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6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2019-2020第一单元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新人教版选修]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导学目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背景;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忧思”的方法。
《杂诗十二首(其二)》:朗读品味诗句,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越中览古》: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一剪梅》: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此词中蕴含的情感。
《今别离(其一)》:1.学习黄遵宪诗歌革新的精神;2.体会诗人在表现离愁别绪上的新意。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1)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代表作品:《咏怀》《大人先生传》。
(2)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
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
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代表作品:《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2.背景解读(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旋涡之中。
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
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2)《杂诗十二首(其二)》《杂诗》是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距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
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自己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3)《越中览古》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咏怀八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六)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义士还家尽锦衣..锦衣:华丽的衣服B.归定留滞..不留滞:停留不动C.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
这里代指在外的丈夫写给自己的信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提前做好准备解析:选D D项中的“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2.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月色、拂衣寒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
B.《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浏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
诗歌写了越王勾践灭吴一事。
C.《一剪梅》中词人直抒胸臆,忽而由室外走进室内,忽而又从室内步出室外,愁思忽而“才下眉头”,旋又“却上心头”。
D.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
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
而《今别离》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
解析:选C C项,“直抒胸臆”错,《一剪梅》抒情婉转曲折、含蓄蕴藉。
3.名句默写。
(1)夜中不能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徘徊将何见,。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2) ,素月出东岭。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有志不获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3)越王勾践破吴归,。
(李白《越中览古》)一种相思,。
(李清照《一剪梅》)(4) ,顷刻不少留。
[黄遵宪《今别离(其一)》],快乘轻气球。
[黄遵宪《今别离(其一)》]参考答案:(1)起坐弹鸣琴忧思独伤心(2)白日沦西河日月掷人去(3)义士还家尽锦衣两处闲愁(4)钟声一及时所愿君归时二、诗歌鉴赏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课堂训练大全Word解析版《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1.熟读背诵这些诗歌,增强语感,提高文学素养。
2.了解这些作者的身世和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1)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
好学博览,尤慕老、庄。
他反对名教,向往自然,旷达不拘礼俗。
他不愿与新起的司马氏政权合作,故而纵酒谈玄,不问世事,作消极的反抗。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2)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
二十九岁那年,他为生活所迫,开始步入仕途。
此后的十三年间,做了几任小官。
由于他个性高洁,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每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
四十一岁那年,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
他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家,从此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
直到晚年,不改初衷。
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六十三岁。
.(3)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李白就出生在那里。
大约在他五岁时,随家从碎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
他父亲何以要隐瞒名字,因何迁居蜀,成了千古之谜。
不过这可能是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作业与测评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徘徊.(huí) 薄帷.(wéi)孤鸿.(hóng) 倏.不见(shū)B.悲凄.(qī) 罗裳.(cháng)留滞.(zhì) 玉簟.秋(tán)C.菱.歌(líng) 须臾.(yú)万钧.(jūn) 杳.悠悠(yǎo)D.流露.(lòu) 绸缪.(móu)顷.刻(qǐng) 鉴.明月(jiàn)答案 C解析A.“徊”读huái。
B.“簟”读diàn。
D.“露”读l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咆哮环顾袒护无所适从B.破绽蜂会忧思省吃简用C.粉末渲泄表率风驰电掣D.飘零抉择笔画并行不背答案 A解析B.蜂—峰,简—俭。
C.渲—宣。
D.背—悖。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日沦.西河沦:落下B.薄帷鉴.明月鉴:鉴别,欣赏C.红藕香残玉簟秋.秋:秋凉,秋意D.并力..生离愁并力:一起,合力答案 B解析鉴:照。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典故的一项是(3分)( )A.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B.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C.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D.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答案 B解析石尤,即石尤风。
传说古代有商人尤某娶石氏女,情好甚笃。
尤远行不归,石思念成疾,临死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
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
”后因称逆风、顶头风为“石尤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B.鲍勃·迪伦对民间文学史尤其是英美民歌歌词传统的挖掘、借鉴和发挥,充满了经典意义和启发性,深具知识分子的自觉,大大开拓了诗歌领域。
高中语文选修1.3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含解析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鉴.别(jiàn)哀号.(háo)徘徊.(huí) 夜不能寐.(mèi)B.沉沦.(lún) 驰骋.(chěng)唱和.(hé) 孤注一掷.(zhì)C.鹧.鸪(zhè) 春殿.(diàn)玉簟.(tán) 悄.然无声(qiǎo)D.绸缪.(móu) 倏.然(shū)留滞(zhì) 杳.无音讯(yǎo)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帷幕商榷文过饰非飞皇腾达B.缘分倦殆不经之谈老羞成怒C.坐落差池浮想联翩甘之如饴踌躇披星带月弥天大谎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50710007)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
孤鸿号.外野号:哀号。
B.荡荡空中景.景:景色。
白日沦.西河沦:落下。
C.义士还家尽.锦衣尽:完毕。
红藕香残玉簟秋.秋:秋凉、凉意。
D.不眠知夕永.永:长久。
望影倏不见倏:疾速,忽然。
项,“鉴”意为“照”;B项,“景”通“影”,意为“月光”;C项,“尽”意为“全,都”。
4.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忧思独伤心B.只今惟有鹧鸪飞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D.念此怀悲凄项,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5.名句默写。
(1),。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2)越王勾践破吴归,。
,只今惟有鹧鸪飞。
(3)。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4)花自飘零水自流。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2)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3)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咏怀八十二首杂诗十二首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导学案(含答案)
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备课人高二语文备课组第1课时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学习目标1、注意诗歌节奏,朗读并背诵。
2、了解五位作者,诗歌大意,把握五首诗歌的主要特点。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基本特点,背诵诗歌学习难点把握文章的基本特点。
任务驱动请把握五首诗歌的节奏。
知识链接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哲学,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等,借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除诗歌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赋六篇。
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集》。
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
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
2、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高中语文 16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
【与名师对话】2014年高中语文1-6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学生用书P27)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 )装载.(zài )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ɡ ) 驰骋.(chěnɡ )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 绸缪.(miù )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 倏.忽(shū ) 金衣玉食解析:A项,“号”应读“háo ”。
C项,“缪”应读“móu ”。
D项,“金”应为“锦”。
答案:B2.下列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荡荡空中景B.徘徊将何见C.眼见双轮驰D.亦不畏石尤解析:A项,“景”通“影”,月光。
答案:A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孤鸿号.外野号:哀号B.气变悟时易..时易:时节变换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白日沦.西河沦:沉沦解析:沦:落下。
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将何见(来回走)夜中..不能寐(夜里)B.气变悟时.易.(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夜长)C.义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在锦帛上的信)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解析:A项,“夜中”在此句中指中夜、半夜。
答案:A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答案:A6.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巩固练习-高二语文人教新课标
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红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A、玉簟.(diàn)倏.(shū)地绸缪..(chóu liáo)B、落帷.(wéi)箪.(dān)食鹧鸪..(zhè gū)C、旧苑.(yuàn)红藕.(ǒu)驰骋.(chěng)D、悲凄.(qī)衣襟.(jìn)鉴.(jiàn)明月2、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不能寐(夜里)..将何见(来回走)夜中B、气变悟时易..(夜长)..(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C、义士还家尽锦衣..来(写在锦帛上的信)..(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1—6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
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博览群籍,尤好《老》《庄》。
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以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
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
使者以告,籍更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
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高中语文提升训练6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含解析中国古代诗歌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义士还家尽锦衣..锦衣:华丽的衣服B.归定留滞..不留滞:停留不动C.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这里代指在外的丈夫写给自己的信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提前做好准备D[D项中的“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2.下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月色、拂衣寒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
B.《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
诗歌写了越王勾践灭吴一事.C.《一剪梅》中词人直抒胸臆,忽而由室外走进室内,忽而又从室内步出室外,愁思忽而“才下眉头”,旋又“却上心头".D.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而《今别离(其一)》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
C[C项,“直抒胸臆"错,《一剪梅》抒情婉转曲折、含蓄蕴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从视觉和触觉写出一幅清冷明丽月夜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通过听觉写出夜的死寂来表现作者孤独忧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诗十二首(其二)》中运用移情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越中览古》中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越中览中》中表现越军气势强大、耀武扬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1.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2019年5月5日
梅花三麓付费文档梅花三麓付费文
10
档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 得!(李清照《声声慢》)
(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2013·湖北高考)
(7)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 慢》)(2013·山东高考)
2019年5月5日
梅花三麓付费文档梅花三麓付费文
18
档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任务四】 品味《一剪梅》精美的语言,体会词作婉约的艺术 风格
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词人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 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试分析。
参考答案:没有。从一个“独”字可看出,词人想借泛舟来消愁,结 果是“愁更愁”。过去和夫君双双击楫,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击 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愁呢?“独”字是“背面 敷粉”的写法,其实她想说的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 快乐啊。
2019年5月5日
梅花三麓付费文档梅花三麓付费文
22
档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相对于一般的七言绝句,《越中览古》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诗作首先从胜利者班师落笔,先说越王破吴,次说战士 还家,借“尽锦衣”有力地写出了破吴后越国充满的欢乐气氛;三句则 从越王宫殿遗址联想到当年充满后宫的如花宫女。整首诗的前三 句写昔,最后一句写今,结构十分特殊。一般的七言绝句若要前后 对比,一般要在第三句转折,第四句作结,两两相对。然而此诗却用 三句写昔,一气直下,极力渲染越国昔日的繁盛,末句突然转折,跌入 今日之荒凉冷落,昔盛今衰之感极为强烈,故而极得后世称道。
课时作业1: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翔.(xiáng)鸟获骋.(chěng)鹧.(shú)鸪B.红藕.(ǒu)玉簟.(tán)罗裳.(cháng)C.锦.(jǐn)书须臾.(yú)绸缪.(móu)D.柁.(tuó)杳.(yǎo)悠悠吹襟.(jīn)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薄帷:薄薄的帐幔B.翔鸟..鸣北林翔鸟:盘旋飞翔的鸟儿C.白日沦.西河沦:落下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C.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4~5题。
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4.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的感受?5.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作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6~7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 iàng):悲伤。
6.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7.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三、语言运用8.某中学高一年级文学爱好者组织了一个文学社,特向同学们征求社名。
请你参照示例的形式,为他们拟个社名,并说明理由。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训练含解析2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根底稳固层]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义士还家尽锦衣..锦衣:华美的衣服B.归定留滞..不留滞:停留不动C.云中谁寄锦书..来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信。
这里代指在外的丈夫写给自己的信D.不许稍绸缪..绸缪:形容提前做好准备D[D项中的“绸缪〞,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2.以下解说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紧扣一个“独〞字,选择如水月色、拂衣寒风、悲鸣孤鸿、盘旋宿鸟等形象,描绘出清冷而凄迷的夜景图。
B.?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
诗歌写了越王勾践灭吴一事。
C.?一剪梅?中词人直抒胸臆,忽而由室外走进室内,忽而又从室内步出室外,愁思忽而“才下眉头〞,旋又“却上心头〞。
D.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
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
而?今别离(其一)?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
C[C项,“直抒胸臆〞错,?一剪梅?抒情婉转曲折、含蓄蕴藉。
]3.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从视觉和触觉写出一幅清冷明丽月夜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中通过听觉写出夜的死寂来表现作者孤独忧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诗十二首(其二)?中运用移情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越中览古?中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1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
高中语文 1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翔.(xiáng)鸟获骋.(chěng)鹧.(shú)鸪B.红藕.(yǒu) 玉簟.(diàn) 罗裳.(cháng)C.锦.(jǐn)书须臾.(yú) 绸缪.(móu)D.柁.(duò) 杳.(yǎo)悠悠吹襟.(jǐn)【答案】C(A鹧:zhè;B藕:ǒu;D襟:jīn)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薄薄的帐幔B.翔鸟..鸣北林盘旋飞翔的鸟儿C.白日沦.西河落下D.不眠知夕永..夜短E.有志不获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答案】D(夕永:夜长)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C.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答案】 B4.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徘徊..将何见B.忧思独伤心..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D.不许稍绸缪..【答案】D(绸缪:今,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古,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5.下面对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的句意,写出了一个孤独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B.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帐照进来,清风吹动我的衣襟。
优美的景色衬托出诗人恬静的心情。
C.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一只孤雀在野外哀号,盘旋飞翔的鸟儿在林中鸣叫。
沉沉黑夜,鸿雁哀鸣,象征了时局的险恶和内心的恐怖,表现了内心的哀伤和反抗。
D.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走来走去还能看见什么,(只能)忧愁忧思独自伤心。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 新人
第一单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wéi)徘徊.(huí)获骋.(chěnɡ)鹧鸪..(zhè ɡū)B.玉簟.(diàn) 绸缪.(miù) 须臾.(yú) 杳悠.悠(yōu)C.倏.不见(yōu) 顷.刻(qǐnɡ) 勾.践(ɡōu) 悲凄.(qī)D.阮.籍(ruǎn) 惟.有(wéi) 万钧柁.(duò) 留滞.(zhì)解析:A.“徘徊”的“徊”应读huái;B.“绸缪”的“缪”应读móu;C.“倏不见”的“倏”应读shū。
答案: 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徘徊孤鸿万里辉B.锦衣鹧鸪寂寥绕指柔C.览古罗裳玉簟一剪梅D.须臾绸缪留滞转如轮解析:“万里辉”应为“万里晖”。
答案: A3.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鉴:照B.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无予和:没有和我应和的人C.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绸缪:做准备解析:“绸缪”这里是形容缠绵不断的离别之情。
答案: D4.下列诗句或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进来,清冷的风吹拂我的衣襟。
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斗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排列成字的雁队回来时,明亮的月光已照满西楼。
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友人的人影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而兴叹。
解析:D项,这里应是“友人坐着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而兴叹”。
答案: D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网络上大规模()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爆发名声大噪演绎 B.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暴发声名鹊起演化 D.暴发声名鹊起演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潺湲古懂憔悴损前合后偃遥岑远目B.栖惶罪孽辩论稿冠冕堂皇插科打诨C.绸缪洋火雨淋铃阿谀献媚错落有致D.踯躅包涵汗涔涔舞榭歌台残羹冷灸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历县.在今乌鲁木齐。
3.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4.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5.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6.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二)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
【诗歌】高中语文第4课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关键字】诗歌第4课时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一、知识积累与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籍贯/慰藉哀号/号哭薄饼/日薄西山B.联袂/假寐鉴别/监生承载/载歌载舞C.投掷/窒息衣襟/禁止和面/一唱一和D.驰骋/伶俜露面/流露悄悄/悄无声息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鉴:审察B.白日沦西河沦:落下C.荡荡空中景景:景色D.气变悟时易易:容易3.下列句子,句式和“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相同的一项是( )A.孤鸿号外野B.欲言无予和C.素月出东岭D.清风吹我襟4.桃花颜色鲜艳美丽,因此诗人常借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不具有这种寓意的一项( )A.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深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丹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每坐台前见玉容,今朝不与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门宿,减却桃花一半红。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保守文化中的各个部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及至,它们或者与时俱进,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保守文化。
A.物换星移演化如果B.物换星移演绎只要C.时过境迁演绎如果D.时过境迁演化只要6.根据语境,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写道:“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我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
A.意思非常清楚,紧紧相连,交互阐明B.交互阐明,紧紧相连,意思非常清楚C.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D.意思非常清楚,交互阐明,紧紧相连7.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学案1: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其一)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一、基础过关1.字音(1)薄帷.( ) (2)翔.( )鸟(3)获骋.( ) (4)鹧.( )鸪(5)红藕.( ) (6)玉簟.( )(7)罗裳.( ) (8)锦.( )书(9)须臾.( ) (10)绸缪.( )(11)杳.( )悠悠 (12)吹襟.( )2.词义(1)薄帷..鉴明月薄帷:(2)白日沦.西河沦:(3)不眠知夕永..夕永:(4)欲言不予和.和:(5)有志不获骋.骋:(6)红藕香残玉簟秋.秋:(7)明知须臾..景须臾:(8)不许稍绸缪..绸缪: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1)阮籍(201~263),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其父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与齐名,同为“”之一。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全身远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小心翼翼。
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2)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别号,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
时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
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诗三大类。
(3)李白(701~762),字,号。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 1-6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学生用书P27)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号.叫(hào )装载.(zài )杳无音信B.凄怆.(chuànɡ ) 驰骋.(chěnɡ ) 落日余晖C.玉簟.(diàn ) 绸缪.(miù ) 花自飘零D.滞.留(zhì ) 倏.忽(shū ) 金衣玉食解析:A项,“号”应读“háo ”。
C项,“缪”应读“móu ”。
D项,“金”应为“锦”。
答案:B2.下列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荡荡空中景B.徘徊将何见C.眼见双轮驰D.亦不畏石尤解析:A项,“景”通“影”,月光。
答案:A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孤鸿号.外野号:哀号B.气变悟时易..时易:时节变换C.并力..生离愁并力:合力,一起D.白日沦.西河沦:沉沦解析:沦:落下。
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不能寐(夜里)..将何见(来回走)夜中B.气变悟时易..(夜长)..(时节变换)不眠知夕永C.义士还家尽锦衣..(华丽的衣服)云中谁寄锦书..来(写在锦帛上的信)D.望影倏.不见(疾速,忽然)归定留滞不.(通“否”)解析:A项,“夜中”在此句中指中夜、半夜。
答案:A5.下列诗句或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B.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解析:A项使用了对偶,B项使用了比喻和对比,C、D两项使用了比喻。
答案:A6.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具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梦山静,霜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解析:B项只写动态。
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7.“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动衬静、象征。
清风吹拂薄帷又反“鉴”明月,仿佛月光在飘洒流淌,加上衣襟的飘抖,造成动感。
但这动又反衬出整个黑夜笼罩之中万籁无声的沉寂之境,象征着现实的黑暗和压抑以及诗人满怀情衷无以倾吐的孤寂之境。
8.“孤鸿”二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孤鸿”与“翔鸟”的形象对比以及“号”和“鸣”的对比来看,这两句承接前面四句,把诗人的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冲突引起的对个人命运的忧虑的心境,表现得更加强烈。
它们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认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词的上阕,首句先写秋景。
词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以景物侧面烘托自己的绵绵思情。
答案:视觉嗅觉触觉10.“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点明相思之情绵绵不断,无法排遣。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
“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1~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悲伤。
1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怀”,采用的是象征手法,“凤凰”象征着诗人,“饮醴泉”“栖山冈”等超凡绝俗的行为对应的是品行高洁,“高鸣彻九州”对应的是才能出众,“延颈望八荒”对应的是志向远大。
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1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3.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
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
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首先要说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出每个字所体现出来的手法,最后总说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答案: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14.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中“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好像是个开放型的题目,其实读过诗歌就明白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很明确的…感叹民生疾苦。
但其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有点难度。
答案:同意后一种意见。
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人的穷苦和作者内心的沉重。
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明确。
(2013·山东省烟台市3月份诊断性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添字采桑子·芭蕉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该词作者创作于南渡以后。
15.请简要概括上片中芭蕉树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能力。
由上阕“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可知芭蕉树树干高大,枝叶繁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
答案:树干高大,枝叶繁茂,叶心舒卷,脉脉含情。
16.词人在下片是如何抒发思想感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的能力。
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可见抒情主人公情感是低沉的。
由注解知此词创作于词人南渡以后。
所以她的情感有客居他乡的孤独苦闷,又有深沉浓重、凄凉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答案:词人通过长夜孤枕难以成眠、雨打芭蕉之声的单调连绵和客居异乡的飘零处境,抒发了深沉浓重、凄凉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四、语言应用17.下面文段横线处空缺的是沈阳世园会的主题,请你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来。
我们与自然,组成世界。
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同为彼此的环境,和谐才能共生,共生才有未来。
“________________”,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答案: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18.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可以想像成六个电影镜头,前三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三个。
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场景】囚室外:春夜,蓝烟罩雨幕。
囚室内:门卫肃立,床榻简朴,灯影暗淡。
【人物】李煜。
镜头一:李煜蜷缩在床上,忽而拥被昏睡,忽而辗转反侧。
镜头二(黑白片):南唐后主王宫,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歌舞《霓裳羽衣曲》正在上演,舞妇娉婷,千娇百媚;南唐后主李煜与众臣纵情欢娱,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镜头三:李煜惊醒,眼神恍惚,满脸痛苦。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答案能大体反映诗句内容,情境想象基本合理,人物神态、动作能传情达意即可。
答案:示例:镜头四:李煜凄苦地披上外衣,走到囚室外,手扶栏杆,朝自己故国的方向深情凝望,陷入痛苦回忆。
镜头五:南唐王宫内一片狼藉,后主李煜率众臣子跪地投降,李煜被宋军压离京城,一步一回首,神色凄苦惊恐。
镜头六:李煜惊魂未定,垂首俯瞰,一两朵桃花在风雨中飘飘摇摇,落在幽暗冷清的溪水上,旋即被流水无情的带走。
目睹此景,李煜想起自己人生际遇,不由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