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
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导学案(2)苏教版【课标导学】1.识记字词,整体把握文章,背诵文章。
2.理清课文写景的思路,欣赏优美精彩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3、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问题导思】一、导读: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走进课文,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一定要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分组朗读:在小组内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其他组员可帮助他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
朗读展示:小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二、导思:小组互助学习,解决以下问题:【例题导练】1、风是不可捉摸的,人却是有感觉的。
以第五自然段为例,体会作者如何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写出春风什么特点?2、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踏花归来马蹄香()天街小雨润如酥()【质疑探究】在学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还有那些不懂的,大胆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总结反思】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文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2、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作者把它写活了,充满诗情画意,有哪些原因?【拓展延伸】仿《春》写秋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抓住秋天的景物特征,写出你眼中的秋。
【实践反思】讲授《春》一文,感触很深。
我先通过课堂激趣,让学生说有关春的名句,使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在这种激情高昂的时刻,让学生用朗朗的书声敲开了春天的大门,随之带领学生走进春天,去赏析本文的结构美——盼春,绘春,赞春;赏析本文的语言美——文中的比喻、拟人佳句;去和作者沟通心灵,领悟体验作者如何与自然,与生活对话,让学生在心灵互换中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1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导学案设计.docx
课题:春主备:马太峰课型:讲读课审核:石振华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 【学习目标】1.在文中描绘的春H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2.揣摩和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难点】1.在文中描绘的春日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2.揣摩和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涨起来•()朗run ()散在草丛里(•)酝酿()(• •)窠巢(• •)( )应和( )hdu ( )咙•lido ( )亮宛转(•)薄烟()黄晕()hong (• •)托披着蓑(■)稀 shu ( )风筝()抖擞()jian ( )壮2.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回忆一下, 按照下面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
①描写春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春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描写春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描写春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自清笔下的春天多姿多彩,木文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日图景?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4.预习疑惑与建议:二、课堂助学1.自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字,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_____ 春——_______ 春2.在朱自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木文描绘了哪几幅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请说出理由(提示:从用词、修辞、写景角度、写景顺序等方面入手)。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导学案(共2课时,无答案)
《春》的作者是。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可以分为
、、三个部分。“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绝句》中的诗句。杨柳风是指。
二、本文的结尾,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了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情分别用一个词概括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共助反馈】(我能够达标)
搜集描写春的有关诗句。
1、春草:
2、春花:
3、春风:
4、春雨:
续助反思
(我收获新知)
课题
1、《春》(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助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欣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难点
揣摩本文优美的语言。
学习过程
学(教)记录
【自助学习】(我尝试自学)
1、了解作者
本字注音,并解释划线词语。
朗润( ):眨眼( )抚摸( )嫩叶( )
酝酿( ):蓑衣( )巢( )
稀疏( ) 卖弄:宛转:
烘托:舒活:呼朋引伴:
【互助探究】(我参与互研)
(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2、(1)请同学们朗读第二到七自然段。并思考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作者不一开始就从一草一木写呢?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朗读八至十自然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时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补助练兵】(我能用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心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春》第一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春》第一课时导学案苏教版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下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酝酿.()黄晕.()蓑.衣()宛.转()斗笠.()抖擞.()薄.()烟涨.()起来应和.()笼.()一分.()儿事散.()在草丛里(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山朗润..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积累朱自清,字,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2.二读课文,本文共描绘了春天的哪几幅图景?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
_ 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作出旁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内容。
(二)指导朗读。
选择一、二个段落,师生交流如何朗读。
(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理清思路:课文围绕“春”字,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主体部分描绘了哪几幅图?2.了解特征:文章在具体描绘春的五幅图景中,各写出这些景物怎样的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春》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1)读第一层(第1段):盼春----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两个“____”、“_____”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心情。
(2)阅读第二层(2---7段):绘春,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2段与3---7段是_________关系;第二段中“_______”一词总括所有大自然中的景物,然后分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景 物“睡醒”的情态;分别抓住了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春回大地,万物苏醒的景象描写得形象生动,为下文的画面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体会“偷偷地”、“钻”有何妙处?
④朗读第4段,赏析“春花图”:
A、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什Fra bibliotek特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试赏析。
B、这一段描写春花,按照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文中的词语)的顺序,层层铺叙、层次井然。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能否改为“飞”,为什么?
三、交流:
四、展示:
五、反馈:
1、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踏花归来马蹄香()
(4)、一枝红杏出墙 来( )
(5)、处处闻啼鸟()
(6)、天街小雨润如酥()
2、熟读背诵课文1至4段。
教学反思:
春
学习内容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课课文《春》的基本内容和主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
2.理解并掌握本课出现的重点单词和词组,能正确运用。
3.能读通本课的重点句子,理解其中含义。
4.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文分析和写作能力。
二、导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理解生词的基本意义和词组的用法。
3.分析课文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三、导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2.理解课文中的含义,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四、导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亮出一张描绘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带着学生思考:“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期待?”学生看完图片后进行回答。
教师引导他们谈论春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通过引导学生关于春天的亲身体验,让他们回忆和讲述春天令人心动的事情。
教师可以举例:“你们在春天的时候见过哪些美丽的花朵?有什么重要的节日是在春天举行的?你们在春天喜欢做些什么活动?”3.教师对学生所描述的春天场景进行总结,谈论春天的大致特点。
如:春天是一个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那时,大地万物复苏,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春天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让人感到愉快和舒畅。
2.自主学习1.课文导入:“通过了解春天的美丽和特点以及我们期待的春天,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诗《春》。
”让学生用默读或朗读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2.阅读训练:“读读看,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整体理解:“诗中的这些内容与我们刚才谈论的春天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4.逐句理解:“请大家仔细品读课文中的每一句话,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春眠不觉晓。
”中的“春眠”是什么意思?(2)“处处闻啼鸟。
”这句话是怎样描述鸟儿的?(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话有什么特点?(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话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感受的?5.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课文,找出与诗中描述的春天相关的词汇和词组,并试着总结出句子间的联系。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其意义和用法;(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2)理解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春》,提示学生注意“春”的读音和写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有哪些?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什么?(2)各组汇报:总结讨论成果,共同归纳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4. 探究学习(1)提问: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自主发现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总结其作用。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2)强调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三、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春》;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词和短语,写一段关于春天的短文;3. 观察身边的春天,画一幅春天的画,并附上简短的说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3.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访谈或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掌握其意义;(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掌握其意义;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的理解;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春》的文本;2.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解释;3. 相关文学作品的鉴赏资料;4. 写作练习的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2)板书课题《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对比阅读(1)教师展示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作品中的春天描写,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写作练习;(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并讲评。
6.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文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春》;(2)完成相关写作练习。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 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运用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等。
(2)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期待和祝福?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如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型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美感。
(2)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2)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从网络上或书籍中查找更多关于春天的诗词、散文等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2. 组织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春》导学案苏教版
课题
春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
1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享受语感默读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欣赏:第1句从“点”上描绘。运用拟人方法把春草人格化了。“钻”字写出春才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写质地,“绿绿的”写颜色,表现了春草新的特点。第2句从“面”上描绘,由远及近;“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春草的长势,表现了春草的勃勃生机。第3句运用坐,躺,打,踢,赛,捉等一系列动词写孩子们的嬉戏,从侧面写春草给人的欢乐。第4句用风的“轻悄悄”衬托草的“绵软软”,从感受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
③春风图:描绘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这一段从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④春雨图:描绘了雨中特有的美景。
⑤迎春图:写人勤春早。
2.讨论: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提出的问题并作解答
3.生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欣赏:第1句运用拟人方法先总体勾勒,写出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情态。然后分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山“睡醒”的情态用“朗润”形容,写出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转为润泽;水“睡醒”的情态用“涨”形容,表现了冰雪融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太阳“睡醒”的情态用“红”形容,表现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点,勾画出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绘春景创设广阔的背景。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了解《春》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朱自清。
2.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教学内容】1. 简介朱自清及其作品《春》。
2. 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心得。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春》。
2.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心得,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4.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第二章:词语解释【教学目标】1. 掌握《春》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2. 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春》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学生通过课文理解词语,并进行积累。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2. 运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到词语解释的过程中。
【教学步骤】1. 教师对《春》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如“生机盎然”、“明媚”等。
2. 学生通过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3. 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将重点词语记录在词汇本上。
第三章:句子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春》文中优美的句子。
2. 培养学生欣赏和解读优美句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春》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美句子。
2. 学生通过课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并学会欣赏。
【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优美的句子进行解析。
2. 运用互动法,让学生参与到句子解析的过程中。
【教学步骤】1. 教师选取《春》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美句子进行解析,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2. 学生通过课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3. 学生学会欣赏优美的句子,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第四章:课文分析【教学目标】1. 理解《春》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章的能力。
七年级上语文《春》导学案(教案修)
荣县中学初20XX届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教案)第三单元9、春主编人:胡凤娟审核人一、朗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走进课文,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加字词,不回读;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知识链接)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二、梳理思路:①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根据结构形式将全文划分为三部分(在课文中用//标出),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作者采用的结构形式,以“春“为对象,按照春、春、春(每空填一个字)的顺序描绘春天。
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春天?分别用三字短语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
抓住了、、、、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第三部分内容,提炼三个字概括作者眼中江南春天的特点。
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赏析课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她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 本段在描写桃花、杏花、梨花之后,展开了联想。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课《春》(第1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春》(第1课时)导学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感受春天的美好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1.作者简介ABC朱自清(1898~1948)原名,后改为朱自清,字,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绿》等。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BC(1)风qīng qiāo qiāo________的,草软绵绵...的()的。
(2)风里带来些新fān________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rùn sh ī________的空气里酝酿()。
(3)鸟儿将cháo________ān________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 ________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5)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________戴着lì________。
3. 填空ABC①《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 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春草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ABC5.写景要做到绘声绘色绘形,这才能使所描绘的景物生动形象。
请按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填到表格中。
ABC6. 在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中,作者也写了人的活动,请找出这几幅图中有关人的活动的句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五课《春》(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春》(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春》(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五课《春》(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5课《春》第 2 课时总第27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精彩优美的语言。
2. 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3.理解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3【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1。
在下面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闹飞)着。
②小草也青得________(刺逼)你的眼.③山_____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④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__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2.按要求默写课文。
①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酝酿”一词在不同句中有不同含义,请解释下列句中“酝酿”的含义。
(1)高粱酒正在酝酿之中。
()(2)这个计划他们已经酝酿了很久。
()(3)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4。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苏版语文初一上部编版1.春导学案
苏版语文初一上部编版1【学习目标】1、学习观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会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把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颂扬之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第一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关于春天的喜爱,同时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画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2、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摸索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知识链接】1、作者名片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热爱自然,观看自然,描画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予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
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
2、有关春的诗词A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3、资料回形针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它是一种自由、灵活地书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的专门的美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比较自由的形式,读到作者关于人一辈子或者自然的感悟,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悠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2、本文共描画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能够分为几个部分?我的疑问;探究案赏析:1.在朱自清先生描画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观赏的是哪幅图?请说出理由。
苏版语文初一上部编版1.春导学案
苏版语文初一上部编版1【学习目标】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2、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知识链接】1、作者名片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在英国留学一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授。
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岁。
2、有关春的诗词A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3、资料回形针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
狭义的散文那么专指抒情散文。
它是一种自由、灵活地书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的独特的美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比较自由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者自然的感悟,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获取有关知识。
)。
学习过程:一、夯实基础初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蓑衣( ) 酝酿 ( )( ) 抖擞( ) 黄晕( ) 发酵( )2、文学常识填空:《春》选自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___散文。
3、下列句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_应依次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1)抖搜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潦亮地响着。
4、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____两个滚,_____几脚球,_____几趟跑,_____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在草丛里,像_____,像_____,还________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____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__________筋骨,__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5、仿照画线句,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注意语意要连贯,句式要一致。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它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导学案+同步测试 苏教版
课堂随笔:课堂随笔:【反馈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抖擞.()应和.()嘹.亮()摇yè()披着suō()戴着lì()黄yùn()2.将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3)“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3.体会下列句中词语的生动性。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3)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4.写出四个含“春”的成语及含“春”的四句古诗。
成语:、、、古诗: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5. 用“/”划分层次。
①②③④6. 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本体是____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 _____7. “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一句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第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春风本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可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导学案(2)苏教版
【课标导学】
1.识记字词,整体把握文章,背诵文章。
2.理清课文写景的思路,欣赏优美精彩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3、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问题导思】
一、导读: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
..,走进课文,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一定要读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分组朗读:在小组内朗读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其他组员可帮助他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
朗读展示:小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自己喜爱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二、导思:小组互助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例题导练】
1、风是不可捉摸的,人却是有感觉的。
以第五自然段为例,体会作者如何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写出春风什么特点?
2、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
踏花归来马蹄香()天街小雨润如酥()
【质疑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还有那些不懂的,大胆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总结反思】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文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2、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作者把它写活了,充满诗情画意,有哪些原因?【拓展延伸】仿《春》写秋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抓住秋天的景物特征,写出你眼中的秋。
【实践反思】
讲授《春》一文,感触很深。
我先通过课堂激趣,让学生说有关春的名句,使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在这种激情高昂的时刻,让学生用朗朗的书声敲开了春天的大门,随之带领学生走进春天,去赏析本文的结构美——盼春,绘春,赞春;赏析本文的语言美——文中的比喻、拟人佳句;去和作者沟通心灵,领悟体验作者如何与自然,与生活对话,让学生在心灵互换中进行阅读和写作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行文的结构以后说:你最欣赏哪一段?学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有的说我喜欢写春雨的一段,有的说我喜欢写春风的一段,有的说我喜欢写春草的一段,在此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读,并说出你为什么喜欢?有的说当天空下着细雨时,漫步在雨中多么浪漫,有的说我以前观察不细,看到春天不知怎么写,我今天看到作者写小草,说他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多么形象,多么充满生机,简直把小草写活了。
更有一个同学被课文中写声音的一段所感动,主动地进行朗读,大家陶醉在春天里,学生仿佛闻到了花的香,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润,大自然的神韵,人的灵性,天籁人籁,汇成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的交响曲,真是妙不可言。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