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下述教育目标:1. 掌握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性质和制备方法;2. 了解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及实验操作技能;4.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二、教学内容1. 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2.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3. 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4.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5. 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3. 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2. 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方法1. 授课法: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命名规则、性质和制备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卤代烃的认识和理解;3. 探究法: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六、教学过程1. 介绍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根据溴、氯和碘等元素的不同,可分为卤代烃、氯代烃和碘代烃;2. 讲解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包括主链选择、取代基的编号、取代基的前缀和后缀等,让学生掌握化合物的正式名称以及常见的简称;3. 介绍卤代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物态、溶解性、沸点和熔点等,以及卤代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消旋和裂解反应等;4. 介绍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包括从烃类或醇类制备以及氢卤酸加成法、卤代烃的置换法和加热法等;5. 介绍卤代烃在生产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制药工业中的应用、重要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以及防火、杀虫、熏蒸等方面的应用;6.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参加氢卤酸加成法合成卤代烃的实验,培养其实验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7. 组织小组讨论或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卤代烃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部推荐的高中化学教材;2. 实验设备和试剂:卤代烃样品、氢卤酸、连续滴定管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高清投影仪、电脑等。
卤代烃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卤代烃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卤代烃的教学教学目标:1. 学习卤代烃的定义、性质和命名法。
2. 熟悉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了解卤代烃在工业生产和生物体内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卤代烃的定义和性质介绍。
2. 卤代烃的命名法。
3.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4.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 卤代烃在工业生产和生物体内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加深对卤代烃的认识和理解。
4.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卤代烃在工业生产和生物体内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瓶卤代烃,引发学生对卤代烃的好奇和兴趣。
2. 讲授卤代烃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卤素和烃基在化合物中的结合方式。
3. 介绍卤代烃的命名法,包括根据碳链长度和位置选择适当的前缀和后缀。
4. 实验演示:进行卤代烃的制备实验,如用烷基卤化物和卤化银反应制备卤代烃。
5.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卤代烃的反应特点,如亲电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 讨论: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知识,讨论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与其他有机化合物进行比较。
7. 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实际案例,了解卤代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溴代苯在药物合成中的作用。
8. 小结:总结卤代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案例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卤代烃的定义、性质和命名法。
学生对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析实际案例。
然而,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内容可以更加生动有趣,通过多媒体、实物和图表等多种展示方式,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其次,教学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引入问题解决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教版选修五第二章第三节_卤代烃_教案
第三节卤代烃(第1课时)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班级为高二(10)班,本班为高二年级平行班,学生总体基础较弱,但是本班的学生比较努力,平时上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讲,但上课学生合作能力较差,课堂反应不够活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反应中共价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溴乙烷和乙烷的空间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
(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的物理性质和水解反应。
2、教学难点:用化学平衡知识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
四、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问题启发法、师生互动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2个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第一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提问】从组成看,除了C、H还有哪一类元素?【生答】F、Cl。
F、Cl属于卤素元素【讲解】有C、H还有卤素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卤代烃”。
【设问】氯乙烯是个卤代烃,根据从氯乙烯结构上能不能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呢?【投影板书】一卤代烃【投影板书】1、定义2、表达式、3、分类4、物理性质【讲解】从卤代烃分类来看,卤代烃种类很多,我们学习方法也很多,一般从代表物物质开始,那么我们第一部分先来学习它的典型代表物→溴乙烷【投影板书】二、溴乙烷【讲解】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
【投影板书】1、组成与结构【投影】请同学们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⑵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⑶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共价键变化情况,及其反应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溴乙烷中C-X键,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合作意识,并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导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延年益寿,化学功不可没,研究人员通过有机合成制备了大量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展示药物心舒宁合成路线,分析其中一种中间体的组成引出卤代烃。
板书:一、卤代烃的定义和分类 (PPt投影)过渡:通过前面学习,已知研究有机物方法:由典型(代表物)到一般,根据结构分析性质。
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
板书:二、卤代烃的代表物溴乙烷展示溴乙烷球棍模型,据此写出其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请一位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评价。
(同时PPt投影)过渡: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这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让我们先来研究其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通过实验:(1)向试管中倒入约2mL的溴乙烷,观察溴乙烷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
(2)将2mL的溴乙烷分放在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只中加入约3mL的水,振荡,静置。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3mL酒精,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注意:请及时盖好瓶塞)学生观察总结出溴乙烷物理性质,并推广到卤代烃。
小结: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
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
过渡:溴原子的引入能使溴乙烷具有什么样不同与乙烷的化学性质呢?板书:1、化学性质思考: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实验分析否定硝酸银,最后教师给出一套方案:1)取一支试管,倒入少许溴乙烷,再加入5mL 5%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2)待溶液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取少许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支试管,再加入5mL稀硝酸,然后滴入2~3滴2%的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卤代烃》教学设计
《卤代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卤代烃的定义及常见性质;2.掌握卤代烃的制备方法;3.理解卤代烃的化学反应;4.能够通过实验分辨卤代烃的类型。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引入1.提出问题:你们是否了解卤代烃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向学生简要介绍卤代烃的定义及常见性质,例如与烃的比较、沸点与溶解性等。
3.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卤代烃的问题。
二、制备卤代烃的方法1.介绍制备卤代烃的主要方法,包括自由基取代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
2.通过示例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3.与学生一起探讨制备卤代烃的实际应用,例如工业上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室中的合成方法。
三、卤代烃的化学反应1.介绍卤代烃的常见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消除反应等。
2.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反应的反应机理和特点。
3.强调安全意识,提醒学生进行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操作1.设计实验:使用醇和卤素制备卤代烃。
2.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步骤。
3.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五、实验报告1.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2.学生将实验报告交给教师,进行评分和反馈。
六、拓展活动1.学生自主学习,选择一个与卤代烃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3.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评估:1.提问学生关于卤代烃的定义、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的问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2.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估,包括仪器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能力。
3.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实验器材:醇、卤素、烧瓶、冷却管、热水浴3.实验记录表。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6)
《卤代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
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结构、物理性质。
取代反应的教学,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溴乙烷结构、物理性质、水解反应的本质及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竞赛模式学习,结合学案,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溴乙烷物理性质与Br验证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溴乙烷结构与水解反应。
难点: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本质。
四、教学准备
1.道具准备:a.小组编号1-5(并贴上编号)
b.每组准备A4纸打印的ABC各一张
c.准备奖状
2.实验准备:分组实验6组
实验药品:溴乙烷、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热水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卤代烃
一、卤代烃
1.定义
2.分类
二、溴乙烷
1.结构: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教案
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卤素原子与烃基相连。
常见的卤代烃有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等。
卤代烃是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重要原料。
例如,它们可用作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参与醇、酸、酮等化合物的制备。
此外,卤代烃也被广泛应用于溶剂、杀虫剂、消毒剂和防腐剂等领域。
然而,卤代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首先,卤代烃在人体内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或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中毒症状。
其次,卤代烃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对大自然造成污染,并且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针对卤代烃的危害,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处理。
首先,在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尽量减少使用卤代烃,或者选择替代品。
其次,对于含有卤代烃的废弃物和废水,应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减少卤代烃的排放。
同时,要加强对卤代烃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卤代烃的污染源。
此外,卤代烃的使用和处理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安全防护。
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使工作人员免受卤代烃的接触。
在处理卤代烃的废物时,要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卤代烃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中。
总之,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合成和工业生产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和环境危害性,需要加强对卤代烃的管理和处理。
只有科学地管理和利用卤代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同时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卤代烃 教学设计
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卤代烃的概念、性质和结构特点;2. 掌握卤代烃的常见命名方法;3. 了解卤代烃的合成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4.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卤代烃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卤代烃的概念及结构特点;2.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3. 卤代烃的合成方法;4. 卤代烃在有机合成和生物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引入:教师介绍有机化学中的卤代烃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医药领域、农业领域等。
一、卤代烃的概念及结构特点1. 学生回顾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讨论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的特征;2. 教师向学生介绍卤代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主要包括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
二、卤代烃的命名方法1. 学生回顾有机化学命名规则,重点复习碳链的编号方法;2. 教师讲解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包括按优先级命名、使用字母缩写表示卤素等。
三、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 教师介绍卤代烃的常见合成方法,如加氢反应、卤代亲电试剂的反应等;2. 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实例,探讨卤代烃合成方法的应用。
四、卤代烃在有机合成和生物领域的应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卤代烃在有机合成领域的应用,如作为试剂参与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等;2.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小讨论,探究卤代烃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制药过程中的作用;3.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四、教学设计实施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对卤代烃知识的理解情况;2.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回答提出的问题;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课后拓展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相关卤代烃的实际应用案例,撰写观后感,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讨论。
以上是卤代烃教学设计的大致框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理解程度,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发生共价键的变化。
【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学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见的对比实验,激发同学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正误。
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
通过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科学方法】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假说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
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2。
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第一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第三幅图片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空洞的原因之一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如二氟二氯甲烷【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生答】卤代烃。
【追问】为什么?【生答】虽然母体是烃,但含有卤素原子。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4)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第一章内容的具体化,第一章中具有共性的概念化知识在本章结合了具体物质类别烃和卤代烃而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和深入。
烃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物质,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本章从代表物质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到同系列有机物的学习,强化了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和“结构决定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学习方法。
通过进一步学习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及消去反应等反应类型,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西师附中高二理科学生,高一必修二已对有机部分有所涉猎,加上他们是市直属中学,相对来说接受能力比较强。
但只是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本模块第一章中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等一些概念,所以对某些较抽象或规律性的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如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同分异构体的识别等内容只是有所了解,并没有理解到位。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和卤代烃水解和消去反应,尤其是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理解和分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为水解,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为消去)和消去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以及可能不同的产物分析会是学习的难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4、体现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断键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中的卤代烃,展示卤代烃的“功”与“过”,使同学们全面的看待问题。
三、教法策略1、学案导学:通过合理有效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
卤代烃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卤代烃的定义、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定义、结构、性质。
2.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
2.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中的烃类化合物,提出卤代烃的概念。
2. 介绍卤代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定义: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有机化合物。
2. 结构:介绍卤代烃的分子结构,包括碳链结构、官能团等。
3. 性质:讲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沸点、溶解度、反应活性等。
4. 分类:介绍卤代烃的分类方法,包括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等。
5. 命名:讲解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包括系统命名和习惯命名。
三、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验证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步骤:(1)观察卤代烃的沸点和溶解度。
(2)进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3)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卤代烃的定义、结构、性质、分类和命名方法。
2. 总结卤代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卤代烃的基本知识。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卤代烃》教学设计.docx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北大附中杨永成一、教材分析:卤代烃是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本身也有重要的用途。
本节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高考有机化学的考查重点。
本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卤代烃及溴乙烷重要性质的教学,第二课时巩固学生对卤代烃重要性质的掌握,了解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
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物理通性;2.掌握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及实验;3.能正确书写水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溴乙烷中 C-X 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卤代烃的分类及重要物理性质,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特点的思想;2、通过学生对溴乙烷化学性质的学习,从而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由局部到整体”哲学思想。
3、通过溴乙烷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实验,激发同学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2、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实验操作及溴离子的检验.难点: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四、教学过程教活学生活意【提】什么是代通已学的有机化学知的掌握,推断代的定,熟悉代并写在学案上。
【提】我所学的代有哪些思考回答:一甲、二甲、【提】判断 PPT 上得四种物是否属仿、四化碳、溴苯⋯⋯判断哪些物是代于代思考回答了解代的制取,复巩固【提】代是否都通取代反固旧知生成思考回答并写方程在学案上写出分由取代、加成、炔加成、芳香取代生成代的反了解代的分完成填空【填空】根据上面所写的制取代的方程,把代入相【解】解代的重要物理性【展示】展示乙用途片【引入并解】解溴乙的构,明溴乙属于极性分子,它与乙构的区。
高中化学卤代烃教案
高中化学卤代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3. 理解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卤代烃的定义和分类;
2.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
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4.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难点: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介绍卤代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内容
1. 卤代烃的定义和分类:简单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讲解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命名技巧。
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卤代烃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性质变化。
4.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介绍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反应类型。
三、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制作卤代烃,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卤代烃的认识和理解。
四、练习与巩固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澄清学生对卤代烃的认识和理解,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卤代烃的实验设计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卤代烃》 教学设计
《卤代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卤代烃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的卤代烃。
(2)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
(3)学会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卤代烃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了解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2)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机理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2)引导学生从结构角度分析卤代烃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卤代烃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反应原理。
2、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含有卤代烃的物品,如塑料、制冷剂、灭火剂等,引出卤代烃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卤代烃的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卤代烃的分类: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烃基的结构(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原子的数目(一卤代烃、二卤代烃等)进行分类。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通过展示样品和列举数据,让学生了解卤代烃的状态、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并总结其规律。
3、化学性质讲解(1)取代反应以溴乙烷为例,讲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的过程,强调反应条件和机理。
实验演示:在试管中加入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然后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证明溴离子的存在。
大学卤代烃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卤代烃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
2.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3. 学会分析卤代烃的合成、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
2.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
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如碳碳双键、三键、羟基、羧基等。
2. 引入卤代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卤代烃在有机化学中的地位。
二、新课讲授1. 卤代烃的概念及结构特点(1)定义: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2)结构特点: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形成了C-X键。
2. 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多卤代烃。
(2)根据烃基的种类:烷基卤代烃、烯基卤代烃、炔基卤代烃等。
3.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1)以烃基为母体,按照烷烃的命名规则命名。
(2)在烃基名称前加上“卤代”二字。
(3)若有多个卤素原子,则按照卤素原子的种类及个数命名。
4.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1)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烃在亲电试剂的作用下,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2)消去反应:卤代烃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3)加成反应:卤代烃在亲核试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醇。
(4)水解反应:卤代烃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三、课堂练习1. 命名下列卤代烃:(1)CH3-CH2-CH2-CH2-Cl(2)CH3-CHCl-CH2-CH32. 写出下列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CH3-CH2-CH2-CH2-Cl(2)CH3-CHCl-CH2-CH3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卤代烃的概念、结构特点、分类、命名规则及化学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卤代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卤代烃》教学设计
《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高青二中蓝孝军一、地位和功能本节内容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处于烃之后,烃的含氧衍生物之前。
在有机化学知识中承前启后,在有机合成中起承转合。
突出卤代烃的这种作用和地位,不仅提升学生对卤代烃的认识,也有利于后面知识的复习。
二、教学设想1、高三一轮复习课应有别于新授课。
学生对中学化学中涉及的有机化学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烃部分已经复习过了,因此,一轮复习课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点的罗列,方程式的书写,相关实验的重现,而应突出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逻辑关系的关联。
2、高三一轮复习课应有别于习题训练课。
高三教师和学生习惯了做题,依赖于题海战术的训练来提高自己。
而事实上,这样的过程纵然可以提高解题技巧,提高学生成绩,但是高三学生更需要深入对学科思想的体会,提高对内容认识的深度,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这个任务就要依靠一轮复习来实现。
3、高三一轮复习课有别于听总结报告。
复习课往往是你说我记,你停我练。
老师滔滔不绝讲得仔细全面,学生埋头笔记,做题,由易到难,由简及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失去了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复习课特别是一轮复习依然需要课堂的讨论,甚至必要的探究,但在此过程中更应突出课题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认识卤代烃的典型代表物(溴乙烷)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知道卤代烃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了解取代(水解)和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
2、过程和方法:·体会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
·体会卤原子的引入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温故知新、积极思考、倾听他见的良好复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以溴乙烷典型代表物,拓展并掌握卤代烃的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五、教学难点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六、教学准备典型例题和有关数据搜集、课件制作七、教学过程八、课后反思对于高三一轮的复习课,采取类似这种模式给学生授课,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而不是像以前一味的记笔记和做题目。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命名方法。
2. 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
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卤代烃样品3. 实验仪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烃?烃有哪些性质?2. 引入卤代烃的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二、新课讲解1. 卤代烃的分类- 根据烃基结构: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代芳烃- 根据卤原子的数目:一元卤代烃、二元卤代烃等2. 卤代烃的命名- 饱和卤代烃:按照烷烃的命名方法,用“卤代”替换“烷”字- 不饱和卤代烃:按照烯烃或炔烃的命名方法,用“卤代”替换“烯”或“炔”字- 卤代芳烃:按照芳烃的命名方法,用“卤代”替换“苯”字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和卤素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升高(氟代烃除外)- 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 溶解性:不溶于水或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能溶于很多有机溶剂三、课堂练习1. 给出几个卤代烃的分子式,让学生写出它们的名称。
2. 根据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判断下列卤代烃的沸点、密度和溶解性。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2. 强调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2. 提问:卤代烃有哪些化学性质?二、新课讲解1.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卤代烃与水反应,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 消去反应:卤代烃与醇溶液反应,卤素原子和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消去- 取代反应:卤代烃与卤素反应,卤素原子被另一个卤素原子取代2.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 由烃与卤素单质反应制得- 由醇与卤化氢反应制得三、实验演示1. 实验一:卤代烃的水解反应2. 实验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四、课堂练习1. 根据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
《卤代烃》优质课比赛教案(教学设计8)
《卤代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卤代烃知识是继化学必修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实现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转化的重要桥梁,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卤代烃是理解有机物基团相互影响、巩固水解反应、学习消去反应概念的有效资源,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载体。
必修模块的学习限于具体有机物个例的性质和应用,而在选修模块中更多的是从如何研究一类有机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需要更多地从不同类别有机物的结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即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卤素原子(—X)决定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功与过。
2、知道卤代烃的定义及其物理性质。
3、以溴乙烷为例,从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卤代烃中的C-X键极性较强而易在反应中断裂。
4、掌握卤代烃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及断键、成键的位置,能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5、初步体会反应溶剂的不同会影响反应的历程及产物。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乙烷和溴乙烷的结构,突出官能团-Br对溴乙烷结构的影响,让学生体会研究烃的衍生物应牢牢抓住官能团对结构的影响的研究方法,并再次体会和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有机化学核心思想。
2、通过对卤代烃反应规律的实验设计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证探究→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
3、通过从两个实验宏观现象分析到微观反应实质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溴乙烷取代和消去反应历程的演绎,提高学生从断键、成键位置的角度分析有机反应的能力。
5、应用对比学习、归纳迁移学习的方法巩固对卤代烃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卤代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功与过,增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社会价值的认同。
2、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理解科学的严谨性、创新性,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琼州学院孙小燕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人教版普通高级中学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5)教学时间:45分钟2、教材分析卤代烃是烃的一类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卤代烃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同时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在学生们学习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烷烃之后,进一步学习的第一类烷烃的衍生物,把本节内容学好会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②的学习了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前两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烃类的部分基础知识,对结构决定性质有所领悟,而且高二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索及分析,认识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4、设计重点:卤代烃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而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是卤代烃的两种重要的反应。
因此,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卤代烃结构、官能团以及两种反应断键特点和反应条件总结归纳,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本质,进一步认识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
5、设计思路:(1)灵活的使用教材,以溴乙烷来探究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将实际生活与教材相结合,已学知识与新知识想融汇,用系列实验探究和问题思考来整合教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采用多种学习方法,设疑与启发相结合,讲述与讨论相并用,接受式教学和自主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3)创造性的利用板书与PPT投影相结合,图表并用的多种教学工具教学。
二、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掌握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消去反应的概念。
(2)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
2、教学内容《卤代烃》是人教版通高级中学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卤代烃的物理性质、水解反应、消去反应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消去反应以及反应条件和断键位置判断是重点内容。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卤代烃(溴乙烷)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的反应条件断键规律及生成物的判断。
教学难点: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分析。
4、教学方法通过设疑、启发、提问,归纳总结,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5、教学用具(1)CH2CH2Br、NaOH水溶液、NaOH乙醇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KMnO4酸性溶液。
(2)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250mL烧杯。
(3)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6、教学过程烃的化学性质㈠卤代烃的水解什么条件下断裂?(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讲]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当遇到-OH、-NH2等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Br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
[问]已知:CH3CH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CH3CH2Br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若反应,可能有什么物质产生?[科学推测]若反应,则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发生如下反应:CH2CH2Br+NaOH CH3CH2OH+NaBr【讲】现在我们来设置实验检验推测是否正确,即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但是我们该如何检验呢?[探究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溴乙烷能否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实验用品: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250mL烧杯。
溴乙烷、10%NaOH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
[投影]提示:(1)可直接用所给的热水加热(2)溴乙烷、10%NaOH溶液的用量约为2mL(3)水浴加热的时间约为3分钟[问]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直接加AgNO3为什么不可以?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程序如何?[讲]结论:CH3CH2Br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讲]该反应可理解为: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反应生成的HBr,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反应正向进行。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运用已学知识认真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回答】CH3CH2Br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听讲亲自动手做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验证推测是否成立【回答】不可以,因为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故不能直接加入硝酸银溶液;待溶液分层后,用滴管吸取少量上层清液,移入另一盛稀硝酸的试管中,然后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出实验课题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的意识和能力设计实验,需调用已有知识,深入思考,是更高的思维层次,也是新课改的新要求。
(二) 卤代烃的[小结]由此可见,水解反应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
溴乙烷水解反应中,C—Br键断裂,溴以Br-形式离去,故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HS-等均可取代溴乙烷中的溴。
【过渡】从以上的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中,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类似实验得出卤代烃所具有的主要化学性质。
【板书】(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讲】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使卤代烃分子中的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当C—X键遇到其它极性试剂时,卤素原子就易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投影】(1)被羟基取代R—X +H2O R—OH +NaX(2)被烷氧基取代卤代烃与醇钠作用,卤原子被烷氧基(RO—)取代生成醚。
如:CH3Br + CH3CH2ONa→CH3—O—CH2CH3+NaBr(3)被氰基取代卤代烃与氰化物的醇溶液共热,卤原子被氰基所取代生成腈,如:R—X +NaCN RCN+ NaX生成的腈分子比原来的卤代烃分子增加了一个碳原子,这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一种方法。
[过渡]实验证明CH3CH2Br可以制乙烯,请考虑可能的断键处,以及此反应的特点.滴入2~3滴硝酸银溶液,如有淡黄色沉淀出现,则证明含有溴元素。
听讲、做笔记听讲并回忆无机化学中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听讲、做笔记适时归纳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用于解决当下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归纳概括出卤代烃水解反应的性质,使知识点更加清楚明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引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消去反应【PPT投影】消去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翻阅课本,总结归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消去反应消去反应的反应,叫消去反应.一般来说,消去反应是发生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思考与交流]○1为什么不用NaOH 水溶液而用醇溶液? 用NaOH 水溶液反应将朝着水解的方向进行.②乙醇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乙醇在反应中做溶剂,使溴乙烷充分溶解.③检验乙烯气体时,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除去HBr ,因为HBr 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④C(CH 3)3-CH 2Br 能否发生消去反应?不能.因为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 ⑤2-溴丁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有几种?CH 3CH=CHCH 3(81%)CH 3CH 2CH=CH 2 (19%) [讲]札依采夫规则: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消除的氢原子主要来自含氢原子较少的碳原子上.卤代烃在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可消去一个卤化氢分子,生成不饱和烃。
如:【PPT 投影】 RCH 2CH 2—X+KOH RCH = CH 2 +KX +H 2O听讲、思考、回答听讲、做笔记做笔记问后给出提示,降低学习难度,避免学生因为觉得太难而对这一内容产生恐惧感总结归纳,理清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1、试分别写出一氯乙烷、1-氯丙烷和2-氯丙烷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试分别写出一氯乙烷、1-氯丙烷和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何判断CH 3CH 2Br 是否完全水解? 4、如何判断CH 3CH 2Br 已发生水解?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7、教学板书【板书】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CH 3CH CH 2Br CH 3R-CH-CH 2 + NaOH R-CH=CH 2 + NaX + H 2OH X醇溴乙烷取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反应条件 NaOH 水溶液,△NaOH 醇溶液,△反应物 C生成物CH 3CH 2OHNaBrNaBr H 2O结论: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
窍门:有水必取代;有醇必消去②在消去反应中,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投影板书】化学性质: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于官能团卤原子的存在引起的 以溴乙烷为例:(1) 水解反应:CH 3CH 2Br+H 2O CH 3CH 2OH+HBr① 在溴乙烷水解反应中,C —Br 键断裂,溴以Br -形式离去,故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 -、HS -等均可取代溴乙烷中的溴。
② 在检验是否水解时,加入稀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 ,防止NaOH 与AgNO 3反应,对实验产生负面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③ 实验过程中的加热是为了加快水解反应速率。
(2)消去反应:[板书]CH 3CH 2BrCH 2=CH 2+HBr① 消去反应是卤代烃的一个重要性质,通过消去反应可以向卤代烃中引入更活泼的官能团——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从而合成其他烃的衍生物。
学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要注意抓反应实质、反应产物和有关实验。
② 卤代烃消去反应时,断裂的是两种化学键——碳卤键和碳氢键,且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而是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有两类:⑴ 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如Cl CH 3;⑵ 与连接卤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卤代烃,如Cl CCH )CH (233。
8、教学反思(1)本节课引入足球赛事作为开场白,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引入已学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索,利用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学习,不仅让学生目标明确,还提高了学习热情,使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