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5.6.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1.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

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贵族逐渐平民化B.姓氏逐渐普及化C.宗法制逐渐瓦解D.社会逐渐平等化2.宋人赵彦卫说:“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世家大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闻阎富室(民间富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

”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商品经济发展B.八股取士影响C.程朱理学盛行D.妇女地位提高3.华商史专家郭德利(M.Godtey)在研究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后指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下列材料能与一论断相印证的是①(张氏)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

②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③明嘉靖是张瀚(张氏后人)中进士,曾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氏已成大官宦之家。

④(张氏从事纺织业)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4.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于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

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

这一说法旨在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5.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师大附中2014-2015下高二历史期末考(总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考考试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范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中的古代史部分;试卷题型:设为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与非选择题(3小题,50分)两大题型;命题思想:鉴于已经开始高考第一轮复习,且明年高考将使用全国卷,故在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同时,开始注意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查,试卷难度有时增加。

命题高二集备组审核林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 ①④B. ②③C.②④D.①③2、“□□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处的文字应该是( ) A.中书B.尚书C.门下D.内阁3、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

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

右图空格中应填写的制度为( )A.分封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科举制度D.三省六部制度4、有学者认为,自秦以来,虽然专制,“然而两汉之外戚,六朝之世家,唐代之藩镇,其权尚足与君勒,及宋而外戚、世家、落镇无存矣……”。

这位学者的观点主要表明了( )A.与后世王朝相比秦朝专制的程度较弱B.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外戚、世家和藩镇势力威胁中央集权D.自秦至唐代并未实现真正的君主专制5、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2.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3.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B.宰相制的终结C.科举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4.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 )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D.明北京5.唐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

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

”这反映了唐朝( ) A.均田制趋向瓦解B.农民生活日趋贫困C.小农户自给自足D.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6.“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错。

”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A.二处B.三处C.四处D.五处7.“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为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8.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2014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试卷共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共48分)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

”这说明 A.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B.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2.右图为中国古代某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前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照搬 B.始终不利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C.制度成效与制定者初衷违背 D.分封制复辟是历史必然趋势3.在中国古代,君主制和官僚制虽然相互依存,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没有冲突和矛盾,中国的官僚虽然在今天看来好像是皇帝的雇员,官僚体系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却总是有点别扭,直到清朝,皇帝才明确地将士大夫的野心压下去。

其措施是 A.军机处的设置 B.继承明朝内阁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使用 D.扩大理藩院职责 4.“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州八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5分。

1.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2.“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3.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4.《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5.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楷体汉字执王臣劓甲骨文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6.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7.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高中二年历史科试卷完卷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请直接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认识到分封制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B.强调分封制之下蕴含着大一统因素C.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意在说明分封制推动中华民族形成2.据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统计,甲骨文字数分类如表1,它说明殷商时代()A.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C.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D.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3.“抑末、困辱商人,严禁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反对进口‘奇巧淫技’……是因为担心破坏纯朴、敦厚的社会风气,防止消费标准上的僭越、财富分配上的凌夺以及商品交换上的欺诈。

”该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A.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B.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C.一贯坚持了重农抑商 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4.汉代,吏、民一旦被察举为孝廉,必须先拜郎中(侍卫皇帝的官员)作为官中“储官”,后经“三署”(五官署、左署、右署的合称)因材施教、甄别考核后,才依优劣除补县令长丞等职。

这说明汉代察举制()A.实行严格的官员考核体制 B.配有官员培养的相关程序C.存在滥举中央官员的弊端 D.能够选拔优秀的社会人才5.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

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

这表明当时汉王朝()A.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B.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C.铁业官营,加强专制皇权 D.垄断战略资,提高财政收入6.汉代以前,民众对人神的信仰主要是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神,而汉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有政绩的官员死后被百姓立祠祭祀的现象,如汉和帝时的王涣为民平理冤狱,死后“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成为民众新的人神信仰对象。

2015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题_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历史卷

2015年福建省高考模拟试题_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三第二次质检试题历史卷

2014-2015学年福州八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

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郡县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2.右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A.西周B.战国C.秦朝D.东汉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理藩院4.某古书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材料中的“上”是指A.秦始皇B.唐太宗C.明太祖D.明成祖5.近代中国的某爱国者在对他参与的反侵略斗争进行反思总结时,阐明了“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八字抵抗要言。

该爱国者应是A.鸦片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B.甲午中日战争中抵抗派的代表丁汝昌C.义和团运动的领袖曹福田D.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领导人毛泽东6.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7.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A. 辛亥革命B. 新文化运动C. 护国运动D.国民大革命8.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

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准考证号码填写说明:准考证号码共九位,每位都体现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级别代号科类代号教学班代号行政班代号行政班座号答题卡上科目栏内必须填涂考试科目一、选择题(50%,每题1分)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

下列关于“价格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B.引起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扩大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2.下列关于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表述,正确的是()A.殖民地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B.主要的目的是开拓海外商品市场C.实施《航海条例》D.实行残暴的种族奴役政策3.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A.1649年英国成立共和国B.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C.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4.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注重人性反对罗马天主教会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④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大革命前夕和大革命期间法国先后出现的立法机构,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国民议会②立法议会③国民公会④三级会议⑤制宪议会A.⑤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⑤C.④①⑤②③D.①②③④⑤6.以下发明,发明者是美国的有()①改良蒸汽机②轮船③珍妮纺纱机④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在美国内战中,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的转折点是()A.颁布《宅地法》B.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扩充兵力D.葛底斯堡战役8.以下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9.极大促进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动了机器普及的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机器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C.铁路的大规模修建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成10.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历史7月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历史7月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末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国同构观念 B.宗法血缘关系C.中央集权意识 D.安土重迁理念2.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甲骨文卜辞中有祈祷仪式与祭祀仪式的记录……诸神中有帝或上帝,此外有日神、月神、山神、河神等。

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商人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商人的宗教观念形成了理论体系C.商朝的教权高于世俗王权 D.甲骨文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

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

”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6.汉初,儒生叔孙通曾向刘邦建议:“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3) 已知C的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含有能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
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 。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另外相同两个取代基分别位于取代基的邻位
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 化学 科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序12345678910答案CCCBCCDCDC题序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ADBDCDD题序2122232425答案BCACB
A.石灰水
B.C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盐酸
D.C2H5OH
15.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 碘水? BaCl2 溶液A.? ? B. C. ? D..以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
①CH3CH2CHOHCH3 ②CH3(CH2)3OH ③CH3CH(CH3)CH2OH ④CH3C(CH3)2OH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反应
C.乙烯与氯化氢反应
D.乙炔与氯化氢反应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石油裂解
C煤焦油中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 D.古代植物变成煤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和乙醇 B.和
C.酒精和水 D.溴和苯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在条件下
(3)有关D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
c.能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4)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5.6.2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泛,规模庞大,分工细致,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很多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4.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6.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7.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

2014-2015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4-2015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A.小农经济盛行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传统手工业产量不高2、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其依据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城市中出现夜市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

”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2“黄金热”的驱使○3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4封建制度的发展A.○1○2○3B.○2○3○4C.○1○2○4D.○1○2○3○44、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兴趣。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为()A.殖民贸易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5、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应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6、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2月底中国大批民族工业内迁,厂矿有448家,机械器材约170991吨,技工12164人。

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开发内地B.日本大举侵华C.西部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D.英美等国的要求7、“一切认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5.4.1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小题,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历史时间的掌握。

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按一个世纪内阶段划分应为A.公元前20世纪前半期B.公元前20世纪后半期C.公元前21世纪前半期D.公元前21世纪后半期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4、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

”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B.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5、竺可桢先生曾经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波动画了一个曲线图,而文化的变化也随着这个曲线而变化。

一个一个地方突然变得很冷的时候,饥荒、干旱、水灾等就会频繁发生,这里也就往往容易发生改朝换代。

据此推断,下列分析哪个比较不合理A.气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B.研究历史时要注意考虑当时的地理环境因素C.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气温太低,冻死了很多人D.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当时的气温可能比较适中6、右图是一幅约成于1900年的漫画,其左右两旁配有字联,为“葛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靳羊头,问畜牲还想来麽”。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 朱弁《曲淆旧闻》“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

”司马光《涑水纪闻》“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下列对唐宋时期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强干弱枝,内外相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对军力部署的基本要求B.唐朝后期这一原则被破坏C.北宋初期将兵权收归中央D.封国是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4.宋徽宗时期,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①宋政府力求扩大税源②宋代的商业比较发达③“坊市”制已经被打破④宋代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已出现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明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

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

”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政府精心组织机户生产B.机户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C.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封建政权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7.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13—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附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13—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附答案)

福州市第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4.4.1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C.个人观念淡漠D.家族宗法观念浓厚2.最早“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的思想家是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夫之3.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下列主张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的是A.“为政以德”、“以德服人”B.“有教无类”、“温故知新”C.“君权神授”、“天人合一”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5.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

‘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6.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这说明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7. 右图是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面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A.浑天仪B.翻车C.造纸术D.数学8.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历史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为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右侧为诸侯)。

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2.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

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3.“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敬爱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

”这是皖南古村西递村的典型的格局。

敬爱堂作为当地的家族祠堂反映了( )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②尊崇祖先③维系亲情④嫡长子继承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4.右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 )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曳沉重的青铜酒器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5.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6.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福州八中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检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3.1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诸侯不再服从周王调遣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D.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4.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5.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6.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7.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5.6.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1.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

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贵族逐渐平民化B.姓氏逐渐普及化C.宗法制逐渐瓦解D.社会逐渐平等化2.宋人赵彦卫说:“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世家大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闻阎富室(民间富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

”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商品经济发展B.八股取士影响C.程朱理学盛行D.妇女地位提高3.华商史专家郭德利(M.Godtey)在研究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后指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下列材料能与一论断相印证的是①(张氏)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

②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

③明嘉靖是张瀚(张氏后人)中进士,曾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氏已成大官宦之家。

④(张氏从事纺织业)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4.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于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

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

这一说法旨在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5.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6.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

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B.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抗日战争7.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A.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 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C. 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 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8.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①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②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③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④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A.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④9.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

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

这些举措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10.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含有“孙中山”、“十月革命”、“马林”、“广州”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这篇论文的题目可能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北伐的胜利进军》C.《辛亥革命与广州》D.《国产国际和中国》11.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

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

”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A.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B.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C.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2.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

”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的实践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3.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6—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

请根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铁幕演说、关贸总协定、华沙条约组织C.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D.雅尔塔体系、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14.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

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

”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15.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16.以下是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A.早期现代化的尝试B.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17.“英国光荣革命在—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A.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因素B.必须借鉴英国民主革命经验C.要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D.与美国的民主之路大相径庭18.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

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萧条的原因之一是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19.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

”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20.1956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而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

陈云的这一观点A.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有效举措B.是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C.是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来源D.是新中国突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有益探索21.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

这主要反映了A.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22.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

”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A.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初探B.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C.计划经济理论尚未付诸实践D.三大改造明确经济整改方向23.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说:“目前农村中合作化的社会改革的高潮,有些地方已经到来,全国也即将到来。

”领导却落后于群众,“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他们“从资产阶级、富农或者具有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富裕中农的立场出发。

”材料表明A.党内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速度问题存在争论B.毛泽东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C.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D.当时多数领导在立场上倾向于富裕中农24.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 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qo下降到14. 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

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25.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

《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 ‘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

这反映出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方针出现反复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左倾”质疑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所有制应该予以纠正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开展26.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7.1959—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结果,“七分人祸”包含:①决策者的失误②连年自然灾害③1958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政府背信弃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28.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