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有 综 合 职 业 能力 和全 面 素 质 的 、 直接 从 事 生 产 、 术 、 理 和 服 务第 一 方 法和 手 段 技 管 线 的应 用 型 、 能型 的高 级 实 用 人 才 。 此 , 负 这 一 类人 才 培 养 任 务 技 为 担 首 先应 根 据 人 才 培 养 规 格 和 模 式 . 订 教 学 计 划 , 合 近 年 来所 修 结 的 高 职教 育 , 须 切 实加 强 实 训 教 学 的 改革 和建 设 。我 们 必 需 树 立 崭 必
系 相 关 工 种 ,使 单 调 乏 味 的技 能训 练 溶入 到 一 个 个 有 趣 的 机 械 制 造
中。 在 老 师 的启 发 下 , 学们 设 计 制 作 了烟灰 缸 、 机 模 型 、 子 、 如 同 飞 钳 榔
5 探 索合 作 教 育 的模 式
把 单 一 的培 养 模 式 改 变成 灵 活 多 样 的 培 养模 式 。 作 教 育 特别 是 合 头 等 项 目。 这不 但 带 动 了 纯技 能 的学 习 . 时 激发 了 学生 设 计 制 作 中 同 通 要 考 虑 实 际 用途 及 相 应 功 能 的能 力 。 实 训课 教 学 中创 造 性思 维 的发 校 企 合 作是 一 种 将 校 内学 习 和企 业 工 作 相 结 合 的 一 种教 育 模 式 , 过 在 与 本 地 区 企业 联 合 建 立 实 习 基地 或 将 学 生 送 到 企 业 进 行 实践 锻 炼 , 目 挥 与 问 题 的解 决 、 识 的 获 得有 相 辅 相 成 的作 用 。 知 的是 为 了 加 强学 习 过 程 中 的 理论 与 实 践 的 联 系 . 高学 生解 决 实 际 问 提 2 建 立 理论 与 实 践 一体 化 教 学 题 的能 力 , 为学 生 广 泛 接 触 社会 , 累工 作 经 验 , 业 后 顺 利 就业 提 供 积 毕

《机械加工技术》项目课程校本开发实践研究

《机械加工技术》项目课程校本开发实践研究
2 6. 00
①课题 来 源 : 论 文为 江 苏 省 教 育科 学 “ 本 十一 五 ” 划课 题 《 职机 械 加 工技 术专 业项 目课 程 的 校 本研 究 课题 批 准 号 : / 0 9 0 / 5 ) 规 中 ( D 2 0 / 2 0 8
2 课 程 特 色
本课 程 以 “ 工学 结 合 ” 为原 则 , 面理 清 全 相应 职 业 岗位 的 工 作任 务 与工 作过 程 , 确定 典 型工 作 任务 ; 配合 典 型零 件 的 生产 工作 以 过程 为 主线 , 循 “ 、 、 合一 ” 遵 教 学 做 的行 动导 向教 学观 , 以学 生 为 主体 , 任 教 师 与兼 职 专实 学 合作 , 为学 生 提 高 职 业 化 的 教学 情 境 。 2 1 课程 建 设 与教科 研 相结 合 在 课 程 建 设 中 , 足 校 本研 究 , 实践 立 边 边 研 究 , 极 开 展 机 械 加 工 专业 理 实 一体 、 积 行 为 导 向 等 教 学 模 式 的 研 究 和 实 践 , 升 提 课程建 设内涵 。 2. 校 内实 习与 企业 实践 相 结合 2 本 课程 以 “ 工学结 合 ” 为原 则确 定典 型工 作任 务 , 以真 实 、 型 的工 作任 务 为载 体 , 典 以 配合 典 型零 件 的生 产 工 作过 程 为主 线 , 遵循 “ 、 、 ” - 的 行为 导 向教 学 观 , 任教 教 学 做 合 - - - 专 师与兼 职教 师共 同组 织 、 实施教 学 , 学校 和企 业 深度 合作 , 学生提 供职 业化 的教 学情境 。 为 2. 优秀 教材 与 自编 教 材相 结合 3 在 教 材 建 设 和 模 块 化 项 目建 设 中 , 使 用 了国 家 优 秀教 材 , 同时 结 合 我 校 设 备 、 师 资 、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 订 了 课 程 标 准 ,自 学 制 主 开 发 了 校 本 讲 义 。 新 的 课 程 体 系和 教 现 学 模 式 基 本 形 成 , 块 化 的 项 目已 基 本 确 模 立 。 循 边 研 究 、 实践 、 修 正 的 理 念 , 遵 边 边 不 断 对 课 程 进 行 修 订 和 完 善 。 过 本 课 程 的 通 学 习 , 生 完成 一 系列 的融 职 业 能 力 、 业 学 职 技 能 、 业 素 养 一 体 的 工作 任务 , 发 了学 职 激 习兴 趣 , 得 了 良 好 的 学 习 效 果 。 获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0 5 — 0 0 4 岗位需求 , 将专业能力 、 方法能力和社会 能力培养融入教学 内容之中,建立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体 现教育公平 、 先进 、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未来发 展建设 的核心 。 机械加工技术是我校机械类数控技术 、 机电 体化、 机械加工和焊接技术 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教学 使用范围上每年覆盖4 0 0 名中职学生。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 具有 实 践性 和应用 性 的特 征 ,在培养 规格 上具 有技 能性 和 技术性双层次。 但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 1 ) 课程学习 要求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接受障碍。 ( 2 ) 教学 内容 与就业岗位所需知识点、 能力点不对接 , 培养标准与用人标 准有 偏 差 。 ( 3 ) 受师资、 教学 条件 限制 , 教 学方 法 和模 式 脱离 学生认知实际 , 教学速度与学生认知掌握程度不 同步 。 教与 学难 以形成 良性循环 。( 4 ) 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 考核评价成员单一 , 考核评价没有社会化等因素的困扰 , 导 致学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和就业企业认可度一直不理 想 。面对这种状态 , 建立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 , 突出以就业 为导 向、 能力为本位 、 职业 岗位需求为主线 的教学模式 , 提 高教师能力 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0 1 2 年5 月 ,笔者主持 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 目 “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 同时被批准 立 项 为 朝 阳市 “ 十二五” 教 育科 学研 究 规 划 课 题 ( 课 题号 : J G 1 2 B P 1 3 ) 。现把课 题 研究 和实 践效果 情 况介 绍如下 。
2 01 4年 1 月 第 5期

机械加工教学改革的过程与问题分析

机械加工教学改革的过程与问题分析

从而 提 升 学生 对 机 械 加 工 实践 操 作 的理 解 尤其 是 和 掌 握 , 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械 加 工 教 学 的 改革 , 实 施 理 论 跟 实 践 相 结 其 实 践 教 学 的 教 学 设 施 严 重 不 足 , 合的教学模式 。 实 践 教 学 是 提 升 机 械加 工 校 内 的 实 训 基 地建 设 和 校 外 的 实 习 基地 建 2 . 3 构建 “ 双 师型 ”师 资队伍 , 提 升 机械 加 更是 缺 乏 , 这 些 将直 接影 响到 机 械加 工 工 技 术 专 业 师 资 力 量 专 业 教 育 质量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是 培 养 职 设 ,
在职 业技术 教学 中, 机 械 加 工 专 业 课 度 还 要 快 , 还要 猛 , 相 对 于 学 生 人 数 的 增 机械 加 工 相关 企 业 从 事 机 械加 工 相 关 的 岗 堂 理论 教 学 一 直 以 来 都是 难 学 且 枯 燥 乏 味 加 , 学校 教 学 设 施 的 建 设显 得 微 不 足 道 了 , 位, 接 触企 业 中的 实 际 工作 , 对 企 业 中各 个

I…

职 业技 术 研 究
Ch l n a Edu ca t 1 o n I n hO Ve rI OR Her al d
机 械 加 工教 学 改 革 的 过程 与 问林工 商学 院 吉林长春 1 3 0 0 6 2 )
摘 要: 机械加 工专业课 堂理论教 学一 直以来都是 难学且枯 燥乏味 的课程 , 在教 学中存在 着各 种问题 , 严重影响着机械加 工教 学效果 。 因 此, 本文从机械加 工教 学改革 中存 在的问题 出发 , 探讨机械 加工教 学改 革应该采取 的措施 。 关键词 : 机械加 工 教学改革 实践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G 4 2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1 2 ( a ) 一 0 1 8 9 -0 1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改革和实践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改革和实践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改革和实践1.课程设计主要内容通常,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三个阶段分段实施,学生经过60~90学时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后,由指导教师带领,深入合作进行为期数周的生产实习。

通过在生产现场的观察和学习,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机械零件的典型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加深。

学生经生产现场实习后,一般集中进行为期三周的课程设计,对所学习的理论、工厂的实践知识开展应用练习。

本课程设计一般围绕如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为学生提供零件图、设计要求,讲解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学生针对设计题目进行零件的结构分析和工艺设计,通过分析、讨论、计算,确定毛坯结构和尺寸,并设计完成该零件的工艺过程卡,编制详细的机械加工工序卡;针对所编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典型表面的加工工序进行专用夹具结构设计,通过方案分析,选取和设计定位元件、夹紧机构、导向元件、夹具体等关键部件,并设计出夹具装配图、若干典型零件图;学生完成设计报告,提交设计成果,然后根据每个人的设计内容、平时成绩,进行成绩的评定。

2.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1)“三多三少”问题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机械专业的知识综合运用并有机结合起来的训练过程,涉及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及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内容,应用知识较多,设计内容包括工艺规程制定、专用刀具、专用夹具设计等三方面内容,参加设计的学生人数较多。

同时,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信息资料的能力比较欠缺;为期3周的设计时间偏少,指导课程设计的教师人数较少。

(2)“三不”问题学生自主性不强。

首先,学生对课程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比较懈怠,造成前松后紧的学习局面;其次,设计初始阶段,不能从设计题目和任务中发现主要问题,不会把已学知识与需要设计的内容相结合,一味等待和依赖指导教师,甚至需要指导教师提出设计方案;再次,针对一些参考资料提供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不能进行合理选择,生搬硬套,导致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思路混乱,不能体现创造性。

对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对五年制高职《机械加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ij 4 jJ i}
。 。 ‘ 。 。 j ! 。。 。 i .
职业 研究 技术
对 五 年制 高职 机 械 加 工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研 究 与 实践
张 元成 葛江文 李 晓芳 闰其顺 ( 江苏省 连云港 工贸 高等职 业技 术学校 江苏连 云港 2 2 0 ) 2 0 0
授 太 多 , 实践 能 力 不 足 的现 象 。 们 要培 工 和 车 工 两 个 模 块 , 工 则 以 企 业 需 求 面 磨 、 、 而 我 钳 钳 钻等 机 加 工 零 件 , 进 课 堂 , 搬 让学 生 养 基 础 扎 实 、 识 面 宽 、 践 能 力 强 、 业 广 量 大 的 工具 钳 工 为主 , 工 则 以轴 、 加 对 照教 材 、 知 实 企 车 套 图纸 和 实 物 加 深理 解 。 课 堂教 使 需 要 的 机械 加 工 专 业 高 技 能 适 用 性 人 才 、 工 为 主 。 写 的 Ⅸ 械 加 工 》 材 以 项 目为 学 达 到 抽 象 的具 体 化 、 奥 的 浅显 化 、 编 机 教 深 枯燥
课 程 , 盖 了机 械 工 程 材料 、 属 毛 坯 的成 更 多 的 精 力 花 在 面 广 量 大 的 中 间 学 生 身 握 不 牢 固 , 实践 中 无 所适 从 , 所 应 用 。 涵 金 在 无 形 方 法 、 械 零 件 尺 寸 和 形 位 误 差 的 测 量 上 , 养 基 础 理 论 扎 实 , 手 能 力 强 , 业 解 决 上 述 问题 的 最 佳 途 径 就 是打 破 传 统 分 机 培 动 企 技 术 、 属 切 削 原理 与 刀具 、 属 切 削 机 床 需 要 的 高技 能 适 用 性 人 才 。 到 不 以 同一 隔 式教 学 模 式 , 施 新 的教 学 方 法 , 文化 金 金 做 实 使 专 实 及加 工 工 艺 、 械 制 造 工 艺规 程 的 制 订 、 机 机 模 式 要 求 学 生 ,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能 拥 有 自 使 课 专 业 化 , 业 课 技 能 化 , 习课 模 拟 化 ,

基于数字化制造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基于数字化制造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基于数字化制造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随着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探讨基于数字化制造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设备和技术的滞后,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和工作场所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单一,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操作性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需求;三是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问题,一些老师无法适应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二、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引入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过虚拟仿真、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机械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工艺进行模拟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引入数字化设计技术,让学生掌握CAD/CAM/CAE等设计软件,培养他们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能力。

可以通过数字化加工技术,让学生掌握数控机床、激光切割、3D打印等先进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提高他们的实际生产能力。

三、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在引入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一是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工作场所,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二是建立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能够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引入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指导。

《机械加工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加工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的应 用性 设 计 。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应 让 学 生 明 确 项 目任 教 务— —利 用 七 巧 板 设 计 书 橱 。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以 S l W ok 为 工 具 , oi rs d 在完 成 常 规七 巧 板 基础 版设 计 的基础 上 , 进行 带有 一定 创 意 的装 配设 计 , 并利
4 1 2 4
1 O 1 2 1 2 1 0


项 目教 学 的提 出
机 械加 工是 机 电专 业 一个 重 要 的方 向 , 涉及 到多 门课程 , 同课 程 有 不 同课 程 的特 点 。中 职 不 教 育专 业课 的课 时本 来 就 少 , 加 上 学 生 学 习 的 再
学生对七巧板图案 的兴趣 , 肯定学生在之前项 目
收 稿 日期 :0 10 —5 2 1 —42
基 金项 目 : 苏省职 业教 育教 学改 革研 究课题 ( YC 4 江 Z 9)
作 者简 介 : 文彬 (98 , , 苏泗 阳人 , 谢 17一)女 江 中学 一级教 师 。
49
21年第4 01 期
表 1 课程主要任务
课 时 为 主
任务
任务内容
以教师 以学生 备注
为 主
任务一 七巧板原理与趣谈
任 务 二 巧 板 的三 维 造 型 七




任务三 七巧板 的传统应用 任务四 七巧板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任 务五 七巧板在工程设计 中的应用 任 务六 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
眚鸟 技术 学报 l 取甚 净
学 生在 对项 目任务 理 解 的基 础 上 制定 计 划 , 教 师应 对计 划 的 合理 性 和 可 行 性进 行 审核 , 积 并 极 与学 生进 行交 流 , 以保证 项 目的顺 利 实施 。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内容包括金属切削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是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它涉及到多方
艺与夹具设计 、 金属切削机床 概论 、 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表面质量、 现代制造技术等。
基础部分的 目的是让学生 了解金属切削机 床的基本知识 , 掌握
面的因素。教学 方法、 教学内容 、 考试形式、 实验室建设 、 多媒 体教 学手段均在改革范围之内 ,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改革过程 。为了提 这 升学生的就业竞 争力 , 适应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的需要 , 这一 改革将会持久地进行下去。
3 强调理论 和实践相 结合 , 加强实践教 学环 节 , 重视学 生能
力的 培 养 教育制度的改革 ,使普通高校从精 英教 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
育, 这就给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带来很多难题 。而以往偏重理论知 识 的教学模式, 也将 困难重重 , 为提升学生 的就业竞争力 , 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 , 就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仅是对理论 知识 的验 证, 而且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 基本科研 能力 和创新 能力的重要环 节 。根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 的特点 , 应在生 产实 习的基础上 。 增设 课程设计 的实践环节。在课程实践环节 的教学 中, 可以先 安排学生
制造类专业必修 的一 门专业基础及专业 主干课程 , 它的主要任务是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制造技术 工作打好理论基 础 。 并使他们
受 到必要 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在制造类专业 知识及能力结
我校地处武夷山双世遗 的特殊地理位置 ,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前
沿知识讲座 , 对一些新知识 和新技术 , 过专题讲座形式 向学生传 通
个 概括的理解 , 拓宽见识 面。增加“ 新型新材料 刀具” “ 、成组技

技工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技工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技工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对先修课程的综合运用和强化巩固。

本文针对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设计的题目、设计的目标要求和设计模式几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教学教学改革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机械设计能力的实践环节。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材料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等知识独立完成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

这一环节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目前,设计题目普遍以齿轮减速器设计为主。

虽然减速器是比较典型的机械传动部件,但此设计过程涉及机械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可以全面检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类设计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可行的,但无论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看,其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技工院校而言,则不太合适。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1.改革设计题目,使题目具有专业针对性技工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的分工较细,且不同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所接触到的机械零部件不尽相同,所以尽管减速器比较典型,但大多数学生并不完全清楚其结构和作用,不能与专业工种挂钩,也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来调整设计题目。

这样,学生在设计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同时对自己所学工种的专业知识也有较好的巩固作用。

在设计题目的选择方面,笔者的做法是结合不同工种专业的特点进行设计。

如机械加工专业(包括数控加工),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有效的定位与夹紧,经常会碰到通用夹具不能使用的情况,此时需要针对该零件设计专门的夹具设备,所以机械加工专业(包括数控加工)的学生可以根据先修课程的知识,融合机械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等课程,按照制定的夹具流程完成一副夹具的设计。

“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机械加工方法与设备 ”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游震 洲
摘 要: 文章依据相关教 学改革研究项 目, 以高职教育培养 目 标、 教育理念、 育人模式和课程教 学要
求为指 南 , 对 高职机械 类专业“ 机 械加 工方 法与设备 ” 的课 程教 学进行 了以综合项 目为单元 的课程 内 容 体 系改革 , “ 传统讲 授 , 案例研 讨 , 媒 体 演 示”相 结合 的课 堂教 学方 法改革 , 以及 强化 职业 能力训 练
会商共答等。如在训镅 果 程 的难 工作角度之前提 出了 如下问题 : 同学们在实训车削外 圆时都遇到过加大进给 量, 刀具与工件就会强烈摩擦和碰撞 , 当减小进 给量时 ,
在内的多方面改革与实践。 为发挥讲授教学法优势 ,
运 用案 例等 多种 教学 手段 和多媒 体 技术 ,兼 顾 改革
的真 实项 目实作 改革与 实践 。
关键词 : 机械加 工 方法与设 备 ; 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 法
2 0 1 1 年9 月, 教育部《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 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等 职业 教育 的定 位进 一 步做 出 了明确 的规定 : “ 高等 职
这种现象就消失了。 这些都是学生实训中的亲身经历, 会
不约而同地陷人思考之中。 而后笔者继续提问: 这把外 圆
继承性 、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 提出并实践了“ 传统讲 授, 案例研讨 , 媒体演示” 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

车刀磨出的是小后角, 同样的后角, 小进给量不撞击工 件, 大进给量怎么就撞击工件了呢?经适当启发, 有学生
课 程教学 突 出实践性 的亮点 。
二、 课 堂教学方 法 改革与 实践

浅谈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教学

浅谈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教学

学 习理 论课 程 的 学 习积 极性 和 学 习效 果 ,机械 J J u 工 专 业 的 各 作 必 须做 好两 个 方面 , 一 方面 教 师 自身 必须 不断 学 习、不 断实
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 。通过参观认识实践、 演示、 动手和 践, 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学实践的重要意
核 i , i i 力与综合能力、 强调素质实践教育 的原则, 使学生具有 现代教育技术 , 改变传统的“ 定时定点” 的同步教学方式, 构建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 1 )』 J u 强 基础 知识 。主 要 通 过 实 验 系 列来 完 成 。为提 高

种 实 践 教学 的新 模 式 。 ( 3 ) 实践 师 资 队伍 建 设 。要做 好 实践 师 资队伍 建设 这项 工
改革 要抓 好 得 几 项 基 础 建 设 。
关键词 职 业教 育 机 械 实 践
中图 分 类 号 : G 7 1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 2 ) J J u 大 推进 “ 双证书” 教 育 的力 度 。机械 加 工 专 业“ 双 证
进入 2 l 世纪 , 特 别 是我 国』 J u 入 WT O以后, 随着 工 业 、 农
业、 国防 科学 技 术 的高速 发展 , 新 型 的产 业 结构 的 不断 涌玑 , 劳 书 ” 教 育 的主 要 思 想 是 : 立足 学 校 , 面 向社会 , 实现 培训 、 实训 与 动 力 市场 所 需 的技 术 型 、 复合 型 人才 的大 量 增 J J u , 这 样 对 我们 考 试 三 位 一 体 。 具 体 做法 是 : 理 论 教 学课 程 应 综 合 相应 工 种 的
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技术要求 , 学生不 应知部门, 实践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 的技能部分 , 自然达

关于机械设计教学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

关于机械设计教学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

8、课后要反思每一堂课都会有成功之处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节课的结束。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反思批注在教案的末尾或者边页处,在下一节课中加以纠正和补充。

经过不断的积累,就可以纠正教育教学中的失误和不足。

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总结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善于从经验教训中寻求自己的努力方向,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反思促进专业成长,反思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

上好一堂课,绝非泛泛一般纸上谈兵这么简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以上愚见,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张颖.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年期2期.[2]金宝库.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年11期.[3]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4]刘宏林.教学反思反思什么[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2年02期.[5]贺成良.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考[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08年15期.[6]陈立影.中学物理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作者简介:张龙飞,男,河南省卢氏县人。

2006年本科毕业后在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任教至今。

职称:中学二级。

在机械设计教学课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更重要还要让学生掌握该课程内容的实际模拟操作。

因为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本课程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内容有直观、感性、全面的认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和创新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机械设计教学课程设置的实践性训练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和课外创新设计等内容。

为了完成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目标,在机械设计教学中,需要有相应步骤来完成,其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如下几点:一、以设计实践为主线,制订机械设计课程设置计划方案任何理论性的教学,都离不了实践操作的执行,这样才会让学生在教中学以致用,对理论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沈 阳理工 大学应 用技 术学 院机械 与运 载分 院在专
业建 设和 实验 室建设 中, 以“ 应用 为本 , 学 以致 用 ” 的 办
式, 将所有训 练工种整合 为“ 工程训练 ” ,以传授 给学生
机 械工 程意识为主 , 学生必 须按 机械加工流程 跟进不 同 工种 。通 过工程训练 , 让学 生知 道为什么要进行该 项训 练, 如何 训练 , 训练什么 , 该项训 练 同 日后 的学 习和工作 有什 么关联 , 这样学生 才能有 目的而为之 。
“ 机械实验 中心” 将工程训练 、 工 程力学实验 教学融
人机械类专业 的实践教学体 系 , 形成 以机械工 程系统性
为特色的“ 三平 台+ 四模块 ” 实 践教学体 系。
( 一) 公共基础训 练平台
通过对 培养 方案 的调整 , 把 实践 环节 的比例增加到
该平 台主要包 括工程 ( 实践 ) 训练 中心 、 力 学实验室
三、 改革实验教学 内容

形成特色实践教学体 系
实践 教学体 系建设 关 系到实 验教 学改革 和实 验室
管理和建设 。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 院机械实验 中心

直非常重视 实践 教学体系 的建设 , 已经建立 了融合机
械设计 程的实践教学体 系 , 取得 了良好 的教学效 果和丰硕的实验教学成果 。
习 大纲 , 统 一安排 实习项 目, 这样 能保 证不论 哪一模 块 和专业 的学生在实 习期 间 , 所有 跟加工相关 的工种都会 看 到 和实 习到 。根 据 设 备 情 况 将 原 实 习 项 目分 为 5 组——车 、 钳、 铣磨、 数控线切割 、 热加 工 , 学生 来厂房后 可 以轮 流进行不 同工种 的实习 , 不会 出现不 同工种分布 不均 的现象 。

关于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探析

关于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探析

关于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探析摘要:现阶段,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所以,生产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机械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此点,本文对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机械教学生产实践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往往忽视了生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之大部分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影响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致使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投入。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难以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以机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改革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应当在机械理论教学中适当插入实践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机械类专业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首先,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融入机械认知实践环节。

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或拆装典型机械,包括差速系统、内燃机、制动系统、包装机械、牛头刨床、汽车转向系统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物操作相对应;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增加现场教学内容。

将原本在课堂上进行的有关零部件类型、结构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转移到实物或模型现场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在不增加教学设备投入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又有利于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提升理论教学效果;再次,在机械类专业教材中渗透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在每一章节的理论教学完毕之后,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来增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生产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

浅析中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中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e s 8@1 .m m9 6 6t 5 3o
教 学 与 学改革
曾凡志 ( 南省 涟源市工贸职 业 中等专业学校 湖

湖南涟源 4 70 ) 1 10
要: 该文从 实践教 学的必然性 、优 点以及如何 实现 实践教 学等 方面对机械加 工技 术应走进 实习实训车 间进行 了探 析 ,并
指 出这是职 业教 育教 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机械 加工技 术 ;教 学改革 ;实践教 学;实训 车间
1 走 进 实训 车 间是机 械 加 工 技术 课 程 学 习 的必 然 . 当前 ,受普通 高中以及家长们望子成 龙的观念影响 ,中等职 业学校的招生状况 日渐窘迫 ,各校间的竞争也 日趋激烈 ,生源质 量不断下降, 给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纵观各中职学校 , 在 专业课程教学中都普遍存在 这样一个问题 , 即课程 自身难度较大 , 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机械加工技术课程具有 “ 内容相 对抽象 ,与数学和物理联系紧密”等特点 ,而 中职学生普遍文化 基础较差, 缺乏必要 的数学、 物理基础和相应 的自主学习能力 , 特 别是对于其中的 “ 分流生”来讲 ,绝大部分学 生甚至完全没有基 础, 致使教学工作难上加难。的确 , 机械: -技术课程的抽象,  ̄ r n- 对 己仅 仅局 限于 本学 科 之 内的研 究是 远远 不够 的。 而且 学 生对 新鲜 事
物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 , 学习内容不断丰富 , 尤其是通过网络可 以 涉猎任何感兴趣 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 要不断加强学 习, 像海绵 样从各个方面吸取知识 , 特别是要注重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 密 切关注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 , 以防知识老化 , 这样不仅有 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造。 目前有些中职 学校采取了由 “ 理论教 师”教授理论知识 ,由 “ 实训教师”教授实训课程 的做 法,当然这样 的 “ 实训教师”都是 在企业中工作过的技师或工程 师。 这种教学方式的初衷是好的, 但 具体实施起来却给学生出了难题。 道理很简单, 对于 同一门课程来 入学成绩比较低 的学生来讲 ,确 实有相当难度 。但在当前mI技 说 , 每位 教 师都 有 自己 的思维 方式和 方 向 , 他们 对其 中知识 要点 的 术高度发展的今 天,并且处于专业和未来工作 的需要 ,他们却又 理 解 不 同 , 不说 如何 将 理论 与 实验 完 美地衔 接 起来 , 且 仅从 让学 生 不可避免地必须进行机械加工技术等相关课程 的学 习。因此,改 准确掌握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讲解 的课程知识上来说 , 就已经很难 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与探索 ,从感性教 实 现 了。 这 时 就 需要 能 将 教 师与 技 师 或工 程 师 这 两者 有 机 融合 的 学入手 , 让学生直观地认知学习内容 , 对于学生学 习兴趣的培养、 “ 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可见 ,在任何一 门课程教学 中,任课教师 实际动手能力 的培养 、 以及记忆的加 强都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是学生能否学好该课程的关键 因素之一。 2 走进实训 车间进行机械加工技术课程学习的优点 . 建 立与 教 学 配 套 的 实 习实训 车 间 。 中职 学校 实训 车 间 既是 从 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 中 事实训教学、教研及交流的重要场所 ,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 都碰到过这样 的情况 :对某些设备的功能或某种操作方法讲述 了 要基 地 。 为 达 到 良好 的 实训 效 果 ,中职 学 校 应该 建立 与 教学 配 套 多次 ,不如将 实物展现一下或对该操作方法演示一遍更容 易让学 的 实训 车 间。 生接受。比如在讲授 “ 轴类零件 的加工方法”这部分内容 时,尽 机 械 加 工 技 术课 程 需 要 学生 在 教 师 的指 导 下 ,人 人动 手 ,利 管都是最普遍 、最常用的 ,但对于没有见过 、没有用过的学生来 用设备、 工具等完成 实训内容 ,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这 说, 课堂上的理 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 , 学生很难有直观认识 , 很 里 “ 人 动 手” 人 ,就 需要 实训 车 间 具 备相 应 的规 模 。实验 设 备应 尽 难想象出真正 的零件是怎样 的。 即使给学生讲过 以后 ,他们见到 可 能地 达 到课 内学 生每 5~ 6人 配备 一 套 的水 平 ,否 则 ,不利 于 这些零件实物 ,仍不知该怎么识别和区分。若把这些内容放到实 学 生 在 有 限 的 实训 时 间 内掌握 实 训 内容 , 同时也 会 引 起教 学 秩 序 训车间里对照实物来讲解 ,让学生边听边识别 ,并操作 ,这样学 混乱 ,场面 失 控 ,造 成 安全 隐患 。 生就比较容 易识别和掌握该零件 的特性 ,同时也学会了使用 ,对 根据人才培养 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发展职业教 所 加 工 的零 件 留 下极 为 深刻 的印 象 。 育要面 向市场,以就业为导 向,以服务 为宗 旨,加快培养 大批中 动手、动脑 穿插进行 ,提高知识吸收率。 中职学生都 有偏爱 动手实践的特点 ,当教师在讲解完甚至还没讲解完知识要点 的时 等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的现代 候 ,学生 已 “ 跃跃欲试” 。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完全可以在实训车 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 间教学中,以生动的演示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 践 能 力 及 技 术应 用 能 力 的培 养 ,以 更好 地 适 应社 会 用 人单 位 的 需 进行 “ 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的教学中,先用 3 0分钟做观察性实 求,为 自身的就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 门及职业技术

机械加工教研活动(3篇)

机械加工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技术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为了提高机械加工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我校机械加工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主题为“提升机械加工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机械加工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 探讨机械加工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机械加工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2. 教学经验分享(1)资深教师经验分享: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

(2)青年教师教学研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 教学改革探讨(1)课程设置改革:探讨如何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校企合作交流邀请企业代表参加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 总结与展望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同时,对参与活动的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学改革取得进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校企合作取得成效:通过本次活动,企业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3篇)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机械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某高校机械专业为例,详细阐述其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使学生了解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热爱。

三、活动内容1. 实践教学课程(1)基础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2)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室实践(1)机械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实验,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数控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数控加工、CAD/CAM等课程的实践,提高数控编程和操作技能。

(3)机器人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机器人设计与控制、自动化技术等课程的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企业实习(1)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到机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生产环境,了解企业需求。

(2)开展企业导师制度,邀请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创新创业实践(1)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机械创新大赛,如“挑战杯”、“创青春”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开展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实施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2. 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实践教学资源。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与千 分 尺
使 用
1 . 相对测量的意义 2

学生在 实施 项 目的过 程 中 , 理 解 了极 限偏 差 的作用 , 明确 了 极 限偏 差 和标 准公差 的应用 ;
2 . 量块的正确使用 根据 图纸, 学 生能够使 用机械 比较仪 3 对 圆柱塞规进 机械 比较仪的正确使用
课程改 革
2 0 1 4 年 第3 期珂 : t 歪 疆
“ 机械 加工检测技术 ” 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钟 耀 光

要: “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是 中职数控 技 术应 用专业重要 的技能课 程之 一 , 也是相 关机械 类专业 的主干 专
业课程。根据工作 岗位分析及课程特点 , 从课程的项 目内容选取、 教 学场地优 化、 教 学实施过程 和教 学方法、 教 学评价等方 面, 阐述 了课 程的项 目化教 学改革过程 。 关键词 : 中职 ; 课程改革 ; 项 目教学 ; 机械加 工检 测技 术
技术领域和职业 岗位 的任职要求 , 并参考了相关 的职业 资 格 标 准 。通 过 对 职 业 岗位 行 动 领 域 工 作、 职业 行 动能 力 分 析 , 制 定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 _ 1 J
笔 者 在实施 教 学 的 过程 中 , 将 零 件 加 工 和 检 验 的
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项 目情境 , 并结合学生的实
学习与实训 , 要 求学 生能够 掌握 常用量具 的原 理及
使用方法, 能根据工程要求, 正确选用量具及测量方 法, 并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本文对该课 程的项 目 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的约占 1 0 %, 另有少量从事数控维修及产品销售等。 基 于 以上调 研 分 析 , 本 课 程 教学 内 容 的确 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黄学荣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5期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最为关注的核心,该文结合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实践,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42-02一、引言针对对接就业岗位需求,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建立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体现教育公平、先进、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未来发展建设的核心。

机械加工技术是我校机械类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和焊接技术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使用范围上每年覆盖400名中职学生。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具有技能性和技术性双层次。

但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1)课程学习要求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接受障碍。

(2)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所需知识点、能力点不对接,培养标准与用人标准有偏差。

(3)受师资、教学条件限制,教学方法和模式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速度与学生认知掌握程度不同步。

教与学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4)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评价成员单一,考核评价没有社会化等因素的困扰,导致学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和就业企业认可度一直不理想。

面对这种状态,建立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能力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5月,笔者主持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同时被批准立项为朝阳市“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号:JG12BP13)。

现把课题研究和实践效果情况介绍如下。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1.制定课程标准。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应以就业岗位需求标准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

为此,课题研究小组聘请行业专家、工程技术骨干到校参与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提供的行业标准、企业需求、就业岗位所需知识点和能力点,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该标准涵盖(1)师资标准。

(2)实践标准。

(3)教学实施标准。

(4)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标准。

(5)课程学习质量标准。

(6)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2.教学大纲、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以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活动、突出专业技能、突出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建设目标,根据培养规格、学生自身定位和发展价值取向构建和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采取模块式结构,分别设计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可结合自身需要选择和搭建学习模块。

这种课程结构虽然打破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但由于它是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的,因此保持了工作过程的连贯性,具有实用性、自主选择性、发作性和可评价性的典型特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

3.教学模式、方法设计。

职业教育是做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教学模式为载体,将培养规格、目标和方向融入其中,突出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先进教学模式并大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突破学习要求和实际认知之间的教学瓶颈。

4.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设计。

职业教育服务于就业企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应与行业标准、就业岗位技能标准方向一致。

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打破传统的以学校为唯一评价主体、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静态评价模式。

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动态评价模式,将行业标准、岗位技能标准纳入考核中,并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考核社会化。

5.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设计。

考核评价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模式,由学校、用工企业共同培养,第三方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认证,使人才培养、考核社会化。

考核评价机制由学校、就业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构成。

以行业标准、企业用工标准为依据,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评价为内容,所有考核都由学校牵头,会同就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完成。

在上述一系列的考核评价过程中,评价机构的每一成员都在考核现场,三者之间相互监督,严格把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质量。

由于本课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实施过程考核提供了条件。

6.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创新教学模式,引进和实施国内外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1)建设一体化、专业化的教学队伍。

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指导;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2)基于机床、多媒体设施构建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

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室、实习车间的双重功能。

使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课程教学网络软件、视频录像、课件、电子教案等,完成理论教学。

使用CA6140普通车床、X4050铣床、CKJ6140数控车床、XD40A数控铣床等机械加工设备,用于教师现场演示和学生实践教学。

在专业教室构建工作情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完成。

7.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包。

(1)专业教学包涵盖内容。

①行业标准。

②教学课件。

③多媒体视频。

④学生实践项目。

⑤理实一体化试卷。

⑥试题库。

⑦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软件。

该教学软件有三部分构成:学习辅导。

是整个教学软件的最基础部分,涵盖夹具、刀具等工装内容,和相应的样件加工、学习题库供学生在线答题、在线评价,并用文字和动画视频演示所有内容。

仿真操作。

仿真操作控制面板与教学实训机控制面板完全一致,克服重复教学的弊端。

根据加工制作中经常和出现几率较大的错误操作设计错误报警,以提醒学生足够重视。

设计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在线答题,在线评价。

实训操作。

给出实训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工艺与工装设计选择,在教师审核通过后加工制作并在线交卷、在线评价。

(2)以专业教学资源包为主,构建数字化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营造良好的交互学习、有问必答、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评价激励、统计反馈和优秀的学习资源环境。

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原则:①内容突出、结构合理。

面向全体学生,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针对不同培养目标,设计独特学习模块。

②具有开放性、交互性。

学生可随时上网在线学习、在线获得指导、进行自我评价,支持师生在线互动。

③更新速度快。

及时补充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学习内容。

(3)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

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将教学资源融合在课堂管理中。

实现网上教学、课堂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查找资料、备课、设置教学进度、布置作业、在线测试、答疑、双向沟通等良好功能。

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需求。

为教师提供数字式平台,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广阔的平台。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取得的实践成果1.课程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笔者以课题研究为内容撰写的研究报告《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个性化学习策略的探讨与实践研究》,参加2012年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评比,并获得一等奖(获奖号:GXH12101)。

2.课题研究实践表明,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载体、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手段的专业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

笔者以课题研究为内容,代表辽宁省参加2012年10月28日在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

3.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学生职业资格(车工、中级)考取通过率由改革前的70%提高到90%以上。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入岗位角色在时间上比改革前缩短一周并且产品加工合格率提高10%,获得北票市波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票理想机械工程公司、东电二公司等就业单位的好评。

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学生的评教问卷调查,教师评教成绩优秀率达到95%以上。

四、结语课题研究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卓有实效的,“教学做合一”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教学情境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认可度高,企业评价好,说明课程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1]明兴祖.高职机械类专业教改探索[J].职教论坛,2004,(3).[2]杨凤飞.任务驱动机制下的教学进程设计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8).[3]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314):47-49.[4]汤跃明,谢紫娟.浅议网络学习资源及其管理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4):12-14.[5]陶春明.web3.0及其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展望[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3):63-66.基金项目:朝阳职工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朝阳市“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JG12BP13)。

作者简介:黄学荣(1965-),男(蒙古族),辽宁北票人,工程硕士,高级讲师,机机电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机械加工技术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