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第一节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一、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一)民主集中制的形成过程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贡献民主集中制思想最先产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的时候。
贯穿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最早的两个章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和《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之中,并在一些著作中作了重要论述。
列宁是正式提出“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并赋予它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的第一人。
他首先提出:“社会民主党地方性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同时又必须成立一个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
”1905年12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
1906年4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这一原则载入党章。
1920年7月,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一文中提到:“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明确规定了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根据列宁的提议,民主集中制原则被写进共产国际的章程,从此这一原则成为各国共产党普遍遵循的组织原则,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2.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发展一大通过的党纲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贯穿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二大(192207)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明确宣布: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中,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
1927年6月,受党的五大委托,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到“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
(1928年7月党的六大明确提出: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作出明确的规定,指出:“党的组织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与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与优势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密切相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全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探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框架的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
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体系,它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广泛的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并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根源于、服务于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必然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反映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更好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仅要实现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实现政治民主,还要实行经济民主、社会民主。
这是中国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民主意味着: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企业以及相关经济事务享有管理的权利。
恩格斯明确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根据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应当深入到经济领域,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只有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中拥有权利,其政治权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个人主义的名词解释
个人主义的名词解释一、概念定义个人主义是一种哲学和社会运动,强调个体独立、自由和平等的重要性。
它认为个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和目标,并且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强制。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个性和创造性,以及个人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它是一种强调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哲学思想,与集体主义相对立。
二、核心内容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自由: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认为每个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不受他人的干预和强制。
2.个人责任: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将其归咎于社会、家庭或其他个体。
个人应该独立思考、自主决策,而不是盲目跟从群体或权威。
3.个人价值: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尊严,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个人的成就和幸福应该是社会的最终目标,而不是追求集体利益或政治目标。
4.个人权利: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这些权利是不可侵犯的,也不受政府或其他个体的限制。
三、影响与应用个人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上,个人主义促进了自由民主制度的发展,强调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在经济上,个人主义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了个体的自由选择和竞争。
在文化上,个人主义促进了个性解放和创造力的发展,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
然而,个人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一些批评者认为个人主义会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因为它过度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忽视了集体的利益和责任。
另外,一些批评者认为个人主义会导致自私和利己主义,因为它过度强调个体的价值和利益,忽视了对他人的关注和帮助。
四、评价与反思对于个人主义的评价和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社会进步的动力: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它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创新,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观念。
个人主义激发了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工作心得:党内民主的实质与表现形式
工作心得:党内民主的实质与表现形式我们许多同志把党内民主简单地理解为民主方法、民主精神、民主作风等,这虽然不错,但没有把握党内民主的本质,全面认识、理解和把握党内民主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对进一步完善和坚持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民主的本意和实质是“人民的统治”或“主权在民”,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同时,它也是一项政治原则,是属于政治范畴的概念。
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即指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权力的国体或政治形式。
据此精神和原则,党内民主即全体党员在党内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活动及其制度规则;亦有定义认为,党内民主即全体党员按照党章规定的原则,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
因此,现在有些文件或文章将党内民主仅仅阐释为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严格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策,书记能让委员畅所欲言等,这些观点都很正确,但又都不够全面准确,主要是没有把握党内民主的实质。
党内民主的表现形式是党内民主实质内容的外在表现,也是其实质内容得以实现的途径。
根据民主政治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党内民主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亦即五大要素。
选举。
《党章》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第三章党的中央组织中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第十一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可以直接差额正式选举,也可以先差额预选再正式选举。
第四条第五款规定:党员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些规定表明:首先,选举既是民主程序,也是集权过程,它将民主与集中高度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其次,选举是领导者在领导集体中地位平等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领导集体执行少数服从多数决策原则、实施集体领导的制度保证;再次,选举必须真实反映和体现广大选举人意愿,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是:
1. 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和社会管理能力,形成全民参与、公平正义、遵循宪法法律和监督保证的基本原则;
2. 依法治国,树立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秩序;
3. 重视发展国家统一,促进统一发展的社会文明;
4. 尊重公民权利和义务,加强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相互制衡;
5. 注重建设新的社会关系,加强对社会各部门的关系的调节;
6. 发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7. 根据宪法和法律,坚持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民主部门管理制度
民主部门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管理制度在各个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就包括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制度。
民主管理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它能够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和良好运营。
因此,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1.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民主管理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感到自己能够参与到企业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 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民主管理制度能够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员工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的凝聚力。
3.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民主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的影响力。
4. 加强企业内部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能够让员工更好地监督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管理过程,通过员工的参与,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更加公正和合理。
三、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的原则1. 公开透明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员工有权利知情和参与相关的决策和管理事务。
2. 平等参与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应该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不分职务和地位,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
3. 民主协商在各项管理决策和管理事务上,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让员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更加合理和可行的决策。
4. 落实责任民主管理制度应该注重责任落实,每一个管理决策和管理行为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管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四、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1. 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企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民主决策流程和参与方式,确保决策的公正和合理。
2.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为了让员工更好地参与到民主管理制度中,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
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地实现了三个完美结合
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地实现了三个完美结合
虞崇胜
【期刊名称】《长江论坛》
【年(卷),期】2022()6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独特创造,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成果。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民主的一般特征,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
如果严格依据民主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只是在民主过程上全面超越了西方民主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民主的本质和内涵,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本质与民主形式、国体民主与政体民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三个方面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了民主的新型范式——中国范式,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中国特色和优势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总页数】6页(P5-9)
【作者】虞崇胜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1
【相关文献】
1.突出“五性”努力实现人大工作全过程人民民主
2.“三个坚持”打造地方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铜陵路径”
3.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实现机制研究
4.全过程
人民民主研究的三个基本议题:是什么、怎样定位、如何发展5.群众路线: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法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如何理解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指的是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发挥。
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指的是全党智慧、力量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需要明确,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民主集中制反映的是党内组织运作中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关系,属于组织原则;党内民主反映的是党内权力主体与权力授受关系,属于政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具体制度体现,但它并不包含党内民主的全部内容。
当然,二者也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为基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民主集中制的发展程度;离开了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就会失去组织制度的保证。
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关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的定位及其相关规定,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第一,坚持“四个服从”。
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这“四个服从”,既体现了民主,又体现了集中,是对党内政治生活秩序的总概括。
第二,坚持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关。
党的各级委员会由党的同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代表大会的监督。
选举是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三,坚持集体领导。
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凡属重大问题,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在党的领导制度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环节。
第四,善于发挥下级党组织的积极性。
《准则》规定,要“建立上级组织在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重要决策前征求下级组织意见的制度”,体现了党的上级组织要把对下级组织的领导和对下级组织的支持联系起来、统一起来的要求。
班组民主管理制度1
班组民主治理制度1、开展班组民主,使大家互相信任,互相协作,集中智慧,挖掘潜能,能充分发挥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的中央是为了完成或超指标完成企业总目标分解到班组的各项工作,它是班组发展的重要保证.2、班组民主治理小组设小组长和民主治理员,小组长由工会小组长兼任,民主治理员一般包括政治宣传员、经济核算员、资料员、平安检察员、生活治理员.3、班组民主原那么:个人服从班组,少数服从多数,班组服从公司和全局4、班组民主治理的日常活动,班长要成为民主集中制的表率, 胸怀全局,作风民主,不能独断专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从而做好团结协调工作.5、保证组员民主权利,拓展民主渠道,使班组内所有成员对班组各项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参考,增强对班长的监督.6、不能搞一言堂,班长一人说了算,班长只是班组中普通一员, 不能有特权.班组实行民主集中制,人人参与班组治理,并在工作中相互监督.不管谁出现问题,人人都有批评和提出考核的权利.7、建立有效机制,及时填写“合理化建议表〞,并对勇提合理化建议的组员给予鼓励,保证组织的意见及时反映到部门、公司,班长要充分听取组员的意见,集思广义,改良工作,通过开展班组民主,积极推动公司民主的开展.8、班组所有成员都要关心企业,具有高尚的主人翁意识.9、增强透明度,实现民主监督.10、要不定期开展谈心活动,谈心活动要做到“三要〞:一要以诚相见,平等待人;二要以情动人,关心他人;三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11、要不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家访活动做到“六必须〞:班员有病,住院时必访;组员闹情绪时必访;班员思想波动时必访;班员在局外发生问题时必访;家属长期有病必访;对后进班员必访.12、五大员既要在班长领导下,接受专业治理部门的指导,承当各自的治理任务,又要从事班组民主治理工作,把专业治理,民主管理两种职能集于一身.班组民主治理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由班长或三分之一以上组员提议,随时召开.13、班组民主治理会要有本班三分之二以上的组员出席方能召开,讨论决定的事项,要有班组全体组员过半数同意,才能生效.14、班组民主治理会的议题,与班长协商确定,每次会议内容不宜太多,应着重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15、班组民主治理会的主要内容:贯彻落实公司、煤矿职工代表大会决议中涉及本班组的有关事宜.讨论班组生产方案、责任制方案,提出落实的具体举措.对班内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听取组员意见做出决策.听取班长的工作报告,民主讲评班组工作.16、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民主评选,肯定成绩,找出缺乏; 表扬先进,鞭策落后;提出建议,交流思想;统一目标、思想和行动, 增强团结,建设和谐班组,打造高效团队.班组民主治理制度一、班组民主治理小组〔1〕班组民主治理小组是职工直接参加民主治理的根本形式,班级民主治理小组负责班组民主治理日常工作.〔2〕班组民主治理小组设小组长和民管员,小组长由工会小组长兼任,民主治理员一般包括政治宣传员、经济核算员、平安检察员、生活治理员、工具设备治理员.〔3〕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党小组长、团小组长、职工代表和班民主治理员,是班组治理的核心.〔4〕班组民主治理员实行直接选举.凡本班组享有政治权利的职工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班组民主治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那么.〔6〕班组民主治理工作接受本单位党支部和本单位分会的具体指导.二、班组民主治理小组根本任务1、组织职工学习政治时事,民主治理有关法规,经常开展民主治理宣传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班组两个文明建设.2、定期讨论和审查班组长的工作.3、审查本班组月度工作方案、工资的分配和对职工的奖惩意见.4、发动和组织职工围绕平安和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开展读书自学等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5、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讨论会.6、宣传贯彻煤矿、公司职代会精神,带着职工落实上级职代会所通过的各项决议.8、审查或修改班组各项治理制度.9、协商处理侵犯职工民主权益的事件.10、民主评议监督班组长的工作、思想作风.11、讨论决定本班组的集体福利事业.12、讨论分析生产和人身平安情况,发动职工制定防范举措.13、组织开展其它民主治理活动.三、班组民主治理制度1、班组民主治理员,由班组全体职工参加的民主治理会议选举产生. 每两年选举一次,连选连任.假设有缺员,及时补选.2、班组民主治理会每月召开一次,由工会小组长主持.民主治理、进行选举做出的决议,必须班组全体职工过半数通过.民主治理会在其职权范围内做出决定,未经民主治理会同意,任何人无权修改.3、民主治理会的决定和班组长的意见有分歧时,班组长应认真考虑班级与治理会意见,暂不能统一意见时,应先按班组长意见执行,然后由班组长和民主治理小组长分别向本队和矿民主治理会报告,通过协商统一意见.4、班组民主治理会议对本单位〔代表〕大会负责,执行大会决议, 决定.5、监督班组长行使权.四、民主治理小组成员责任1、民主治理小组组长责任〔1〕按时主持召开民主治理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以及有关专题性讨〔2〕负责民主治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和保管好民主治理台帐.〔3〕每月向队分会汇报一次班组民主治理工作情况,全年一次小结. 假设重大事情要及时请示汇报.〔4〕有关民主治理工作的设想,安排和情况,应主动与班组长、党小组长、团小组长协商.〔5〕准确掌握职工对民主治理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交流民主治理工作的新经验.〔6〕引导和发挥民主治理其他成员的作用,积极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建设,平安生产,质量治理和劳动竞赛等工作.〔7〕协助班组长组织职工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攻关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8〕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地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正确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政治宣传员责任〔1〕在班组正、副工班长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负责治理班组的政治思想、平安生产、综治路风等工作.〔2〕热爱政治工作,有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主动负责解决班组职工政治思想问题.〔3〕谦虚谨慎、顾全大局,班中做好表率工作,在群众中有较高〔4〕组织班组职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上级指示、规章、命令和业务技术,开展对照规章检查活动,采取有效举措,抓好班组思想治理工作.〔5〕有进取心,争先创优意识强,勤奋好学,工作扎实以及在班中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那么,又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充分发挥班组一班人的作用.〔6〕团结同志,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倾听群众意见, 关心班组职工生活,有针对性的开展家访谈心活动.〔7〕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和班组布置的临时性任务.3、经济核算员责任〔1〕全面负责班组职工的工时定额和班组的事务性工作.〔2〕负责本班组的月职工岗位达标、季度班组升级达标.〔3〕参加班组组织的“事故〞或“事故因素〞分析会,根据班组平安治理条款,搞好本班组职工的平安考核工作.〔4〕做好典型故障的收集和班组台帐检查工作,了解有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工班长汇报.〔5〕搞好本班组“职工小家〞的事务公开上墙工作,定期向班组职工公开其内容.〔6〕积极完成班组安排的临时任务.4、工具设备治理员责任〔1〕在班组正、副工班长的领导下,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条款、条例.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工具、材料的发放、保管工作.〔2〕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树立一切为现场效劳的好思想,保证班组生产的需要.〔3〕努力学习技术业务,熟练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及消耗情况,遇有损坏、消耗等情况及时向车间或本班工班长汇报.〔4〕班组的工具、材料配件按定置配备,做到堆放整洁,检修标记醒目不过期.〔5〕保护班组的工具、材料和不丧失,杜绝一切损公利私的行为,彻底帮助本班组消除一切事故隐患.〔6〕保证班组工具、材料及时更换或检修,以便适应现场的需求.〔7〕努力完成班组交给的临时性任务.5、技术质量平安员责任〔1〕在班组正、副工班长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本班组的平安教育,技术质量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班组职工技术质量档案,全面负责班组职工的平安教育治理工作.〔2〕负责制定班组年度和阶段平安生产目标,以及对班组贯彻执行上级平安生产的规章、命令,制度等催促工作.〔3〕协助正、副工班长开展好本班组的各项工作,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向上反映,并参加组织各类事故分析会.〔4〕根据方案组织班组职工落实岗位平安培训工作.做好班前讲平安、班后总结平安质量的过程.〔5〕认真做好现场调查、巡视工作、了解有关平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工班长汇报.〔6〕对班组每月的工程质量、作业过程、不平安因素、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及时纠正、指导、批评,不断提出整改举措和作业安全的建议.〔7〕做好班组职工的年度上岗、改职培训,青工上岗等技术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本班组的整体业务素质,增强标准化作业程序.〔8〕积极完成班组布置的临时性任务.6、生活治理员责任〔1〕在班组正、副工班长的领导下,认真执行本班组的各项规定,全面负责班组的日常生活及治理工作.〔2〕抓好本班组的置场文明工作,杜绝一切“脏、乱、差〞的行为.〔3〕认真搞好班组职工的洗澡、吃饭问题,果断制止铺张浪费,做到吃好吃饱而节约好思想.〔4〕做好班组的生活宣传制度,抓好班组的各种节日会餐工作, 一心把班组的生活提升到新的水准.〔5〕在班组的饮食方面,保证卫生、干净、质量不过期、不变味等.〔6〕在非常时期,抓好班组的“防疫、防病、防传染〞工作,杜绝班组职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各种疾病.(7)努力完成班组安排的各种临时性任务.合理化建议合理化建议采用通知单。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者:————————————————————————————————日期: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内容摘要:为了研究激励理论,对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究,发现可以通过运用激励、人本管理与激励相结合、员工培训与激励相结合、管理者用自身的行为和创新思维管理方式等从各方面调动、培养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每种激励方式都有一定的使用环境,不同的公司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激励措施.随着员工的素质越来越高,他们对公司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作为企业来说,首先必须满足员工合理的物质需要(基础动因),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很难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其次,需要提供给他们合适的工作,足够的权利、事业的责任和价值的认可,从而能够尽量避免“大材小用"、“小才大用”的情况.激励的过程直接涉及到员工的个人利益,激励直接影响到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激励的实质便是调动员工创造性和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激励的过程就是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和要求,从而使他们奋发努力工作去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需要,都有实现这种需要的内在的强大动力,这种动力会促使他去为实现自己的需求而努力工作。
关键词:激励人本管理企业文化每位员工都是一个企业创造财富最可贵的资源,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赢得信誉和客人满意的根本保证。
同时,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又是成本控制的执行者,是完成预算目标的创造者,是管理层最忠实的助手。
所以,有一支健康向上、积极努力的员工队伍,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可以雇用一个人到指定的工作岗位,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一个人的热情,买不到创造性,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去争取这些更重要的东西.”其实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积极争取用金钱所买不到的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便是如何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全面进步和员工的全面发展的最好诠释。
浅析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
浅析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
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能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起班集体的激励机制,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去做:一尊重和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是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
这种班级管理是让学生服从于“事”,顺应于“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
“听命”和“顺从”成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充分表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很难显现的,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也就成了空话。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众所周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
如新学期开始,我首先健全班委会,并组织学生制订班规,每个同学都参与,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集中制订出:“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主任课与科任课一个样”这两条班规。
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制订和落实班级工作计划,并由学生及时验收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填写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记录表。
民主的起源
民主的起源顿德双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阶段,其特点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并非是一种固化不变的模式。
如今欧美国家在全世界大肆鼓吹或推行自己的民主模式,把国际上所有与他相背的发展模式定性为劣等社会和流氓群体。
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假民主、真霸权。
也充分体现了欧美国家的战略短视和对自己制度模式的极度不自信。
一种好的社会模式,必将是可持续的,有强大开拓空间或能互补互通的。
欧美国家自身的民主模式不得不说是世界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和优越的模式之一。
从1776年美国独立,初步确立宪政体制以来,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848年的欧洲革命等,基本奠定了欧美的宪政民主之路,我们必须看到他们是在经历了上百年的探索与发展后才走到了今天相对辉煌的时期。
如果他们想要把这种经过长时间积累和改变得来的模式一下子强加给其它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国家和人民并让他们接受或适应是完全不可能的。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内只要是最动荡、最乱、最差、最贫穷落后的基本上都是在盲目借鉴或执行欧美所谓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或地区。
由于没有良好的历史文化底蕴作基础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欧美国家的民主模式正在逐步走向衰退,从他们自身的经济、政治、社会危机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民主模式已没有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活力,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系列新型的民主化道路,这些新型的民主模式也将改变未来世界。
如:中国!要谈民主,中国不仅是未来新型民主的导向,更是追根溯源为民主寻找基础支撑的历史根源所在。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中国的民本主义思想最早大致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56年)“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句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与有效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与有效性
人民民主是指由人民代表充分参与的、依靠人民的创造性与批判性的民主制度,其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三大特征。
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指的是人民参与民主的范围广泛,包括对民主决策的参与、对民主程序的监督、对民主结果的评价等。
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指的是人民参与民主的真实性,即人民参与民主不受压制,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有效性:人民民主的有效性指的是人民参与民主的有效性,即人民参与民主能够真正地影响民主决策和民主结果。
总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是构成人民民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人民民主真正起到作用的重要保障。
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
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可以对本文的主题进行简要概括和介绍。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方式: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是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环节。
作为民主的体现,民主集中制对于确保组织内部决策的科学、合理和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而选人用人则是实施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手段,能够保证组织中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
本篇文章将就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正确选人用人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旨在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民主集中制是指在组织和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同时又坚持集中领导和集体决策的制度安排。
它既保证了广大成员的意见被充分听取和尊重,又具有权威决策和有效执行的特点。
坚持民主集中制可以避免个人独断专行、权力集中和民主过程受阻等问题,并促进组织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尤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民主集中制可以更好地动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应对各类挑战。
选人用人是组织中的重要决策活动,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和成就。
正确地选人用人,即对组织成员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和选择,能够保证充实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工作团队。
选人用人应当注重选拔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优势,充分发掘和激发每个成员的潜力,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智慧。
同时,正确的选人用人还能够减少个人主观和不公的因素,提高组织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的深入论述和分析,本文旨在强调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
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实现组织内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只有正确选人用人,才能推动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创新。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分别详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以期为实践中的组织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本文所要呈现的内容,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文章的逻辑和连贯性。
《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意义《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约翰·杜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在教育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改革者中广受欢迎。
这本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教育变得更具民主性。
小学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本书对小学课堂教学有何意义。
1. 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是权威和知识的主要来源。
而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人只有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作为自己的独立思考者和学习者,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角。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担任指导和鼓励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寻找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强调了群体合作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社交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通过合作来建立关系、分享经验和互相支持。
《民主主义与教育》认为,群体合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在群体中发挥主动性,培养民主和合作的精神。
同时,老师也应该成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索和解决问题。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他们喜欢通过探索和实践来了解世界。
《民主主义与教育》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开放思路,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的活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
创造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是建立和创造新知识的关键因素。
《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倡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并强调通过创造和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例如,在小组合作中,通过角色扮演、拟定故事情节、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
公司民主管理制度
公司民主管理制度
是指在企业中实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
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主要特点包括:
1. 参与决策:员工有权利参与企业的决策过程,能够就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等重要事项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
2. 公开透明: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应该公开透明,任何员工都能了解和参与其中,避免信息不对称和权力滥用。
3. 平等公正:公司民主管理制度强调平等和公正,避免权力集中和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权力和福利的分配应该基于公平和正义原则。
4. 信息共享:公司应该提供充分的信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使员工能够全面了解公司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5. 员工参与:公司应该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包括员工代表会议、员工代表参与企业董事会等形式,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6. 评价和激励机制:公司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评价和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进行奖励和晋升,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7. 反馈机制:公司应该建立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机制,对员工的意见进行及时回应和处理,解决员工的困扰和问题。
通过实行公司民主管理制度,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公司内部的决策难题,减少员工的不满和离职率,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班级民主管理制度一、引言班级作为学校内部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其管理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就班级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二、背景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多为班主任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感。
而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的出现,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也能培养其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三、基本原则1. 平等原则:每个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2. 公开透明原则:班级事务应当公开透明,所有有关决策都应当及时向班级成员公布。
3. 民主决策原则:班级事务的决策应当充分征求班级成员的意见,通过民主投票等方式进行决策。
四、班级干部选拔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级干部选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班级民主管理制度中,班级干部不再是由班主任任命,而是通过一系列公正公开的程序进行选拔,如竞选演讲、班级民主评议等。
通过这种方式,班级干部能够得到班级成员的充分认可,更加负责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五、班级议事会班级议事会是班级民主管理制度中的核心机构,通过班级议事会的方式,班级成员可以平等地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决策和监督。
班级议事会的形式可以是定期召开的会议,也可以是线上平台上的讨论。
在班级议事会中,班级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对班级重要事务进行投票表决,以保障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六、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一方面它规范了班级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是班级民主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
在制定和修改班级规章制度时,班级议事会要广泛征求班级成员的意见,通过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最终版本。
七、班级活动的组织和评估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在班级民主管理制度下,班级活动的组织和评估应当充分考虑班级成员的需求和意愿,开展多样化且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对活动进行评估,及时改进和完善。
如何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发挥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19-09-28⼀直以来,困扰我最久的⼀个问题就是在语⽂课上如何充分发挥师⽣双⽅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新课标相关知识的学习,聆听了众多专家和名师的讲解,我对以往的教学进⾏了⼀番反思,发现了不少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以尝试按照所学成果重新思考解决办法。
⼀、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乐学要让学⽣乐学,必须使学⽣在⼀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为此,教师要善于调控⾃⼰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
教师⼀进课堂,必须时时处处站在学⽣的⾓度思考问题,与学⽣平等对话,⽤和蔼慈祥的⽬光覆盖全体学⽣,让他们感到⾃⼰是被⽼师重视的、关注的,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情感的迁移,从⽽使学⽣“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运⽤灵活的教学⽅法,让学⽣想学兴趣是⼼理活动的倾向,学⽣是学习的内在动⼒,有了兴趣,才能产⽣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
所以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语⽂课满堂灌、进⾏繁琐的课⽂分析等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索的语⽂学习⽅式。
教师应发挥⾃⼰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作⽤,给学⽣提供⾃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运⽤已知探求新知。
为此,在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教”更好地服务于“学”为⽬的,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尔基的《海燕》时,设计了⼀连串的活动,即:别出⼼裁的“画插图”,引⼈⼊胜的“猜谜语”,极富创意的“当翻译”,还有贴近⽣活的“⼝头作⽂”……这些活动将听、说、读、写融为⼀体,把学⽣的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的探究潜⼒充分挖掘出来。
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不断深⼊,使理解课⽂深刻含义、理解象征⼿法使这样复杂枯燥的教学任务变得简单⽽⼜充满了趣味,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探究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制宜、因⼈制宜、因需制宜,灵活运⽤教学⽅法,使学⽣常有新鲜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社会科学报/2002年/08月/08日/第006版/创造性的民主理查德 J.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阎勇译编者按:近日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理查德 伯恩斯坦应邀到上海进行访问讲学,在华师大等处作了专场演讲。
在沪期间的伯恩斯坦先生还特地作客本报,与本报总编及编辑进行了座谈,并为本报题词。
伯恩斯坦简介理查德 伯恩斯坦教授出生于1932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长期在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研究新校(New School for SocialRe search)任教,担任该校哲学系主任,并曾经担任著名的国际学术杂志Praxis International的两主编之一、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Eastern Division)主席。
伯恩斯坦教授以致力于沟通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而著名,与当代一些第一流哲学家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美国哲学家罗蒂等进行了几十年对话,是新法兰克福学派和美国新实用主义流派这两个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中最有活力的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出版了许多重要著作,代表作有实践与行动!(Prax is and Action)(1971),社会和政治理论的重构! (T 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and political Theo ry)(1976),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Be 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Science, Hermeneutics andPraxis)(1983),新星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伦理-政治视域!(The New Constellation:T he Ethical-Political Horizons of M oderni-ty/Postmodernity)(1991),这些著作已被译成多国文字。
20世纪50年代,也就是几乎半个世纪以前,当我还在撰写我关于约翰 杜威的学位论文时,我发现了他晚期的一篇短文,这篇短文我一直都非常喜欢。
我总是再三地重温这篇短文 ∀创造性的民主:我们面临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杜威以其特有的风格重提了一直作为他生活和学术研究之中心的民主这一主题,并且强调民主仍旧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任务。
对于杜威而言,民主决不仅仅是众多话题当中的一个,他所有的思想 无论其主题是教育、经验、美学、哲学、政治学、还是科学探究 都是来源或可归结到对于民主的思考。
那么,杜威所理解的民主,杜威眼中的民主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民主:一种生活方式杜威1939年的短文提供了一条基本的线索。
杜威把焦点放在了民主作为一个道德或伦理的理想,同时也作为在日常实践中加以具体化的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对于杜威而言,首先并不是一套制度、形式程序或法律担保。
这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它们都非常重要,都应该加以认真考虑,但如果没有对民主的精神气质的持久培养,它们就会成为空洞的、死亡的东西。
是民主的精神气质使它们获得了生命。
民主包含着这样一种反思的信念,即所有的人们,无论他们生活背景的多样和不同,如果他们被给予适当条件的话,他们一样有能力去从事合作,做出睿智的判断,相互协商和参与集体活动。
在民主的大部分历史中,政治思想家们,包括美利坚这个共和国的建立者们,对于民主都曾持有一种疑虑和谨慎的态度。
民众的统治常常被理解成是有着多变激情的暴民的统治。
我们可以谈一个民治、民享、民有的政府,但∀人民#并不包括所有的人们,它把奴隶、妇女和无财产者排除在外。
其实这种做法是出于一种真切的担忧,即担心一部分民众缺乏教育、稳定性和公共关怀这样一些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的素质而不能胜任民主。
然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每一个个人都有能力参与作为一个国家公民所必需参与的民主协商活动,但这始终是一种激进的观点。
杜威承认 他甚至坚持认为 这种态度反映的是一种信仰,但这并不是一种盲目的信仰,而是对于普通民众的能力的一种反思性的信仰。
罗伯特 维斯布鲁克(Robert Westbrook)把杜威的民主理想描绘为∀号召男人和女人们通过参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建立一个共同体,在其中每一个人均可获得充分实现其才智和能力所需的必要机会及资源#。
在公众及其问题!里,杜威也谈到了将大社会(the Great So-ciety)转换成大共同体(the GreatCommunity)的必要性。
杜威的∀大共同体#概念,指的是一个由诸多共同体组成的共同体。
我们可以把杜威看作一个∀有本土根基的世界主义者#。
他确实相信民主必须从本土开始,且总是强调社区的重要性。
他呼吁爱国主义,以及实现对所有人的有效民主的许诺。
但他从来不是狭隘的。
在他的民主理想中,一种普遍性的锋芒是显而易见的。
终其一生,他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地培养这一理想 从中国、日本到土耳其和俄国。
公共空间:民主的保证为了阐明杜威对选区、公众以及地方共同体的强调,我将诉诸另一个与杜威有着相当多的共识的思想家:汉娜 阿伦特(Hanna hArendt)。
阿伦特甚至比杜威更加认为,公共空间的创造是民主生活的精华。
她甚至将此与∀革命精神#密切地联系起来。
她相信,来自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的个人可以走到一起来,并在面对面讨论和共同行动的空间中创造她所说的∀公共的切切实实的自由#。
这才是革命精神的秘密财富,而我们正面临失去它的危险。
像杜威一样,她深感一旦人们不再进行共同的讨论和行动,公共自由就会消失,民主活动的灵魂就会遭受威胁。
她将这些公共空间比作∀自由的岛屿#,∀沙漠中的绿洲#,她在美利坚合众国、巴黎公社的建立中,在俄国革命后自发地产生的那些苏维埃(不过很快就被扑灭了)那里看到了这些公共空间的样本。
这种革命精神在1956年兴起的布达佩斯起义中,在早期民权运动中又一次地涌现。
尽管阿伦特认为这种公共空间的存在在现代社会受到了威胁,但她依旧(同杜威一样)相信,人类之为人类,正是由于他们的原创能力,他们的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包括创造新的公共空间。
阿伦特对liberty和freedom作了重要区分。
对她而言,liberty总意味着∀摆脱什么#的自由 摆脱生物上的必要性、摆脱贫困、摆脱暴政和全权主义。
但是,虽然lib-erty也许是公共自由之显现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它决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公共自由是与此很不相同的东西。
它要求公民们积极参与一个公共政治空间。
她认为,那种认为lib-erty一旦达到,公共自由就必然跟着到来的观点,是一种政治灾难。
这是一种幻想,我们无奈地一次又一次他痛苦地领受着这个教训。
前苏联强加的制度在1989年的崩溃证明了阿伦特的观点。
许多人认为,一旦摆脱了这种制度,民主就会蓬勃发展。
但过去十年的情况表明,为了民主实践方式的繁荣,我们还需要做多少事情。
杜威和阿伦特对∀古典自由主义#都抱有一言难尽的复杂态度。
并不是说他们是反自由主义者,并不是说他们贬低确定和保护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他们都高度评价十八世纪对普遍∀人权#的主张的意义,认为它是政治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但在20世纪,阿伦特论证说,最根本的是要保证享有权利的权利、保证人们归属于一个保护个人权利的政治体的权利。
而杜威则认为,自由主义尽管从源头上讲是一个倡导进行社会变革的激进学说,但已经衍变成为一个为现状进行辩护并粉饰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端的意识形态教条。
古典自由主义已不能充分保障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了。
(古典自由主义的)真正谬误在于,认为个人自然地被赋有权利、权力以及需求,而制度和法律需要做的只是消除它们对∀个人的自由禀赋#造成的障碍。
对于那些先前已经具备用来利用改变了的社会条件的智力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人们来说,障碍的去除并不具有对于个人的解放作用。
相反,它却听任所有其他人受那些地位优越的人们所造成的新的社会条件的支配。
那种认为只要同样的法律安排被平等地应用于所有人,人们就能平等地自由行动的观点 无论教育、资本控制、由财产制度决定对社会环境的控制方面有多么不同 已被事实证明为纯粹是一种谬论。
现实的、也就是有实际效果的权利和需要是互动的产物,并不存在于人性的原初的孤立的结构(无论是道德的还是心理的)中,因此,仅仅消除障碍是不够的。
后者仅能对因过去的历史事件而偶然分布的力量和能力起到解放的作用。
对许多人来说,这种∀摆脱#行动又常常是以悲剧性的方式发生作用的。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讲,唯一可能的结论是,要获得作为根据选择而行动之能力的自由,取决于社会安排上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变革。
创造:超越自身的力量我刚才一直在谈论杜威把民主看作是体现在日常实践中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以及这种民主观可以怎样用阿伦特关于公共空间(自由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变得切实可靠)的理解而得到补充和丰富。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杜威说的是创造性的民主。
∀创造性的#一词给我们对民主的理解增加了什么东西呢?我认为,杜威想要强调的有两点。
第一,他对民主的理解,既预设了有创造力的个人,又寄希望于有创造力的个人。
处于具体情境之中的创造性.是杜威思想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
民主的人格是灵活的、可错的、实验的、有想象力的人格。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杜威之所以那么强调教育在一个民主社会中的重要性的原因;没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个体就缺乏应对新情况的资源。
说到底,这种创造性包含了以下一些德性:从事实验的勇气、根据经验来改变意见的勇气。
它还要求一种对自己同胞的真正的尊重 一种并非仅仅是口头的表面上的,而是具体化到实践中去的尊重和坦率。
这些实践如果没有对创造性活动所要求的习惯、技能和脾性的悉心培养,就不能发生。
∀创造性#不是那种仅限于某特殊场合的东西,也不是限于特殊的审美领域的东西。
它能够 甚至应当 体现在所有人类经验和日常实践之中。
不过,说民主必须是创造性的还可以从一个更加激进的意义上来理解。
民主永远面临着创造自己和再创造自身的任务。
因为民主不可能预期我们面对的偶发事件和新情况。
一个有创造性的民主制度是一个总能面对新的意料之外的挑战的制度。
今天,在许多人所谓全球化的情况下,我们就看到了这一点。
我有时觉得,∀全球化#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却没有人完全明白的东西。
但对于我们现在所正在经历的事情,有一些公认的特征:我们正看到,各种各样的决策 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一方面无法受到处于特定领土的国家的公民的控制,另一方面却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意识到这些情况之可能发生的电子般速度,有时会令人不寒而栗。
一些观察家认为,我们正在见证民族国家的解体。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怎样确保新形成的全球体制是真正民主的,即它们会呼应被它们影响着的人们的愿望和需要。
很清楚,当一个人离开了地方共同体甚至民族国家的时候,他就不得不以新的方式考虑民主制度和决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