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杂诗十二首(其二)》精编教案
高中语文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听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歌内容,掌握赏读诗歌思想情感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诗歌感受其韵律、意味,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一课时一、课前导入: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
二、知人论世: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中古时期具有田园色彩的士大夫的典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仕,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
他具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是独树一帜的,对后世文人的影响甚深。
补充: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其理想难以化为现实。
最终躬耕田园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其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1、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2、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3、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学生回忆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归园田居》等。
总结归纳出陶渊明隐逸出世的思想。
那么,归田后的诗人是否真正做到隐逸出世、随性自然了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其二)》这首诗歌来找找答案。
三、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示字音、节奏,学生齐读后赏析诗歌。
四、师生互动,赏析全诗:1.不难发现,这一首写景抒情的咏怀诗,前八句侧重绘景,后六句侧重抒怀。
像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通过“找意象----析意境----抓关键词、句-----悟情感”的方法来赏析。
杂诗十二首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 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导入: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生平经历分为三个阶段:1.居家读书时期(29岁前)2.三仕三隐时期(29岁至41岁)3.彻底归隐时期(41至62岁)三、诗作的相关背景《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
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
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四、疏通诗歌大意五、探讨问题,研习诗歌问题探讨一: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悲凄问题探讨二:诗人为什么“悲戚”?“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问题探讨三: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为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所作的《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二篇,全篇长度4节,每节4句。
该文章为议论文体,主旨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慨和怀疑。
该篇文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诗歌的韵律和使用的典故上。
作为一首唐诗,它有着典雅的艺术形式和诗情画意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其学习的重要性所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唐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表达方式;(2)熟练掌握文章的词汇、句式及典故;(3)理解《杂诗十二首》第二篇的主旨,领悟唐代民生状况和人物形象;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和朗读唐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言表现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2)通过分析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活动。
3.情感目标(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爱好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文化成就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唐诗的诗歌表达方式和韵律形式;(2)理解唐代民生状况和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1)梳理文章中的典故,并掌握其含义;(2)掌握唐诗的基本韵律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PPT、图文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讲授,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用词、结构、主题和诗歌表达等。
2.示范法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朗读、欣赏和领会文章的意义和诗情画意。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唐诗和唐代文化影像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唐代文化的初步认识。
二、讲解课文(20分钟)1.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文章,帮助学生浏览全文,分析全文的词句使用和文本要素。
2. 逐节讲解本文的题材、情节、主题、词汇和典故等,重点讲解文章中使用的典故和神话故事(如“阴”、“阳”、“九天”、“仙”等)。
杂诗十二首(其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杂诗十二首(其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杂诗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特点和表现形式。
2.通过学习杂诗十二首,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其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从“杂诗十二首(其二)”入手,涵盖了王之涣、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五位唐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内容涉及到山水田园、人情世态等方面。
通过学习杂诗十二首,深入了解唐诗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在开始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以及杂诗的基本概念,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通过发放相关文学资料和学生自学等方式,让学生预习课堂内容,提前认识杂诗十二首以及作者的相关背景和作品特点,准备与教师进行互动式探讨和交流。
3. 集中教学在传授和阐述相关知识和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杂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杂诗十二首的阅读及作者的创作背景、主题、文学形式等方面,逐一进行讲解和探讨。
例如:(1)《登鹳雀楼》让学生通过字词注释和赏析,掌握作者对壮丽山川和辽阔胸怀的表现方式,深刻理解大家普遍推崇和称誉杜甫作品的原因。
(2)《静夜思》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形象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孟浩然的心灵世界和清新的与世无争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3)《赤壁》介绍《赤壁》的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了解刘备、周瑜等战力背后的人情细节,以及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发学生对于以和为贵的深刻思考。
(4)《上邪》通过对这首王之涣的诗歌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了解其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独立自由的向往和冒险精神的倡导,开阔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创新意识。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9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2、过程与方法:教师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疏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他便是陶渊明。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赏析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
(多媒体播放图片)二、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三、知人论世,文化大百科视频简介(陶渊明)让我们带着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再次走进陶渊明。
四、陶渊明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也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有请同学为我们朗读《归园田居》。
他确实是一个自由的真挚追求者,人性的坚决守卫者,幸福的终极向往者,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他的肩膀上负着炎黄子孙精神的月亮,守护了无数人心中最纯净的角落,可是他却在归隐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有请同学为我们朗读《杂诗十二首》(其二)五、请几位同学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
背景补充介绍:这首诗是陶渊明50岁时写的,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离他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心情舒畅,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漏出个中情思。
杂诗集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集十二首其二教案
引言
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欣赏和理解《杂诗集十二首》中的第二首诗。
通过深入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美学价值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学目标
理解《杂诗集十二首其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
步骤一:背景介绍(10分钟)
通过简要介绍《杂诗集十二首》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和诗歌的整体特点。
步骤二:朗读理解(15分钟)
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杂诗集十二首其二》。
分组讨论,尝试理解诗歌中的隐含意义和情感表达。
步骤三:主题分析(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主题并进行讨论。
提示学生考虑诗歌中可能存在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步骤四:修辞手法分析(2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拟人等。
分组讨论,找出诗歌中的典型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步骤五:情感体验(15分钟)
让学生表达对诗歌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并理解不
同人对同一诗歌可能产生的不同情感。
步骤六:小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
法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结合本节课
所学的分析方法,写一篇简短的评论。
教学评估
分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贡献
独立完成的作业质量和思考深度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参考资料
杂诗集十二首其二》的原文和翻译学生选取的自己喜欢的诗歌。
2022年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其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结合陶渊明生平,感受诗中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师生梳理诗意,品析诗人写作缘由,探究诗人的情感归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从而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提供参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品味诗句意思,理解诗中抒发的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寂之情难点:探究诗人选择归隐的必然性,从而感受陶渊明抒怀诗的质与真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歌是一个人内心最柔软处、最深刻处、最真情处的表达,所有文学体裁中,只有诗歌才能让我们看见一个精彩的灵魂穿越时空不朽而来。
〔二〕初赏诗歌,品其诗意1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PPT逐句显示诗句,学生品析,教师指导〕此句“沦〞为落下,“河〞也作“阿〞;“素月〞指白月。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一落一升,时光匆匆;起笔日月,心有乾坤。
首句就能表达诗人笔力之巨。
2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学生品析,教师指导〕“遥遥〞,高远貌,写出纵向距离之远;“荡荡〞,广阔貌,写出横跨空间之广,月洒清辉,无限光明,荡荡辉景,光明澄澈。
此二句,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
问题1:此时美景可能触发诗人怎么的情怀呢?〔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答:自然永恒广阔,岁月如梭,时光流逝。
3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学生分析,教师指导〕“房户〞指房门,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貌似诗人并没有我们直接,反而宕开一笔,由室外转室内,让我们在感受广阔的月色之后,聚焦一点。
夏去秋来,季节轮回,岂止月色让人生悲,四季匆匆,气候易变,不也让人哀叹。
4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学生分析,教师指导〕问题2:诗人不眠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答复,教师点拨〕答:诗人感觉敏锐,内心细腻,由日月、气候、季节的变换,想到人生苦短,所以心生悲伤,难以入眠。
5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学生分析,教师指导〕“和〞读去声,此指交谈。
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两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教法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l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人教版-语文-高二《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一、教学目的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戚”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移情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悲戚”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导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也是这样一个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
一、作家作品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
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系组诗,约作于晋义熙十年(414)前后,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课文所选为其中的第二首。
二、诗歌鉴赏1.师问: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生答:悲戚。
2.师问: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生答:“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结合诗人生活背景讨论)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生答: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高二语文教案杂诗十二首(其二)
杂诗十二首(其二)课时两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教法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作者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l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XX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案标题:《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诗,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自然景物的美好感受。
2. 培养学生对杂诗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杂诗,发展他们的文学表达和想象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师生共同回顾上堂数课所学习的杂诗特点,如自由的词调、形象千变万化等。
- 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介绍的《杂诗十二首》及其创作背景。
2. 感知与理解(15分钟)- 教师出示《杂诗十二首其二》的全文,并简要介绍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景物。
- 分析诗中所描述的景物的特点,如草木葱郁、昆虫飞舞等。
- 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诗中颜色、声音和气味等细节描写。
-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描写的理解与感受。
3. 文本解读(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杂诗十二首其二》。
-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描写的效果。
4. 创作实践(2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绘画或摄影作品,展示与诗中景物相似或相关的场景。
- 学生选择一幅作品,以《杂诗十二首其二》为创作源泉,创作一首自己的杂诗。
-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学生交换自己的创作,相互欣赏,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 邀请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讨论各自的杂诗之间存在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出杂诗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教案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制作一本《杂诗十二首》的读书笔记,包括对每首诗目的理解、喜欢的诗句等。
2.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其他杂诗的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并组织学生分享和讨论。
3.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出示某种自然景物的照片,并请他们创作一首杂诗描述此照片。
教案评价:通过此教案的设计,学生在阅读与理解《杂诗十二首其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知和理解诗中描绘的美丽自然景物,还能通过创作自己的杂诗,拓展他们的文学表达和想象力。
《杂诗十二首》教案二:意境与情感的糅合
《杂诗十二首(其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它是一首意境与情感相融合的唯美诗歌。
在这篇教案中,我们将探讨这首诗歌的意境如何与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唯美情怀。
一、诗歌背景及意境描述
王之涣所作的《杂诗十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象,春风吹拂着大地上的万物,融化着冰雪,唤醒了大地万物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歌采用了平仄相济的七绝诗形式,描绘了唐代春日景象的美好与感人之处。
二、意境的描绘
王之涣所描绘的春日景象非常美好,诗歌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开头,表现出春天的生命力和不灭的希望,传达了春季回归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望。
接下来诗句中以“春风吹”、“半夜雷轰”、“古木”、“飞花”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中不同场景下的细节,使整首诗歌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三、情感的表达
《杂诗十二首(其二)》中的意境与情感在诗歌中非常融合,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惜。
整首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十分真挚而不失优美,富有诗人即兴创作的特点。
四、读后感
读完《杂诗十二首(其二)》,我感受到这首诗歌带给我的深深情感。
它描绘了春天中不同场景下的美好与感人之处,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中。
同时,诗歌中所包含的珍惜生命和向往美好的情感,也让我对生命的喜悦和美好充满了感悟和思考。
《杂诗十二首(其二)》是一首意境与情感相融合的唯美诗歌。
它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递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向往美好的情怀,让我们对生命的特别感悟充满了深深的感动。
这首诗歌不仅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也是我们今天读者所能体会到的文学之美。
《杂诗十二首 (其二)》教学设计 杨丽
领悟作者创作意图
从意象、构思、意境、情感的角度比较此诗与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的区别。(诗歌比较阅读)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明确(1)意象比较
阮诗:明月、清风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也象征志趣的高雅、品行的高洁。孤鸿、翔鸟象征内心的孤寂。
陶诗:白日、素月浩荡光明,可见渊明光风霁月的胸怀。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生平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陶渊明为官十三年,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决心归隐田园,不再出仕。但隐居后的陶渊明,表面上过得安逸、恬淡,却始终未曾忘记现实,对腐朽社会的不满与壮志未酬的苦恼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的诗作看似悠然平淡,却包含焦灼与悲愤之情。这首诗就展示了他的这种痛苦,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光阴虚掷中矛盾不安的心境。
学生已经学过一定数量的陶渊明的诗歌,对陶渊明有一定认识,但大多认识集中在热爱田园生活,厌恶官场方面,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知之甚少,其实,陶渊明的诗作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有关悲情的内容,只是因为陶渊明诗中最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态度与洒脱的情怀使学生忽略了悲情的存在,因此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诗句的意境,才能明白诗歌中所抒发的悲痛,寂寞的心情。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与寡母多在外祖父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四、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杂诗十二首(其二)》获奖教学设计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张小刚一、教材依据:《杂诗十二首(其二)》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古代诗歌,作者为东晋的陶渊明。
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与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蕴涵的意蕴美和情感美。
本单元主要要教会学生学会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欣赏诗歌,就是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中的意旨、作者的情感,与此同时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进而理解诗歌的情感要旨。
二、教学定位:鉴于教学内容的定位,本节课主要的教学主要依托的是思维导引和以本悟本的教学方法。
思维导引,层层递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核心要点;以本悟本,见微知著,深挖文本内在逻辑勾联,提升思维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入门方法,能够读懂浅显的古代诗歌,基本能在教师的课堂实操引导下层层深入,把握诗歌的意旨。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思维导引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已经能基本把握,但以本悟本,对文本内部的信息逻辑勾联思考并不深入,因此在这方面要强化其意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自读体悟,感知文本内容。
2、能力目标:深析研读,理解诗作要旨。
3、情感目标:品评体悟,把握诗人情志。
四、重难点: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五、教学准备:制作ppt演示课件;朗诵MP3音频六、教学过程:1、导入:导入语:通过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导入。
引用“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记载导入,抛出问题:陶渊明晚年是不是依然心怀“猛志”呢?2、目标解读:目标解读目标层级方法实现形式目标知识自主的读诵读解文能力深刻的析悟本析情情感客观的评写作评人3、诵读(活动)读准字音句读,把握诗歌大意形式:小组诵读——集体诵读——音频范读4、导引提问:1)、本诗创作于什么时间?核心明确:夜晚——“素月”、“夜中”……2)、夜晚的景色如何?核心明确:宏大、开阔——“沦西河”、“出东岭”、“万里晖”、“空中景”……5、导引提问:“如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面对如此良夜美景,作者的心里却不是“如无闲事”,而是心事重重。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三维目标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才及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2、细心品味诗中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过程与方法:1、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2、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2、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诗句的意思,诗歌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悲戚”的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阮籍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李白说“花间一杯酒,独酌无相亲”,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陶渊明也是这样一个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杂诗十二首》。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三、品味鉴赏(一)诵读感知1、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悲戚。
2、诗人为什么“悲戚”?“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3篇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目标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细心品味诗中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悲戚”的深意。
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学法设计问题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三、欣赏(一)诵读感知1、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悲戚。
杂诗其二教学设计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河北清河中学李立芳学习目标:1.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悲凄”的方法。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一、课前导入:“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古代文人常常作出的两种选择,就是说,一个人得志时就使天下都为天下苍生做些事,为国家社稷作一番贡献,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
然而一个人的选择真的能那么泾渭分明吗?身在官场,难道就没有过一丝一毫辞官的念头吗?归隐田园,就完全不想以前的政治抱负了吗?恐怕也不尽然吧,其实做出选择后可能依然会有矛盾纠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感受归隐后的他的内心的矛盾冲突吧。
二、回顾作者:陶渊明,一名_,字元亮,自号____,谥号____。
___时期___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明确:潜,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田园。
三、齐读,初步了解诗意。
1.全班齐读全诗。
2.正音,再次诵读。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大致诗意。
四、赏析探究。
1.师问: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生答:悲戚。
2.师问: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生答:“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伸展。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生答: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师问:“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试分析。
生答: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
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4.师问: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杂诗十二首》(其二)》精品教案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
2、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创设。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诗文,提示字音、节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初通大意。
2、师生共同探究主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2、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珍惜美好时光,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
教学重点:1、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抒发的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隐居后的陶渊明已经找到他心中的桃花源,不复苦恼和忧愁,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他的一首隐居后的诗歌——《杂诗十二首》(其二),来看看诗人有着怎样的心迹。
二、作家作品: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
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
三、背景介绍:《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
四、诗歌鉴赏: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找学生朗读,师生对其评价。
3、这首诗最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什么?明确: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是“念此怀悲凄悽”中的“悲悽”一词,即“悲伤”之意。
4、诗人为什么“悲悽”?诗歌如何表现“悲悽”?明确:“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两句揭示了心怀“悲悽”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教学参考
0912 1227
《杂诗十二首(其二)》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
历,知道魏晋门阀士族制度
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
细心品味诗中的意象,
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和意境
创设。
过程与方法:
教师范读提示字音、节
奏,学生参照注释朗读分析
初通大意,师生共同探究主
题、手法、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归隐田园、独善
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寂
寞、苦闷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教法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诗
句的意思,理解诗歌抒发的
悲哀寂寞的情感。
教学方法:涵咏诵读感
受诗歌的韵律、意味,讨论
人生选择的意义。
教学设想: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议一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
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
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二、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三、朗读赏析
1.齐读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
“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诗歌的后六句抒发了何种感情
讨论明确:生命是孤独的,不仅“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连生命须臾不可脱离的时间也无情地抛弃了它,自顾自地奔向前方,把人播种在时间田野上的愿望连根拔走。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人生的好戏还未正式开场,时间的舞台已匆匆撤走了,增加生命密度与质量的愿望也将落空,焉能不“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呢!
时间交替,生命凝止;宇宙无垠,生命孤独;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
这就是杂诗第二首意象的深层结构。
4.分析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1.生死之悲,2.士不遇之悲,3.羁旅、离别之悲,4.孤苦之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5.通读整首诗歌体会独特的艺术构思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诗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
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6.自主朗读探究诗歌的主旨
讨论明确: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陶渊明道出了“不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可以陪自己说话喝酒的知己,从而感叹岁月如梭匆匆而过,空留一个没有实现大志的自己。
诗的结尾把悲伤推向了极致,想到自己坎坷的命途就只能暗自悲凄,到天亮的时候都不能平静下来。
全诗充满对人生的叹息。
这是陶渊明众多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作中的一首。
这种思想在《杂诗十二首其一》、《拟挽歌辞》等诗中多有体现。
四、课外讨论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评]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
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
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此诗起首处气势恢弘:“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万里河山一片宁静肃然,笼罩在月光之下。
望着这浩荡空阔的景象,诗人的心被感动了。
正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浩渺长空,星转斗移,又一次鼓动起诗人潜在的激情。
接下来四句,“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冷风入户,使诗人感悟到季节的交替、时光的流逝,思绪万千,彻夜难眠。
这四句诗承上启下,由此转入伤感悲戚的格调。
诗人本怀有远大的抱负,少年时即有济苍生之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
但是频繁的战乱、黑暗的官场,使这位志高行洁的诗人理想破灭了,只能归耕园田,独善其身。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他的心终于得到了宁静。
可是济世之志未泯,它像一股暗流在诗人心底涌动着,撞击着。
在这样一个晚上,无边的月色,高远的长空,又把它从诗人心底牵引出来。
想起少年时的远大志向,中年的官场磨难,直到行将老矣的现在,怎能不让诗人感慨万千呢!然而“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漫漫长夜里,只听到诗人独自叹息的声音。
这种痛苦的孤独感,并不仅为夜深无人语而来,我们从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以至后来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等等诗句中,都不难找到共鸣。
他们都比世俗之人有更高远的志向,不愿随波逐流,因而都难容于世,也更深的体会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痛苦,这是不可解脱的、刻骨铭心的痛苦。
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后,我们对此诗后面出现的变之音,当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生活的旋涡中逃避开来,停泊在宁静的港湾,但却无法回避自己内心不时而来的风风雨雨。
这可说是此诗的内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