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2020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隐袭起病,表现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持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疑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转诊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1.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治疗;2.已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3.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无其它严重合并症仅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4.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转诊至三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困难;②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有其它严重合并症患者。
三级医院1.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治疗;2.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抑郁症、焦虑症等阿尔茨海默病多学科的评估及治疗;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毒性损害、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等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和治疗;4.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5.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可转下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治疗明确;②合并症已有效控制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
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是一组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
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
每次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痫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痫。
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
长时间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从早期到晚期的变化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从早期到晚期的变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会导致认知和记忆功能的逐渐下降。
病程通常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症状和变化。
早期阶段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期症状,通常表现为轻度记忆问题。
比如,患者可能会忘记刚才发生的事情,忘记约会或者遗忘自己的日常任务。
这些记忆问题可能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开始忘记亲密的人的名字和熟悉的地方。
他们可能会变得困惑、迷失方向,并感受到情绪上的波动。
此外,他们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随着疾病的进行,进入中期阶段,症状会变得更加明显和严重。
患者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记忆问题,有时可能无法记住自己的家庭成员的名字或面孔。
他们的行为可能变得奇怪和混乱,例如迷路、无法找到物品或者重复相同的任务。
此外,他们还可能患有语言障碍,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肢体活动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行走困难的情况。
进入晚期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更加显著和严重。
患者可能逐渐失去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他们可能无法识别自己的家庭成员和熟悉的人,甚至可能忘记自己的身份。
他们可能会变得完全依赖他人的照料,无法自我照顾。
此外,他们可能会丧失生活技能,例如吃饭、穿衣和洗漱等基本自理能力。
他们的肌肉可能会变得僵硬,身体机能逐渐退化。
除了认知和行为问题,阿尔茨海默病可能还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例如,患者可能容易感染,免疫系统可能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失眠和抑郁等情况。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然而,一些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减缓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从早期到晚期显示出一系列不同的变化。
早期阶段通常表现为轻度记忆问题和情绪上的波动,中期阶段症状更加明显,如记忆丧失、困惑和肢体活动困难,晚期阶段则是认知和行为能力的严重退化。
了解病程和症状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这一疾病,并为患者和家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照护。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一、概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
一般在 65 岁以前发病为早发型,65 岁以后发病为晚发型,有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碍等。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病理改变呈弥漫性脑萎缩,镜下病理改变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神经元减少为主要特征。
SP 中心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 rotein,Aβ),NFT 的主要组分是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即tau 蛋白。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遗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确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有4 种,分别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 rotein,APP)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 PSEN1)基因、早老素 2(presenilin 2,PSEN2)基因和载脂蛋白 E (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
其中,前3 种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ApoE 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
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Aβ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诊断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诊断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前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为各型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语言功能及逻辑思维障碍,最终导致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AD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已高达800多万,65岁以上老年人AD发病率在4%-6%,并且呈不降反增态势[2]。
显然,AD已对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攻克AD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瓶颈已刻不容缓。
然而针对AD特异病理生理过程的预防/治疗药物试验始终难以走出失败的怪圈[3-5]。
失败的具体原因虽极其复杂,但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应是关键因素之一,即轻中度AD痴呆患者脑组织已发生不可逆损伤[6]。
据此我们应转变工作思路,扭转重治疗轻预防的误区。
就当前对AD有限的认识,治疗AD的真正希望可能在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研究证实AD存在长达15至20年的临床前期,该期患者脑内已经出现特异性病理改变,但无临床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最终出现认知损害等临床表现[7]。
AD临床前期由于脑组织可能损伤轻微,有望为AD药物试验获得成功提供可能。
于是研究热情投向该期,由此掀起了AD二级预防试验浪潮[8]。
当前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SCD)正成为AD一大热门研究领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CD人群有可能处于AD临床前期,且增加了日后认知下降及进展至AD痴呆的风险[9]。
相关标记物研究也发现SCD人群具有和AD 类似的生理学改变,进一步提示SCD为AD高风险人群[10, 11]。
SCD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再次将AD的防治关口前移,极大地促进了AD二级预防试验研究。
此外,寻找SCD这部分群体具有AD特异性行为学表现和生物标记物对AD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将产生深远影响[12, 13]。
然而由于证据有限,SCD尚无诊断标准,导致各个研究中心对SCD内涵的理解及评估程序、评估工具和内容均大相径庭[14]。
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全文)
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全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1]。
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A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中年龄、性别、家族史和携带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ε4等位基因是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除这些不可控危险因素之外,尚有多种可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
此外,还有多种与AD发生发展相关的保护性因素,包括青少年期文化教育、成年期工作复杂程度以及中晚年业余时间参加社交、认知或智力刺激活动以及体力锻炼活动等[2]。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阻止AD发生或延缓其进展的治疗药物,因此AD 的早期预防尤为关键。
从针对尚未出现AD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的中老年人群识别和管理可控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到基于临床前阶段或已经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人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二级预防,以提高对AD早期预防的重视,从而避免或延缓AD相关的病理改变,降低AD发病风险(Ⅰ级证据)。
我们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AD的一级预防指南,供人群预防和临床实践参考。
【推荐】应加强AD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A级推荐)。
AD的概述一、我国AD的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负担(一)流行病学近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主要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因素流行趋势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AD的患病率和患者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AD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193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万[3],而且老年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3,4]。
2013年一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5.6%[5],结合多项调查表明AD约占痴呆的60%[3,6],因此估计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AD患病率约在3%到4%之间。
阿尔茨海默病病程书写模板
阿尔茨海默病病程书写模板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病理生理学特征: 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患者会逐渐丧失记忆能力,出现一些认知障碍,如认不出亲人、分辨不清方向、语言含糊不清、容易激动、焦虑或者抑郁。
严重者甚至会完全丧失行走能力和自理能力。
AD的病理改变包括: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如失语、失用、失智、淡漠及记忆减退等;临床症状的诊断标准:1.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判断力困难;2.精神活动减退和焦虑抑郁状态。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血脂等。
老年痴呆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遗传。
其他因素包括代谢紊乱(糖尿病)以及营养代谢异常(如铁失衡)。
由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变例如睡眠障碍,而当病情进展到严重程度后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改变,包括性格改变(孤僻胆小),认知障碍及攻击行为等。
当出现以上临床特征时,需要根据 AD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当病情达到较重水平时,需要积极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
1.记忆如果患者能早期发现记忆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由于病发的早期记忆下降较小,所以不容易被注意到,这也使得部分患者被误诊为老年痴呆症。
临床症状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患者容易忘记自己的年龄、姓名、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等。
在病人早期会出现失认、定向障碍等症状。
此外还有早期帕金森病、脑出血等疾病所致的记忆力减退等表现或情况。
病人记忆力减退常见于遗忘事件的突然发生或过程中无法回忆相关内容和记忆的转变。
一般在病人突然或长久地丧失了对以往熟悉的事物和人的知觉的情况下才发病的症状出现;而部分病人在发病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遗忘时间进程的改变(由突然忘记到持久遗忘)情况下才会发病,但他们很少进行回忆。
随着病情发展和大脑退化,遗忘的事件增多也是正常现象。
在此期间患者常常难以回忆相关内容和记忆转变的过程(如对工作性质或者家庭成员)而造成很大障碍以及增加了治疗难度(比如患者难以回忆病人的个人特征);而有一些痴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矫正脑部病变(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则无需手术),但是大多数痴呆患者不能通过手术矫正到原有的状态或改善记忆能力的程度,所以目前尚没有根治 AD危害的方法(例如抑制神经元的损伤)来减轻痴呆症状),也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可供选择。
2024阿尔茨海默病指南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科研投入增加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科研成果的 不断涌现,未来各国政府和企 业将加大对阿尔茨海默病科研 的投入力度,推动该领域的研 究不断深入。
02
跨学科合作加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复杂的疾 病,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来进行 深入研究。未来,跨学科合作 将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科研的重 要趋势之一。
2024阿尔茨海默病 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药物治疗进展与选择 • 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技巧 • 患者日常管理与照护要点 • 预防措施及早期筛查重要性 • 科研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 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 下降、情绪和行为改变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逐渐 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诊断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神经心理测试、影 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学检查等。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 可用于早期诊断。
病程分期及治疗原则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油腻、
高盐、高糖食物。
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太极拳等。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患 者的认知功能和身体健
康状况。
04
患者日常管理与照护要点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2024《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意见
2024《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意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4亿,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约有1507万,预计到2050年我国痴呆患者将达到2898万人,成为严重危害我国老年人群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疾病。
然而,目前以中西医结合诊治和预防AD的方案仍不规范。
《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AD的中西医病因病理机制、诊断方法以及中西医防治等达成共识,旨在为AD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提供指导方案。
A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AD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当前研究认为A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关,其他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胰岛素信号通路障碍、能量代谢障碍等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
家族性AD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早老素1(PSl)基因、早老素2(PS2)基因的突变是导致家族性AD的主要致病原因。
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与散发性AD的关系密切,携带一个或两个£4等位基因可使A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3~4倍或9~15倍。
此外,年龄、性别、家族史、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也与AD发病风险相关。
AD的西医诊断AD痴呆临床诊断的“核心标准”(NlA-AA,2011)以病史和检查证实的认知或行为症状为依据,除符合痴呆诊断外,应具备:(1)隐袭起病,缓慢进展。
(2)报告或观察有明确的认知恶化病史。
(3)在询问病史和检查中发现的早期、显著的认知损害属于遗忘症状或非遗忘症状。
(4)符合排除标准。
一、临床评估病史采集需仔细询问患者本人及其知情者,包括起病时间、起病形式、病程特点及临床症状。
问诊时还要着重询问可能引起痴呆的其他疾病、服用的药物、危险因素及家族史等。
二、神经心理学评估A推荐意见:(1)MMSE可用于痴呆的筛查及认知水平变化的评估(I级证据,A 级推荐)。
呆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
呆病(典型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痴呆诊断标准。
(1)主诉智能缺损。
(2)存在一项或以上明显的智能缺损,如善忘(短期记忆或长期记忆减退)、失语(如找词困难、语言不连贯、错语)、失认(如不能辨认熟人或物体)、失用(如动作笨拙、系错钮扣)、执行不能(如反应迟钝、或完成任务困难等)等。
(3)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部分受累甚至完全丧失。
(4)除外引起智能缺损的其他原因,如郁证、癫狂、谵妄等。
神经心理学检查、MRI扫描或PET或脑脊液检查或基因测序等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C)制订的“阿尔茨海默病操作性诊断标准”(2017年版)(表1)。
表1阿尔茨海默病操作性诊断标准注:AD:阿尔茨海默病;AD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poE:载脂蛋白E;APP: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BNT:波士顿命名测试;CDR: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SF:欧脑脊液;DLB:路易体痴呆;DSR:延迟故事回忆;FDG-PET:使用[F-18F]-氟脱氧葡萄糖检测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血流量的变化;FTD:额颞叶痴呆;HV:海马体积;HVLT: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试;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RI:核磁共振成像,结构MRI检测灰质、白质和脑脊液中的组织变化。
这种技术对于由于神经元损失和萎缩引起的灰质体积变化特别敏感;MTA:内侧颞叶萎缩;Plasma:血浆;PPA: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SEN:早老素基因;TMT:连线测试;VaD:血管性痴呆。
典型AD临床诊断应以病史和检查证实有早期显著的情景记忆损害且MRI显示内侧颞叶萎缩或海马萎缩为核心临床特征,并采用本土化诊断性参数,以减少因语言、文化和种族不同而产生的偏差。
非典型AD不具备早期显著的情景记忆损害和内侧颞叶萎缩的特征,以此鉴别。
虽然AD生物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确证性水平,但检测技术及其分界值还缺乏本土化的统一标准。
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ApoE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
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Aβ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一)临床特征一般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分为“ABC”三大类。
A(activity)是指生活功能改变: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不大,但是从事高智力活动的患者会出现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
随着疾病的进展,工作能力的损害更加突出,同时个人生活能力受损的表现也越发明显。
在疾病晚期,患者在包括个人卫生、吃饭、穿衣和洗漱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完全由他人照顾。
B(behavior)是指精神和行为症状:即使在疾病早期,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如患者变得主动性缺乏、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
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会使精神行为症状恶化,可出现片断的幻觉、妄想(多以被偷窃和嫉妒为主);无目的漫游或外走;睡眠节律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昼夜颠倒情况;捡拾收藏废品;可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性脱抑制、过度进食;有时可出现激越甚至攻击行为。
C(cognition)是指认知损害: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认知损害以遗忘为先导,随后会累及几乎所有的认知领域,包括计算、定向、视空间、执行功能、理解概括等,也会出现失语、失认、失用。
(二)临床评估如果怀疑患者存在痴呆的可能,建议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1.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科检查。
2.精神状况检查。
3.认知测评:认知功能筛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能力评估(ADL)、痴呆严重程度评估(CDR)、认知功能的总体评估(ADAS-Cog),以及专门针对某个特定认知维度的评估如记忆力评估[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语言能力评估[波士顿命名测验(BNT)]、注意力/工作记忆评估[数字广度测验(DST)]、视觉空间能力评估[画钟测验(CDT)]、执行功能评估[连线测验(TMT)]等。
孤独症谱系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
孤独症谱系障碍一、概述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以持续的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缺陷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
该障碍患病率日益增高,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报道的患病率为1/150,2020年上升为1/54。
我国患病率低于美国,但也呈现上升趋势。
该障碍男性更易罹患,通常为慢性终身性病程,常常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是导致儿童精神残疾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并导致严重的疾病负担,是一个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疾病。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晰。
大量研究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遗传度为0.7〜0.9。
孤独症谱系障碍为多基因复杂疾病,数百个基因与其相关。
同时,表观遗传机制也参与发病。
免疫因素也与该障碍相关。
环境因素可增加个体发病风险,包括父母生育年龄大、第一胎或第四胎之后、母亲妊娠前肥胖或体重不足、母亲妊娠前和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暴露于环境污染、先兆流产、宫内窘迫、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等。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可导致个体脑发育异常,包括额叶、颞叶等多个脑区灰质发育异常、杏仁核等多个脑区局部脑功能异常、面孔加工网络等多个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等,某些神经递质系统(如5-羟色胺系统)或神经肽(如催产素)等通路也存在异常,从而使个体出现面孔识别、情感认知、心理理论能力、执行功能、中央信息整合能力等发展受损,产生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
三、临床特征与评估(一)临床特征1. 起病年龄与起病形式孤独症谱系障碍起病于发育早期,多在36个月以内。
其中,约2/3的患儿于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3的患儿在经历1〜2年的正常发育阶段后退行性起病。
2.核心症状ICD-11和DSM-5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分为两大领域,即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的持续性缺陷,以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2020年版)
·全科医学继续教育·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2020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DOI :10.13558/ki.issn1672-3686.2021.001.0021概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
一般在65岁以前发病为早发型,65岁以后发病为晚发型,有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碍等。
2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病理改变呈弥漫性脑萎缩,镜下病理改变以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减少为主要特征。
老年斑中心是β淀粉样蛋白,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组分是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即tau 蛋白。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遗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确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有4种,分别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早老素2基因和载脂蛋白E 基因。
其中,前3种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载脂蛋白E 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
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3临床特征与评估3.1临床特征一般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分为“ABC ”三大类。
A (activity )是指生活功能改变: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不大,但是从事高智力活动的患者会出现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
最新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
最新2020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全文)一、检查推荐(一)临床评估1.认知评估1.1 综合认知评估[推荐意见1]MMSE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对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2B)。
[推荐意见2]MoCA检出痴呆的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对MCI的性能中等,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推荐意见3]ACE-R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1.2 单领域认知评估[推荐意见4]DSR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高(2B)。
[推荐意见5]BNT-30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2B)。
[推荐意见6]CDT-CG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2B)。
[推荐意见7]TMT-B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2B)。
2.行为评估:[推荐意见8]NPI或NPI-Q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2B)。
3.功能评估:[推荐意见9]ADL或IADL检出生活功能障碍的性能高(2B)。
(二)脑影像检查1.结构影像学[推荐意见10]MTA-MRI定义AD痴呆的性能中等,区分AD痴呆与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但鉴别早发型AD与FTD的性能不佳(2B)。
[推荐意见11]MRI头颅平扫和矢状位显影的结构性病理变化有助于鉴别AD与非AD病因(3C)。
2.功能影像学:[推荐意见12]Aβ-PET负荷增加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对MCI的特异度很低(2B)。
[推荐意见13]FDG-PET代谢降低定义AD痴呆的性能较高,分辨AD 与DLB的性能较高(2B)。
[推荐意见14]Tau-PET负荷增加定义AD痴呆的性能高,对MCI的敏感度低(2B)。
(三)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推荐意见15]脑脊液Aβ42浓度降低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 痴呆的性能较高(2B)。
[推荐意见16]脑脊液Aβ42/Aβ40降低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痴呆与非AD痴呆的性能中等(2B)。
[推荐意见17]脑脊液Tau或P-tau181浓度升高定义AD痴呆和鉴别AD与非AD的性能中等,脑脊液P-tau181/T-tau比值降低定义AD 的性能高(2B)。
2021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推荐(全文)
2021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推荐(全文)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占60%~80%,是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AD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首要原因在于难以早期诊断。
为此,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正式成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指南小组,制定了首个AD痴呆诊疗循证指南,供临床医生使用。
1、临床评估综合认知评估的推荐意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检出痴呆的性能较高,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有可接受的准确性,已建立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2B)。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检出痴呆的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对MCI的性能中等,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安登布鲁克认知检查-修订版(ACE-R)检出痴呆和MCI的性能较高,未取得最佳阈值和教育调整值共识(2B)。
单领域认知评估的推荐意见➤中文版故事延迟回忆(DSR)检出情景记忆障碍的性能高(2B)。
➤中文版波士顿命名测试-30项(BNT-30)检出语言障碍的性能中等(2B)。
➤画钟测试-复制图形(CDT-CG)检出视空间结构障碍的性能较高(2B)。
➤中文版连线测试-B(TMT-B)检出执行功能障碍的性能较高(2B)。
行为评估评估AD引起的行为障碍或精神行为症状最常用的量表有神经精神问卷(NPI)和神经精神问卷知情者版(NPI-Q),NPI≥8.0分或NPI-Q ≥10.0分有相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AD痴呆与额颞叶痴呆(FTD)有鉴别价值,可替代使用。
推荐意见:➤NPI或NPI-Q检出精神行为障碍的性能中等(2B)。
功能评估评估AD引起的功能障碍或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包括工具性生活功能(IADL)和基础性生活功能(BADL)。
ADL≥16分或IADL≥10分, 筛查AD痴呆的敏感度、特异度相当(0.90/0.90,0.92/0.93),准确性相同(AUC=0.93)。
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报告的书写原则
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报告的书写原则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种以进行性丧失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撰写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它不仅对于病人的医疗保健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于科学研究与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报告的基本原则和书写要点。
一、报告格式阿尔茨海默病病例报告的格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患者基本信息、主诉和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病程观察等。
在书写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或调整内容,但需要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二、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部分需要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
对于保护患者隐私,可以使用代号或脱敏处理,以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三、主诉和病史主诉和病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要症状和既往病史。
主诉部分可以描述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如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
而病史部分则需要包括患者既往疾病、手术史、用药史、家族史等信息。
四、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医生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因此需要着重记录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如神经反射、运动系统功能、感觉系统功能等。
五、辅助检查辅助检查部分需要列举和描述对患者进行的各种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脑部MRI、脑电图等。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般无明显的异常,而脑部MRI检查和脑电图可以显示相应的神经损伤和电活动异常。
六、诊断和治疗诊断和治疗部分需要明确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七、病程观察病程观察部分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年总目录
•总目录・《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年总目录卷首语年终盘点: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9年七大关键词赵晓军(1:1)信息速递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I)《关于印发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的通知》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1)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6:1)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1)关于做好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3)《关于做好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6)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7)《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解读基层卫生健康司(8:8)《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专家解读赵琨赵锐(8:10)医联体建设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王虎峰(8:12)《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的意见》解读基层卫生健康司(«:14)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9:1)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1)《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4)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5)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II:7)解读《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1:W)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2:1)《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5)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6)政策与法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5:12)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8:1)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8: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10:1)标准•方案•指南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1)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4)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9)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的诊疗药物性牙龈肥大的概述闫梦琪靳赢(4:16)李俊锋靳赢(4: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5:1)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伴牙周炎的诊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5:7)李俊锋靳赢(4:21)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8:3())阿尔茨海默病的概述陈雪齐中华(5:16)精氨酸酶缺乏症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陈雪齐中华(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8:32)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陈雪齐中华(5:20)心脏离子通道病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与预防陈雪齐中华(5: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37)儿童常见营养素缺乏的防治P-S硫解酶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毛桂龙武继宏(6: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0:40)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武继宏毛桂龙12)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11:11)钙缺乏席晓非毛桂龙(6:16)腓骨肌萎缩症铁缺乏李奇毛桂龙(6: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12)锌缺乏的防治毛桂龙展红记(6:22)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专题笔谈瘗疮的诊断和治疗宋丹阳(7:21)疼痛的诊疗老年瘙痒症的诊断和治疗鹿见香(7:24)疼痛的概述逮欣宇苗壮(1:2)尊麻疹的诊断和治疗权锦花(7:26)疼痛的评估方法及临床应用田文垢苗壮(1:3)湿疹的诊断和治疗赵宁(7:28)常用镇痛药物苗壮刘睿涵(1:5)带状疱疹的诊断和治疗李上云(7:31)术后疼痛的药物治疗王乐苗壮(1:B)手足癣的诊断和治疗兰晓鸥(7:33)分娩镇痛田文培苗壮(1:1())神经系统常见病癌痛的治疗姜菲菲苗壮(1:11)多系统萎缩于治华(X:⑸慢性非癌痛的治疗马骁苗壮(1:13)视神经脊髓炎杨艳(8:18)系统性血管炎神经梅毒王薇(X:20)贝赫切特病毕莹(2:3)不宁腿综合征刘艳萍(X:23)大动脉炎孙若文(2:6)线粒体病朱星华(X:26)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奚小淇(2:9)女性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简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段琼玉(2:11)痛经黄河英刘冰于瀚(9:12)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何雅贤(2:14)多囊卵巢综合征黄河英刘冰于瀚(9:13)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杨鸣(2:17)闭经黄河英刘冰于瀚(9:16)乳腺癌的诊疗策略及预防经前期综合征黄河英刘冰于瀚(9:17)非浸润性乳腺癌的诊疗策略绝经黄河英刘冰于瀚(9:19)赵健竹马洁韬韩玲波(3: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黄河英刘冰于瀚(9:21)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石晶(3:9)中医肿瘤治疗概述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治疗策略石晶(3:12)中医关于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姜润哲(1():1())乳腺癌的预后和预防王艳茹马洁韬韩£争波(3:14)中医关于肿瘤的治疗原则翟娜(1():12)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中医治疗肿瘤的途径衣永强(1():15)牙周病治疗的规范流程张耀月靳赢(4:11)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陈桐(1():17)妊娠期龈炎的临床诊治高巍靳赢(4:14)中医"治未病”在肿瘤防治的应用赵霞(1():19)治疗肿瘤的常用中草药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治乳腺纤维腺瘤的概述刘兴安(1(): 22)李丽莉谷明闫继慈 史轲(11: 16)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概述乳腺癌概述 谷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概述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脑蛛网膜炎神经梅毒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昏睡性脑炎谷明闫继慈谷明闰继慈史轲(11: 17)史轲李丽莉(11: 18)闫继慈史柯(11: 20)王薇(12: 14)杨艳(12: 17)于治华(12: 19)朱星华(12: 22)刘艳萍(12: 25)在岗培训园地病史采集——问诊吴钟琪(1:16)体格检查吴钟琪(3:17)胸腹部体格检查吴钟琪(5:23)医院感染学知识吴钟琪(6: 4)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吴钟琪(7:18)病历书写吴钟琪(9:23)发热的鉴别诊断吴钟琪(1():24)疾病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吴钟琪(1():29)腹痛及腹泻诊断吴钟琪(11:21)临床路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路径风湿热临床路径(1: 19)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1: 20)多胎妊娠临床路径(1: 21)羊水过多临床路径(5: 27)早产(顺产)临床路径(5: 28)(7: 9)败血症(成人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路径 (7: 10)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7: 1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7: 13)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8: 34)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8: 35)伤寒临床路径 (9: 36)羊水过少临床路径(9: 37)神经梅毒临床路径 (9: 38)矮水症临床路径(10: 34)尺橈骨干骨折临床路径(10: 35)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11: 28)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路径(201 9年版) (11: 30)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路径(2019年版)(11: 32)妇幼保健初产妇产后早期出现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姚子懿(2: 25)2018—2019年沈阳市铁西区孕妇碘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许春虹(9: 39)特别关注某医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就诊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现状调查 范昕妍(3: 22)东港市2014—2018年HW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单晓颖(3: 25)辽宁省东港市201 9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单晓颖(4: 23)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李玲(4: 26)加强癲痫患者及其照顾者人文关怀的思考牛迪张凤华(8: 39)某地区针剌伤护士护理职业生活质量和工作投入情况分析郑丹(9: 47)沈阳市铁西区居民营养相关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许春虹(1(): 42)喉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秦楠(12: 29)慢病管理Orem 自理护理模式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 邢卫珠(4: 29)卫生事业管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思路转变探讨赵瑾(1: 22)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赵瑾(2: 20)53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共性问题及对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西药治疗的临床进展迟东英(2:22)辽宁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现状和思考迟东英(3:27)沈阳市大东区250位居民对家庭医生了解情况调查分析李宇阳孙景芬鲍鹏宇段寒松何佳艺阿拉依•博拉泰郭蓉蓉段瑞欣董泉邑(5:29)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病案管理与应用王姗姗韩爽(7:35)内蒙古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认知调查陆俪平袁军闫志刚王智慧咸本松(7:38)"平战结合”的健康教育实践经验体会李悦晴刘军(7:41)内蒙古地区专科医联体建设探索与思考闫志刚陆俪平王智慧咸本松(8:41)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黄娟兰(9:42)分级诊疗制度下2014—2018年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趋势分析金廷君(9:44)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推广建议王鑫宇王爽(12:32)基于SWOT分析法的县域医院文化建设思考王丽琴(12:36)综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医药物治疗进展袁长友(2:28)沙门氏菌致病性及检测的研究进展宋佳春周宁丽敏(4:32)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郝思佳刘申杜艳梅徐铭王博夫张涓羽于晓松单海燕(4:35)痔疮现代治疗临床研究进展杨健(4:39)非水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冯义伶(4:42)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白«<(5:31)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评价方法及认知功能损害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李婷朱刚(5:34)二甲双脈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进展代泳宇张杰涛(7:69)艰难梭菌性腹泻与药物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综述韩伟娜(7:72)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进展韩伟娜(8:43)王丽(8:47)Er,Cr:YSGG激光在治疗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丁春燕(11:72)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王秀媛(12:39)概述运用《伤寒论》真武汤加减治疗多种疑难杂症体会岳太绘(6:72)临床研究某医院ICU获得性衰弱病原菌感染情况分析李新(1:24)PDCA循环对手术室细菌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孙鑫(1:27)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研究董秀荫李莹符潇(1:3(1)277例带状疱疹住院病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王娟朱俊鸿高秋琳陈宏(1:32)血清癌胚抗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凝血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邵李海王群赵冰赵越高辛露(2:3(1)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I:I配对研究杨淑芬(2:33)奥曲肽两种给药方式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比较高峰杨卓(3:66)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心得体会周素焕(3:69)社区患者入户输液中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效果分析王娜(4:45)延续性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陈秋红李卉(4:48)持续性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探讨缪世茜(4:51)预见性护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贺延丽(4:55)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肾损伤分子-及胱抑素-C对ICU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林长亮冯星火(5:54)CT与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效果分析王琳琳姜蕾(5:57)重症医学监护室亚综合征谄妄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单纯手法复位早期小儿急性肠套叠284例李玲(5:60)儿童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应用心理和行为诱导的效果分析高<(5:63)创伤性截瘫患者实施社区一家庭-医院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顾力(5:66)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王红霞(5:69)大连市中山区和西岗区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病情况分析刘殿勇张静高莉娟张帅许亚坤(5:72)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糖耐量减低的筛查和干预王连平徐雷王妮妮赵莉莉庄小梅陆渊(6:25)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蔡慧强张端秀(6:28)健脾消积汤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聂建军(6:32)盆底电生理评估在初产妇产后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价值王红霞(6:35)快速康复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康复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李丹杨丽华(7:59)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与超声声像特征关系的回顾性分析张瑜(7:63)冰淇淋蛋筒征在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诊断中的价值王东(7:66)普蔡洛尔辅助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效果观察袁媛(8:50)老年高血压患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可溶性ST2与左心室重塑的关系李鹏(8:5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氧疗治疗创伤性创面的效果分析梁冰(9:50)CRP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效果研究董熙远郑瑜陈彪(9:53)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史勉(9:56)嗤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探讨张春梅田艳徐岩(9:59)阴茎折断16例诊治体会丁永学房雨⑴):45)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杨健(10:48)武平杨秀峰折占飞白化天(1():51)磁共振成像诊断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准确性及影像特点总结肇启萌(10:53)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王艳菊刘燕娜徐妮黄惠嫔王珊珊陈洁(11:39)不同卵泡期HMG促排卵疗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妊娠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商娜(11:44)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分析于瀚付燕郭述刘冰(11:48)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影响韩丽颖(12:42)关节封闭试验对膝关节微创手术疗效的影响郭大伟焦军(12:46)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范东巍(12:49)论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在自然流产和胚胎停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蔺美娜陈薪任倪香李欢隋饪赵宁姜森卢永平(1:35)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左心室构型正常高血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效果分析陈曦(1:39)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王蕾张萍权曙霞(1:43)耐药肺结核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付克岩(1:46)参苓白术颗粒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分析刘阔(1:49)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应用的关系分析张丛笑(1:52)左西孟旦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李海英李岚李东升(1:56)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腹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分析魏学婷崔汉民丁宁白久旭武元赫曹宁(1:59)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贺玉敏(1:62)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激素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关系分析周彦华(1:65)偏瘫康复汤在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沈红春(1:68)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分析侯征(1:70)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因素分析徐璐(1:73)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李爱丽黄丽芳刘昊虹(2:36)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刘阔(2:39)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周素焕(2:42)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常规控糖方案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韩悦李富越(2:45)新活素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张颖(2:48)H型髙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郑健(2:51)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手术室护理对策张大海(2:54)老年卧床患者非骨性隆突部位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范昕妍(2:57)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及微循环的影响姚金池杨春露韩忠孝索骥部红韦王兆宁卢赛(2:60)瘢痕子宫或巨大胎儿产妇剖宫产后应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顾彩凤(2:63)中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力特征分析邵洋(2:66)儿童EB病毒感染所致肾损伤临床特点分析史进文(2:69)盐酸氨漠索霧化吸入对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效果分析彭伟史建新刘博王岩(3:30)腹腔镜联合胆道钦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史力军马跃峰刘飞祁春春李媾伊张洪威林美举(3:33)丁苯駄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李芳赵林岩蔺建文赵红玲解丽丽(3:36)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邵李海王群赵冰赵越高辛露(3:39)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毛振立王丽敏(3:42)宫颈癌危险因素的1:1病例对照研究姚子懿(3:4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佟铁壁(3:48)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颅内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孙晓羽曲慧玲(3:51)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及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贾悉(3:54)芬吗通联合米非司酮治疗<2cm宫腔残留效果分析孙卓(3:57)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陈平龚晶李铁志(3:60)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釆用运动控制训练仪进行康复训练对其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的作用效果分析齐珊珊(3:63)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敖小敏叶志典(4:58)不同年龄卵巢癌患者超声声像特征回顾性分析王旦旦(4:61)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杨晓旭(4:6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营养物质代谢紊乱的关系陈燕霞(4:67)强化胰岛素治疗对ICU重症颅脑损伤和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林长亮冯星火(4:70)比阿培南延时输注保守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效果观察房启楼(4:73)不同年龄段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超声及造影特征分析张瑜(5:38)督脉炎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观察张燕王晓燕(5:41)麻醉深度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许文友(5:44)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方案预防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效果及其成本-效果分析吴淑敏刘嘉雯张世倡(5:47)扶正消癥生髓汤辅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观察王旭(5:51)替格瑞洛在非氯毗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韩冰(6:38)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调节作用汪浩(6:41)沙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的改善作用李婷婷(6:44)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崔巍(6:47)CAI25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先兆流产患者预后的研究习文双董熙远艾继辉靳镭(6:50)MIPP0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张斌宋爱莲(6:55)低分子右旋糖軒对胎儿生长受限者母婴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徐挥(6:59)DHI量表和VADL量表对前庭神经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付蓉陈泽雯黄名璐赵晶(6:62)嗨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韩峰(6:65)小切口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颌面颈部感染的临床观察崔振英后群(6:68)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及安全性田艳李宁宋玲梅(7:44)经皮微创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吴柏初吴贤驹罗春强(7:46)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汤和伟(7:50)老年恶性肿瘤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分析许文友(7:53)多重用药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氯毗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李鹏(7:56)双倍剂量氯毗格雷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观察咎双江(8:56)25-餐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关系探讨杨雪(8:59)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舒适护理效果观察李元元(8:62)柄式超声刀在甲状腺开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陈泽陈强(8:66)细菌感染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前白蛋白与降钙素原比值和病情转归的关系探讨解莹(8:69)超声引导臭氧注射联合二乌汤湿热敷治疗炎性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刘玉杰刘冠锦冯路兑振华(8:72)广东省阳春地区宫颈癌患病及其认知情况现状调查姜军(8:75)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反复发作老年阴道炎的效果观察李磊(9:62)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胡娜王俊杰(9:65)沙库巴曲绳沙坦钠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缓解期并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效果观察李鹏(9:69)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神经肌肉刺激式康复疗法效果分析曲竞汪涛臧丽丽刘冰(9:7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髄关节术后镇痛中的价值何晓艳张空张颖王丽平王靖琪张智勇(10:57)医院-家庭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改善作用谭艳杰(10;60)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于敏⑴):63)认知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张明(10:66)重力鼻饲喂养对早产儿早期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张晓格(10:69)低分子肝素轮盘式改良注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明(10:72)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我护理指导中的作用王鹤(10:75)经阴道超声联合MRI动态增强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价值研究赵婷婷(11:51)口腔矫治器对非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腭咽段和舌咽段形态的影响刘芳(11:54)沈阳市某医院初中学生错颌畸形治疗需求现状调查姜子茜⑴:57)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初步探讨王旭(11:60)某医院妊娠期乳腺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闫继慈(1!:63)正念减压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于敏(11:66)。
设立关于老年痴呆强制医疗的法律法规
设立关于老年痴呆强制医疗的法律法规目前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认知训练等。
其中,认知训练是比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刺激大脑神经,让其保持活力,比如多吃一些可以补充营养的食物、多做家务之类。
对于认知训练来说,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和治疗方案。
近日举行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联合民政部、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管理办法。
一、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
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的退行性改变。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5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12秒钟就有一个人患上这种疾病。
老年痴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产生“不敢死”的心理,导致家庭关系恶化,亲人之间也无法正常相处。
老年痴呆患者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活质量也会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社会不稳定。
在此呼吁社会能够正视老年痴呆这个疾病,能够尽早对此进行预防与治疗,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
二、患病原因。
老年痴呆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是由染色体的异常导致。
老年痴呆症与脑外伤、感染等原因相关,而脑外伤是一种高致死致残率严重的疾病。
三、治疗方法目前针对老年痴呆,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治疗方法。
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神经康复训练疗法、心理干预疗法、行为疗法等。
药物治疗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阿托品)、抗胆碱能药物(如异戊巴比妥),抗胆碱能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功能,减轻神经变性和毒性作用;神经系统康复训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度;行为疗法主要是通过一些行为治疗手段,让患者在生活中做出一些主动行为,比如做饭等;四、法律依据我国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症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严重影响社会健康和家庭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管理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管理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总体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 存时间在逐渐延长。
✓阿尔茨海默病的长程管理,既需要专科医生(精神科/神经科)的指导,也 需要老年科医生的支持,更需要社区卫生人员、长期照护机构医护人员的密 切配合。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不同病期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如语言及运动康复、针 对吞咽困难的物理治疗、营养支持、排便训练等,不仅不同专业人员之间需 要很好地沟通协调,不同机构间也应该做到医疗信息共享,以便为阿尔茨海 默病患者提供连续服务。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 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临床特征与评估
临床特征
✓ 一般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分为“ABC”三大类。 A(activity)是指生活功能改变: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下降,对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响
不大,但是从事高智力活动的患者会出现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随着疾病的进展,工 作能力的损害更加突出,同时个人生活能力受损的表现也越发明显。在疾病晚期,患 者在包括个人卫生、吃饭、穿衣和洗漱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完全由他人照顾。 B(behavior)是指精神和行为症状:即使在疾病早期,患者也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如患者 变得主动性缺乏、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周围人较为冷淡, 甚至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会使精神行为症 状恶化,可出现片断的幻觉、妄想(多以被偷窃和嫉妒为主);无目的漫游或外走; 睡眠节律紊乱,部分患者会出现昼夜颠倒情况;捡拾收藏废品;可表现为本能活动亢 进,如性脱抑制、过度进食;有时可出现激越甚至攻击行为。 C(cognition)是指认知损害: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认知损害以遗忘为先导,随后会累及几乎所有 的认知领域,包括计算、定向、视空间、执行功能、理解概括等,也会出现失语、失 认、失用。
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治疗原则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原则包括: ①尽早诊断,及时治疗,终身管理。 ②现有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虽不能逆转疾病,但可以延缓进展,应尽可能
坚持长期治疗。 ③针对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干预为首选,抗痴呆治疗是基本,
必要时可使用精神药物,但应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 ④对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实际帮助,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
性N-甲基-D-天冬氨酸拮抗剂。 ➢用法为初始剂量5 mg,第2 周加量至10 mg、第3 周加量至15 mg、第4 周加
量至20 mg,每日1 次,口服。 ➢对肾功能有损害的患者,美金刚剂量应酌减。
改善认知的药物
✓对中度或中重度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1 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联 合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认知、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精神行为症状。
生活质量。
改善认知的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 ①多奈哌齐:通过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从而提高神经元突
触间隙的乙酰胆碱浓度。可每日单次给药。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睡眠障碍,较严重的副作用为心动过缓。 ➢多奈哌齐的推荐起始剂量是5 mg/d,对药物较敏感者,初始剂量可为2.5
mg/d,1 周后增加至5 mg/d,1 个月后剂量可增加至10 mg/d。如果能耐受, 尽可能用10 mg/d 的剂量,使用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改善认知的药物
✓胆碱酯酶抑制剂 ②卡巴拉汀:属氨基甲酸类,能同时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 ➢日剂量大于6 mg 时,其临床疗效较为肯定,但高剂量治疗时,不良反应也
相应增多。 ➢目前卡巴拉汀的透皮贴剂已经上市,使该药物使用更加方便。
改善认知的药物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美金刚作用于大脑中的谷氨酸-谷胺酰胺系统,为具有中等亲和力的非竞争
临床评估
✓如果怀疑患者存在痴呆的可能,建议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 ➢实验室检查:除常规生化项目(应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外,应重点排除甲状
腺功能异常、维生素B12 及叶酸缺乏、贫血、神经梅毒等可能会影响认知功 能的躯体疾病。 ➢脑电图:用于除外克-雅病等。 ➢脑影像:推荐磁共振成像(包括海马相)除外脑血管病变及明确脑萎缩程度, 亦可考虑通过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反映大脑不同部位的代谢 水平。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 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 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 碍等。
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病因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病理改变呈弥漫性脑萎缩,镜下病理改变以老年斑、 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减少为主要特征。老年斑中心是β淀粉样蛋白,神 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组分是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即tau 蛋白。
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轻度激越和焦虑。 ➢常用的药物如曲唑酮(25~100 mg)、舍曲林(25~100 mg)、西酞普兰
(10~20 mg,要注意QTc间期)、米氮平(7.5~30 mg)等。 ✓心境稳定剂 ➢可缓解冲动和激越行为等症状。 ➢常用药物如丙戊酸钠(250~1000 mg)。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要点为: ①起病隐袭,进行性加重,出现工作及日常生活功能的损害; ②以遗忘为主的认知损害,同时还有非遗忘领域如语言功能、视空间、执行
功能等的进行性损害; ③出现人格、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异常改变。
鉴别诊断
✓在做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前,须排除其他常见的老年期神经与精神障碍,如 谵妄、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期精神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炎症、血管性 认知损害和变性病如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
症状控制后缓慢减量至停药”的原则使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
利培酮起始剂量0.25~0.50 mg/d,最大剂量2 mg/d,分1~2 次给药;奥氮平 1.25~2.50 mg/d,最大剂量10 mg/d,分1~2 次给药;喹硫平12.5 mg/d,最 大剂量200 mg/d,分1~3 次给药。对于高龄(通常为85岁以上)老人,可选 择推荐剂量的1/2 作为起始剂量。
✓2019 年11 月2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钠胶囊用于治 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干预
✓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干预强调以人为本。 ✓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促进和改善功能,促进社会活动和体力活动,增加智
能刺激,减少认知问题、处理行为问题,解决家庭冲突和改善社会支持。 ✓面向患者的非药物干预方法有环境治疗、感官刺激治疗、行为干预、音乐治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遗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目前确定与阿尔茨海默 病相关的基因有4 种,分别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早老素2 基因和载脂蛋白E基因。其中,前3 种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早发型家族性 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载脂蛋白E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
发病机制
✓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和清除失衡 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 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规范 (2020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 HAN
背景
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 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
✓一般在65 岁以前发病为早发型,65 岁以后发病为晚发型,有家族发病倾向 被称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评估
✓如果怀疑患者存在痴呆的可能,建议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 ➢完整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科检查。 ➢精神状况检查。 ➢认知测评:认知功能筛查(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量表)、生活能力评估、痴呆严重程度评估、认知功能的总体评估,以及专 门针对某个特定认知维度的评估如记忆力评估(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 版)、语言能力评估(波士顿命名测验)、注意力/工作记忆评估(数字广 度测验)、视觉空间能力评估(画钟测验)、执行功能评估(连线测验)等。
疗、舒缓治疗、香氛治疗、认可疗法、认知刺激治疗等多种形式。 ✓面向照料者的支持性干预同等重要。 ✓制定和实施非药物干预技术时尤其应注意个体化特点。
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控制严重的幻觉、妄想和兴奋冲动症状。 ➢抗精神病药使用应遵循“小剂量起始,根据治疗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缓慢增量,
临床评估
✓如果怀疑患者存在痴呆的可能,建议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扫描显示β 淀粉样蛋白
或Tau 成像阳性。脑脊液中β 淀粉样蛋白42 蛋白水平下降,总Tau 蛋白和磷 酸化Tau 蛋白水平升高。遗传学检查也可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
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