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练习题
第17课《昆明的雨》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昆明的雨》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邪(xié)鸡(cóng)饱涨(zhǎng)牛肝菌(jūn)B.鲜腴(yú)炽红(zhì)屋檐(yán)黄闷鸡(mèn)C.八卦(guà)绿釉(yòu)吆唤(yāo)密匝匝(zā)D.篱巴(lí)缅桂(miǎn)暮年(mò)花骨朵(g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深圳的歌厅,不但格调高雅,而且经营方式别开生面,顾客不仅可以欣赏演出,还可以登台献技。
B.我尽管已入暮年,子孙满堂,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却刀刻斧凿般地镶嵌在心底。
C.连绵不断的春雨,不仅点缀了大地,而且让地下的种子汲取了充足的水分,开始急速萌发。
D.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消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B.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C.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D.昆明的雨季是如少女的眼睛般明亮的,丰满而使人动情的。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
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①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③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④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⑤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⑥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A.⑤②①③④⑥ B.④⑥②⑤③①C.④⑥⑤②①③ D.⑤③①②④⑥二、基础知识综合5.下面一段文字是刘倩同学所整理的有关作者的档案,阅读后回答问题。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后练习-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
课后练习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C )A.曹魏B.东晋 C.西晋 D.前秦2.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3.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B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4.标志着西晋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C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5.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A.统治者内部的腐朽和斗争 B.阶级矛盾的尖锐C.民族矛盾的激化 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6.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C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
……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
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1)材料一反映的是当时江南地区社会生产发展的什么变化?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或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现象?下列简图比较准确反映这个历史现象的选项是( )A B C D(3)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北方人口南迁(材料二)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材料一)的主要原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望洞庭》一诗中,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_______、_______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_______图。
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_______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A.宁静、祥和、洞庭山水、大自然、气度B.宁静、祥和、洞庭夜景、洞庭湖、气度C.壮观、祥和、洞庭山水、大自然、态度2.下面对《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3.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理解有误的是()A.这句说的是: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B.“两岸青山相对出”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孤帆一片日边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
C.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具静态美了。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中的“和”是_______,“镜”指的是_______。
()A.相安、和谐的意思;一面铜镜B.连词,跟‘同“相同;洞庭湖的湖面C.相安、和谐的意思;洞庭湖的湖面5.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选填序号)①碧水东流至此回A.到这里回旋B.回到这里来②山色空蒙雨亦奇A.云雾迷茫的样子B.空的,没有东西③水光潋滟晴方好A.非常美丽B.波光闪动的样子④山色空蒙雨亦奇A.奇怪B.奇妙6.选择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1)飞流直下三千尺。
(2)白银盘里一青螺。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回忆古诗的内容并填空。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朝大诗人。
诗中的“楚江”指的是。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朝大诗人。
9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练习题
第17课《孤独之旅》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掺杂(cān) 旧茬(chá) 戳破(chuō)B.驱除(qū) 肥硕(shuò) 撅断(jué)C.眺望(liào) 嬉闹(xī) 纯粹(cuì)D.捆扎(zā) 撩逗(liáo) 胆怯(qiè)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眺望胆怯重叠肥硕B.抠出稠密恶劣镂空C.掺杂驱除折断城垣D.恐慌蓬松潦亮戮穿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B.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C.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
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D.杜小康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歇斯底里....的读书声。
4.下列对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心理描写)B.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神态描写)C.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肖像描写)D.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动作描写)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D.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②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练习题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的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摘自《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与敌人决战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5.“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
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6.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7.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8.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有()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A.吴起镇B.井冈山C.遵义D.南京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7课 中国石拱桥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一、填空题二、单选题三、阅读题姓名: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hú形dǒu坡雄zī桥dūn和xié支chēng混níng土qīng听2.来,对号入座!①赵州桥非常(雄壮、雄伟、高大),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符合、合乎、适合)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精雕细刻)。
②全桥结构(匀称、均匀),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统一),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好、美观、好看)。
3.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崇 祟(2)砌 彻(3)匀 均(4)弧 狐 孤(5)陡 徒 徙4.《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说明对象是,文中提到的我国著名桥梁有、、、、;重点说明的是和。
5.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
分别在段向读者作了概括介绍。
6.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胜景:有名的优美景观。
胜,优美的B.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C.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惟,惟一;肖,相似D.巧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8.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者”,你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综合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应用(共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qiān)蹒跚(pán)唿哨(hū)马齿苋(xiàn)B.掰开(bāi)和煦(xùn)荠菜(jì)赋予(fù)C.丰盈(yínɡ)希冀(jì)迸溅(bènɡ)伶仃(línɡ)D.雪蒿(ɡāo)恶煞(shà)盘虬(qiú)奢侈(sh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奄奄一息楚楚动人枕戈待旦燥动不安B.忍俊不禁弃置不顾小心翼翼相儒以沫C.赡前顾后惊心动魄无足挂齿惴惴不安D.凶神恶煞谆谆告诫春寒料峭无以名状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一项是挖荠菜时那种____________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____________;提着篮子,迈着____________的步子……A.坦率享乐轻巧B.坦然享受轻捷C.坦实快乐轻松D.坦荡享用轻快4.下列加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老师告诫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次考试。
B.我们一定要把教室打扫干净,这是老师赋予我们的使命。
C.楼上那家正在装修,各种噪音交织在一起,非常和谐。
D.推开窗子,我们窥见一群孩子正在踢足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A.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6.从修辞手法来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爬天都峰》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愉快身躯豌豆况且无可耐何横惯江面B.期待余波淹没拨河眉清目秀震耳欲聋C.情景逃跑砸锅赞叹明眸浩齿鹤发童颜D.拍打联系预料胸怀威风凛凛事到临头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石级上的铁链.(liàn),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chàn)!B.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无可奈.(nài)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cháo)里掉下来的。
C.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sì)的落在猎狗面前,发出嘶.(sī)哑的声音。
D.在鲫.(jì)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xià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碰钉子...的事在所难免,我们要迎难直上,勇于克服。
B.他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而这次捐款,他竟破天荒...地捐了10元钱。
C.按照传统,希腊代表队打头阵...,接下来各个国家队按照字母顺序依次入场。
D.杂技表演开始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在台上栽.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4.选出描写天都峰陡.的语句。
()A.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B.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C.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5.《爬天都峰》一文告诉我们()A.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B.爬天都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只有充满信心、相互鼓励,才能顺利地爬到峰顶。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爬天都峰》是按照、、的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我”起初不敢爬山,因为,但最终还是爬上了山顶,因为。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像.小猴子一样,奋力向峰顶爬去。
(照样子,用加点字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爷爷对我说:“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一、选择题1、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①遵义②瑞金③吴起镇④泸定桥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瑞金(②),向湘西前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后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①),召开遵义会议。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④),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因此②①④③符合题意,故选A。
2.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路线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从瑞金出发,经过湘江血战后,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1935年,红军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爬过雪山,越过草地,最后在甘肃会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按时间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⑥③⑤,本题选A。
3.“……历时12个月,天上数架飞机轰炸,地下数万大军堵截,愣是用一双脚纵横万里,跨越11个省,踏出了一番天地……”文中描述的历史场景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血战台儿庄 D.解放南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用一双脚纵横万里,跨越11个省”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整理)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请回答:
材料一:针对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社会变化,恩格斯说:“当革命风 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
变革。”
材料二:英国在近代史上进行了两次著名的“革命”,一次是迎来自己新
①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 时代的“革命”,另一次是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的“革命”。 工业革命 1640年;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 ③商品的需求。 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1)材料一中的“变革”指英国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18世纪60年代;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③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
(3)材料二中的两次“革命”分别是指什么?开始时间?结果如何?
强大的工业国。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评价这场“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作业: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学习测评 2、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错误的是 ( D) A、实现了手工生产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 B、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C、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D、导致垄断组织的产生 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 B )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美国 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 化。其表现有( B ) A、家庭电话普遍使 用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人们 络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B
)。
第二学习主题
学习测评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 ) A.棉纺织业 B.机器制造业 C.冶金业 D.采矿业 3、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利用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成就 是( ) A.水力织布机的研制 B.火车机车的问世 C.改良蒸汽机的制成 D.“珍妮纺纱机” 4、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瓦特”,这是 为了纪念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是 ( ) A.发明“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C.发明火车机车 D.设计内燃机 5、工业革命的最显著特征是( ) A.女工和童工的大量使用 B.交通运输的革新 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D.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练习题
第十七课爬天都峰基础知识一、拼音填汉字shíjífāchàn hóu zi jìniàn tiěliànbiàn zi jūrán jiàrìyún cǎi pān dēng二、辨析字义①“勇”字的部首是(),可以组成()()。
②表示“看”的词语有()()()()。
三、选词填空:似乎忽然终于居然①他平时成绩不太好,可是这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
②我们正在操场上踢足球,()下起了大雨。
③爸爸看了一眼就走了,()不太喜欢这幅画。
④你()来了!我们已经等了很久了。
阅读理解四、深入分析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徒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sì shì)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zhàn chàn)!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记)比我的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愤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xiānɡ xiànɡ)留作(记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和读音,打上“√”。
2、近义词。
反义词好像( ) 激励( ) 吸取( ) 笔陡()奋力()3、用“居然”造句:4、结合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7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7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D.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
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了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谋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
C.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②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
③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④奇怪的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
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
⑤与这种孤独相比,社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儿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
⑥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
A.⑤②③①④⑥ B.⑤③②④⑥① C.①③②④⑥⑤ D.①②③⑤④⑥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B.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C.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D.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部编版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同步练习题(精选)
17 难忘的泼水节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ónɡchuán hōu ēn lái
()( )
chánɡshòu bǎi shùtèbié
()()()
jìnɡài iān hóng iàng jiǎo gǔ
()()()
fènɡhuánɡnián dùpōshuǐ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ǎo hào
爱好() 好( )奇
美好()好( )像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到了。
2.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
3.________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因为__________和傣族人民在一起。
四、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角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这段话共_____句。
2.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这段话写的是()
①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②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字词模块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茅檐(yán)畦田(qí)环绕(rǎo)B.排闼(tà)山郭(guō)天涯(yá)C.颠簸(bǒ)淘气(táo)莺啼(tí)二、根据拼音写生字。
我想去天涯(yá)海角游玩,我想去看黄莺(yīng),所以我不怕劳累。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簸”是簸箕的意思。
(×)2.“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是实指,指一千里的范围。
(√)3.“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山郭”是山城,山村。
(√)句子模块四、品析下面的诗句。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九曲”指黄河弯曲的地方。
“自天涯”指黄河发源地。
2)这两句诗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壮阔气势。
诗句的意思是:黄河沿途弯弯曲曲,沙子连绵不断,波涛汹涌,狂风呼啸,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天边。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XXX家。
1)“牵牛”指牛郎星,“XXX”指织女星。
2)诗句的意思:现在我们直接飞上银河,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用“水村山郭”画出描写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的诗句。
2)诗句的意思:千里茶山绿意盎然,映衬着满山的红花,水乡小村庄里飘着酒香,风吹起了旗帜。
读写模块五、课内阅读书湖阴先生壁》是XXX所作,题写在庭院的墙壁上。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XXX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XXX先生的高洁形象。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XXX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童小鹏在《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中写道:“这次离开根据地,当然是为了实现新的战略……反攻敌人,深入到敌人的深远的后方去消灭敌人……”这说明长征的目的是()A. 实现红军战略转移B. 宣传党的政治主张C. 建立新革命根据地D. 摆脱“左”的错误路线2.从1933年9月到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A. 转入农村,发动群众B. 战略转移,北上抗日C. 挺进中原,战略反攻D. 战略决战,逐鹿中原3.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
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A. 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 扩大革命根据地C. 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农村进军D. “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4.“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
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
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遵义会议召开C. 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 红军到达陕北5.斯诺写到:“当今时代无与伦比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与这一评价无关的是A. 总行程约二万五千里B. 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C.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D. 克服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6.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7.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旅行探险活动。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练习题一、选择题1.爷爷给小虎讲三国故事时说:“三国尽归司马懿。
”小虎认为不对,因为最终使国家归于统一的是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是指()A.司马迁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2.西晋得以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A.北方经济的恢复B.吴、蜀弱小C.司马炎英明果断D.吴、蜀统治腐败3.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司马氏篡魏B.定都洛阳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4.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B.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5.“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这两句诗描写了北方人民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生活的生动写照()A.汉族B.北方游牧民族C.江南地区D.西南少数民族7.东汉以来,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A.匈奴B.羯族C.氐族D.犬戎二、材料分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晋建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1)材料一中晋武帝采取的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探究题9.学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后,某校七年级A班同学开展以下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第17课 麻雀 练习题(含答案)
17 麻雀一、看拼音,写汉字。
róng máo yá chǐ shēn qū yǎn hù()()()()yòu xiǎo xiù cháo bó()()觉()穴斗() dāi nài发()无可()何二、巧填同音字。
cháo qū yòu bó()穴()体()小拼()()向()别()边胳()三、比一比,再组词。
幼()躯()掩()护()约()驱()淹()驴()四、搭配词语,连一连。
猛烈地站着锋利的怪物呆呆地尖叫庞大的牙齿绝望地向前强大的声音悄悄地摇撼嘶哑的力量五、字词句运用1.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拯救幼儿猛烈地摇撼B.拍打翅膀绝望地尖叫C.悄悄地走无可奈何地拍打D.换回猎狗呆呆地麻雀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风猛烈地摇撼路旁的白桦林。
()(2)老麻雀绝望地尖叫着。
()(3)它不能安然地站着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3.对下面三句话理解有错误的上项是()(1)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2)突然,一只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3)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A.这三句话都运用了动作描写。
B.这二句话分别把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凶猛写得清楚具体。
C.句(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麻雀比作一块石头,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
D.猎狗愣住的原因是看到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小麻雀。
4.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A.可怕B.可怜C.勇敢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第17课《屈原(节选)》练习题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屈原(节选)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着.火(zhuó)诡谲.(jué)咆.哮(páo)B.立侍.(shì)鞠.躬(jū)迸.射(bèng)C.三闾.(lǘ)瘦削.(xiāo)国殇.(shāng)D.焚.烧(fén)颈.上(jǐng)稽.首(j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邢具宇宙景仰浩浩荡荡B.咆哮铿锵龙门翻波涌浪C.发泻污秽犀利暗无天日D.禅娟徘徊睥睨拖泥带水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之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B.如今有些人在起店名和商品名时,“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求时髦,不顾错误,有哗众取宠....之嫌。
C.在一些人看来,电视剧人物念错字又不影响剧情发展,如此较真完全是小题..大做..,但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
D.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4.课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完成下列句子。
(1)在你失意痛苦时,风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______。
(2)在你得意欢欣时,风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______。
5.“但是我,我没有眼泪。
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对于以上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没有眼泪,只有愤怒。
B.作者运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表明自己要凭借雷、电、风的力量,把宇宙毁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S版)课后练习案
17.詹天佑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ãchūxiūzhùqīng miâmiǎo shìzǔnáo jīxiào jùn gōng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阻挠——()周密——()要挟——()藐视——()
嘲笑——()勉励——()艰巨——()恶劣——()
三、比一比,组词语。
挠()竣()俊()藐()盆()浆()
饶()骏()峻()蔑()岔()桨()
四、将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 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
2.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五、根据文字,用简图画出詹天佑对居庸关、八达岭两个隧道不同的凿进方法。
(用箭头表示凿进方向)
①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②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①居庸关②八达岭
六、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千米,是联结华东和西北的交通要(yāo yào)道。
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夺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他们以为这样一要(yāo yào)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帝国主义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
”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音节,画上“_______”
2、用“~~~~~”画出说明帝国主义国家阻挠清政府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的
句子。
3、用“______ ”划出能说明“要挟”意思的句子。
4、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要“要挟”清政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
”这个“笑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段话中,我体会到詹天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7、假如你是一名铁路工程师,你听到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
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
1、按课文内容在()填上适当的词。
2、选词填空。
精密周密
()的仪器()的计划()的观察()的勘测
3、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划下来。
4、读一读用线划住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5、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说明詹天佑对工作较认真,不对工程人员说“大概”这类话。
B、说明詹天佑只喜欢干实事,不喜欢听多余的话语。
C、说明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
6、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7、詹天佑这样认真工作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相关链接】
詹天佑(1861年—1919年),中国清末、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是中国最早的一位工程师,字眷诚;原籍徽州婺源县(现属江西省),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同治十一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中学的课程,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道工程学。
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并撰写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
回国后詹天佑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学成后派往福建水师旗舰“扬武”任炮手,参加了马尾海战。
战后被调入皇埔水师学堂任教习,然而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派极力反对修造铁路,以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被迫改学驾驶海船,耽误了七八年。
1887年,“中国铁路公司”在天津成立。
第二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才得以干他精通的铁路工程工作,成为中国第一名铁路工程师。
开始负责修筑塘沽到天津的铁路,仅用70多天就完成铺轨工程。
后又参加修筑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需要在滦河修一座铁桥,面对英、日、德工程人员建造这座铁桥的相继失败,他毅然挺身承担造桥任务,最后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
詹天佑这一生最大贡献,就是在于他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1905年,他担任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总工程师。
这条路穿过八达岭,全长200多公里,工程之艰巨为他处所未有。
他亲自勘察,选定路线;在北京青龙桥东沟,采用人字形轨道,用两台大马力机车调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又与工人一起,采取各种措施,解决隧道工程中渗水、塌方等困难。
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比原计划提前四年,总费用只有外国承包商索价的五分之一。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后受聘川汉、粤汉铁路会办或总理兼总工程师。
辛亥革命后,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督办等,克服种种困难,修建了从武昌至长沙,总长365千米的铁路。
晚年编写出版《京张铁路工程纪要》、《京张铁路标准图》等工程技术书籍,以及《华英工程词汇》这部我国最早的土木工程辞典。
1919年逝世。
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铜像,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他还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人”。
加油吧,娃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