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剖析及解决对策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剖析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剖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 学业压力大学生学习压力大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高校学习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还要参加各种考试和竞赛。
一些学生因为学业繁重,时间紧迫,导致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过大,甚至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大学生毕业后,要面对就业选择的压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产生焦虑和压力感。
3. 生活压力大学生远离家乡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需要自己独立处理各种生活问题,加之一些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上的困扰,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4. 情感问题情感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大学生在感情方面遭遇挫折或者遭受背叛,导致心理受创,出现忧郁、自卑等情感问题。
5. 自我认知问题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缺乏认知,这也会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6. 社会关注度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出现更多的关注,从而让心理问题更加突出起来。
1. 完善心理辅导制度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力度,完善心理辅导制度,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2. 优化教学管理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安排,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3. 强化就业指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减少就业压力。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加突出,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在这个阶段,社会、亲情、生活等种种压力,加上对未来更加不确定,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困扰和障碍。
那么,大学生心理障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应该如何防范和治疗呢?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1. 压力过大大学生生活中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业、社交、生活等多方面。
课业繁重,大学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任务,面临考试、评估等有压力的情境;社交生活需要调整和适应,与陌生人建立关系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生活则需要自理和独立生活。
这些不适应或无法适应的情况容易带来压力。
2. 不良情绪大学生情绪问题的爆发是因为长期压抑的情绪积累和感情受挫。
比如,父母离婚、家庭变故、恋爱失败、不良环境等情况,很容易导致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抑郁、易怒等等。
3. 无心理准备大学生进入大学前,一般不会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目标。
进入大学后,却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和新的环境,无法适应这样突然的转变。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思考1. 掌握压力管理的技能要缓解压力,要先学会管理压力,掌握相关的技能:例如,锻炼放松技能,了解如何放松身体和大脑,学习减轻和避免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
2. 通过咨询解决心理问题我国现在有很多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相关心理方面的专业服务,通过咨询解决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给予安全、支持和鼓励。
3.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大学生有朋友、家人、同学等等的支持系统,需要了解和支持彼此,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快乐。
同时,学校也设有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和社会工作者,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服务,缓解心理问题。
4. 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大学生应该深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适应新的环境。
通过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追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
总结心理健康是人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
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大学生心理异常是指在大学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异常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给大学生的健康和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异常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1. 竞争压力过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大学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学业成绩、就业前景、社会地位等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情感困扰在大学期间,许多学生会面临恋爱、友情等方面的情感问题,比如爱情关系的挫折、友情的背叛等,这些情感问题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3. 生活压力大学生在学业压力的还要面对生活压力,包括经济拮据、家庭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4. 自我认知不足许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对未来的认知不足,自我定位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会成为大学生心理异常的隐患。
1. 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成因及解决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2. 搭建心理咨询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排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3. 关注学生情感健康学校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健康,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增强他们的情感调节能力。
4. 提供生活帮助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5. 增强自我意识学生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意识,提高心理抵抗力,学会调节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心理教育、搭建心理咨询平台、关注情感健康等方式,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让大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中成长。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日益突出,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
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学业压力山大、情感困扰、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
本文从心理障碍成因和对策思考两个方面简要探讨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1.学业压力在大学生活中,学业压力是最常见的一种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期末考试前和毕业前,学生心理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症状。
2.生活疏离大学是一个社交集聚地,但是很多大学生在生活中却很难融入群体,感觉孤独、孤单。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业重心太过于窄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
3.恋爱情感不顺大学期间恋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在爱情关系中产生矛盾和分歧,导致心理障碍。
4.人际关系复杂大学中人际关系复杂,大学生之间的群体意识和优越感也会导致相互之间出现微妙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情感矛盾经常浮现在人际关系的表面。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应对措施1.建立正确的心态在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大的压迫下,陷入怨天尤人,抱怨不已是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这样的心态只会让压力增加。
应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握自己的节奏,不被外界干扰影响,学会认真自我的审视和调整。
2.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大学是一个社交平台,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应适当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定期参与俱乐部等兴趣培训,改善自己的社交能力,使自己更轻松的融入社交场景。
3.关注身心健康放松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是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首要任务。
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让自己身体更健康,精神更充沛。
4.专业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解决心理障碍问题最佳的选择之一。
大学心理健康中心或者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心理咨询,让学生得到专业的咨询帮助解决问题。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对策,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原因分析1.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完成更多的作业和实验,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2.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这包括老师、同学、室友等。
一些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些担忧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4.自我认知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种自我认知不足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5.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
二、解决措施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课程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调整情绪。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人际关系沟通的培训班,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从而减少因人际关系问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5.鼓励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帮助学生扩展人际交往圈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扰和障碍。
心理障碍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心理障碍的成因并进行矫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会探讨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一、成因1.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学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学业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长期紧张的学习状态容易使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2. 人际关系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会面临与同学、室友等人的交往和相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与此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因素也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在校园时期就开始面临着对未来就业的压力。
对就业的焦虑和不确定性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4. 社交压力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期,对社交的需求和期望往往会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障碍。
比如社交恐惧症、人际交往焦虑等问题。
5. 自我认知许多大学生由于自我认知的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导致了自卑、自责等心理障碍的出现。
二、矫正方法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等。
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调整心理状态。
2. 寻求心理辅导当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或咨询。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3. 加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长期的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应该注重社交,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交能力。
适当的社交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更加自信、开朗,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试论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
试论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面临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还会对个人在学习和社交等方面造成影响。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探讨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1.社会压力大学生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压力巨大。
大学生不仅要承担学习压力、竞争压力,还要承担就业压力和社会责任。
2.学业压力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比高中要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不少大学生面临着考研、考博士的选择,这些选择增加了学业压力。
3.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否,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大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常常有着心理问题。
4.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导致沉迷其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正常生活。
5.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需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
而一些人际关系问题常常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策思考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大学可以通过举办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问题。
2.提高自我认知大学生应该提高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减少对自己的过高要求,理性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对自己的不满和焦虑。
3.积极应对压力大学生应该积极应对压力,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书法等方式缓解压力。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应该积极与他人交流,主动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样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5.规律作息大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特别是睡眠,掌握好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这样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之,大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适时寻求帮助,通过正确的方法缓解心理问题,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
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大学生心理异常是指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沮丧、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
大学生的心理异常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进行浅谈,希望能为大家了解和预防大学生心理异常提供一些帮助。
一、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1. 学业压力过大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压力,而这些压力可能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导致心理不适和情绪异常。
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大量的学习任务和复杂的学科知识都可能让大学生感到焦虑和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异常。
2.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是一个社交活跃的环境,大学生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
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感到困扰,比如面临着友情背叛、师生矛盾等,这些问题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心理不适,甚至导致心理异常的发生。
3. 经济压力在大学期间,一些大学生面临着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可能需要兼职或者劳动来支撑自己的学业和生活,这样的经济压力也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4. 情感困扰在大学期间,一些大学生可能会经历恋爱问题、友情问题、家庭问题等情感困扰,长期的情感困扰会让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得异常,甚至导致抑郁和焦虑等问题。
5.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追星、堕落网红等,这些消极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异常。
1. 建立良好的学习规划对于学业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的心理异常,建立良好的学习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要学会适当放松和调整自己的心态。
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并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预防措施心理健康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而大学时期正是一个对心理健康极具挑战的阶段。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成因分析1.学业压力大学生在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时,常常感到焦虑和压力。
他们需要应对考试、论文和课业任务,这些要求使得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大。
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波动和学习困难等问题。
2.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期间,学生会面临新的人际关系挑战。
他们需要适应与室友、同学和教师的相处方式,与陌生人建立友谊,并处理各类人际冲突。
对于一些社交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这些挑战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压力,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自我认同困惑大学是个人成长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许多大学生因此面临着自我认同困惑。
他们需要面对自己的性格、价值观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
这些困惑可能导致学生感到失落、焦虑和无助。
4.经济压力在财务自主和经济独立方面,许多大学生可能面临较大的挑战。
他们需要应对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经济压力,有时还需要兼职工作来减轻家庭负担。
这种经济压力可能导致学生感到紧张和焦虑,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预防措施1.提供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学校应该提供全面的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和面对压力、焦虑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技巧和策略,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2.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时间管理习惯学校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时间管理习惯,避免学业压力过大。
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提供学术指导,并鼓励学生寻求帮助和支持。
3.加强社交活动和支持网络建设学校应该鼓励并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帮助学生扩展社交圈子,建立友谊和支持网络。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别指导和支持。
4.关注心理健康的信息和资源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栏和座谈会等方式,提供心理健康的信息和资源。
学生可以获得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常常面临诸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问题,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心理健康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原因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众多。
首先,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
进入大学后,学习任务加重,课程知识复杂,考试压力不断增加,这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术压力。
同时,人际关系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进入新的社交圈子,面临与陌生人建立友谊、融入新群体的困难,人际交往的不顺利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
此外,家庭背景、经济负担、就业前景等问题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二、解决办法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从多个方面着手,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应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压力管理、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着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减轻学业压力。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安排作业和考试,增加学习资源的共享,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术要求。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增强身心健康,缓解学业压力。
3. 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提供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咨询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帮助他们理清内心的矛盾与困惑,解决心理问题。
此外,也可以开展心理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支持、交流和分享,共同成长。
4. 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至关重要。
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社会应提供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规划。
心理学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心理学毕业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一项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1.学业压力:如今,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学业压力,包括学业任务繁重、升学竞争激烈等。
这些压力往往导致大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
2.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竞争。
就业不确定性和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产生担忧、挫败感等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大学是一个社交的场所,与陌生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对一些学生而言是一项挑战。
人际关系的不顺利可能会导致大学生的孤独感、社交焦虑等心理问题。
4.身份认同问题:大学时期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重要阶段。
一些大学生可能对自己的角色和身份感到困惑,这种认同危机可能引发自我价值感下降、自卑等心理问题。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关心,提供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的相关资源,如心理咨询服务、学习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等。
2.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有关就业市场的信息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应对能力,减轻他们的就业压力。
3.促进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加强对学生社交技巧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4.心理辅导与指导: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5.心理教育的普及:学校可将心理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心理学相关的选修课程或为学生提供相关心理素养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知与预防能力。
6.社会支持的建立: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心理援助和帮助机会,争取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共建。
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
浅谈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成因及预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长期的紧张和焦虑,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心理异常的成因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一、心理异常的成因1.压力过大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来自于学业竞争、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
这些压力可能超出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
2.家庭关系问题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如果家庭关系存在问题,例如父母离异、亲人疾病等,都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3.自我认知问题有些大学生在面对自己的能力、外貌、性格等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导致自卑、自闭、焦虑等心理异常。
4.生活方式不健康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酒、吸烟等,这些不良习惯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5.社会环境变迁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迁,可能导致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环境时出现心理异常的情况。
二、预防大学生心理异常的措施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饮食均衡、适度运动等,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3.增加心理支持服务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和社会应该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力度,通过亲情、友情等途径来减少心理压力。
5.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大学生应该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韧性。
结语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异常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预防和解决。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着种种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他们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些问题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业压力。
高校大学生在学业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包括学习成绩、考试压力、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压力。
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无法达到社会的期望,或者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这些挑战,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二、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他们担心自己的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担心就业前景等问题,从而产生焦虑和忧虑的情绪。
三、人际关系问题。
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各种人际关系问题。
比如友谊的变化、恋爱的纠葛、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可能对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四、家庭问题。
一些大学生可能面临家庭问题,比如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共同成长。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学生的社交机会,减轻学业压力。
二、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学习、人际关系、情绪等问题,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三、建立心理辅导中心。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中心寻求帮助,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为学生提供服务。
四、加强家庭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鼓励家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继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发生后,又暴出江西医学院大四学生薛荣华杀人事件。
据报道,发生在大学校园内学生自杀或因诸多因素走上歧途而造成的惨案正逐年增多。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研究统计,目前大学生中有16%—25%的人有心理障碍,主要特症是焦虑不安、精神恍惚、恐惧、强迫症及抑郁症等。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一是环境因素。
大学生中有许多人来自农村,他们十几年在农村贫富不一、环境不同的地方生活,进入大学后与家乡的环境、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反差巨大,都有个难以适应的过程,如果个别同学长期不能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的生活,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二是压力因素。
经济压力。
据了解普通高校学生一年的费用平均在1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对于农村来的学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由于贫富差距太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之间关系和使个别同学产生一种难以解脱的思想负担。
学习压力。
现在大学生除了必修课外,还有不少选修课,加上国家的四、六级英语务必过关才能拿上学位证,特别是在大四时又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使他们整日忙着考试、英语过关、计算机达标和千方百计地做好《就业推荐表》等,长期的高压生活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三是缺乏心理知识教育。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只重视业务、科研知识教育,忽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人文教育等,使不少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无法应对,不会正确对待和处理,个别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沟通的同学,容易产生偏激行为,甚至走上歧途。
四是缺乏思想品德教育。
现在许多大学一味追求扩大规模、增加生源、增加收入,每年投资数百万、数千万元的建大楼,但对校内的文体设施建设、实习场所建设等更新不多或维持原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程度不够,一些学生缺乏上进心、凝聚力。
二、心理障碍预防对策(一)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
”所谓的“大师”就是懂得教育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有用人才的老师。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归因与心理调适对策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归因与心理调适对策我们来看一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归因原因。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原因也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学业压力大学生在学习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考试、论文、课程等等。
这种压力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2. 人际关系大学生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和不同的人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这种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往往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3. 就业压力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面临就业的问题,找工作的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4. 自我认知许多大学生处于自我认知的阶段,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目标拿不太清楚,这种不确定性也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困扰。
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我们有必要找到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大学生心理调适对策。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心理调适对策:1. 接受现实大学生需要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接受现实,不要逃避和回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2. 积极应对压力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和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些压力,比如寻求帮助、调整心态等等。
3. 保持积极心态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4. 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避免压力过大,从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5.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比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等。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归因原因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氛围。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成为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些心理障碍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工作和生活。
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矫正措施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1. 社会压力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大学生在学业、生活和就业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这些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旦无法妥善应对,就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2. 家庭因素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环境不好的学生,在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下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 学业压力学业上的困难和挫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和迷茫的未来,大学生常常感到沮丧和焦虑。
4. 情感困扰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复杂,很容易为情感纠葛所困扰。
恋爱问题、友情问题等都会影响大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矫正方法1. 积极面对压力对于社会和学业压力,大学生应该采取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在生活中,及时通过娱乐活动放松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加强心理调适针对学业、生活和情感等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途径进行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困扰。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大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适量的睡眠时间。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调节心理状态。
4. 寻求帮助对于心理障碍问题,大学生应该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多种多样,对于这一问题的矫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地采取正确的矫正方法,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矫正措施,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业压力、生活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本文将从这些原因入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学业压力,包括学习任务繁重、考试成绩、毕业就业等问题。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的面对学业压力的方法。
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放松压力的课程,如瑜伽、健身等,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二、生活压力大学生在学业之外,还需要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如经济问题、就餐问题、宿舍生活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对策: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设施,如学生超市、快递服务等,减轻学生的生活压力。
学校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三、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里,大学生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与同学、老师、室友等的关系。
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对策:学校可以开设人际关系培训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学校也可以建立更多的社交平台,帮助学生扩展社交圈,减轻人际关系压力。
四、自身心理素质不足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时,由于自身心理素质不足,无法很好地调节情绪,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对策: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心理素质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调节能力。
在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出更多的对策,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全面发展。
大学生个人成长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个人成长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大学生个人成长阶段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他们从依赖家庭转变成为独立的个体。
然而,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理解这些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探讨大学生个人成长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对策。
一、困扰大学生个人成长的主要原因1. 转变与适应压力:大学生从学生角色到成年人角色的转变常常伴随着压力和困惑。
他们需要面对新的生活方式、学习环境和社交圈子,适应这些变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2. 学业压力:大学生在面临压力巨大的学业任务时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考试,学术要求和研究论文等。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我怀疑等心理问题。
3. 社交困难:大学是一个新的社交环境,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感到不适应、孤立和缺乏自信。
他们可能面临着与新朋友建立联系、形成支持系统和适应社交规则的挑战。
4. 情感问题:大学生常常面临恋爱、友谊和家庭关系等情感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焦虑、痛苦和心理障碍。
二、应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心理障碍的对策1. 提供心理教育和指导:大学校园应该提供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教育可以包括对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 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大学应该提供支持系统,包括社交俱乐部、学术导师和咨询中心等,以帮助学生建立支持网络并获得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3. 提供应对压力的技巧:大学生应该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包括基础的时间管理、目标设定和自我调节的方法。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压力。
4. 鼓励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大学生需要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尊,以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或活动,培养积极的身份意识和自我形象。
5. 加强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学校可以提供社交技巧训练和人际关系指导,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试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
试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内容摘要: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论文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及学校教育不当、学习与就业压力、恋爱交友的矛盾冲突、经济压力及个人心理素质的缺陷,需要发挥大学教师及学工专职干部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自身也要做到自我优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论文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及学校教育不当、学习与就业压力、恋爱交友的矛盾冲突、经济压力及个人心理素质的缺陷,需要发挥大学教师及学工专职干部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自身也要做到自我优化。
进人21世纪,80后、90后一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加爵事件再次敲响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警钟。
大学生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但面对社会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内心冲突的压力与挑战,他们的心理变化明显,不同程度地存在强迫、偏执、敌对、抑郁、敏感、焦虑等心理问题,表现出苦闷的情感与心境,如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甚至死亡的想法,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精神疾病。
近年来患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据调查,某省属高校3000多名新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占30%,比较严重的占12.4%。
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1.外部环境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随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新事物、新观念日新月异,给传统价值体系以很大冲击。
网上垃圾、赌博、黄毒与等消极因素的泛滥,使大学生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以至沉溺其中。
封建迷信思想、、伪科学借助网络制造混乱,无情吞噬着自控力、识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使其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发生动摇,产生心理偏差和失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预防对策作者:张余慧何祉源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07期摘要近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在大学校园中,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两者之间尚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障碍,这部分群体在提倡学习、生活中常常无法保持正常人所具备的自我心理调节和主动支应环境的能力,偏离了心理健康范畴,但又尚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心理障碍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影响本人的学习和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研究统计,目前大学生中有16%—25%的人有心理障碍,主要特征是焦虑不安、精神恍惚、恐惧、强迫症及抑郁症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同时,一些心理障碍如偏执、敌对、抑郁等可能引发自杀、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止措施。
1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与其他群体不同,其多发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就有其独特之处。
据调查,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在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下面是大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障碍:1.1适应不良综合症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是指新生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和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一种迷茫、困惑、痛苦。
新生适应情况好坏直接影响新生对新环境的认可,对自我的肯定,对新的学习生活的信心。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顺利渡过适应大学生活这一关,而少数大学生在矛盾心理交织作用下,陷入持久的不良适应状态,不能自拔,出现厌学情绪,最后不得不因为学习和躯体原因而中途退学或休学。
1.2心理焦虑情绪焦虑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
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
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1.3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
它的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因素引起大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精神活动的能力减弱。
有易感素质和不良性格特征的人,更易患神经衰弱。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想不稳定、个体自我调节失灵,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
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
1.4 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系统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方面的障碍。
有人格障碍的大学生一般能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智能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但由于缺乏对自身人格的自知,常与周围人发生冲突,但很难从错误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并加以纠正。
2 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表明,除与学校的性质和特征等原因外,还与大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导致其心理障碍发生率高、症状复杂、后果更为严重。
2.1生理和遗传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个人体质是一种潜在的主观因素、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可能受先天形成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
尤其是一个人的体质、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明显影响。
这种影响使不同的人表现出强弱不同的神经类型,当遇到意外事件或精神刺激时,神经类型呈弱型的人,其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易发生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失常,如有家庭精神病史的人,一旦遇到某些诱发因素就可能导致其发病。
因此,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因素之一,对其人格障碍的形成起催化作用。
2.2心理因素当代的大学生中有的同学心理素质偏差,有很多还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又缺少磨练,心理抗震能力较差,个性特征孤僻、不合群、偏执,与环境的协调性差,包容性差,恋爱挫折、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压力、就业困难等等都会对当代大学生构成心理应激,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2.3社会因素首先是大学生的理想生活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当一个大学生步入高等院校,进入大学校园时,面对的并不是轻松、愉快的象牙塔,而是较差的生活、学习条件,是紧张甚至激烈竞争的现实生活,有些学生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可能产生种种心理障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使许多学生看到社会生活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某些消极、腐败乃至丑恶的社会现象,与其心中真善美的理想模式形成反差,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其次,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也会导致某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参与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在这方面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全面了解,对社会生活中生产、交换等利益关系更是了解甚少,加上部分学生来自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使得大学生不能接受社会和他人,同时也不被社会和他人所接纳。
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这方面主要是来自祖国各地、具有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背景较大差异的同学之间,个体性格、生活方式等差异性使同学交往上存在一定现实的困难,有些同学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久而久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
2.4学习因素首先是来自专业思想所造成的一些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在所录取的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并非自己所填报的高考志愿;有些虽然是学生自己填报的志愿,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并非自己所设想的前程那么美好,这些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有些学生或学生家长提出转专业,但学校不允许转专业,学生又没有决心退学重新高考,学习压力很大,考试成绩很差,这些学生受此困扰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其次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学生原有的需要;提出要求时采取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要求过于频繁而不严格执行;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等。
教育者的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心理压力增大或无所适从,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3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3.1心理素质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
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3.2 心理教育的实施心理教育的实施需要运用多种方式与途径,通过开展心理学课程和讲座,进行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维护心理健康的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而且可以充分发挥潜能,改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人才的质量。
具体实施有以下几方面:3.2.1开设心理学讲座及课程开设心理学课程,使大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与心理保健的途径,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自觉地控制情绪,懂得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这无疑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也符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
还可开设适应大学生特点的各种讲座,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现实的能力。
3.2.2 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矫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独特的意义。
它能及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学习困难、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辅导,使其掌握应付压力的策略,为其扫清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便于学生更充分地发展。
心理咨询是矫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它强调咨询工作的专业性,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交友、身心发育、健康、择业等一系列方面的心理矛盾与困惑。
3.2.3 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需要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快的情绪。
4结论大学教育是心理保健的关键时期,应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使大学生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及其种类和形式,以及有关恋爱心理、性心理等方面内容,以利于他们对此类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了解有关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技术,特别是应该重点介绍如何对待挫折,怎样才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使大学生在心理卫生知识的指导下,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可见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学生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教育,深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各方面因素,提出预防或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对策,最大限度的减少其负面影响,不仅有利于引导、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大学生的人格,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
参考文献[1] 李志强.试析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及对策.湖南科技学院[J],2004(3).[2] 万全昌.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安康师专院,2004(5)[3] 洪艺心刘冬锋.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006(2).[4] 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