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答案:D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一种生物体内的核酸可能有2种,但遗传物质只有1种。

2.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②无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③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④无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答案:B3.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B.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答案:B解析:1928年,格里菲思完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细菌体内有一种“转化因子”,它可使原本无毒的R型细菌变成有毒的S型细菌,但并没有证实这种物质是DNA。

后来,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证明了该物质是DNA。

4.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实验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后,其性状是可以遗传的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答案:D解析: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

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答案:B解析: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但遗传物质是DNA。

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讲解+练习: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知识点讲解+练习: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 1对遗传物质的初期推断(1)20 世纪 20 年月 , 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结而成的大分子物质, 而氨基酸的多种多样的摆列次序可能包含着遗传信息 , 所以 , 很多科学家以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2)20 世纪 30 年月 , 人们认识到 DNA是由很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这一认识令人们意识到 DNA可能是遗传物质。

知识点 2肺炎双球菌的转变实验(1)1928 年,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变实验:①实验资料 : 肺炎双球菌 ( 表 1), 小鼠表 1菌落荚膜毒性R型细菌 a 表面粗拙 b 无 c 无S 型细菌 d 表面圆滑 e 有 f 有②实验过程 ( 表 2):表 2组别注射物质实验现象一R 型活细菌 a 不死亡二S 型活细菌 b 死亡三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 c 不死亡四R 型活细菌加热后杀死的d 死亡S 型细菌③结论 : 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中含有转变因子 , 将 R型活性菌转变成 S型活性菌。

(2)1944 年,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的体外转变实验:①实验方法 : 用物质提纯和判定方法将 S 型活性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提纯 , 而后分别加入到培育了 R 型细菌的培育基中。

②实验过程 ( 表 3):表 3组别加入 S 型菌的物质获得的活菌种类1 DNA a R 型和 S 型2 蛋白质 b R 型3 多糖 c R 型4 DNA+DNA酶 d R 型③结论 : 只有加入完好的 DNA,R型菌才能转变为 S 型菌 , 即 DNA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固的遗传变化的物质 , 也就是说 ,DNA是遗传物质。

知识点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构造 :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D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 吸附→注入→合成→组装→开释。

(3)噬菌体的标志 :3535①含S 的培育基→培育细菌→含S 的细菌→噬菌体侵染→蛋白质外壳含②含32P 的培育基→培育细菌→含32P 的细菌→噬菌体侵染→内部 DNA含32P 的噬菌体。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Word版含答案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讲_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知识梳理| 夯实高考双基回扣教材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2.(1)过程及结果(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2)分析实验过程①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②S型细菌的DNA加入DNA酶后不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3)得出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用35S 、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

2.实验材料:T 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活细胞寄生。

3.实验过程及现象标记细菌⎩⎪⎨⎪⎧细菌+含35S 的培养基→含35S 的细菌细菌+含32P 的培养基→含32P 的细菌↓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 的细菌→含35S 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 的细菌→含32P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用32P 或35S 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35S 标记的一组,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32P 标记的一组,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且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4.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

三、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原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2.证明R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是蛋白质和RNA 。

(2)实验过程及结果:(3)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能自我复制,控制其遗传性状,因此RNA 是它的遗传物质。

基础自测1.判断(1)朊病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相同。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6单元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

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纲要求全国课标卷五年考频统计2018高考预期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013课标Ⅱ,T5仍为常考点,则以选择题为主考点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1)R型细菌:菌落________,细胞壁外无________,没有________。

(2)S型细菌:菌落________,细菌壁外有多糖类物质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毒性。

2.格里菲思实验——体内转化(1)过程及结果:(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________,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________。

注意: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其内部的DNA在加热后随温度降低而又逐渐恢复活性。

3.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1)实验过程:(2)实验过程分析:①只有加入____________,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②S型细菌的DNA加入________后,不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3)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________是“转化因子”,即DNA是________.注意:艾弗里实验中设置DNA+DNA酶这一组实验的目的:①对照说明只加DNA组的结论,②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能实现转化。

答案:1.(1)粗糙荚膜毒性(2)光滑荚膜有2.(1)不死亡死亡S型活细菌不死亡死亡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2)转化因子S型活细菌3.(1)S型R型R型S型(2)①S型细菌的DNA ②DNA酶(3)DNA 遗传物质[判断正误]1.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2.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提示:朊粒的增殖方式是改变正常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

3.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高考生物复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高考生物复习配餐作业(十九)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2017·浙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B.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解析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光滑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因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在小鼠体内繁殖,所以仅注射该菌后小鼠存活,B错误;S型细菌中有活性的DNA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有S型菌和R型菌,C错误;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正确。

答案 D2.(2018·辽宁省实验中学月考)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同时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培养基中有S型菌出现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研究D.赫尔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来侵染细菌,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可能检测到放射性解析由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最初人们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在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同时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后,DNA被分解成核苷酸,故培养基中不会有S型菌出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研究;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来侵染细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但由于离心后的上清液可能含有未侵染的噬菌体或释放出来的噬菌体,因此可能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 B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规范练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推测出转化因子的存在B.艾弗里发现S型细菌的DNA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35S标记的T2噬菌体能将放射性成分传递给子代D.科学家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健康的烟草感染病毒2.下图表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质上是一种基因重组B.结果1中全部为S型肺炎链球菌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链球菌3.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将R型活细菌单独注入小鼠体内,菌体将不能存活B.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在R型活细菌的转化下被激活并在小鼠体内繁殖C.曲线CD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D.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4.下列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控制中采用了“加法原理”的是()A.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分别做升温、滴加FeCl3溶液、添加肝研磨液的处理B.艾弗里的实验中,分别用DNA酶、蛋白酶、RNA酶、酯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C.用溶液培养法验证镁元素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实验中,一组用完全培养液,一组用缺镁的培养液D.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中,一组遮光处理,一组给予光照5.下图表示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其中过程②是利用过程①获得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的目的是获得含32P的大肠杆菌B.过程③培养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C.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使大肠杆菌沉淀D.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原创】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18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原创】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通用)一轮复习教案--- 第18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8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1.涵盖范围本单元包括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DNA的发现、结构与复制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过程以及中心法则和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两大部分内容。

2.考情分析(1>考查力度:本单元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易与其他单元的内容相联系。

(2>考查内容①两个经典实验的设计原理、材料、流程、现象及结论。

②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的计算。

③DNA复制的特点、条件、原料、结果、意义等。

④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

(3>考查形式①选择题考查以上各考点。

②简答题主要考查DNA的复制及中心法则,多以图解的形式出现。

3.复习指导(1>复习线索①以“DNA的发现—结构—复制—功能”为主线,系统复习两个经典实验、DNA的结构及与RNA的比较,DNA的复制及相关计算。

②以“中心法则”为纽带,比较转录、翻译、DNA复制、RNA复制、逆转录过程的区别,尤其是转录、翻译与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2>复习方法①借助实验流程图和列表比较法突破两大经典实验。

②采用图文结合法理解记忆DNA的组成、结构。

③列表比较法和图文结合法理解基因的表达。

第18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纲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过程(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判一判(1>S型肺炎双球菌有毒性,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 √>(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细菌( ×>(3>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过程(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集训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集训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建议用时:40分钟)1.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说明R型菌是无毒的B.该实验说明R型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S型菌C.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致死性是因为其蛋白质已变性失活D.在一定条件下R型菌实现转化是因为其发生了基因突变D[将R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存活,表明R型菌是无毒的;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小鼠体内提取出活的S型菌,表明R型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S型菌;将有毒的S型菌加热,会使其蛋白质变性,从而使其失去致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R型菌实现转化是S型菌与R型菌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重组所致。

] 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由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细菌的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型蛋白质R型②R型荚膜多糖R型③R型DNA R型、S型④R型DNA(经DNA酶处理) R型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第①②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无关,A、B项错误;第③组实验说明DNA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有关,第④组实验说明DNA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 型菌转化为S型菌,C项正确;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3.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都采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作实验材料B.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C.都遵循了相同的实验设计思路D.体外转化实验可理解为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单独观察每一种物质对R型细菌的作用;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对R型细菌和S型细菌对小鼠的作用进行比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晨读晚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基础知识1.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比,其菌落较为光滑,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具有致病性。

2.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实验结论: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的物质。

4.归纳总结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

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3)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者:赫尔希和蔡斯。

实验材料:T2噬菌体。

生活方式: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增殖方式: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过程及现象噬菌体(1)标记T2(2)标记的T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2①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1)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2)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②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问: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注意事项:1)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来获得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因为病毒只能在宿主活细胞中进行代谢、增殖。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8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8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8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六单元基因的本质和表达第18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2)实验过程和结论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设计思路: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2)实验过程:(3)实验分析:①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②S型细菌的DNA加入DNA酶后,不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

(4)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由表可知()A.①不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①组:R型细菌+S型细菌的蛋白质,只长出R型细菌,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2)发生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S 型细菌,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是()A.将无毒R型活细菌与有毒S型活细菌混合后培养,发现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将无毒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培养,发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混合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转化为S型细菌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设计的分析。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即要通过实验设计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必须是单独观察DNA的作用,并和其他成分作对照,然后结合各选项作出解答。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分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训练(十八)(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1.(2017·上饶模拟)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 型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R型菌无荚膜也无毒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D[与R型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菌,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进入受体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由于S型菌有荚膜(荚膜属于多糖,不是DNA),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D错误。

]2.(2017·衡水模拟)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并形成对照B.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分离提纯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D [将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可以看到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蛋白质不能使其转化,这是实验的关键所在。

] 3.(2017·南昌模拟)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C [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沉淀物b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性没有变化;①过程中与35S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的。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复习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

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

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

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

小鼠死了。

的诱惑,变成了S型)。

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③结论:进入细菌的物质,只有DNA,并没有蛋白质,就能形成新的噬菌体。

最新-2018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20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精品

最新-2018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20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精品
第20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一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
• 1.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 细胞生物(原核、真核生物)、DNA病毒(一般只要是有
DNA,就以它为遗传物质)。 • 2.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 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一般在只有
RNA时,才以它为遗传物质)。 • 总结:所有生物中,绝大多数以DNA作遗传物质,所以
就是_________,_____才有转化作用,从而证明 _________。
答案:(1).
(2)蛋白质没有转化作用;DNA有转化作用;DNA降解物 没有转化作用 DNA 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DNA是遗传物质
考点三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获取
• 由于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在人工配制的培 养基上培养,所以噬菌体的标记就比较复杂,首先分别配 制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然后分别在其上接种大肠 杆菌后培养一段时间后,就得到两种分别被放射性同位素 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三步用噬菌体去侵染被标记 的大肠杆菌,得到被35S标记蛋白质和被”P标记DNA的两 种噬菌体,就是课本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开始用到的大肠 杆菌。
• A.35S
• B.32P • C.35S和32P • D.不含35,将加热杀 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 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 项B
• 例3.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
“转化因子”为何物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 作用实验。他们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其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主要过程图解如图6— 1—6: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含解析新人教版: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足以完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离D.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标记噬菌体2.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相关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后的DNA中,嘌呤与嘧啶碱基比例不变B.整合到R型细菌内的DNA分子片段,可以直接表达出产物荚膜多糖C.进入R型细菌的DNA片段上,可能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R型细菌内属于基因重组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做出预测,见下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A.1、3B.1、4C.2、3D.2、4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3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B.3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C.3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3个实验都能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5.如果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没有被标记B.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3H、15N、35SC.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能检测到3H、15ND.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32S6.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7.右上图表示用32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其中过程②是利用过程①获得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规范练18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达标
1.(2016山东潍坊一中月考,1)下图表示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
B.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S型细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
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以防止高温杀死R型细菌,A项正确;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使R型细菌有毒性,实际上就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DNA上并得以表达,这属于基因重组,B项正确;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进入吞噬细胞后,受荚膜的保护,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从而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S型细菌的DNA不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D项错误。

2.(2016山东潍坊期末,19)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定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
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以便进行确定转
化因子是何种物质,A项正确;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B项正确;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在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培养基中既有S型细菌,又有R型细菌,说明R型细菌并没有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C项正确;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蛋白质和DNA 的作用,D项错误。

3.右上图①~⑤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甲是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为②④①⑤③
B.该实验证明了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C.图中物质A的合成场所是细菌的核糖体
D.噬菌体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与染色体相似
→注入DNA④→复制①→组装⑤→释放噬菌体③;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证明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物质A是蛋白质,它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和DNA。

4.(2016广东中学第一次段考,1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
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S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上。

所以用32P 和35S标记
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酸和R基。

5.(2016湖北省5月模拟,5)某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离心后发现,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白质
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
C.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含有放射性
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
,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所以甲组的噬菌体
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A项错误;由于乙组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低,所
以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白质,B项错误;甲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
部分含有放射性,C项错误;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乙组产生的子代噬
菌体均不含放射性,D项正确。

6.(2016广东广州普高检测,5)用32P或35S标记T
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
2
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
性。

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来研究遗传物质是
DNA还是蛋白质,A项正确;保温时间长,会导致细菌裂解,噬菌体释放出来,32P标
记的DNA组成的新的噬菌体会存在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B项错误;
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亲代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上,随着细菌一起沉淀,沉淀物放
射性偏高,C项正确;35S标记亲代噬菌体的外壳未能侵入细菌内部,子代噬菌体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