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课件2015版3章3节 《广韵》声系
第三节《广韵》的声母
声类是根据系联法或统计法对反切上字归纳的结果,声类的不同,并不意味 着声母也一定不同, 因为表示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根据系联或统计可能会分成两 类,例如代表来纽[l]的反切上字根据系联、统计被分成了卢、力两类。 根据前人的研究, 《广韵》五十一声类所含的声母只有三十六个(唐作藩先 生认为是 35 个,泥、娘合一) ,此外李荣先生在他的《切韵音系》中又考出一个 9 “俟”母,又称作“禅二” ,现在已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承认。如果加上俟母,
《广韵》声母与韵母的拼合在等第上的表现(宋洪民据参李荣《切韵音系》 、李荣、丁 声树《汉语音韵讲义》 、严学宭《广韵导读》等编辑) :
1
半齿半舌 音 音 来 来 来 来
喉 音 匣晓影 匣晓影 喻 晓影 喻匣晓影
:
齿 音 心从清精 审床穿照 禅审床穿照 邪心从清精
牙 音 疑 溪见 疑 溪见 疑群溪见 疑群溪见
《广韵》音系
第三讲中古音系授课要点:①韵书的起源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③《广韵》语音系统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㈠韵书: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义书:《尔雅》韵书:《切韵》《广韵》㈡韵书起源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⑵原因韵书出现的条件: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⑶《广韵》以前的韵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
三国魏:李登《声类》――第一部晋代:吕静《韵集》――第二部南北朝: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
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
㈡《广韵》的性质《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
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音韵学:第三讲 《广韵》简介
《廣韻》雖距《切韻》已有四百多年,但 其語音系統與《切韻》基本上是一致的, 只是收字大為增加,計有26194字,比 《切韻》 (11000餘字)多出一倍以上,注 釋也較詳細,共用了191692字。
陸法言《切韻》分193韻,《廣韻》分韻 為二○六韻, 多出13韻:
二、《廣韻》的體例
《廣韻》的編寫體例可歸納為以下幾項:
一、《廣韻》共收26194字,分屬於二○六韻。 二○六韻按平上去入四聲分置於五卷之中。 其中平聲57韻,置於第一、二卷;上聲55韻, 去聲60韻,入聲34韻,分別置於第三、四、 五卷。
平聲韻獨居兩卷是因為所屬字多的緣故,並無 其他用意。第一卷28韻,稱作上平聲;第二 卷29韻,稱作下平聲。
(平) (上) (去)
(入)
諄
准
稕
術
桓
緩
換
末
戈
果
過儼釅源自• 其中上聲儼韻、去聲釅韻是依據王仁昫《刊謬補缺切 韻》增添的,其餘11韻採用了《唐韻》的做法,將 《切韻》三個包含開、合韻母的韻分開獨立成韻,其 對應情形如下:
• 《廣韻》撰成後,一直流傳到今天,《切韻》及 唐人的增訂本都逐漸銷聲匿跡了。直到清代末年, 人們始終未見到《切韻》。由於《廣韻》未著明 撰者,且書前有陸法言的《切韻·序》及孫愐的 《唐韻·序》,致使一些學者誤以為《廣韻》就是 《切韻》或《唐韻》,如顧炎武《音學五書》中 《唐韻正》、陳澧《切韻考》等的定名就反映了 這個問題。
作業:
1、p.53第二、第四題。 2、抄寫《切韻序》一遍。(可參考汪壽明《
中國歷代音韻學文選》)
• 五、四聲相承 入聲韻與陽聲韻相配,平上去入四聲相承; 陰聲韻平上去三聲相承。 戴震《考定廣韻獨用同用四聲表》
第五讲《广韵》音系
第三讲中古音系授课要点:①韵书得起源②《广韵》得由来及体例③《广韵》语音系统一、韵书得起源与发展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得隋唐时期得语音系统。
㈠韵书:韵书:韵书就是按照韵编排得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义书:《尔雅》韵书:《切韵》《广韵》㈡韵书起源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⑵原因韵书出现得条件: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得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得条件:第一,中国与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得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得“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得押韵与平仄都作了严格得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得方式对诗歌得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得标准。
⑶《广韵》以前得韵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得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得韵书。
三国魏:李登《声类》――第一部晋代:吕静《韵集》――第二部南北朝: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得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得特点。
二、《广韵》得由来及体例㈠《切韵》与《广韵》得成书过程: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得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就是我国现在得最早得完整得韵书。
㈡《广韵》得性质《广韵》虽编于宋代,只就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就是扩充《切韵》之意)。
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得仍然就是《切韵》时代即隋代得语音系统,并不就是北宋时期得语音系统。
因此,《广韵》音系就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得语音系统。
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就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得,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得,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就是《广韵考》。
音韵学课件2015版3章1节 《广韵》的性质和体例
第三章中古音系上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第二節《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第三節《廣韻》聲系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一.《廣韻》的性質二.《廣韻》的體例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一.《廣韻》的性質1.《廣韻》與《切韻》語音系統相同2.《切韻》的語音系統以隋唐時期的洛陽語音爲基礎,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
1.《廣韻》與《切韻》語音系統相同(一) 《廣韻》比《切韻》韻數多的原因⑴《切韻》《廣韻》歌哿箇(開合)歌哿箇(開)戈果過(合)真軫震質(開合)真軫震質(開)諄凖稕術(合)1.《廣韻》與《切韻》語音系統相同(二) 《廣韻》比《切韻》韻數多的原因⑵《切韻》《廣韻》寒旱翰末(開合)寒旱翰曷(開)桓緩換末(合)嚴平○上○去業入嚴平儼上釅去業入2.《切韻》的語音系統以隋唐時期的洛陽語音爲基礎,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一)●一種語音系統可以少量增加別的成分如:北京語音系統可以增加聲母:N—艾熬翺偶岸昂韻母:io—角覺雀卻約岳2.《切韻》的語音系統以隋唐時期的洛陽語音爲基礎,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二) 洛陽語音的地位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搉而量之,獨金陵與洛下耳……然冠冕君子,南方爲優;閭里小人,北方爲愈。
易服與之談,南方士庶,數言可辯;隔垣而聼其語,北方朝野,終日難分。
而南染吳越,北雜夷虜,皆有深弊,不可具論。
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一.《廣韻》的性質二.《廣韻》的體例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二.《廣韻》的體例1.分卷、韻和小韻2.又音3.四聲相配4.獨用和同用《廣韻》層次:卷韻小韻韻韻小韻小韻………………分卷:方式聲調→卷→平上去入上平聲卷下平聲卷上聲卷去聲卷入聲卷1.分卷、韻和小韻(三)卷 分卷:《廣韻》標示1.分卷、韻和小韻(四) 韻:標示上平聲卷各韻目錄韻目反切東韻韻:東韻東韻東小韻 小韻:東韻中的小韻⑴小韻:東韻中的小韻⑵同小韻中小韻東小韻小韻的含義音節聲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小韻韻●小韻:東韻中聲母不同的小韻東:德紅切通:他紅切同:徒紅切蒙:莫紅切uN平uN平uN平uN平t t d m 切下字表示韻母和聲調切上字表示聲母1.分卷、韻和小韻(十)●小韻:東韻中韻頭不同的小韻蒙:莫紅切瞢:莫中切uN平iu N平mm1.分卷、韻和小韻(十一)小韻:《廣韻》小韻數量《廣韻》有3824個小韻。
音韵学:第四讲 反切系联、《广韵》的声类、韵类
將對立小韻視為同音字,章太炎、黃侃、 王力、高本漢、白滌洲都屬此派。《教程》 (p.94)“基本採用高本漢二九○個韻類 的分法。”
區分派:
認為重紐應當視為《切韻》音系中不同的 音類, 以董同龢、周法高為代表。
王闢之(北宋臨淄人)《澠水燕談錄》“楊行 密之據淮陽,淮人避其名,以蜜為蜂糖。 猶見淮浙之音訛也。”
• 傳統音韻學主要使用的是系聯法、韵脚归 纳、類推法、比勘互校法、統計法、审音 法等(具体参考耿振生《20世纪汉语音韵学方法 论》),这些方法可以归纳音类,但不能知 晓具体音值。
一、《切韻考》:反切系聯
• 陳澧(1810-1882),清代著名學者。字 蘭甫、蘭浦,號東塾,廣東番禺人。清道 光十二年(1832)舉人,後應會試不中。先 後受聘為學海堂學長、菊坡精舍山長。于 天文、地理、樂律、算術、古文、駢文、 填詞、書法,無不研習,著述達120餘種, 著有《東塾讀書記》、《漢儒通義》、 《聲律通考》等。
無 :武夫切。 夫 :甫無切。
朱、俱、無、夫四字均屬平聲“虞”韻字, 其中“朱” 與“俱”,“無”與“夫”,兩兩互為切下字,能系聯 為兩類。但朱、俱與無、夫是否為一類,因系聯不起 來,不得而知。
根據“虞”韻上聲麌韻中的切下字“矩、庾、主、雨、 武、甫、禹、羽”等八字系聯的結果為一類,去聲遇 韻中的切下字“遇、句、戍、注、具”等五字系聯的 結果也為一類,據此推斷,朱、俱與無、夫的韻母也 屬一類。
《廣韻》各卷末附“新添類隔今更音和切”。
悲:府眉切(上平聲六脂,類隔);悲,卜眉切 (上平聲卷末,音和)
貯:丁呂切(上聲八語,類隔);貯:知呂切 (上聲卷末,音和)
《切韻》收錄的反切不少是輕重唇、舌頭舌 上分化之前的,這些反切有的經編者改動 成為音和,有的保留原樣,或出現在又讀 中,是否採用這些又讀作為系聯的補充條 例,成為聲類歸納中出現不同看法的一個 主要原因。
3章2节 《广韵》的调系及演变 音韵学课件
中古
調類: 上聲
現代普通話
保留 上聲 變化 去聲
調型: 升調
變化 曲折調 變化 降調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五)
入派四聲:規律
中古
清 入聲 次濁
全濁
現代普通話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六) 方言的入聲派入:入派三聲
中古
現代青島話
入聲
清 次濁 全濁
陽平 上聲 去聲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七) 方言的入聲派入:入派二聲
中古
現代河南話
入聲
清 次濁 全濁
陰平 陽平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八) 方言的入聲派入:入派一聲
中古
現代西南方言
入聲
清 次濁 全濁
陽平
第二節《廣韻》調系及其演變
一.《廣韻》的調系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 三.聲調演變的條件 四.今調類的來歷
三.聲調演變的條件
調類分化的主要原因:
聲母的清濁
全濁和次濁可以影響聲調的演變。 全清(不送氣)和次清 (送氣)在大多數漢語
第三章 中古音系上
第一節 《廣韻》的性質和體例 第二節 《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 第三節 《廣韻》聲系 第四節 《廣韻》聲母的演變
第二節《廣韻》調系及其演變
一.《廣韻》的調系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 三.聲調演變的條件 四.今調類的來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一) 平分陰陽:規律
中古
現代普通話
去聲
上聲 全濁 入聲 次濁
入聲 清部分
今普通話去聲字清濁俱全,數量很多。
今普通話陽平的來歷: 現代普通話
中古
平聲 全、次濁
陽平
《音韵学广韵音系》PPT课件
《广韵》全书206韵,下面介绍其中的三个主要问题。
(1)四声相承。《广韵》206韵,首先按四声分成四 大类,也可以说是以四声为纲。所谓四声相承,是指 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 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就是四 声相承的一组韵。这样一组韵,通常叫一个韵部,也 叫以韵为单位的韵类。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称说的方 便,常常用平声韵代表这一组韵,比如说东部,同时 包括了董送屋三韵,这叫"举平以赅上去入"。一个韵部 并非都是四声俱全,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 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如支、纸、寘韵;有的只有去 声,没有与之相承的其他声调韵,如去声中的祭、泰、 夬、废。
(5)小韵。一个韵中的一个音节为一个小韵, 一个小韵把同韵中所有同音字汇集在一起,在小 韵的第一个字下注出反切,并标出这个小韵同音 字的数目。小韵的第一个字,也称这个小韵的代 表字。《广韵》中的小韵次序是没有规律的。
(6)注文。在小韵的代表字下首先注出词义, 末尾用反切注音,最后标出这个小韵包括多少字。 小韵中的其他字主要是注出词义,如果该字有又 音,注文末尾标出又音。
老湘语:爬 b13 平biɒŋ13 办bæ̃ 33 白 pia13 (双峰话)
(2)清 化
A. 一律为不送气清音 (新湘语)
长沙:爬 pa13 平 pin13 办 pan21 白 pɤ24
B. 一律为送气清音 (客话、赣语)
梅县:爬 pha11 平phiaŋ11 办 phan52 白phak5
C.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北方话)
轻唇(唇 齿) 非 [ pf ] 敷 [ pf‘] 奉 [ bv ] 微 [ m ]
1. 重唇 (1)洪音:波 爬 普 潘 盆 朋 美 门 —— 今各方言都读双唇。 (2)细音:比 皮 飘 边 平 苗 面 灭 —— 今各方言都读双唇。
音韵学课件2015版3章2节 《广韵》的调系及其演变
第三章中古音系上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第二節《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第三節《廣韻》聲系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第二節《廣韻》調系及其演變一.《廣韻》的調系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三.聲調演變的條件四.今調類的來歷一.《廣韻》的調系◆《廣韻》調系的結論調類:4個調名:平聲、上聲、去聲、入聲調型:平、升、降、促調值:?(33、35、41、3)◆《廣韻》調系的證據《廣韻》卷目:上平聲卷、下平聲卷、上聲卷、去聲卷、入聲卷。
第二節《廣韻》調系及其演變一.《廣韻》的調系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三.聲調演變的條件四.今調類的來歷平分陰陽:規律中古 平聲 現代普通話 陰平陽平清 全 次 濁平分陰陽:調類和調型的變化 中古 平聲 現代普通話 陰平 陽平 平調平調 升調 調類:調型:變化 保持 變化 變化濁上變去:規律中古上聲現代普通話上聲去聲清次濁全濁濁上變去:調類和調型的變化 中古 上聲 現代普通話 上聲 去聲 升調曲折調 降調 調類:調型:保留 變化 變化 變化入派四聲:規律中古入聲現代普通話陰平陽平清次濁全濁上聲去聲方言的入聲派入:入派三聲中古入聲現代青島話陽平清次濁全濁上聲去聲方言的入聲派入:入派二聲中古 入聲 現代開封話 陰平陽平清次濁全濁方言的入聲派入:入派一聲中古 入聲 現代西南方言陽平清次濁全濁第二節《廣韻》調系及其演變一.《廣韻》的調系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三.聲調演變的條件四.今調類的來歷三.聲調演變的條件◆調類分化的主要原因:聲母的清濁◆全濁和次濁可以影響聲調的演變。
◆全清(不送氣)和次清(送氣)在大多數漢語方言中不影響聲調的變化。
◆只在個別方言中,全清和次清會導致調類分化。
第二節《廣韻》調系及其演變一.《廣韻》的調系二.《廣韻》聲調的演變三.聲調演變的條件四.今調類的來歷◆今普通話陰平的來歷:現代普通話中古平聲清陰平入聲清部分◆今普通話陰平字只有古清聲母。
◆今普通話陽平的來歷:◆今普通話陽平字以古濁聲母爲主。
《音韵学》课件第3章第3节.ppt
隋唐
幫滂並明
宋代
幫滂並明
合口
非敷奉微 三等
2.《廣韻》聲母與宋代聲母的差異(二) 正齒音還沒有合併爲一組:
隋唐
莊初崇生 章昌船書禪
宋代
照穿牀審禪
2.《廣韻》聲母與宋代聲母的差異(三) 匣母還沒有分化,喻母還沒有形成:
隋唐
宋代
匣 一二四等 匣
今稱“云
母”
以
三等
喻
第三節《廣韻》聲系
二.《廣韻》聲母
喻三 假喻四四等
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三) 《韻鏡》中的照二照三和喻三喻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一) 端、透、泥母在現代漢語各方言中的讀音:
北西重南蘇長南梅廣廈 京安慶京州沙昌州州門 端t t t t t t t t t t 透 tÁ tÁ tÁ tÁ tÁ tÁ tÁ tÁ tÁ tÁ 泥n n n l n l l n n n
②不能根據今音來判斷切上字的類別。
③清代學者陳澧發明了“系聯法”來 分析、歸納反切。
1.利用反切(三)
系聯法:認定條例 陳澧:“切語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遞用
者聲必同類也。”
冬 同用 當
都宗
都郎
遞
互
用都 用
當孤
1.利用反切(四)
系聯法:排除條例 陳澧:在同一韻中,“兩切語下字同類者,
則上字必不同類。”
反(非母) → p«n 妃(敷母) → pi 浮(奉母) → pu 萬(微母) → man
4.利用域外譯音(二) 越南漢字音讀兩類喻母讀音有區別:
古代汉语音韵学PPT课件
七、反切
•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
• •
• 《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
601年),其编写体例、审韵原则 由当时著名的音韵学家颜之推、 萧该等八人所定,由陆法言执笔。 • 该书编写的目的有二:一是为研究 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 为诗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书。
• 根据前一目的,需要讨论语音的古今南
北异同, 本着从严从细的原则将具有细微 差别的韵全部区分开来,即陆法言在《序》 中所说的“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 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选 精切,除削疏缓”。因此全书分韵有 193个之多。
• 戴震《声韵考· 卷一》:“微有韵书,先有
反切。韵书产生之前,反切散见于经传, 论韵者博考以成其书,反切在前,韵书在 后也。” • 反切是韵书的基础,无反切即无韵书。 • 出现最早的韵书是公元3世纪魏国李登著的 《声类》,其后,有晋朝吕静的《韵 集》。
• (3)南北朝时期四声说的创建是韵书产生的
• 1955年姜亮夫将自己在国外摹录的27种
唐五代韵书及附录6种编成《瀛涯敦煌韵 辑》出版。 • 1983年,周祖谟将自己从1945年即开始收 集、编辑的30种韵书题为《唐五代韵书 集存》,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书中有详 细考释和校记。
五、韵及相关概念
• 1、韵 • 韵这个概念的内涵比较复杂,常见的义
• 反切不仅有注音的作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还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统一读音的作用。读书音寄 存于反切,反切又起了统一读书音的作用。 反切出现在先,韵书随后出现。
• 在音韵学史上,反切的出现非常重要,
它促成了韵书的产生。
• 韵书正是总结了前代的反切,每组同
音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而反切则是 韵书的精华,是今天考察韵书反映的 语音系统的珍贵资料。
第五讲《广韵》音系教学文案
第五讲《广韵》音系第三讲中古音系授课要点:①韵书的起源②《广韵》的由来及体例③《广韵》语音系统一、韵书的起源和发展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指以《切韵》《广韵》为代表的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㈠韵书:韵书:韵书是按照韵编排的词典。
形书:《说文》《字林》《玉篇》义书:《尔雅》韵书:《切韵》《广韵》㈡韵书起源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⑵原因韵书出现的条件:第一,具备将音节分析为声、韵、调三个部分。
第二,具有科学实用的注音方法。
汉末,孙炎《尔雅音义》第三,具有社会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第一,中国和尚受到梵文字启发,懂得了将汉语音节切分为声韵两部分。
梵文:体文――辅音摩多――元音第二,沈约《四声谱》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
第三,诗歌发展,需要韵书。
魏晋时期汉语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对格律进行规范时期,象沈约永明体提出的“四声八病例”说,对诗歌的押韵和平仄都作了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用韵书的方式对诗歌的用韵用字进行规范,提出一个大家可以遵循的标准。
⑶《广韵》以前的韵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韵书产生并蜂出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韵书。
三国魏:李登《声类》――第一部晋代:吕静《韵集》――第二部南北朝:阳休之《韵略》、夏侯咏《韵略》、沈约《四声谱》沈约在汉语音韵学史上的贡献很大,首先发现了汉语具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特点。
二、《广韵》的由来及体例㈠《切韵》与《广韵》的成书过程:①隋代开皇年间,陆法言编写《切韵》,存在最早的韵书。
②唐孙缅修补增订《切韵》,篹《唐韵》。
③北宋陈彭年编修《广韵》,全称为《大宋重修广韵》,这是我国现在的最早的完整的韵书。
㈡《广韵》的性质《广韵》虽编于宋代,只是对《切韵》加以充实扩充(“广韵”就是扩充《切韵》之意)。
因此,《广韵》虽然编修于北宋,但它反映的仍然是《切韵》时代即隋代的语音系统,并不是北宋时期的语音系统。
因此,《广韵》音系就是《切韵》音系,即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正因为如此,加之《切韵》一书已经佚失,后人实际上是利用《广韵》去研究《切韵》音系的,如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切韵考》就是利用《广韵》研究《切韵》的,书名叫《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
汉语音韵学课件
[ts‘](之韵):词辞祠
平 洪 邪[z] 平 [s](支韵):随隋 仄[s]:似(上)颂(去)俗(入) [ʨ‘]:(尤韵):囚泅
细
[ɕ]:(其他韵):斜详旋寻
仄[ɕ]:绪(上)谢(去)席(入) (例外:彗[xuei51])
[tʂ‘]:成承丞酬垂 平 禅[ʑ] 仄 [ʂ]:社(上)树(去)石(入) 洪[x]:华祸憾合 匣[ɣ] 细[ɕ]:嫌限巷协 俟[] 仄[ts]:俟涘竢 平[tʂ‘]: [ʂ]:时殊谁韶 [tʂ](职韵):植殖埴
第六章 《广韵》音系与普通话 音系的对应
讲述《广韵》音系与北京话音系的 对应,阐明语音变化的规律,掌握 历史语音变化观察的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 古今音系对应的理论认识
我们学习音韵学,学习古音,目的是为了古 为今用,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透彻地了解 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我们通过《广韵》和普通 话语音系统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上认识现代汉语 语音结构的特点,了解现代汉语声、韵、调的历 史来源,寻求古今语音变化的规律,从而更好地 做好现代汉语的语音规范性的工作。对方言区的 人来说,可以利用音韵学的知识,运用语音演变 的规律,寻求自己的方音和普通话对应关系,更 好地学习掌握普通话。因此,进行语言历史的比 较研究是很重要的,是音韵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结: 这三类十个全浊声母,在现代方言里有种种 情况。一般北方方言跟普通话变化一样,浊塞音 和塞擦音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但在南方方言 中,则有全部变为送气的,也有全部变为不送气 的,如“爬”“罢”二字都属並母,一平一仄, 广东梅州市的客家方言,全部变为送气的清音, 即[p‘a],而湖南的长沙方言,则全部读为不送气 的清音,即[pa]。(当然两字的声调不同)另外 有些方言基本上保存了古代浊声母,如吴方言和 一部分湘方言。
3章3节 《广韵》声系 音韵学课件
喻三
照二組 照三組
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四)
《廣韻》聲母今昔名稱及別名:
清代 現代 別名
照二 莊組 照三 章組 喻三 云母 于母 喻四 以母 余母
生母 山母 船母 神母
《漢字古音手冊》
精清從心邪
四等 精清從心
莊初崇生
照假二組等
照三組
章昌船書禪
假四等
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二) “喻三”和“喻四”:
喉音 一等 影曉匣 《韻隋宋鏡唐代》 二等 影曉匣 三等 影曉云匣 以喻匣
四等 影曉匣 以
喻三 假喻四四等
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三) 《韻鏡》中的照二照三和喻三喻四:
喻四
分(非母) → Ú pun 麩(敷母) → Ú pÁ• 房(奉母) → Û paN 武(微母) → Ü bu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4.利用域外譯音(一) 朝鮮漢字音讀輕脣爲重脣:
反(非母) → p«n 妃(敷母) → pi 浮(奉母) → pu 萬(微母) → man
第三章 中古音系上
第一節 《廣韻》的性質和體例 第二節 《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 第三節 《廣韻》聲系 第四節 《廣韻》聲母的演變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二.《廣韻》聲母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1.利用反切(五) 系聯法:特殊條例
陳澧:“然有實同類而不能系聯者”,則 利用又音。
如“都丁當冬”和 “多得德”彼此沒有同 用、互用、遞用的關係,但可以利用又音系聯。
音韵学课件2015版3章4节 《广韵》声母的演变
第三章中古音系上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第二節《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第三節《廣韻》聲系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一.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二.《廣韻》聲母的演變三.中古到現代聲母演變的特點一.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1.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分組2.中古聲母的系組1.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分組p組:p p▪ft組:t tn lk組:k kxt☑組:t☑t☑☑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一.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1.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的分組2.中古聲母的系組2.中古聲母的系組(一)幫系幫組幫滂並明非組非敷奉微端系端組端透定泥組泥娘來精組精清從心邪知系知組知徹澄莊組莊初崇生章組章昌船書禪日母日見系見組見溪群疑曉組曉匣影組影云以→p組→f、→t組→n、l→ts、t☑組→t▪組→→k組、t☑組→關於“見曉組”:見曉組中沒有“疑母”。
見曉組:見溪群曉匣k kgx2.中古聲母的系組(二)舌面後音:塞音擦音見組曉組缺疑母一.關於中古聲母的系組二.《廣韻》聲母的演變三.中古到現代聲母演變的特點二.《廣韻》聲母的演變1.幫系2.端組和泥組3.見曉組和精組4.知系5.影組1. 幫系(一)例字的聲調:①按中古四聲給出:平上去入班丙布百②如果某聲調沒有例字則空缺:平上去入牛擬虐幫組:中古滂p 現代(普通話)幫p 並b 明▪pp▪平仄非組:中古敷pf 現代(普通話)非pf 奉b 微M f合口例字中的聲調演變:平上去入幫全清班丙布百滂次清攀普片潑並全濁朋抱備白明次濁毛敏慢麥平分陰陽濁上變去全濁入變陽平次濁入變去聲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二.《廣韻》聲母的演變1.幫系2.端組和泥組3.見曉組和精組4.知系5.影組端組:中古透t 現代(普通話)端t 定dtt平仄泥組(兼及疑母):中古娘 現代(普通話)泥n疑N 來lnl少部分細音大部分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二.《廣韻》聲母的演變1.幫系2.端組和泥組3.見曉組和精組4.知系5.影組見曉組:概括見曉組k 組k組t☑組洪音細音見曉組:各個聲母⑴ 韻母爲洪音時:溪k 見k 群g 曉x kkx平仄匣工:古見紅切kuN ←k +uN例:見曉組:各個聲母⑵ 韻母爲細音時:溪k 見k 群g 曉x t ☑t ☑☑平仄匣嫌:戶匣兼切☑♓♋n ←x +♓♋n例:見曉組:總結溪k 見k 群g 曉x k kx 匣t ☑t ☑ ☑細洪洪細仄細洪平洪細洪細塞音擦音全濁全濁仄平洪細精組:概括精組ts 組ts組t☑組洪音細音精組:各個聲母⑴ 韻母爲洪音時:清ts 精ts 從dz 心s t st ss平仄邪z再:作精代切ts♋♓←t s +♋♓例:精組:各個聲母⑵ 韻母爲細音時:清ts 精ts 從dz 心s t ☑t ☑☑平仄邪z笑:私心妙切☑♓♋u ←s +♓♋u例:精組:總結清ts 精ts 從dz 心s t s t s s 邪zt ☑t ☑ ☑細洪洪細仄細洪平洪細洪細仄平細洪全濁塞擦音全濁擦音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二.《廣韻》聲母的演變1.幫系2.端組和泥組3.見曉組和精組4.知系5.影組知組:中古徹 現代普通話知 澄t▪t▪平仄莊組:一般中古初tS 現代普通話莊tS 崇dZ 生St▪▪t▪平仄莊組:特殊莊組有很多字不變翹舌音,而變平舌音。
第十一讲 《广韵》的声韵系统
42、乌类:乌82安3烟1鹥1爱1哀1握1挹1(一、二、四等) 43、於类:於110乙8伊3一3衣2央2纡2忆2依1忧1谒1委1(三等)
晓
匣
44、呼类:呼70火l6荒4虎4海l呵l馨1花1黑1(一、二、四等)
45、许类:许73虚16香9况7兴2休2喜2朽1羲1(三等) 46、胡类:胡90户32下14侯6何2黄2乎3护1怀1获1
6
3、补充条例
补充条例(是间接系联法),是通过
“又切”即《广韵》的“又音互见”来系 联。也就是说,读音完全相同的一个被切 字在“又音互见”中用了两个不同的切上 字作注,则这两个切上字声母同类。切下
字可以类推。
2015-1-26
竹山 张鹏飞 《汉语音韵学》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7
陈澧说:“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矣,然有实同
38真合三 43臻开三 48迄开三
39质开三 44栉开三 49魂合一
40质合三 45文合三 50没合一
41谆合三 46物合三 51痕开一
54元合三 59桓合一 64鎋合二 69先开四 74仙合三 78宵开三 82戈合一
55月开三 60末合一 65山开二 70先合四 75薛开三 79肴开二 83戈开三
5
分析条例是要把不同类的区别开。 “烘,呼
东;东,德红;红,户公”,“烘、红”是《广 韵》不同音的两个小韵,则“呼东、户公”是不 同的两个读音,据递用条例系联确定下字“东、 (红)、公”同韵类,则反证上字“呼、户”必
然不同声类。余可类推。
2015-1-26
竹山 张鹏飞 《汉语音韵学》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2015-1-26
竹山 张鹏飞 《汉语音韵学》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21
一、通摄: 1 东合一
最新第三章-中古音-广韵精品课件
第八页,共40页。
第九页,共40页。
第十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第十二页,共40页。
第十三页,共40页。
第十四页,共40页。
第十五页,共40页。
第十六页,共40页。
四、广韵的四声(sìshēng)配合
❖ 1、阴、阳、入三韵相配 ❖ 2、韵尾(yùnwěi)发音部位相同 ❖ -m尾配-p尾,同为双唇辅音韵尾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将即良 子即里 资即夷 即子力 则子德
❖ 借子夜(zǐyè) 兹子之 醉将遂 姊将几 遵将伦
❖ 祖则古 臧则郎 作则落
❖徒同都 杜徒古
同徒红 特徒得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度徒故
❖ 边布玄 布博故 补博古(bógǔ) 伯百博 陌 北博墨 博补各 巴伯加
❖ 布、补、伯、百、北五字同用“博”; “补、博”互用;“边、布、博、巴”等 为递用。通过如此系联,证明边、布、 补、 伯、百、北、博、巴八个切上字的声母同 属一类。
第二十五页,共40页。
❖呼荒乌 荒呼光 虎呼古 馨呼刑 火呼 果 海呼改呵虎何 香许良 朽许久 羲 许羁 休许尤 況许访许虚吕 兴虚陵 喜虚里 虚朽居
❖十六字声同一类(yī lèi)
❖香以下九字与上七字不系联,实同 一类(yī lèi)。呼荒二字互用,朽许 虚三字互用,则不能两两系联耳。 二十二元䚙,况袁切;五支䚙,许 羁切,又火元切;火元切即况袁切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第二十四页,共40页。
❖康苦冈 枯苦胡 牵苦坚 空苦红 谦苦兼 口苦 后 楷苦骇
❖ 客苦格 恪苦各 苦康杜 去丘据 丘去鸠 墟 袪去鱼 诘去吉窥去随 羌去羊 钦去金 倾去 营 起墟里 绮墟彼 岂袪豨
❖ 区驱岂俱
3第三章广韵音系2(研)
第三章《廣韻》音系第三節《廣韻》的聲母系統一、考求《廣韻》聲母的方法系聯法清末陳澧(1810—1882)著《切韻考》,首創系聯法,通過對所有反切上字進行系聯,歸納出一個個的類,得出《廣韻》的聲類系統;對所有反切下字進行系聯,歸納出一個個的類,得出《廣韻》的韻類系統。
基本條例《切韻考》卷一:切韻之法,以二字為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與所切之字疊韻。
上字定其清濁,下字定其平上去入。
……切語上字與所切之字為雙聲,則切語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遞用者,聲必同類也。
同用者,如:冬,都宗切;當,都郎切。
同用“都”字也。
互用者,如:都,當孤切;當,都郎切。
都、當二字互用也。
遞用者,如:冬,都宗切;都,當孤切。
冬字用都字,都字用當字也。
今據此系聯之,為切語上字四十類。
……補充條例《切韻考》卷一:切語上字既系聯為同類矣,然亦有實同類而不能系聯者,以其切語上字兩兩互用故也。
如:多、得、都、當四字,聲本同類。
多,得何切;得,多則切;都,當孤切;當,都郎切。
多與得,都與當,兩兩互用,遂不能四字系聯矣。
今考《廣韻》一字兩音者,互注切語,其同一音之兩切語,上二字聲必同類。
如:一東,涷,德紅切,又都貢切;一送,涷,多貢切。
都貢、多貢同一音,則都、多二字實同一類也。
今於切語上字不系聯而實同類者,據此以定之。
分析條例《切韻考》卷一:《廣韻》同音之字不分兩切語,此必陸氏舊例也。
其兩切語下字同類者,則上字必不同類。
如:紅,戶公切;烘,呼東切。
公、東韻同類,則戶、呼聲不同類。
今分析切語上字不同類者,據此定之也。
陳澧用以上系聯法考求聲類,其中三十六字母的正齒音“照、穿、床、審”分為兩套:•照(莊/照二)、(章/照三)•穿(初/穿二)、(昌/穿三)•床(崇/床二)、(船/床三)•審(山(生)/審二)、(書/審三)喻母分為兩個聲類:“于/喻三”和“喻(以)/喻四”。
故比三十六字母多出5個。
又微母併入明母。
∴共得40個聲類。
類隔《切韻考》卷六《通論》:《廣韻》(澤存堂本)紙韻渳小韻“綿婢切”1:“敉[mǐ],撫也,愛也,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古音系上
第一節《廣韻》的性質和體例第二節《廣韻》的調系及其演變第三節《廣韻》聲系
第四節《廣韻》聲母的演變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二.《廣韻》聲母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利用反切的原因
①《廣韻》沒有直接顯示聲母系統。
②“宋人三十六字母”代表北宋時期的聲母,與《廣韻》的聲母應該不同。
③反切的切上字代表聲母。
④《廣韻》有3824個小韻,有3824個反切,《廣韻》聲母的信息就包涵在這些反切的上字之中。
利用反切的原理
①《廣韻》有不重復的切上字466個,《廣韻》不可能有466個聲母。
需要對這些切上字進行分析、歸納。
②不能根據今音來判斷切上字的類別。
③清代學者陳澧發明了“系聯法”來分析、歸納反切。
1.利用反切(三)
系聯法:認定條例
陳澧:“切語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遞用者聲必同類也。
”
冬都宗
當
都郎都
當孤
同用
遞用
互用
⏹系聯法:排除條例
陳澧:在同一韻中,“兩切語下字同類者,則上字必不同類。
”
因此“德”與“他”的聲母一定不相同。
⏹用上述方法可以把切上字“都丁當冬”和“多得德”分別系聯爲一類。
德紅切他紅切
t t
⏹系聯法:特殊條例
陳澧:“然有實同類而不能系聯者”,則
利用又音。
如“都丁當冬”和“多得德”彼此沒有同用、互用、遞用的關係,但可以利用又音系聯。
東韻:凍,德紅切,又都貢切。
送韻:凍:多貢切,又音東。
⏹於是可以把“都丁多當得德冬”7字系聯爲一類。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2.利用韻圖(一)
韻圖直觀地顯示了聲母發音部位、發音方法的信息
發音部位
發音方法
2.利用韻圖(二)
韻圖顯示了《廣韻》聲母與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差異
脣音
舌音
齒音
牙音
喉音
半舌半
齒一等幫滂並明端透定泥精清從心見溪疑影曉匣來二等幫滂並明知徹澄娘照穿牀審
見溪疑影曉匣
來
三等
幫滂並明知徹澄娘照穿牀審禪見溪群疑影曉喻來日非敷奉微
精清從心邪
四等幫滂並明端透定泥精清從心
見溪疑影曉匣
來
喻母
宋人三十六字母:
《韻鏡》(隋唐聲母):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端、透、泥母在現代漢語各方言中的讀音:
北京西
安
重
慶
南
京
蘇
州
長
沙
南
昌
梅
州
廣
州
廈
門
端t t t t t t t t t t
透t
t
t
t
t
t
t
t
t
t
泥⏹⏹⏹l⏹l l⏹⏹⏹
⏹廈門方言讀輕脣爲重脣:
分(非母)→ p u⏹
麩(敷母)→ p ❷
房(奉母)→ p aN
武(微母)→ b u
第三節《廣韻》聲系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1.利用反切
2.利用韻圖
3.利用現代漢語方言
4.利用域外譯音
⏹朝鮮漢字音讀輕脣爲重脣:
反(非母)→ p★⏹
妃(敷母)→ p i
浮(奉母)→ p u
萬(微母)→ ▪a⏹
⏹
越南漢字音兩類喻母讀音有區別:
⏹
“越南”的“越”字就是喻母三等字。
“越南”英語寫爲Vietnam ,中國隋唐應當讀 i♦❶t ⏹①▪。
喻母
三等:于帷炎四等:逾惟鹽→
v
→
z
一.《廣韻》聲系的考察概況
二.《廣韻》聲母
二.《廣韻》聲母
1.《廣韻》聲母表
2.《廣韻》聲母與宋代聲母的差異
3.《廣韻》聲母與韻等的拼合關係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
1.《廣韻》聲母表
脣音幫(非)p滂
(敷)p 並
(奉)b
明(微)▪
舌音端t透t 定d泥⏹來
l 知 徹 澄 娘
齒音精ts清
ts
從
dz
心s邪
z
莊t 初t
崇
d☪
生
章t☑昌船d✓書☑禪日
第三節《廣韻》聲系
二.《廣韻》聲母
1.《廣韻》聲母表
2.《廣韻》聲母與宋代聲母的差異
3.《廣韻》聲母與韻等的拼合關係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
重脣音還沒有分化:幫滂並明幫滂並明
非敷奉微隋唐宋代
合口
三等
正齒音還沒有合併爲一組:
隋唐宋代
莊初崇生
照穿牀審禪章昌船書禪
匣母還沒有分化,喻母還沒有形成:喻隋唐宋代
以
今稱“云
母”匣匣一二四等
三等
第三節《廣韻》聲系
二.《廣韻》聲母
1.《廣韻》聲母表
2.《廣韻》聲母與宋代聲母的差異
3.《廣韻》聲母與韻等的拼合關係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
3.《廣韻》聲母與韻等的拼合關係
脣音舌音齒音牙音喉音半
舌
半
齒
一等幫滂並明端透定泥精清從心見溪疑影曉匣來二等幫滂並明知徹澄娘莊初崇生見溪疑影曉匣來
三等幫滂並明知徹澄娘莊初崇生
見溪群疑影曉匣以來日章昌船書禪
精清從心邪
四等幫滂並明端透定泥精清從心見溪疑影曉匣來
第三節《廣韻》聲系
二.《廣韻》聲母
1.《廣韻》聲母表
2.《廣韻》聲母與宋代聲母的差異
3.《廣韻》聲母與韻等的拼合關係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
隋唐宋代《韻鏡》齒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莊初崇生照穿牀審 “照二”和“照三”:章昌船書禪莊初崇生
精清從心邪
照穿牀審禪照穿牀審精清從心精清從心假四等
假二等照三組
照二組莊初崇生章昌船書禪照穿牀審禪
隋唐宋代《韻鏡》
云以 “喻三”和“喻四”:
喉音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影曉匣影曉匣影曉影曉匣匣喻假四等喻三
喻四匣
以
《韻鏡》中的照二照三和喻三喻四:
照二組
照三組
喻三
喻四
附.《廣韻》聲母的名稱問題(四) 《廣韻》聲母今昔名稱及別名:清代現代別名
照二照三喻三喻四《漢字古音手冊》莊組
章組
云母生母于母
以母船母余母
山母神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