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里 原文 翻译18页
2012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翻译
1.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原文】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
累迁中州刺史。
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
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
”金人遂引去。
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
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
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徙知利州。
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
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
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
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译文】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城下,夏国以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
郭浩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葺平砦,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来断绝宋军的饮水,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
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被流箭射中左肋,发怒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才停止;各军跟着前进,敌军逃走,郭浩从此知名。
积功升任忠州刺史。
彻里 原文 翻译
表“不久”的词
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儿。 蒲松龄《狼》:“少时,一狼径去。” 未几:不久。林嗣环《口技》:“未几, 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既而:一会儿。” 林嗣环《口技》:“既 而儿醒,大啼。 俄、俄而:一会儿,不多久,片刻。蒲松 龄《促织》:“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 。”李朝威《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 波间。”“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 。”“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恰恰,幢节玲 珑,箫韶以随。”林嗣环《口技》:“俄 而百千人章政事,汀、 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 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 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 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 恐。”他栅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 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5.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 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文言文复习
《彻里传》
何子平世居会稽,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 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 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 可寄至其实,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 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凯之为州 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 微禄,当启相留。” 1.货、市:兼有买进、卖出两个意思,根据语境翻译。 2.无几①很少,没有多少 [very few] 如:所剩无几 ② 没有多久;不久 [before long] 如:无几死于任 3.尊老①位尊年老。《北史万俟洛传》:“初, 神武以其 父 晋 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 ②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 汉 应 劭 《风俗通· 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 穷通· 弱小,愿相随。” 4.尊上:对他人父母的敬称。
《隋书-李彻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李彻传》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隋书-李彻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原文:李彻,字广达,朔方岩绿人也。
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
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苏秦刺股文言文翻译原文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
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
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据《战国策》改写)译文苏秦是洛阳人,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但都没有被采纳,资金缺乏,穷困潦倒地回家了。
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把他当作儿子。
苏秦于是叹气说:“这些都是我苏秦的错啊!”于是就发愤读书。
他说:“哪有劝说国君而不成功的人呢?”读书快要打瞌睡的时候,拿起锥子自己刺大腿,血流到了脚。
最后终于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扩展阅读:苏秦刺股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
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
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天下。
但是一年后不仅一无所获,连钱也用完了。
他只能穿着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
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苏秦看到家人这样对待他,十分伤心。
他关起房门,不愿意见人,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反省:“妻子不理丈夫,嫂子不认小叔子,父母不认儿子,都是因为我不争气,没有好好学习。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重新振作精神,搬出所有的书本,发愤读书。
他每天读书到深夜,有时候不知不觉伏在书案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都后悔不已,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不让自己睡着。
有一天,读着读着实在困了,不由自主便扑倒在书案上,但他猛然惊醒——手臂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元史彻里》阅读答案解析附原文翻译
《元史彻里》阅读答案解析附原文翻译彻里,燕只吉台氏。
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
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
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
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
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
廷臣顾忌,皆莫敢言。
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
”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
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他栅②闻之,悉款附。
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
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
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答案:B解析:“劳”在该句中的意思应是“慰劳”。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原文及翻译元史原文:彻里帖木儿,阿鲁温氏。
祖父累立战功,为西域大族。
彻里帖木儿幼沉毅有大志,早备宿卫,擢中书直省舍人,遂拜监察御史。
时右丞相帖木迭儿用事,生杀予夺皆出其意,道路侧目。
彻里帖木儿抗言,历诋其奸,帖木迭儿欲中伤之。
会山东水,盐课大损,除山东转运司副使。
期月,补其亏数皆足。
转刑部尚书,京师豪右惮之,不敢犯法,而以非罪丽法者多所全脱。
天历二年,拜中书右丞,寻升中书平章政事,出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黄河清,有司以为瑞,请闻于朝。
彻里帖木儿曰:“吾知为臣忠、为子孝、天下治、百姓安为瑞,余何益于治。
”岁大饥,彻里帖木儿议赈之。
其属以为必自县上之府,府上之省,然后以闻。
彻里帖木儿慨然曰:“民饥死者已众,乃欲拘以常格耶?往复累月,民存无几矣。
此盖有司畏罪,将归怨于朝廷,吾不为也。
”大发仓廪赈之,乃请专擅之罪。
文宗闻而悦之,赐龙衣、上尊。
至顺元年,云南伯忽叛,以知行枢密院事总兵讨之。
治军有纪律,所过秋毫无犯。
贼平,赏赉甚厚,悉分赐将士。
师旋,囊装惟巾栉而已。
除留守上都。
先是,上都官买商旅之货,其直不即酬给,以故商旅不得归,至有饥寒死者。
彻里帖木儿为之请。
有旨,出钞四百万贯偿之。
迁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以严厉为政,部内肃然。
寻召拜御史中丞,朝廷惮之。
初,彻里帖木儿之在江浙也,会行科举,见驿请考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故其入中书,以罢科举为第一事。
至元元年,拜中书平章政事。
首议罢科举,又欲损太庙四祭为一祭。
监察御史吕思诚等列其罪状劾之,帝不允,诏彻里帖木儿仍出署事。
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
太师伯颜怒有壬曰:“汝风台臣言彻里帖木儿邪?”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绝望。
”伯颜曰:“举子多以赃败,又有假蒙古、色目名者。
”有壬曰:“科举未行之先,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举子不可谓无过,较之于彼则少矣。
”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
彻里帖木儿尝指斥武宗为那壁,那壁者,犹谓之彼也。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原文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原文原文:彻里帖木儿,阿鲁温氏。
祖父累立战功,为西域大族。
彻里帖木儿幼沉毅有大志,早备宿卫,擢中书直省舍人,遂拜监察御史。
时右丞相帖木迭儿用事,生杀予夺皆出其意,道路侧目。
彻里帖木儿抗言,历诋其奸,帖木迭儿欲中伤之。
会东水,盐课大损,除山东转运司副使。
期月,补其亏数皆足。
转刑部,京师豪右惮之,不敢犯法,而以非罪丽法者多所全脱。
天历二年,拜中书右丞,寻升中书平章政事,出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清,有司以为瑞,请闻于朝。
彻里帖木儿曰:吾知为臣忠、为子孝、天下治、百姓安为瑞,余何益于治。
岁大饥,彻里帖木儿议赈之。
其属以为必自县上之府,府上之省,然后以闻。
彻里帖木儿慨然曰:民饥死者已众,乃欲拘以常格耶?往复累月,民存无几矣。
此盖有司畏罪,将归怨于朝廷,吾不为也。
大发仓廪赈之,乃请专擅之罪。
文宗闻而悦之,赐龙衣、上尊。
至顺元年,云南伯忽叛,以知行枢密院事总兵讨之。
治军有纪律,所过秋毫无犯。
贼平,赏赉甚厚,悉分赐将士。
师旋,囊装惟巾栉而已。
除留守上都。
先是,上都官买商旅之货,其直不即酬给,以故商旅不得归,至有饥寒死者。
彻里帖木儿为之请。
有旨,出钞四百万贯偿之。
迁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以严厉为政,部内肃然。
寻召拜御史中丞,朝廷惮之。
初,彻里帖木儿之在江浙也,会行科举,见驿请考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故其入中书,以罢科举为第一事。
至元元年,拜中书平章政事。
首议罢科举,又欲损太庙四祭为一祭。
监察御史吕思诚等列其罪状劾之,帝不允,诏彻里帖木儿仍出署事。
时罢科举诏已书而未用宝,参政许有壬入争之。
太师伯颜怒有壬曰:汝台臣言彻里帖木儿邪?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绝望。
伯颜曰:举子多以赃败,又有假蒙古、色目名者。
有壬曰:科举未行之先,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举子不可谓无过,较之于彼则少矣。
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
彻里帖木儿尝指斥武宗为那壁,那壁者,犹谓之彼也。
又尝以妻弟阿鲁浑沙女为己女,冒请珠袍等物。
《彻里》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彻里者,性愚钝而好学。
年二十有五,始入仕途。
初任县令,政绩颇丰,百姓皆称之。
后迁知府,治理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彻里虽居高位,仍不忘学问,勤于政事,以德服人。
一日,有邻县百姓来告,言县官贪污腐败,民不聊生。
彻里闻之,心生怜悯,遂亲往邻县考察。
至县,见百姓困苦,心生悲愤。
彻里对县官说:“汝为官一县,不顾百姓疾苦,贪污腐败,何其可恶!”县官闻言,无言以对,羞愧满面。
彻里命县官退下,独自与百姓交谈。
百姓纷纷诉说县官之恶,彻里一一记下。
次日,彻里将县官唤至府中,出示百姓诉状,严词斥责其罪行。
县官见状,悔恨不已,愿以余生赎罪。
彻里见县官有悔改之意,遂免其死罪,令其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百姓闻之,欢呼雀跃,感激涕零。
自此,邻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又有一次,彻里赴邻省巡视,见一村庄因官府征粮,百姓生活困苦。
彻里遂下令减免该村庄的税赋,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百姓感激彻里之恩,纷纷前来拜谢。
一日,彻里闲居府中,忽有百姓来告,言其家中失火,房屋被焚。
彻里闻之,立即派人前往慰问,并亲自前往探望。
百姓见彻里亲临,感动不已,涕泪交流。
彻里问百姓:“汝家为何失火?”百姓答道:“不知何故,房屋突然起火,家中财产尽失。
”彻里遂命府中工匠为百姓重建房屋,并赠送银两,以助其度过难关。
百姓感激彻里之恩,纷纷前来拜谢。
彻里却谦虚地说:“吾为官一府,理当为民解忧。
汝等受灾,吾有何德何能,能不助汝等?”百姓闻言,更加敬佩彻里。
又有一次,彻里赴邻县巡视,见一村庄因干旱,百姓颗粒无收。
彻里遂下令府中拨银,购买粮食,救济灾民。
百姓感激彻里之恩,纷纷前来拜谢。
彻里说:“吾为官一府,理当为民解忧。
汝等受灾,吾有何德何能,能不助汝等?”百姓闻言,更加敬佩彻里。
岁月如梭,彻里在官场之上,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彻里却深知,自己只是官场中的一员,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默默奉献、为民请命的百姓。
一日,彻里退居二线,告老还乡。
百姓闻之,纷纷前来送行。
《陈书·吴明彻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陈书·吴明彻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陈书·吴明彻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陈书·吴明彻传》原文及翻译陈书原文: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
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
秋而大获,足充葬用。
起家梁东宫直后。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馀斛,而邻里饥餧,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
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就汝南周弘正学天文、略通其妙,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
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五年,明彻总统众军十馀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王琳将兵拒守。
琳至,与刺史王贵显保其外郭。
明彻以琳初入,众心未附,乘夜攻之,中宵而溃,齐兵退据相国城及金城。
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
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一鼓而克,生禽王琳。
景和惶惧遁走。
诏遣谒者萧淳风,就寿阳册明彻,明彻登坛拜受,将卒莫不踊跃焉。
初,秦郡属南兖州,后隶谯州,至是,诏以谯之秦、盱眙、神农三郡还属南兖州,以明彻故也。
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
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
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
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
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
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
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译文: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
吴明彻年幼丧父,他本性至孝,十四岁那年感慨父亲死了却没有坟地,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努力耕种。
到秋天大丰收,足够安葬之用吴明彻以布衣身份出任梁朝东宫直后,到侯景侵犯京师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三千多斛粟麦,但邻居乡人却饥饿不堪,于是他按人口平分,自己分得的这份跟邻居分得的同样多少。
文言文翻译高中考试
曾皙曰:“夫三子者,何如?”孔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求也好乐而淫,无所取材。
”“赤,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尔言cubao。
”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天,所以不要因为我而感到拘束。
平时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我。
’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曾皙问:“这三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子路喜欢勇猛,但没有什么才能。
”“冉有喜欢音乐,但容易沉迷。
”“公西华,你束好带子站在朝廷上,可以和宾客交谈。
”“曾点,你觉得怎么样?”曾皙弹奏着瑟,声音渐渐微弱,然后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的想法和那三个人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你说说看。
”曾皙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在春末的时候,春天的衣服已经准备好了,我带着五六个人,还有六七个童子,一起去沂水洗澡,然后到舞零那里吹风,唱着歌回来。
”孔子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和曾点是一样的。
”这段文言文讲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对话。
孔子询问弟子们如果有人了解他们,他们打算怎么做。
弟子们分别谈了自己的想法,孔子对他们的回答表示认同。
这段对话反映了孔子对弟子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也体现了孔子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的教育理念。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等。
2.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如“以”、“乎”、“于”、“而”等。
3. 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4. 翻译时,应尽量保持原文的韵味和风格,同时使译文通顺易懂。
以下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立在孔子身边。
不忽木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不忽木文言文:不忽木,字用臣。
资禀英特,进止详雅,世祖奇之,师事太子赞善王恂。
恂从北征,乃受学于国子祭酒许衡,览诸经,日记数千言,衡每称之,以为有公辅器。
十五年,出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帝遣通事脱虎脱护送西僧往作佛事,还过真定,箠驿吏几死,诉之按察使,不敢问。
不忽木受其状,以僧下狱,脱虎脱直欲出僧,辞气倔强,不忽木全去其冠庭下,责以不职,脱虎脱逃归以闻,帝曰:“不忽木素刚正,必尔辈犯法故也,”继而燕南奏至,帝曰:“我固知之。
”十九年,升提刑按察使。
二十四年,右丞相桑哥奏立尚书省,诬杀参政杨居宽、郭佑,不忽木争之不得,桑哥深忌之,尝指不忽木谓其妻曰:“他日籍我家者此人也。
”因其退食,责以不坐曹理务,欲加之罪,遂以疾免,车驾还自上都,其弟野礼审班侍坐辇中,帝曰:“汝兄必亦某日来迎。
”不忽木果以是日至帝见其癯甚问其禄几何左右对以病假者例不给帝念其贫命尽给之。
二十八年春,帝猎柳林,彻里等劾奏桑哥罪状,帝召问不忽木,具以实对。
帝大惊,乃决意诛之。
罢尚书省,复以六部归于中书,欲用不忽木为丞相,辞。
帝曰:“朕昔听桑哥,致天下不安,今虽悔之,已无及矣,朕识卿幼时,使卿从学,欲备今日之用,勿让也,”不忽木曰:“朝廷勋旧,位居臣右者尚多,今不次用臣,无以服众,”帝曰:“然则孰可?“对曰:“太子詹事完泽可,向者籍没阿合马家,其赂遗近臣,皆有簿籍,唯无完泽名;又尝言桑哥为相,必败国事,今果如其言,是以知其可也”乃拜完泽右丞相,不忽木平章政事。
大德三年,卒于官,年四十六,谥文贞(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文言文翻译:不忽木,字用臣。
天资、禀赋出众超群,进退举止祥和优雅。
拜太子赞善王恂为师。
王恂跟从皇帝北征,于是在国子祭酒徐衡门下受教。
浏览各部经典,每天铭记几千言,徐衡时常称赞他,认为他有公卿一类辅佐帝王的才能。
至元十五年(1278年),出任燕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皇帝派遣通事脱虎脱去护送西域僧人作佛事,返回经过真定,驿吏几乎快被僧人打死,上诉给按察使,按察使不敢过问。
小翠重点字词翻译
小翠重点字词翻译小翠重点字词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珮通:佩)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重点字词解释从:自,由。
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行:走。
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珮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凉。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翻卷。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皆:全,都。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意外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贤者居于山林之间,性好闲逸,不问世事。
一日,山洪暴发,贤者独居之庐,岌岌可危。
贤者见状,心知必有大难,遂闭户不出,静待天命。
俄而,洪水滔天,庐舍将倾。
贤者恐不及逃,乃急唤家人,共商对策。
家人闻言,皆惊慌失措,不知所以。
贤者见状,沉吟良久,曰:“吾辈生于斯土,岂可束手待毙?当速寻避水之处,以待洪水退去。
”于是,贤者与家人冒雨涉水,历经艰险,终寻得一处高地,暂得安居。
然洪水滔天,势不可挡,贤者心中忧虑,不知此生能否重见天日。
未几,洪水渐退,贤者与家人欲返回庐舍,却发现庐舍已荡然无存,仅剩断壁残垣。
贤者叹息不已,感慨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家人亦感悲痛,然深知此乃天命,无可奈何。
贤者与家人收拾残局,重建庐舍。
然此番重建,已非昔日之景。
庐舍虽新,然贤者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想昔日庐舍,虽简陋,却充满生机,与山水相依,与自然和谐共处。
今庐舍虽新,却无昔日之景,令贤者不禁感慨万千。
一日,贤者闲步山间,忽闻远处传来一阵嬉笑声。
循声望去,只见一孩童手持荷叶,跳跃于水中,旁若无人。
贤者心中一动,遂趋前询问:“孺子何人?何得如此快乐?”孩童见贤者,微笑答曰:“老丈莫怪,我乃山间游子,生于斯土,长于斯土。
今日洪水退去,我得以重返故里,心中自是欢喜。
”贤者闻言,心中有所触动。
遂与孩童结伴,一同游览山间美景。
途中,贤者与孩童谈论人生,谈论自然,谈论世间百态。
贤者感叹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言罢,贤者心中感慨万分。
想昔日山洪暴发,若非孩童之指引,恐已葬身鱼腹。
今日得以重生,实乃天命所赐。
贤者遂决定,从此远离尘世纷扰,与家人共度余生,致力于研究自然,传承文化。
岁月如梭,贤者年事已高,然精神矍铄,仍致力于研究。
家人亦随贤者之志,共度晚年。
而那孩童,亦成为贤者之弟子,传承贤者之学,弘扬自然之道。
自此,贤者与家人,以及弟子,皆在山林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而那庐舍,虽已毁于洪水,然贤者心中之庐,却因孩童之指引,得以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从 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 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 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 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 帝嘉纳焉。
悦 〈形〉(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动〉喜,喜欢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悦亲戚之情话。——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胜(形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动〉1.胜任,禁得起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2.战胜,打败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六国论》 3.胜过;超过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 洞庭一湖。—— 宋·范仲淹《岳阳 楼记》
〈副〉尽;完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可胜道也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 ”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 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
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
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
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4.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 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
无何:不多久,一会儿。蒲松龄《山市》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 悟为山市。”
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背诵本堂课的知识点,以备提 问抽查。
谢谢!
1.货、市:兼有买进、卖出两个意思,根据语境翻译。 2.无几①很少,没有多少 [very few] 如:所剩无几
② 没有多久;不久 [before long] 如:无几死于任
3.尊老①位尊年老。《北史万俟洛传》:“初, 神武以其 父 晋 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
②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 汉 应 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 有弱小,愿相随。”
3.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 钱粮,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
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
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
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 “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 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
文言文复习
《彻里传》
何子平世居会稽,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 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 若不可寄至其实,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 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凯之 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 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须臾:不久。李朝威《柳毅传》:“须臾 ,宫中皆恸哭。” 姚鼐《登泰山记》:“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已而:不久。欧阳修《醉翁亭记》:“已 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也。”
寻:不久。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间:一会儿。韩非《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加〈动〉
(1) 增加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2) 放在上面,加上 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3) 施加;强加
给予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名〉
(1) 益处;好处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 也》
安(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形〉安定;安全;安稳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副〉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代〉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少间、少时:稍过片刻,过了一会儿。 蒲松龄《狼》:“少时,一狼径去。” 未几:不久。林嗣环《口技》:“未几,
夫齁《口技》:“既 而儿醒,大啼。
俄、俄而:一会儿,不多久,片刻。蒲松 龄《促织》:“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 。”李朝威《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 波间。”“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 。”“俄而祥风庆云,融融恰恰,幢节玲 珑,箫韶以随。”林嗣环《口技》:“俄 而百千人大呼。”
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 “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 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 毋恐。”他栅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 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5.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 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表“不久”的词
4.尊上:对他人父母的敬称。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文言文《彻里传》的第二、 三、四段中的疑难之处。
1.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 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邳二州, 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鳏寡孤独:泛指老弱无依的人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 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少顷:一会儿,一刻工夫。林嗣环《口技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 寂然,无敢哗者。”
逾时:过了一会儿。蒲松龄《山市》:“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 ”
有顷:过了一会儿。李朝威《柳毅传》: “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顷刻:一会儿,不多久。蒲松龄《狼》: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 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