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自然质朴而著称。
陶渊明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隐逸思想,这体现在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世俗功名的厌弃以及对自然境界的赞美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追求心灵的内在安宁和追求与自然生活的和谐相处。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落日双阙门,微凉入小园”,表达了他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返璞归真的愿望。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写作材料,抒发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乡村,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世俗功名的厌弃。
他深知世俗功名的虚妄和权势的腐败,因此对世俗功名持有深深的厌倦之情。
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推窗当案,琴尊金尽”,表明他将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宁静平和、远离功名利禄的田园生活中。
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聊以娱小儿,我饮无由”,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和对于自由心灵的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自然境界的赞美。
他善于以自然景色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其中寻找灵感和慰藉。
在《读山海经四十首》中,陶渊明用诗歌形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例如“野曲”中写到:“蓬莱山下,青山出水,绕炉铛。
”他用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以自然为写作素材,赞美自然的美丽与伟大。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他追求着理想生活,对于世俗功名持有厌弃之情,并以自然景色来赞美世界的壮丽。
陶渊明的诗作引领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的源泉。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中国古代文学中,陶渊明被誉为“隐逸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中充满了隐逸思想,体现了他对世俗的厌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入手,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意蕴。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出他对世俗社会的失望和不满。
在他的诗中,对官场权谋、人情冷暖的揭露与批判随处可见,如《归园田居》中有“灵泉寺,僧舍幽,草鸟争鸣春色浮”之句,可见他对尘世的烦忧之情。
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通过对官场腐败、人情沧桑的描绘,表现出他对世俗深处的不满和厌倦。
这种失望和不满推动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构成了他诗作中隐逸思想的基础。
陶渊明的诗作中表现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田园风光,赞美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安逸。
在《饮酒》中有“田家少闲月,日暖厝蚁眠燕,时有落花至,迥如卷帘人”之句,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倾慕。
他认为在自然之中,可以远离世俗之扰,享受心灵的宁静。
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也成就了他诗作中强烈的隐逸主题。
陶渊明的诗作中还包含了对人生真理的追求和思考。
在《饮酒》中,有“人生寄一世,且得一心期,所以无故物,此外复何事”之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在孤独的隐居生活中,他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追求精神世界的寄托。
在他的诗作中,对人生的意义和境界的探寻贯穿始终,这也是他隐逸思想的重要体现。
陶渊明的诗作中充满了对人情和友谊的感怀和赞美。
在他的诗中,朋友和门下弟子常常是他的知己和精神寄托。
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皆已极,陶然亦无多”。
可见,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心知己的赞美。
在他的隐逸生活中,朋友和门下弟子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坚持隐逸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厚的隐逸思想。
他对世俗的不满和厌倦,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的向往,对人生境界和真理的探索,以及对人情和友谊的感怀和赞美,构成了他诗作中丰富多彩的隐逸意蕴。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田园诗意和隐逸生活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反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陶渊明广泛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他以观察细微之处为己任,将大自然的景物和物体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了清晨的白露、夜晚的月光、山间的花草以及河水的奔流,这些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带来的宁静与舒适。
陶渊明的诗作中融入了悠闲隐逸的生活态度。
他对于高官厚禄的官场生活并不感兴趣,而是选择了隐居山野,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舒适。
他过着简朴的生活,与家人一起耕田、养鸟,远离了尘嚣喧嚣的都市生活。
这样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深思熟虑和超脱尘世的内心追求。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也让他在文学上具有了独特的风采。
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为主题,通常运用平易近人的语言,朴素而不失情趣,使人感到亲切和温暖。
他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借以映射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和思索。
他的作品让读者心旷神怡,引人深思。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作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人生态度也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对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量和内心的宁静,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成为了社会潮流。
因此,陶渊明的思想和作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追求。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他以诗歌抒发内心情感,倡导简朴隐逸的生活态度。
他的作品深受后人喜爱,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意与隐逸生活给予我们一种反思,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并在追求物质繁华的同时重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派文学家,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浓厚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是指追求自然、回归真实生活的一种思想倾向,反对功利主义和权谋之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物质追求的抛弃和自然生活的追求上。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描绘自己过上了简朴的隐居生活,远离了纷繁的世俗和权力斗争。
比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的“采菊东篱下”和“悠然见南山”都是在表达自己追求自然、远离功利世界的意愿。
他对于隐居生活的追求,成为了他理想人生的一部分。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和对清廉官员的崇敬上。
他对于官场生活和权谋之道深感厌倦和绝望。
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写道:“深坐念陋巷,独往思童子。
取乐逐幽昧,何人不倦轻舞蹈?”这里的“深坐念陋巷”和“独往思童子”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弃和对于清廉官员的向往。
陶渊明认为官场生活让人迷失了初心,使得真实的自我丧失,因此他选择了隐逸生活,远离了这个纷扰的社会。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自然的崇拜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上。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自然界被描绘得非常详细和细腻,显示出他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他用各种生动的描写手法来表达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比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五》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里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都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变化的关注和热爱。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他的诗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他抛弃了功利主义和权谋之道,追求自然和真实的生活。
他厌弃了官场生活,对清廉官员充满了崇敬。
他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的关系的探索,使得他的诗作中充满着浓郁的自然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这些都是陶渊明隐逸思想的重要表现,也是他诗作中独特的思想价值所在。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隐士,其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是一种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远离尘世烦扰、追求自我完善与卓越、行持道德的人生哲学。
隐逸思想渗透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受读者喜爱。
首先,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隐逸的山水情怀。
山水自古以来就是士人们隐逸乐土,陶渊明的诗歌也是如此。
他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隐逸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隐居在深山中的理想之乡,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他的诗歌中也融入了对山水的理解和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三》)“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桃花源记》)这些诗句抒发了他内心对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其次,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清静的渴求。
陶渊明对于清静的追求可以从其诗作中得到明显的体现,清静成为他思想和行为处处呈现的特色。
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羁旅深山,愁闻空蝉,徘徊榆关”(《归园田居·其二》)的无尽孤独,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隽永清寂,“野望千里,烟光袅袅。
”(《饮酒·其七》)这些深情的句子表达了他对平静、清闲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此外,陶渊明诗作中还往往流露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
他在《桃花源记》中对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批判,表现出了对世人的不满和对清高高洁的向往:“闻道无妻先隐泪,有妻空更试比年。
”(《归去来兮辞》)这一句诗表现出了他对于世俗婚姻制度的蔑视与调侃。
而《杂诗·其二》“是以嘉乡者,游避胜于市,退身卫其真,得非相之事。
”则表明了他坚持道德清高的主张。
总之,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他一方面具有对山水的爱好和崇尚清静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世俗的蔑视和对道德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深沉的隐逸情结。
这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即便到现在,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价值意义。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隐士,他的诗作中融入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隐逸思想是指逃避世俗纷扰,过一种清净自在的生活,追求灵魂的自由和纯粹的精神境界。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下面将从诗歌主题、意象和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来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诗作主题多涉及田园生活和隐居自然。
他在田园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自然景观与隐逸心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归园田居·其二》中,他写道:“桃李花开豆蔻菊,花菊寒风杨柳烟。
我有宠辱皆忘机,使佳人独眠。
”诗中通过描绘花开、风吹和烟雾弥漫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于官场名利的无所求,只想静心隐逸的愿望。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运用大自然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隐逸情怀。
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将大自然的景象和人文情感相融合,抒发自己超越尘世的愿望。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用“白露未晞梅花发,黄花尽瘦菊花开”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笔触细腻地描绘了春天景色,传递出了对淳朴自然生活向往的情感:“春水满园闹,少有人家住”。
这些意象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远离世俗喧嚣、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陶渊明的诗作采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以表达他内心的隐逸情怀。
他善用对比、比喻和象征等手法,把深邃的思考融入到诗歌的构思中。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用“春晓多丽景,夏朝亦艳阳。
秋时瘦菊花,冬日枯槁黄”表达了世事皆有美丽和凋零两个方面,暗示了自己对名利进退之间的深思熟虑。
在《五柳先生传》中,他通过写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追求纯净精神的思想:“想当我鲁连季子时,也曾玩家骑童墨池。
”通过这样的描写,他将高尚的品质与自然的清静相结合,体现出了隐逸思想的价值追求。
陶渊明的诗作中充满了隐逸思想的色彩。
他通过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独特的写作手法,展示了他深沉的思考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之一,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深刻的隐逸思想。
在其作品中,陶渊明展现了一种对于俗世生活的深刻批判,同时表现出孤独与超脱的情怀。
他通过描绘山水意境,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的隐逸生活态度。
陶渊明的隐逸理想却常常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发生冲突。
通过对陶渊明诗作中的隐逸思想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世俗生活的抗衡与超越的态度。
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是他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超脱的表达,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内心自由与平静追求的信念。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思想,诗作,山水意境,孤独与超脱,俗世生活,批判,理想与现实生活,颓废主义1. 引言1.1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超脱。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山水之间的幽静景致,表达了他对清静、自由的向往。
陶渊明的诗作中也表现出对俗世生活的深刻批判,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种探讨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
通过对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矛盾性,以及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态度。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探寻其中的深层含义与意义。
2. 正文2.1 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态度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是一种精神的寻求,是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安宁。
陶渊明借助自然山水的清幽景致表达了对俗世烦扰的回避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将隐逸生活视为一种境界上的追求,通过超然脱俗的态度去抵制社会的纷扰和世俗的诱惑。
陶渊明认为,世俗的功名利禄与人的内在精神境界并无直接关系,而追求名利只会导致内心的烦躁和矛盾。
他选择了隐逸生活,将自己置身于深山幽谷之中,与自然为伴,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隐逸派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体现了他深深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尽管他曾经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但他内心深处却追求着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人情冷漠的反感和对隐逸境界的向往。
本文将从他的诗作中选取一些具代表性的篇章进行浅谈。
陶渊明诗作中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冷漠。
他的诗作中经常出现对官场的嘲讽和批评,比如《归园田居》中的“野田黄芦浅碧色,宽阔冥冥难与期。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以世俗的城市为反面,渴望远离官场的纷扰,回归田园的安静和宽广。
他把官场视为喧闹、狭隘的地方,而将田园视为宁静、自由的天地。
他追求隐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满于尘世之苦,渴望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陶渊明的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环境的向往。
他的诗作常常描绘了自然的风景和动物,比如《饮酒》中的“尝胆丹青远凋零,琴心剑血渐冥瞑。
怡浑彤管幽岑岭,忘机嘤云乐共同。
寒涧皎月中新见,秋瘴焦林上再勇。
”陶渊明通过赞美自然的美丽和纯粹,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弃。
他相信自然是真实的,而尘世则充满了虚伪和欺骗。
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他追求着一种真实、简朴和纯粹的生活。
陶渊明的诗作中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和对生命的理解,比如《归园田居》中的“庐房仰蔽屹青峰,屋翳深与栖鸟同。
谙熟悉数南云飞,应下旅程当断蓬。
”陶渊明通过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想要实现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他并不是要与人生脱离联系,而是要在隐逸中对生命进行深入地反思,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他深深的隐逸思想,他对世俗的冷漠和对隐逸境界的向往,赞美自然和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都体现了他对自由、真实和简单生活的追求。
他试图通过隐逸的方式寻找生命的真谛,在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升华的道路上进行探索。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文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由陶诗看陶渊明的归隐情趣
由陶诗看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寻阳采桑人。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皇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
父亲陶逸做过安成太守,仕宦历三代之久。
然到了陶渊明一代,家世已经衰颓。
他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所谓“弱冠逢世祖” 。
那时正是一个门阀势力强固统治的社会,士庶的界限非常严格,他的处境很难在仕途上求发展的。
加以中年屡经丧事,又遭火灾,“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生活的确很困苦。
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卑劣和腐败,“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所以,他选择了归隐,而表达陶渊明归隐情趣的主要是他诗歌中的饮酒诗和描写鸟意象的诗。
一、陶诗中的“鸟”意象所表现的归隐情趣魏晋时期玄言诗盛行一时,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而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归隐的追求。
通过阅读陶诗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追求与鸟意象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陶在抒写回归自然之意时常寓于归鸟。
陶渊明赋予归鸟丰富的内涵,《咏贫士》其一云:“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遥未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刘履《选诗补注》于此云:“目所朝霞升雾,喻朝廷之更新;众鸟群飞,比诸臣之趋势;而迟迟出林,未夕来归者,则又自况其审时出处与众人异趣也。
”此诗题为《咏贫士》,实为陶渊明自咏。
他将众鸟群飞与“迟迟出林,未夕而归”之鸟对比,并以后者自况,表明自己宁愿“寒与饥”,也要“量力守故辙”。
坚持隐居的志向。
在未隐以前他即常托意于鸟,《始作镇军参军经阿作》有:“望云惭离鸟,临水愧游鱼。
”对自己不再当官颇有悔意。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自比“羁鸟”,已有归与之心。
适逢其时“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悲士不遇赋》),“向夕长风起,塞云没西山。
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岁暮和张常侍》),诗人终于下定了决心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隐逸派诗人,他生活在东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以其独特的隐逸思想和清新的诗风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中体现了隐逸思想,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方面进行论述。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
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政治流离和残酷战乱为背景,写出了许多感慨世事的诗篇。
例如《桃花源记》中写道:“至今事重悲咨嗟,管仲居然流汉家。
”他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安乐境地,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渴望远离尘世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以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写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的描写与抒发。
例如《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陶渊明对大自然美景的直接描摹,展现了他对自然世界的向往之情,希望在恬静宜人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陶渊明的诗作中还充满了对宁静和自由生活的追求。
他反对官僚主义和权贵阶级的压迫,嘲讽附庸风雅的文人,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追求。
例如《归去来兮辞》写道:“归去来兮汉无事,挥手自兹去。
”这是陶渊明表达对尘世繁杂的厌恶和对自由隐逸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枷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陶渊明的诗作中还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他深入反思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批判功利主义和权力欲的追求。
例如《读山海经》中写道:“阅之沉潜,错时终天。
”这是陶渊明对人生追寻的深思,他认为人生应该以追寻真理、探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为重,而不是追逐权力和名利。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隐逸思想。
他以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为出发点,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他呼唤人们远离尘嚣,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提倡隐逸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陶渊明的作品对后世诗人和文人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文化符号。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名家中,有一位以隐逸思想闻名于世的文学大师,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大文豪,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浓厚的隐逸思想,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出发,探讨他的诗歌如何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陶渊明少年时因家族世仇被流放至远方,他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深受世俗之苦,因此他对隐逸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和向往。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思想贯穿始终,表现出他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和对俗世烦恼的厌弃。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了对山水田园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比如《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表现出了他对安静清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归园田居》中,他更是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悠闲自在与山水之间的和谐,表达了对隐逸的向往之情。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俗世烦恼的厌弃。
在他的诗中,经常出现了对世俗之苦的抱怨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
比如《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表现了他对于世俗烦恼的不满和对自然隐逸的向往。
在他的《醉翁亭记》中也写到:“形势境遇之谓耳,不能求全责当。
”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既有对归隐田园的向往,又有对俗世烦恼的厌弃。
他通过诗作中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之苦的解叹,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隐逸思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不满,更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内心灵魂的慰藉。
陶渊明诗作中的隐逸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被尊为“田园诗的宗师”,他的诗作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他的影响下,唐代以后的文人墨客们都对隐逸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田园诗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
更重要的是,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也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追求。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情怀隐逸林泉,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隐逸林泉,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理想。
历经世事沉浮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
赏奇山异水,处江湖之远就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在这里生命得到超脱,灵魂获得安慰与升华。
隐逸诗文则以寄情山水为主,写诗人对山水的审美,抒发隐逸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隐而吟咏,留下了众多后人叹为观止的隐逸诗文!对于隐逸生活,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早已有了,如隐逸的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楚辞》:《楚辞》中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开创了源流,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其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则是东晋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由于陶渊明出身于封建文人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正如孔子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他把出仕看作弘扬“道”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辅佐君王以教化百姓。
而当有志于“道”的君子面临现实的“无道”无能为力之时,则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隐居以求其志”。
所以在其22岁时怀着“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开始出仕。
对理想的执着与黯淡的现实往往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的追求、失落与痛苦都在歧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此以后,他出仕为官,失意而归隐,在不断出仕和归隐中,他认识到了当时乱世,知道自己的志愿无法实现,并且感到质性自然,于是他采取了同统治者不同流合污和洁身远祸的态度。
另外影响陶渊明的是老庄思想,他的核心是“自然”,它强调尊重万物各自的自由。
陶渊明将老庄的“自然思想” 践行为具体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追求。
他为了保持个体生命的自然本真,他用率真坦白的态度处世,用自己的生活和诗歌诠释着崇尚自然的理想,“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种崇尚自然的理念使得陶渊明原本就喜爱自然的秉性更加勃起,于是当他毅然的选择了隐逸,从此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影响他的老庄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
陶渊明的隐居经历
陶渊明的隐居经历
陶渊明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从41岁开始归隐,直至63岁去世为止,居田22年。
陶渊明归隐之初,心情怡悦,尤其能亲近田园,自耕自获,享受闲居之乐,故陶渊明有诗云: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其心怡神畅,由此可见。
此外,陶渊明亲自荷锄躬耕,晨兴夜寐,栖息田园,其乐融融。
从50岁到56岁的六七年中,由于政治社会剧变和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坎坷,陶渊明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心潮澎湃,殊难平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朝廷两徵之纠结;其二,隐居生活日蹙,陶公为贫病所患;其三,刘裕篡晋弑两帝,而新朝的勃兴并未终结社会之乱人心之坏,反而每况愈下。
这使陶渊明陷入更深的精神苦闷。
陶渊明居田至晚年,时时回忆早年的生活,年少时的自己豪情万丈,“骞翮思远翥”,惟其如此,方不使丰翅愧对高天,健腿羞对阔地。
然而,时间如东流之水,冉冉不息,没人能逃出时间的无情魔掌!展眼之间,自己已成垂垂老者,气力衰损,壮心不复。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隐逸,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者的典型”,他的诗作中体现了深厚的隐逸思想,这种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生活方式,也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不难发现他对隐逸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自然、自由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下面就让我们从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入手,深入探讨这位文学大师的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诗作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在他的诗中,常常出现对山水的描绘和对花草树木的赞美,如“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白帝城前一片水,山峡中间数峰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等。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更表达了他对自然清幽、远离尘嚣的向往。
在陶渊明看来,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只有与自然相处,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他常常在自然中寻找隐逸的乐土,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陶渊明的诗作中流露出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
他认为人生应当追求真正的自由,并非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心灵得到的解放。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厌倦和对现实的不满,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且乐生前欢,一死了之”,“丈夫何为者,日取一顷饥怡然”。
这些诗句中流露出的是陶渊明对物欲的淡泊和对金钱的不屑,他主张“乐天知命,尚自然,心怀天地” ,认为金钱地位不过是虚名,只有摒弃物欲,返璞归真,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他寻求隐逸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他并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隐逸,更是在追求内心世界的安宁和宁静。
在他的诗作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如“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幼”、“纵我不死,终归一尘土”等等。
这些诗句表现出陶渊明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悟,他在对自然、对自由的追求中,更多地是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出口,一种超脱的精神乐园。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试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东晋诗人陶渊明素有隐逸诗人之誉,他的好友生前颜延之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沈约将他列入《宋书•隐逸传》,钟嵘又誉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将陶渊明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隐者”,即单纯意义上的隐士,然而结合陶渊明本人的身世经历及其思想发展历程,我们却不难看出陶渊明隐逸背后的许多真实的思想;人的思想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指挥人的行动,要了解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必须深刻把握他的身世经历及思想历程。
陶渊明一生五十多载,有着四次出仕的经历。
纵观他的一生,虽无仕途上的大起大落,大痛大悲,却有着心路上的大苦大哀,大彻大悟;隐逸是他伟大生命乐章中一段哀怨缠绵的音符。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隐士的出现实际上是由于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引起的;随着对立阶级之间或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烈,必然要从统治集团内部游离分化出一批持不同意见的代表人物,于是散落江湖,山林,闲云野鹤,云游四海般的生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归宿;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摆在所有知识分子面前的,无非两条路――出仕和归隐,即所谓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指的是这两种前途;历代的都有学而仕的文人,也都有解职归田的隐者;再加之乱世之秋动乱的魏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魏晋玄学家超然物外思想的宣传作用,更在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上的隐逸之风。
历代隐者大都是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败迹下来,不得以而为之的,他们心知事情早已无可挽回,便也纵情山水,所以自宽自慰。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陶渊明自幼便生活在一浔阳柴桑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这是他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的乡土的故园。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陶渊明虽自幼家境不佳,但学习上却从来不曾放松;“少学琴术,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肿,北窝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正是在这样的环镜中,陶渊明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少年时代的陶渊明更多的是一个胸怀大志,有“兼济天下”抱负的青年。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隐逸,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
它包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也包括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中深刻地体现了隐逸思想。
本文即旨在从陶渊明的诗作入手,探讨他诗作中所体现的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之中。
陶渊明在其诗作《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僧坊门,转得太玄传。
我来几千里,遭遇艰难边。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他厌倦了政治斗争、官场争斗,选择了隐居归田,逍遥自在地享受山水之乐,从而实现了隐逸的理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体现在他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之中。
在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生活的赞美。
例如《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他希望远离喧嚣的都市,远离纷扰的人世,而返璞归真,与自然相融相通。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之中。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现出对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幸福的追求。
例如《归园田居》中“似修真太守,庶可解愁垂。
未若柳絮轻,偏似骖鸾翔。
”这些诗句体现了陶渊明对心灵自由、内心宁静的追求。
他认为,隐居归田可以解愁垂,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充实,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之中。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
例如《饮酒》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的隐逸人生态度,他认为,拥有一片安宁的家园,能够让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和欢颜,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处世原则。
陶渊明的诗作中深刻地体现了隐逸思想。
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回避,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以及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都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诗意追求和人生理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备受尊崇的文学大家,他的诗作充满了隐逸思想,表现出了他对世俗世界的疏远和对自然乐土的向往。
他的诗作不仅在情感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是在意境上创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纯净和超脱之美。
本文旨在通过对陶渊明诗作中的隐逸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尘世的疏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他的诗作中,经常表现出对官场生活和世俗社交的不满和厌弃,倾向于脱离喧嚣世界,过着清静的隐居生活。
比如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艰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尘世的疏远和对生活的深思。
他认为官场生涯是充满尔虞我诈和尔虞我诈的,而隐居生活则可远离这些纷扰,归隐田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陶渊明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他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歌颂自然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比如他在《饮酒》中写道:“欲驻洛阳人,城南称别愁。
何如东里东,归鸿何迟留。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他认为自然是充满了美好和神秘的,是一个人可以远离尘世,寻求宁静和舒适的理想场所。
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思。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比如他在《饮酒》中写道:“桃李生南国,其乐陶陶终。
望良伴俯仰,庶几获清名。
”这些诗句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思。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追求内心真正的愉悦和满足,而不是被世俗功名利禄所累。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
浅论陶渊明诗作中体现的隐逸思想陶渊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具有浓郁的隐逸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他的诗中有所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本文将从陶渊明的诗作中探讨隐逸思想的体现。
陶渊明在他的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如《桃花源记》一诗,讲述了一个偶然发现桃花园的故事。
诗中写道:“便前进,欲穷其林而无所到,复登崖,欲极其渊而无所睹。
将复反灌,欲穷其险而无所入。
猎渔逐赌,至暮方还,与里人言其事,而里人自云在太守、县吏之下,无所得与。
”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在自然之中隐居的向往,宁愿在山林、崖谷中穷尽自然之美,也不愿与世俗沾碰。
此外,陶渊明在他的诗中,也强调了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他将自己的欲望压抑在内心深处,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如《归去来兮辞》中所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追远光,笑父母之不知。
”陶渊明使用典型隐逸的仪态,表达了他的心灵净化和清新的生活态度,将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纳入了如一的美好境界。
另外,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反对权力、利益的污染和侵蚀。
他主张清廉自持,颂扬人的本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如《饮酒》一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用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于那种喧嚣、繁华、权利的生活方式的反感,提出清廉自持、远离尘世的生活观念,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此外,他还通过描绘山水之中的景物,表达出对于自然美好、和谐的向往。
这种清新自然的美景,在陶渊明的诗作中阐释的淋漓尽致,是他的隐逸思想的最好表现。
总之,陶渊明的诗作中体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其中,对于自然的渴求,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以及反对权力、利益的污染都是显著的特征。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
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
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
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
[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
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
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提到,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洒脱自然率真和不失赤子之心。
而这种放浪情怀的寄托便是他的隐逸。
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禄,追求自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孔圣人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庄逸士“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海。
”(《庄子·逍遥游》)一直到汉代商周四皓,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隐逸高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承接前人达到空前的高峰。
而陶渊明的隐逸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
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确实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在草木虫鱼之间寻找到自己心灵中的“桃花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和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处境岌岌可危,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弥衡和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例子。
文人们纷纷远离政治的漩涡、急流勇退回归自然。
陶渊明也不例外,在他四十一岁那年彻底的与仕途断绝。
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世俗权贵低下他那颗高贵的头颅,挂印飘然而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村田园。
在这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里田园才是他唯一的乐土与精神寄托。
桀骜不驯的陶公自此之后心志于田园,未曾出仕,直到他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
后人在其死后赞他为“靖节先生”,的确陶公当之无愧。
陶渊明的归隐既不像王子猷式的“以手版拄颊”对远山行注目礼。
这是一种精神的形而上者,王子猷访友可以在月夜带着仆人乘舟顺流直下百里,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因为他是贵族有物质的支撑可以潇洒自然不食人间烟火,飘飘似神仙。
陶渊明则不行,他的财产也不过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算不上殷实人家,也需要操劳生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便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也不像谢安式的回到庄园别墅。
対谢安来讲他是朝廷的权贵,只因为是一时的不得意而暂时回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作者:丁静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年第03期
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
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39-02
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
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
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
[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
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
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
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
在魏晋时期出现的“竹林七贤”、谢灵运等名士便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诞生了中国田园隐逸的一座高峰——陶渊明。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一)陶渊明对于仕途的向往
陶渊明总是以一个隐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也是以隐逸文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美陶渊明为真的隐士,殊不知陶渊明在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鲁迅先生曾在《隐士》中指出“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
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样,也只是一种外在的现实。
超脱人世的陶渊明是宋代文豪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3]陶渊明对于仕与隐的抉择在青少年时已显露在心,一直到他生活的后半期,仕与隐的矛盾依然缠绕着他的内心。
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研读儒家经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十六),有着“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的豪情壮志。
他希望积极进取,建立功名,光宗耀祖,报效国家。
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陶渊明对自己的身世极为看重,陶氏家族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陶侃,他曾经被封为长沙公,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在魏晋礼法逐渐孱弱的背景下也一度觊觎王祚。
陶渊明对这样一位先辈是十分敬仰的,曾作《赠长沙公》诗:“余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从字里行间可以读出陶渊明希望建立和陶侃一样的功业。
他对自己的前辈充满了景仰之情,对自己的后代给予了深厚的希望。
他的《命子》诗,是诗人初为人父时的作品,诗中通过列数陶家列祖列宗的悠久历史和显赫业绩,赞扬陶门家学渊源与功德勋业,希望下一代能够继承陶氏家门、光耀陶氏家门。
诗的后半部分写道:“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曰,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出企而。
厉夜生子,邃而求火。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从中可以见出陶渊明对祖上遗风的强调和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关切,初得子的喜悦也跃然纸上。
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俨,字求思,这其中很有深切的用意,那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象孔伋那样有所成就和作为。
[4]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从陶渊明自身以及对于后代的教育可以看出他是有着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在他的一生当中曾经五次出仕,又五次离开仕途归隐田园。
他二十九岁时,因“亲老家贫”的缘故,“起为江州祭酒”(《宋书•隐逸传》),所任官职相当卑微,从其在官场“志意多所耻”的苦闷看,他对政界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腐朽作风是深恶痛绝的。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也就成为“势必所至,理有固然”的了。
回家不久,州郡又征诏他出任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吏,他推辞不就。
一直到三十五岁,方才重返仕途,在坐镇江陵的荆、江二州刺史桓玄手下任职。
但是陶渊明在桓玄处任职期间风尘仆仆,夙兴夜寐,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用,时间不长,陶渊明以母丧为由,再度离职返家。
元兴三年,陶渊明四十岁,刘裕率部败桓玄,复京邑,被朝廷文武大臣推为都督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陶渊明当时曾出就刘裕的参军。
他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纪其赴职途中的心情:“时来苟冥会,婉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田园
疏”,他似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马上任,果然不久还是“返班生庐”。
第二年又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纪其行踪。
陶渊明这次的出世可能与刘敬宣“自表解职”有关。
事毕,陶渊明“心惮远役”,回家自作安排。
这两次出就军职,为时短促,内心不免郁闷,对现实政治的黑暗和刘裕、刘敬宣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陶渊明的态度异常冷淡,毫无钦慕之情。
[5]是年秋,陶渊明又作了八十天多的彭泽县令。
关于此次出仕的经过,《晋书•隐逸传》中有记载:“复为镇军参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絃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吾令长醉于酒足矣。
’妻子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谴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这段历史记载说得非常清楚,陶渊明绝不会为了生存,为了“五斗米”就不要人格、不要尊严。
可以说,在彭泽这个凋敝小邑的短暂就职,成了陶渊明一生仕履的终结。
观其一生,在现实生存之下出仕,在内心本真之下归园,他三番四次的出仕,结果因为种种原因又归隐田园,即使归隐之后,诗人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静:“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其二)
黑暗的现实没有给他再多的机会与公平,认清人生无奈,与其在社会中挣扎,不如高唱“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回到自然的中,保持本真的状态,还自己一份自由。
正是隐逸生活以及对隐逸的情结才铸就了陶渊明在中国历史中的不朽之位。
他将自己内心对隐逸的情怀诉之于笔,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与散文。
在文学创作的海洋中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归宿,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钟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一点也不为过。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8.
[2]杨天芬.诗意人生——浅析陶渊明的隐逸[J].高校讲坛,2008,(19):180.
[3]鲁迅.隐士[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23.
[4]张杰.谈陶渊明后期隐逸生活的另一面[J].九江学院学报,2007,(4):12.
[5]钟忧民.陶渊明论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