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基原考证方法
经典名方的中药基原考证方法与示例张卫王家伦杨洪军张瑞贤通信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动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稳步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好保障,2018年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是由中医药专家经过反复论证遴选出的100首源于古代、沿用至今、疗效确切、且具有特色的经典古方。
但随着年代更迭,组成这些经典名方的中药品种和药用部位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
因此,为了确保古方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定经典名方中药物品种和药用部位就显得非常关键,这就涉及到一门学问——中药基原考证。
01 什么是中药基原考证中药基原包括中药的品种以及其入药部位。
中药基原考证是澄清中药材品种、入药部位混乱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它能从复杂的异物同名品种中区分出哪个是经手过长期历史考验的传统的药用品种,为确定药材正品提供文献依据。
02 本草考证的方法中药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长期的历史考验是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可靠保证,而这些重要的药物使用信息被记录在历代的医药文献之中。
因此,要从历史文献入手去查找中药使用品种和药用部位的相关信息。
2.1 如何获得研究所需文献2.1.1查找文献查阅文献的目的是获得相关的研究资料,查阅文献要尽量做到竭泽而渔。
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找到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录学知识在文献查阅中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早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目录书籍,以后历代均有目录学专著,重要的如史书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官修、私藏目录《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通志·校雠略》《校雠通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
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
折算剂量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
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当归
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
酒当归
20.60g
粉碎成粗粒,每服20g,加水45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温服。
2.本方原用量并非每日服量,结合组成剂量和制服法折算结果,按日服三次计算,则本方的日服总量为60克,各药的日服量如下:当归5g,川芎5g,白芍5g,肉桂5g,牡丹皮5g,莪术5g,人参10g,甘草10g,牛膝10g。
序号3一贯煎
基本信息
现代对应情况
出处
处方、制法及用法
药味名称
基原及用药部位
炮制规格
折算剂量
生品
22.38g
水煎服。
【功效】益气升陷。
【主治】大气下陷证。症见气促急短,呼吸困难,脉沉迟微弱,或参伍不调。
知母
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Bge.干燥根茎
生品
11.19g
柴胡
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
生品
3.73g
备注
序号6枇杷清肺饮
基本信息
现代对应情况
出处
处方、制法及用法
药味名称
基原及用药部位
炮制规格
折算剂量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清•吴谦)
人参三分,枇杷叶二钱(刷去毛,蜜炙),甘草三分(生),黄连一钱,桑白皮二钱(鲜者佳),黄柏一钱。
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
1.12g
以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食远服。
【功效】清肺经热。
【主治】肺风酒刺。症见面鼻疙瘩,红赤肿疼,破出粉汁或结屑等。
枇杷叶
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
蜜炙
7.46g
甘草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
生品
20.6g
牡丹皮
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生品
20.6g
莪术
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Val.或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S. G.Lee et C. F. 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Y.H. Chen et C. Ling的干燥根茎
醋莪术
20.6g
人参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
生品
41.3g
牛膝
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的干燥根
生品
41.3g
甘草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干燥根和根茎
炒甘草
41.3g
备注
1.鉴于《妇人大全良方》卷首之“辨识修制药物法度”总论性章节中提及诸多药物的炮制,涉及本方中当归条下注明“微炒”,其方法与地方炮制规范中的炒当归接近;涉及本方中甘草条下注明“炙黄”,其方法与地方炮制规范中的炒甘草接近,可参考;涉及本方中莪术条下注明“二味并用湿纸煨炮令香软,细切,或更用盐醋浸泡半日用”,结合现今临床多采用醋制,以减毒增效,因此建议采用醋莪术炮制规格。
经典名方中大黄的本草考证
·专题·经典名方中大黄的本草考证△翁倩倩1,2,张元3,赵佳琛1,金艳1,张卫4,彭华胜5,李兵6,蔡秋杰7,陈周全8,杨洪军9,张华敏4,詹志来1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023;4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5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8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029;9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摘要] 大黄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大黄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及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经考证可知,历代本草所载大黄虽来源较多,但根据历代本草记载结合所附药图来看,均为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具体品种因产地不同而异,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品种为主流。
古代大黄多以甘肃与四川为道地,与现代商品生产情况基本一致,尤以有锦纹、味苦、色黄者为质优,其炮制方法历史悠久,各医家因需不同对症选用炮制方法,其中以酒制品最为常见,经历代沿用衍变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大黄和熟大黄规格。
小承气汤方中“酒洗”之法经历代演变成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大黄炮制规格,建议在经典名方开发中采用,其余经典名方可根据具体方义进行炮制。
[关键词] 经典名方;大黄;酒洗;本草考证[中图分类号] R28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1)02 0242 10doi:10 13313/j issn 1673 4890 20200422010HerbalTextualResearchonClassicalPrescriptionofRheiRadixetRhizomaWENGQian qian1,2,ZHANGYuan3,ZHAOJia chen1,JINYan1,ZHANGWei4,PENGHua sheng5,LIBing6,CAIQiu jie7,CHENZhou quan8,YANGHong jun9,ZHANGHua min4,ZHANZhi lai11 StateKeyLaboratoryofDao diHerbsBreedingBase,NationalResourceCenterfor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2 AcademicianWorkstationof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3 BeijingUnionUniversity,Beijing100023,China;4 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5 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12,China;6 Instituteof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7 ResearchCenter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velopment,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8 ChinaResourcesSanjiu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 ,Ltd ,Shenzhen518029,China;9 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Abstract] RheiRadixetRhizomaisoneofthetraditionalbulkmedicinalmaterialsinChinaandhasalonghistoryof△[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1401、2017YFC1700805);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Z13 YQ 091)[通信作者] 詹志来,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道地药材标准、中药资源鉴定与评价;Tel:(010)64087964,E mail:zzlzhongyi@163 commedicinaluse Basedontheprescriptionbooksofherbsandmedicalbooksofalldynasties,thisarticlemakesatextualresearchonthename,origin,position,quality,collection,processingandconcoctingofRheiRadixetRhizomausedintheclassicalprescription,soastoprovidereferenceandbasisforthe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oftheclassicalfamousprescription Accordingtotheresearch,althoughtherearemanysourcesofRheiRadixetRhizomainancientChinesemateriamedica,accordingtotherecordsofancientChinesemateriamedicaandtheattachedpicturesofmedicinalmaterials,almostallofthembelongtothepalmatophyllgroupofplantsinPolygonaceae Thespecificvarietyvarieswithdifferentproducingareas,andtheChinesePharmacopoeia2020editonisstillthemainvariety Inancienttimes,RheiRadixetRhizomatoGansuandSichuanasthegenuineproducingareawhichwasbasicallyconsistentwithmoderncommodityproduction,especiallytohavebrocadegraintastebittercoloryellowforthebestqualitymedicine Itsprocessingmethodhasalonghistory,ancientphysiciansuseddifferentmethodsofprocessingfordifferentsymptoms,amongthem,wineproductsarethemostcommon,whichhavebeendevelopedintowine treatedrhubarbandcookedrhubarbinthe2020editonChinesePharmacopoeia Themethodofwinewashingin″Xiaochengqisoup″decoctionhasevolvedintotheprocessingspecificationofrhubarbrootparchedinwinecontainedinthe2020editonChinesePharmacopoeia,whichisrecommendedtobeadoptedinthedevelopmentofclassicalprescriptionandtherestoftheclassicnamecanbeprocessedaccordingtothespecificmeaning[Keywords] classicalprescription;RheiRadixetRhizoma;winewashing;herbaltextualresearch大黄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推崇。
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7首方剂)
1.12g
以水300毫升,煎至140毫升,食远服。
【功效】清肺经热。
【主治】肺风酒刺。症见面鼻疙瘩,红赤肿痛,破出粉汁或结屑等。
枇杷叶
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
蜜枇杷叶
7.46g
甘草
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
生品
20.60g
牡丹皮
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
生品
20.60g
莪术
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茎
【功效】温经补虚,化瘀止痛。
【主治】血海虚寒,气血凝滞证。症见妇人月经不调,脐腹作痛,脉沉紧。
川芎
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
生品
20.60g
白芍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
生品
20.60g
肉桂
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
当归
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
酒当归
14.92g
白芍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oraPall.的干燥根
酒白芍
5.60g
川芎
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
关于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考证
关于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考证姜云耀 '刘楠2(1.清华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院北京100084; 2.北京盈科瑞药物安全有效性研究有限公司北京102206)摘要:经典名方是我国中药方剂的瑰宝,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汇总,凝聚了中医药几千年的智 慧。
为了更好的发掘和使用这些资源,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古代经典名方的发展:,由于古代医籍 中对方剂细节记栽的缺乏,在开展古代经典名方的研究中会遇到各种细小而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粗 末”就是其中之一。
本研究以散剂中的药物状态“粗末”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和研究古今相关文献资料,分 析粗末的最佳粒径范围,为中药散剂和经典名方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通过研究发现,2 ~ 4 m m 的粒径范围符合大多数研究者对粗末的定义,现代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粒径范围中药的优势。
因此,可 将2 ~ 4 mm的粒径范围作为古代经典名方中“粗末”的标准。
关键词:经典名方煮散粗末粒径范围粉碎doi: 10.11842/wst.20190705008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201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古代经典 名方目录(第一批)》。
古代经典名方是我国中药方剂 的瑰宝,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汇总,凝聚了中 医药人几千年的智慧。
关于古代经典名方的解释,最 早见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注册管 理补充规定》,文中提出“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 复方制剂,是指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 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对古代经典名方作出明 确定义:“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 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
”《中医药 法》同时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 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2018年发布的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 定》再次提出,符合要求的经典名方制剂申请上市,可 仅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免报药效学研 究及临床试验资料。
首批100个经典名方目录问世,附药方(2)
首批100个经典名方目录问世,附药方(2)35竹茹汤《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治胃热呕吐,竹茹汤。
”干葛三两,甘草三分(炙),半夏三分(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
右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竹茹一弹大,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煮散36辛夷散《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
食后茶清调服。
散剂37当归饮子《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
”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去芦)、荆芥穗各一两,何首乌、黄芪(去芦),甘草(炙)各半两。
右?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
煮散38实脾散《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阴水,先实脾土。
”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右?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煮散39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若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
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痛。
譬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
宜温经汤及桂枝桃仁汤、万病丸。
”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各半两,人参、甘草、牛膝各一两。
右?咀,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煮散40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细锉炒黄)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诗经》《史记》《孟子》《礼记》《春秋》《楚辞》《庄子》《韩非子》《老子》《道德经》《周易》《墨子》《荀子》《大学》《中庸》《论语》《易经》《吕氏春秋》《汉书》《司马法》《司马相如》《资治通鉴》《资治通考》《后汉书》《韩非子·外储》《新唐书》《旧唐书》《南史》《北史》《元史》《宋史》《金史》《魏晋南北朝刊志》《文献通考》《西征记》《琅琊西道记》《唐书》《元史》《古今图书集成》《列国志》《麻章太守史》《雍闿苍瀚志》《通志》《上京赋》《宋元明史料考异》《元代史稿》《宋金时期文存论》《五朝史稿》《明史演义考异》《明史料》《李季史话》《郑世古萃英集》《读史方言集合》《朱元璋备史》《按朝野史今古大辞典》《中华通史汇编》《明史稿》《宋史稿》《元史稿》《唐史稿》《宋金断代史》《四库全书》《四庫大藏經》《地理志》《历史志》《颜氏断代史》《文通全览》《古今昭烈录》《斗史》《昆仑颂》《古今文字大辞典》《紫衣翰林》《青山纪事》《当代蔡邕全集》《乐府诗集》《金史稿》《人物志》《舆地经纬》《汝简失言》《明史正义》《水经注》《诸子集注》《苏轼文选》《孟子考证》《小学》《新小学》《明史记》《集古》《洪武正录》《洪福序珍》《抗金断代史》《集古汇编》《康熙字典》《管子》《周礼》《周礼注疏》《花间词》《正义简》《连锁传译类征》《元史演义》《应天录》《诗话总龟》《清史稿》《古文辞典》。
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25首方剂)
附件(一)桃核承气汤基本信息现代对应情况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药味名称基原及用药部位炮制规格折算剂量用法用量功能主治《伤寒论》(汉•张仲景)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
桃仁蔷薇科植物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桃仁13.50g上五味,加水1400ml,煮取500ml,去药渣后加入芒硝,再加热至沸腾。
饭前温服100ml,日3次。
【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烦躁谵语,神志如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生品55.20g桂枝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生品27.60g甘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炒甘草27.60g芒硝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
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生品27.60g备注 1.据原方中煎煮法“煮取二升半”“温服五合”,可知本方每服量为煎出总量的1/5。
故本方每次的服药量为:桃仁2.70g,大黄11.04g,桂枝5.52g,甘草5.52g,芒硝5.52g。
根据张仲景方剂服药法中“不必尽剂”、随证变化、灵活施用的特点,日服用次数建议1-3次,根据临床实际遵医嘱使用。
上述折算剂量系依汉代度量衡直接折算,若与当今主流用量严重不符,在固定原方比例和每服量的基础上,结合安全性评价结果及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日服总量。
2.炒甘草建议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清炒法,“将甘草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炒至微黄”。
执业药师第六章 中药管理
第六章中药管理(多项选择题)1.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包括A.由中药饮片经粉碎或仅经水或油提取制成的固体(丸剂、散剂、丹剂、锭剂等)、半固体(膏滋、膏药等)和液体(汤剂等)传统剂型B.中药配方颗粒C.中药饮片经粉碎后制成的胶囊剂D.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酊剂答案:A,C,D2.下列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实施简化注册审批的有A.处方中药味及所涉及的药材均有国家药品标准B.制备方法与古代医籍记载基本一致C.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日用饮片量与古代医籍记载相当D.功能主治应当采用中医术语表述,与古代医籍记载基本一致答案:A,B,C,D3.下列属于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作为食品生产经营时禁止的活动是A.生产过程添加药品B.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信息含有虚假宣传内容C.广告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D.通过标签和说明书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健康答案:A,B,C4.2015年,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启发,运用现代技术从传统中药材青蒿素中提炼、二次开发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药品对全世界抗击疟疾贡献巨大。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感染,中医药又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上述案例情景体现了该规划的部分重点任务,主要包括A.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B.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C.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D.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答案:A,B,D5.根据《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要求包括A.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B.促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提升C.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D.以中药饮片监管为抓手,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答案:A,B,C,D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和发展方针包括A.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B.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C.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D.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答案:A,B,C,D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自种、自采地产中药材并在其执业活动中使用的人员包括A.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B.在村医疗机构执业的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C.在乡镇医疗机构执业的中医医师D.在乡镇医疗机构执业的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答案:A,B8.根据《关于加强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管理的通知》,关于中药材自种、自采、自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A.不得自种、自采、自用国家规定需特殊管理的医疗用毒性中药材B.乡村中医药技术人员自种、自采中草药,不得上市流通C.禁止自种、自采国家规定需特殊管理的濒稀野生植物药材D.自种、自采中草药,可以加工成中药制剂,但只限于乡村医疗机构使用答案:A,B,C9.中药材专业市场严禁的行为包括A.销售假劣中药材B.未经批准以任何名义或方式经营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其他药品C.销售国家规定的毒性药材D.销售国家规定的濒危药材答案:A,B,C10.根据《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进口药材应当符合的药品标准包括A.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符合国家药品标准B.中国药典现行版未收载的品种,应当执行进口药材标准C.《中国药典》现行版、进口药材标准均未收载的品种,应当执行其他的国家药品标准D.少数民族地区进口当地习用的少数民族药药材,尚无国家药品标准的,应当符合相应的省、自治区药材标准答案:A,B,C,D11.根据《进口药材管理办法》,关于进口药材进口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没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进口药材不允许进口B.没有《进口药材批件》不允许进口药材C.首次进口药材后,申请人、药材基原以及国家(地区)均未发生变更,尚未列入《非首次进口药材目录》的进口药材不得进口D.经口岸检验合格的进口药材方可销售使用答案:A,B,C12.根据《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有A.虎骨禁止一切贸易活动并且不允许用于制药B.中国药品标准已经不设置虎骨药用标准C.对非内服中成药处方中含豹骨的品种,可根据具体品种,替代或减去豹骨D.对内服中成药处方中含豹骨的品种,一律将豹骨去掉,不用代用品答案:A,B13.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中药材包括A.熊胆B.龙胆C.蛇胆D.羌活答案:B,D14.生产中药饮片的原料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A.以中药材为起始原料B.符合药用标准C.尽量固定药材产地D.必须有药品批准文号答案:A,B,C15.根据《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药品经营企业中药饮片管理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B.中药饮片在发运过程中必须有包装C.中药饮片分包装必须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D.中药饮片发运包装须附有质量合格标志答案:A,B,D16.必须由具有药品经营资格的企业才可以销售的是A.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B.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C.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成药片剂D.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注射剂答案:B,C,D17.关于中药饮片的说法,正确的有A.生产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GMP证书B.生产的中药饮片应检验合格,并随货附纸质或电子版检验报告书C.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可以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进行分包装、改换标签D.医疗机构可以从中药材专业市场采购中药饮片调剂使用答案:A,B18.具有经营毒性中药资格的甲药店,采购、储存和处方调配毒性中药饮片的行为合法的有A.向持有毒性中药饮片定点生产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乙采购B.向具有经营毒性中药资格的批发企业丙采购C.甲药店对毒性中药饮片专人、专库(专柜)、专账、专用衡器和双人双锁保管D.甲药店对所调配的处方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答案:A,B,C,D19.根据《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中成药目前没有商品名,只有通用名。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治疗方法1清肝汤【组成】葛根12g、钩藤12g、白薇12g、黄芩12g、茺蔚子12g、白蒺藜12g、桑寄生12g、磁石30g、牛膝12g、泽泻12g、川芎12g、野菊花12g。
【功效】清肝平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
【方解】本方以平肝为主,兼有补肾作用。
葛根能舒筋解肌;钩藤、白蒺藜能平肝祛风;白薇、黄芩、茺蔚子、野菊花清肝抑阳;桑寄生、牛膝平肝皆能补肾;磁石重镇潜阳,泽泻利水消眩,川芎活血祛风。
全方合用旨在清肝平阳。
【方剂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治疗方法2清肝降压汤【组成】柴胡6g、菊花10g、钩藤15g、黄芩10g、丹皮10g、栀子10g、香附10g、青木香6g、佛手10g。
【功效】清肝泻火降压。
【主治】早期高血压病,症候表现为头痛头胀,眩晕,心烦口苦,胸胁胀满,多梦易惊,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菊花、钩藤平肝清热,青木香有降压之功,佛手理气和胃,共奏清肝降压之功。
【方剂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治疗方法3决明钩藤汤【组成】生决明30g、杭菊花10g、钩藤10g、生牛膝10g、川石斛10g、龟板10g、远志肉10g、首乌藤15g、青竹茹10g、六一散18g、生铁落20g、金银藤12g。
【功效】清肝滋阴,调和阴阳,清化湿热。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方中生决明、龟板、生铁落为重镇潜质药物须先煎半小时,再加入其余药物同煎。
【方解】方中生决明入肝经潜阳,质重镇降,用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眩晕十分有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称其“为决明相配,一升一降,共主清肝养阴之功。
钩藤能清肝热、平肝阳,对于肝风内动、肝火上炎之火;与钩藤相配,可升可降,平肝熄风,调和气血。
用石斛、龟板养阴滋肾、益精补血,以远志、首乌藤交通心肾,调和阴阳,安神定志。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药事法规经典试题:中药管理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药事法规经典试题:中药管理魏老师中药管理最佳选择题1、不符合我国中药管理规定的叙述是A、国家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B、药品经营企业购进中药材应标明产地C、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D、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销售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且“城乡集贸市场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
”2、批发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A、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B、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C、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D、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批发企业销售给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和使用单位的中药饮片,应随货附加盖单位公章的生产、经营企业资质证书及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3、批发零售中药饮片的企业A、必须从持有《药品GSP证书》的生产企业采购B、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C、必须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经营企业采购D、对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可以从中药材市场或个人采购中药饮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批发零售中药饮片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必须从持有《药品GMP证书》的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GSP证书》的经营企业采购。
4、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的内容不包括A、品名B、规格C、产地D、批准文号【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
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所以选D。
5、下列属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包含的剂型是A、丸剂B、散剂C、锭剂D、丹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2018年4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中医经典名方100首(图文版)
中医经典名⽅100⾸(图⽂版)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古代经典名⽅⽬录(第⼀批)编号⽅名原⽂剂型出处处⽅制法及⽤法1桃核承⽓汤《伤寒论》(汉·张仲景)“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如狂,⾎⾃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汤。
”桃仁五⼗个(去⽪尖),⼤黄四两,桂枝⼆两(去⽪),⽢草⼆两(炙),芒硝⼆两。
上五味,以⽔七升,煮取⼆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微沸下⽕,先⾷温服五合,⽇三服。
汤剂2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下痞鞕,噫⽓不除者,属旋覆代赭⽯汤。
”旋覆花三两,⼈参⼆两,⽣姜五两,代赭⼀两,⽢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枣⼗⼆枚(擘)。
上七味,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升,⽇三服。
汤剂3⽵叶⽯膏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少⽓,⽓逆欲吐,⽵叶⽯膏汤主之。
”⽵叶⼆把,⽯膏⼀⽄,半夏半升(洗),麦门冬⼀升(去⼼),⼈参⼆两,⽢草⼆两(炙),粳⽶半⽄。
上七味,以⽔⼀⽃,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煮⽶熟,汤成去⽶,温服⼀升,⽇三服。
汤剂4⿇黄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太阳病,头痛发热,⾝疼腰痛,⾻节疼痛,恶风⽆汗⽽喘者,⿇黄汤主之。
②太阳病,脉浮紧,⽆汗,发热,⾝疼痛,⼋九⽇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复发汗。
服汤已,微除,其⼈发烦⽬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重故也,宜⿇黄汤。
③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黄汤。
”⿇黄三两(去节),桂枝⼆两(去⽪),⽢草⼀两(炙),杏仁七⼗个(去⽪尖)。
上四味,以⽔九升,先煮⿇黄,减⼆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升半,去滓,温服汤剂⼋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5吴茱萸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中药经典名方的质量与安全性考量
传 统 中 药 方 的 使 用 是 中 医 防病 治 病 的 重 要 手 段 。经过 长期 临床 实践 检验 和经 验积 累 ,疗 效差 以 及安 全性 不好 的药 方逐 渐被 淘汰 ,而疗 效确 切和 相 对安 全的 经典 药方 则被 沿用 至今 。为了 使经 典名 方 能够 更 好地 服 务 患者 ,2008年 国家 食 品药 品监 督 管理局发布了 《关于印发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 通知 》。。 ,提 出来 源 于古 代 经典 名 方 的 中药 复方 制 剂 , 在符 合 相 关 要 求 的 条 件 下 “可仅 提 供 药 学 和 非 临床安 全 性研 究资 料 ,并 直接 申报 生 产”。201 6 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 规定 :“生 产符 合 国家 规定 条件 的来 源于 古代 经典 名方 的 中药 复 方制 剂 ,在 申请药 品批 准文 号 时可 以仅提 供 非临 床 安 全性 研 究 资料 ”。原 国家 食 品 药 品监 督 管理 总 局 201 7年 发布 了 “公 开征 求 《中药经 典名 方 复方 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及申 报 资 料要 求 (征 求 意见 稿 意 见 ” J,对经 典 名方
封 面 文 章
C 0 V e r A FtI c【e
中药经典名方臁
《
r ’
艾 / 爱华 帏 贺 陈上林 il-l,fl /,Jl ̄f l I礼
} j】掣 薯 : China Food & D rug Adm inist ratiOn Magazine
蹿秀按 :《世 卫组织 2014—2023年 传统 医学 战略 》中指 出,世 界上几乎每 个国家都 可找到传 统和补充 医学 ,而且对 它的服 务需求正在不 断增 长 。质量可靠 、安 全有效 的传统 医学有助于 实现 确保人人获得 卫 生保健的 目标 。因此 ,很多国家和地 区都 根据各 自的情 况 ,对传统草 药的注册 申请给 予了一定的简化要 求或放宽标;佳。在我 国,201 8年 4月 ,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会 同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 局公布 了第 一批 《古 代经典名方 目录 》。2018年 5月 ,国家药 品监督 管理局发布了 《古代经典 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 批管理规定的公告 》(2018年第 27号 ),明确了 “对满足规 定要 求的经典名方制剂 申请上市 ,可仅提供 药学及非 临床安全性 研究资料 ,免报药效学 研究及 临床试验 资料 ”。中药经典 名方简化 注册审}I ̄A9办法 有利于推动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促进 中医药在保 护公众健康领域发挥更重要 的作用 。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是指一系列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被认为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方剂的汇总。
这些方剂多来源于历代医学典籍,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检验,部分已被收录于官方的目录之中,以便于现代医疗实践中的参考和应用。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这些官方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都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
下面笔者就讲解一下官方各发布批次的内容概要,以及如何通过摩熵医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数据库在线查询及下载目录全文的方法。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共收录了100个汉族医药方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它们分别出自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严氏济生方、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统旨、万病回春、证治准绳、寿世保元、外科正宗、景岳全书、简明医彀、瘟疫论、普济方、医门法律、傅青主女科、外科大成、辨证录、医学心悟、医宗金鉴、妇科冰鉴、伤寒瘟疫条辨、温病条辨、医林改错、验方新编、医原、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絜度等经典医学著作。
例如,"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附子汤"等均在目录之列,并附有具体的方名、原文(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和剂型。
目录节选截图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共收录了217个方名,同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它们分别由汉族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5个部分组成。
其中包括了"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小陷胸汤"等方剂,与第一批一样提供了详细的处方信息和用法。
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传承与创新答案
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传承与创新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注:山东省药师协会施教机构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题为随机抽取5道题进行考试,该文档列出了该科目的所有考试题目及答案。
1.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载的剂型不包括(D)A.汤剂B.散剂C.煮散D.丸剂2.长期用药或反复用药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给药期限应进行(B)个月试验A.3B.6C.9D.123.关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项目说法正确的是(A)A.原则上处方中各药味应在制剂质量控制项目中体现B.原则上处方中2/3药味应在制剂质量控制项目中体现C.原则上处方中3/4药味应在制剂质量控制项目中体现D.处方中各药味必须在制剂质量控制项目中体现8.《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收载的方剂是(A)及其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A.清代B.明代C.元代D.宋代9.由多味饮片、提取物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组方而成的制剂属于(B)A.1.1类中药新药B.1.2类中药新药C.1.3类中药新药D.1.4类中药新药10.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由(B)制定A.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不需符合的条件是(B)A.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B.制备方法与古代医籍记载完全一致C.日用饮片量与古代医籍记载相当D.功能主治应当采用中医术语表述12.首次提出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的是(B)A.2007年7月10日《药品注册管理办法》B.2008年1月7日《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C.2015年8月18日《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D.2016年12月25日《中医药法》13.基准样品一般不能为(D)A.煎液B.浓缩浸膏C.干燥品D.纯化物14.中药增加新的功能主治属于(B)A.中药创新药B.中药改良型新药C.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D.同名同方药15.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中关于药材研究说法错误的是(C)A.应进行资源评估,保证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应加强药材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C.必须使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药材D.多基原的药材一般应固定一种基原16.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说明书中不需要列入(B)A.历代医评B.化裁依据C.方解D.不良反应17.中药3.1类制剂的质量标准时不需要(A)A.指纹/特征图谱中应指认所有的成份B.必要时应研究建立多张指纹/特征图谱C.应研究建立多个药味的含量测定方法D.应研究与安全性相关(包括内源性毒性成份和外源性污染物)的质量控制方法18.中药3.1类新药药学研究中要求药材质量研究时一般针对不少于3个产地(包含道地药材产地、主产区)的不少于(C)批次药材的质量进行分析A.9B.10C.15D.2019.中药新药注册申请时不能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是(B)A.用于重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罕见病防治B.孕妇用药C.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D.药用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基本明确20.一般情况下,3.1类中药新药申报时应提供()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和()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资料(B)A.3,12B.6,18C.3,18D.3,2421.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不需符合的条件是(B)A.给药途径与古代医籍记载一致B.制备方法与古代医籍记载完全一致C.日用饮片量与古代医籍记载相当D.功能主治应当采用中医术语表述22.2022年9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儿科部分)》,收载方剂(B)首A.10B.25C.50D.10023.中药3.1类制剂的质量标准中指纹/特征图谱应明确(C)A.峰波动范围B.相对峰面积C.相似度D.绝对保留时间24.关于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审评错误的是(D)A.采用以专家意见为主的审评模式B.由国医大师、院士、全国名中医为主的专家审评委员会对该类制剂进行技术审评C.专家审评委员会出具是否同意上市的技术审评意见D.参考专家意见,由药审中心出具是否同意上市的技术审评意见。
酒及经典名方中酒制方法的考证与梳理
·专题·酒及经典名方中酒制方法的考证与梳理△翁倩倩1,2,赵佳琛1,金艳1,张卫3,彭华胜4,蔡秋杰5,李兵6,陈周全7,杨洪军8,张华敏3,詹志来1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4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9;8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摘要] 酒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出土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之酒的字形含义、以酒入药历史、以酒为辅料用于药物炮制的历史延革进行了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参考。
经考证,入药用酒在明代以前基本为乙醇浓度较低的粮食酿造酒;元代开始引入蒸馏酒;明代酒被分为米酒、烧酒、葡萄酒3类,米酒、烧酒均有入药用;自唐宋起各医家均强调入药佐使以糯米为原料,用白曲所酿的糯米酒为正。
因此,建议《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所收载汉代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及清代名方“五味消毒饮”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的黄酒,其原料为糯米,曲用白曲,具体工艺和质量标准可参考《黄酒》GB/T13662—2018“传统型黄酒”中的“干黄酒”。
《目录》中所收载的“酒洗”“酒浸”“酒制”“酒炒”等法本意皆为用酒将药材进行润透处理后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燥,均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炙法”的前身,具体炮制方法的选用需遵循历史演变情况。
[关键词] 经典名方;酒;本草考证[中图分类号] R28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1)02 0202 16doi:10 13313 /j issn 1673 4890 20200422007HerbalTextualResearchonClassicalPrescriptionofMedicinalAlcoholicBeverageWENGQian qian1,2,ZHAOJia chen1,JINYan1,ZHANGWei3,PENGHua sheng4,CAIQiu jie5,LIBing6,CHENZhou quan7,YANGHong jun8,ZHANGHua min3,ZHANZhi lai11 StateKeyLaboratoryofDao diHerbsBreedingBase,NationalResourceCenterfor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2 AcademicianWorkstationof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3 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4 Anhu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12,China;5 ResearchCenter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velopment,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6 InstituteofInformation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7 ChinaResourcesSanjiuMedicalandPharmaceuticalCo ,Ltd ,Shenzhen518029,China;8 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1401,2017YFC1700805);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Z13 YQ 091)[通信作者] 詹志来,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道地药材标准、中药资源鉴定与评价;Tel:(010)[Abstract] AlcoholicbeveragehasalongmedicinalhistoryinChina Inthisarticle,byreferringtotherelevantancientherbalmedicinebookswiththehelpofvariousarchaeologicalremains,theauthormakesatextualresearchonthemeaningoftheglyphofthealcoholicbeverageusedintheclassicalprescription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oftextualresearchonthedevelopmentoftheclassicalprescriptions Accordingtothetextualresearch,thealcoholicbeverageusedinmedicinebeforetheMingDynastywasbasicallygrainbrewingwine,withlowalcoholconcentration,distilledliquorwasintroducedintheYuanDynastyandthewineoftheMingDynastywasdividedintothreecategoriesofricewine,liquorsandwine,allofwhichwereusedinmedicine However,sincetheTangandSongDynasties,allthedoctorsemphasizedthatthealcoholicbeverageusedinmedicinewasmadewithwhitequandglutinousrice Therefore,thealcoholicbeverageusedinHanDynastyfamousrecipe″GualouXiebaiBanxiaSoup″andQingDynastyfamousrecipeof″WuweiXiaoduDrink″containedintheancientClassicRecipeCatalogue(thefirstbatch)wasrecommendedtoadopttheyellowricewinelistedinthe2020editionofChinesepharmacopoeia Therawmaterialisglutinousricewithwhitequ,thespecifictechnologyandqualitystandardcanbereferredtothe″dryyellowricewine″innationalstandardGB/T13662—2018.Themethodsof″winewashing″″winesoaking″″winemaking″and″winestir frying″containedintheancientlistoffamousprescriptions(thefirstbatch)areallintendedtousealcoholicbeveragetomoistenthemedicinalmaterialsandthenadoptdifferentmethodstodrythem Infact,theyarethepredecessorofthemethodof″stir fryingwithwine″containedinthe2020ofeditionChinesepharmacopoeia Theselectionofspecificprocessingmethodsshouldfollowthehistoricalevolution[Keywords] classicalprescription;medicinalalcoholicbeverage;herbaltextualresearch酒用于医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经典名方清燥救肺汤的历史沿革及现代应用进展
经典名方清燥救肺汤的历史沿革及现代应用进展作者:杨斯翔吴文辉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6期中图分类号 R2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2)16-2044-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16.23摘要清燥救肺汤出自清代喻昌所著《医门法律》,由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组成,是治疗温燥重证、气阴两伤之代表方。
2018年,该方纳入我国《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为厘清其发展脉络,明确其功能主治,本文收集了记载清燥救肺汤的古籍与现代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方剂来源与组成、药物基原与炮制、用药剂量、功能主治与现代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部分医籍在该方药材基原与炮制、用药剂量的记载上有所差异;该方以清燥、生津、滋阴、益气为主要功效,以“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为主治,现代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关键词清燥救肺汤;经典名方;历史沿革;临床应用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modern application process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Qingzao jiufei tangYANG Sixiang1,WU Wenhui2(1. College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Luzhou 646000, China; 2. Dept. of Pharmacy,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ongqing 400021, China)ABSTRACT Qingzao jiufei tang,which is derived from Yuchang’s Medical Laws in the Qing dynasty, composes of Folium Mori, Gypsum Fibrosum, Glycyrrhiza uralensis, Panax ginseng, Sesamum indicum, Equus asinus, Ophiopogon japonicus, Prunus armeniaca and the leaves of Eriobotrya japonica. It is a representative form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yndrome of warm-dryness and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In 2018, it was included in the Catalogue of Ancient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the First Batch). In order to clarify its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clarify its functions and indications,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of Qingzao jiufei tang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source and composition of it, its origin andprocessing, dosage, functions and indications and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with a method of bibliometrics. Results show that some medical books differ in origin, processing and dosage of the formula. This formula takes moistening dryness, encouraging production of body fluids,nourishing Yin,tonifying Qi as the main efficacy. “Qi depression, flaccidity, dyspnea and vomiting” is the main indication. It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involving respiratory diseases,skin diseases, digestive diseases, etc.KEYWORDS Qingzao jiufei ta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 historical evolu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燥證的中医内涵广泛,涵盖了现代医学呼吸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汤剂
11
甘草泻心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属甘草泻心汤。”
麻黄、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川芎、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
右十二味,㕮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
汤剂
33
开心散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开心散,主好忘方。”
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
瓜蒌实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剂
19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①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汤剂
汤剂
25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汤剂
26
甘姜苓术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汤剂
6
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散剂
37
当归饮子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见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㾦㿔。”
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去芦)、荆芥穗各一两,何首乌、黄芪(去芦),甘草(炙)各半两。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附件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编号
方名
原文
剂型
出处
处方
制法及用法
1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汤剂
16
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汤剂
22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实一枚(捣)。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汤剂
23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汤剂
31
温胆汤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
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汤剂
32
小续命汤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汤剂
9
猪苓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①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服夜二服。
汤剂
13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①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②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
汤剂
2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属旋覆代赭石汤。”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剂
3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剂
4
麻黄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复发汗。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宜麻黄汤。③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当归四两,桂心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日令尽。
汤剂
30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治下久赤白连年不止,及霍乱,脾胃冷,实不消。”
大黄四两,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附子一枚(大者)。
右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剂
14
附子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汤剂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汤剂
27
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汤剂
28
厚朴麻黄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汤剂
10
小承气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①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③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大便必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右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竹茹一弹大,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煮散
36
辛夷散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去节)、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汤剂
5
吴茱萸汤
《伤寒论》(汉•张仲景)“①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0
泽泻汤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