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列传》与正史隐士书写
伯夷列传疏证评论
二二伯夷列傳《正義》:“老子莊子,開元二十三年奉敕[1]升為《列傳》首,處夷、齊上”;《考證》引張文虎[2]語,論《列傳》次序,諸本不同。
按宋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一三載政和八年詔《史記.老子傳》升於列傳之首,自為一帙[3];元僧圓至《牧潛集》卷六《書宣和<史記>後》雲:“餘居臨安,有持大板[4]《史記》,而《列傳》老子為首。
心甚怪之,莫知其本所出。
因閱《國朝會要》,見宣和某年有旨,升老子於《列傳》首。
乃悟所見蓋宣和本,今不行矣。
”“宣和某年”“當作“政和”。
是宋之道君皇帝重修唐之玄宗故事也。
“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考證》引《莊子·讓王》篇、《呂氏春秋·誠廉》篇夷、齊“相視而笑”,曰:“是推亂以易暴也”(《呂氏春秋》作“是以亂易暴也”)。
按《後漢書.宦者列傳》:“雖袁紹龔[5]行,芟夷[6]無餘,以暴易亂,亦何雲及”;章懷注引《史記》此歌曰:“以暴易亂兮”,《文選》範蔚宗《宦者傳論》李善注亦同。
是《史記》古本作“以暴易亂兮”也。
“以亂易暴”,“以暴易亂”,“以暴易暴”,三者各明一義,言之皆可成理。
今本之“以暴易暴”即易君而未革政;古羅馬寓言驢為盜掠一則所謂雖更新主,未減舊役,以喻當時執政頻換而下民困苦不異於前,所變易僅在上者之姓名已耳(In principatu commutando ciuium/Nil praeter domininomen mutant pauperes)①。
①Phaedrus ,Fabulae,I.xv.1-2【增订一】《谷梁传》昭公四年论楚灵王与齐废封事,亦曰:‚不以乱治乱也。
‛【增订四】所引古罗马寓言谓‚虽易新君,未减旧虐‛,而比阅苏联流亡作家(A.I.Solzhenitsyn)所撰劳改营纪事(The Gulag Archipelago ),卷三有一章标题曰:‚统治者数更,劳改营长在‛(Rulers Change ,the Archipelago Remains )。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与解析
史记伯夷列传原文与解析伯夷者,先帝之子也。
先帝音乐好,慕管仲、乐毅之士,常使人学焉。
及桀亡,纣作乱,随闾丘儿、仲尼南游。
到于河,伯夷见舜帝,曰:“伯夷远荒服食,亦将图乐乎?”舜曰:“可以教;人主不可以愚。
”伯夷因得闾丘使舜帝学五弦之琴。
舜曰:“尧存天下,甘棠乃之;我存天下,肃棠乃之。
二者恶能收乎!”乃收甘棠之一曲,以授伯夷。
舜未受天命,与二人处山泽之间。
及受命,乃致两人焉。
伯夷闻舜欲有道德之教,去帝位而善其民,曰:“予闻帝善听其群臣,而广取善言之,则号令清而民和矣。
今予受命矣,愿闻政事之要。
”舜告之曰:“务民之生,发人之资,修鬼神之道,尽地之利。
教民以十常之教:一,恭敬父母;二,慈爱兄弟;三,和睦夫妻;四,教化子孙;五,使老有所终;六,使壮有为;七,使二三十者能乐其业;八,使百姓安居乐业;九,使老士死,子孙承守其业;十,告死人曰:勿劫勿欺,以报我也。
”伯夷说,誓死行之。
伯夷伯阳之德,过于世人。
且受位之日,昧未明也。
是以隐于太行之阳。
七日而飞虎见之,见而弗食。
十日而庖羝(páo lí)见之,见而弗食。
五日而大羹见之,见而弗食。
甘棠见之,甘而食之。
伯夷入棠不息,甘棠不避时者三年。
群虎见伯夷之食甘棠也,皆见而咸伏。
有过其门者,皆见而欲逐之也,至者三十余司空载河山菽粟至也,统籴之糏禽兽甚众,皆厉理就食,无敢言陵伯夷之门者。
伯夷去舜而德斯在,天下莫敢择贺。
舜久思之,而不忍除。
二十年,舜东巡狩,尽问于夏庙人。
舜曰:“嗟!二十年矣哉!自蒸尧之居也,予年七十有二,子汝不谢天,将以伯夷清壮。
”舜遂以伯夷为壮老,列而舍之,久之而后除壮。
舜告其后:“后嗣予以伯夷为壮老,以为汝尔后之范。
”自舜论之,至于孟子,咸以伯夷为贤。
然桀、纣、崇、丸其稍非之矣。
原文解析:《史记》中的伯夷列传,详细记述了伯夷的传奇经历和他对音乐、政治、道德的见解和追求。
伯夷是先帝的儿子,先帝非常喜欢音乐,常常让人学习管仲和乐毅的才能。
伯夷列传读后感范文
伯夷列传读后感范文《伯夷列传》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文章,记录了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在商朝末年的忠义之举。
伯夷和叔齐一开始是商汤的忠臣,但是商纣王败坏了商朝的治理,他们不忍看到百姓遭受苦难,于是决定离开朝廷,并且拒绝入王纣朝廷为大臣。
他们选择了隐居山林,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
读完《伯夷列传》,我深受感动。
伯夷和叔齐是真正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他们不愿意看到国家和百姓遭受苦难,即便是面对压力和困境,他们也选择了不妥协和退缩。
他们抱着对治理国家负责任的态度,决定离开朝廷,离开权力和权势,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应该有着怎样的品德和处事原则。
伯夷和叔齐的行为深深触动了我,他们的忠诚和正直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不为个人利益和个人荣誉所动摇,而是以百姓的福祉和社会的安宁为己任。
在一个腐败和无道德的社会里,他们坚守自己的原则,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他们的精神力量让我明白,一个人应该追求正义和真理,不被利益和权力所动摇,始终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读完《伯夷列传》,我对伯夷和叔齐充满了敬佩和钦佩之情。
他们的行为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追求,更代表了对社会道德的深刻认识。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功绩和成就,更在于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对正义的坚守。
在这个充斥着欺骗和不信任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像伯夷和叔齐一样,勇敢前行,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和正义。
最后,读完《伯夷列传》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伯夷和叔齐的精神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们的忠诚和正直让我深感敬佩。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要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个人利益和荣誉所动摇,以社会公益为己任,成为伯夷和叔齐那样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史部总叙
史部总叙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
莫简於《春秋》,莫详於《左传》。
《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
此作史之资考证也。
丘明录以为传,后人观其始末,得其是非,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
此读史之资考证也。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
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儒者好为大言,动曰舍传以求经。
此其说必不通。
其或通者,则必私求诸传,诈称舍传云尔。
司马光《通鉴》,世称绝作,不知其先为《长编》,后为《考异》。
高似孙《纬略》,载其《与宋敏求书》,称到洛八年,始了晋、宋、齐、梁、陈、隋六代。
唐文字尤多依年月编次为草卷,以四丈为一卷,计不减六七百卷。
又称光作《通鉴》,一事用三四出处纂成,用杂史诸书凡二百二十二家。
李焘《巽岩集》,亦称张新甫见洛阳有《资治通鉴》草稿盈两屋。
(按焘集今已佚,此据马端临《文献通考》述其父廷鸾之言。
)今观其书,如淖方成祸水之语则采及《飞燕外传》,张彖冰山之语则采及《开元天宝遗事》,并小说亦不遗之。
然则古来著录,於正史之外兼收博采,列目分编,其必有故矣。
今总括群书,分十五类。
首曰《正史》,大纲也。
次曰《编年》,曰《别史》,曰《杂史》,曰《诏令奏议》,曰《传记》,曰《史钞》,曰《载记》,皆参考纪传者也。
曰《时令》,曰《地理》,曰《职官》,曰《政书》,曰《目录》,皆参考诸志者也。
曰《史评》,参考论赞者也。
旧有《谱牒》一门,然自唐以后,谱学殆绝。
玉牒既不颁於外,家乘亦不上於官,徒存虚目,故从删焉。
考私家记载,惟宋、明二代为多。
盖宋、明人皆好议论,议论异则门户分,门户分则朋党立,朋党立则恩怨结。
恩怨既结,得志则排挤於朝廷,不得志则以笔墨相报复。
其中是非颠倒,颇亦荧听。
然虽有疑狱,合众证而质之,必得其情。
虽有虚词,参众说而核之,亦必得其情。
张师棣《南迁录》之妄,邻国之事无质也。
赵与峕《宾退录》证以金国官制而知之。
《碧云騢》一书诬谤文彦博、范仲淹诸人,晁公武以为真出梅尧臣,王铚以为出自魏泰,邵博又证其真出尧臣,可谓聚讼。
论《伯夷列传》的史料来源为口述史料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4论《伯夷列传》的史料来源为口述史料何经锋【摘 要】虽然《伯夷列传》取材于战国诸子著述之说由来已久,但仍然是一种并不符合实际的观点。
《伯夷列传》的人物形象与《论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又声称伯夷的故事流传在民间,因此《伯夷列传》的史料最有可能来源于西汉民间的口述史料。
【关键词】孔子 《庄子》 圣贤形象 口述史料欲探寻《伯夷列传》的含义,应先澄清该传的史料来源。
过去最为流行的观点就是太史公取材于战国诸子的著作,创作了这一篇。
司马贞《史记索引》按:“「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
”王叔岷《史记校证》云:“盖史公杂采《庄子·让王篇》、《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及其他杂记而成。
”时至今日,还有学者认为《伯夷列传》是司马迁取材诸子之说、编造敷衍的传记,甚至以为司马迁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怨气而作此传。
因此本文不得不考察《伯夷列传》的种种细节,从而证明《伯夷列传》并非取材于战国诸子甚至是汉代的《韩诗外传》,而是来自更为可靠的民间口述史料。
一、史料并非取材于战国诸子史料取材于战国诸子著作之说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并没有坚实的证据,而且存在三处疑点。
第一,在选择立传人物时,司马迁确定了“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的治史标准,也就不会轻易使用战国诸子的记载。
伯夷、叔齐尽管不见于《尚书》,却为孔子称赞不怨。
因此单独立传,而且位于列传之首。
许由、务光记载在战国诸子的典籍中,德行极高,却只能附传于伯夷。
司马迁见到了许由之冢,却称“其文辞不稍概见”,正是在怀疑战国诸子描述的人物。
第二,战国诸子的记载互相矛盾,各有其叙述之目的,史料可信度较低。
《庄子》与《吕氏春秋》在伯夷与周朝盟誓的具体细节、盟约内容都是不同的,此外,两书与《韩非子》在伯夷是否埋葬的问题上也有冲突。
这些记载明显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第三,司马迁描述的伯夷形象为儒家处士形象,战国诸子多描述为隐士形象,重要事件的记载也有明显的不同。
宋代隐士隐居原因初探
宋代隐士隐居原因初探《宋史》隐逸传收49人,这远非宋代隐士的全部。
我又从多种方志中检得378人。
这虽仍非宋代隐士的全部,但对本文来说,却基本上可以说明问题了。
我把检索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第一、时间分布统计(从社会治、乱的角度,把宋代分为五个时段,将检索出的378位隐士粗略系于各个时段):宋初(太祖──太宗)17人;北宋中期(真宗──哲宗)100人;北宋后期到南宋前期(徽宗──高宗)61人;南宋中期(孝宗──理宗)68人;宋末44人;未详时代88人第二、地域分布统计(依378位隐士各自所在方志。
借用现代地名简称):苏63 浙65 皖46 闽72 赣84 粤5 川8 湘1 鄂7鲁11豫13 晋1 冀1以下对宋代隐士隐居原因试作分析。
一、源远流长的尊隐传统1、隐士与帝王隐与仕看似异途,实则有内在联系。
在隐士方面,是弃绝仕途;在执政方面,则是尊重隐士们“士”的价值。
比如尧以天下让许由、巢父,舜以天下让善卷、子州支父、石户之农、蒲衣子。
让者恭敬诚恳;辞者坚决真实[1]。
于是隐士与帝王之间就有了一种默契:尧、舜们承认隐士的才、德足以王天下,又尊重他们辞天下以洁身守志的意愿。
隐士们则真正做到视功名富贵如粪土,永不沾染,绝不凭才能和声望介入政治。
这实际是以不合作为最令帝王放心的合作。
于是精典文化中才有了这样的定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孔疏曰:“最处事上,不复以世事为心,不系累于职位,故不承事王侯,但自尊高慕,其清虚之事,故云高尚其事也”,“可法则也”[2]。
帝王尊隐不能只是空谈,还需有实在的经济手段。
据皇甫谧《高士传》载,郑穆公时子阳为相,为求“好士”之名,“使官载粟数十乘”而遗隐士列御寇。
列子不受。
这大概是官方赏赐隐士的最早记载。
“以资鼓励”是历代帝王尊隐的例行方式,多数隐士也不拒绝资助。
这对双方都有利。
对君王来说,既有利于天下安定,所谓“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3],又赢得礼贤下士、宽容大度的“明君”之誉;既可以用隐士点缀太平,又可以借隐士教化百姓、传播文化、激励风俗、淡化人们的势利之心。
文言文 阅读 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西汉·司马迁①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⑪。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⑫。
其传曰:②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⑬。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⑭。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⑮,号为文王⑯,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⑱,可谓孝乎?以臣弑君⑲,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⑳。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⑴,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⑵,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③由此观之,怨邪非邪?④或曰:“天道无亲⑶,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⑷,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⑸。
糟糠不厌,而卒蚤夭⑹。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⑺,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⑺,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⑻,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⑤子曰⑼:“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⑽?【题解】本文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伯夷列传拼音版
伯bó夷yí列liè传zhuàn司sī马mǎ迁qiān 〔两liǎnɡ汉hàn〕夫fū学xué者zhě载zǎi 籍jí极jí博bó。
尤yóu 考kǎo 信xìn 于yú六liù艺yì。
《诗shī》、《书shū》虽suī缺quē,然rán虞yú、夏xià之zhī文wén 可kě知zhī也yě。
尧yáo 将jiānɡ逊xùn 位wèi ,让rànɡ于yú虞yú舜shùn ,舜shùn 、禹yǔ之zhī间jiān ,岳yuè牧mù咸xián 荐jiàn ,乃nǎi 试shì之zhī于yú位wèi ,典diǎn 职zhí数shù十shí年nián ,功ɡōnɡ用yònɡ既jì兴xīnɡ,然rán 后hòu 授shòu 政zhènɡ。
示shì天tiān 下xià重zhònɡ器qì,王wánɡ者zhě大dà统tǒnɡ,传chuán 天tiān 下xià若ruò斯sī之zhī难nán 也yě。
而ér 说shuō者zhě曰yuē:“尧yáo 让rànɡ天tiān 下xià于yú许xǔ由yóu ,许xǔ由yóu 不bù受shòu ,耻chǐ之zhī逃táo 隐yǐn 。
及jí夏xià之zhī时shí,有yǒu 卞biàn 随suí、务wù光ɡuānɡ者zhě。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_《三家注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_正史_史部
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_《三家注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_正史_史部【索隐】:列传者,谓叙列入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
【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
诗书虽缺,【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
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三百三十篇,乃删以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今百篇之内见亡四十二篇,是诗书又有缺亡者也。
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索隐】:按:尚书有尧典、舜典、大禹谟,备言虞夏禅让之事,故云“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於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正义】:舜禹皆典职事二十馀年,然後践帝位。
功用既兴,然後授政。
示天下重器,【索隐】:言天下者是王者之重器,故庄子云“天下大器”是也。
则大器亦重器也。
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於许由,【正义】: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
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於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
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
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
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
’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
污吾犊口。
’牵犊上流饮之。
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
”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
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索隐】:按:“说者”谓诸子杂记也。
然尧让於许由,及夏时有卞随、务光等,殷汤让之天下,并不受而逃,事具庄周让王篇。
【正义】:经史唯称伯夷、叔齐,不及许由、卞随、务光者,不少概见,何以哉?故言“何以称焉”,为不称说之也。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索隐】:盖杨恽、东方朔见其文称“余”,而加“太史公曰”也。
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索隐】:谓太史公闻庄周所说许由、务光等。
作文史记伯夷列传读书笔记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作文史记伯夷列传读书笔记史记伯夷列传读书笔记1伯夷、叔齐者,兄弟也,系出商时诸侯之门。
其父遗命立叔齐,叔齐则欲让于伯夷,而伯夷拒受。
最终兄弟二人先后离国而赴西岐。
西伯姬昌卒后,武王载西伯木主而东伐纣,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而动干戈,为不孝;以臣弑君,为不仁。
武王怒,欲斩二人,最后姜子牙力劝而释之。
殷灭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最终饿死於首阳山。
以今之眼光,伯夷、叔齐之事简要,相比史上不少忠肝义胆之人,并无非常显赫之举,而太史公却将其二人列于《史记》诸列传之首。
依太史公之见,二位传主为人子、为人兄弟、为人臣,均至善至仁,然以饿死告终,命运实欠公平。
传后太史公感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天道终究予善人以何物、予恶人以何物哉。
载于史册之忠义之士,非杀即戮,鲜得善终。
反观作威作福之奸佞之徒,横行天下、鱼肉百姓,竟以寿终。
境遇之别有若天壤,何谓天理耶?推人及已,联想当年,司马氏不过是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即下廷尉治罪,依汉律可以财赎刑,然家无余财、亲友无助,死罪虽免而终遭宫刑之辱,此等悲愤郁结于心,遇此自当勃发。
世俗曾有因果报应之说,俱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但不知因此说,善恶之因果报在何时,应在何地。
生前如此,身后又如何。
伯夷、叔齐二者,若非赖于孔子之力传于经典,后世又怎知伯夷、叔齐两人哉,此伯夷叔齐之幸也。
然并非忠善之士皆有二人之幸运,悠悠岁月,过往者不啻数亿,着史家之墨有几何,着史家之墨且被记于人心者又有几何,而其中忠善之辈更有几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身为南宋重臣,文武兼备、精忠报国、视死如归,故千秋之后有人追念,而史上千百万保家卫国、浴血沙场之将士,汗青之上又有几人留名。
伯夷列传知识点总结
伯夷列传知识点总结一、生平伯夷是西周时期的一位贤士,他是周文王的后裔,生活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
据《史记》记载,伯夷和叔齐是周文王的玄孙,其父名叫王子比干,是周文王的后裔。
在西周春秋时期,中国分为多个国家,其中有一个叫虢国。
当时,虢国王为虢公,王后为腰斩后妃。
王后的两个儿子因为王后的不公正而逃离了虢国,他们就是伯夷和叔齐。
他们离开了虢国之后,来到了母亲的家乡周国。
周文王对他们非常仁慈,接纳了他们,并封他们为诸侯。
伯夷和叔齐非常深受文王的宠爱,他们也感到非常愧疚。
因为周文王对他们的宠爱,而虢国的人民却受到了虢公和王后的残暴统治。
他们看到国家内乱,人民疾苦,就决定回到虢国去消除虢公和王后的罪恶。
他们回到了虢国,发现虢公和王后的罪行更加丑陋:他们不仅残害人民,而且将母亲绑在车上凌迟处死。
伯夷和叔齐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打倒虢公和王后,为受苦的百姓讨回公道。
他们率领人民起义,推翻了虢公和王后的统治,解放了虢国的人民。
然而,当他们获得了权力和地位之后,他们并没有继续统治虢国,而是辞去了诸侯的封号,返回了周国,开始避居山林,以示对人民的深切怀念和对权位的深深憎恶。
二、思想伯夷和叔齐的行为展现出了非常高尚的品质和思想。
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仁义和忠孝。
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们对人民的深切怀念和对权位的深深憎恶。
1. 仁义伯夷和叔齐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们对人民的仁爱之心。
他们深知虢公和王后的残暴行径,心怀对百姓的深切怜悯,因此决定为受苦的百姓讨回公道。
他们为了拯救百姓,不惜冒险推翻虢公和王后的统治,为了维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
他们的举义之举成为后世贤者效法的典范。
2. 忠孝伯夷和叔齐对周文王表现出了忠孝之心。
他们虽然受到周文王的宠爱,但在看到虢国的百姓受到虢公和王后的残暴统治之后,他们毅然决然地离开周王,返回虢国,为受苦的百姓讨回公道。
此举既是对叔父母的报答,也是对百姓的尽义。
他们不畏强权,不为私欲,只求道义。
他们对正义、仁爱和人民的忠心和忠诚,成为中国古代精神面貌的典范。
《史记》妙笔之《伯夷列传》
视点23为人立传,不管依什么法,都应该由传主写起。
《史记》就是经常这样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开头是“廉颇者,赵之良将也”;《魏公子列传》,开头是“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李将军列传》,开头是“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伯夷列传》却不然,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为什么忽而这样不守常规?还有更不守常规的,是全篇七百八十二个字(依古法,不计标点),写伯夷、叔齐,由“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起,中间叙述兄弟让君位,互不相下,都逃走,欲投奔西伯昌(后追尊为周文王)而西伯死,路遇武王伐纣,谏而不从,周灭殷,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到“遂饿死于首阳山”止,只用二百一十三个字,不及总数的三分之一。
不守常规必有原因,我们无妨猜一猜。
一种可能是伯夷、叔齐事迹少,所以变个写法,敷衍成篇。
显然,这个理由不怎么强有力,因为同样用常规,可以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另一种可能是兴之所至,因而就忘了常规。
这个理由也不成,或更不成,因为太史公著史,是遵老太史公司马谈之嘱,当作“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张中行《史记》妙笔之《伯夷列传》视点24弗敢阙”的大事做的,不会拿起笔而听任兴之所至。
兴之所至的反面是有所为。
为什么?这要看他于伯夷、叔齐的事迹之外,都写了些什么。
我以为,像下面这样的话是值得反复琢磨的: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隐士家世、从政考论--以“二十六史”隐士传为例
隐士家世、从政考论--以“二十六史”隐士传为例霍建波【摘要】隐士是隐逸文化的主体,也是隐逸文化主要的承载者和践行者,集中体现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
符号化的隐士,被人们当作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拒绝参与现世社会政治活动,超越世俗名利的代名词。
其实,这是对隐士的美化,更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通过考察“二十六史”隐士传记载的三百多名隐士,则会发现这样一些基本事实:家庭背景对隐士相当重要,做隐士需要家族强有力的支持;隐士和政治密切相连,大多数隐士离不开政治;隐士队伍驳杂不纯,主体上应归入统治阶级范畴,小部分属于庶民。
借助“二十六史”隐士传,就能消除笼罩在隐士身上的神秘面纱,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上的这一另类群体。
%Recluses are the main group of reclusive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arriers and practitioners, who are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n abundant culture connotation. Symbolic recluses are synonymous with not serving princes and marquises, handling things nobly, refusing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transcending secular fame and wealth. However, in fact, this is a beautification to hermits and even is a big mis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n more than three h undred recluses recorded in “26 Histories”, some basic facts about them are found out that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is very important, becoming recluses needs their family’s strong support, reclus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olitics, the constitutors are mixed and impure, and most of them belong to the ruling class, few of them ordinary people. With the help of recluses’ biography in “26Histories”, the mysterious veil covered over them will be revealed and this different group of people will be understood better and further.【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隐士;家世;从政;“二十六史”;隐士传【作者】霍建波【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6隐逸文化是我国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是相对于主流仕宦文化而言的一种边缘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伯夷列传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夷列传_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伯夷列传两汉司马迁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伯夷列传写作特点
伯夷列传写作特点
《伯夷列传》那可真是一篇了不起的文章!
先来说说它的人物刻画吧!就像画画一样,把伯夷和叔齐这两个人画得活灵活现的。
司马迁没有长篇大论地去直接说他们有多好多好,而是通过讲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自己去感受。
这就好比你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演员不用大声喊“我是好人”,你就能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知道他们的性格和品质。
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啊,这文章里的对比用得那叫一个妙!伯夷叔齐坚守道义,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而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人却能享受荣华富贵。
这难道不让人气愤吗?这不就像在一个班级里,努力学习、遵守纪律的同学没有得到表扬,反而是调皮捣蛋、作弊抄袭的同学受到了老师的夸赞?这多不公平呀!
另外,司马迁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发出了很多感慨。
他不光是在讲伯夷叔齐的故事,也是在借他们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对世道的看法。
这就好像我们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把心里的委屈和疑惑都一股脑儿地倒给我们,让我们感同身受。
再瞧瞧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又有力量。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让人看不懂的词,每一句都能直直地打到你的心里。
就像一记重拳,让你一下子就清醒了。
这篇《伯夷列传》,不就是一盏明灯吗?在黑暗中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义和坚守。
它告诉我们,哪怕世界再乱,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吗?
总之,《伯夷列传》以其独特的人物刻画、巧妙的对比、真情实感的抒发和简洁有力的语言,成为了一篇传世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醉读《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三
醉读《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三文/驭风【原文】: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索隐又叙论云若夷、齐之行如此,可谓善人者邪,又非善人者邪,亦疑也。
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索隐厌者,饫也,不厌谓不饱也。
糟糠,贫者之所餐也,故曰“糟糠之妻”是也。
然颜生箪食瓢饮,亦未见“糟糠”之文也。
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索隐“蹠”及注作“跖”,并音之石反。
按:盗蹠,柳下惠之弟,亦见庄子,为篇名。
□正义按:蹠者,黄帝时大盗之名。
以柳下惠弟为天下大盗,故世放古,号之盗蹠。
肝人之肉,○索隐刘氏云“谓取人肉为生肝”,非也。
按:庄子云“跖方休卒太山之阳,脍人肝而餔之”。
暴戾恣睢,○索隐暴戾谓凶暴而恶戾也。
邹诞生恣音资,睢音千馀反。
刘氏恣音如字,睢音休季反。
恣睢谓恣行为睢恶之貌也。
□正义睢,仰白目,怒貌也。
言盗蹠凶暴,恶戾,恣性,怒白目也。
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集解皇览曰:“盗跖冢在河东大阳,临河曲,直弘农华阴县潼乡。
”按:盗跖即柳下惠弟也。
○索隐直音如字。
直者,当也。
或音值,非也。
潼音同。
按:潼,水名,因为乡,今之潼津关是,亦为县也。
□正义括地志云:“盗跖冢在陕州河北县西二十里。
河北县本汉大阳县也。
又今齐州平陵县有盗跖冢,未详也。
”是遵何德哉?索隐言盗蹠无道,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其人遵行何德而致此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索隐按:较,明也。
言伯夷有德而饿死,盗蹠暴戾而寿终,是贤不遇而恶道长,尤大著明之证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索隐谓若鲁桓、楚灵、晋献、齐襄之比皆是。
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索隐谓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是也。
□正义谓北郭骆、鲍焦等是也。
时然後出言,○索隐按:论语“夫子时然後言”。
行不由径,○索隐按:论语澹台灭明之行也。
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伯夷主要事迹
伯夷主要事迹伯夷——史载最早宁愿饿死不食周粟的抱节守志之人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
子姓,名允,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
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
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
伯夷叔齐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义人也,扶而去之。
”……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古之贤者多善操琴,伯夷就是一位古琴大师,他创作的古琴曲《伯夷操》流传至今。
伯夷生前主要生活在燕山南路唐山地区。
燕山一带历来多隐逸之士,他们多善弹古琴,伯夷遗韵也因此传之不绝。
于是,渐渐的在这一带形成了一个古琴流派,称为燕山琴派。
燕山琴派弟子们代代相传,世世相因,琴风所致,云开雾散,天清气朗,为伯夷精神又增添了一大传奇。
世人皆知伯夷贤,谁闻伯夷琴声远。
燕山走来王燕喜,一曲“孤竹”天下传。
与伯夷相关的历史人物邑姜苏妲己姬发商纣王伯夷的生平简介•伯夷和叔齐生平简介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何意•伯夷是谁?颛顼的老师伯夷是个什么样的人•伯夷简介商末孤竹国国君孤竹君之长子伯夷生平伯夷的人生经历•伯夷叔齐最后饿死是不是太冥顽不灵吗?•伯夷叔齐和孤竹君的故事伯夷叔齐之墓介绍•深度解析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伯夷叔齐“抱节守志”饿死也不食周粟•伯夷叔齐:史上最早因不吃救济粮而被饿死的人•与卫家兄弟内斗相比看看伯夷和叔齐怎么做的•伯夷叔齐墓遭盗挖网友了解历史的都知道伯夷的后世评价•伯夷叔齐墓遭盗挖伯夷叔齐为什么被称颂•伯夷叔齐简介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是怎样的•伯夷叔齐“抱节守志”饿死也不食周粟•对伯夷叔齐的评价伯夷叔齐为何被司马迁称颂•伯夷叔齐:史上最早因不吃救济粮而被饿死的人•与卫家兄弟内斗相比看看伯夷和叔齐怎么做的•伯夷叔齐墓遭盗挖网友了解历史的都知道•伯夷是谁?颛顼的老师伯夷是个什么样的人伯夷最新文章•盘点中国历史上八大铮铮铁骨的汉子!刚正不阿!•伯夷叔齐:为啥饿死也要坚持暴君纣王的统治?•历史上的古代先贤伯夷叔齐真的是被饿死的么•历史上的古代先贤伯夷叔齐真的是被饿死的么•伯夷叔齐为什么饿死也要坚持暴君纣王的统治•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称颂?•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哪里?•为何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为何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解析伯夷叔齐为什么被司马迁如此称颂•伯夷和叔齐的故事对伯夷和叔齐的评价•伯夷叔齐的故事:宁愿饿死也不吃别人粮食的兄弟•伯夷叔齐墓遭盗挖伯夷叔齐为什么被称颂•伯夷叔齐最后饿死是不是太冥顽不灵吗?•伯夷叔齐和孤竹君的故事伯夷叔齐之墓介绍•伯夷叔齐简介关于伯夷叔齐的评价是怎样的•深度解析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究竟是在哪儿•伯夷叔齐“抱节守志”饿死也不食周粟•对伯夷叔齐的评价伯夷叔齐为何被司马迁称颂•伯夷叔齐:史上最早因不吃救济粮而被饿死的人•伯夷和叔齐生平简介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是何意•与卫家兄弟内斗相比看看伯夷和叔齐怎么做的•伯夷叔齐墓遭盗挖网友了解历史的都知道•盘点历史上最有骨气的6个名人:李白文天祥上榜•伯夷是谁?颛顼的老师伯夷是个什么样的人•伯夷简介商末孤竹国国君孤竹君之长子伯夷生平。
史记三个记人立传的体例
史记三个记人立传的体例“本纪”是全书的总纲,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实际当权者为主。
“本纪”实质上是全国编年大事记,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世家”亦以编年为体,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
其事或许并非牵涉全国,然于某一封国或全国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响,多数可视为“国别史”,诸如“晋世家”、“楚世家”、“孔子世家”、“陈涉世家”等。
“列传”所占篇幅最多,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人物传记,有一人一传的专传,有两人或数人的合传,按人物性质排列立传。
所记人物范围极广,涉及贵族、官僚、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经学家、策士、隐士、说客、刺客、游侠、医士、占卜者,俳优等社会各个阶层。
另一类是对外国或国内小数民族的记载,涉及中外关系史和国内民族关系史。
前一类列传有“伯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刺客列传”、“儒林列传”等;后一类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西南夷列传”、“朝鲜列传”等。
“列传”对“本纪”起了充实和具体化的作用。
“表”,以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以年代远近、史事繁简而别为世表、年表、月表。
今人观之,也可分为大事表和人物表两类,诸如“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等。
“表”的作用是形象、直观,便于观览,可补“本纪”、“世家”、“列传”之不足,又可省去不少文字,使记载免于繁冗。
“书”,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典章制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史记》很重要的部分,诸如“礼书”、“乐书”、“历书”、“河渠书”、“平淮书”等等。
其中尤以“平淮书”最为精彩,记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汉朝经济政策的演变,开后代正史“食货志”之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霍建波,李 超:《伯夷列传》与正史隐士书写
第 34 卷
者曾在其他论著中涉及,此不赘述。 《 庄子》 不但最早提出并界定了“ 隐士” [3]555 概
念,同时也有大量关于隐士事迹的书写内容,其中 以《杂篇 · 让 王》 篇 最 为 集 中、 详 尽, 其 他 如 《 内 篇·逍遥游》 《 内篇·齐物论》 《 外篇·天地》 《 外 篇·知北游》 《 外篇·秋水》 《 外篇·田子方》 《 杂 篇·徐无鬼》 等, 也均有所涉及。 《 让王》 一篇文 章,共由十几个小故事组成,这十几个小故事几乎 均是叙述或讨论古代高人隐士之事。 如《 让王》 篇 提及、 《 逍 遥 游》 篇 详 细 记 载 的 尧 “ 以 天 下 让 许 由” [3]22-24 ,《 让王》 篇 中 的 尧 “ 又 让 于 子 州 支 父” ,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 舜以天下让善卷”,“ 舜 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王子搜“ 逃乎丹穴” “ 颜 阖守陋巷”,列子“再拜而辞”子阳赠粟,屠羊说“ 居 处甚贱而陈义甚高” ,“ 原宪居鲁” ,“ 曾子居卫” ,颜 回“不愿仕”,魏侔“ 隐岩穴也”,“ 舜以天下让其友 北人无择”,商汤拿王位“ 以让卞随” “ 又让瞀光”, 伯夷叔 齐 “ 北 至 于 首 阳 之 山, 遂 饿 而 死 焉”, 等 等。[3]965-988 这些隐士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 是不慕权势,不贪名利,坚辞当权者的封赏,追求全 生、个性独立与自由,希望过着“ 逍遥于天地之间 而心意自得” [3]966 的无拘无束、不以外物损害生命 的生活。 其中关于伯夷、叔齐的记载,与《 史记· 伯夷列传》的关系最为密切,且为《伯夷列传》 的撰 写提供了基本的故事框架,可与《 伯夷列传》 对读。
除《论语》《 庄子》 之外,先秦典籍中叙及隐士 之事的,还有《左传》《诗经》《周易》《孟子》 《 列子》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等。 作为我国第一部记事 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是解释、阐述《 春秋》 的。 它和《春秋》一样,是为了记载历史人物、历史 事件而撰写的。 至于其中记载到隐士,应该并没有 很特别的用意。 如襄公十四年记载的吴国公子季 札辞让王位的事迹,就颇具隐士辞王、辞封的味道: “吴子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 季札辞曰:‘ 曹宣公 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 子臧去 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 君子曰:“ 能守节。” 君, 义嗣也。 谁敢奸君? 有国,非吾节也。 札虽不才, 愿附于 子 臧, 以 无 失 节。’ 固 立 之。 弃 其 室 而 耕。 乃舍之。” [4]202还有僖公二十四年提到的“ 不言禄” 的介之推,也是一个隐士的形象。[4]75 《 诗经》 中的
象,如荷蓧丈人( 见“ 子路从而后” 章 [1]195-196 ) 、长 沮、桀溺( 见“ 长沮、桀溺耦而耕” 章[1]193-194 ) 、楚狂 接舆( 见“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章[1]193) 等。
上述这些关于隐士的片段记述,在结构形式上 都颇为相近。 一是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来体现,二 是具备较为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三是隐士的性格 形象都很鲜明。 这三段所记载的隐士形象,都具备 强烈的避人、避世倾向,即使与世人( 以孔子与其 门徒为代表) 偶尔有所接触,也会很快地再度疏离 而去;同时,这几个隐士也都对时政或者孔子等人 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批判。 由此可知,他们尽管选择 了避世隐居,其实仍然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时 政人物,并未完全超脱人世之外。 此外,《 论语》 记 载的隐士,著名的还有《 季氏》 《 述尔》 《 公冶长》 等 篇都提及到的“ 伯夷、叔齐”,《 宪问》 篇提及的“ 荷 蒉”“晨门”“微生亩”等。 除了直接记载隐士事迹, 《 论语》 还载有孔子关于隐士思想的较为集中的论 述,形成了儒家手段式的待时之隐,对后世隐士文 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2]42-45 因笔
2019 年 1 月 第 34 卷 第 1 期
【 《 史记》 文本研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Jan. 2019 Vol.34 No.1
《 伯夷列传》 与正史隐士书写
霍建波,李 超
( 延安大学 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伯夷列传》是《史记》中非常独特的一篇人物传记,抛开史料的真实性、篇章结构以及语言表 述上的特殊性,其文本内容在我国古代隐士书写传统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价值,对我国古代隐士文化的 形成与发展居功至伟。 《伯夷列传》 对后代正史隐士传的设立具有开创之功,意义重大。 在它的影响下, “ 二十六史门记载并探讨隐士之事,由此形成了中华文 化史上重视隐士甚至尊重隐士的传统。
一、《 伯夷列传》 之前的隐士书写
在《史记·伯夷列传》 之前,我国先秦时期的 典籍已有关于隐士的记载。 这些记载虽不集中,也 没有形成专题篇章,但却对《 伯夷列传》 以及后世 的隐士书写传统有重大影响,也对我国隐士文化的 形成有着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先秦典籍关于 隐士的书写,以《论语》和《庄子》 的篇幅最为可观, 影响最大,也最具有代表性。 《 论语·微子》 篇既 最早提出了“ 隐者” 一词,也记载了众多的隐士形
隐士文化是我国古代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 象,是与仕宦文化相对而言的,它曾对我国古代文 人士大夫的人生抉择、心理状态以及文学创作均产 生过重大影响。 隐士文化的形成发展既是古代隐 士群体活动的历史展现,更有赖于古代典籍的隐士 书写传统。 而在古代典籍中,传统正史无疑是其中 最为可信的部分。 本文即以《 史记·伯夷列传》 为 中心,对我国古代隐士书写传统尤其正史隐士书写 做全面扫描与简要分析。
关键词:《 伯夷列传》 ;正史;隐士书写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9)01-0063-05 收稿日期:2018-07-16 作者简介:霍建波(1973—) ,男,山东东明人,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 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为依托的先秦诸子研究、隐逸文化研究和怀安诗社研究;李超( 1988—) ,男,陕西蒲城 人,延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