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教案: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图形。

2.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图形的特征和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形模型、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2. 平台准备:课堂黑板、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形,请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哪个图形。

通过讨论和发言,引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熟悉常见的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适当增删图形的种类。

3. 理解图形特征(15分钟):教师通过图形模型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图形的特征,如边数、边长、角度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总结出不同图形的特点。

4. 集体讨论(15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回答,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例如,“圆形和长方形的不同点有哪些?”,“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等。

5. 实践活动(20分钟):教师分发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亲手剪出不同图形,并粘贴在纸上。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模板或示范作品,供学生参考。

6. 小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图形进行自主拓展,如寻找周围环境中其他的图形,了解更多的图形种类等。

五、课堂延伸活动:1.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中观察周围的图形并记录下来。

2. 开展团队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拼贴、拼图等方式制作图形海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常见的图形,培养了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和合作意识。

北师大版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图形的分类[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P25—26)[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你们想见见吗?展示各种图形。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认知图形的特点1、小组合作,分一分学具师:你把他们分成两类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分并汇报分的情况)生: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师小结:这是按照是否由平面图形分。

哪么平面图形还可以怎样分?(生动手再分平面图形,交流为什么这样分?)汇报:把圆分成一类,其他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师小结:这是按照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你还能再接着来分吗?(学生动手分一分,交流分法)汇报:三角形单独分为一类。

师小结:这是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2、找一找。

展示图形,这些美丽的图形中就有许多基本图形组成,你能找出来吗?学生相互说一说。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认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师: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师: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

师: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2、认知三角形的稳定性试一试三角形。

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学生回忆并汇报生活中见到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的例子,如:大桥,电线杆,电动伸缩门等。

四、总结。

你对所学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五、作业安排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板书设计]图形分类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对长方体、正方体、球的特征有所了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大家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吗?它都有哪些特征?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认识图形》。

二、学习新知:
师:课件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概括其特征;
生:认真观察后,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并进一步指出其特征;
师:课件出示正方体,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概括其特征;
生:认真观察后,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并进一步指出其特征;
师:课件出示圆柱体,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概括其特征;。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6~20页。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要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拼一拼、围一围、画一画等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做”出平面图形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注重练习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利用三维的体认识二维的面、利用已知图形认识未知图形,并在这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积木、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等课时安排 2课时。

认识长方形、正方、三角形和圆 (1)课时练习四 (1)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图形》(新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第16—18页。

教学目标:1.通过用已经认识的立体图形搭一搭、摸一摸、画一画等活动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在分、画、围、印等操作活动中,利用三维的“体”来认识二维的“面”,并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通用8篇)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通用8篇)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通用8篇)《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①通过观测、操作,使同学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初步感知其特征。

会辨别这几种外形的物体和图形。

②培育同学动手操作和观测事物的技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③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同学用数学进行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④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渗透美育和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会辩认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外形为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和玩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设景与激趣课程类型:综合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标识、常识。

2、通过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了解图形标识、常识,懂得要遵守公共规章。

3、要留意安全,遵守交通规章,做一名文明的小市民。

教具预备:课件:常见的图形标识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预备检查同学学具预备状况,稳定同学心情。

二、导入新课1、说一说:在公路上、杂志里、电视里你都见到过哪些图形标识。

2、同学们看几幅交通标识图。

提问:谁能说出这些标识在哪里见过?它们是什么意思?3、出更多的图形标识——斑马线、禁止鸣喇叭、单行道等要求:让同学自由选择画其中的图形标识。

4、每一个同学找一个伙伴,协作他画的标识,表演其含义。

剪一剪:让同学们剪下画好的图形标识相互辨别是什么标记?活动演一演:谁能当交警〔1〕扮演交警的可以戴上大盖帽。

〔2〕也可以利用手中的标识进行表演。

三、作业要求画一组或一幅生活中常见的标识。

四、同学作业同学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速度快的同学画完标识之后可以相互沟通自己画完的交通标识。

课堂延展:可以画想象中的汽车,可以自己设计汽车。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解了各种图形标识、常识,今后同学们肯定要遵守公共规章,遵守社会公德,做一名文明的小市民。

《认识图形》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同学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认识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2.能够辨认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3.学会使用图形的基本特征来做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笔;2.教学资源:幻灯片、图形卡片、学生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使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

第二步:介绍图形的基本特征1.依次介绍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包括边数、边长、角度等。

2.通过幻灯片展示每个图形的特征,并请学生用手指指出每个特征。

3.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这些图形,并请他们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第三步:分类和比较图形1.将图形卡片分发给每组学生,让他们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卡片分类。

2.请学生描述每个分类的特征,并提问他们如何比较不同分类中的图形。

3.让学生用手指指出一些基于特征的相似或不同之处,并由他们解释为什么这些图形被分类到一起。

第四步:练习和巩固1.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能力。

2.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练习。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图形的认知和分类能力的表现;2.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的练习题,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辨认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3.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情况。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并让他们记录下来;2.通过实地参观或网上资源,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几何图形。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形、介绍图形的基本特征、分类和比较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了常见的几何图形。

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幻灯片展示、实物观察、学生练习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提供更多的练习和巩固机会,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

《认识图形》教案(通用16篇)《认识图形》篇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教学内容1、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

教学要求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积木钉子板、水彩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图形。

(板书:认图形)二、新授1、搭积木(1)每一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套积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搭。

分小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拼搭的情况。

(2)提问,观察拼搭的积木,想一想在拼搭的积木中哪些是已经认识的,哪些还不认识?(3)分类:教师从中取出1个长方体,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要求学生把拼搭中的所长方体都拿出来放在一起。

学生用类似的方法,把拼搭的积木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的情况。

汇报分类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认识平面①首先观察长方体,观察各块长方体积木正向着我们的那个面,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说明: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个面,这样的一个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形。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
数学。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2.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点。

3.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教具和学具
1.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模型。

2.学具: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实物或模型。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

2.认识长方体: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沿着长
方体的棱摸一遍,感受长方体的立体感。

3.认识正方体:让学生观察正方体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沿着正
方体的棱摸一遍,感受正方体的立体感。

4.认识圆柱:让学生观察圆柱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沿着圆柱的
侧面摸一遍,感受圆柱的立体感。

5.认识球:让学生观察球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沿着球的表面摸
一遍,感受球的立体感。

6.巩固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将各种形状的实物或模型进行分类,并互相
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8.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具有各种形状的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和分
类。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导学案教案(表格式)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导学案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导学案设计(第二单元)教者:________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对号入座”我会填:1、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2、三角形具有()性。

平行的四边形具有()性。

3、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4、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5、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大于()厘米小于()厘米。

6、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和()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8、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9、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8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另一个角是()度。

10、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9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1、右图中有()个角二、“明辨是非”我会判。

(对的打“√”,错的打“×”)。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小强画了一个三个角分别是50°70°50°的等腰三角形()4、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把一个三角形中一个20°的锐角截去,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60°。

()三、“择优录取”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

A、钝角B、锐角C、直角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A、30°和60°B、45°和45°C、60°和60°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B、2C、34、把一个10°的角先扩大6倍后,再用6倍的放大镜来看,看到的角是()A、10°B、60°C、120°D、360°5、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直角。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一、活动目标:幼儿园数学大纲提出,幼儿园数学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教与学的关系,使幼儿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蹦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要求,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和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在制定本节课教学目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能用用语言、图画或手势语描述自己的图形经验,大胆与同伴交流。

2.能进行创意动作表达。

二、活动重点:初步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区分各种图形。

三、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比较和区分长方形、梯形、菱形。

四、活动准备:学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长方形、菱形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等。

五、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突出观察、比较、启发谈话,大胆发现,使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折一折等方法,知道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且与教法相结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勇于探索,创新,求知的良好品质,这样做,使幼儿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同时要学会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识;(三)巩固强化,完善新知识;1、采用启发式谈话法——活动开始,以幼儿熟知的各种几何拼搭的物体引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长方形、菱形等,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认识各种图形。

2、采用(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重要环节介绍:幼儿自选认识的图形,交流和讨论:这是什么图形?它是什么样的?我看见过什么东西像这个图形?老师观察了解幼儿已经认识到哪些图形,能够说出哪些图形特征和相似物。

《认识图形(二)》单元整体设计

《认识图形(二)》单元整体设计

《认识图形(二)》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认识图形(二)》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一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

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直观描述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分类。

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能在组合图形中说出各组成部分图形的名称;能说出立体图形中某一个面对应的平面图形。

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五种平面图形;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活动;认识七巧板及其组成。

本单元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例1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例2和例3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三)学生认知情况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能够正确辨认立体图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了各种平面图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对于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五种平面图形来说,学生并不难。

但是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二、单元目标拟定1.使学生体会“面从体上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初步感知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正确辨认和区分。

2.用学过的、同样的平面图形拼成学过的或没有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及其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认识图形2优秀教案设计

认识图形2优秀教案设计

认识图形2优秀教案设计教案名称:认识图形2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不同的图形,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学生能够描述图形的特征,如边数、角数和对称性等。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分类和比较。

教学重点:1. 辨别不同的图形。

2. 描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 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难点:1. 描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 进行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工具:1. 物理实物: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模型。

2. 电子设备:电子白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使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请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图形名称。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图形的边数和角数等。

二、认识不同的图形(10分钟)1. 准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实物模型,并展示给学生看。

2. 逐个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和性质,例如圆形是由无限多个等半径的点构成的,正方形有四条边且边长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内角等等。

3. 通过让学生触摸实物、观察特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

三、图形分类和比较(15分钟)1. 提供一些图片或图形卡片,让学生进行图形分类,将相似的图形放在一起。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例如圆形和正方形都是具有对称性的图形,但三角形没有对称性。

3. 引导学生使用逻辑思维进行图形的比较,比如询问学生哪种图形边数最多、角数最多等。

四、小结(5分钟)1. 复习并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回答一些图形相关的问题。

2. 强调图形的重要性和应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图形。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图形的命名和简单分类。

2. 鼓励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更多的图形,如家具、建筑物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认识不同图形和进行分类比较时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认识图形》教学教案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教案设计

《认识图形》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如边长、直径、角度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各种基本的二维图形。

2. 讲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 进行图形识别和描述的练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2. 采用讲授法,讲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二、教学手段1. 实物、模型等教具。

2. 教学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及其特征和性质。

3. 练习题,进行图形的识别和描述的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1. 利用实物或模型,展示各种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讲解1. 讲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圆形的直径、正方形的边长等。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识别和描述方法。

三、实践操作1. 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四、巩固练习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一、教学资源1. 实物、模型等教具。

2. 教学课件,展示各种图形及其特征和性质。

3. 练习题,进行图形的识别和描述的练习。

二、教学材料1. 学生用书,提供图形的识别和描述的方法和技巧。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品5篇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精品5篇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馈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

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方案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方案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方案《《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认识图形二》主题内容简介:首先安排学生认一认这些积木,然后通过描一描、印一印、摁一摁等多种方法引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以后,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面的形状,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特点,形成有关图形的正确表象,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等。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在知识层面上得到巩固和深化,而且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了数学思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学习目标分析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在一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学生可以能辨认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之前有接触过微课,但并没有经常采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让他们自主采用微课进行学习,长时间可能就没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还是需要在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微课可以做一个课后的补充,这样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刚开始可能会抱有很大的好奇心,适应微课后,可能会没有耐心地观看。

学习风格:3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往往思维深度不够、准确性稍微欠缺;4班则较为沉闷,但可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可以对自己不懂的或一知半解的知识点随时都可以观看微课进行学习。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我会让学生在课堂自主观看微课进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教案

认识图形二教案题目:认识图形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和星形的基本形状。

2. 学生能够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3. 学生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点。

教学重点:1. 学习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2. 学习区分不同形状。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卡片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使用图片和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然后展示一些新的图形,如椭圆形和星形,并鼓励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Step 2:学习新知(15分钟)1. 展示椭圆形和星形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名称。

可以使用卡片上的标签来帮助记忆。

2. 请学生描述和比较椭圆形和星形的特点。

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椭圆形的边缘是曲线还是直线?”、“星形有几条尖尖的边?”等等。

Step 3:分类游戏(10分钟)1. 让学生沿着课桌上的一条线站成一列,每人手中拿着一张卡片。

2. 老师会问一个问题,如“请拿着正方形的同学走到前面。

”,学生们根据题目的要求踏上教室的前面。

然后可以逐步提高难度,如“请拿着拥有四条曲线的图形的同学举手。

”。

这个游戏有助于学生区分不同形状。

Step 4: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分发绘图纸和彩色笔给学生。

2. 让学生在绘图纸上绘制他们刚刚学习的图形,并写下图形的名称。

3.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可以画出其他的图形来巩固学习。

Step 5:结束课堂(5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圆形- 椭圆形- 星形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形的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描述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点。

通过分类游戏和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同时,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解释与运用
活动四、练一练
1、学生做试一试。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判断。它们说得对吗?
3、实践活动。动手做一做,验证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重点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的熟练应用
教具
量角器 三角形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比一比
1、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动Fra bibliotek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二、量一量
教具
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说一说
1、出示“走进乡村”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
2、同桌互相交流。
活动二:分一分,想一想
1、把你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把下面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出示淘气的分法。淘气为什么这样分?4、引导学生找出每类图形的特点。A组中的四边形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他们都是平行四边形;B组中的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C组图形的两边都不平行。
7、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8、认识等边三角形。
活动三、猜一猜
1、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活动四、练一练
1、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练习练一练的第3、4题。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课时教案
课题
走进乡村
授课
教学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探索活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180度。
活动三、撕一撕,折一折
3、那么,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二、画一画,算一算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学问题。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3页“填一填”,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角形的边的长,再比一比,填入表内。书上做了一个范例,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是怎样比的,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通过试验,最后你发现了什么,把它填在书上。
3、小结
通过小组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课题
数学欣赏
授课
教学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在欣赏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口表能力,简洁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描述出图形的美。
3、会利用基本的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重点
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难点
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3、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通过操作和观察,体会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4、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5、出示各类三角形,判断以下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教具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动手做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
2、用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剪一剪。试一试。
活动二:认一认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认识三角形的高。
3、认识梯形的高。
活动三:试一试,练一练
1、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一题。
边行的高。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高。
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体会到边和高的长度决定了图形的大小。
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要先画指定的边和高,在画其它的边。
课题
三角形分类
授课
教学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认一认和练一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三角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区分各类三角形。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题
动手做
授课
教学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重点
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重点
认识各类三角形
难点
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并会区分
教具
各类三角形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分一分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
2、出示情境图。这是什么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3、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活动二:认一认
1、出示笑笑的分法。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
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用三角形画出三角形的高。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画法。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4、仔细观察下面四个图形的高,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四 画一画
1、独立做练一练得第四题。指导学生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画。
2、交流画法。
3、小结。
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条直角边就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边的垂直线段。也就是平行四
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三:画一画
1、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特点。
活动四、填一填
1、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讨论图3和图5是不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它们是平行四边形吗?
4、小结
课题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授课
教学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试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试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重点
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
能应用发现的结论
教具
直尺、水彩笔、围巾、桌布、花布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说一说
1、出示6幅图案让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观察这6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特点。
3、展示自己收集的图案,互相交流。
4、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你想试一试吗?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图案尝试画出。
活动二、画一画
1、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在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
3、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活动五、实践活动
1、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2、生活中你还见过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吗?
3、小结。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2、出示活动2的图形,让学生观察这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
3、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活动三、小小作品展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在欣赏和观察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案的特点
独立设计后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图形的美,数学的美
3、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4、小结。
使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
课题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授课
教学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具
直尺、量角器、三角形、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活动一、猜一猜
1、出示情境图。“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