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
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矫治
第3 期
梁彩花 : 网络成瘾 的心见报 端 :1 屡 “4岁少 女千 里 赴渝
个 地 方 , 些 天 使 都 在 注 视 着 我 , 娜 也 十 分 悲 那 赛
会老公( 网友 )、为筹 网资, ”“ 懵懂少年偷盗爷爷棺 材钱”惊天大案北京“ , 蓝极速” 网吧纵火案 , 由也 缘 是与 网络 交友 有 关 。 网络 交 友 不 慎 , 者 或 是 为 轻 “ 失身, 友” 或是为“ 破财, 友” 重者甚至命丧黄泉 , 给
的交往性经验 、 信息中不能 自主 , 长期和现实社会
脱离从 而 引发 心理 机 能 和社 会 、 心理 功 能 受损 的 行 为”3。根 据 网络成 瘾的概 念及 表现 , 【 J 网络 成瘾 主要 分为三 类 :
( )网 络交友 成瘾及 其 危害 一
络信息中心 ( N C 最新统计 , C NI ) 截止 到 20 0 5年
J 12 0 u. 0 6
Vo. 7 No 3 12 .
第2 7卷第 3 期
网络 成 瘾 的心 理 分析 及 矫 治
口 梁 彩花
( 广西中医学 院 人文社科学院 , 广西 南宁 5 00 ) 30 1
[ 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 , 摘 上网的人越来越 多, 由于不正确和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网络成瘾, 作为一
种 新 的 心理 疾病 已经成 为 不容 忽视 的社 会 问题 。概 括 网络 成 瘾 的 主 要 类 型 , 出其 危 害性 , 入 分析 其 心 理 指 深
成 因, 索预 防与矫 治网络成瘾 的措施 , 本文的主 旨所在 。 探 是
[ 关键词 ] 网络成瘾; 心理分析 ; 治 矫 [ 中图分类号 ] 1 4 3 6 8 [ 文献标识码] A [ 编号] 10 — 2720 )3 16 0 文章 02 52 (060 —01 — 5
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与预防措施
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与预防措施一、问题的发生原因1.家庭环境问题现代社会中,双职工家庭日益增多,父母在工作之余对孩子的管教往往不够,导致孩子的自主性增加,也容易让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中。
2.学校教育不足学校教育中往往不注重对学生网络安全的关注,也没有强制规定学生必须了解和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这导致许多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不会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自己的安全。
3.网络游戏的侵害究竟是谁欺负了我 / 谁对我从前恶语相加 / 是谁在抬头望我遥望我 / 是否想我好好生活——《沉默的羔羊》网络游戏的侵害是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网络游戏可以让玩家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容易让玩家成为游戏依赖症患者。
4.社会环境压力社会环境压力也成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社会环境压力大,许多青少年产生了心理负担,舒缓压力的手段之一就是借助网络来促使自己放松。
但是这种方式长期使用也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二、问题的预防措施1.家庭教育的规范家庭教育应该加强,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规范和规定他们在网上所做的事情,尽可能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2.改善学校网络教育学校应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网络教育的规范,强制宣传和教育他们如何使用网络,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3.禁止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容易让一些青少年沉迷。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游戏规则,以减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4.建设网络心理卫生平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随时监测和适时干预青少年网上行为,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三、结语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可以更好地预防这种问题的发生。
家庭、学校、政府及广大青少年要全力合作,共同为青少年网络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青少年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更好地为人类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现代社会中,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普遍性备受关注。
本文从家庭因素、学校环境和社会压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这些因素在导致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家庭的教育方式、学校的网络管理政策以及社会上的竞争和压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家庭教育、学校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挑战。
【关键词】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对策、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社会压力、家庭教育、网络使用习惯、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压力应对1. 引言1.1 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网络心理障碍是指由于长期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社会,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了解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采取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成因分析是了解问题根源的关键。
家庭因素在网络心理障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或忽视等都可能导致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产生。
在学校,学校环境的压力、同学间的网络暴力等也是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压力也常常成为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诱因。
针对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加强家庭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学校应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并学会有效使用网络;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学生有效应对社会压力。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正文2.1 现代社会背景下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普遍性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对于学生群体,他们几乎是与互联网长期接触长大的一代人。
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与教育对策
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与教育对策谭怡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研究室贵州水城553004摘要:网络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危害,让不少青少年深陷网瘾,影响到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心理障碍、人格问题和社会问题。
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有:网上有许许多多的垃圾;由于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目前性教育滞后。
主观原因有:青少年的特殊阶段所决定;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当孩子遇到挫折后,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误区。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协作,足够重视,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因而其对策有:创新家教模式;建立丰富的校园生活;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关键词:网络心理问题网瘾成因对策The Cause of The Teenager s’Network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Educational TreatmentTa n Yi(P sy c h o l o gi c a l D e p a r t m e n t,L i u p a n s h i T e a c h t e r s C o l l e ge;Sh u i c h e n g553004,C h i n a)A bs t r a c t:N e t w o r e a r i c h e s gr e a t h y p e op l e’s l i f e,w h i l e i t i s a l s o h a r m f u l t o t h e t e e n a ge r s a n d m a k e t h e m l o s e i n n e t w o r a d d i c a t i o n,w h i c h h a s m u c h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i r h e a l t h y p sy c h o l o gi c a l d e u e l o p m e n t.A s a r e s u l t,s o m a n y p sy c h o l o gi s a l o b s t a c l e s.P e r s o n a l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p r o b l e m s e w e r g e d.T h i s e s s a y d i s c u s e e s t h e c a u s e t h a t n e t w o r p r o d u c e s n u a c e r o u s p sy c go n l o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a n d p r e s e n t s a t r e a t m e n t w h i c h l i e s i n c o o p e r a t o n a m o n g f a m i l y.Sc h o o l a n d s o c i e t y.Ke y wo r ds:n e t w o r k p sy c h o l o gi c a l p r o b m e s n e t w o r k a d d i c t i o nC a u s e o f f o r m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约有1650万,其中,‘网瘾少年’比例高达13.2﹪,超过200万,另外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与防治
20 0 9年第 2期
许家聚: 青少年学 生网络心理 障碍 的成 因与防治
受 多媒体 带来 的优越 感 。 虽然 网络 具有 如 此 魅 力 , 不 是 每 位 青 少 年 但 学生都会产生网络心理障碍 。青少年学生产生 网 络心 理 障碍 有 其 内在 的心 理原 因 。 1 . 满足个 体 兴趣 的 需要 兴 趣 是 个 体 力 求 认 识 某 种 事 物 或 从 事 某 项 活动 的心 理倾 向。青 少 年学 生 正是 对周 围世界 或 新 事物 充满 兴趣 和 好 奇 心 的 阶 段 , 网络 正 是 这样 种 略 带神 秘 的新 事 物 , 引着 他 们 。青 少 年 正 吸 处在 青 春 发 育 期 , 心 理 开始 萌 动 , 们 对“ ” 性 他 性 充满 好 奇和 疑 问, 这些 好 奇 和 疑 问常 常 又 很难 而 从家长、 师或其他人那里 得到答案 , 教 网络 上 的 黄色 网站恰 恰 能满足 了他 们 的需要 。 2尊重 的需 要 . 每个 人 都有 受 尊 重 的 需要 , 种 需 要 的满 足 这 常常要借助于 同学、 老师 的认 可和接受 , 或者在 人前 充分展示 自己,但 是这种 机会 不是随时都 有, 也不 是 人人 都 有 , 其 是那 些 比较 内 向 、 尤 不善 言辞、 不善交往、 学习成绩一般或较 差的学生机 会就更少了,他们不能成 为别人关注 的对象, 也 无法展示 自己的个性 。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 自 己才华 的舞 台, 网络 的匿名性 、 隐匿性等特 点弥 补 了他们语言、 外貌 、 学习等 的不足 , 他们可 以在 网络上 滔 滔 不绝 , 可 以把 自 己描 绘 成 帅 气 十 足 也 的帅 哥或 青春 靓 丽 的美 女 , 而 使 自己得 到别 人 从 的赞许 以获得 成 功 的喜 悦 和 快 感 。另 外 , 些 沉 一 溺 于 网络游 戏 的人 , 以从 网络 游 戏 成 绩 的不 断 可 升高, 获得极大 的成就感。 3人 际交 往 的需 要 .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 心理 闭锁的 特点使他们很少也很难和成年人交流, 独生子女 特定的成长环境又容易使他们形成盲 目成 熟、 自 私、 不关心他人等特点。在学校 , 同学之 间的关系 比较冷漠 , 网上交往不受年龄 、 地位 、 性别、 职业 等方面的限制, 他们可以通过 B S Q B 、 Q等寻找倾 诉 的对象 , 并与之建立起“ 友谊 ” 这样建立起来 , 的人 际关 系 比现 实 生 活 中 的 人 际交 往 要 容 易 行 多, 网络丰富了他们人际交往 的方式, 展 了交 拓 往的范围, 使人际交往更具有平等性、 自主性 。另 外, 网络 的隐 匿性 使 他 们 可 以 自 由发泄 自己 的情 绪而不必考虑对方 的感受 。同时, 青少年学生的 生活圈子相对较 小, 生活 中遇到 的问题 , 同龄 人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浅析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浅析刘宝福(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山东青岛266061)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上网状况及其上网需求特点,本文从缓解个人压力、创造和谐的周围环境、加强心理辅导等途径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成因对策作者简介:刘宝福(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的同时,也对其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引起了许多网络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互联网的介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采取积极行动,拓展工作空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科学使用互联网,强化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状况当代大学生作为最大的一个网络群体,因为其特殊的心理特征而受着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的巨大影响。
据调查,我校90%以上的大学生有上网聊天的习惯,约30%大学生成为网上常客,每班均有个别大学生迷恋网吧,上网成瘾。
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包括: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大学生的信息量,同时网络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网络的负面作用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心理问题:1.人际关系障碍。
网络虽给大学生提供了开阔的交往空间,但在网络世界中,一切都是在虚拟状态下进行的,人们面前只是一台连接了网络这个人空间的冰冷机器,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一人交流变成了人一机交流。
加上网上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带来的网络成瘾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现象尤为严重。
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
本文将从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和心理干预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一、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心理因素(1)个体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些人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失去自控能力,难以自我约束。
(2)身体上的特点:网络成瘾比较显著的生理特点是反复冲动行为和降低的阈值,这与条件反射形成,以及人体内对奖赏的反应有关。
(3)个性方面的问题:网络成瘾的个性特征包括内向、不自信、人际关系不良、抑郁倾向等,这使得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压抑和痛苦,因此希望在虚拟世界中寻求一种宣泄和释放。
2.社会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大学生中,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各种社交软件、各类线上游戏开发公司等加速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2)心理压力较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中,存在种种压力,网络成为一个很好的转移压力的方式。
3.相关因素(1)网络上的信息可供性:现代网络世界中,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世界。
网民能够方便地获得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同样受到了网络成瘾的影响,对于他们来说更应该是一个相当吸引人和难以拒绝的东西。
(2)线上游戏的特点:事实上,线上游戏是网络成瘾的源头一部分。
这些游戏常常是以虚假的现实为背景,呈现出一种极度刺激、具有强烈奖赏性的状态,从而加强对玩家的诱惑和沉迷。
二、心理干预策略研究1.自我干预:大学生自己应该加强自我管理,保持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重控制自己的沉迷程度,保持自我控制力;执行规则和法规,不依赖网络,保持尽量健康的生活。
2.家庭干预: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父母孩子之间的交流困难,帮助其平衡网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以及分享网络技术与安全的知识。
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及干预对策
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及干预对策摘要:网络社会势不可挡,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结合网络时代对于治疗青少年网瘾的新挑战,反思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思考。
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干预治疗手段的对策研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需要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需要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维度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席卷全球,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群体带来一定危害。
网络成瘾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也造成未成人的健康卫生,教育择业及社会治安等诸多问题,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重。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将游戏障碍(即常规意义上的网络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青少年乃至成人对于网络过度依赖,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心理健康的重大隐患。
网络成瘾综合症(IAD)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伊凡格登伯格(Ivan Goldberg)最早在1996年提出,此后,金伯利杨(Kimberly Young)指出,“网络成瘾”是一种在冲动下的控制障碍,因为难以控制对网络的依赖,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进而丧失对现实生活的兴趣,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我国学者周荣和周倩做了大量研究认为,网络成瘾者,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出现慢性、周期性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与社会脱节。
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界定为12到18岁之间,其中12岁至14/15岁之间为少年期,之后至18岁为青年期。
一般认为,青少年期为中学阶段。
根据我国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青少年网民约2.87亿,与2014年同期相比上涨3.7%。
同时,据我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显示,截止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中有网瘾问题的约为2404万人,约占全国青少年总数14.1%。
大学生网络心理异常问题与对策word资料3页
大学生网络心理异常问题与对策网络开阔了大学生视野,改变了他们学习与思维方式,同时,也使部分学生产生网络心理异常问题。
过度使用网络导致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造成人格缺陷,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找准大学生网络心理异常问题进行成因剖析并提出对策,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异常问题1.网络依赖不少学生对网络行为所带来快感产生心理依赖。
如沉溺于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络恋情、网络聊天、网络交易等,且上网时间不断延长,甚至每天起床后就到网吧“上班”,在网吧如醉如痴,离开网吧恋恋不舍,沉迷于网吧而不能自拔。
2.网络孤独孤独常常表现为莫名寂寞、烦恼与抑郁。
部分留级学生与新生往往因学业失败而自卑,通过上网在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
当学生遇到与现实社会矛盾与冲突时,网络便成为一部分学生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一种渠道与环境。
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交流使人趋向孤立、冷漠与非社会化,从而导致人性本身丧失与异化。
网络孤独使部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与生活。
3.网络焦虑由于过度上网所带来紧张、抑郁、恐惧、挫折与失败等情绪体验,使学生产生不良心理。
其主要表现为:学业焦虑,因过度上网造成学业不良或违反纪律,因面临退学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而焦虑;人际焦虑,为虚拟网络世界中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问题而焦虑与烦躁,也为现实中朋友都远离自己而焦虑与抑郁;安全焦虑,对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网络恐吓与网络暴力等给自已人身或财产安全受到危害而带来焦虑。
高校个别学生常常因网络焦虑使学分欠账与不断违纪,而面临退学与被开除学籍,极个别学生甚至采取跳楼等自杀行为以求解脱。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异常原因剖析网络心理异常是由某一时期或长期迷恋网络所导致,失去按照社会认为适宜方式行动能力,以致其行为后果使本人或社会都无法接受。
大学生由于网络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网络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客观方面(1)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方法与环境发生变化大学课程负担过重,学生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大学自觉、自主、自律与创造性学习特点。
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中也普遍存在网络,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逐渐受到网络的影响,随之而来的还有网络给学生造成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分析了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解决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1.网络心理障碍的含义及类型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在互联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持续的浏览和聊天,致使自身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并且在生活中出现人格裂变、行为失控、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心理异常等各种现象。
网络心理障碍的类型:1)网络迷恋。
指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损坏个体心理与社会功能。
对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网络技术长时间的沉迷,过度依赖和依恋网络而损害了个人生理,严重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社会交往、工作和学习。
2)网络孤独。
指希望通过网上人际交往、网上娱乐及网络信息来使自己得到提高或改变,但是网络却没有解除孤单,甚至有可能使原有的孤单加重,反而在心理上引发了孤独感,造成不良心理状况。
一些性格内向、自卑、不善人际交往的学生为了摆脱孤独往往选择网上娱乐和网上交往。
这些学生大多会过度疲劳、缺乏睡眠,离线时会变得易怒、冷漠和紧张,往往会脱离校园社会活动,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冷淡。
3)网络交往障碍。
指因使用网络而在现实生活中引发社会障碍。
人们在网络世界没有必须要履行的角色义务,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人家关系和角色扮演的规则也不必遵守。
学生过多的进行网络交往就丧失现实交往的技巧,对于现实交往甚至会有意识的逃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有可能变得疏远,致使个人在心理上出现冷漠、孤僻和紧张等健康问题。
4)网络人格心理失真。
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们可以遮掩真实的性别、姓名和年龄等,上网者为了尝试不同的生活可以在网上聊天室或游戏中编造一个虚拟自我,虚拟自我可以与自己的实际身份和性格相差很大,上网者长期处于网络的虚拟自我中就可以对周围现实逐渐失去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感受力,从而在心里产生冷漠、孤僻、欺诈等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引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了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虽然网络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也滋生了一些负面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网络成瘾。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之一,网络成瘾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以期帮助大学生解决网络成瘾问题。
【正文】一、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 心理因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心理因素。
网络成瘾者可能存在严重的焦虑、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他们通过沉迷于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此外,网络中的虚拟身份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得到他人认可和赞同,满足心理需求。
2. 社交因素:社交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社交网络平台提供了各种交流和社交方式,大学生往往通过网络与朋友聊天、分享生活、参与网络社区等来满足社交需求。
然而,缺乏真实的社交经验会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社交的依赖和追求,进而产生网络成瘾。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产生着影响。
网络的普及与便利使得大学生无论在校园还是家庭中都能轻松接触和使用网络。
此外,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限制和束缚,网络世界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控制感,使他们更容易沉迷其中。
二、心理干预策略研究1. 心理教育与认知重建:心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和后果,培养他们对网络的正确认知,消除网络成瘾的误解和幻想。
参与心理教育的大学生更容易意识到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并主动寻求帮助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此外,认知重建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2. 寻求社会支持与亲密关系建立:为了减少大学生对网络社交的依赖,建立真实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网络心理障碍
1、网络成瘾症青少年网迷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网络技术(下载文件、制作网页)、醉心于网上信息,网上猎奇、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中学生个人生理受损和正常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出现心理障碍。
(1)交际成瘾1.没有一定理由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持续聊天,将全部的精力投注于在线关系之中,在线朋友比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更重要,以至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和行为异常,出现情绪低落、不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等等。
2..我们没法知道你聊天的谈话对象是男是女,是正人君子还是人面兽心,最重要的是你也隐瞒了自己真实的情况,上网是如鱼得水。
3.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交往是真实的、直接的,尽管带上了角色的面具,而网上是以文学为载体的非直接的交往,导致很多中学生没有道德和责任感,很多中学生上网交流的时候习惯说假话空话,因为“你不骗别人,别人就会骗你”已经成为不少学生网民的共同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对聊天室或留言板上的吵架骂人津津乐道,故意欺骗他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很多中学生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精心包装的形象吸引网友。
4.人格之中忽视别人的存在、打击贬损他人的侵犯行为、消极冷漠、冷眼旁观、偏激自夸寻求赏识等不良因素在聊天室里表现的淋漓尽致,长此以往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生观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2)、网络色情迷恋:迷恋网上的色情音乐、图片及影像。
1.随着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当代中学生外语水平逐步提高,该群体将面临西方尤其是美国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由于网上不设置防火墙,网上内容应有尽有,其中不乏黄色网站,非法浏览色情网站,淫秽网站的青少年以为数不少。
2.在互联网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黄色照片进入互联网,更可怕的是,有一些中学生竟被网上的色情内容所吸引,沉湎其中,难以自拔,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为,使心灵发生扭曲。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网瘾”预防与矫治的主渠道
一
( ) 一 青少年 “ 网瘾” 的预 防与矫治是一个系统工程 1 社会 监管是预 防“ . 网瘾” 的首要环节 加强社会监管, 净化 网络环境 。 从源 头上 控制 不 良游 戏 的产生 , 对于
“ 网瘾 ” 的预 防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什 么是 青 少 年 “ 网瘾 ” 在 法 律 和 制度 层 面 上 , 对 网 络 游 戏 的 质 量 进 行 评 估 , 有 可 能 对 未 要 凡 关于“ 网瘾 ” 有不少说法 。笔者认为 : 网瘾 ” 由于 对网络游戏 的痴 , “ 是 同 在 迷而导致对 网络的严重依 赖而失去 自我的一种行 为表现 。它有可能对“ 网 成 年 人 构成 不 良影 响 的要 加 以 限 制 , 时 加 强 对 网 吧 的监 管 ; 技 术 层 面
、
瘾” 主体 的活 、 学习、 身体 、 心理和人格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不 良影响。
二 、 少年“ 青 网瘾 ” 成 因 的
上, 要对 网络 游 戏 进 行 干 预 , 过 技 术 手 段 把 不 适 于 未 成 年 人 的 网 络 游 戏 通 过 滤掉 , 网络 成 为 帮 助 青 少 年 学 习 、 长 的有 益 的 工 具 。 使 成 2家长监护是预防“ . 网瘾 ” 重 要 环 节 的 在 现 代 技 术 日益 发 展 的 今 天 , 长 应 该 意 识 到 网 吧 对 孩 子 的 强 烈 诱 家
青 少 年 因 为痴 迷 网络 游 戏 , 致 弃 学 、 罪 等 悲 剧 性 结 果 发 生 的 现 象 。 导 犯 四、 少 年 “ 青 网瘾 ” 预 防 与 矫治 的
已经在社会上引起 了强烈的反响。人们 都在为此忧虑和担心 , 切地 希望 急 找到一个预防和矫治“ 网瘾 ” 的办法 , 以便帮助青少年健 康成 长。笔者愿意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其预防摘要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孤独抑郁、游戏成瘾、沉溺网恋、色情成瘾、网络犯罪等网络性心理障碍。
作为在校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网络心理实际,分析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成因分析;预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数量居全球之首,大学生网民也随之急剧增加。
伴随着大学生网民数量的剧增,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随之而来的网络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网虫”的主要病症。
1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障碍的类型及其表现大学生常见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沉溺网恋、色情成瘾、网络犯罪等。
1)孤独抑郁。
长期的网上交流会使人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紧张感,孤独感则乘虚而入。
而这种孤独感又让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一旦离开则无所适从、烦躁不安,进而渐渐走向个人的孤独世界,甚至产生抑郁的情绪。
2)游戏成瘾。
大部分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作息时间颠倒,生活节律紊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一旦停止游戏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依赖。
恢复操作游戏后,精神状态便恢复正常。
3)沉溺网恋。
网恋作为一种精神恋爱方式,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爱情追求的理想化,本无可非议。
但是,有的大学生把网上爱情视为生活的唯一追求,沉溺于网上恋爱而不能自拔,他们通宵达旦在网上谈恋爱,上课时却无精打采,有的甚至为了上网谈恋爱而逃课。
4)色情成瘾。
大学生也处于性意识发展的阶段,对性充满了好奇。
网络上不健全的宣传方式,常常使大学生获得不健康的性态度和性知识,让许多大学生迷恋其中,不能自制。
因此出现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为,损害身心健康,重者造成犯罪,后果不堪设想。
5)网络犯罪。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边为如饥似渴求知的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边却使网络成为了大学生犯罪的载体。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危害与成因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多样化,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网络学习、网络聊天等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特殊性。
[2]其中,网络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大学生的心态变迁,从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滋长。
这些心理问题已经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学习和人格、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等带来了很多的危害。
造成这些严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社会各界思考和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危害当代大学生目前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反映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诸多的网络心理问题,其中比较严重和典型的是不负责任的心态、网络沉迷、网络依恋、网络厌学、网络孤独症、网络自卑、自我认同碎片化等。
这些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网络心理问题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诸多的危害,妨碍了大学生道德精神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扭曲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撕裂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发展现状与健康心理的标准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也提醒了高校还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成因造成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网络环境本身建设和监管不到位的外在原因,也有学校对大学生网络心理方面教育缺位的原因,还与大学生本人自控力、自调力不强有关。
其中,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非法、不健康的信息充斥其中,极大地污染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而学校教育包括学科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科专业教育,对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不够重视,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学生本身具有个性强的特点,喜欢自由的网络环境,不主动和积极地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和网络生活,这样难免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给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给当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多挑战,比如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方式、教育内容等,其实这也为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级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具体情况如下:第一,教育理念层面的挑战与机遇。
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作者:朱毅阳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年第11期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学生网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学生上网,可以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结交朋友,增进友情;可以快速进行信息的加工、存储和传输等。
但令人担忧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网是热衷于聊天、玩电脑游戏和浏览垃圾信息,这些行为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的学生对互联网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个别学生因长期沉迷于网络,产生网络心理障碍而被迫辍学;极个别的还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上网或与上网有关的活动上,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等。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虑、烦躁不安。
有网络心理障碍者经常沉湎于网络恋爱、网络攻击、网络游戏等行为中,其在网上表现与平日表现大相径庭,具有典型的双重性格。
青少年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而用网上聊天等手段进行联系与交流,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
一些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于是乐此不疲。
第二,由于孩子父母工作繁忙或单亲家庭导致孩子和父母交流极少,当孩子无法从家庭得到温暖时,便会转而利用网络的交际功能从中寻找温暖,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第三,由于我国目前性教育滞后,青少年学生生理趋于成熟,但性心理却不成熟,容易受到不健康网站和游戏的诱惑。
第四,在不少中小学附近都有网吧存在,而这些网吧又刻意吸引学生上网。
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各级管理部门监管存在漏洞也是青少年沉迷于上网的原因。
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所在,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首先,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在中小学校园内进一步普及网络知识,使青少年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实质,并对学生进行安全上网的教育。
其次,对上网学生进行引导最好的办法是父母和孩子一同上网,与孩子一起面对网络的冲击,让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学习更多的知识。
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分析及矫正对策
及矫正对策2023-11-03CATALOGUE 目录•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概述•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危害•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矫正对策•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预防措施01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概述网络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通过网络接触外部信息时,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异常,导致心理状态失衡和功能障碍。
这些异常表现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成瘾、网络孤独感、网络依赖、网络焦虑、网络自我认知障碍等。
网络自我认知障碍过度关注网络中的自我形象和评价,忽视现实中的自我价值和能力。
网络焦虑由于担心网络上的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
网络依赖对网络产生强烈依赖心理,一旦离开网络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网络成瘾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网络孤独感过度依赖网络社交,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技能受损,产生孤独感。
社会因素社会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推崇,以及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都容易导致中职生产生网络心理障碍。
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个体因素中职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对外部信息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沉迷于网络。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网络心理发展。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02中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网络成瘾经常性地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社交等活动,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
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失眠、焦虑等身心问题。
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等虚拟环境,无法自拔,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在网络社交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碍,如羞涩、紧张等。
无法有效地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容易受到网络社交中负面评价和言论的影响,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
网络社交障碍网络依赖与强迫症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和欲望,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因素与早期干预方法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因素与早期干预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们日常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因素,并提出早期干预方法,以便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沉迷,以致忽视了个人生活和学业。
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学生们容易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进行言语或行为骚扰、攻击他人的行为。
学生们容易成为网络欺凌的受害者,遭受言语攻击、谣言传播等,导致学生情绪低落、自尊心受伤。
3. 网络信息不当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涉及广泛,有些信息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如低俗暴力的内容、不良食品安全信息等。
学生未能辨别真伪,过度接触这些信息可能引发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问题。
二、早期干预方法1. 提高学生网络素养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和观念。
通过开设课程和组织讲座,教会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正确使用网络工具,防范网络攻击。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让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抵抗力,减少他们对网络暴力和过度使用网络的依赖。
3. 建立积极健康的线下生活家长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艺术等线下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生们能更好地融入现实世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4.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支持,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结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网络因素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加强心理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线下生活环境,以及家校合作,我们有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网络问题,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
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作者:樊富珉来源:《心理与健康》2005年第06期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的工具与媒介。
但是,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无法回避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过度使用网络必然对使用者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日益增多。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通过美国广播公司的网页发放并回收的17251 份有关使用网络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7% 的受访者已成了“上网瘾君子”。
据此推算,全球2 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 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
在我国,目前登记注册的网站已有62 万多家,上网人数达到8700 多万,其中3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未成年人占17.3%。
可见,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建立关系、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按照上网人群中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比例约为6% 的标准,我国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至少在400 万人以上。
过分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人格扭曲、学业失败、身心受伤害,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例如,2001 年国内某大学237 名退学学生中,有80% 的人是因迷恋网络而无法完成学业;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 名学生中,有1/3 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与无节制地上网有关。
因此,心理卫生工作者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索预防和矫治网络心理障碍的任务刻不容缓。
网络心理障碍者的特征网络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已成为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目前用来定义网络对人的消极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概念有“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网络成瘾障碍”、“病理性使用网络”、“网络成瘾综合征”等。
虽然用词不同,但都是指那些不健康的、病态的、强迫性的网络使用行为。
网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过度依赖感,把网络当做生活的中心,上网操作时间失控;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产生了依恋性,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精力不足、容易激动、自我评价能力下降、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不良的心身反应;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减少;以上网作为排解、调节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难以自拔,严重影响了心身健康水平和人格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网络心理障碍:成因、预防与矫治
作者:樊富珉
来源:《心理与健康》2005年第06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的工具与媒介。
但是,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无法回避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过度使用网络必然对使用者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日益增多。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通过美国广播公司的网页发放并回收的17251 份有关使用网络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7% 的受访者已成了“上网瘾君子”。
据此推算,全球2 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 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
在我国,目前登记注册的网站已有62 万多家,上网人数达到8700 多万,其中35 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未成年人占17.3%。
可见,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建立关系、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按照上网人群中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比例约为6% 的标准,我国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至少在400 万人以上。
过分沉迷网络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的正常生活,甚至导致人格扭曲、学业失败、身心受伤害,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例如,2001 年国内某大学237 名退学学生中,有80% 的人是因迷恋网络而无法完成学业;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 名学生中,有1/3 的学生无法通过考试与无节制地上网有关。
因此,心理卫生工作者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索预防和矫治网络心理障碍的任务刻不容缓。
网络心理障碍者的特征
网络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已成为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
目前用来定义网络对人的消极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概念有“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网络成瘾障碍”、“病理性使用网络”、“网络成瘾综合征”等。
虽然用词不同,但都是指那些不健康的、病态的、强迫性的网络使用行为。
网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过度依赖感,把网络当做生活的中心,上网操作时间失控;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产生了依恋性,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索然、精力不足、容易激动、自我评价能力下降、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下降等不良的心身反应;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减少;以上网作为排解、调节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难以自拔,严重影响了心身健康水平和人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