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基础_1
统计基础习题(1—5章)
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方法D.统计资料2.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3.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中( )。
A.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是毫无关系的B. 统计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C. 若干个统计指标组成了统计指标体系D.统计指标可以决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大小4.统计的三大职能是指( )。
A.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反应职能B.信息职能、认识职能、监督职能C.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D.信息职能、反应职能、认识职能5.标志是指(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6.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7.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8.设某地区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B.统计阶段的连续性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9.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10.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个公司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11.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12.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教育统计学_第一章 绪论
六、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六: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测得值=真值+误差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
四、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注意事项
几个问题
畏难情绪 重点注意使用条件 多做练习
五、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统计学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实验设计
1、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 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目的是将大量零散的、杂乱无序的数字资 料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事物 的全貌及其分布特征清晰、明确地显现出 来。
六、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抽签法:先将总体各个体编上号,这些号 码无大小意义,仅是各个体的代号,每一 个体都要有一个号码。将每一号码写到纸 签上或卡片上,充分混合,任意抽取,抽 到预定的数目为止。
六、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随机数码法:在总体数目较大时,抽签法 不方便,用随机数码表,将各个体先编上 号,从《随机数码表》中任何一个地方开 始,向任何一个方向选取。教育研究中一 般采用不可重复抽样。
二、什么是教育统计学
教育研究数据的特点
研究数据和结果多以数字形式呈现 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数据具有规律性 目标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特征
三、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
学习心理与教育专业的诸课程需要统计学 知识。
从事心理与教育工作的实践需要统计学知 识。
进行心理教育科学研究需要统计学知识。 科学的思维需要统计学知识。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
介绍
本文档旨在规定基础学校教育统计的相关规则。
通过遵守这些规则,我们可以确保教育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基础学校教育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
统计范围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的范围包括所有公立和私立基础学校,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统计指标
1.学校数量:统计每个地区的基础学校数量。
2.学生数量:统计每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总数。
3.教师数量:统计每个学校的教师总数。
4.教育经费:统计每个学校的年度教育经费。
5.教育资源:统计每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
等。
统计方法
1.数据收集:各地区教育部门负责收集基础学校教育统计数据。
2.数据报告:各地区教育部门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
进行报告。
3.数据核实:教育部门需要核实报告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汇总:教育部门将核实后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全国基础学校教育统计报告。
统计周期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的周期为每学年一次,即从九月份开始,到次年六月份结束。
数据保密
为保护学生和学校的隐私,统计数据应当严格保密,并仅用于教育政策制定和改进的目的。
数据使用
统计数据应当用于制定和改进基础学校教育政策,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为学校提供参考。
结论
通过遵守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我们可以确保教育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基础学校教育政策制定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地区教育部门能够严格执行这些规则,并不断完善统计方法,提高教育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
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基础教育统计指标解释1 时间1.1 学年学年是指教育年度,即从本年的9月1日(学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学年末)。
1.2 统计时点统计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本学年初9月1日。
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1.3 统计时期统计时期是指统计数据的区间时间,即从上学年度的学年初9月1日至学年末8月31日时间区间。
如毕业生数、复学等指标为统计时期数。
2 学校(机构)2.1 学校(机构)学校(机构)是指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备案的实施各级各类教育的单位。
2.11 学校(机构)名称学校(机构)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机构)全称。
2.12 学校(机构)标识码学校(机构)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
2.2 办学类型基础教育学校(机构)办学类型包括:幼儿园、小学、小学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职业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工读学校、盲人学校、聋人学校、弱智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
2.21 幼儿园幼儿园是指招收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单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设立幼儿园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合格,并予备案。
2.22 小学小学是指招收适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3 小学教学点小学教学点是指为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实施初等教育不计校数的教学机构。
2.24 初级中学初级中学是指招收普通小学毕业生实施普通初级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5 职业初中职业初中是指招收小学毕业生实施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6 完全中学完全中学是指同时实施普通初级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级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2.27 高级中学高级中学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普通高级中等教育的独立设置学校。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一、概述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主要是为了规范学校的教育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统计对象统计对象主要包括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和各类非全日制学校。
三、统计内容1.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包括学校类别、办学规模、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
学校基本情况统计:包括学校类别、办学规模、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
2. 学生情况统计:包括学生数量、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籍贯等。
学生情况统计:包括学生数量、性别、年级、专业、民族、籍贯等。
3. 教学活动统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等。
教学活动统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等。
4. 学校管理和服务情况统计:包括学校管理、学生服务、教职工待遇等。
学校管理和服务情况统计:包括学校管理、学生服务、教职工待遇等。
四、统计方法统计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网络上报、实地核查等。
所有数据应经过核实并确保真实、准确。
五、统计周期统计周期通常为每学期一次,每学年两次,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临时统计。
六、统计结果的处理和使用统计结果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相关部门,并对外公开。
统计结果可用于教育行政决策、教育研究、教育评估和公众监督等。
七、统计工作的监督和责任每个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应负有责任。
对统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依法追责。
八、统计规范统计工作应遵守国家的统计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统计规范,确保统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基础学校教育统计中,我们应注重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为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基础教育统计填报指标解释及注意事项(幼儿园)
其他用房:以上不能归类的房屋。
4、危房面积:是指年久失修、结构构件受到严重损坏,有倒塌危险,并经房管部门鉴定属于危房的面积。
5、当年新建面积:当年新建面积是指当年竣工交付使用的房屋面积(若拆建,不能用拆除数抵扣)。
幼基3-3表
华侨是指本人是华侨的教职工,不包括华侨的子女。
幼基4表
1、注意: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填报时包括自有的和租用的,其他各类办学条件只填自有的(图书等)。
2、幼儿园占地面积:产权归学校所有(民办学校可包括租用的)占地面积。指学校校园内的土地面积,不包括校园外学校拥有的农场、林场及校办工厂等的土地面积。学校占地面积的计算单位是"平方米",而不是"亩"。
3、校舍建筑面积:是指产权归学校所有(民办学校可包括租用的),已经使用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或临时搭用的棚舍。
教学及辅助用房:各类教室、实验室、准备室、图书阅览室、器材室、微机室、语音室、活动室、劳技室、体育馆等;
行政办公用房:各类办公用房、(小型)会议室、文印档案室、卫生保健室、仓库、值班传达室等;
幼基99表
寄宿生(第1列):住宿在由学校统一管理的学生宿舍里的学生。
住宿面积(第2列):学生宿舍面积(单位:平方米,取整数)
注意:此表今年印刷时遗漏,学校若有以上寄宿生数和住宿面积,请自行在幼基4表下注明:
寄宿生XXX人,住宿面积XXXX ㎡
电脑软件操作时必须保存此表。
非公办幼儿园可例外,这部分非教育部门编制的教职工可填入"教职工数"栏内,公办教师在幼儿园兼课一年以上的可填入"兼任教师"。
《教育统计学》课件
02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
概率论基础
概率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程度。
互斥事件
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独立事件
两个事件之间没有相互影响。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一个事件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连续型随机变量
取值范围为一个区 间。
期望值
描述随机变量的“ 平均值”。
离散型随机变量
取值可以一一列举 出来。
描述性统计方法
总结词
描述性统计方法用于收集、整理、描 述数据,并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 息。
详细描述
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 理、描述和可视化,例如频数分布表 、直方图、箱线图等,有助于了解数 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推论性统计方法
总结词
推论性统计方法用于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并评估推断的可靠性和准确 性。
方差分析方法
总结词
方差分析方法用于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方差分析方法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等,通过比较 不同组数据的均值和变异程度,评估不同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 步了解数据变异的原因。
04 教育统计软件与应用
Excel在教育统计学中的应用
发展历程
随着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育统计学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 的学科体系。
未来趋势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教育统计学将更加注重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新方法 的探索和应用。同时,教育统计学将更加关注跨学科的整合和应用,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 、经济学、社会学等相互渗透,形成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领域。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如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等。
教育统计基础及SPSS软件的使用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
描述统计
3.标准分数 平均值与标准差用来考察与分析同质的统计资料是有价值的,但对于不同质 的考试,如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考试意义就不大。这样就要计算相对位置 量数。相对位置量数有百分等级与标准分数两种。这里就常用标准分数作些介绍。 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它是一种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表 示一个分数在团体分数中所处位置的量数,其计算方法为:由原始分数与平均分 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量数,其符号为“Z”,计算公式是: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
例题1: 某校在教改实验中采用五级计分考核,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数学成绩如下: 实验班:
等第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对照班:
27
7
2
4
0
等第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12
16
11
2
1
规定优秀为90分,良好为80分,中等为70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50分, 问哪个班的成绩较好? 解:实验班 对照班 = (90×27+80×7+70×2+60×4)/40≈84(分) =(90×12+80×16+70×11+60×2+50×1)/42≈79(分)
经比较,实验班的成绩好。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
例题2:
写出3,5,1,9,8的中位数和3,5,1,9,8,6的中位数 解: 3,5,1,9,8从大到小排列为9,8,5,3,1处在最中间的数是5 。
3,5,1,9,8,6共6个数,从大到小排列为9,8,6,5,3,1,排列 后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为5.5,5.5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01 第一章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第二节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术语与符号
第三节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理解与练习
第一节 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
一、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类型
(一)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二)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
(三)从部分到整体与从整体到部分
二、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
一、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类型
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思维实践中,所经常采
教育统计学主要是要在经验主义的观测数据基础上遵循从部分到整体即从样本到总体亦即从样本统计量到总体参数的思维路向归纳概括出统计规律以为教育研究者提供概括性的经验命题之一或者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性的决策依据之一或者为教育实践者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之一
第一章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思想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育统计学的思维方式
......
(三)抽样方法
1、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指,(可获得)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取 为样本个体的概率都不为零的抽样方法。因此,有时也被 称为概率抽样 。 (1)简单随机抽样 ①抽签法 ②随机数码表法 (2)非简单随机抽样 ①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就是依据个体的某 个特征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层级,然后再从每个层级中随 机抽取样本个体的随机抽样方法。 ②整群随机抽样:它抽取的是总体中某些个体所组 成的群体而不是一个个个体本身,而被选中的若干群体中 所有个体就构成了样本。 ③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它是整群抽样与简单 随机抽样的联合运用。
一、总体、样本与个体
(一)总体
总体就是研究者(或调查者)所欲探讨(或 意涵)的那个所有对象的集合。 譬如,江苏省所有中小学名师,截至2006年 10月我国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省区,北京市所 有农民工子女,安徽省所有二年级学生,南京市 所有入学儿童,月平均消费水平在当地平均消费 水平之下的大学生群体,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某 项研究的总体。 1、目标总体 2、可获得总体
1教育统计与测量基础知识
• 某班一次英语考试成绩分布表
见word文档
• 根据次数分布表可以绘制次数分布图。 • 绘制方法:以横轴表示分数,纵轴表示 次数。各条形高度为相应各组的次数, 就可以绘出次数分布直方图。若把组中 点位置和相对应的次数的交点进行连线, 就可以得出次数分布曲线。
某班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次数分布图
• 从上例英语成绩次数分布图可以看出该班的英 语成绩具有如下特点: • ①中间大:该次考试平均分为64.9分,在平均 分周围可能得分的人数最多。 • ②对称性:比平均分高和比平均分低的人数大 体相等。 • ③两头小:和平均分相比,成绩较好和较差的 可能人数逐渐减少,最差和最好的可能性(可 能得分的人数)最少。
标准分
• 例1:某学生期中考试的英 语成绩为80分,全班平均成 绩为78分,标准差5分;期 末考试时英语成绩为70分, 全班平均分为60分,标准差 为5分。试判断该生成绩是 进步还是后退了?
• 该生虽然期末成绩比期中降 低了10分,但是全班平均成 绩却降低了18分。标准差一 样,此时不能只看该生具体 分数的下降,就得出该生的 成绩退步了。其实,该生期 末成绩在全班的学习成绩中 的地位,应该说反而提高了。
成绩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一、教育统计与测量概述
1. 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 科学。具体地说,它是如何搜集、整理、 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 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 理和方法。
2.统计学分类
(1) 数理统计: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 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 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 (2) 应用统计:统计原理在某个行业的 具体应用。如工业统计学、教育统 计学等。
标准分应用
• 比较各个学生成绩在班级中地位; • 比较某个学生两科或多科测验中所得分 的优劣,精确地计算学生的总成绩。 • 确定等级评定的人数。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
基础学校教育统计规则1. 统计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学校教育的现状,提高教育质量,制定合理的政策,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制定本统计规则。
2. 统计范围本统计规则适用于我国所有基础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
3. 统计内容3.1 基本情况包括学校名称、学校类型、学校地址、联系电话、学校负责人、学校网址等。
3.2 师资力量包括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兼职教师数、教师学历结构、教师年龄结构、教师职称结构等。
3.3 学生情况包括在校学生总数、分年级学生数、分班级学生数、学生性别比例、学生民族比例、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等。
3.4 教学设施包括教室数量、实验室数量、图书馆藏书量、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校园网覆盖率等。
3.5 教育经费包括教育经费总额、教育经费构成、生均教育经费、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等。
4. 统计方法采用定期填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5. 数据处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校验,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对异常数据进行核实、修正。
6. 统计报告根据统计数据,编写统计报告,反映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建议。
7. 统计结果应用统计结果将作为制定教育政策、分配教育经费、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8. 统计周期本统计规则每学年进行一次,统计周期为学年学期。
9. 实施日期本统计规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0. 附则本统计规则的解释权归教育部所有。
如有未尽事宜,由教育部负责补充完善。
{content}。
统计基础(第二版)_由建勋_习题答案
(14)您觉得宿舍区和教学楼区的无线网络(CMCC-ZMD-HHXY),网速怎样?( ) A、比较快 B、网速一般但可以接受 C、经常断线 D、其它
(15)当您上网出现故障时,您会求助于? A、自己解决 B、周边同学 C、到电脑医院维修 D、学校网络管理中心
(16)您比较希望校园网提供哪些服务? □校园一卡通明细查询 □学生缴费信息查询 □教室使用情况查询 □学生“奖、贷、助”信息查询
3.校园网收费状况调查问卷。 某学院校园网用户调查问卷
为了改进校园网服务水平、规范校园网服务行为,真正发挥校园网在教学、科研和管理
当中的作用,特制定此问卷,请认真填写,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将以此来改进我
们的工作。
你所在的宿舍楼号
院系
(1)你所在的年级(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作为总体,也可以作为总体单位。如: 要了解某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究目的),总体是该地区的规模以上 全部工业企业,每一个规模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要了解某一企业职工工资情况(研究目的 范围变小),总体是该企业所有职工,总体单位是每一位职工。
4.大量性是总体的量的规定性,即指总体的形成要有一个相对规模的量,仅仅由个别 单位或极少量的单位不足以构成总体。因为个别单位的数量表现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只对少 数单位进行观察,其结果难以反映现象总体的一般特征。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各 个单位至少有一种性质是共同的,同质性是将总体各单位结合起来构成总体的基础,也是总 体的质的规定性。如果违反同质性,把不同性质的单位结合在一起,对这样的总体进行统计 研究,不仅没有实际意义,甚至会产生虚假和歪曲的分析结论。总体各个单位除了具有某种 或某些共同的性质以外,在其他方面则各不相同,具有质的差别和量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 变异。正因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才有必要进行统计研究,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总体中各个 单位之间具有变异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所以有必要采用统计 方法加以研究、才能表明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基础习题(含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4、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6、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
8、所有的统计指标和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
二、填空题:1 、“统计”一词的含义是、和。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和统计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3、标志是说明特征的,分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后者的具体表现是。
4、当我们要研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全部工业企业就构成,而每一个工业企业则是。
5、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属于标志,而工人的性别、民族、工种属于标志。
6 、设备台数、工人人数属于变量,而身高、年龄、体重属于变量。
7、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综合指标法。
8、要了解某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
10、在人口总体中,总体单位是,“文化程度”是总体单位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同质性、广泛性、社会性B、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同质性、综合性、大量性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3、某组五名学生的考试得分分别为:60、 70、80、 85、 90,这五个数字是:( )A 、指标B、标志C、变量值D、变量4、要了解某班40 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40 个学生B、每一个学生的成绩专业技术分享WORD 格式可编辑5、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A、相对数B、绝对数C、平均数6、某学生某门课考试成绩为80 分,则成绩是:( )A、品质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标志值7、某店有 50 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 )A、对 50 个变量求平均B、对 50 个变量值求平均C、对 50 个标志求平均D、对 50 个指标求平均8、某市全部商店作为总体,每一个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市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变量值9、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A、该地区所有职工的工资水平B、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所从事的工种10、统计工作的过程不包括()A、统计调查B、统计分布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四、多项选择题:1、要研究某局所属30 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则:( )A 、总体是某局B、总体是某局所属30 个企业C 、总体是30 个企业全部职工D、总体是 30 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E 、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企业F、总体单位是每一名职工2、下列指标中哪些是质量指标:( )A 、工人劳动生产率B、设备利用率C、新产品数量D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E、废品量F、利润额3、下列变量中哪些是连续变量:( )A、身高 B 、人数 C 、体重D、年龄 E 、设备台数 F 、企业数4、以某市工业企业为总体则下列各项中哪些是指标:( )A、某市某厂职工人数B、全市工业企业总产值C、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平均工资D、全市工业企业数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变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是数量标志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6、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监督职能D、决策职能E、协调职能7、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WORD 格式可编辑A、 2009 年全国人均总产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第二章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一、判断题: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教育统计基础
教育统计基础
教育统计基础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它是教育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工具,为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评估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教育统计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收集: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教育数据。
2. 数据整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编码、汇总等处理,以便进行分析。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等,以揭示教育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4. 数据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和推断,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在教育统计基础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和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教育统计的应用领域,如教育评估、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等。
教育统计基础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现象,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教育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关于教育现象的统计学科,它利用统计方法和技术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教育数据,从而推断和判断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本文将介绍教育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1. 教育统计学的重要性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教育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教育政策制定、教育评估、教学改革等。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对教育领域的问题进行量化描述和解释,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依据。
2. 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在教育统计学中,我们往往无法调查整个总体,所以需要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
在教育统计学中,我们往往无法调查整个总体,所以需要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 变量与指标:变量是指教育统计研究中需要观察和测量的特征、属性或现象,比如学生成绩、家庭背景等;指标是度量变量的具体方法和工具,比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变量与指标:变量是指教育统计研究中需要观察和测量的特征、属性或现象,比如学生成绩、家庭背景等;指标是度量变量的具体方法和工具,比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如频数、比例、均值等;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的统计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通过抽样误差估计总体参数。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如频数、比例、均值等;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的统计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通过抽样误差估计总体参数。
3. 教育统计学的常用方法- 抽样方法:在实际调查中,我们通常无法对整个总体进行研究,而是通过合理的抽样方法来选取一部分样本,使得样本代表总体。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统计基础1 试题.doc
统计基础综合卷一一,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o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C实质性的科学D方法论的工具性的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具有如下特点()。
A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B数量性C数量性、总体性D具体性、综合性3.普查的目的是()。
A主要用来定期调查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B主要用来搜集不适宜用非全面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C一般用来调查某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D一般用来调查属于某一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4.标准时间是指()o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的起始时间C调查实际登记的时间D进行调查的时间5.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1. 9%B167%C60%D97. 9%6.某企业的利润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6%,则利润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A6%:5%B(6%:5%)—1C106%:105%D(106%:105%)—1.7变量数列中,当变量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A接近于变量值大的一方B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变量值D不受权数影响8.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本需扩大到原来的()oA2倍B3倍C4倍D5倍.9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
A4倍B2倍C3倍D9倍10.某企业今年5月试制新产品,试生产60件,其中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各占一半,则产格率的成数方差为()0A25%B30%C35%D50%11.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13.平均增长速度是()。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⒈大量观察法⒉统计指标⒊标志表现⒋离散变量⒌统计机构二.填空题(0.5×40=20分)⒈统计具有、和等职能.其中是其基本职能。
⒉统计一词包括、和三种涵义;其中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⒊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可概括为、、等。
其中基本特征.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和等阶段。
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和。
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和。
⒍统计总体是由的许多个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它具有、、等特征.⒎统计标志值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和 .⒏变量按期取其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⒐统计机构是从事、、、、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三种。
⒑.《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年制定,于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年制定,于年修改.三。
单项选择题(1×8=8分)⒈数理学派的代表人是( )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⒉在统计学发展过程中,被称为统计学创始人的是()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⒊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在要求总体个单位在某方面具有( )①综合性②同质性③变异性④大量性⒋在调查某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时,总体是()①该市全部农民工②该市每个农民工家庭③该市全部农民工家庭④该市农民工家庭户数⒌在调查某校0605班48名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情况时,总体单位是()①该班48名学生②该班每一名学生③该班4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④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⒍某公司员工王海燕的月工资额为2580元,则“工资"是( )①标志②品质标志③数量标志④数量指标⒎在进行工业普查时,若以一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那么所有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数量指标⑤质量标志⒏随机抽样某公司六名员工进行调查,获取其月工资额的数据分别为1730、2750、2280、2186、1190、1550元。
教育统计基础与spss复习题及答案1
《教育统计基础与spss》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234.56.“65、66、72、83、89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8.9.10111213. 从数量关系的特点看,事物或者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14.15.16.二、判断题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正态分布、t分布与F分布都是对称分布。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A )。
A.指标值B.标志值C.变量值D.数量标志值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B )。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表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确定组数和组距B.抓住事物本质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D )。
1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D )。
A.可靠性B.准确性C.及时性D.随机性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D )。
A.x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B.y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C.y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D.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合格品率D、人口密度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3 教育统计资料的误差
2、系统误差,又称恒定误差,指服从确定 规律的误差。 3、过失误差。一般把明显歪曲事实的误差 称为过失误差。它是由观测过程中的过失 造成的,包括测错、传错、记错、仪器失 灵、取样错误等等。过失误差是不允许的, 应努力避免。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1 教育统计资料的种类 教育统计资料可按多种标准分类,这里介绍 三种分类。 依据资料是否经过整理,分为初级资料和次级 资料 初级资料 初级资料是指由直接事物或现象收集得来、 尚未经过整理的资料,又叫原始资料。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初级资料是第一手资料,比较真实可靠;但 获得初级资料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 间。若所有调查都靠收集出初级资料完成,则 代价太高。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种类 制表的规则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种类 简单表 分组表 复合表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统计表的种类 简单表
人数 平均分 195 79.5 标准差 及格率 优秀率 10.2 81.5 21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4) 确定方式。有开调查会、个别访问、实地考察、 通讯调查、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方式。 教育统计中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5) 实施调查。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 实验 实验研究是在确定预定因子,并实施控
制的情况下,对某种现象(倾向)进行专门考 察的过程。教育实验一般在小范围内,选择条 件尽可能一致的研究对象,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以确定某种现象的因果逻辑关系。 教育实验要有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编 制教育实验方案的过程,称为教育实验设计。
教育统计基础
合肥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戴结林 20115年2月
目录
1. 2. 3. 4.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数据的描述 推断统计 χ 2 检验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1 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1 教育统计资料的种类 1.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 1.1.3 教育统计资料的误差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c、定组数 组数即分组的个数,常用K表示。 K=(R+1)/I d、定组限 组限即一组的界限,也就是每组两端的数字, 较大的一端为上限,较小的一端为下限。组限、 有多种写法,如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0 − 5 a 5 − 10 10 − 15 0 − 4 b5 − 9 10 − 14 0 − c 5 − 10 −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1.2.2 统计表 1.2.3 统计图 1.2.4 数分布表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把数据按照一定次序,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这种表叫做统计表。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统计表的结构 统计表的种类 制表的规则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测验的含义: 测验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和教 育测验等。 无论哪种测验,目的都在依据事物的特征和设 定的法则,获得反映事物特征及其程度的数据。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 调查 调查是在预定因子不确定,又不实施 控制的情况下,对某种现象(倾向)进行专门 考察的过程。 调查的步骤如下: 1) 确定题目。选题要有意义,且是力所能及的。 2) 明确目的。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3) 确定方法。由于统计不以个体为对象,一般采 用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任何一个动态现象都可以理解成是由一定的 静态子现象构成的。把不同的时期调查得来的 静态资料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动态资料。收集 动态资料,一般要做定期的调查,如调查学生 的合格率,要每年进行一次。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依据资料的获得方式,有日常资料和专项 资料之分。 日常资料是指随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而及时收集的统计资料。 专项资料是指为分析和解决某些专门的教 育问题,通过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所收集 的统计资料。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3 教育统计资料的误差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教育统计资料,总在 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很少有完全相同的数据, 即使有,也是偶然的。随着测量工具日趋紧密, 数据的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出现差异的原因 是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存在误差。误差可分为三 类: 1、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由收集资料过程 中的一些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人数
柱形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男生 女生
复合条形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六年级 五年级 四年级 三年级 二年级 一年级 0% 50% 100% 150% 男生 女生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测量有三个要素:
事物及其属性,即测量的对象。 数字或符号。 法则。所谓的法则就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对测 量什么、怎么测量的一种指导或方法的规定。 测量和间接测量之分。
指测验的工作过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程,包括建立量 指对误差的控 表、预测分析、 制,是误差尽 建立常模、实测 测量与测验: 指测题刺激受 等。 引起的反应 可能最小。 测量要通过测验来进行,测验是测量的工具。 (行为)容量 测量是作宏观的、整体意义的测定;测验是作 的大小。 微观的、局部意义上的测定。一般说来,了解 整体比了解局部要困难的多,所以,用的较多 的是测验,而不是测量。 测验是对行为样本进行测定的标准化的系统程 序。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a、在某一标志下所分的各类,能包括符合标 志范畴的所有个体; b、任何个体比有一类可归,没有无类可归的 现象。 (2)相斥原则,指安排类别时,要考虑类和类之 间不至于发生混淆。凡能归入某一类的个体仅 能归入该类,绝不能再有归入其他任何一类的 可能。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2.分类的标准 (1)时间的分类 (2)地理的分类 (3)属性的分类 (4)数量的分类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 观察 测量 教育统计资料来源 调查 实验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 观察 观察是让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活动,研
究者有目的地对对象的言行进行仔细的观看、 纪录的过程。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统计的初级 资料。 观察的优点是方便、自然,可以获得真实的 第一手资料;缺点是只见表面现象,不易辨出 真伪,且易受感情色彩的影响。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2.分类的标准 (1)时间的分类
按照现象发生的时间先后的分类, 叫做时间的分类。 (2)地理的分类 在同一时间的事物,按照所在地区 的分类,叫做地理的分类,又称空间的 分类。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2.分类的标准 (3)属性的分类
按照事物的性质、等级或重要性的 分类,叫做属性的分类。 (2)数量的分类 按照事物本身的大小分类,叫做数 量的分类,通常称为分组。
条形结构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1.2.2 统计表 1.2.3 统计图 条形图
圆形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5% 5% 5% 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 自由职业
75%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1.2.2 统计表 1.2.3 统计图 1.2.4 频数分布表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观察时要注意: 观察时要注意:
1) 对观察对象、事物要有一定知识; 2) 要列出观察提纲; 3) 要及时纪录,记录者不能有偏见。
1.1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
1.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 测量 广义地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
指派数字。 具体地说,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对事物 某一属性给予一个可资比较的数字的过程。 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之分。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1.2.2 统计表 1.2.3 统计图 条形图 圆形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1.2.2 统计表 1.2.3 统计图
条形图
柱形图 复合柱形图 条形结构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年级 初一 初二 统计表的种类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分组表 性别
男生 女生 总计 104 93 197 117 91 208 99 112 211 45 65 110 60 41 101 52 49 101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2 统计表
统计表的种类 班级 性别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1.2.2 统计表 1.2.3 统计图 1.2.4 频数分布表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1 分类原则和标准
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有数据正确地划分 到各个类别中,以反映被研究现象的本质与特 征的工作叫做统计分类。 1.分类原则 (1)周延原则,指分类要完整,不能遗漏。其中 有两层含义: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2 教育统计资料的整理 1.2.4 频数分布表 简单频数分布表 简单频数分布图 累积频数分布表 累积频数分布图
1.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