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课题: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1页、12页。
执教人:介娜娜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用两步连除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例七。
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出示图片。
提问:你从投影上看到了什么?(共有224本书,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2、谈话: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吗?(马上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一步计算的问题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比如说两步计算的?(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如果学生提不出,可以由老师提出。
)3、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并板书:方法一:224÷2=112(本)方法二:2×4=8(层)112÷4=28(本)224÷8=28(本)4、辨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揭示课题。
谈话:和前两个问题相比,第三个问题有什么特征?需要几个条件?几步解决问题?教师给出连除应用题的含义,并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二、尝试应用、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育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我能行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来参加活动吧,看谁能胜利过关,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快乐老爷爷这儿有个问题,看谁能解答,老爷爷就能把快乐分享给他。
1、出示:小明拍球8个,,小军拍了多少个?提问:这样的题目我们能解答吗?为什么?是呀!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小明和小军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快乐老爷爷会怎么说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小军比小明多拍3个;小军比小明少拍10个;小军拍的是小明的2倍)二、提供材料,研讨新课谈话: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好,都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快乐老爷爷高兴极了,还列出了三个计划,给同学们提供找到快乐的途径,老爷爷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呢?快乐老爷爷决定让大家上街购物,看谁计算最棒!1、(出示课件)计划一:上街购物我真棒(1)出示:一条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提问: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A、一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B、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C、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2)、谈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裤子的价钱。
(教师板书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那么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同桌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3)、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纸上,如果不会解的,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你会解答吗?(指名说,教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育文档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上衣1、一件上衣多少钱?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283+28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28(3+1)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时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本节课还多了项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内容。
上课前我和同年级数学老师交流了下,这里的线段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种方法吗?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有求会吗?结果我们就陷入误区,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线段图的画法,结果导致学生对于自己本来能够理解的方法都晕了,更别说另一种方法的出来。
教学内容也没完成。
后来我看了教师用书,上面写道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画线段图,对画法不要作统一的规定,不要提出一题多解的要求,这才知道我要求过高了,不适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另外对于本节课我和同年级老师还专门去请教了我们的师傅该如何上,下一篇会写上。
反思2
这节课,首先是让学生能在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乘除法解决问题,这方面的知识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因此每题都给学生分析,这样会使部分学生自己不动脑子,不会分析,机械的去乘或除,而并不知道为什么乘?为什么除?该放手的时候要放给孩子。
因此在教学中:
1.注重算理教学,学生列出算式后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不能一味的由老师说,否则学生还是不明白每一步的真正含义。
2.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条件入手,一是从问题入手,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选择喜欢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主体化。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课时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本节课还多了项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内容。
上课前我和同年级数学老师交流了下,这里的线段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这种方法吗?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有求会吗?结果我们就陷入误区,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线段图的画法,结果导致学生对于自己本来能够理解的方法都晕了,更别说另一种方法的`出来。
教学内容也没完成。
后来我看了教师用书,上面写道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式画线段图,对画法不要作统一的规定,不要提出一题多解的要求,这才知道我要求过高了,不适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
另外对于本节课我和同年级老师还专门去请教了我们的师傅该如何上,下一篇会写上。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例3教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列式计算→检验结果→给出答案”的过程组织教学。
①理解题意包括读题、说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等活动。
首先是读题,要读题目里的对话和文字叙述,要读图画里潜在的数学信息;接着是说题,把从题目里看到的数学信息,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完整地说出来,形成一道口头语言叙述的实际问题;然后是找出所有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有哪些可用的数据以及解题任务。
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你从图画里看到些什么?题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让他们自己思考同桌两人相互说说,然后在班内交流。
在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原来有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现在有多少人?这些信息是分析数量关系、探索问题解法的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②分析数量关系时学生熟悉的事情能唤醒他们相关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已知数量以及未知数量的关系上展开讨论,从而感悟解题思路。
学生联系平时乘车的经历,会想到“减下车的人数”“加上车的人数”,甚至会列出34-15+18等算式。
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利用板书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思考。
例如,原来34人,减下车15人,得到剩下的人数;再加上车18人,就是开车时的人数。
或者,原来34人,加上车18人,得到上车以后的人数;再减下车15人,就是现在的人数。
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信他们有经验可以利用。
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思考,正是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经验的表现。
我还要求学生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是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路。
③列式计算是具体实施解题步骤。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该分两步解答,要写出每一步的算式、得数以及单位名称。
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体会第二步算式是如何利用第一步计算得数的。
当然,遗憾的地方也不少,老师的讲解和点拨、扶助略显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如果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能大胆地放手,效果会更好。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前言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将开始学习两步计算。
两步计算是指需要完成两次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才能得到最终答案的计算。
在学习中,老师需要教导学生如何应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在学习两步计算之前,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律;•数学符号和运算符的定义和使用;•数量的比较和组合。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实际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盒零食,每盒有4个,他又买了2盒零食,每盒有5个,他一共有多少个零食?”这个问题既可以考验学生的加法和乘法计算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步: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里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思路:•首先,小明有3盒零食,每盒有4个,那么他一共有多少个零食?•接下来,小明又买了2盒零食,每盒有5个,那么他又买了多少个零食?•最后,小明一共有多少个零食?让学生分别对每个问题进行思考,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第三步:教授两步计算法在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两步计算法来解决问题。
两步计算法就是将整个问题分成两个步骤进行计算,可采用下面的方法:1.计算第一个部分的答案;2.计算第二个部分的答案;3.将两个部分的答案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步计算法:1.首先,小明有3盒零食,每盒有4个,那么他一共有多少个零食?– 3 × 4 = 122.接下来,小明又买了2盒零食,每盒有5个,那么他又买了多少个零食?– 2 × 5 = 103.最后,小明一共有多少个零食?–12 + 10 = 22第四步:检查答案完成计算后,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检查或者通过展示正确答案来完成。
思考与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可以掌握两步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两步计算的方法,能够准确完成两步计算的运算。
2.能够将两步计算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到两步计算的重要性,并能够体会数学运算的乐趣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教授两步计算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运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两步计算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让他们在计算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1.两步计算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两步计算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难点如何将两步计算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引导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然后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步骤1. 温故知新请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简单复习两步计算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 引入新知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到两步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现在有一桶水,容积是3升,已经倒入了1升水,问现在桶里还有多少水?教师可以用图示进行演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教授两步计算的方法在引入实际问题后,引导学生先进行第一步计算,然后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例如,在上述实际问题中,第一步是总容积减去已有的水的体积,第二步是将结果除以总容积,得到剩余的水的体积。
在教授两步计算的方法时,可以用简单的例子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
4. 带着问题练习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几个带着实际问题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上学迟到了20分钟,他原定的到校时间是上午8:00,那么他几点到校?在这个问题中,第一步是“8点到学校的时间点上加上20分钟”,第二步是“计算出结果后确定是否需要向上一个小时进位”。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展一个我能行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来参加活动吧,看谁能胜利过关,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快乐老爷爷这儿有个问题,看谁能解答,老爷爷就能把快乐分享给他。
1、出示:小明拍球8个,,小军拍了多少个?提问:这样的题目我们能解答吗?为什么?是呀!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小明和小军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快乐老爷爷会怎么说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小军比小明多拍3个;小军比小明少拍10个;小军拍的是小明的2倍)二、提供材料,研讨新课谈话: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好,都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快乐老爷爷高兴极了,还列出了三个计划,给同学们提供找到快乐的途径,老爷爷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呢?快乐老爷爷决定让大家上街购物,看谁计算最棒!1、(出示课件)计划一:上街购物我真棒(1)出示:一条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提问: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A、一件上衣的价钱是多少元?B、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C、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2)、谈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老师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如果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裤子的价钱。
(教师板书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那么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同桌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3)、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纸上,如果不会解的,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你会解答吗?(指名说,教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上衣1、一件上衣多少钱?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283+28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综合算式是:28(3+1)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运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摸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适应。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运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明白得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运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预备:预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小孩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依照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明白什么?)(学生独立摸索,同桌交流)依照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廉价多少钱?)二、探究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能够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关心我们发觉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能够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依照实际情形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明白,鼓舞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上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裤子:28元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同桌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一件上衣多少钱?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上衣————————————1、“一件上衣多少钱?”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学生完成)指名板书:28X3=84(元)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教学设计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材p43-44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1~4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
(板书: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
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2)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
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价钱。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3)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纸上,如果不会解的,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4)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你会解答吗?(指名说,教师板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预测学生的解法可能有:①28 × 3 = 84(元) 84 + 28 = 112(元)②1 + 3 = 4 28 × 4 = 112(元)。
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
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教后反思:
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本课设计力求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突破这个难点。
第一,重视知识铺垫。
课始复习中,通过动手画圆的练习,提示了基本的倍数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画线段图作好准备;同时还安排了问题说出所需要的条件的练习,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途径。
第二,探索解答方法。
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是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把握相关信息,主动提出问题,组合成用两
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尝试画出线段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线段图的画法,体会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合理性,重视借助线段图理清解题思路;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最后对改变后的问题与原问题进行比较与反思,从整体上把握这两个问题数量关系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从而逐步学会合理地选择问题的方法。
第三,强化应用练习。
有层次地安排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不仅巩固了例题中学习的基本解题方法和策略,而且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学习和理解什么是两步计算。
2.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大小的感知和理解。
2. 教学重点:1.两步计算的概念和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字大小的感知和理解。
3. 教学内容:3.1 两步计算的概念和方法两步计算是指一道题目需要用到两个步骤才能计算出答案。
例如:李华有80元钱,他想买一本价值30元的书,还要买一些文具,花了20元,那么他还剩下多少钱?这道题目需要用到两个步骤:首先,计算购买文具花费的钱数,其次,将购买文具花费的钱数和购买书的花费相加,并与李华原来的钱数相减,得到李华还剩下的钱。
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拆分,掌握两步计算的方法。
3.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两步计算的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这次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3 数字大小的感知和理解数值大小的感知和理解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本节课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不同的数值大小,例如:买书的花费为30元,购买文具的花费为20元等,他们需要对这些数字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方便在计算过程中正确地进行大小比较,更好地理解两步计算的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4.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示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课堂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会首先示范两步计算的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他们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5. 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62和84,要求学生将其进行大小比较。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数字的大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5.2 新课讲解1.讲解两步计算的概念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及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数学第五册第43页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郭老师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贴出图片):
裤子:28元
上衣:价钱是裤子的3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或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或是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谈话:我们学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画来画数学,让数学画来帮助我们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想了解吗?
师生讨论画数学的方法:
一条裤子28元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线段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来画。
上衣的价钱不知道,鼓励学生尝试画。
通过讨论要明确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那么长的线段。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裤子
上衣
1、一件上衣多少钱?
提问: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怎样标?你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283=84(元)
师:你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提问:谁来讲讲一套衣服指的是什么?那么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个问题的问号该标在哪儿?为什么?(学生讨论,并标出问号)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裤子一共是4个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价钱
综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标出表示问题的部分,并独立解答。
指名板演,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线段图,问号为什么标在这儿,以及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价钱
84-28=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裤子多2个28元
282=56(元)上衣比裤子多的钱数
综合算式是:28(3-1)
4、比较: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在解的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三、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分别出示带子图,要求:先说说带子图所表示的意思以及问题各表示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解答,最后在小组里交流。
汇报时要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还有哪些信息我们不知道?你会解决吗?(学生独立填表,全班共同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四人小组合作,互相提问并解答)
3、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6题。
四、质疑问难,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是怎样获得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本人进行《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后,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
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有两个。
其一,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以一种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学会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二,以画数学画为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使学生能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在同伴之间的交流、启发下,探索并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感知方法,解决问题,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欣喜不已,本人认为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样设计和处理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问题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会问,善于问的能力,切实改变教学中只教学答,不教学问的现象。
2、有利于学生学习线段图。
这是线段图第一次在教学中出现,在认知上是由直观具体的图向较为抽象的线段的过渡,而这又是帮助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了画线段图的方法指导上: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理清数量关系,讨论得出线段图的画法,明确一条线段表示一个数量,两条线段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个联系可以从信息里得到;在对问号该标在哪儿的讨论中,明确了问题不同,问号所在的位置就会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会不同。
3、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技巧。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和在对线段图画法的讨论中,得不断的联系已知信息,去体会、分析信息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然而然的获得的,所以解决问题使学生感觉很轻松,讲起解法头头是道。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他们会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4、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这个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就不多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