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帮纵横谈12--遍地龙游成一帮

合集下载

龙游

龙游

中国历史上,把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连接而成的商业集团,称为商帮。

明清时期,中国大地上形成了晋、徽、陕、鲁、洞庭、龙游、宁波、江右、闽、粤十大商帮。

龙游商帮
龙游商帮是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经营珠宝业、垦拓业、造纸业和印书业等商业。

龙游商帮,实际上是包括常山、江山、开化等衢属各县的衢州府商人集团。

衢州地接浙江、江西、福建、安徽四省,号称四省通衢,水陆交通便利,是毗邻地区各种物资的集散地。

龙游商帮虽地处偏僻,却有着开放的心态,明清时期,许多商人将经营商业所赚得的资金用来购买土地或经营典当、借贷业,以求有稳定的收入,具有战略眼光的龙游商人则适时地将手头资金投入手工业生产和矿产开发等实业,使商业资本及时转化为产业资本,在全国各地发展了自己的事业。

所以当时民间有“钻天洞庭商,遍地龙游帮”之说。

明清十大商帮特征

明清十大商帮特征
明清十大商帮特征: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当代10大商帮分别是:
在历史上已负盛名的晋商和徽商;
日渐崛起的浙商、苏商、沪商、京商、粤商和闽商;
以及正悄然发展的鲁商、豫商。
另有当代5大商帮之说:
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
有关专家将“新商帮”鲜明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一罗列:
粤商做企业,重视个人理想的实现。
山东商人,一手拿着孙子兵法,一手拿着道德经,将经营企业看成“治国平天下”的一种形式。
苏商,重格物致志,强调均衡、集体、等级,笃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埋头做事,低调做人。
闽南商帮,流行“不当老板不算猛男”,人人会唱《爱拼才会赢》。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从古至今商业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在这段过程中商帮的形成对中国商业的文明金融业的诞生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我们。

你知道在古代具体有哪些商帮吗?梯子约读中提到十大商帮:具体是山西晋商、安徽徽州徽商、福建闽商(分闽南商帮和闽东商帮)、广东粤商(分潮汕商帮、广府民系)、山东鲁商、宁波商帮、陕西(秦商/关陕商人)、洞庭商帮、龙游商帮、江西赣商。

影响最深的四大商帮,分别是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四个商帮。

而这十大商帮能在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务必有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可以给现代企业带来一些借鉴与思考。

1.晋商:经营模式最为先进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

历史上,山西商人称为晋帮。

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山西商人曾稳稳地把自己放在全国民间钱财流通主宰的地位上,山西票号俨然成为清政府的“财政部”。

这种作为都是大手笔,与投机取巧的小打小闹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山西票号注重信息的捕捉与反馈,并视之为成功的关键。

山西人能够首创票号,他们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经商天赋无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山西票号堪称现代金融业的雏形。

提到晋商,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山西人的两个特点:一是山西人讲诚信,二是山西人会理财。

正是这些特点,才使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稳居全国商帮之首,称雄商界。

晋商在清王朝建立后,万里行贾,诚信经营,从贸易领域到金融领域,创造了诸多华夏第一,比如第一次集汇兑、放款、存款为一体,第一次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第一次推行股份制管理制度,第一次将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入管理活动之中,第一次将汉语密码应用于金融汇兑过程中。

尤其是票号管理上推出的“东掌和约制度”、“人身顶股制度”、“抽疲转快和制度”、“汇兑密押制度”、“花红准备制度”、“巡视监管制度”,目前我们还在继承沿用。

高一历史必修2_趣味拓展:中国历史十大商帮

高一历史必修2_趣味拓展:中国历史十大商帮

趣味拓展:中国历史十大商帮都说中国历史是一部漫长的封建史,重义轻利的儒家文化和农耕经济的主流使得市场经济之花迟迟难以萌发。

可事实上,人类社会一直就未曾离开过商人的活动。

据考证,商人(或商业)的商,最初是个原始部落的名字,其部落位于今河南省商丘的南部地区,其部落始祖名叫契。

因契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

契的第十代孙名叫王亥(公元前16世纪)。

王亥从事牧业而擅长经商。

他的第四代孙子汤灭了夏(公元前1551年),又迁都于殷,故商又称殷,而商人仍自称为商。

后来,周灭殷以后,周公(姬旦)告诉殷的遗民,要求他们继续经商。

而殷商之人善于经商,周朝人便将从事这种行业的人称为商人。

而历史上的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

在明清之际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

【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福建商帮、潮汕商帮,广义包括台湾、新加坡等闽语民系)、洞庭商帮、广东商帮(广府、客家)、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

其中晋商、徽商、潮商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

【商帮创富秘诀】1.晋商学而优则贾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

历史上,山西商人称为晋帮。

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晋商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真正崛起于明代(1368-1398年),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1851-1874)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并形成山西北号(票号)南庄(钱庄)两大晋商劲旅。

晋商规模如此之大,延绵时间如此之长,经商领域如此之广,靠的是什么?晋帮有自己的经商秘诀:一方面以地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凝聚本帮商人的向心力;用传统道德规范经商的行为;寻求政治上的靠山,庇护本帮的经商活动。

亦贾亦儒1

亦贾亦儒1
第六课 亦贾亦儒 从龙游商帮悟经商之道
一、探寻民居古迹
• 在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谚语:“钻天洞庭 遍地徽”、“遍地龙游商”。
猜一猜:龙游商人遍布全国并雄踞商界的原因?
交通方便 物产丰富 头脑活络,善于经商 社会中抑商践商思潮已有消退 …….
猜一猜,龙游商人经商的行业?
三、感悟经营之道
儒商的经营之道对当今浙商有什么 启示作用?
从武林门的三把火看温州商人的成长史
耻辱之火
1987年8月8日 雪耻之火 1999年8月8日
诚信之火 2007年8月8日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十年以后,在中国这个土 地上,我们不希望看到大企业 和小企业的区别,只希望看到 的是诚信经营的企业。” 在阿里巴巴十周年,马云 用诚信总结了十年历程,再以 诚信开启了新商业文明梦想。
作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藏书:
小组合作活动二
• 阅读故事 讨论: 从童佩身上可以看出儒商精神包含了哪些 内涵?(提示:从商人自身的人格和商业 经营管理伦理两个方面考虑)
儒商精神内涵:
• 1、商人自身的人格
勤奋好学、好善乐施、节俭、信守承诺、 热心社会公益等
• 2、商业经营管理伦理
仁者爱人的人本经商思想 诚信的经商行为准则 以义取利的商业道德 “儒商”的含义通常是指把“儒”的伦理与“商”的职业相结合 的商人。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 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
想一想:这两张照片说明了什么?
看到了这两幅照片,小明悟出了什么?
孔子像
财神像
龙游商帮
地位
名称的由来 兴盛时期 主要经营范围 商人特点 代表人物

洞庭商帮

洞庭商帮

洞庭发迹史( 洞庭发迹史(一)
早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一1085)洞庭山人的从商活动,就已开始, 但真正成为一个商人集团,是到明中叶以后东山大商人王惟贞,是王彦 祥第三子。其一脉后来出了一个历明宪、孝、武三朝,官至内阁大学士 的山中宰相王鏊。就是这个山中宰相的祖辈,深谙积著之术,善于理财, 从而打下了王氏家业的基础 王氏稍后,有翁笾。 翁篷,字文夫,号少山。世居东山。明代时,翁笾客于“百货之凑, 河济海岱间一都会”的清源,招徕四方商贾,南北转毂,四处贩运。数 年经营,名声渐响,以至“闻其名,非翁少山布勿衣勿被”。一个贩布 的商人,名声大到不是他的布,人们就不买来做衣做被的地步,足可见 他商业上的成功。 这成功的背后,当然就是财源滚滚了——海内当时称他为“翁百万”。 翁百万去世后.嘉靖时的苏州状元、万历时入阁为大学士、后位居首辅的 苏州人申时行为之作传。这样的朝廷名宦权臣竟为他这个商人作传,由 此亦可见他当时的名声与影响了。与“翁百万”同时的还有一个许氏许 冲宇,也是一个善于治产居积的大商人。当时东山有“言富者,必首称 翁、许”之言。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昔日的翁百万,谢世以后,家产云散水流。后 代人最后竟把他的墓上之物都弄下来卖了。东山那座建于近代的
雕刻大楼,在它的花园大门边墙上,镶嵌着一块圆形的砖雕。
洞庭发迹史( 洞庭发迹史(二)
砖雕上雕刻着一条造型颇为生动的云中之龙.一副祥瑞的样子。这 块叫做“停云陇”的砖雕,乃是翁百万的墓上之物。昔日负责造 雕刻楼的的东山富户金植之,有人欺他家是个没什么根基的暴发 户,于是将这块墓上之物买来送他,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金氏 孤陋寡闻,将不该用于宅院的坟墓之物,嵌于花园边墙,在这名 冠江南的雕花楼旁贻人之一笑柄矣!然而,翁氏后裔衰落潦倒到将 乃祖墓茔之物取下出售的地步,却也使人感慨良多。 翁许赀雄,席氏继兴。 明代的席氏左右源为后世打下经商基业,到了清代康熙南巡、 巡幸东山时,席氏家族的席启寓已是以地方绅士代表的身份迎驾, 充分地去沐浴皇恩了。不仅如此,更使席家感到皇恩浩荡、光宗 耀祖的是,皇上驾临东山竟是驻跸于他们席家的东园呢! 家族的经商灵魂,始终萦绕在东西山的一代代人的心中。19 世纪后半叶太平天国攻占南京、苏州等地,江南震荡,东西山人 顿失经济的地盘和依托,于是群趋沪江。自是时起至20世纪前半 叶,由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国内的其它商帮大多衰落,而 洞庭商帮却在上海滩上实现了它的近代转型—纷纷占据外国洋行 和银行买办的职位。

中国商帮纵横谈7--成功转型的宁波商帮

中国商帮纵横谈7--成功转型的宁波商帮

成功转型的宁波商帮宁波商帮指明清时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的商人所形成的商业团体。

在十大商帮中,宁波商帮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最晚的。

但当清亡之后,九大商帮纷纷衰亡时,只有宁波商帮成功实现了转型,由封建商人转变为现代企业家,在中国近代史上称雄商界,至今仍活跃于商界。

孙中山先生曾赞誉说:“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宁波商帮形成得晚,但他们的经商历史相当悠久。

早在秦代之前,这里已有相当发达的盐和鱼的集市贸易,所以秦时宁波称,者即“贸邑”两字的合写,“以海人持货贸易于此故名”。

两晋南北朝时期,宁波商人已到过青州、徐州,唐宋时期商船已到海外。

明代实行海禁之后,宁波也出现了走私、海盗团体,许栋、汪直等海盗集团就在这一带活动。

嘉靖年间,海盗集团受到沉重打击,宁波商人转向国内贸易。

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宁波药材商人在北京设立“鄞县会馆”,这被作为宁波商帮形成的标志。

稍晚,又成立“浙慈会馆”。

这时,宁波商人主要活跃于北京,经营药材与成衣业。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之后,宁波商帮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宁波被定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在宁波、定海设立浙海关,英国、日本等国的船来宁波,宁波商船也去往南洋等地。

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的埠际贩运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道光初年,每年来自山东、辽宁的船有600多艘,福建、台湾来的船有500多艘,广东来的船20多艘,加上上海及其他各地的船就更多了。

宁波商人也自造大船,从事贸易。

嘉庆九年(1804年),仅在上海,镇海的宁波船就有400多艘,来往于天津、营口等地。

这种埠际贸易是宁波商帮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

宁波商人在北京、天津、营口、常熟、上海、汉口等地都有相当大的发展。

北京著名的同仁堂就是宁波商人乐梧冈在康熙八年(1702年)所建,高阳小说中经常提到的四家钱庄“四大恒”也是宁波人所建。

龙游商帮:西部开发的先驱

龙游商帮:西部开发的先驱

龙游商帮:西部开发的先驱作者:杨涌泉来源:《现代国企研究》2012年第08期龙游商帮不辞万里,“进军”大西南,开发滇省黔疆,采用雇佣制的方式经营边陲的屯垦业,这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一大创造。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群从浙西山区走出来的商人,他们的兴起,可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存在,既无官府支持,又无强大的宗族势力作后盾,但他们却能在强手如林的各大商帮中崛起,自立于十大商帮之林,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这个创造奇迹的商帮便是龙游商帮。

在明清中国十大商帮中,龙游是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

龙游商帮虽以龙游命名,但并非单指龙游一县的商人,而是指当时浙江衢州府所属龙游、常山、西安(今衢县)、开化和江山五县的商人。

中国较早的文化商人龙游商帮是一个综合性商帮,其经营的行业不仅多而且杂,触角几乎伸到各个行业、尤其在纸业、书业、珠宝业等这些其他商帮涉及不多的行业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龙游造纸的历史十分悠久,造纸在龙游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纸是龙游商帮最重要的外销商品。

明代学者、浙江右参政陆容的《菽园杂志》中说:“衢之常山、开化等县人,以造纸为业”。

还说“浙之衢州,民以抄纸为业,每岁官纸之供”。

当时龙游有一个叫林巨伦的纸商,以纸槽为业,积资达数万,可以说是纸商中的佼佼者。

龙游修建通驷桥,他一次就捐银一万多两,足见其经营规模不小。

据统计,仅光绪年间,龙游县共有纸店近20家,分布在溪口、驿前、湖镇和茅头等地。

除纸业外,龙游商人还精于文化传播,是当时国内著名的书商群体。

如龙游激水乡人童珮,就是一位亦儒亦贾的书商。

童珮年少时家贫,随其父为书贾,往来于吴越间。

商旅途中,童珮常常手持诗书,端坐于船间,日夜苦读不辍。

龙游商帮中有不少商人或以刻书为业,或专门开设书店经营书业。

龙游望族余氏在江苏娄县开设有书肆,高薪延聘学者为其校刊,凡看到质量高者,边校刊,边买卖。

史书记载,余氏所开书肆在清初因其“所刊读本四书字画无伪,远近购买”。

中国早期的“书商”,当属龙游商帮无疑。

龙游商帮(稳中求进,守本经营)

龙游商帮(稳中求进,守本经营)

龙游商帮(稳中求进,守本经营)作者:来源:《商业文化》2014年第12期龙游商人(浙西一带)的经营之道是“稳中求进,日积月累”,他们在经营时抱着很谨慎的态度,不求一夜暴富,只求细水长流,所以,龙游商人中很少有大富大贵之人,也很少有倾家荡产之人。

龙游商帮的崛起,是整体的、缓慢的、必然的崛起。

1、为商之道,仁信为本,商战取胜,理性至上。

2、一招鲜,吃遍天。

3、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4、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欢乐。

5、思路决定出路,一切都是人为。

6、多看则清,多听则明,多思则准,多干则成。

7、不摸行情休开店。

8、裁衣先量体,经商先摸底。

9、常去同行看,生意不清淡。

10、贵中看贱,贱中看贵。

11、先卖出手,后卖入手。

12、丰年纸马铺,歉年粮食行。

13、快马赶不上青菜行。

14、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15、兵以快胜,商以奇赢。

16、逆境看顺境,顺境看逆境。

顺逆都来看,经商风险小。

17、贫贱末寻亲,富贵莫露财。

18、以诚招客,凭信取利。

19、饥寒生于大厦,饱暖多在草莽。

20、千间房子万顷地,就怕没有好子弟。

21、道由天定,事在人为。

介绍在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十大商帮中最活跃的是洞庭商、徽商和龙游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遍地龙游商”。

这反映洞庭商人、徽州商人、龙游商人遍布全国并雄踞商界的事实。

龙游历史上为姑篾文化发祥地,更是“入闽要道”、“金衢处徽之冲”,为古代重要盐道饷道,“通浙孔道,馈饷之所必系”之地,又是浙皖闽赣4省交通枢纽。

明人徐复初说:“邑(龙游)当孔道,舟车所至,商货所通,纷总填溢。

”龙游人农耕之外,借交通之便,经商乃成谋生重要手段,加之龙游社会上素不贱商,头脑活络之人多选经商之路。

龙游有丰富的资源,这也为他们经商提供了物质条件"。

龙游多山林竹木和茶漆粮油等,这些土特产品成为龙游商最重要的外贸商品。

当时的龙游商帮,以龙游商人为主体,涵盖了周围衢州诸县的商家"。

龙游商帮影响下的龙游古建筑

龙游商帮影响下的龙游古建筑
龙 游 商 帮 影 响 下 的龙 游 古 建 筑
} { r | s 纫r c 8 秘 e e c , £ D g D 张C o m me r c i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霍 庆 卒 虿 Hu o Qi n g f u
KeyW or ds:L o n g y o u Co m e r c i a l Or g a n i z a t i o n s ; Hi s t o r i c Bu i l d ng; i Ar t ; Te c h no l o g y
1 游 商 帮 日 既述 龙 游 历 史 悠 久 ,明 清 时 期 “ 龙 游 帮 ”与 “ 晋 商 ”、“ 徽 商 ”齐 名 , 被 唇 ^ 称 作 为中国十 大商 帮。 虽然 “ 龙 游 帮 ”不 像 晚 清 的 “ 微震 ’ 代 表 胡雪岩 那样流 传干。 古, 也艘_ 有近 现代 的 “ 宁 波 帮 ”船 王 董 浩 云 、 包 玉 刚等 代 表 性 人物 , 但 也 涌 现 出 了一 大 批 杰 出 的 商 界 领 袖 ,成 为 当 时 龙 游 商 帮 的 典 型代 表 。 这 里 要 说 明的 —点 是 “ 龙 游 商 帮 ”并 不 是 指 的 是 龙 游 ^的 商 帮 ’ “ 因 其 中 以 龙 游 商 人 最 多,经 商 手 段 最 为 高 明, 活 动 范 围 最 积 累 资 金 最 多, 故冠以 ‘ 龙 游商帮’ 之 名。 ”当 年 鼎 盛 时 期 ,享 有 ‘ ‘ 遍地
o v e r al l s i t u a t i o n s o f t h e b ui l d i n g of me mo i r a l t e mp l e s , p u b l i c b u i l d ng i s a n d e t c . b y L o n g y o u c o mme r c i a l o r g ni a z a t i o n s a t f e r he t i r i r s e . T a ki n g a t y p i c a l b u i l d ng i a s n a e x a mp l e o f L o n g y o u nc a i e n t b ui l d i n g s i n he t mu l t i c u l t u r a l l o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中国商帮纵横谈12--遍地龙游成一帮

中国商帮纵横谈12--遍地龙游成一帮

遍地龙游成一帮地处浙江金衢盆地的龙游,早在商周时已建立与越国齐名的姑蔑古国。

秦时设太末县,唐贞观年间改为龙丘县,五代吴越国时改为龙游,是浙江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

龙游山水秀丽,物产丰富,且交通发达,有“八省通衢”、“西通五越,东达两京”之称。

明朝万历年间的《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商人“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俗有遍地龙游之谚”。

这“遍地龙游”就是中国十大商帮中的龙游商帮。

这里的龙游商帮包括明清时衢于州府所属的龙游、常山、西安(衢县)、开化和江山5县的商人,其中以龙游商人最多,且经商手段最高明又最成功,故以龙游商帮为名。

龙游人经商始于南宋,这与南宋迁都杭州相关。

南宋迁都后修建了东起杭州、西接赣湘的官道。

这条官道从龙游与寿昌交界的梅岭关入龙游,并穿越龙游全境,这就为龙游人外出经商提供了方便。

南宋迁都后大兴土木,龙游人就把木材等运往杭州。

同时杭州又是全国刻印书的中心,龙游一直以产纸出名,也得以运往杭州。

另一件影响龙游商帮的事情是孔子的第48代孙孔端友迁至衢州,这就形成了孔府南宗。

孔府南迁推动衢州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龙游商帮的发展,并推动龙游商帮与儒家文化的结合。

明代中期,龙游商帮形成,并一直兴盛至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到清代光绪年间之后,龙游商帮衰亡,被绍兴商帮取代。

龙游商帮以长途贩运为主。

明朝天启年间的《衢州府志》记载:“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几空县之半”。

龙游商人,不仅结跃在江南、北京、湖南、湖北和闽粤诸地,而且一直深入到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甚至到了海外。

他们并不像晋商那样故土难离,总要落叶归根,而是在哪里经商,就在哪里定居。

明代龙游商人童巨川与其弟童建川几代人都在西部做生意,成为经商世家。

明成化年间,龙游商人携家带口到之南姚安等府(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经商,这里的龙游商人和江西安福商人达三五万人。

龙游商人四处经商,故有“遍地龙游”之说。

龙游商人对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

中国商帮及宁波帮精神讲义

中国商帮及宁波帮精神讲义

方液仙(189Biblioteka -1940)1912年,方液仙创办中国化学工业 社,1915年,方液仙集资办厂,扩 大生产三星牌蚊香。 1923年,方液仙首先研制成功中国 第一代牙膏--三星牙膏。后又研 制成功洗衣肥皂等洗涤用品。 1933年1月,建立中国国货公司, 任总经理,先后在南京、宁波、汉 口等10多地设分支机构,扶持民族 工业,抵制洋货,支持国货。方液 仙被社会各界誉为‚国货大王‛。
• 借助家族势力实现官商结合。 • 借助家族的宗法家规实行内部管理。 • 名门望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要靠文 化传统来传承家族特色。 • 对教育的极为重视
徽商的学校建设
宋、元、明、清四代共有各种书院260多 所。创办最早的是绩溪的桂枝书院,影响最 大、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是歙县的紫 阳书院。据明弘治《徽州府志》记载,当时 徽州有影响的书院达22所,其中仅休宁县就8 所。至于其他相当于中小学的私塾就不计其 数,几乎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若干所私塾。 府、县还有许多自己的学府。
朱葆三(1848-1926)
• 陆续投资或参股创办金融业,诸如中国通商 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 银行、中华银行、江南银行等; • 发展交通运输业,如宁绍轮船公司、长和轮 船公司、永利轮船公司、永安轮船公司; • 发展公用事业,开设上海华商电车公司、定 海电器公司、舟山电灯公司、上海内地自来 水厂、汉口自来水公司.广东自来水厂等;
民国:宁波帮的鼎盛阶段
宁波帮长期控制上海总商会。控制并影响了上 海乃至全国的金融贸易各行业和工商业。此后 的许多年里,控制上海总商会的一直是宁波人。 宁波商帮转型的标志之一,是由传统沙船贩运 转向现代轮船航运业。宁波人在中国的航运业 中占主导地位。转型的另一个标志是由钱庄业 转向现代银行。建立了中国通商银行。 同时,他们还进入了进出口贸易、制造业、房 地产业、保险各种新兴产业。宁波商人不仅在 国内成为近代的第一商帮,而且还走出国门。

明清十大商帮之龙游帮

明清十大商帮之龙游帮

明清十大商帮之龙游帮明清十大商帮之龙游帮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扩大,商人十分活跃,逐渐形成了商帮。

当徽商、晋商在商场争雄之时,在浙江中西南部崛起一个颇有影响的龙游商帮。

龙游商帮虽以龙游命名,但并非单指龙游一县的商人,而是实指浙江衢州府所属龙游、常山县、西安(今衢县)、开化和江山五县的商人,其中以龙游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最为高明,故冠以龙游商帮之名,简称“龙游帮”。

在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十大商帮中最活跃的是洞庭商、徽商和龙游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谚语:“ 钻天洞庭遍地徽”、“ 遍地龙游商”。

这反映洞庭商人、徽州商人、龙游商人遍布全国并雄踞商界的事实。

龙游为古代重要盐道饷道,又是浙皖闽赣4省交通枢纽。

龙游人农耕之外,借交通之便,经商乃成谋生重要手段,加之龙游社会上素不贱商,头脑活络之人多选经商之路。

龙游有丰富的资源,这也为他们经商提供了物质条件。

龙游多山林竹木和茶漆粮油等,这些土特产品成为龙游商最重要的外贸商品。

当时的龙游商帮,以龙游商人为主体,涵盖了周围衢州诸县的商家。

龙游商帮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为鼎盛。

宋室南迁后,建都杭州,为了方便同长江沿岸抗金前线的联系,官府修建了东起京城杭州,西接湘赣的官道。

这条官道在龙游和寿昌交界的梅岭关入龙游境,龙游商视此为大好商机,就把木材运到杭州销售。

也有大商人到浙江外地经商致富。

到了明朝,一个以龙游商人为中心,带动整个衢州地区商人们的流域性商业团体响亮登场,他们在金衢盆地崛起,逐鹿中原,远征边关,漂洋出海,以“遍地龙游” 的气势被人们称为“龙游帮”。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 龙丘之民,往往糊口于四方,诵读之外,农贾相半”。

明天启年间,“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几空县之半。

” 如商人童巨川在嘉靖年间至宣府大同做边贸生意,“ 一往返旬月,获利必倍,岁得数万金,自是兄弟更相往来,垂20余年,遂成大贾。

龙游商帮:繁华过后的悲哀

龙游商帮:繁华过后的悲哀

龙游商帮:繁华过后的悲哀••发表评论••A+所属分类:历史龙游商帮的衰亡与当时清末民初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龙游商帮在商业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神话,但是他们也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历史舞台上。

交通的落后和时局的变乱只是龙游商帮衰亡的外在原因。

这个商帮的最终消失与其本身的局限性有看重要的关系。

龙游商帮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商帮。

可以说,他的兴盛是由于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他的灭亡同样由此。

地处南宗儒学中心的衢州商人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准。

文化优势能助龙游商帮成就一个个奇迹,但是传统文化的桎梏却注定龙游商帮走不了太远。

虽然龙游商人在全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这并不能改变那里根深蒂固的重农抑商、重仕轻商的历史传统观念。

衢州地方的历史文献但凡提到商人时,大多都是一带而过,不会花大篇幅的笔墨。

在这种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龙游商人的地位很是低下,远不及那些文人。

于是,很多商人在经商赚取了一定的钱财之后就会回到家乡,把资本投资于买田置地。

他们在经历了商业的繁荣之后最终还是要叶落归根,返回到以农为本的老路上来。

由于受封建的阶级因素影响,很多商人把钱财投资于官场,期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样,商业资本就很难转化为产业资本,即使是固有的商业资本也会由于投资方向的转变而不断萎缩。

承受了太多儒家思想中庸保守文化传统的龙游商帮,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了限制,几次与经济腾飞的契机错失交臂,并没有转化成现在的浙商。

龙游商帮的衰亡还由于受到了附近其他后起商帮的排挤,在竞争中失去了活力。

在龙游商帮的附近,那些同样深受南宗儒学影响的温州、金华等地区的商人并没有完全依照传统的儒家思想去经商。

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儒家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经商特色。

他们在发展中逐渐摒弃了重农抑商、重仕轻商的思想,商人的地位也一天天地被抬高。

在这些地区,形成了较为开放的“永嘉学派”、“金华吕学”、“永康之学”等文化经商潮流。

文化的传统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这些地区的商人开始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

宁波商人的商业活动的探究以及与龙游商帮的比较

宁波商人的商业活动的探究以及与龙游商帮的比较

宁波商人的商业活动的探究以及与龙游商帮的比较宁波商人的商业活动的探究以及与龙游商帮的比较商帮是商人以地缘为纽带组合而成的的松散群体,明清时期,在中国有十大商帮,晋商、徽商、闽商、粤商、洞庭商、龙游商、宁波商、江右商、陕西商帮、山东商帮。

宁波商帮是指宁波府属鄞县、慈溪、镇海、定海、奉化、象山、宁海七县的商人。

宁波府地处沿海,山多田少。

如镇海县“滨大海,居斥卤之中,其土瘠而无灌溉之源,故耕者无终岁之给”,故“宁波之民半游食于四方”。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宁波处于全国海岸线的中端,南北船只在宁波交汇、贸易、周转、集散的,且可利用大洋环流的影响借助风力往来于南北;又可循甬江、余姚江、曹娥江及浙东运河直达杭州,进入京杭大运河。

宁波商人经营范围虽然广泛,但大体分四类,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贸易体系。

一是船运业。

这是宁波帮主要的、也是最擅长的行业。

早在明代宁波商人已是东南沿海贸易中的主要力量。

到清代,宁波船商有发展为航行北洋的北帮和行驶南洋的南帮。

“南船常运糖、靛、板果、胡椒、药材、海蛰、尺板”,“北船常运蜀楚、山东、南直棉花、牛骨、桃枣诸果、矿砂”。

宁波商船的活动已遍及内河、沿海和外洋。

道光年间宁波商人又打入以上海、崇明为中心的沙船业,逐渐排斥江苏沿海的沙船主,继而控制了上海商船会馆的大部分事务。

二是钱庄业。

宁波商人经营钱庄业始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宁波商人开始在上海创办钱庄并迅速获得发展。

据《上海钱庄史》记载,清季上海钱庄业中宁波商人的领袖“初有赵朴斋、张宝楚、庄尔芗、冯泽夫诸君,继有袁联清、李默军”等人,都是“一时人选,备孚人望”。

后来,上海形成了九家著名钱庄资本家,其中宁波人就占了五家,基本上控制了晚清上海的钱庄业。

此外,汉口、杭州、天津等地,宁波商人也开设了不少钱庄,影响也较大。

三是民信业。

民心局是一种以承递银信包裹为主的民间邮递机构。

据《中国海关与邮政》载,民信业“在长江南北洋,自乾隆朝创始”。

称雄于明清的龙游商帮

称雄于明清的龙游商帮

称雄于明清的龙游商帮
陈学文
【期刊名称】《观察与思考》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龙游属内陆地区,可在明清龙游商帮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之一,这一现象对于内地搞市场经济有不少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陈学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9
【相关文献】
1.从明清十大商帮的宿命探索当代温州商帮的文化创新 [J], 陈翊
2.明清时期武安商帮在中国商帮中的地位及作用 [J], 刘丹丹;苗菊芳;吉伟卓
3.关东商帮——何时觅到商海称雄的"精神资源" [J],
4.陕西商帮(货通南北,利获东西)-大商载德——明清陕西商帮的诚信经营精神[J], 李刚;王俊霞
5.龙游商帮影响下的龙游古建筑 [J], 霍庆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现代五大商帮

中国现代五大商帮

中国五大新商帮新商帮的分布及其特征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三大经济发展活跃区域。

在这些区域形成了一批新的商帮,它们创造了目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如珠三角的电子信息、浙江的纺织、皮鞋和五金、闽南的运动鞋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被并称为中国新五大商帮。

1、山东商帮: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的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

既有北方人的务实,也有南方人的精明。

特点是受国营模式影响较大,企业与政府的荣损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苏南商帮:主要分布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

苏南模式的文化背景是吴文化。

吴文化重格物致志,强调均衡、集体、等级。

其特点是集体所有制模式。

3、浙江商帮:主要分布在温州、宁波、台州、杭州等地。

受永嘉文化(也叫浙东文化)影响较大。

永嘉文化重经世致用,强调个性、个体、能力。

浙江商帮吃苦耐劳,有着强烈的事业心。

其特点就是温州模式。

温州的原始积累靠的是勤奋吃苦,在体制和意识形态的边缘完成了资本积聚,并逐渐从分散的家庭作坊过渡到现代私营企业。

4、闽南商帮:主要分布在泉州、漳州、厦门等地。

受闽南和吴越文化共同影响,是一种典型的客家商业文化,特点是“爱拼才会赢”,但多为家族企业。

5、广东商帮: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中山等珠三角地区。

受岭南文化影响较大。

特点是胆大务实、精明灵活、擅长贸易,并与港澳及海外资本有紧密联系,同时对市场策略、产品策略的研究很重视。

.中国新商帮改变了什么?从体制来看,在最北段的山东商帮,很有国有企业特色,苏南商帮具有集体企业的色彩,愈往南,民营企业的特色愈浓烈。

新商帮的种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企业寻找本土生存通道的努力。

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中国存在看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

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引起世人关注可并称为中国新五大商帮。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明清时代的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宁波商帮、徽州商帮、龙游商帮等只能象征着那个时代中国商业的荣光。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商帮在我国古已有之,盛兴于明清。

他们的贸易活动领域遍及全国各地,其商品曾远销到世界各地并大受欢迎,对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代对外贸易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以说明清时期初步形成的传统市场体系,正是有赖于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地方商帮来连接市场中的网络。

古代丝绸之路留下的传奇故事,可以找到它的原型。

在历史发展各个时期,帮会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它是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在一定区域内、一定时段在资源整合上自发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帮”是文化上的概念,目前已经虚化。

商帮在商业往来中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地整合了商业资源。

毕竟个体资源是有限的,想获得更大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源。

大家都有这个需求,组合起来,作为互助形式,形成内部的游戏规则。

它们的内部也有一个分工,按每一个买卖进行,每做一桩买卖,大家就会决定谁负责买卖,谁负责运输,谁负责产品的完好无损。

但帮会的内部成员很不稳定,在一桩桩买卖中形成并更换。

时间长了也会形成一些固定的不成文的潜规则,不像企业那样形成固定的组织。

不可否认,商帮整个商业往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其内部共同分享资源,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但弱点明显,个人意图突出,整体利益很少。

商会(帮会)的作用很多,包括相互之间的团结合作、互补、信息交流。

中国古代有徽、晋、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其中以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纵横商界500年,最后却在清末民国时期,被宁波帮后来居上、取而代之。

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陕西商人。

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为了供应北部边防粮食供应而实施纳粮中盐的开中法,山陕商人凭借地理之便迅速崛起。

明代山西商人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各大盐场及四川地区。

随着清代国家的统一,版图的拓展,山西商人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成为东北、蒙古、新疆的主要商人力量,其活动范围甚至远至西藏,山西商人还垄断了对俄国恰克图的贸易,并从事东南、两湖至西北的长途贩运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遍地龙游成一帮
地处浙江金衢盆地的龙游,早在商周时已建立与越国齐名的姑蔑古国。

秦时设太末县,唐贞观年间改为龙丘县,五代吴越国时改为龙游,是浙江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

龙游山水秀丽,物产丰富,且交通发达,有“八省通衢”、“西通五越,东达两京”之称。

明朝万历年间的《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商人“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俗有遍地龙游之谚”。

这“遍地龙游”就是中国十大商帮中的龙游商帮。

这里的龙游商帮包括明清时衢于州府所属的龙游、常山、西安(衢县)、开化和江山5县的商人,其中以龙游商人最多,且经商手段最高明又最成功,故以龙游商帮为名。

龙游人经商始于南宋,这与南宋迁都杭州相关。

南宋迁都后修建了东起杭州、西接赣湘的官道。

这条官道从龙游与寿昌交界的梅岭关入龙游,并穿越龙游全境,这就为龙游人外出经商提供了方便。

南宋迁都后大兴土木,龙游人就把木材等运往杭州。

同时杭州又是全国刻印书的中心,龙游一直以产纸出名,也得以运往杭州。

另一件影响龙游商帮的事情是孔子的第48代孙孔端友迁至衢州,这就形成了孔府南宗。

孔府南迁推动衢州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龙游商帮的发展,并推动龙游商帮与儒家文化的结合。

明代中期,龙游商帮形成,并一直兴盛至清代鸦片战争之前。

到清代光绪年间之后,龙游商帮衰亡,被绍兴商帮取代。

龙游商帮以长途贩运为主。

明朝天启年间的《衢州府志》记载:“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几空县之半”。

龙游商人,不仅结跃在江南、北京、湖南、湖北和闽粤诸地,而且一直深入到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甚至到了海外。

他们并不像晋商那样故土难离,总要落叶归根,而是在哪里经商,就在哪里定居。

明代龙游商人童巨川与其弟童建川几代人都在西部做生意,成为经商世家。

明成化年间,龙游商人携家带口到之南姚安等府(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经商,这里的龙游商人和江西安福商人达三五万人。

龙游商人四处经商,故有“遍地龙游”之说。

龙游商人对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功不可没。

龙游商帮经营的一个特殊行业是刻书与贩书。

这与龙游产纸相关,也与南宋后孔子南宗在衢州,故而重视文化相关。

著名的书商有童佩等。

明清时,除了杭州,浙江有上规模的刻书坊11家,其中8家在龙游。

龙游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刻印书基地。

与书相关的是纸业。

龙游山区产竹,用竹造纸的历史悠久。

南宋南迁后杭州与浙江各地刻书业发展起来,这又刺激了龙游的造纸,于是许多商人从事纸张贸易。

龙游造纸精细、讲究,极受欢迎。

纸张的贸易中心在龙游县的溪口村,因客商之集,其繁盛,乃倍于城市焉。

光绪二十年,龙游有纸店20家,还有许多龙游商人将纸贩运到外地。

龙游商人经营的另一个行业是珠宝古董业。

这个行业需要雄厚的资本和文化知识背景。

明中叶,龙游珠宝商在全国颇负盛名。

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龙游善贾,其所贾多明珠、翠羽、宝石、猫睛类轻较软物”。

龙游也盛产山货,因此龙游商人也从事竹、木、茶、油、漆等山货,通常是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运往外地,在清光绪十四年,山货行至少有35家。

此外,龙游商帮还有经营药材、丝绸等物品者,也有从事珠宝贸易的海商。

在明嘉靖朝倭患事件中,曾发现通倭浙商中已有龙游人。

从龙游商帮的经营活动来看,它们是无法做大的。

一是经营的行业诸如纸张、印书、珠宝、山货等都是小行业,缺乏晋商的票号,徽商的盐业、洞庭商的粮食等贸易量大的行业;二是他们从始至终都是中小商人,靠自我奋斗经商,没有走上官商结合之路,这与江右商帮等没有做大相似,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在近代社会实现成功转型。

清末他们又失去了交通优势,在国内外商人的冲击下,走向灭亡。

龙游商帮是十大商帮中的一个小商帮,也是衰亡之后再无起色的商帮。

我们在给商帮下定义时,强调它是“商业联盟”,即以从事商业流通为主。

其他商帮的
确如此。

但不小而弱的龙游商帮,却有自己的特色。

他们的特色就是投资于手工业,把商与工结合了起来。

他们所从事的主要是造纸业和采矿业,且其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此外,由于商帮是一种封建时代的行会组织,有很强的封闭性,其作用在于对内团结,对外排斥,以某地之人组成商帮,目的之一就是禁止外人进入,这一点成为许多商帮的特点。

但龙游商帮尽管小,却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据记载,外地人迁入龙游经商并成功者,至少有83姓430族。

这些外地商人有来自浙江省内各县,也有来自安徽、福建、江西。

孔子第48代孙移居衢州并建立孔子南宗,使儒家文化在这一地区得以推广发扬。

所以,儒家文化深深影响了龙游商帮。

这首先在于龙游商帮亦商亦儒。

尽管不像徽商那样追求“先商后仕”,以图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但他们极为重视教育。

衢州府的书院有衢州府儒学、柯山书院,巨麓讲舍等。

仅龙游一县明清时就有书院30余所,著名的有鸡鸣书院、枫林书院等。

这使得龙游尽管地处偏僻,但文化水平相当高。

其次,龙游商人颇爱读书,喜爱与文化人交往。

龙游的刻印书质量上乘,比如龙游书商余氏在江苏带的印书局就不惜重金聘学者核刊,深受学人士子的欢迎。

最后,作为亦儒亦商的龙游商帮也把儒家的诚信作为自己的商业伦理,经商中以诚信为本,成功后以义当先。

龙游商人都有宽容、平和、诚实、乐善好施的品德。

龙游商帮如果按实力排名,恐怕要在十大商帮之尾,但他们的特色值得研究,记得前年我去衢州,曾与龙游的朋友谈起龙游商帮,他们竟然都表示是第一次听说龙游还有商帮的历史。

作为商帮历史的研究者,由此我也更是深感这项工作之不可或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