浅析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令人窒息的精神荒原:浅析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上遇 到 了车祸 , 不 单 行 的是 , 祸 后来 又 落 入 到一 伙 “ 合 时 宜 的 不 说 的研 究主 要集 中于 探 析 它的 暴力 、 亡和 宗 教救 赎 主题 。 有 死 也
她会 人” 的魔掌 , 最后被 一一 枪杀 的悲惨 故事 。 目前 国 内对这部 短篇 小 是 ~辈 子每 分钟都 有 人没 完没 了地冲她 开枪 射击 , 成 为一个 学者 从宗教 信仰 的缺 失这一 角度 来分析 它 的悲剧 性根 源 的 , 文 本 主 要运用 美国著 名的 人本 主义心 理分 析学 家埃利 希 ・ 弗洛 姆 的有 关 “ 的理论 ” 爱 来解 读故 事 里冷 漠疏 远 的人 际 关系 , 而指 出 “ 从 爱 的缺 乏” 导致 其悲剧 性结 局的 根本 原因 。 是
在 这篇 短篇 小说 中 , 康纳花 了很 多笔 墨来 刻 画老奶 奶那 自 奥
私、 虚伪 、 漠残 忍的 性格特 征 , 冷 以及他 们一 家的 家庭 成 员之 间冷 漠疏 远 的关 系 , 从而 也 间接 地 告诉 我们 正是 由于 爱的 缺乏 , 导 才 致 了老 奶奶 一 家 6口不可避 免 的悲惨 结局 。 了老 奶奶 ,不合 时 除 “ 宜的人 ” 作者着 意刻 画的 另一个 主角 。 是
是 一种 不想 为 自己谋 求任何 东西 的爱 , 许这 是最 难 以达到 的而 也
其独特 的写 作风格 , 美国文 学 史上 占有 重要 的一席 之地 好 人 在
难寻 》 是她 杰 出的代 表作 , 小说 依 然 体现 了她 一 贯 的暴 力和 死 亡
主题 、 文主要 运 用弗洛姆 有 关爱 的理论 来分析 老奶 奶一 家 的悲 此 惨命运 , 而指 出爱 的缺乏 是造 成其 悲剧 性 的根 本 原 因 从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

人性中的善与恶——读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

怪 异极端 的环境 中, 可以反 映出人性 中的善与恶。 好人难寻》 《 在一种看 似轻松 的气氛 中缓缓地讲述着故 事 , 唠叨的老太太 和家人 , 一个 一个从
监 狱里逃 出来 的罪犯 , 这种对立 的人物性格 中, 在 故事徐徐地发展着 , 然而正是在这种表面平淡 , 实际波澜 壮阔的情节 中 , 我们读者恰恰 可以 思考人性 中的善与恶 , 是与非 。 本文拟从此短篇小说《 好人难寻》 中探讨 人性 中流露 出的善与恶 , 而揭示奥康纳小说的主题 , 从 邪恶和救赎。 故事 梗 概 故事开篇是 以一个 家庭 的视 角 , 一家人计划外 出旅行 , 奶奶不想 去 佛 罗里达州 , 她想去 田纳西 州东部 见老熟 人 , 她想方设 法要 改变儿 子的
弗兰纳里. 奥康纳是美 国南方作家 中的杰 出代 表 , 作品常 以古怪 的 情节、 暴力及死亡的主题受 到世人 的关 注 , 而作 家本人 一生 的经历也 对 其作 品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奥康纳 由于受到疾病 的折磨 , 只活到 3 岁 , 9 在其短短 的一生 中, 创作出了大量优 秀的作 品, 而短篇小说 《 好人难 寻》 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短篇小说蕴宗 教与寓 言于一体 , 内容 简单 , 涵 义却 十分丰富深刻 , 令人深 思 , 发人深 省。奥康纳 常常置故事 发生 的背 景于南方 乡村 中, 而人物也 常常处 于一种极端 的环境下 , 而正是从这种
小说 中 的善 性
恶性在故事中显而易见, 么是不是 只有单 纯的罪犯 才有 这种恶性呢? 那 作者 意在 指即使是老奶奶 , 还有餐厅的老板 山姆 , 还有老奶奶 的家人 , 在 内心深处都怀有一种恶性 ,有 些能够清楚的表现出来 ,有些隐藏至 深, 只有在危机时刻才能显现 。 而这位老奶奶 至始至终活在一种平庸浅 薄之 中 , 个性深处 的恶性 时而会显现出来 , 给孩 子们指错 了路 , 非 她 她 但不表现出来而且极力隐藏 , 而孩子们 在车子出状 况的一霎那间 , 竟然 兴高采烈地喊叫着 :出车祸 了, “ 出车祸 了! 在老奶奶生命 的最后一刻 , ” 她 为了求 生存 , 对着罪犯说 尽了好话 , 并且称 罪犯为我的孩子 , 这一 切 都是 不合 时宜的 , 正如作者 给这位罪犯起得名字 一样 , 具有嘲讽 意味 , M st i i 和这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 f, 罪犯 的心 中偶尔会有善性 闪过 , 而普 通人心 中却也时常充斥着人性 中邪恶的一面。而《 好人难寻》 中几位家 人 的突然死亡 , 也让人们 对世 界对人性 充满 了质疑 , 仿佛这几个人的死 亡是最正常不过的 , 而这几个 人的死 亡似乎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影响 , 老奶奶在家人死亡的时刻 , 渴望罪犯能饶 恕 自己。在她死去的那刻 , 还 罪犯说 的那句话也许可以解读为老奶奶人性的转变 ,罪犯说 :如果她 “ 活着 时候每分钟都有人开枪 打她 , 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的。” 在 这一刻 , 表明 了老奶奶人性的恢复 , 终于在死亡中解脱 。

论弗兰纳里_奥康纳作品的怪诞特色_兼评其短篇小说_好人难寻_

论弗兰纳里_奥康纳作品的怪诞特色_兼评其短篇小说_好人难寻_

第24卷第2期孝感学院学报VOL.24 NO.2 2004年3月JOURNAL OF XIAO GAN UNIV ERSITY MAR.2004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的怪诞特色———兼评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李 萍(孝感学院英语系,湖北孝感432000)摘 要:美国南方现代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作品的怪诞特色的形成主要与整个西方现代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密切相关,与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深受其个人不幸生活经历的影响。

其怪诞特色在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体现得最为充分,主要运用了冷漠的叙述风格、怪诞的艺术抽象、间离手法和悖谬手法等等。

关键词:弗兰纳里・奥康纳;怪诞特色;形成;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04)02-0082-04 人们在阅读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等南方作家的作品时,产生的一个突出印象就是“怪”。

“这种怪体现于南方小说中大量出现的所谓哥特式描写,即阴森森的背景,神秘的现象,杀人放火等恐怖事件,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暴力行为,等等。

不过,这种怪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病态、畸形的人物。

”[1](P249)这些早已为读者和评论家所注意。

但是,这些古已有之的东西到了奥康纳手中确实有了翻新之处:“她把这些怪诞人物、怪诞事件作为揭示主题的主人公和中心情节写进作品,把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极端痛苦的病态感受带进了文学”[1](P252),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怪诞艺术特色。

本文主要探讨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怪诞特色的形成,并结合其短篇小说《好人难寻》分析其表现手法。

一、怪诞特色的形成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也是美国南方现代文学中极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她继承了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但又因在创作中赋予了传统象征物以新的含义,而从传统中分离出来。

正如詹姆斯・格雷姆所说:“她的世界就跟有一条铁路贯穿而过的古老森林,是‘传统’与现代奇怪的混合物。

试析_好人难寻_中的主题_人物和艺术特色

试析_好人难寻_中的主题_人物和艺术特色

第30卷第5期Vol 30 No 5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 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1年9月Sep 2011试析 好人难寻 中的主题、人物和艺术特色张希永,李 惠(中国石油大学外语系,北京 102249)[摘 要]弗兰纳里 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南方作家, 好人难寻 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奥康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她的故土 美国南方的韵味和情致,勾勒出了社会上的 畸形人物 ;捕捉到对她影响很深的宗教思想的影子,深刻展示了小说的主题、人物特色与艺术风格。

这些成功塑造一方面归因于南方地域文化对她的影响和天主教家庭对她的熏陶,另一方面要得益于她对各种艺术手法的恰当运用。

[关键词]畸形;艺术风格;荒诞[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11)05-0135-03[收稿日期]2011-03-21[作者简介]张希永(1958-),男,河北唐山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跨文化交际、英汉翻译研究。

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文学以其新颖独特的风格与主题、浓重的历史感、失败感和罪恶感给美国文坛增添了异彩。

二战后的年轻一代作家中,弗兰纳里 奥康纳以其作品中表现出的严肃主题和独特艺术风格而被公认为继福克纳以来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

奥康纳(1925-1964)出生于美国东南部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市,在39年的短暂人生历程里,她见证了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经济繁荣、各种民权运动兴起等一系列事件。

她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许多作品都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气息,她对现代社会中物欲横流、宗教精神与信仰惨遭践踏的悲剧现实有很深刻的了解与体会。

她认为,人一旦背离了宗教信仰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和变态心理,只有靠暴力或死亡或与原先的世俗道德价值观念痛苦决裂之后,才能获得赎罪和得救的机会。

论奥康纳《好人难寻》中好人缘何难寻

论奥康纳《好人难寻》中好人缘何难寻

论奥康纳《好人难寻》中好人缘何难寻作者:王颖来源:《教育界·下旬》2016年第01期【摘要】本篇文篇着重分析了奥康纳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两名主要人物老太太和不合时宜的人的性格,以进一步了解谁是好人,为什么好人难寻。

【关键词】《好人难寻》不合时宜的人老太太生活在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在二战后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上帝的神秘的日常所在。

当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很少的读者能够分享她的信仰时,奥康纳选择通过一种令人震惊,甚至是怪异、暴力的手段去体现主人公的性格。

《好人难寻》这一短篇小说堪称她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语言朴素,风格幽默,笔调暗含讽刺和嘲弄。

故事讲述了一个家庭出门旅游,老太太想去东田纳西州,而不愿意去佛罗里达。

然而,在她的家庭中并没有人听从她的建议。

她并没有放弃,在去佛罗里达的旅途中,她一直诱惑她的儿子和孙子回到拥有她所有浪漫故事的佐治亚庄园。

她告诉她的孙儿们在那里有个老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个秘密的暗格。

这个暗格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于是,他们吵闹着让他们的父亲带他们去找那个有暗格的房子。

不堪其扰的父亲终于答应了孩子们的请求,调头前往佐治亚。

而此时,老太太却突然记起了那个老房子在田纳西而不在佐治亚。

慌乱无比的老太太打翻了篮子,藏在篮子里面的猫扑向了正在开车的贝利,导致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更加不幸的是,他们一家几口遇见杀人潜逃的不合时宜的人,最终惨遭毒手。

一、老太太老太太是《好人难寻》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文章一开始通过她抓住一切机会说服她的儿子去东田纳西而不去佛罗里达就生动地描述了老太太的性格——多话、任性。

故事从喜剧转变为悲剧的转折点发生在老太太意识到她犯了严重的错误,慌乱之中打翻了篮子,那只不被她儿子允许带上车的猫扑向了正在驾驶的贝利,从而导致了车祸的发生。

但是真正导致他们一家六口死亡的却是老太太认出了帮助他们的人是正在潜逃的不合时宜的人,从而惨遭他们的杀害。

《好人难寻》读后感

《好人难寻》读后感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是一部充满讽刺与幽默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内涵,让我深感震撼。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主人公是一家人。

他们在一次外出度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神秘的陌生人。

这位陌生人的出现,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庭陷入了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挣扎之后,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奥康纳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将现实生活的虚伪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这种悲凉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到心痛,也让我们思考:在这个充满偏见与歧视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困境?
在这部作品中,奥康纳还探讨了家庭关系与道德观念的问题。

家庭成员在面对陌生人时,内心充满了恐惧与困惑。

他们努力地去寻求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摆脱他人的束缚。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他人的影响和限制。

《好人难寻》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奥康纳的独特魅力。

她的文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指人心。

这部作品让我明白,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困境等待着我们去面对,而勇敢地去面对这些挑战,才能让我们真正地成长。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尊重自己,不受他人的束缚和限制,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南方女作家,1925年3月25日生在佐治亚州萨凡纳的天主教家庭,1964年8月3日死于红斑狼疮。

反讽叙事与宗教情怀——试论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反讽叙事与宗教情怀——试论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反讽叙事与宗教情怀——试论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张维时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卷),期】2013(029)007
【摘要】《好人难寻》是美国女作家奥康纳的小说代表作。

奥康纳的作品带有浓
郁的南方特色,那些描绘怪诞情节和畸形人生的作品被归纳为南方哥特式文学的代表,奥康纳作品中潜在的原罪与救赎观也深刻地反映出她的宗教情怀。

她曾说:"
对于耳背的人,你得大声喊叫他才能听见;对于接近失明的人,你得把人物画得大而惊
人他才能看清。

"本文从怪诞叙事与反讽效果、宗教观念与女性话语等角度对《好人难寻》这篇短篇小说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张维时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
【相关文献】
1.用死亡换回失落的爱--评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J], 高明玉
2.解读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叙事视觉转换 [J], 陈惠惠
3.“发现”引发的血案——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赏析 [J], 王卫新;
4.一个好人难寻的罪人世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原罪观探析 [J], 孙丽丽
5.重建精神家园——浅析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 [J], 马小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摘要:《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 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

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

本文从喜剧与悲剧,暴力与死亡,死亡与宗教救赎三个相关的层面去解读这篇名作。

并以辩证的眼光对其深层含义加以论析。

关键词: 奥康纳《好人难寻》喜剧悲剧暴力救赎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继福克纳之后美国的“南方文学先知”。

奥康纳出生于美国南方佐治亚洲萨瓦那镇一个天主教家庭,萨瓦那镇是南方腹地“圣经地带”的重要部分。

奥康纳年轻时便患上了红斑狼疮,一直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

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孤独隔绝的生活里,宗教对于她不仅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支柱。

而她生活的时代也颇为动荡,先后历经大萧条、二战、朝鲜战争以及民权运动。

作为一个南方人和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作家,奥康纳笔下的人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她的作品鲜有赞美与歌颂,大多数都充斥的是死亡和暴力,宗教或天主教情结是她作品叙事风格中的核心特色。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

小说中描写了南方普通平凡的一家,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缺点。

而奥康纳却设计了一个意外,把人物突然推到了生死的边缘。

暴力是奥康纳作品中表达其主题的一个手段。

其故事中的人物往往行为怪异、精神麻木了冷漠,通常要经过一场暴力的洗礼后方能醒悟,精神方能得到救赎。

她认为,人一旦背离宗教就会表现出反常的行为和变态心理,只有靠暴力或死亡与原先的世俗道德价值观痛苦决裂之后,才能获得赎罪和得救的机会。

《好人难寻》正是表现了这一典型主题。

一.荒诞悲喜剧迪伦马特说:“每一艺术作品都必须和他的内容保持间距。

作品内容为悲剧,其间距则为喜剧,作品内容为喜剧,其间距则为悲剧。

”奥康纳的小说《好人难寻》正是运用了间离的写作手法。

小说有一半笔墨十分的滑稽可笑,临近结尾却写了一场意外的凶杀。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反讽艺术共5页文档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反讽艺术共5页文档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反讽艺术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著名的南方女小说家和散文家。

奥康纳的小说故事以其犀利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幽默为人所称道。

她善于描写怪诞的人物,情景和行为。

她惯用象征和反讽来达到叙事的艺术效果。

凭借着这些独特的风格,她成为了20世纪主要短篇小说作家之一。

在奥康纳描写的那些常常令人吃惊的表面事件下,总是隐藏着一个深刻神秘的道德和宗教世界。

通过高超的写作手法,她把这样一个世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短篇小说《善良的乡下人》是体现上述奥康纳写作特点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个故事中,奥康纳运用反讽的写作手法来表达小说的写作主旨。

她试图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

社会道德沦落,人们缺乏信仰,甚至质疑上帝的存在。

要想全面理解小说的主旨,对小说中反讽艺术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女主公是一个名为乔伊的傲慢女孩。

她后来将名字改为赫尔珈,她的母亲霍普韦尔太太认为这是她可以想像到的最丑陋的名字。

乔伊拥有哲学博士学位并自称是无神论者。

乔伊在两三岁时的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

她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然而,一个名为曼利?波恩特的圣经推销员,凭借着其看似真挚诚恳的表现获得了她的芳心。

这个事实上虚伪和邪恶的人骗取了乔伊的信任,最后偷走了她的木腿。

曼利深深地伤害了乔伊。

他打击了自以为是虚无主义者的乔伊。

广义上讲,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段或文学技巧。

反讽也可以指前后不协调或截然相反的事件,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因素的存在,事件的本身结果与读者所期待的十分不一致。

在反讽中存在着表面和事实之间的对比或反差。

该术语可进一步定义被分为几类:言语反讽,情境反讽及戏剧反讽。

在这个故事中,奥康纳采用了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

在下文中,将对这两种反讽的具体运用及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言语反语言语反讽是指说话者所表达的实际意思与其说话内容所表达的表面意思截然不同。

一个具有反讽意味的表述通常包含着一种明确的态度或评价,但是如果把这个表述放在从整个言语环境来看的话,说话者却意欲表达一种十分不同的且往往相反的一种态度或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5月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M ay 2010Journal ofT i anji n Forei gn S t ud i es Un ivers i ty Vo.l 17No .3收稿日期:2010-03-12作者简介:姜淑芹(1978-),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杜志卿(196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论奥康纳5好人难寻6的反讽艺术姜淑芹,杜志卿(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重庆400031;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 要:5好人难寻6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力作,作品中修辞、叙述和结构等层面上的反讽运用为小说增添了意婉旨微、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奥康纳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更具深度,使作品意味隽永。

以新批评派的反讽理论为基础剖析该小说的反讽艺术,能更深刻地体味奥氏对人生、现实世界和宗教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奥康纳;小说;反讽A bstract :A G ood M an IsH ar d to F i n d by Flannery O .Connor is a short story w h i c h exce ls at irony .Th is paper explores the story fro m three perspecti v es of ver bal irony ,situational irony and struct u ra l ir ony ,and reveals O .Connor .s discern i n g thoughts on life ,rea lity and relig i o n through the artistic use of irony .Thus ,t h e study o f the artistic device e m p l o yed i n the story w ill he l p understand better the authoress .liter -ary creati o n.K ey words :O .Connor ;sto r y ;irony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2010)03-0065-05一、引言弗兰纳里#奥康纳(F lanner y O .Connor ,1925-1964)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小说家,被誉为美国南方的/预言家0(黄梅,1987:272),与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 c Cullers ,1917-1967)齐名。

她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南方地方色彩,表现形式怪诞,以突如其来的暴力和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令人惊骇,使人迷惑,并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5好人难寻6是奥康纳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一贯的暴力、救赎思想。

多年来,国内外批评家对这篇小说的研究也主要都集中在这两个层面上,对其表现艺术则重视不够。

奥康纳曾把自己归入/受新批评耳濡目染的一代人0(Paulson ,1988:141),推崇新批评所提倡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艾荷华州作家工作室0(Io w a W riters .W orkshop)进行创作训练期间,她对新批评导师如奥斯丁#华伦(Aus -ti n W arren )、克利恩思#布鲁克斯(C leanthB r ooks)、约翰#克罗#兰瑟姆(JohnC ro w e Ranso m )等人的观点十分认同。

她说:/一个故事的形式赋予该故事特定的意义,采用其他形式就会改变故事的意义。

(读者)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作品的形式,他就永远无法理解作品的其他东西。

0(O r ve l,l 1991:x i)反讽是奥康纳作品中经常采用的表现形式,而且奥氏对反讽的运用是一种多维度的立体运用,采用迂回的手法展现一个个怪诞奇异的世界。

可以说,理解奥康纳作品中的多层次反讽艺术是理解其创作思想的钥匙。

本文以新批评的反讽理论为基础,探讨奥康纳短篇佳作5好人难寻6的反讽艺术,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这部作品给人带65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来的心灵震撼。

二、言语反讽反讽(irony)作为一种修辞格,古已有之,但批评家们把它引入文学批评则是19世纪的事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批评派把反讽应用于诗歌批评,并使其成为评说诗歌语言艺术及思想主题的圭臬。

虽然新批评派对反讽的研究集中在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上,但其研究结果对其他文学类型中反讽艺术的研究和鉴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时至今日,在现代诗学的影响下,/反讽已成为文学研究与批评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武器,反讽叙事亦成为小说创作的一种重要的写作策略0(佘向军,2004:31)。

从狭义上说,反讽就是指/言语反讽0。

言语反讽是使用最频繁、最简单的反讽形式,一般理解为正话反说,表里不一,尤其指字面意思与深层意思不一致。

新批评学派在对反讽进行解析时曾把/所言非所指0作为反讽的最基本形态(赵毅衡,1986:186),这与小说中的言语反讽实际上是一致的。

言语反讽是一种辞格反讽,常常与许多古典比喻格(如夸张、曲言法和间接表达法)连用。

有些言语反讽用来表达讽刺之意,相对较易理解,但有些深层次的言语反讽则并不如很多读者想象的那样易于发现和理解,只有依靠小说的背景和语境,把握作品整体思想内涵才能准确破解蕴含其中的奥秘。

在5好人难寻6中,表层言语反讽和深层言语反讽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

当逃犯听到惊恐中的老祖母为他的入狱寻找理由,认为那是一次错误的判决时,他回答说:/不,不是错误,他们有文件证明我有罪。

0(p.663)这是明显的正话反说式的言语反讽,读者可以轻易地从下文中发现,所谓的证明他有罪的文件纯属捏造,那些无耻之徒以一种卑劣的方式,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死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实际死于瘟疫))))将一个对社会、对生活抱有美好愿望的年轻人送入绝境。

这怎能说不是一个错误(m istake)?这是极大的、灭绝人性的错误,而/不合时宜的人0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个错误是何等荒谬与无情。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表达其内心对这个荒诞世界的憎恨和绝望。

除了这种表层的言语反讽,5好人难寻6中还存在含有超字面含义的言语反讽。

主要人物/不合时宜的人0(M isfit)的名字就是一种潜藏于小说文本的言语反讽。

这个逃犯称自己为/不合时宜的人0,他认定自己不适合生活在/正常人0的世界里。

不可否认,对他人而言,他是一个杀人恶魔,人人唯恐避之而不及,他的存在打破了现存的/正常0世界的秩序。

但真实的情况是,并非他不想适应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不适合他。

/不合时宜的人0曾是个怀有美好信仰的普通人。

尝试了生活的种种艰辛之后,他开始怀疑上帝,怀疑人生的意义。

现实的混乱和生存的荒诞使他相信,现代人唯有通过疯狂与暴行的方式才能找到自我和存在的意义(杜志卿、张燕,2001:117),才能暂时排遣内心积压已久的苦闷和困惑。

/不合时宜的人0是社会秩序的受害者)))/不合时宜0的社会践踏了他纯真的理想和信仰,他的残酷、冷漠是他面对荒诞现实世界的一种本能的反抗。

总之,通过/不合时宜的人0这个反讽式的命名,奥康纳有力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表面的/文明秩序0与实质的/荒野世界0之间的矛盾对立,凸显了现代西方社会生活的异化感和荒诞感。

三、情境反讽言语反讽是语言层次的反讽类型,而情境反讽则将视点扩展到小说中相对独立的情节与场景中,其语境相比前者有了扩展。

情境反讽源于古希腊悲剧,在18世纪得名,在反讽概念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批评派反讽研究的代表人物布鲁克斯(C leanth B rooks)特别强调语境在反讽中的作用。

他说反讽是/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0(布鲁克斯,1988: 335),/诗篇中的任何-陈述语.都得承担语境的压力,它的意义都得受到语境的修饰0(同上:337)。

布鲁克斯的反讽研究为我们进行小说中的情景反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般来说,情境反讽存在于各种对立之中,如情节发展与小说中人物或读者的预想背道而驰;小说的氛围营造与人物的内心流露形成反差;小说人物或叙述者的思想、言行与普遍被认可的社会观念或行为准则格格不入,如此等等(杨均, 1994:65)。

5好人难寻6的情境反讽贯穿全文:老祖母66论奥康纳5好人难寻6的反讽艺术为避免不幸的事情发生而采取的防范措施恰恰导致事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故事中,老祖母处心积虑地安排一切:她坚持改道田纳西以免遇到/不合时宜的人0,同时让孩子们受点教育、开开眼界,但没想到却与那个恶人撞了个正着以致于全家罹难;她偷偷地带着她的猫上路以免它不小心煤气中毒身亡,但最后正是那只猫导致翻车事故,从而使手无寸铁的全家人暴露在/不合时宜的人0的面前。

老祖母把自己看作是来自/文明社会0的现代人,她时时刻刻都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位虔诚、明理、优雅、有教养的文明人。

她沾沾自喜,相信自己能把握生活的本质,因而时常表现出极强的控制欲并且自欺欺人。

从根本上讲,老祖母是一个极端虚伪、专横且以自我为中心的老妇人。

她满心希望通过控制别人及身边的一切来建立起自己的秩序,使万事万物都按她的愿望运行。

然而,荒诞的现实生活却与她的理性和意志背道而驰,一切总是事与愿违(杜志卿,2001:115-116)。

毫无疑问,这种戏剧性的情境反讽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充满偶然性和宿命感,为小说主题的逐步呈现作了重要的背景渲染。

5好人难寻6中较为突出的情境反讽出现在老祖母与/不合时宜的人0接触的全过程中。

在这一场景中,情境反讽重叠出现。

首先,/不合时宜的人0外表与内心的极不和谐以及他的双重性格和矛盾心理构成了情境反讽。

/不合时宜的人0刚一出场给人的感觉是温顺柔和、礼貌谦逊的:他头发灰白,戴着银框眼镜,一副博学的样子;他主动问候老祖母一家,并称老祖母的儿媳为/女士0,,然而,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却包藏着一颗桀骜不驯的心。

他所亲历的种种人间苦难使他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幻灭感使他的内心变得阴暗冷漠,与社会格格不入。

在他自己看来,他的疯狂杀戮行为只不过是想让上帝显身。

其实,这个情境反讽包含了另一个重要的对比:/不合时宜的人0的残酷暴行与其内心的信仰、追求形成强烈的反差。

虽然他对自己的暴行满不在乎,但他并非彻底的麻木不仁,他始终是在痛苦和矛盾的挣扎中探询着人与上帝的关系。

他希望自己能见到上帝,亲眼看看上帝复活,那样他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很显然,他并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和自己的行为,他施行暴力只不过是一种发泄。

当他最终射杀了老祖母时,他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活着真没意思!在他看来,生活在这个冷漠、虚伪、精神信仰缺失的社会中毫无乐趣可言,甚至痛苦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