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技术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技术
群 大 批 发 病 ,呈 现 地 方 性 流 行 。 在 广 大 农 村 由 于 饲 养 条 件 差 ,存 在 许 多 不
死 亡 率 在 1%左 右 。慢 性 病 例 母 猪 表 0 现 不 发 情 ,屡 配 不 孕 .乳 头肿 大 坚 硬 。
种 公 猪 与 育 肥 猪 :多 呈 急 性 型 发
用 DN 探 针 技 术 检 查 , 能 区 别 猪 附 红 A
同 时 肌 注 维 生 素 B2  ̄ 5 , 2个 月 l0 1mL 1 为 一 疗 程 。 精 液 检 查 合 格 者 , 可 参 加
配种。 生 产 母 猪 : 临 产 前 3 d注 射 长 效 0 土 霉 素 , 每 次 每 头 肌 注 1 ~ 5 , 每 0 1 mL 周 注 射 1次 ,连 续 使 用 4次 ; 同 时 配 合 每 T料 中 拌 人 对 氨 基 苯 砷 酸 9 g 0 .连 续饲喂 1 月 。 个 仔 猪 : 断 奶 仔 猪 。 用 水 溶 性 四 环
在 目前 发 现 的 1 4种 附 红 细胞 体 中 ,猪 与 绵 羊 的 附 红 细 胞 体 致 病 力 最 强 。 但
是 ,在 猪 的 血 液 中发 现 有 附 红 细 胞 体 存 在 .猪 只 不 一 定 就 会 发 生 附 红 细 胞
体病。
13 传 播 途 径 多样 .
猪 感 染 该 病 可 通 过 摄 食 血 液 或 含 血 的 物 质 。 如 舔 食 断 尾 的伤 口 、 互 相 斗 欧 或 喝 被 血 液 污 染 的 水 与 尿 而 发 生 直接 传 播 :通过 活 的媒 介 昆虫 传 播 , 如 猪 虱 、蚊 虫 、吸 血 蝇 、疥 螨 、 蠓 及
发 ,冬 季 发 病 少 见 。 因 为 高 温 多 雨 的

猪附红体病怎么治疗?.doc

猪附红体病怎么治疗?.doc

猪附红体病怎么治疗?概述:当猪感染了猪附红体病,并不是不可治疗的。

猪附红体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确定,合理的选择药物和治疗方式,避免疾病的继续传染。

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猪附红体病怎么治疗?1、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类药物选择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等等疗效均可口服给药或者肌肉注射。

剂量:多西环素,体重300-400mg/kg,拌料喂服。

或者,体重150-200mg/kg,混水引服,持续用4-5天,直到症状略有缓解。

兽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体重15mg/kg,连续用3-4天,康复效果也很不错。

2、使用新胂凡纳明。

治疗用之前,用生理盐水调配成10%溶液,缓慢的静脉注射。

或者,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待溶后,缓慢的静脉注射。

具体用量,按照生猪体重15-45mg/kg。

多数情况下,在用药后的2-24小时内,血液中病原体逐渐消失,3天内症状可缓解。

3、使用血虫净,贝尼尔(三氮脒)。

常用粉针剂,治疗时用灭菌生理盐水,调配成5%-7%的注射液,用量按照生猪体重5-7mg/kg,深部的肌肉注射,每间隔48小时,重复注射1次。

此法用于流行初期,治愈效果更好。

猪附红体病治疗注意静脉注射新砷凡纳明,每天1次,持续3天,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病情效果。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怀孕的母猪是不可以采取该方法的,否则容易造成流产和死胎。

可以按照0.1g/kg体重给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口服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连续服用1周,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注射土霉素针,则每天注射2次,每次按照30mg/kg体重用量,连续3天。

对于体温过高的猪,可以采用黄莲解毒散,用以清热解毒,增强其体质,补充维生素,促进其恢复。

蚊子、苍蝇和跳蚤等会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因此要及时消灭猪舍的吸血昆虫。

特别是现在,要经常性的在猪舍附近喷洒杀虫剂,避免蚊虫的叮咬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

另外,还可以给猪注射驱虫的药物,如1%的敌百虫溶液和伊维菌素等。

猪附红体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推荐一个治疗猪附红体病很好使的方案:三氮脒注射液;土霉素注射液。

最新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动植物养殖】

最新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动植物养殖】

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夏季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高发季节,子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感染后死亡率较高,此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交配传播,还可以通过吸血昆虫传播。

临床上必须进行综合防治。

一、治疗用药及使用方法(一)用阿散酸拌料饲喂,每吨饲料中用药为300克,连喂7天。

〔二)将氯喹或伯氨喹按猪每公斤体重5毫克的量肌肉或静脉注射。

(三)将土霉素或四环素按猪每公斤体重15毫克的量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

或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0毫克土霉素或四环素,连续饲喂。

(四)将1%的伊维菌素注射液按猪每公斤体重0.02毫克的量颈部皮下注射,隔5~7天再注射1次。

(五)将附红优按猪每公斤体重8~10毫克的量深部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3天。

(六)将新肿凡纳明(九一四)按猪每公斤体重15~45毫克,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制成5%~10%的溶液,对猪进行缓慢静脉注射。

(七)首选药物为贝尼尔(血虫净,类似药物有的叫血虫清、血虫杀),猪每公斤体重用量为5~7毫克,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隔24小时重复注射1次。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配合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恩诺沙星等,用以解热降温、预防感染;肌肉注射补铁王、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进行调理;对出血的猪可配合使用止血敏。

二、积极搞好预防工作(一)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使猪有一个强壮的体质。

(二)定期消毒和驱虫、灭蚊,及早杀灭传播媒介。

(三)在疾病防治和阉割操作时要注意器械、用具的消毒,避免交叉使用引起感染。

(四)尽量减少不良的应激反应,防止诱发因素出现。

(五)药物预防,主要是在该病暴发前给猪口服附红净。

散养户可按猪每公斤体重0.25克的用量,每天喂1次,连喂10~15天;规模化养猪场,按每吨饲料配入1公斤,连喂15~21天。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 养猪技术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 养猪技术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养猪技术猪附红细胞体病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属附红细胞体属。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立克次氏体的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所引起的传染性血液病,危害极大。

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养猪业逐渐规模化,一旦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大范围传播,将很难控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形态多样,多呈环状、球状或杆状,平均直径在0. 1-2.6 μm之间,用电镜观察,可见猪附红细胞体表层有膜包被,无鞭毛,没有细胞壁,无明显细胞核、细胞器结构的原核生物。

常单一或呈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存在于血浆中。

增殖方式主要有二分裂法、出芽和裂殖法。

附红细胞体对一般化学消毒药物较为敏感,在干燥的条件下不稳定,耐低温,5℃下可保存2周,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能够存活1个月;常用的消毒剂能够杀灭附红细胞体,将病原置于o.5%石碳酸溶液中于37℃3h可灭活。

2、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以高热多雨的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以新生和断奶仔猪最易感染,体重25-50kg、2-5月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可经消化道或呼吸道进行水平传播,也可经子宫和胎盘进行垂直传播,健康猪可通过与病猪直接接触或接触被病猪血液感染的器具、饲料、饮水等而被感染,也可间接通过蚊、蝇、虱子、老鼠等害虫将病原传染给健康猪。

该病多发生隐性感染,当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饲养条件突变、营养水平不均衡、长途运输以及其他疾病等因素存在时都可引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

3、临床症状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6-10天,以发热、皮肤发红、贫血、黄染、流产为典型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介绍及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介绍及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介绍及防治!畜牧堂王老师为你,讲解该疾病的治疗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一、病原体。

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

虫体呈圆形、豆点形、短杆形、月牙形等多形态。

虫体淡兰色或紫红色(可能处不同成熟阶段而有不同色调)。

虫体直径约为0.2-2.6um。

附红细胞体附着于红细胞体表面或游离于血浆间且能翻转扭动。

附着于红细胞表面血虫,其运动相对减弱,但仍能让红细胞变形(为多角形、星形、轮状形、菠萝形等)以至使之移动甚至出现较大轨迹的持续转圈运动。

附红细胞体对外界抵抗力极弱,56℃30分钟即可灭活,一般的外界自然环境条件下无法独立生存,大多数消毒液能很快将其杀灭。

二、流行病学与传播途径。

1、本病不分只种别与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2-4月龄之中、小的发病率(可达10-70%)和死亡率(可达5-30%)较成年高。

成年当呈隐性经过。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比冬春较易暴发流行。

2、过渡拥挤和恶劣的天气以及的突变和运输等应激因素易于诱发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3、蚊、蝇、虱和疥螨等吸血虫是本病传播媒介。

4、舐食伤口和咬食尾巴血液或使用不洁(如手术刀、断尾钳等)也可引起传播。

自然交配过程的偶尔出血也可传播此病。

5、带虫母可通过4胎盘传给后代,这种垂直传播方式已从新生儿的脐血和心血检出多例血虫得以确认。

三、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2天,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天甚至40天。

发病保育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食欲下降以至废绝;体温升至40.5-42℃且稽留不退;大便初热结后拉稀和小便黄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或腹式呼吸;早期皮肤潮红,后期苍白贫血,严重时可视粘膜和皮肤出现黄染或眼睑水肿;有些病耳背边缘向外卷曲。

发病只经2-10天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5%-50%不等。

成年肥的发病和死亡率较低且多呈隐性经过。

患病母有些表现繁殖障碍(如发情期不正常、产死胎或流产等),也有个别****出现严重水肿。

当有并发病时,其临床症状显得更为复杂且死亡率更高。

猪附红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doc

猪附红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doc

猪附红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概述:猪附红体病,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简称,也叫红皮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液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属于寄生虫性疾病。

对于附红体病,很多养猪人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没有及时做好防控工作,或误诊,最终导致严重损失。

故此,514193兽药招商网小编为帮助大家养好猪,做好猪附红体病的防治工作,特为本病做以下介绍,希望你能掌握好,学以致用。

一、猪附红体病是如何发生的?引起猪附红体病的原因及该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感染对象: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此病,但主要危害仔猪和架子猪。

2、传播途径:并群、争夺排位、分娩、慢性传染病、过度拥挤、恶劣天气、更换饲料等应激时,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此外,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是重要的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猪舔食断尾的伤口、互相斗殴直接传播。

2、易发季节:气候突变时极易造成该病的流行且流行速度快,规模化猪场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特别是仔猪最易感。

3、发病情况:病程来势猛,结束慢,病程为3-11天左右,死亡率低。

但是暴发本病、防治措施不到位,因继发感染可导致较大损失。

二、附红体病猪有哪些症状?猪患附红体病后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到40-41.5℃,稽留热,患猪先流清鼻涕,精神差,食欲下降,呼吸急促;严重贫血,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黄疸,个别牛有血尿;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喜卧。

三、如何预防猪附红体病的发生1、加强饲养管理。

老生常谈,预防哪个病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这个,在这还是有必要再说下。

因为,只要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猪抵抗力,最终达到预防附红体病的作用。

主要包括饲养、卫生(包括对猪舍、猪用器具的消毒)、温度控制、猪场管理四个方面。

2、加强对猪体外寄生虫的杀灭(尤其是夏秋季节)。

3、免疫接种。

合理安排,集中免疫,尽量避免出现应激现象。

4、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猪血液中的微生物——附红细胞体(EP)引起猪发热,贫血、黄疸、消瘦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病。

除猪外,还可感染牛、羊、马、鸡及人,啮齿动物——鼠类为重要的带菌和传播动物。

该病最早于1932年首先报导于印度。

20世纪80年代我国江苏、宁夏、河南等地先后报导了此病。

迄今为止,大量文献报导表明,我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存在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我省为猪附红细胞体的重灾区。

该病可导致仔猪生长缓慢,贫血、抵抗力下降。

母猪不发情、不孕、流产、无乳,同时可感染其他病原,使疫情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导致猪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一、病原与流行附红细胞体无细胞壁,由单层界膜包裹,无明显的细胞器和细胞核,呈球形、卵园形、环形、杆状等。

体积0.2—1.3n m×0.5—2.5nm,无鞭毛。

成熟的附红细胞体呈环形,未成熟为球形,幼稚的呈盘形。

以往认为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原虫,但研究证明附红细胞体属原核类生物,不应属于真核类原虫,被列为立克次体。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通过对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分析,附红细胞体不应属于立克次体,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列入柔膜纲支原体属嗜血支原体。

不同的附红细胞体,有相对的特异性,都有相应的畜主。

其中,猪附红细胞体致病力最强,1个红细胞上一般可附着1—15个,以6—7个多见,被附着的红细胞变成齿轮状,星芒状,菠萝状。

由于折光关系,附红细胞体显微镜下发亮。

附红细胞体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呈淡蓝色,附红细胞体为红细胞专性寄生,靠直接分裂增殖。

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化学药品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剂都可将其杀死,但对低温抵抗力极强。

附红细胞体对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而对强力霉素、土霉素、三氮脒、砷制剂等敏感。

发病猪、带菌猪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老鼠可诱带并传播附红细胞体。

猪附红细胞体病对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猪都有易感性,但多发生于仔猪,妊娠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呈地方流行性。

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今天详细为大家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断要点,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以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今天详细为大家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断要点,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诊断要点:1)全身尤其是耳根后出现大量针状出血点。

出血点比较小,呈现弥漫性,从毛孔渗出(这一点很典型);从远处看全身通红;看猪的腹部,可见铁绣色出血点。

2)慢性发病过程较长,粪便干燥、尿黄,眼睛分泌物成红色泪斑样,体温忽高忽低,逐渐消瘦,皮肤先发红,再发白(贫血造成),开始出现黄疸;猪群消瘦,生长迟缓。

3)在解剖时,血液稀薄,伤口止血慢;肾脏、脾脏肿大,脾脏表面有米粒大小红色丘疹;有弥漫性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4)全身黄疸,慢性病例皮下黄染,解剖内脏有黄染。

总结:该病的主要特点是贫血、黄疸、呈稽留热(打针就吃食,不打针就继续发热)。

针状出血点:发病早期皮肤发红,后期苍白(贫血造成),发黄,出现黄疸,消瘦,尿液从黄色。

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防治措施:1)切断传播途径蚊子和苍蝇,这2个是传播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媒介;在猪舍里使用灭蚊灯,并且使用窗纱,尽可能的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应激;因为蚊虫叮咬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夏季做好灭蚊、灭蝇工作至关重要。

2)提高猪群抵抗力夏季可以定期给猪群添加一些VC和电解多维,建立猪群非特异性免疫。

3)防止交叉感染在打疫苗和打针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更换针头,污染针头是传播该病的主要途径。

阉割、断尾时应注意兽医器械的消毒,夏季对猪舍定期进行消毒。

4)发病后,可使用长效土霉素,血虫净(早期效果好)、磺胺间甲氧进行肌肉注射。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
2 0头 , 1 份治 疗 3 0头 , 0 9 1月 7 2 0 4年 7 1  ̄ 0月 治疗
皮肤 和粘 膜 苍 白 , 身性 黄疽 。脾 脏肿 大变性 全
呈 棕 黄色 , 下 、 门 、 膈 淋 巴结 肿 大 呈 土黄 色 。 颁 肺 纵
2 3 0头 ,o 5年 7 1 8 2o - 0月治疗 2 15头 。 7
文章编 号 :0 6-9 7 2 0 ) 10 2 - 1 10 - 0 (0 6 0 - 0 2 0 4
从 20 0 3年 开 始 , 镇 较 大范 围发 生 猪 附红 细 我
4 临床 症状 及病 理 变化
41 临 床 症 状 .
胞体病 , 本病 发 生 于任何 日龄 的 猪 , 病 发 病率 较 仔 较 高 , 肥猪 痊 愈后 生 长缓 慢 , 育 怀孕 母 猪 易 发生 流 产 。在 预防 方面 , 用 土霉 素 和 阿散 酸 拌 料 饲 喂 , 采 保护 率可达 9%以上 。在 治疗上 采用 血虫 清 ( 0 血虫 净 ) 长效 土霉 素 、 和 安基 比林 肌 注 与阿 散 酸 拌料 喂 治愈 达 9 %。同时要重 视 对弓形 虫病 、 球 菌病 和 7 链
3 猪 附 红细 胞 体使 细胞 膜抗 原 发生 改 变 , 自身 . 2 被 免疫 系统 视 为异物 , 导致 自身 免疫溶 血性 贫血 。 33 猪附 红细 胞体 病 发生 后 , . 致使 猪 红 细胞 被 大量 破坏 , 导致免 疫抑 制 。 6 防 治方 法
61 预 防 措 施 .
61 . 1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上 ,注意保持栏 . 舍清 洁 干燥 , 喂全 价饲 料 , 饲 以增 强猪体 抵抗 力 , 减 3 . 4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可导致严重血 液凝 固障碍 少发 病率 。 而 引起 出血 。 61 .2做好消毒工作 及时清理粪尿 ,坚持全进全 .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方案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方案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方案
一、?诊断要点:
1、?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吸血节支昆虫可引起传播该病;
2、?各阶段猪场出现,多发于仔猪、架子猪;
3、?外观可见,猪体温升高,腰部毛孔出血、耳朵、臀部、四肢内侧、肢部发红发紫,近观可见明显出血斑点,严重者,皮肤苍白、贫血、尿呈茶褐色;
4、?解剖可见,血液乌黑色,血凝不良,肌肉黄疸苍白,淋巴结苍白,切面黄色水肿外翻,肝脏黄疸,皮下出血明显。

二、?防治方案:
1、?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搞好灭虫,猪群驱虫工作。

可选用依诺玢或阿维菌素,对母猪、商品猪进行驱虫;
2、?在发病高峰期提前采用以下药物进行预防:拌料用贝尼雪、914A粉、尼可苏、阿散酸、强力霉素、土霉素、金霉素、附红克、VC粉、道舒灵、扶苯康、支原净;
3、?哺乳猪保健用药:应用得米先或炎沙对产后3天、7天、21天的哺乳猪进行药物预防;
4、?一旦发病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1)、914A+海达,极冰+Vc+B12;
(2)、金药1号+血康,三磷酸+Vc+肝泰乐;
(3)、血毒净+名品,蓝耳圆环120+Vc+氨苄;
(4)、泰妙林+名品,退热冰峰+Vc+B12;
(5)、血链弓克+金药1号;
(6)、血康+附红120,消肿解毒王+瘟克星;
(7)、附特+附红120,冰心1号+极冰;
(8)、应用原粉拌料连食5~7天。

1吨料用量:
a、?贝尼雪+毒必清+道舒灵+多康;
b、?贝尼雪+枝原净+金霉素+爱猪强;
c、?尼可苏+附红克+毒必清+克林美。

d、?三道虫金粉+强力VC银翘散+道舒灵。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病原体附着在猪的红细胞外膜,导致红细胞膜受损甚至破裂,引起猪的溶血性贫血和其他病症,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简要介绍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症状
1.急性型:表现为猪突然出现全身发热、不适、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腹泻等症状,
伴随着溶血性贫血和黄疸等症状,死亡率较高。

2.亚急性型:表现为猪慢性发病,经过数天或数周后出现器官肿大、黄疸等症状,死
亡率较低。

二、诊断方法
1.血液学检查: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主要特征是红细胞内出现许多小圆点状或不规则形状,如宝石状体或粒状体等,这些病原体是通过特殊染色技术检测出来的。

2.病原学检测:采取血液、脾、肝等组织样本,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病原学检测。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应加强猪舍卫生和消毒,维护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对饲料和饮水
的管理和消毒,增加营养供应,提高猪的抵抗力。

2.药物治疗:目前尚无专门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输液、解热镇痛等方法
进行治疗。

3.疫苗预防:可采用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等方法,对猪进行免疫,可以预防猪附红细
胞体病的发生。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对于畜牧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防治中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防病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加强动物健康监
测和疫情防控,减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引言: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类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猪肉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并探讨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

一、病因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属于病毒科,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猪是本病的唯一宿主,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都容易感染该病毒。

二、症状1. 高热:病猪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1℃以上。

2. 消化道症状:病猪食欲减退,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3. 呼吸道症状:病猪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症状。

4. 皮肤症状:病猪出现皮肤发红、溃烂、水肿等症状。

5. 神经系统症状:病猪出现抽搐、瘫痪等症状。

三、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病猪之间的亲密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如共同饮水、吃同一饲料等。

2. 空气传播:病猪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颗粒可通过空气传播给健康猪只。

3. 间接传播: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器具、车辆等传播给健康猪只。

四、防治措施1. 加强养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增强猪只的抵抗力。

2. 严格检疫隔离:对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检疫隔离,在确保无病情的情况下方可投放到正常饲养场。

3. 饲料卫生控制:饲料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应加强饲料消毒,使用高质量的饲料。

4. 疫苗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在猪只免疫期间提供保护。

5. 临床治疗:对发病猪只要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等,以减轻病情和提高生存率。

结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肉产业的传染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养殖管理、严格检疫隔离、控制饲料卫生、进行疫苗预防和及时的临床治疗。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保障猪肉产业的健康发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探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探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猪体内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疾病,也被称为猪赤血病。

该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后,会在猪的红细胞中繁殖,并对猪造成一定的危害。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猪赤血病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管理和饲养是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关键。

保持猪舍的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猪舍,清除跳蚤的滋生场所,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的感染率。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养环境,以及适宜的饲料配方和喂养方法都有助于增强猪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是必要的。

定期开展猪的血液检测,及时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滴剂、注射剂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疾病的有效控制。

注重疫苗接种也是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猪体内的免疫力,提高猪对寄生虫的抵抗力,降低感染概率。

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和养殖环境,合理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

培养兽医队伍、加强监测和预警也是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措施。

加强对猪赤血病的监测和预警,通过定期收集猪的血液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猪赤血病的疫情,可以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猪赤血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需要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正确的管理和饲养、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注重疫苗接种以及加强监测和预警。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养殖者还应关注科学养殖,提高猪的健康水平,从源头上保障猪的健康。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与防治.doc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与防治.doc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与防治概述:附红细胞体病(老百姓称红皮病)是一种有立克次氏体所引起的热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

主要特征是贫血。

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交叉症状。

一、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40—40.7℃),精神沉郁,食欲消失,贫血和呼吸困难。

后期乏力,严重黄疸。

可能出现末端发绀,如耳朵发紫等。

剖见可见:黄疸、贫血,肝黄红色,脾显著肿大,肺和肾有小出血点。

有时有腹水、心包积水。

繁殖母猪:流产、发情失败、复配、分娩延迟。

母猪产后发烧、乳房炎和缺乳症。

仔猪贫血,无活动能力。

生长猪:拉稀,生长缓慢,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并发引起死亡。

二、现场诊断:1、出生仔猪贫血,母猪贫血,仔猪产后死亡或体弱。

母猪产后发烧,厌食,母猪发情失败,重复配种,仔猪生长缓慢。

2、显微镜血液推片检查。

可见红细胞周围被明亮的虫体附着,可对显微镜视野进行调整,利于观察。

3、使用治疗方法进行诊断。

三、本病的预防:1、种猪群无附红细胞体病,引种时对入群猪进行检查。

以防传入。

2、控制外寄生虫。

3、做好器械消毒(耳号钳、剪尾钳、去势刀、注射针头等)。

四、本病的控制和治疗:1、空怀和妊娠前中期母猪在饲料中阿散酸90—100ppm(90—100克/吨)。

怀孕后期母猪添加50ppm(50克/吨)。

2、发烧母猪和仔猪颈部肌肉注射得米先(即长效土霉素)11毫克/千克体重,连续2—3天。

3、生长猪饲料添加阿散酸100ppm。

4、可使用血虫净(兰州产)或市面销售的其他产品等。

饲料种可添加尼可苏等商业产品。

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场,最好请兽医专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综合的治疗和控制净化方案。

五、注意事项:本病治疗过程中有反复,治愈后还会长期带毒。

阿散酸属砷制剂,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添加,以防砷中毒。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6期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周长青江苏省宝应县黄塍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宝应225807摘要猪附红细胞体病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对常用的消毒剂都敏感;本病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吸血性的昆虫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也能经胎盘进行垂直传播;仔猪感染主要表现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死亡率高,母猪感染后表现繁殖障碍,育肥猪感染表现生产性能下降;预防本病必须紧抓血液传播途径的防控,提升猪场的管理水平,建立生物安全防控制度;三氮脒、咪唑苯脲、土霉素、新砷凡纳明等药物可有效防治本病。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防治收稿日期:2020-04-07周长青,男,1969年生,畜牧师。

猪附红细胞体病由附红细胞体感染而引起,呈世界流行,大多数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都有本病报道,各种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病死率非常高,对养猪业的危害巨大[1]。

1病原简介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一种多形性的微生物,以环形居多,球形和卵圆形占比也较大,少数为顿号状或杆状。

附红细胞体侵染动物后可粘附在红细胞的表面,也因此而得名附红细胞体。

镜下观察大小为1.0~3.0μm ,有些非常小的可在0.5μm 以下。

分类学上附红细胞体高于病毒,但低于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对苯胺色素易感,姬姆萨染色后呈红色,一般不能进行体外培养,无法独立繁殖和代谢,在红细胞表面主要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附红细胞体大多存在于红细胞表面,也有一部分游离于血清中。

该病原对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差,不耐干燥和高温,但在低温下存活很长时间,冻干条件下能保存2年之久。

大多数消毒剂都能将其杀灭,如1%火碱溶液、0.1%新洁尔灭、75%酒精、稀碘溶液、醋酸氯己定溶液、过氧乙酸等。

2流行病学除了猪之外,羊、鼠类、牛、犬、猫、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也能感染,人也能感染,表现无名热。

病原主要经动物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血源性途径、媒介昆虫途径是已知的重要传播方式,如免疫疫苗时,如果针头未严格消毒,很容易将感染猪的红细胞带至健康猪体内,从而造成该病的扩散。

猪的疾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附红细胞体病(Swine eperythrozoonosis)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

又称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

本病于1932年首次在印度报道,目前本病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呈全世界分布。

1972年在我国江苏省南部报道猪红皮病,后来被证实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疾病的复杂程度加大,猪附红细胞体病也成为养猪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的流行和发生越来越严重,在广东、河北、河南、山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该病发生的报道,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常发病和继发病。

二、病原: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属于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无浆体科(Anaplasmataceae)、附红细胞体属(Eperythrozoon)成员,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呈环形、球形和椭圆形,少数呈杆状、月牙状、顿号形、串珠状等不同形态。

平均直径为0.2~2.5µm,单独、成对或成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

在电镜下,猪附红细胞体呈圆盘状,有一层膜包被,无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结构,在胞浆膜下有直径为lOnm的微管,有类核糖体颗粒。

暗视野和相差显微镜下,在水浸片或血浆中可见到附红细胞体做进退、曲伸、多方向扭转等自由运动。

附红细胞体对苯胺色素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淡红或紫红色,瑞氏染色为淡蓝色。

在红细胞上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迄今尚无法在非细胞培养基上培养附红细胞体。

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0.5%石炭酸于37℃经3h可将其杀死,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药在几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猪附红细胞体可耐低温,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于-37℃感染力可保存80天;在加枸橼酸盐的抗凝血中,置5℃能保存15天,在脱纤血中-30℃保存83天仍有感染力,冻干保存可存活2年。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曹军/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22400摘 要:猪附红细胞体病由立克次氏体感染所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猪和处于潜伏期的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高温高湿的夏季较为流行,主要通过吸血的昆虫媒介进行传播,应激对本病有促发作用,病猪以贫血和黄疸为主要表现,实验室可通过显微观察法、血清学方法和PCR技术对该病进行诊断;预防本病必须做好灭虫工作,同时提升猪场的管理水平,贝尼尔、黄色素、对氨基苯胂酸钠以及四环素类药物对本病有较强的防治功效。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防治1 病原简介附红细胞体本身为立克次氏体的一种,大小一般在0.2~0.9μm×0.3~1.7μm,极个别胞体也有达到3μm以上,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镜下观察呈多形性,呈单个、数个或数十个寄生在红细胞的中央或边缘,吉姆萨染色法染色呈淡红或淡紫色,游离在血浆中的虫体常为单个存在,能见到其做伸展、收缩、转体等运动。

附红细胞体结构简单,对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弱,不耐干燥,不耐高温,大多数消毒液都能将其杀灭,低温下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冷藏环境中放置的病料在15d后仍能分离出活的病原体,冰冻的血液制品中能存活1个月左右,冻干保存时能保存2年以上。

2 流行病学病猪和处于潜伏期的带毒猪是该病主要传染源,除了猪之外,人、牛、羊等多种动物也能感染,家养的猪发病率高于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和日龄的猪均能发生本病,以母猪和仔猪临床报道最多。

本病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吸血性的昆虫以及体表寄生的螨虫、虱子、蜱虫等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免疫疫苗或注射药物时,如果针头未做到严格消毒就会传播该病,仔猪剪牙、断尾、阉割等使用的器械如果被污染也会造成传播,妊娠母猪感染时,病原可经胎盘传染胎猪。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夏季更易流行,冬季发病较少,相比之下,每年南方的流行期要比北方更长,这主要与南方温暖高湿的天气更利用吸血昆虫繁殖有关。

营养不良、饲养密度过高、长途运输、滥用药物、通风不良、环境卫生条件差、暴力驱赶等应激条件对本病有促发作用。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

圆环 病 毒 病 、 膜 肺 炎 、 猪嗜 胸 副
怀 孕 母猪 和 哺 乳母 猪 患该 病 精神 差 , 卧 , 喜 高热 , 大部 分发
血 杆 菌 病 等 会 诱 发 本 病 的 发
生。
病 猪 全身皮 肤发 红 ,个别猪 中、 后 期皮肤 黄 染或苍 白。 怀孕母猪
出现 流 产 、 早产 , 其 是 临 产母 尤
2 临 诊 症 状
体 才表 现 出明显 的临床症 状 , 加
重 病情 。 临床上单 纯 附红细胞 体
哺 乳 仔 猪 5日龄 内 发病 症
状明显, 一般 7 1 ~ 0日龄 多发 , 体
温升 高 :眼 结 膜 皮 肤 苍 白或 变
猪 的流产率、 早产 率高 , 不流 产
的产 出死胎 ,有的 即使 产活仔 ,
实验室 检查 方法 : 31 鲜血 压 片法 . 取 1滴 待检 新鲜血样 , 在载玻 片上 , 1 滴 加 滴等 量 的生理 盐水 , 匀后加 盖 混
猪很快死亡 ,大部 分仔猪临死
前 四肢 抽 搐 或 划 地 ,有 的角 弓 反 张 :部 分治 愈 的仔 猪 会 变 成
猪是最 重要 的传 染源。 多发 于夏 秋 或雨水较 多、 吸血 昆虫活 动频
紫红 色 , 其 是腹 部 及 腹 下 部 , 尤
部 分猪 皮 肤 呈土 黄 色 ,病 程 再 长 一些体 质差 的猪皮肤 苍 白; 大部 分猪 眼结 膜 发 炎 ,严 重 的
上下眼 睑粘住 使眼无 法睁开 : 个 别 耳部 发 绀 ,少数 猪 后 肢 内 侧 及 腹部 有 出血 斑 ;部 分 猪步 态不 稳 :少数 猪 发病 1 d左 右 0 出现 急 性 死 亡 ,死 亡 时 口腔 出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简介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简介

猪附红细胞病,是由立克次体(或原虫)侵入猪体内引起红细胞表面结构改变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感染后会造成红细胞变形、破坏,以贫血、黄疸、发热、呼吸困难、流产和腹泻为主的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

现在在国内已呈广泛流行态势,临床多表现为黄疸型贫血。

该病目前多数为隐性经过,容易与其他猪病混合感染,临诊比较困难,给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热、多雨、吸血昆虫大量繁殖的夏秋季节多发,可以通过蚊虫叮咬造成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器械、食槽、饮水、针头等造成机械传播,亦可以经子宫、胎盘形成垂直传播。

该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潜伏期为7~15天,断奶仔猪、育肥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二、临床症状据此病临床表现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病例、慢性病例、亚急性病例三种类型。

1.急性病例。

该类型常见于仔猪,表现为突然发病,口鼻流血,全身呈红紫色,个别出现瘫痪,食欲废绝,肌肉震颤、抽搐。

死亡病例常见口腔、肛门内充血。

2.亚急性病例。

该类型的感染猪通常高烧,可达42℃左右。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前期为便秘,大便干燥呈算盘珠状,后期为腹泻脱水,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稀便。

尿液呈茶色。

有的猪后肢不能站立,口流涎,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炎。

3.慢性病例。

该类型的感染猪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贫血和黄疸。

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死胎、弱仔增加、产仔数下降、不发情等繁殖障碍,一般而言,临产母猪发病率较高,乳房、外阴水肿,产后乳汁分泌减少。

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全身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皲裂,皮屑文/ 招远市夏甸畜牧兽医站 李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简介易继发其他疾病,容易被忽略。

公猪出现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等现象。

三、临床诊断方法1.血液压片镜检法。

采猪耳静脉血液一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

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观察附红细胞体的形态特点及活动状态。

判断标准:随机观察其中的20个视野,若血液中有球形、卵圆形、哑铃形、逗点状、和杆状的小体或者红细胞变成齿轮状、星芒状、菠萝状,即为阳性,20个视野均未见附红细胞体判定为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新乡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天气转暖,传播附红细胞体病的媒介昆虫在我市已经发现,在发病高峰期到来前,对该病进行介绍,加强消毒、杀灭蚊蝇、中西药物等综合防治。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近几年在新乡市所辖12个县、(市)、区都有发生,并且呈现出流行趋势,对广大养猪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天气转暖,发病高峰期即将到来,因此该病更值得大家注意。

1 病原学
大多数学者认为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

附红细胞体形态多样,多数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猪附红细胞体直径一般在0.8~2.5μm,在红细胞上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2 传播途径
2.1媒介昆虫传播各种吸血昆虫如蚊子、虱、螯蝇等都可以传播此病。

2.2血源性传播用被附红细胞体污染的注射器、针头进行注射或因打耳标、剪毛、人工受精等都可经过血液传播。

2.3垂直传播主要指母猪经子宫感染仔猪。

3 临床症状
3.1 附红细胞体病分2种类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主要症状为高热稽留41-420C;贫血、黄疸;母猪繁殖障碍;生长发育受阻。

毛孔有针尖状出血现象。

耳边缘卷曲轻度淤血、发紫。

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尿液淡黄。

中后期行走时后躯摇晃,便秘或拉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尿色淡红或呈红褐色,卧地不起,最后四肢划动,衰竭死亡。

死后耳尖,尾根、四肢末端和腹下皮肤发紫,有淤血斑。

3.2 急性症状:母猪表现厌食,皮肤发红,高烧420C母猪产奶量下降,缺乏母性或不正常,出现繁殖障碍。

产出仔猪贫血,不是标准体重,而且是发病,后期背部出血汗,呈铜锈色。

哺乳仔猪表现为浑身苍白,贫血体温升高到420C,呼吸困难,后腿内侧有点状出血,死亡率高。

断乳仔猪表现为断奶应激反应,疫苗注射、互相打斗、过度拥挤、圈舍环境差,营养不良长途运输均可诱发急性临床型附红细胞体病,小猪死亡率高,症状明显。

育肥猪应激引起厌食、体温升高稽留数日(6—10天),死亡率偏低。

3.3 慢性症状:病猪消瘦、皮肤苍白贫血,有时出现麻疹型皮肤变态反映。

新生仔猪贫血、黄疸,体质衰弱,育肥猪生长缓慢。

4 剖检变化
严重感染动物,表现为贫血、黄染,剖开动物腹腔可见皮下脂肪黄色或苍白色,肝脏脂肪变性、肿大呈黄棕色,肝脏表面有时可见点状坏死灶;脾脏肿大,质地柔软,结构模糊,边缘有红色结节,形成锯齿状。

肺、心、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血液稀薄。

5 诊断
5.1 采鲜血镜检
无菌操作下,采猪静脉血一滴并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盖上盖玻片,然后在1000倍油镜下观察,患附红细胞体病猪的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形状发生改变,呈齿轮状、菠萝状、星芒状等各种形状;并且红细胞表面和血浆内可见圆形,月芽形,逗点形等闪光虫体,且不断翻滚运动。

5.2 血涂片染色检查
血液涂片后用甲醇固定,姬姆萨染色30min或更长时间,用水冲洗。

干燥后镜检,虫体呈蓝紫色,猪的红细细胞染色后呈红色。

5.3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升高,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均降低。

6 治疗
6.1 目前本病没有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控制和治疗该病的药物有:血虫净(主要成分为贝尼尔),5~7mg/kg深部肌肉注射,一天一次或隔日用2~3次;土霉素3mg/kg体重,肌肉注射用4天;黄毒素3mg/kg体重,静脉注射,隔日用;咪唑苯脲2~4mg/kg肌肉注射;或附红克、附红优、红净等。

6.2 贫血病猪:对12日龄仔猪肌肉注射200mg铁剂以及土霉素25mg/kg,并于2周龄时再以同样的剂量加强一次。

铁是合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红细胞被附红细胞体破坏后骨髓需要重新合成大量的红细胞来进行补充。

6.3 怀孕母猪:对怀孕第21天到105天的母猪每吨饲料中添加90g砷酸,如有必要可在哺乳母猪饲料中饲料添加45g砷酸,一般安全。

6.4 中药治疗:凉营泻热、解毒透邪。

生地20克玄参20克丹皮20克赤勺20克黄芩15克杏仁15克石膏40克荆芥15克薄荷15克柴胡2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板蓝根20克甘草5克此方为40千克猪体重的用量,根据体重变化可酌情增减,煎汤灌服。

7 预防
7.1 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7.2 灭蚊、灭鼠,杀灭猪体表寄生虫,切除病原的传播。

7.3 平时搞好猪舍及环境的消毒工作,消毒药应经常更换。

7.3.1 氢氧化钠,非金属用具、消毒池消毒,2%~4%。

7.3.2 石灰,粉刷畜舍墙壁、撒布地面10%~20%石灰乳。

7.3.3 漂白粉,场地面、器具消毒,3%水溶液。

7.3.4 新洁尔灭,金属器具、皮肤创口等消毒,0.1%~1%水溶液。

7.3.5 来苏尔(煤酚皂),动物运动场3%~5%溶液喷洒。

7.3.6 益康(二氧化氯),消毒畜舍和用具。

3%~5%。

7.3.7 过氧乙酸,消毒家畜活体或尸体污染的地面和用具。

7.3.8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用于空圈舍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21克高锰酸钾。

先将高锰酸钾放于容器中,再加福尔马林,经30分钟即可。

7.4 保护猪舍干燥和清洁卫生,特别注意初生仔猪的保暖工作,房产中用红外线灯或100W电灯泡保温。

7.5 药物预防,当猪物发现一例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

对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易感猪群要进行预防性用药。

料中加入0.10%~0.30%土霉素、磺胺六甲氧粉0.3%~0.5%或0.04%~0.06%强力霉素,加入0.02%~0.03%的碳酸氢钠,提高血液中的碱储量防止酸血症,一般为7--10天,疫情即可得以控制。

肌注或静脉给药杀灭附红细胞体。

使用血虫净或磺胺类药物或长效土霉素。

解热。

体温超过41℃以上,可用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解热,但用药量宜小不宜大,
防止体温下降过度引起持续低温症,致使病情恶化,全身衰竭死亡。

8讨论
猪病现在多数为混合感染,单独的猪附红细胞体病不多见,多数为混合感染,如附红细胞体弓形虫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链球菌混合感染,以及与猪瘟混合感染等,对于该病要加强鉴别诊断,注意消毒和卫生管理。

参考文献:
(1)蔡宝祥主编. 家畜传染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41-143.
(2)商国武.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科技,2001,31(8):35-36.
(3)华修国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病理组织学及血液学变化的研究(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8,16(2):116-120.
(4)尚德秋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4):234-240. (5)吉耀菊国内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动态(J).中国兽医科技,1994,24(11):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