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中学体育教学的三个原则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工作制度

学校体育学工作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制定的具体要求和规定。

以下是学校体育工作制度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原则1.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2. 坚持体育锻炼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强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4. 坚持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学校体育发展空间。

5. 坚持安全管理,确保体育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二、组织管理1.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担任副组长,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2. 体育教研组负责具体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组织体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安全工作,确保学生按时参加体育活动。

4. 体育教师负责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

三、体育课程1. 按照国家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开设体育课程,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

2. 体育课程内容要丰富多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

3. 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和评价。

4. 加强对体育课程的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

四、课外体育活动1. 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2. 设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开展各类体育训练和竞赛,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精神。

4. 定期组织体育节和体育运动会,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果。

五、体育竞赛1.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三篇)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三篇)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规范:1. 安全第一: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

提前检查并清理课堂和器材,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对于涉及到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要确保学生穿着适当的体育服装和鞋子。

2. 充分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和器材,并熟悉教学内容和方法。

为了保证课堂的流畅进行,教师应根据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 考虑个体差异:体育课堂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任务和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并取得进步。

4. 激发学生兴趣: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设计有吸引力的活动和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5. 维护课堂纪律:体育课堂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场所,对于学生的行为应严格要求。

教师应督促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活动,尊重队友和对手,遵守教师的指导。

6. 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身体发展的重要机会。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7. 评价和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8. 多样化教学方法:体育课堂应多样化教学方法,包括示范、讲解、指导、练习、游戏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9. 课堂管理:教师应有效管理课堂秩序,保证课堂的平稳进行。

对于学生的行为,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10. 心理疏导:有些学生对体育课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疏导学生的情绪,帮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课堂。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二)(____字)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体育课堂的教学规范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研究现状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全面系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生参与度低,教学过程缺乏活力等。

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条例》,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包括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比赛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育人,健康成长”。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品质。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理念,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条学校体育工作要加强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配合的局面。

第七条学校要通过体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担当精神,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

第二章组织领导第八条学校应设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学校体育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体育教师代表参加。

第九条学校体育教师要积极参与领导小组工作,制定并落实具体的体育工作计划,确保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体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体育工作的的高效开展。

第十一条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质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管理。

第三章教学管理第十三条学校体育教学要符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四条学校要建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课堂管理,做好教学内容的布置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十六条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辅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的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三层含义:(1)体育教学原则质;(3)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学原则的形成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自从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后,人们一直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进行不断的探索。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探究其中的规律,久而久之,就形成今天我们提出的一系列体育教学原则。

2.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体育教学原则虽然都是人们制定的,但却是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体育教学,无论是国内国外的体育教学,都有一些共同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们就是依据这些客观规律来进行体育教学实践的。

3.体育教学原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教学原则是根据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人们对于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全面,体育教学原则将会不断发展完善,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学原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探讨和研究它。

教师问:体育教学对环境的要求能成为教学原则吗?可以讨论再回答。

二、一般教学原则体育教学的特点(一)一般教学原则一般教学原则是一般的教学条件下各门学科教学都应遵守的基本教学要求。

一般教学原则指导着体育教学原则,但是,一般教学原则又不能代替体育教学原则,因为体育教学有它特殊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活动。

这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的相同点。

由于每个学科在教育中担负不同的任务,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间还存在着区别。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如下:1.教学活动主要在身体活动中进行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运动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

2016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2016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2016 年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第三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当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公益性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开展体育活动。

(三)公平性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保障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不得歧视任何学生。

(四)科学性原则: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遵循体育教育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第四条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开展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三)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第五条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二)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体育比赛。

(三)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体育节。

(四)每三年组织一次全校性体育运动会。

第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体育工作制度,明确体育工作责任,确保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组织管理第七条学校应当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

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体育部门负责人、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

第八条学校应当设立体育教育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学校体育工作。

体育教育机构应当配备专职体育教师,负责组织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工作。

第九条学校应当设立体育经费,保障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体育经费应当用于购置体育器材、支付体育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组织体育竞赛等。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学的“三个坚持”

体育教学的“三个坚持”

体育教学的“三个坚持”作者:李永来源:《师道·教研》2011年第10期《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自学、自练的能力。

因此,我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三个坚持”。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生只重视智育、轻视体育,忽视了全面发展。

尤其是学校体育长期处于一种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地位,致使多年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学生从早到晚“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也调动不起来,造成学生体质、体重和营养不良(据全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统计数据表明:营养不良与肥胖占17.1℅,较低体重与超重占51.3℅,正常体重者仅占31.5℅),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和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要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的随意性。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评选“先进班级”和“优秀学生”时,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广泛征求体育教师的意见。

同时认真落实好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要求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其次,体育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运用肯定的语言、赏识的目光、舒心的笑容、激励的手势,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与《课程标准》理念来武装自己,接受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认识其重要性。

因此,体育教师要担当起“导演”的角色。

初中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方针

初中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方针

初中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方针
一、目的
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资源。

3.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原则
1. 自愿参与、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2. 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操作。

三、内容
1. 教材分析: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运动水平等,制定
合适的教学策略。

3.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

4.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流程
1. 计划制定:每个学期初,由教研组长组织,共同制定集体备
课计划。

2. 个人备课:教师根据教材和学情,独立完成教学设计。

3. 集体备课:教师集中讨论、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共同商讨
最佳教学方案。

4. 教学实践: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课堂教学。

5.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轮集体备课提供
参考。

五、评价
1. 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兴趣、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状况等,
评价教学效果。

2. 同行评价:教研组内进行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领导评价:学校领导定期听课、评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初中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方针,我们期待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节 中学体育教学原则设计

第三节   中学体育教学原则设计


从体育教学原则的上述概念 中,我们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原则具 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体育教学原则是众多体育教学要求中 的最基本内容; 第二,这些原则最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性质和 特点; 第三,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这些 原则,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 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
七、体育教学原则的研究态势
一、体育教学原则的发展历程
(一)引证借助与经验总结时期(1949年以前) (二)学习借鉴与引进变革时期(1949-1965年) (三)停滞不前与发展断裂时期(1966-1978年)
(四)改革开放与探索发展时期(1979-1989年)
(五)渐成体系与相对稳定时期(1990-1999年)

提问:你们辅导其他系科的广播操有何思路?
(三)体育教学原则是观察体育教学的视角 (四)体育教学原则是评价体育教学的标准
六、体育教学原则的指导意义
1、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有着指导性和
调节性意义
2、教学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
模式的选择 3、科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可以有效地提 高教学效率
2、体育教学原则与体育教学原理

体育教学原理是体育教学工作者用名词、概念、命题 来反映和表述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原理的任务及特点, 在于说明体育教学规律,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例如, 体育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认识过程,有其特殊性, 这就是一条体育教学原理。体育教学原理对这一事实如实 说明,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体育教学原则则不然。 它对体育教学客观规律反映的重要特点,就是带有很明确 而强烈的目的性或实践性。体育教学原则要从体育教学原 理中做出实际的结论,提出行动的要求。二者的相同点就 是都是对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建立在体育教学客 观规律基础之上的。

简述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原则

简述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原则

简述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原则中学体育教学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提高。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发展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不同,个体差异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发展。

通过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安排,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和发展。

同时,在课堂上也要注重对每位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或姿势,并给予积极鼓励和反馈。

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中学生身体素质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

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课程内容和难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还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练习和巩固,避免过度训练或过度比赛导致身体损伤。

三、注重综合发展,多元化教学中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能素质,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反应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素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比赛、训练等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以趣味为主导,激发兴趣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心,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以趣味为主导,激发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

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游戏或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并通过适当竞争来激发他们积极性和斗志。

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

五、注重安全,保障健康中学体育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比赛或成绩为唯一目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安全,保障学生的健康。

首先要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

同时还要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运动中的安全知识和技巧,并在实践中注意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的原则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的原则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的原则作者:刘振岭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04期摘要: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六年级到九年级学生体育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要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自我学习、自我练习、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回答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基于这一现实,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的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探究学习原则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二、激励创新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以往的提法明显不同的是,在这里突出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体育课是学生锻炼好身体,发展自身素质的关键环节,在体育课上激励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通过一堂体育课的锻炼能够对自己的身体起到关键的锻炼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和健康的提高。

三、愉快教学原则长期以来,传统体育教学是以讲解、示范为主,把体育课也当成跟其他科目一样来学习,这对一个初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被知觉所抵制,且不如愉快的事记得牢。

因而“快乐体育”的思想提出,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上课不必为了达标而苦练体育,所以,在贯彻这条原则的时候,要把轻松愉快和精力集中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原则

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原则

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原则体育课程是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与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能板块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能水平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科学性原则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应当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师应深入学习体育科学理论,学习关于体能训练、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领域的知识,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二、循序渐进原则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和强度,确保学生成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训练和提高。

三、全面发展原则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的协调能力、柔韧性、速度、敏捷性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应针对不同方面的训练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确保学生全面而均衡地发展。

四、趣味性原则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应尽可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以及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合作和竞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五、安全性原则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安全为首要保障。

教师应重视教学场地的安全设施和环境卫生,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避免学生受伤或出现不良反应。

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每个学生能够自我保护,保障其身体健康。

六、评价与反馈原则高中体能板块教学设计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设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的考核、测试、体能监测等方式,对学生的体能水平和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

体育教学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2)运动训练的生理原则:超负荷原则,恢复原则,周期性原则,个体化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观性原则:给学生充分直观影像因材施教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身体全面发展原则:使学生的肌体各部分和心理都得到发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练习的量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有易到难,且忌盲目冒进巩固提高原则:加强技能的掌握,且忌猴子帮玉米超负荷原则:超过一般肌题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恢复原则:避免拔苗助长.周期性原则:训练的阶段性技能的完整性个体化原则:充分考虑受训者的个体差异在单元投掷教学中,让我受益非浅。

由于上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学生,他们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差,因此,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单元投掷教学目标,三节课的主要内容上都做了适当的安排,即:各种方式的投的动作:投准、投远等。

在课的结构设计上,做了精心的规划,即:激发兴趣、身心准备──培养兴趣、自创投掷──积极实践、提炼真知──活跃情趣、渗透教学──验收评价、创导合作──均衡发展、身心放松六个阶段,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创新和改革精神。

一、激起千层浪的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应努力使其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立即高涨,而且对整堂课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导入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

简简单单的两片硬纸板、普普通通的旧报纸,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愉快的做起了准备活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二、实践出真知教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出真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倡“自主式”教学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是现今教育改革中的实践创新。

所谓“自主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其内涵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体育课程均衡设计

初中生体育课程均衡设计

初中生体育课程均衡设计1. 引言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视,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进,初中生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正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全面、均衡的初中生体育课程设计方案,以期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并为他们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设计原则在进行初中生体育课程设计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及体育品德的全面发展。

- 个体差异原则:尊重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提供差异化教学。

- 技能与知识并重原则:既有实践技能的教学,也有体育理论知识的。

- 趣味性与挑战性结合原则:课程内容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适当的给予学生挑战。

- 终身体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惯和能力,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3. 课程内容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五个方面:3.1 体能训练- 耐力跑:增强心肺功能,培养学生持久力。

- 力量训练: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增强肌肉力量。

- 速度与灵敏性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增加关节灵活性。

3.2 技能教学- 球类技能: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田径运动:跳高、跳远、投掷等,掌握基本田径技能。

- 武术教学:太极、南拳等,了解传统文化,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3 体育理论-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身体机能和运动原理。

- 运动营养学:普及健康饮食知识,促进学生科学饮食。

- 运动损伤预防:教授运动安全知识,降低受伤风险。

3.4 趣味性项目- 拓展训练:如攀岩、定向越野,提高学生户外生存能力。

- 民族传统体育:如抖空竹、踢毽子,传承民族文化。

3.5 校本特色- 根据学校条件:如地处海边可开展帆船、游泳等课程。

- 结合地方特色:如山区可开展山地自行车、徒步等课程。

4. 课程实施- 课时安排:确保每周至少两节体育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

中心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中心学校体育工作制度

中心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中心学校,包括城市和农村的中心学校。

第三条中心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条中心学校体育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1. 全面参与原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提高体育锻炼的普及率。

2. 科学发展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锻炼内容,提高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3. 特长培养原则:发现和培养体育特长生,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专业水平。

4. 竞赛激励原则: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二、体育课程与教学第五条中心学校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

1-2年级每周4节、3-6年级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第六条中心学校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第七条中心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第八条中心学校要将体育项目纳入校内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充分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劳、以体育德的作用。

三、体育师资与培训第九条中心学校要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条中心学校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十一条中心学校要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论文报告会等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

四、体育设施与保障第十二条中心学校要保障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作者:陈少华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26期学生体质下降的幅度与体育改革的力度成正比,也就是越改革学生的体制越差。

难道是改革错了吗?显然不是。

时代在发展,改革是必然,但不管如何改,总有一些观点或做法是基本的,是必须坚持的。

在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中,笔者认为,有以三点必须坚持。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动起来在一片成功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声中,体育课上让学生跑起来,动起来这一基本观点,被许多人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以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很难听到这样的提法。

身体活动是体育的本质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即育体,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教育,而教育最直接的形式是活动。

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坚持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那种缺少身体活动,哗众取宠,表演多于练习,形式脱离本质的课,根本不能称之为体育课,它就像许多方便食品一样,好看、好玩却没有营养。

身体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学会体育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也只有在与同学们的活动中,才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团队意识。

不管你有多少先进的理论,有多少美好的设想,在体育教学中,首要的是让学生跑起来,动起来,这也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放弃了这一点,你再谈什么方法、模式、理念,都是无稽之谈。

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规范的体育行为及良好的规则意识如果说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动起来是前提,是基础的话,那么体育课堂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规范的体育行为以及良好规则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体育活动,如何在运动比赛中自处、与他人相处,如何合理的运用规则,理性地决策自己的行为。

规范的体育行为以及良好规则意识的建立是长期教育,不断强化引导的结果,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包括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意识),才能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正常顺利高效地开展,才能具有充分的安全保障。

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制原则、内容要点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计划应当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可行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计划应当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和人力资源,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系统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计划应当具有系统性,包括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安排等,确保各项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连贯。

灵活性原则是指体育教学计划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计划的实施效果。

其次,体育教学计划的内容要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应当明确具体,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各项体育活动的安排和组织。

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计划的教学手段,它应当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客观公正,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最后,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法包括,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参与和家校合作。

教师是体育教学计划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应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学生是体育教学计划的主体,他们应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家校合作是体育教学计划的保障,学校和家长应当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和灵活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确保其科学合理,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教学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包括体育课、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三个方面,学生应积极参与。

第三条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合作、个人技能等方面展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条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序、民主、平等的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第五条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素养、体育技能、体育能力。

第六条学生应尊重教师,遵守体育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条学校将组织体育活动,包括校运会、系队比赛、班级运动会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身体,增强团队意识。

第二章体育课规定第八条学校每周开设体育课,约定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和周六上午第一节课,每节课45分钟。

第九条学校体育课内容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技术指导等,学生应全程参与。

第十条学校体育课老师应具备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学生在体育课中应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携带必备的体育器材,听从教师指导。

第十二条学生在体育课中应遵守纪律,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参加恶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第十三条学生在体育课中应保护自己安全,不得进行危险动作,如翻滚跳跃等。

第三章体育训练规定第十四条学校将组织体育训练活动,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分为队内训练和比赛训练。

第十五条学生应参加所属队伍的训练活动,服从教练指导,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第十六条学校体育训练应安排在课余时间,确保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第十七条学生在训练中应遵守纪律,不得私自离开,不得影响其他队员正常训练。

第十八条学校将为优秀的运动员提供专业培训,为其参加相关比赛做好准备。

第四章体育比赛规定第十九条学校将组织各项体育比赛,包括校运动会、系队比赛、班级对抗等,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原则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原则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原则由于体育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组织工作复杂,可控性差等特点,因此教学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正确、合理地实施。

因此出现了体育教学没有原则,出现了不按照教学原则教学等不正确的现象。

因此在对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在对原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原则的修正基础上做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提出了以下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几项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为教育总目标服务原则任何科目的教育都要为教育总目标服务。

我国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育教育的目标正是培养在“体”上能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

学校体育必须为教育总目标服务,必须反映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

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因此,身体锻炼成了体育教学的最主要内容,为教育总目标服务原则也就是身体锻炼原则。

身体锻炼原则是人们长期身体锻炼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是身体锻炼规律的反映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准则。

二.以兴趣为中心原则以兴趣为中心原则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生个体的兴趣,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的因素。

因此只有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而进行的体育教学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参与到体育当中去,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而且也满足了学生自己内心的需要,身心同时得到满足。

这同时也是教育的原则之一。

三.从实际出发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指体育教学的任务、内容、组织教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和身体发展的水平,以及学校的场地设备、器械和地区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接受,便于教学工作的组织进行。

贯彻这一原则时要求:(1)要深入调查研究,切实了解体育教学有关的情况和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和组织教法。

最新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最新体育教学原则的概念

1的含义从体育教学原则的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原则具有以下三23这些要求是最具有体育教学特征的那些性质; (3)实施体育教学时首先必须遵循4这些要求,如果不能遵循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就不能称为好的体育教学,甚5至不能称为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学原则的形成 1.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6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自从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之后,人们一直围绕7着如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进行不断的探索。

在长8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探究其中9的规律,久而久之,就形成今天我们提出的一系列体育教学原则。

2.体育教学10原则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体育教学原则虽然都是人们制定的,但却是体11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体育教学,无论是国内国外12的体育教学,都有一些共同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们就是依13据这些客观规律来进行体育教学实践的。

3.体育教学原则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14体育教学原则是根据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人们对于体育教15学规律的认识受到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随着人们对体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16深入和全面,体育教学原则将会不断发展完善,我们不能把体育教学原则看成17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与时俱进地不断探讨和研究它。

教师问:体育教学对1819的特点 (一)一般教学原则一般教学原则是一般的教学条件下各门学科教学都20应遵守的基本教学要求。

一般教学原则指导着体育教学原则,但是,一般教学21原则又不能代替体育教学原则,因为体育教学有它特殊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

22(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都是“教”与“学”的23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活动。

24这是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的相同点。

由于每个学科在教育中担负不同的25任务,因此,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之间还存在着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中学体育教学的三个原则
作者:熊辉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4期
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教学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会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

要组织好中学体育教学,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的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1.做好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
课堂常规教学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的常规教学,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使学生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抓好体育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教学现象。

上课前,教师可采用趣味游戏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他们的情绪;上课时,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通过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快下课时,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教师可运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来保持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这部分时间来总结教学情况,使学生获得整体认识。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教学
1.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的练习重点是不同的。

如高一的投掷教材,对第一节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对第二节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

这就对同一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二节课的教学难度明显高于第一节课。

因此,即使是教学相同的内容,教师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否则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分散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

2.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
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内容,它们各有特点。

教师应把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从而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力时间短、喜欢表现自我、活泼好动、喜欢竞争等。

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能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堂的中后部分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堂的后半部分达到高峰。

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把新课的教学安排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以配合学生的情绪,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组织应尽量体现挑战性强、形式灵活多变的原则,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如在衔接教学和活动两部分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方法,既使学生感到富有挑战性,又使教学自然地衔接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拖船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