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我的打法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战斗策略与战术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战斗策略与战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军队在战斗中采取的有效策略和灵活战术。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运用的战斗策略与战术,并分析其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一、持久抗战:拖延时间、消耗敌军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面临着敌军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情况,因此他们采取了持久抗战的策略。
这一策略的核心是拖延时间,用消耗战的方式逐渐削弱敌军实力。
中国军队采取分散作战的战术,打破日军企图快速占领中国的计划,为中国军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最终扭转了战局。
二、游击战(地方破点击破)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广泛应用游击战这一战术。
他们善于选择地势复杂的山区、森林等地进行游击战,通过灵活机动和奇袭战术来削弱敌军实力。
游击战以地方破点击破为特点,通过分割敌军力量,使其无法形成有力的合围,阻止日军对中国主要城市的占领,取得了重要的战斗胜利。
三、运动战:多线作战,寻找敌军弱点中国军队在抗战中也运用了运动战这一战术。
他们利用地势优势,通过迅速的机动行动,在多个战场同时展开进攻,寻找敌军的弱点,瞄准敌军战略节点进行攻击。
中国军队以局部胜利为基础,逐步击溃日军士气,削弱其战斗力,从而赢得整个战争。
四、民兵抗战:人民战争为主,军队支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充分发挥了人民力量的作用,大规模组建民兵队伍,构筑了人民战争的战略体系。
这其中,中国军队的作用是为民兵队伍提供支援和指导,加强对敌人的打击。
这种非对称战争的战斗策略大大削弱了日本军队的战斗意志,为中国军民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中国军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战斗策略与战术,取得了重要的战斗胜利。
无论是持久抗战策略、游击战战术、运动战战术还是民兵抗战战略,它们都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的战斗策略与战术不仅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的局势,而且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期间的战争经验总结
中国抗战期间的战争经验总结中国抗战期间的战争经验是我国军民在长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在困境中的顽强抗争精神,以及他们在战争中采取的有效战略和战术的应用。
以下是对中国抗战期间的战争经验的总结。
一、坚决抵抗侵略者中国抗战期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抗战意志。
他们积极参与抗战,从个人到团体、乡村到城市,成千上万的人投身到战斗中。
中国军队和民兵组织在各个战线上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使日本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这种抵抗战略的有效性在中国抗战期间得到了充分验证,也成为后来战争中的重要参考。
二、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中国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和民兵组织更多地采用了游击战术。
游击战术是中国军民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使用的有效手段。
游击战术能更好地发挥中国人民的机动性和顽强的抵抗力,使日本侵略者处于劣势。
在中国的山沟、丛林和城市中,游击战术往往能使敌军陷入泥潭,难以脱身。
三、民族团结与民兵组织在中国抗战期间,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是战胜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民兵组织的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中国军队的实力相对不足,民兵组织成为了支援正规军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战争中踊跃参与,全力支持中国军队。
四、灵活运用地形和气候条件在中国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充分利用了地形和气候条件的优势。
中国地域辽阔,山脉、河流等自然要素提供了隐蔽和有利的战斗位置。
中国军队善于利用地形进行伏击、埋伏等战术行动。
此外,季节变化和恶劣天气也经常给日本军队带来困扰。
这种灵活运用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战术成为了中国抗战期间的重要特点。
五、联合抗战与国际支持中国抗战期间,中国与其他抵抗日本侵略的国家合作,形成了联合抗战的局面。
中国与苏联、美国等国家之间的合作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物资和军事援助。
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使中国军队能够更好地抵御敌对侵略势力。
综上所述,中国抗战期间的战争经验总结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抵抗力和灵活战术运用。
抗日战争的战时战术与战役计划
抗日战争的战时战术与战役计划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有效对抗强大的日军,中国军队采用了一系列战时战术与战役计划。
这些战术和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不仅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也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一、动员民众,抗击日寇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发动全国人民参与战争,动员民众积极投身于战时劳动和抵抗斗争中。
国共两党合作组成真抗大军,通过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游击队,对日军进行游击作战,从而有效扩大了战场规模,加重了日军的压力。
二、持久战与游击战的运用中国军队采用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有机结合游击战术进行斗争,以降低中国军队的战略资源消耗,不断消耗和耗竭日军的力量。
游击战不仅能够有效破坏日军的补给线,削弱其后勤保障,还能够在战略占优的情况下发动突袭和歼灭战,迫使日军不得不改变战术,并在巨大压力下无法有效运用其优势火力。
三、战役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军队制定了一系列战役计划,旨在有序地进行战争行动。
这些战役计划通常是以地理条件和敌我实力对比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自然地理的优势和日军的弱点。
例如,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采取了分散战役、集点攻击的战略,取得了对日军的重大胜利。
而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则以阻击战为主,利用狭窄的城市道路和城市建筑物进行硬抗,使得日军无法有效运用其优势兵力,最终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四、兵员激励与培训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注重兵员激励和培训。
通过提高军队士气、改进军事训练、加强战术教育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军队干部和士兵的思想教育,通过教育宣传,深入浅出地普及战争知识,提高了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和抗战意识。
总之,抗日战争的战时战术与战役计划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动员民众、采用持久战与游击战、制定战役计划以及兵员激励与培训,中国人民有效抵御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地雷战攻略
抗日地雷战攻略引言地雷战是一种有效的战术手段,通常被用于城市或农村地区的防御。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采取了多种防御手段,其中包括地雷战。
本文将介绍抗日地雷战的攻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地雷进行防御。
抗日地雷战的意义地雷战是一种可以有效地破坏敌人的进攻行动并降低敌军士气的战术手段。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使用地雷战来阻击日军的行动,给了日军严重的伤亡,并迫使其采取更加谨慎的进攻策略。
此外,地雷战还可以帮助中国军民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为正规军队提供时间和空间进行战备和作战准备。
地雷的种类地雷可以分为反步兵地雷和反装甲地雷两种。
反步兵地雷主要用于阻击步兵的行动,而反装甲地雷则针对敌军的坦克、装甲车辆等进行攻击。
反步兵地雷反步兵地雷通常是通过步兵触发的。
一旦被触发,地雷会爆炸并产生杀伤力,从而有效地消灭或伤害敌方步兵。
反装甲地雷反装甲地雷主要通过接触或者爆炸时产生的威力来破坏敌方的装甲车辆。
这种地雷通常需要较大的爆炸力以有效地击溃或破坏坦克、装甲车辆等敌方装备。
抗日地雷战的策略在进行抗日地雷战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选择合适的地雷根据敌军的行动特点和装备情况,选择合适的地雷类型。
如果敌军主要由步兵组成,那么使用反步兵地雷更为合适;如果敌军主要是坦克和装甲车辆,那么应使用反装甲地雷。
合理布雷布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形和位置。
选用易被敌人忽视或难以避开的地方,例如河边、树林或狭窄的道路等。
同时也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设置地雷的间距和数量,以保证地雷能够形成有效的杀伤力。
设置触发条件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地雷的效果,需要设置合适的触发条件。
通常可以设置为压力触发或接触触发。
根据敌军的行动特点和情报,合理预测敌军的行进路线和步点,将地雷布设在可能触发的位置上。
配合其他战术手段地雷战通常是整体防御战略中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战术手段相互配合使用。
例如与阻击战、伏击战等相结合,形成层层防御体系,增强整体的作战效果。
八年抗战攻略
八年抗战攻略第1关:增援上海战前有250点物资,将骑兵改为轻步兵,并另组1支大刀队。
敌人在栅栏两侧布阵,除了骑兵巡逻外,其他的都原地不动。
找个好位置藏好,抢友军的果实就行了。
全歼敌人后用指定攻击打掉栅栏,我军和友军各有至少一支进入就行了。
12回合应该可以结束战斗了,可得3枚勋章。
战后补充物资400。
第2关:日军上海警备队战前组1支轻步兵和1支游击队。
喷泉路口有3个不动的敌人,上去2合就干掉(第1合打了就藏,第2合全殴,应该够了)。
然后去“帮助”左边的友军。
右边的友军较强,灭了右边的敌人还有剩的,不过他们似乎要我军先进入大院?没办法,便走边藏吧。
注意重步兵射程可达5,站在门口就会被打到,还在都不会动,藏好就行了。
派几个人摸到左边灭敌,其他人“帮助”友军把中间和右边的敌人一个个灭掉。
战后升为团长,补充物资600第3关:阻敌黄浦江战前组1支重步兵。
开始“帮助”友军消灭左边3支日军和桥上的敌人。
敌人一般会先打游击队,然后是轻步兵,最后是大刀队,由于有友军做靶子,甚至可以不用隐藏。
但注意尽量避开敌重步兵的射程,那家伙选目标没数。
友军开始撤退,注意有些敌人会追友军,别让他逃了。
敌人大量援军(包括战车!)出现。
先堵住桥头把骑兵灭掉(骑兵好像会移动后攻击,要优先灭掉),战车堵住了过不来,避开其射程就行了。
然后用前面介绍的战术——边打边退。
最后战车都跟上来了,但都损伤惨重,用重步兵压制后殴之。
战后补充物资800。
第4关:台儿庄支援战战前组1支迫击炮。
本关较简单,因此追求要高些——12合结束,拿到光华勋章。
开始上去把最前面的敌人灭了,然后分几只部队对付左边的敌人,大刀队靠近重步兵,加上其他步兵,照例打了就藏。
不过抓紧时间,不要为了一点伤亡拖延回合。
用指定攻击打掉工事,敌援军出现。
注意留够回合灭工事里的敌人。
然后在路口列队。
敌人的补给车会补充兵力,注意1合灭不掉就白打了。
不过我有3支大刀和5支步兵(其中一支游击队)外加1支重步兵,边打边退也可以1合灭1支战车(用压制进一步减少反击伤亡)。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利益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军事战术,为最终的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一、防御战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防御战术。
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强大进攻,中国军队采取了分散作战的策略,利用地形和隐蔽的地下工事,有效地降低了敌人的进攻效果。
同时,中国军队还大量运用游击战、地雷战等非对称战争方式,使得日军在中国大地上难以展开有效打击。
这种防御战术的灵活运用,为中国后来在战争中逐渐取得优势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二、联合作战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提出并广泛实施了联合作战的战术。
中国军队与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军。
联合作战的优势在于资源的共享和兵力的集中。
不同军种之间的配合使得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士气和战斗意志。
在联合作战中,不同军种之间的相互结合和相互协作,使得抗日战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三、内线作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内线作战的战术。
由于敌军占领了大片中国领土,中国军队采取了敌后游击战的方式,以小股兵力进行袭扰和阻击,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力量,为主力军的行动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这种内线作战的战术不仅具有出其不意的攻击力,还能避免与敌军正面决战,为中国军队积蓄力量,保护了军队的生力军。
四、运动防御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用了灵活机动的运动防御战术。
通过迅速转移阵地、控制战略要点、运用合理的交通运输手段等,有效地瓦解了日本侵略军的攻势。
同时,中国军队还培养了大量的狙击手和特种兵,在敌军进攻时对其展开精确射击和游击袭击,使日军在进攻中遭受重大损失。
这种运动防御的战术使中国军队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了最大的抵抗力。
五、人民战争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还倡导和实施了人民战争的战术。
人民战争强调全民动员、全面抗战的思想,使得中国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击日军战术与战斗技巧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击日军战术与战斗技巧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时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战术和战斗技巧。
这些战术和技巧不仅在日军的强大面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游击战争战术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力量相对较弱,与日军展开正面战斗往往会遭受到惨重的伤亡。
为了有效应对日本侵略者,中国军队采取了游击战争战术。
这种战术以机动快速、武装轻便、灵活多变为特点,有效地进行了游击袭击,并通过分散打击敌人的方式削弱其战斗力。
这种战术不仅减少了中国军队的伤亡,而且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人力和物资。
二、地道战地道战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用的另一种重要战术。
地道战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地形、道路和建筑物等资源,使中国军队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展开有效的战斗。
地道战通过地下战争迫使日军无法充分利用其先进的火力优势,限制了其机动性,从而为中国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三、消耗战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还采取了消耗战的战术。
由于日军兵力和物资的优势,中国军队往往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正面对抗。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中国军队选择以消耗日军的兵力和物资为目标,通过持久战来逐渐消耗敌人的战斗力。
消耗战的实施需要严格的战略规划和兵力调度,以确保中国军队能够持续对抗日军的进攻,并在这个过程中减少自身的伤亡。
四、山地战术中国地处山水之间,山地战成为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必备的战术。
由于山地的复杂地形,中国军队可以利用山势进行阻击、夺高地和设防等战术动作,有效地消耗敌人的兵力和精力。
山地战术要求士兵有很高的机动能力和良好的地形适应性,因此中国军队在训练中注重山地作战技巧的培养,使士兵能够克服山地的各种困难,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五、民兵战斗技巧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不仅依靠正规军进行抗击,还广泛组织了民兵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兵战斗技巧以地域性、人民性、灵活性为特点,通过各种方式与日军展开战斗。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击日军战术与技巧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击日军战术与技巧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战术和技巧来抵制日本军队的侵略。
这些战术和技巧的运用促使中国军队在困境中保持顽强抵抗,并最终赢得了这场残酷的战争。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采用的一些重要的抗击日军战术与技巧。
一、游击战术的运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广泛运用了游击战术。
游击战术是一种反击敌人的不规则的战斗方式,其中包括埋伏、袭击、撤退等一系列战术手段。
中国的游击队能够迅速出现在日军的后方,对其进行袭击,然后很快撤退,造成了日军的困扰。
这种灵活性不仅使中国军队能够充分利用地形和战场环境,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日军的战术部署和后勤补给线,削弱了其战斗力。
二、民兵力量的发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广泛依靠民兵力量进行游击战争。
民兵力量主要由普通百姓组成,他们可以提供情报、参与战斗以及提供后勤支援。
这种民兵力量的发挥对中国军队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他们熟悉地理环境,能够提供有关日军动向的情报,并在需要时加入战斗行动。
中国军队充分发挥了民兵力量的威力,使得日军很难以有效地控制和占领中国的大片土地。
三、地下抗战的展开中国还积极开展了地下抗战。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地下抗日组织,如八路军、新四军等。
这些组织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下抗战组织不仅参与了游击战争,还开展了情报收集、破坏敌人后方交通线等行动。
地下抗战组织的建立不仅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战略部署,更重要的是给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后勤和情报支持,保证了战斗的持续进行。
四、防御战术的采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用了一些防御战术,以抵御日军的进攻。
中国军队在阵地防守中充分利用地形,修筑坚固的工事,并埋设地雷和设置陷阱。
同时,他们还采用了抗击日军的火力网和地下堡垒。
这些措施使得日军在对中国的进攻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同时有效地保护了中国的重要战略要点。
五、空中战术的运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空中战术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抗战中那些特殊的战术
龙源期刊网
抗战中那些特殊的战术
作者: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2015年第08期
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斗争中,敌后军民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歼敌方法,如: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武装工作队等。
在平原,展开地道战和破袭战。
华北平原地区军民首先在道路上挖沟,使日军的机械化部队难以行进,地道由村内相通,发展成村村相连,能打、能藏、能机动转移,军民依托地道,人自为战,村自为战,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
地雷战由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利用废铁、废瓶和石头、瓦罐制成各样的地雷,埋在村中各隐蔽地点,令日伪军防不胜防,一旦触雷,就会炸得血肉横飞。
水上游击战主要是在华中水网地带进行。
千万军民利用河湖港汊的复杂地形,采用拦河筑坝、设置水下障碍等办法,使日军汽艇难以行驶,而敌后军民的小木船则可以在广阔水域里出没自如,寻找机会狠狠打击日伪军。
(摘自《抗战烽火遍中华》)。
第20-21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过早的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造成了
此后两年华北敌后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爱国精神
万众一心 勇赴国难 不畏强权 敢于牺牲 精忠报国 百折不挠 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 伸张正义 维护和平
铭记历史 振兴中华
百团大战的特点:
1、目的明确,掌握作战主动 权; 2、全线出击,规模大,范围 广; 3、战斗目标以破坏铁路和敌 据点为主。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 最大的战役。提高了中国共产 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 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百团大战的影响:
正面
①打退日军对华北的围攻,牵制了日军对 西北、西南 的进攻; ②遏止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巩 固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③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声威,抗日根 据地实际上 已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第20课-21课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
抗战
学习目标
1.了解正面战场,掌握台儿庄战役、保 卫大武 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基本史 实, 3.了解武汉保卫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 持阶段的史实。
4.掌握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发展,理 解其意义。
5.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唤醒中华民 族反侵略、反压迫的意识。
六、百团大战
发动时间 百团大1战9个团 攻击目标 日伪军据点的交通线
八路军第一二零师重点 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
段的铁路
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 机枪阵地
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 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
胜利
不不不 留留留 一一一 座根段 桥枕铁 梁木轨 !!!
一、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春
指挥者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浴血奋战,也是近现代中国军事战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以其独特的战术手段和战略布局,对付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者,为中国人民争取到了 eventual victory。
1. 游击战——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有效战术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由于对日军实力的薄弱,无法与其正面抗衡,因此采取了游击战战术。
游击战是一种机动灵活的战术,主要特点是采取袭扰、拉锯、地下活动等方式,以瓦解日军的攻势。
中国游击队通过该战术,有效遏制了日军的进攻,并使其陷入被动。
2. 强化地方武装——拉长抗战战线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除了正规军外,还大力发展地方武装。
地方武装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在各地区形成抗日战线延伸,形成了抗日合力。
这种策略不仅扩大了中国战线,还为正规军提供了后勤补给和人员支持。
3. 有限战略反攻——有效收复失地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有限战略反攻,以取得战争的转机。
这一战术是基于中国军队在人员和资源上的局限性,选择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占地进行突然袭击,有效地夺回了一些失地。
这种战术的重点在于利用有限资源实现战略性的收复,为整个抗日战争的形势变化铺平了道路。
4. 沙场点兵——提高战斗效能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沙场点兵的战术手段,通过对敌情的掌握和对自身实力的合理分配,提高了战斗效能。
这一战术手段允许中国军队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动态部署兵力,并予以组织合理的指挥,从而有效地对抗日军的入侵。
5. 民兵组织——积极参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充分发扬民族团结和民兵组织的优势,广泛动员和组织民兵力量参与战斗。
中国军队充分利用民兵的地理优势和本土熟悉程度,提高了抗日战斗的胜利几率。
总结: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多种战术手段应对日本侵略者。
游击战、强化地方武装、有限战略反攻、沙场点兵和民兵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这些战术的实施,使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能够有效阻止日军的进攻,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策略与战术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策略与战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场伟大战争,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经历了艰苦的持久战,以独特的战斗策略与战术成功地与侵略的日本军队进行了抗衡。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策略与战术。
一、游击战与人民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之一是采取了游击战与人民战争的战斗策略。
面对敌人的强大军事力量,蒋介石等军事指挥官意识到直接与日军正面交战的难度,因此采取了游击战的战斗方式。
游击战的特点是机动灵活、突袭迅猛,能有效削弱日军的战斗力量。
与此同时,人民战争的理念也成为中国战胜日军的重要策略。
人民战争以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发动全体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抗日的合力。
这种战斗策略打破了传统战争思维,使中国军队保持了与日军的持久作战优势。
二、以少胜多的战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常常以少胜多,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战术。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在兵力上远远不及日本军队,然而通过巧妙的战术布局和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阻挡了日军的进攻。
对手少胜多的战术使中国军队在多个战役中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三、地形和地利的运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善于利用地形和地利进行战术布局。
例如在平型关战役中,中国军队利用地势险要,将日军的进攻阻挡在山口,使其无法突破。
这种战斗策略及其有效地降低了中国军队的伤亡,并战胜了日军的进攻。
四、联合作战与战略包围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注重与其他国家和军队的联合作战,形成了统一的指挥体系,以集体行动对抗日本军队。
这种合作不仅提高了战斗效率,还使中国军队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此外,中国军队还采取了战略包围的战术,通过分割日军的力量,逐个消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胜利。
五、情报战和特种作战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注重情报战和特种作战。
通过收集和分析情报,中国军队能够提前判断日军的行动,调整战术布局。
同时,中国军队还成立了特种作战部队,进行敌后袭击和伏击活动,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
情报战和特种作战的策略使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反击能力。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策略与战术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策略与战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对薄弱的国家,在战争中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战斗策略与战术,以有效应对敌人的侵略行动。
本文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策略与战术,并探讨其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一、游击战与游击战策略中国抗日战争中,游击战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军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中。
游击战以其灵活性和隐蔽性成为中国军队的主要战斗方式,是中国军队在抵抗日本侵略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游击战的策略包括分散、灵活、突袭以及敌后瓦解等,这些策略的运用有效地消耗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扰乱了其战略部署。
中国游击战的另一特点是积极发动民众参战。
中国军队以民兵为基础,积极组织民众参与抗战,形成了军民合作的有力力量。
这种游击战策略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中国军队的兵力,还加强了中国军队和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团结。
二、有限战线与以小搏大由于中国军队的资源有限,他们不得不采取以小搏大的战斗策略。
这种战斗策略侧重于运用有限的兵力和装备,以阻止和消耗日本军队的战斗力。
中国军队以资源有限为前提,运用奇袭和伏击等战术,有效地瓦解了日本军队的进攻。
在战场上,中国军队利用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发动小规模的战斗,避免与日本军队进行正面战斗。
这种以小搏大的战斗策略使中国军队能够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和灵活性,有效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并保护自身的安全。
三、扩大战场与联合抗战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扩大战场的战略,以将战争扩大到日本本土以外的地区。
中国军队联合其他抗日势力,扩大了抗日战争的规模和影响力。
例如,中国军队与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展开合作,共同对抗日本的侵略。
通过联合抗战,中国军队有效地分散了日本军队的力量,增加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能性。
四、防守为主与以慎重作战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防守为主的战斗策略。
鉴于中国军队资源相对有限,他们必须精打细算,确保能够有效地阻击日本军队的进攻。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击日军战术与战斗技能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击日军战术与战斗技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战斗技能和战术,对抗日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本文将论述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所采用的战术和战斗技能,以及它们对战局的影响。
一、流动战术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面临着战略上的劣势,因此采用了流动战术来对抗日军。
流动战术主要依靠机动性和灵活性,通过迅速转移位置来避免与日军正面交战。
中国军队利用地形的优势,进行游击战和游击战术,有效地限制了日军的活动范围,加大了对日军的打击力度。
二、地下抗战除了流动战术,中国军队还广泛采用了地下抗战的战术。
地下抗战是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民间力量秘密组织和进行抗击的战术。
中国军队和民众通过地下组织和地下抗战来秘密抵抗日军。
这种战术在战争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抗击日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游击战术游击战术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术之一。
中国军队通过发动游击战,对日军发起突然袭击,然后迅速转移战场,避免与日军过长时间的交战。
这种战术不仅能够有效地削弱日军的实力,还能够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士气。
四、地形利用地形利用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又一战斗技能。
中国有着复杂多样的地形,中国军队能够充分利用地形来设置陷阱,挖掘壕沟,建立防御工事等。
通过地形的利用,中国军队能够在战场上取得一定的优势,对日军形成有效的打击。
五、心理战术心理战术在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军队通过宣传和鼓舞士气来提高战斗力。
中国军队利用广播、传单等媒体,向士兵和民众传达抗日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不仅激发了士兵的战斗热情,也增强了民众的抵抗意志。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用了一系列的战斗技能和战术,通过流动战术、地下抗战、游击战术、地形利用和心理战术等手段,有效地抵御了日军的侵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这些战斗技能和战术不仅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机智和勇敢,也为中国抗击日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如何应对日军的进攻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如何应对日军的进攻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持续了长达8年的时间。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面临着来自日本侵略者的强大进攻。
为了有效地打击和抵御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采取了多种军事战术。
本文将详细讨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术,并探究其如何应对日军的进攻。
一、游击战争:动态应对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广泛采用了游击战争作为主要战术手段。
游击战争以机动灵活、分散作战和出其不意的袭击为特点,能够有效地削弱日军的优势力量。
中国军队利用地理优势,采取游击战术进行抵抗,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游击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战略灵活,战术多样。
中国军队通过设置伏击点、设下埋伏,以及利用山地、森林等隐蔽地形,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的游击战术。
这种灵活的战术使得日军无法有效预判中国军队的行动,同时打破了日军的战线,让他们在中国各个地方都感受到了压力。
二、有备无患:坚守防线,堡垒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还采取了坚守防线、实施堡垒抗战的战术。
这种战术是为了遏制日军的进攻,并保持地理优势。
中国军队在重要的战略节点上创造了被动的防御战略,并利用天然或人为的地域条件,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中国军队不仅坚守阵地,还通过设置掩体、壕沟和铁丝网等障碍物来增加日军进攻的难度。
日军在进攻中国军队所处的阵地时,常常遭到了顽强抵抗和重大伤亡。
这种堡垒抗战的战术使得日军在进攻中国军队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耗尽了日军的战斗力量。
三、出奇制胜:装备力量提升,歼灭敌军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通过提升装备力量,采取了出奇制胜的战术。
中国军队在装备方面大力投入,利用武器、战车等现代化装备来对抗日军。
中国军队尤其在战机、坦克和大炮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军队在战斗中利用现代化装备实施了有效的打击,给予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军队通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敌方的主力部队,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总结: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游击战争、坚守防线和出奇制胜等多种战术来应对日军的进攻。
地道打法:百团大战中红军的地道战术
地道打法:百团大战中红军的地道战术百团大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
红军在战争中采用了地道战术,成功地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爱用的战术之一,可以说是中国人民抗敌时期的一大奇迹。
本文将会对百团大战中红军的地道战术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这些战术的精髓之处。
地道战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精妙的战术,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术被成功地应用于作战中。
红军在百团大战中,采用了娴熟的地道战术,有效地破坏了日军的战略和战术计划。
首先,红军在选择地点上就非常用心。
红军很清楚,地道战术的核心是伏击。
因此,在选择地火点时,他们首先选择了对敌方有利的地形,比如陡峭的坡地、森林等等。
同样,他们也会注意到敌军的移动路线,以便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下手。
除了选择合适的地点,红军还要非常注重地道的隐藏。
他们选择了相对不易被发现的地方,比如靠近山坡、草丛和灌木等无人区域。
红军在地道工程上也有独到的手段。
他们不断变换出入口,使敌军无法探测他们的位置和行动。
此外,他们也会制造其它的干扰,如在地道附近发射枪炮声,增加敌方判断的困难。
同时,红军还特别注重做好准备工作。
在地道被完全掘成之前,红军就已经进行了准备工作。
包括安排药材、过滤水源、粮食等等的物资,以及针对敌军使用的武器、弹药储备的安排,这些都是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同时,红军也特别注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包括做好隐蔽、口风严密等等。
除此之外,红军还精通突袭战术的技巧。
在敌军行动的某个对他们有利的时刻,红军会选择集中火力突袭敌军。
在这个过程中,地道起到重要作用。
他们可以利用地道迅速出现在敌军背后,给敌军造成致命一击。
在突袭战斗中,红军的卫星部队已经按照预定的方案展开了行动,为红军提供适时援助。
引起长鸣的炸弹就可以使敌军处于混乱的状态,从而为红军进一步制造混乱提供了条件。
地道战术在红军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利用地道创造了良好的战略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战斗氛围。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时战术与战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时战术与战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一段历史,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采用了许多独特的战时战术与战法,为最终抵御日本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时战术与战法进行综述。
一、游击战争的运用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正规战机器,数量与装备都明显处于劣势。
因此,中国军队采取游击战争的战时战术成为重要选择。
游击战争主要通过机动、灵活和地形利用等方式,在日军占领区开展抵抗,并施加不间断的打击与骚扰。
中国军队通过采取分散、隐藏和突袭的战术,减少敌方集结兵力与装备的优势,有效削弱了日军在占领区的战斗能力。
二、歼灭战的实施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广泛运用歼灭战的战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将日军分割成许多孤立的击败小分队,然后逐个歼灭。
这种战术需要掌握优势兵力和地形,并具备精确的军事指挥能力。
中国军队通过运用合理的兵力配备、精确的情报掌握和灵活的指挥,成功地实施了多次歼灭战,有效破坏了日军的进攻计划与战斗能力。
三、要地防御的坚持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坚持对重要要地的防御,采取包围与固守的战时战术。
这种战术要求守备部队坚守阵地,在敌方进攻时迎头痛击,并及时补充兵员与物资。
这种战术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地形与工事,使敌方进攻受到最大的阻碍与损失。
中国军队通过坚持要地防御,保卫了许多战略要冲,有效地扩大了抗战的胜利规模。
四、运动战的运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广泛运用运动战的战术,通过机动、速度与灵活性,迅速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一个战场,以出其不意地打击日军。
这种战术要求军队有较高的机动能力,包括兵员的快速转移、合理的火力部署和顺畅的后勤保障等。
中国军队通过运用运动战,成功地消灭了多个日军的堡垒,有效打击了日军的攻势。
五、民兵抗敌的动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还积极发动民兵,组织地方武装抵抗日本侵略军。
这种战时战术在农村地区特别有效,可以减轻正规军的压力,阻碍日军在农村地区的扩张。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术指导与战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术指导与战法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斗争。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军队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研究改进的战术指导和战法,取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术指导与战法。
一、依托地形实施战术中国是一个地势复杂的国家,拥有山脉、河流等诸多地形地貌特点。
中国军队充分利用这些地形特点,灵活采取各种战术,提高了战斗力。
在山地作战中,中国军队善于通过设防、设置陷阱等方法,消耗日军体力和战力,从而取得实质上的优势。
在河流战役中,中国军队充分利用水域阻碍了日军的行动,采用岸上火力点火力网等手段,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进攻力量。
二、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结合的战术。
游击战作为一种非正规战争的形式,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
中国军队组建了各个游击区,通过游击队与正规军的配合,有效地围剿了日军,威胁了日军的后方,削弱了他们的补给线,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而在正规军方面,中国军队注重组织、训练和指导,通过改进战术,加强了正规军的作战能力。
三、灵活运用人民战争理论人民战争理论是毛泽东提出的,被广泛应用于抗日战争。
中国军队灵活运用人民战争理论,实施了以农民、工人、学生等各个社会阶层为基础的抗战组织,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民众的力量。
中国人民通过抗日团结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动了大规模的民众抗日斗争,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强大力量。
四、积极运用游击战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积极运用游击战术,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
中国军队通过建立抗日游击区,培养了大量的游击战队员,实施了有效的游击战术。
游击战以灵活、迅速、隐蔽为特点,中国军队通过游击战术打击了日军的要害部位,不断消耗日军的战斗力,为中国军队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机械化部队的运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逐渐引进和运用了机械化部队,增强了战斗力。
机械化部队的利用使中国军队具备了更大的机动性和火力优势,对日军构成了巨大威胁。
我们是怎样对付日军的“高效作战”的?(转帖)
我们是怎样对付日军的“高效作战”的?(转帖)1990年去肥探亲,与家父(姚天成)闲聊中,谈起抗日战争一些情况。
他谈了一些看法,过去少有听到,特摘记如下,供研究军史者参考。
(以下笔者简记为“Y”,家父简记为“姚”。
)Y:最近看到一些资料中,有人提出一个看法,说“抗战期间新四军就没有怎么与日军作战”,据你所知道的事实,是怎么一回事?姚:与八路军相比,新四军是三年敌后游击战争留下的小规模游击部队,装备也远远比不上八路军,像我们新四军四支队,装备在全军四个支队中算是好的了,但是也没有炮兵,甚至连重机枪也很少。
而日军的装备,则大大优于我军,所以,与日军作战规模相对小一点,应算是一种正常现象。
新四军与日军的第一仗,就是我们四支队打的蒋家河口战斗,袭击从巢湖乘坐两艘汽艇开来的60余人的日本守备部队,毙、伤日军40余人。
二支队粟裕指挥的苇岗战斗,也只是歼敌40余人。
都属于小规模战斗。
但是,如果因此就说“新四军没有怎么与日军作战”,显然就有点信口开河了。
自1938年到1939年,我们四支队与日军作战近百次,毙、伤日军千余,还抓了9个俘虏(听说平型关战斗我军甚至一个俘虏都未抓到),怎么能说“没怎么打”呢?这种看法,可能是出于目前流行的对我军的一种偏见吧?Y:据我们从书本上看到的资料,所形成的印象是:日军不仅在装备强于我军,而且他们还有一种非常顽固的“武士道精神”,所以与其作战相当困难,是不是这样?姚:我感到,现在年轻的一代理解历史,在许多方面都是受到的是解放后的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
在那里面,特别喜欢描述日本军人怎么善于肉搏战,怎么善于拼刺刀,似乎把日本人写得越厉害,就越可以突出我军的英勇善战。
这样写,固然艺术感染力会比较强,而以我个人的体会,日军的“武士道精神”顽固确实不假,但从军事斗争角度看,这还不真正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日军非常善于“高效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结束,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成为了我们神圣保家卫国的战争,可是,从史料的文字当中我们的的确确可以说是获得了胜利,可是,如果,更加一步挖掘抗战的话,那么,说我们中国人说掉抗战亦是可以的,至少抗战我们是打的一塌糊涂。
不错,本人是只不过是一介平民,可是,笔者虽然才疏学浅,但是,鄙人对抗战也是有一定自己的认解,对于如何打这场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笔者也有自己的想法,今天就大胆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一回。
打仗需要靠外交、经济、政治、军事多方面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对敌取得胜利,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亦是如此,下面,笔者将会从这些方面来谈谈本人领导抗战会怎么做,希望能够给诸君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一,外交手段。
热血青年或许进行抗战最不屑用的手段就是从外交的手段来对付敌人,认为有损我们中国天朝上国的威风,可是,不能忽略的是,世界在工业革命的洗礼之下,全世界都变为有机的整体,我们或多或少都要用外交的手段来制敌乃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更加“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是没有哪一个国家遭受侵略,会不使用外交手段,中国的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中国采取用外交手段所占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这两个党派皆是采取在国内争取抗战,在国外争取国外支持,只是,国共两党争取的国际支援的对象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以及方法不同,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国共两党都犯了牺牲国家主权得到外国人支持的外交错误。
不同误会,笔者之所以没有提及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正确使用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并非笔者想颠覆历史,或者全面否定国共两党成功在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实际原因乃是笔者觉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或者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对于国共两党做外交成功的一面,我们必须能够吸收的全部吸收,不能吸收的在改进、弥补和修改等做法,在这篇文章的后面,笔者会适当的提及。
1944年被苏联吞并的唐努乌梁海,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的外蒙古独立,抗战胜利依然没有被落入中国政府回归怀抱的钓鱼岛,1945日本无条件投降,被蒋介石放弃收复香港、澳门,以及20世纪40年代被美国主管的琉球……这些都是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或者抗战结束后比较近的一段时期能够代表中国政府的党派所做的外交失误,且至今为止,国共两党的这些外交失误说造成的后遗症还是有的。
当然了,国共两党在外交上也有胜利成功的一面,比如说向国联诉说控告日本侵略,争取英美法等国的支援,以及争取中国最大的邻居苏联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国共两党外交正确成功的一面,我们必须向国共两党学习,传承以及发扬光大。
是的,上述的这些国家没错也都是侵略过我们中国的国家,或者说以前、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面临的大敌,但是,客观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被工业革命改变全球面貌的世界,早就不是可以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投鞭断流的时代了,不管是谁愿意承认或者不愿意承认,外交争取国际支援来对付侵略者必备的手段,只是,方式和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好了,谈了这么多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外交成败上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本人就要谈谈如果我活在抗战时期,我会如何应用外交手段来对付日本侵略者,以及无数意欲隔岸观火、蠢蠢欲动、借刀杀人的外国人。
前面说了,我认为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那么,毫无疑问,我的外交手段也要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谈起,首先,通知国联日本侵略中国领土这一步骤我也是会做的,虽然,国联只不过是大国与大国之间操控的工具而已,绝无任何公义、正义、公平可言,可是,毕竟,从某些角度来说,国联亦能成为“伸张正义”的代名词,或说更加准确一点来说,国联能够拖住日本侵略者侵略我中华的步伐,所以,我觉得利用国联来拖住日本侵华的做法必须做的,只是,不应该把这方面投入太多太大的精力而已。
第二步我们中国应该告知我们中国周边的国家(在这里,既然题目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那么,我们的假想敌也就以日本为宗旨),告知他们中国被侵略的事实,希望他们能够表态,当然了,要是中国周边国家肯支持我们中国最好,要是不肯(中国倘若被侵略,我们周边国家应该会沉默或者隔岸观火为他们的表态为最大可能,甚至,还有可能会背后捅中国一刀),我们中国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是做好防备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周边国家,一方面要以各种各样“不丢人、不丢脸、不丢主权”的方式来劝说他们改变对中国的政策。
据我分析,一般来说,日本入侵中国,中国其他周边国家也参加对华作战的可能性极低,他们只不过是想在中国也捞点好处,做“龌龊小人”搞点“蝇头小利”等等,毕竟日本侵略中国,要是中国灭亡,势必会有唇亡齿寒中国邻近国家也遭殃的局面,外国人也不是傻子,这点,他们绝对想得到,冒然帮助日本侵略中国,灭亡中国绝对不是明智之举!还有,必须说明的一点,日本要是敢侵略中国,势必日本有较大的把握才能侵华,在抗战期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抗战结束,无数的中国人溃败至中国周边国家的国土,逃入外国的领土之内(抗战期间,中国人被日本军队击溃暂时退入苏联的人就很多成为典型),所以,我们中国人不宜在中国被日本侵略之后,去得罪中国周边的国家。
而且,我们中国人必须更加清醒认识到一点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现实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雪中送炭的人少之又少,锦上添花的人比比皆是”,这样,在外交方面来对付日本侵略者,我们应该采取“战时支援中国,改为战后限制日本”!晓得二战以后日本如何崛起的读者势必已经猜到我这个外交政策到底是有何用意,试想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付日本侵略者的外交手段皆是让外国人援助中国抗战为主,即使,到了抗日战争后期,具体有《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来明确限制日本将来的发展,可是,事实证明,国共两党还是以前一种外交方式为主,后一种外交方式为辅,结果,酿成了今天日本一步一步摆脱国际束缚,极有可能再一次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孙子兵法》有云:“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中国的孙武确实伟大,他说出的这段话绝对是至理名言,足以流芳百世,笔者相信日本侵华吞象之心昭然若揭,人人尽知,当然了,在和平年代中国周边国家未必愿意和中国合作,可是,战争年代,只要中国能够做到“中国倒霉”,中国周边国家也跟着倒霉的话,那么,中国周边国家不与中国合作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举一个例子来说,战争的危害不仅仅对交战双方都有影响,且对交战双方的交战国附近的国家同样也有影响,其中最简单能够让敌人想到的方面就是经济会倒退,波及他国乃至全世界,不过,反之可能很多人就忽略了,那就是,要是中国的经济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以及方方面面,这样,摒弃“战时支援中国”政策,使用“战后限制日本”政策也就迎刃而解了!读者看见这里以后,有人也许会说,民国的中国乃是处于积贫积弱的局面,中华民国绝对没有这个实力,中国根本没有能力做到“本国倒霉,其他国家也跟着倒霉”的地步,其实不然,只要中国做到“战时经济不被战争”影响,如此,中国使用“战后限制日本”的外交策略绝对是能够一呼百应,事半功倍!第二,经济手段。
聪明的读者当读完我采取的外交手段是不难推测出来,我认为抗战时时期所采取的外交手段必须有经济在支持方能奏效,可是,无法令人疏忽的是,战争对经济的伤害是巨大的,极有可能是到达一场战争就让敌我双方国家都回到一无所有的地步,而事实上,中日两国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都是面临一穷二白的国家。
本人认为在战争时期,政府应该废除纸币、钱币以及货币等一系列能够购买物事的象征品,国家内应该实现“以物换物”的状态才行,即使,是回到人类原始购买关系亦是必要的,咱们先说废除币种让正在遭受战争的国家到底是对是错,但是,在抗日战争历史上,中国政府使用钞票来控制经济,其结果造成通货膨胀,和敌日本进行了一场伪钞大战,其过程可谓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其结果可以用两败俱伤来形容,由鉴于此,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废除纸币,实行以物换物的经济策略呢!?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论物资比起日本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与多个国家有接壤的国家,在战争年代,采取“以物换物”的经济政策,势必影响中国周边国家的生活环境,以及生存环境,毫无夸张的说,不管用“以物换物”的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可是,起码能够让那些想随日本侵华也捞到好处亦想分一本羹的中国周边国家是感受到“今日无我,来日岂有你”的恐慌感!第三:政治手段。
民国的中国政治是混乱的,又是封建帝制,又是北洋军阀,又是独裁专制,又是边区政府,又是占山为王……偏偏民国的中国又找不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的道路,这样,中国政治学说已经到了“百家齐放”的地步,是的,中国如此政治学说之多的局面是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可是,其正面影响亦是有的,不可的低估,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让日本人只会“打中国天下,不懂得如何治理中国天下”该怎么做,这般的,日本人除了用“以华制华”“以地制地”造成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局面以外,剩下的日本人恐怕是连抗战结束他们都搞不懂如何用政治手段要如何治理沦陷区,和危害国统区和根据地!在民国有一个现象就是中国从1930年开始之后就有数量高达2000万的土匪,且黑道猖獗,可能从来就没有人想过利用土匪来镇压黑社会,即是“以匪制黑”的政治策略,可以大胆的一点来说,若中国使用这个创新的政治策略的话,那么,一定能够给抗日战争注入无数新的活力,应验了那句“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老话,并且,“以匪制黑”的政治策略其价值绝对高于中国战胜日本一两场大型会战战役效果!第四:军事手段。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采取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时间换取生命”的战略思想进行抗战,毛泽东则是以“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进行抗战,虽然,蒋介石毛泽东两个人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思想是有点不同,可是,全部隶属于消耗战的范围之内,消耗战是一种军事战略,交战国会以人力与物资使另一方的军事力量达到崩溃,进而赢得战争,此战略常伴随着巨大的伤亡与损失,并往往是物资量较多者得胜,没错,本人亦是认为要用消耗战来对付日本侵略者从而达到抗战的胜利,可是,不同的是,本人并不赞成以击毙击伤日本士兵为主的击溃战来与日寇周旋到底,而是应该采取“藏物资、抢物资、用物资、买卖物资”的方式游走于日本军队之间,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多在“物资”身上弄文章,即使有“宁可放过十个日本兵,亦不能放过一两物资”。
笔者会有这种如此对付日寇的军事思想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进行十四年的战斗,中国军队不管是用阵地战还是游击战全部统统不是日本军队的对手,原因虽然多种多样,可是,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士兵每消灭一个日本士兵都要付出多于好几个人的代价,如此,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物资”身上,以此来减少己方的伤亡?其次,《孙子兵法》又有云——“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