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渗透压

合集下载

糖尿病渗透压计算公式

糖尿病渗透压计算公式

糖尿病渗透压的计算公式如下:
1. 血浆总渗透压计算公式:血钾加血钠的数值乘以二,加上血糖数,加上尿素氮的数值,单位都是毫摩尔每升。

2. 有效血浆渗透压的数值计算公式:二倍的血钾加血钠的和,加上血糖,单位也都是毫摩尔每升。

高渗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是五十到七十岁左右。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会发生糖尿病高渗昏迷,而使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伴随有意识障碍。

所以在维持人体稳定平衡方面,需要关注血浆渗透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师。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范围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范围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范围
血浆胶体渗透压(或称胶体渗透压)是指血浆中胶体部分(主要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对水的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范围通常在7至9 mmHg之间。

这个范围的维持对于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和血容量非常重要。

胶体渗透压有助于保持血液在血管内的稳定性,防止血液过多滤出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从而维持正常的循环和组织供应。

如果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可能会导致水分在体内过多滞留,引发水肿。

反之,如果过高,可能导致水分被抽出细胞,导致细胞脱水。

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范围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应保持在上述范围内,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白质浓度又高于组织液,所以 血管内外的胶体渗透压并不相等 血浆内较高的胶体渗透压可促使组织液进入 血管,使血管内保留了适量的水分,以维持 循环血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血管内外水 平衡起重要作用
正常的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钠盐、血糖、BUN总共占90%左右 血浆渗透压的升高: 失水、溶质增多
分构成 由晶体物质(如无机离子、葡萄糖、尿素等)形 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由胶体物质(主要由血浆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称为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较大,但由于晶体物质可以
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 因此血浆和组织液的 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
血浆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较小,但由于血浆蛋白分子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
渗透压是一切溶液都具有的一种特性,它是
由溶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 渗透压大小完全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 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颗粒 的大小无关。 各种物质,其颗粒大小、性质虽各不相同, 但每个颗粒产生的渗透效应是相同的。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280—320mOSm/(kg*H2O)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3
食 物
淋巴 血浆 组织 细 液 代谢终产物 胞
CO9 2 O8 2 营养物质
残 渣
呼 气体 吸 2 系 统
O2
7


CO2少 量水10
其他代谢终产 11 物
4 泌尿系统
尿液
汗液
皮5 肤


2)、球蛋白
(1)运载功能 球蛋白是血液中脂类物质(胆固 醇、甘油三脂)的运载工具,这些 物质与它结合形成脂蛋白后,才能 在血液中运输。 球蛋白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甲 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工具。
( 2 )免疫功能
γ球蛋白几乎都是免疫性抗体,它能对抗 或消灭外来的抗原。又称为免疫球蛋白。
大多数新生动物(除啮齿类和灵长类外) 的血浆中几乎没有γ球蛋白,只能依靠吸吮 母体的初乳(胞饮)来获得被动性免疫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
(四)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是一切溶液都具有的一种 特性,它是由溶质分子运动所造成的。 渗透压大小完全取决于单位体积 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 多少,而与溶质颗粒的大小无关; 溶液中溶质颗粒数量越多,形成 的渗透压越大,反之则越小。 渗透压现用帕斯卡(Pa)为单位来表示。
(二)各成分的功能
1、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1)、白蛋白
⑴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75%) ⑵有修补组织的作用; ⑶可作为一些水溶性较低的物质运输工具, 例如,它与游离脂肪酸、胆色素、类固 醇激素结合成复合物后,才能使这些物 质在血液中运输; ⑷血浆蛋白对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能起缓 冲作用,故有助于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作用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作用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

1.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离子和小分子晶体物质,如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膜破裂,血红蛋白逸出而出现溶血。

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使红细胞发生皱缩。

2.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等大分子胶体物质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浆容量具有重要作用。

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综上,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包括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以及调节血液在血管壁内的流动。

血浆渗透压的概念课件.pptx

血浆渗透压的概念课件.pptx

催肽释放酶; K :激肽释放酶; HK :高分子激肽原;
罗马数字表示相应凝血因子
三、抗凝系统 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 ㈠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 酶Ⅲ。(抗凝血酶Ⅲ)
㈡ 蛋白质C系统 包括:蛋白质C、蛋白质S、凝血酶调节蛋
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770kPa 或 5775mmHg)
血浆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1.5 mmol/L (主要是白蛋白)
晶体渗透压:NaCl(80%)、葡
300mmol/L 萄糖、尿素等晶体 物质
四、血细胞生理 (一)血小板的功能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止血 和血液凝固过程。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罗马数字表示相应凝血因子
根据Ⅹ因子被激活的途径,血液凝固可 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凝血途径。
如果凝血过程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 激活Ⅹ因子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内源性凝 血途径。
如果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FⅢ来参与因 子Ⅹ的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外源性凝 血途径。
小 结: 1.凝血过程是一种正反馈,一旦触发就会迅速进
复习思考题
• 简述血型测定原理和输血原则(自学)。
本章重 点
1. 名词解释: blood coagulation、血清、生理止血
2. 问答题: (1)叙述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 组成和作用。 (2)叙述生理止血的过程。 (3)叙述血液凝固发生的条件和过程。思 考正常情况下血液是如何保持流动状态的。
(二)缓冲作用
(三)防御和保护 生理止血; 抵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
功能。
第一节 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和血量 (一)组成
(二)血量 正常成年人为体重的7~8%。每公斤70~

人体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

人体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

人体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
人体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是一种用来衡量人体内液体平衡的指标。

在人体内,血液、细胞和组织间液体之间的渗透压差异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渗透压是指液体通过半透膜时,使溶质浓度高的一侧向溶质浓度低的一侧流动的力量。

人体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渗透压=浓度×摩尔质量×渗透系数。

其中,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摩尔质量是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渗透系数是液体通过半透膜的速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内液体的平衡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液体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在计算人体血浆渗透压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渗透压的影响。

首先,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是影响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蛋白质是血浆中最主要的渗透压调节物质,其浓度越高,渗透压就越高。

其次,电解质的浓度也会影响渗透压。

如果电解质过多或过少,会导致液体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渗透压的计算。

此外,温度和压强等因素也会对渗透压产生影响。

计算人体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人体内液体的平衡状态,以及判断某些疾病的严重程度。

例如,肾脏疾病会导致体内液体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渗透压的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渗透压,医生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人体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内液体的平衡状态,判断某些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渗透压的影响,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血浆是指血液中除去血细胞后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总体积的55%左右。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组成,其中蛋白质是最主要的成分。

蛋白质分子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高度的极性,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和渗透性,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其中,白蛋白约占血浆总蛋白质的60%,主要由肝脏合成。

白蛋白分子量相对较小,分子量约为66kDa,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保水性,能在血浆中形成胶体,对维持血容量、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分子量约为160kDa,主要由肝脏和淋巴组织合成,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能够结合和中和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等。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在血浆中的浓度较低,但能够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血液凝固。

2.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血浆中的无机盐包括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有机物包括葡萄糖、尿素和乳酸等。

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较高,两者以钠离子为主,是维持体内渗透压和离子平衡的重要成分。

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也参与体内呼吸和代谢过程。

尿素是氨的代谢产物,能够通过肾脏进行排泄。

乳酸是体内能量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可引起乳酸酸中毒。

除了以上成分外,血浆中还含有多种激素、酶、抗体、血清蛋白等物质,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和抵抗疾病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血浆中的成分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平衡能够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和内环境的稳定,而各种成分的变化或缺失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补充和维持血浆中各种成分在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血浆渗透压的名词解释

血浆渗透压的名词解释

血浆渗透压的名词解释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的溶质分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或浓度的一个度量。

它是维持体液渗透平衡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维持正常体液量和浓度起着关键作用。

血浆是血液中的一种液体组分,主要由水和溶质组成。

溶质包括电解质、蛋白质、糖类和其他有机物质等。

这些溶质分子在血浆中呈现一定的浓度,形成了血浆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测量通常使用渗透压计。

渗透压计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水分子向半透膜(渗透膜)扩散的速率来计算渗透压。

半透膜是一种能让溶质通过但不让溶剂通过的薄膜。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是由溶质的种类和浓度决定的。

具体来说,主要是血浆中的电解质,尤其是钠、钾、氯等离子,以及蛋白质的存在对渗透压的贡献最为显著。

血浆渗透压在维持正常体液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人体内,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应保持平衡,以确保细胞内外的溶质浓度相对稳定。

这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发挥。

当人体水分摄入或排出失衡时,血浆渗透压可能发生改变,导致体液平衡紊乱。

例如,如果人体摄入了过多的水分,导致血浆稀释,血浆渗透压将下降,这会促使水分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部,导致细胞膨胀。

相反,如果人体排出了过多的水分,导致血浆浓缩,血浆渗透压将增加,这会促使水分从细胞内部流出,导致细胞萎缩。

另外,血浆渗透压的改变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和肾脏功能。

当血浆渗透压上升时,血液更容易被吸引到血管内部,增加了液体体积,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

同时,肾脏的滤过效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尿液中出现渗透物质。

总之,血浆渗透压是维持体液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调节血浆渗透压,人体能够保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咱们聊聊血浆渗透压,这听起来像个医学术语,其实没那么神秘。

就像咱们吃的食物,咱们的血液也有点“盐分”。

简单来说,血浆渗透压就是血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它像个调皮的小魔术师,时刻在调整血液的状态,让咱们身体里的一切都能正常运转。

1. 血浆渗透压的组成首先,血浆渗透压是什么呢?它就是血液里溶解物质的总浓度。

想象一下,咱们的血液就像一杯水,水里溶解了不少盐、糖和其他小东西。

血浆渗透压就是这些“小东西”的总量。

主要包括三大“主力军”:1.1 钠离子:钠离子就像咱们的血液中的主厨,调味品全靠它来掌控。

它在维持血液的渗透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钠离子浓度高,血液的渗透压也高,这样血液就会“拉水”,让咱们的细胞保持干净整洁,不至于胀得像气球一样。

你要知道,钠离子不是想加就能加的,得有个度,过多了血压高,过少了又容易掉价。

1.2 蛋白质:接着,咱们得说说血浆里的蛋白质,这可真是血液中的“精英”。

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等,它们在血液中也是重要的“稳压器”。

这些蛋白质能帮血液保持一定的渗透压,防止体液漏到其他地方。

就好比是咱们家里的一堆调料,虽然不是主菜,但少了它们可就没法调出美味了。

1.3 尿素和葡萄糖:这俩也是血液中的常客,但他们的角色相对比较配角。

尿素和葡萄糖虽然浓度比不上钠离子和蛋白质,但它们也在血液的渗透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尿素好比是生活中的小杂货,虽小却不可忽视,而葡萄糖则是咱们血液的“燃料”,让咱们有力气去迎接一天的挑战。

2. 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了解了组成部分,咱们再来看看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这个东西在身体里可不光是个“数字游戏”,它直接影响到咱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

2.1 维持水分平衡:首先,血浆渗透压就像咱们身体的水管工,它负责把身体里的水分控制得恰到好处。

想象一下,如果血浆渗透压太高,那就像是水管里的水太多,咱们的细胞就会被“挤压”得很痛苦,水分也会流失得很快。

相反,血浆渗透压太低,则像是水管堵了,细胞就会吸水过多,变成小水球,甚至会肿胀。

血浆渗透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血浆渗透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血浆渗透压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的渗透压,是血液中溶质对水的渗透性影响的指标之一。

以下是对血浆渗透压的解释:
血浆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是血浆中溶质对水分子的渗透推动力。

血浆中包含多种溶质,例如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溶解物质。

这些溶质的存在导致血浆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使得水分子会从低渗透压的区域向高渗透压的区域渗透。

正常情况下,人体保持一定的血浆渗透压水平,这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并保证正常的细胞功能。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蛋白质质量浓度影响。

蛋白质是血浆中最重要的渗透剂,特别是白蛋白。

血浆渗透压的调节对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和血压至关重要。

如果血浆渗透压过高,细胞会失去水分,导致细胞萎缩和功能受损。

如果血浆渗透压过低,水分会从血管内部渗透到周围组织,引起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依赖于多个生理机制的调节,包括肾脏的水平衡机制、抗利尿激素(例如抗利尿激素和鸟甾酮类固醇)的分泌和水分摄取量的调节。

了解血浆渗透压有助于理解水和溶质在生理学中的平衡,以及相关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对于身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血浆晶体渗透压名词解释

血浆晶体渗透压名词解释

血浆晶体渗透压名词解释血浆晶体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解的物质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也称为渗透压。

它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血浆晶体渗透压与组织细胞内的渗透压保持平衡,维持了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浓度和压力相等,从而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电解质和水分子。

蛋白质是血浆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能够吸引水分子,从而形成渗透压。

具体来说,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它们能够吸引周围的水分子,形成水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从而使血浆中的水分子向蛋白质分子的方向流动。

这种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水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浓度差和渗透压差。

电解质也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成分之一。

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水中离解成离子的物质,如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镁离子等。

这些离子能够吸引周围的水分子,形成电解质和水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从而形成渗透压。

不同的电解质对渗透压的贡献是不同的,如钠离子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因此它的贡献也比较大。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测量是通过血浆渗透压测定仪来进行的。

这种仪器能够测量血浆中溶解的物质对水分子的吸引力,从而计算出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值。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在285-295mOsm/L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出现一些疾病,如肾脏疾病、肝病、脱水等。

血浆晶体渗透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肾脏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平衡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脏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异常变化。

另一方面,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异常变化也可能导致一些疾病,如脱水、水中毒等。

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测量和调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电解质和水分子。

在正常情况下,血浆晶体渗透压与组织细胞内的渗透压保持平衡,维持了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浓度和压力相等,从而保证了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浆有效渗透压计算公式(一)

血浆有效渗透压计算公式(一)

血浆有效渗透压计算公式(一)
血浆有效渗透压计算公式
在医学领域中,血浆有效渗透压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来评估体液中溶质对于水分子的渗透能力。

血浆有效渗透压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以及肾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血浆有效渗透压的相关计算公式,并提供实际例子进行解释说明。

血浆有效渗透压计算公式
血浆有效渗透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1.血浆有效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其中,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的溶质对于水分子的渗透能力,血浆胶体渗透压则是指血浆中胶体颗粒所产生的渗透能力。

举例解释
下面通过举例来解释以上计算公式的应用。

假设一个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为300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为
25mmHg。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
血浆有效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有效渗透压 = 300mmHg - 25mmHg
血浆有效渗透压 = 275mmHg
因此,该患者的血浆有效渗透压为275mmHg。

通过血浆有效渗透压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患者体液中溶质
对水分子的渗透能力较高。

根据临床经验,当血浆有效渗透压过高时,会导致体液过度吸引水分,导致体液过多。

而当血浆有效渗透压过低时,会导致水分子的渗透能力减弱,使体液减少。

综上,血浆有效渗透压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体液平衡情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血浆渗透压,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概念,其实咱们身体里也有个小秘密,就是它在悄悄地维持着我们的生命。

那么,它究竟是个啥东西呢?别急,我这就给你揭晓答案。

咱们来聊聊血浆渗透压的组成。

简单来说,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溶质(如盐分、蛋白质等),二是水分子。

溶质和水分子在血管内外不断地交换,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

当溶质多于水分子时,血浆渗透压就会升高;反之,当水分子多于溶质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降低。

这个动态平衡就像是一个天平,一边放太多东西,另一边就得加点东西才能保持平衡。

那么,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又是什么呢?这可是个大问题。

咱们先来举个例子吧。

你有没有觉得夏天喝水特别舒服,而冬天喝水就觉得有点苦涩?这就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汗液蒸发得快,身体里的水分需求增加,所以喝水会觉得舒服;而冬天气温低,汗液蒸发得慢,身体里的水分需求减少,所以喝水会觉得苦涩。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血浆渗透压的变化会影响到身体的水分平衡。

现在你知道了吧,血浆渗透压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守护神,它时刻关注着身体的水分需求,并通过调节溶质和水分子的交换来保持水分平衡。

如果血浆渗透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说,过高的血浆渗透压会导致水分从细胞内流向血管外,引起脱水;而过低的血浆渗透压则会导致水分从血管外流向细胞内,引起水肿。

血浆渗透压是咱们身体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指标。

它通过调节水分平衡来维护身体健康。

所以,大家可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哦!记住了吗?多喝水、少熬夜、多吃蔬菜水果......这些都是保持血浆渗透压正常的方法。

当然啦,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最好还是去看医生,让他们给你做个详细的检查。

毕竟,健康可是最重要的嘛!。

血浆渗透压的定义

血浆渗透压的定义

血浆渗透压的定义什么是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是血浆中溶质对溶剂的吸引力,是维持液体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是由血浆中的溶质(如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有机分子)造成的,决定了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溶质交换。

血浆渗透压的计算方法血浆渗透压的计算一般使用渗透压方程:渗透压=溶质浓度(mol/L)×渗透系数。

血浆渗透系数为1,因此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溶质浓度。

血浆的渗透压一般在280-310 mOsm/kg之间。

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和意义血浆渗透压的维持对于维持体内的液体平衡至关重要。

它能够影响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差,调节体内水分的分布,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血浆渗透压还与血浆体积、血压调节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血浆渗透压的影响因素渗透物质血浆中的溶质种类和浓度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关键因素。

主要的渗透物质包括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有机分子。

其中蛋白质是主要的渗透物质,对血浆的渗透压起到重要作用。

肾功能肾脏是体内渗透物质的主要排泄器官,也是血浆渗透压的重要调节器。

正常肾功能能够调节渗透物质的排泄,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水分摄入与排出水分的摄入和排出对血浆渗透压的调节有重要影响。

摄入过多的水分会稀释血浆中的溶质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而排出过多的水分会使血浆中的溶质浓度增加,提高血浆渗透压。

其他因素血浆渗透压还受到体温、血糖、激素等因素的影响。

体温升高会导致血浆的渗透压下降,而降低血浆渗透压会刺激抗利尿激素(如ADH)的分泌,增加尿液浓缩作用,从而增加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临床意义血浆渗透压的测定临床上常用血浆渗透压测定作为水电解质紊乱和渗透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冰点降低法和渗透浓缩法。

血浆渗透压与水电解质紊乱的关系血浆渗透压的改变与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

低渗透压常见于血浆蛋白低下、肾功能异常、饮水过多等情况,可能导致水中毒和低钠血症。

高渗透压常见于血浆蛋白水平升高、尿液排出不畅等情况,可能导致脱水和高钠血症。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

(3)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由肝脏合成。 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 血浆中 的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中的各种 凝血因子,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
2、脂类:包括脂肪酸、甘油三脂、 磷脂、胆固醇及其它酯等
脂类绝大部分与蛋白结合成为易溶 的脂蛋白。脂类的代谢产物是酮体。酮 体增多,大量酮体随尿排出,称酮尿症;
5、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 称为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
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氨和 胆红素等物质,血液中的NPN大部分由 肾脏排出体外,肾机能严重受损时,排 泄受阻, 可出现血中NPN含量上升。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食 化 营养 循
当组织酸性代谢产物大 量进入血液时,碳酸氢钠即 与之作用:
HL + NaHCO3 = NaL+ H2CO3
(乳酸)
H2O + CO2
当过多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碳酸即与之作用,生成弱酸盐, 于是碱度降低。如:
NaOH+H2CO3=NaHCO3+H2O
[盐] PH = PKa + Log
[酸]
NaHCO3/H2CO3,其比率决定血浆的PH 值,正常比率为20,此时机体的PH在 7.35—7.45之间维持相对稳定。 PH值相对稳定还需要其它系统(如呼吸、排 泄等调节)活动的配合。
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多, 称之高血脂症,可酿成动脉硬化。
3、葡萄糖
血中葡萄糖称血糖,机体供 能物质(直接氧化供能)。特别 是非反刍动物的主要供能物质。
4、无机盐
血浆中有多种无机盐 以离子状态存在 重要的正离子有Na+、K+、Ca2+、Mg2 +重要的负离子有Cl-、HCO3-、SO4-2等。 其功能: 1)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2)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

血浆晶体渗透压形成生理意义

血浆晶体渗透压形成生理意义

血浆晶体渗透压形成生理意义
血浆晶体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分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它是维持血液环路中水平衡的关键因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具有以下生理意义:
1. 维持血液循环体液的渗透压平衡
血浆晶体渗透压可以阻止体液从血管渗出到组织间隙,防止水分子离开血管而导致体液丢失。

同时,它也可以促进组织间隙液回到血管内,保持血液循环体液的恒定性。

2. 调节细胞内外环境
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细胞内外环境渗透压的主要决定因素。

适当的渗透压差可以保证细胞内外物质的正常交换,维持细胞的生理活动。

3. 影响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滤过是形成原尿的第一步。

血浆晶体渗透压决定了血液和肾小球滤过液之间的渗透压差,从而影响了肾小球滤过率和原尿的形成。

4. 参与体液调节
当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会引起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刺激下丘脑垂体系统,调节肾上腺释放醛固酮等激素,从而调节体液的重吸收和排出,维持体液平衡。

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细胞内环境、影响肾小球滤过和参与体液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35 4 2 1 97 24
PO22SO42有机酸 总计
3
33 5 280
• 其中钠盐对血浆渗透浓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电中性定律。Na2+在血浆中必伴有相应的阴离 子同时存在。Na盐产生的渗透效应,可用下列公 式计算:Qs=φηC
• 式中Qs:渗透浓度。φ:离解系数,η:电解质分 子生成的离子数。C:毫克分子浓度。 • 当NaCl为135mM/L时: • Qs=0.93×2×135=1.86×135=251.1 mOsm/kg*H2O • 由此可知,钠盐在血浆渗透压浓度中占90% (250/280)。当血浆Na+浓度发生改变时,必将 造成血渗浓度明显的变化。高钠血症时,必伴有 高渗血症。
血浆渗透压
戴南人民医院 ICU 吕顺荣主任
渗透浓度的基本概念
• 血液的渗透浓度,对于机体的体液平 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危重病例 的病情判断以及肾功能监测等方面, 也是值得重视的项目。
(一)渗透浓度与渗透压:
• 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溶液所含的溶质颗粒越多, 则渗透压越高。如果是一个半透膜,将两种不同 渗透压的溶液隔开,此时水份由渗透压低的一方, 向渗透压高的一方转移。如图一所示,漏斗底部 由半透膜组成,刚置于纯水之中时,漏斗中的液 平面和玻璃缸中的液平面处于同一水平。如果在 漏斗中加入氯化钠,则漏斗中的渗透克分子数增 加,与纯水相比,则为高渗液。玻璃缸中的纯水 即向漏斗中转移。结果漏斗中之液平面高于缸中 平面。高出的部分,即为渗透压,以mmHg作为 计量单位。
例如: • 1. NaCl在水中离解为Na+和Cl-。 NaCl的分子量为23+36=58。计算 0.9%NaCl的渗透浓度: 0.9%NaCl=900mg/100ml=9000mg/ 1000ml 9000/58=155mM/L 也即Na+和Cl-各为155mM/L 0.9%NaCl=155+155=310mOsm/kg*H2O
• 由上述计算可知,同样质量的溶质,分子 量越大者产生的渗透浓度越小。反之,分 子量越小者,产生的渗透浓度越大。在溶 液中能离解的电解质。每个离子都是一个 颗粒,都能产生同等效应的渗透作用。如 血浆中的蛋白质,总共占7.3%,其所产生 的渗透浓度却不到1mOsm/kg*H2O。而 0.9%NaCl溶液,却产生310 mOsm/kg*H2O 渗透效应。
二,体液渗透浓度的生理学意义
• 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也包括体液渗透浓度的稳定。 正常人血浆渗透浓度各家报导略有差异,大致在 280 mOSm/kg*H2O. • 血浆渗透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主要受丘脑下部 视前区的“渗透压感受器”控制。当血浆渗透压 浓度有2%的变化时,渗透压感受器即能感受。通 过调节垂体ADH的分泌,使血浆渗透浓度保持稳 定。当血浆渗透浓度上升时,ADH分泌增加,促 使肾小管重吸收。排出高渗尿。反之ADH分泌减 少,排出低渗尿,使血浆渗透浓度恢复到正常范 围。
NaCl mOSm/kg*H2O (g/kg*H2O) 3.094 100
15.930 32.120 500 1000
冰点(℃)
-0.186 -0.929 -1.829
44.980
1400
2.6
冰点渗透压计测得的为总渗透浓度(包括 晶体和胶体)。 目前,国外已有检测胶体渗透浓度的产品。
• •
渗透浓度的计算 渗透浓度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 颗粒数。在溶液中不离解的物质, 每一个分子是一个颗粒。电解质类 溶质,在溶液中离解成阳离子和阴 离子。无论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每一个离子是一个颗粒。 1mM=1mOsm。
冰点下降法的原理:
冰点下降法测得之数值为重量毫渗克分子/公 斤*水(mOSm/kg*H2O)。 • 纯水的冰点为0℃,当加入溶质后,冰点降 低。加入溶质越多,冰点下降愈甚。1公斤 水中加入1M溶质后,冰点下降1.857℃。溶 入1mM溶质。冰点下降0.001857℃。因此, 冰点每降低0.001857℃,即为 1mOsm/kg*H2O,如正常人血浆渗透压浓度 为280mosm/kg*H2O,则其冰点为— 0.001857×280=-0.5199℃.
• 渗透张力可以用渗透浓度或渗透压表示。 渗透压是以压力为单位—毫米汞柱(mmHg) 计量。渗透浓度有重量渗透克浓度 (Osmolality)和容量渗透克浓度 (Osmolarity)两种计量方法。前者以每公 斤纯水中溶质渗透浓度为单位,后者则以 升(血浆)中溶质渗透浓度为单位。前者 为目前常用计量单位。
• 由异常代谢产物增加所致的渗差增大,是 疾病恶化的指标。当渗差值大于40 mOsm/kg*H2O,则预示患者可能在近期死 亡。
The End
• Thanks
• 2. NaHCO3在水中离解为Na+和HCO3. NaHCO3的分子量为23+1+12+16×3=84 计算5%NaHCO3的渗透浓度: 5%NaHCO3=50000mg/1000ml 50000/84=595mM/L 由于NaHCO3离解为Na+和HCO3二个离子。 因此,5%NaHCO3的渗透浓度=595×2=1190 mOsm/kg*H2O • 3. 葡萄糖在水中不离解,以分子形式存在。葡萄 糖的分子量是12×6+1×12+16×6=180.1个分子 葡萄糖仅为1个颗粒。计算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 浓度:5%葡萄糖=50000/180=278 mOsm/kg*H2O
• 如在ECF中加入蒸馏水1.5升,此时ECF增至 1717+1.5=18.5升,Na+由140mM/L降至 123.4mM/L,渗透浓度为247mOsm/kg*H2O。水 分由ECF进入ICF。平衡后你,同样用下列方程计 算得水份和Na+的转移量: • ICF (25+X)C=25×140 • ECF (17+1.5-X)C=140×17 • 结果:C=135(Na+=135mM/L) • X=0.926(升) • 渗透浓度=135×2=270 mOsm/kg*H2O
• 由于细胞内外和血管内外溶液渗透 浓度的变化,可导致水份转移。在 高渗溶液中细胞脱水,在低渗溶液 中细胞肿胀。达到一定程度则可发 生功能损害甚至坏死。
三、血浆渗透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正常血浆渗透浓度的组成 溶质 血糖 渗透浓度(mOSm/kg*H2O) 5
BUN
Na+ K+ Ca2+ Mg2+ CL HCO3-
• 渗透浓度是以溶质中的溶质颗粒(分子和/ 或离子)数量的多少来决定的,所含颗粒 数越多,渗透浓度越大。 • 1g分子(M)物质有6.023×10²个颗粒, ³ 在一公斤纯水中,产生1渗透克分子的效应。 一公斤水中若有6.023×10 ²个颗粒,则产 º 生一毫渗克分子(mOsm)的效应。 • 各种物质,其颗粒的性质,大小虽各不相 同,但每个颗粒产生的渗透效应是完全相 同的。因此,溶液中溶质颗粒数是决定渗 透浓度的唯一因素。
渗透作用表现在生物膜两面,水份由低渗透 浓度的一面进入到高渗的一面。在机体,体 液渗透浓度的改变,可使细胞内外。血管内 外的水分相互转移。 • 例如,一个正常成年男子,体重70公斤, 含水约60%。则含水约60%。则含水量为 42升。其中细胞内液(ICF60%)约25升。 细胞外液(ECF40%) 约17升。细胞内外渗 透浓度呈平衡状态,均为280mOSm/kg*H2O • ICF中K+为140mM/L,ECF中Na+为 140mM/L。
• 冰点渗透压,仅需0.3—1.0毫升标本,即可 检测其检测原理是利用纯水可超冷至-5~8℃,如不搅动可暂不结冰,但极不稳定, 稍加搅动即结冰。水的温度随即上升至平 高峰,及纯水的冰点(0℃)。 • 检测的标本,也利用同样原理。以其冰点 下降的幅度。通过电路转换成 mOsm/kg*H2O的读数。 • 仪器可用蒸馏水和NaCl标准液标化。以蒸 馏水定标mOSm/kg*H2O,以不同浓度NaCl 定标不同的mOSm/kg*H2O。NaCl必需是高 浓度和干燥的。
• 4. 蛋白质正常人血浆白蛋白含量约为4.2%, 白蛋白的分子量为70000,则4.2%白蛋白 的渗透浓度应为42000/70000=0.6 mOsm/kg*H2O .血浆球蛋白约为2.8%,其 分子量为140000,其渗透浓度为 28000/140000=0.2mOsm/kg*H2O。纤维蛋 白含量约为0.3%,分子量平均400000,其 渗透浓度为3000/400000=0.0075 mOs外,血糖和BUN 的浓度亦可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钠盐、血糖、 BUN三种物质以外的成分总共产生的渗透压浓度 小于10 mOsm/kg*H2O.计算血浆渗透浓度可按测 定的上述三物质的数值,以下列公式计算。 • 血浆渗透浓度(mOsm/kg*H2O)=Na+(mM/L) ×1.86+血糖(mg/dl)/18+BUN(mg/dl)/2.8 • 实测值-计算值=渗差。渗差也即三种物质以外的 其他成分所发生的渗透浓度。正常值小于10 mOsm/kg*H2O.渗差大于10 mOsm/kg*H2O.可能 (1)体内产生异常代谢物,如乳酸、丙酮酸等。 (2)输注了三种物质以外的药物。如甘露醇、抗 菌素、三羟甲基甲烷等。输注的物质为钠盐者则 不增加渗差值。
• 当在ECF中加入NaCl 420mM,NaCl离解 成Na+和Cl-。 • Na+(mM)=Cl-(mM)=210mM • 因此,相当于210mM的Na+加入17升ECF 中,每升ECF中Na+增加: • 210/17=12.5mM
• 使Na+由140mM/L增加至152.5mM/L (140+12.5=152.5)。渗透浓度可以粗略的以 Na+的mM/L×2来计算,则加入NaCl后的渗透浓 度为280+12.5×2=305 mOsm/kg*H2O,由于渗 透浓度的变化,ICF的水分向ECF转移,直至渗透 浓度达到平衡。 • 平衡后的Na+(C)和水分(X)的转移量,可用 下列方程测 • ICF (25-X)C=25×140 • ECF (17+X)C=17×140+210 • 解此二元方程后,c=145(Na+的mM/L)。 X=0.86(水转移的升数)。渗透压浓度为290 mOsm/kg*H2O(145×2=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