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提能专训 专题十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步步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课件

【步步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课件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考纲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 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①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③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思维导图]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4)解放战争时期 ①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 城市。 ②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 学说。 (5)新中国成立后 ①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改造道路。 ②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 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 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20世纪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 逐步提出了“双百”方针。 (2)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 严重的干扰和损害。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 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中国科学文化领域重现生 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知识主线]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路径,产生了三大 理论成果 (1)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 峙、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历经形成、成熟和发展 的过程。 (2)邓小平理论历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酝酿、中共十二 大和十三大的提出、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发展 成熟并最终在中共十五大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附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附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C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2、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A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B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的人民群众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AC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7、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

学风问题主要是指BCD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8、 1927 年 9 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 AA. 党指挥枪B. 官兵平等C. 拥政爱民D. 一切行动听指挥9、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BDA.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 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C. 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BCDA.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 统筹兼顾1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CD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12、人民代表大伙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BCA.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B. 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C. 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 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13、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 D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14、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D )A.经验主义B.冒险主义C.机会主义D.教条主义15、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此书与南方谈话有关,南方谈话中对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论述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选择D项。A项是1992年十四大的贡献,应排除。
6.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致信中共中央:“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当时该论点提出的主要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答案】B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主义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受当时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影响所致,故正确答案选B。
1
5.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最具前瞻性”可排除A、C两项,由“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应该的民生问题,故B项正确,D项说法不正确。
2.孙中山著在《孙文学说》中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__专题辅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__专题辅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专题辅导(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明志)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 LOGO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毛泽东思想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1956—1987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交流提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两大理论成果导言红船领航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岗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分别是: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划分为1921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78年、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

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探索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括:中国共产党两次历史性飞跃1、1919年5月——1956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义主制度。

特点:找到了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实践成果毛泽东思想(1945年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理论成果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任务:实施改革开放,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过渡。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升训练 3-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①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的严重下滑②破坏了生产力不同处理,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左”倾错误,说明当时把工作的中心放在“阶级斗争”上了,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B项观点有误;C项时间与题干不符;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A4.(2013·福州质检)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

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肯定并推广了小岗村农民的这种做法。

这表明新时期的改革()A.完全是农民自发发动的B.从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C.党中央领导和群众的创造互相推动D.采取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散经营的方式解析: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保证书体现的是群众创造性,而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体现的是中央的认可和推广,综合这些信息,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C5.如图为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漫画。

由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的“简单放权让利”,扩大了企业自主权B.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的原则,我国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C.进入创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D.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解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农村,A错误。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遵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B说法错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的,D错误。

故选C。

答案:C6.(2013·厦门考试)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解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是政治的国际形势变化,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A 项可排除;浦东开放是在1990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是在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也可排除C、D两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在1989年,亚太经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企图扼杀新中国,故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国防建设放在首位,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课标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模块五中国现代篇专题十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现代中国的科技

课标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模块五中国现代篇专题十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现代中国的科技

专题十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限时:60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广东广州一模)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毛泽东旨在( )A.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C.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D.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中国不可能直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才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实际上是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故选D项。

材料信息旨在强调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性,无意“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A项错误。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批评,故B项错误。

材料信息“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后,不能直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

2.(2019广西桂林、贺州、崇左联考)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分析认为,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

毛泽东意在强调( )A.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D.“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答案 D 由材料“小农经济在中国广泛存在和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中国的矛盾斗争和连绵不断的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使得红色政权的存在获得了缝隙,革命的发展大有回旋余地”可知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

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具体内容,排除A项。

材料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产生的背景而非意义,排除B项。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

2015年高三二轮复习资料专题十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①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②理论:阐明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2)初步形成(井冈山时期)(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①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发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②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③意义: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3)成熟完善(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论①条件: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使毛泽东有条件总结过去的革命斗争经验并进行新的理论研究。

②标志: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③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4、继续发展(新中国成立后)(1949——)——社会革命和建设理论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②创造性地提出赎买政策;③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2.邓小平理论——让中国人民富起来(1)酝酿:1977年,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工作。

(2)形成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②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③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④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专题十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 新人教版(含解析)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专题十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 新人教版(含解析)

1.【2012•德阳一诊】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敌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扎,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4分)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

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

陈被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诫,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时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

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6分)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

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

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6分)【解析】第Array(1)小题主要措施应依据材料一概括,从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的教育系统两个方面分析。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含解析)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含解析)

专题限时训练(十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稽阳联考)毛泽东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这本著作是毛泽东思想()A.萌芽时期的著作B.形成时期的著作C.成熟时期的著作D.发展时期的著作2.(2014·长春调研)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毛泽东提出了“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3.(2014·滨州模拟)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4.(2014·临沂质检)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体制”分别指()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doc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doc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答:(C)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邓小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答:(A)A、毛泽东思想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邓小平理论D、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答:(A)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答:(A)A、和平与发展B、战争与革命C、社会主义建设D、第三世界兴起5、“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是答:(C)A、1987年党的十三大B、1992年党的十四大C、1997年党的十五大D、2002年党的十六大6、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答:(C)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7、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载入宪法是在答:(D)A、党的十四大上B、党的十五大上C、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8、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答:(D)A、1987年党的十三大B、1992年党的十四大C、1997年党的十五大D、2002年党的十六大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要成果,科学回答了答:(A)A、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B、我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C、我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D、我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答:(C)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提高经济效益为C、以人为本D、全面协调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答:(ABCDE)A、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想结合B、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C、就是把中国革命、技术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E、就是形成具有中国特征、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答:(ABCDE)A、新民主主义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E、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答:( B DE)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群众路线E、独立自主4、邓小平理论是:答:(ABCDE)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E、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答:(ABCD)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改革开放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答:(ABC)A、立党之本B、执政之基C、力量之源D、理论之源E、发展之源6、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它们在:答:(ABC)A、思想理论基础上一脉相承B、基本立场上一脉相承C、政治原则上一脉相承D、理论主题上一脉相承E、理论风格上一脉相承7、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创新体现在:答:(ABCD)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C、作出了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E、形成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答:(AB)A、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B、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C、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E、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重大变化9、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答:(ABCDE)A、反对教条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认真学习与系统把握D、积极求索与民主讨论E、联系实际与求真务实10、胡锦涛2003年“七一”讲话强调,为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必须注重做到:答:(ABC)A、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B、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C、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D、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相结合E、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结合1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答:(ABC)A、强调全面发展B、要求协调发展C、主张可持续发展D、健康发展E、和谐发展三、辨析题1、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的理论。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提能专训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含解析)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 提能专训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含解析)

提能专训(十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海淀区适应练)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进行的有益探索包括( )①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④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前途问题,与“破坏一个旧世界”(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①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创造性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②符合题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③符合题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属于“左”倾错误,不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2.(2014·河北邯郸高一调研)1928年毛泽东说:“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

”这反映了当时毛泽东(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无产阶级在战争中的领导作用D.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导力量答案:A解析:依据时间信息等可知,此时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故A项正确,排除B项;C、D两项都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3.(2014·四川重点中学高一检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三项政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适合地方管理的政策,这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练【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析版)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练【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析版)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1.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答案:A解析:B\C两项均不利于我国文化建设,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后,故选A。

双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3.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

”在此毛泽东认为,挽救民族危亡必须( )A.实行君主立宪B.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走十月革命道路D.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意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

1919年的世界大潮指的是社会主义,“新思潮”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成为大潮,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不属于毛泽东的主张,D项与题目时间不符,均排除。

4.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

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这是在强调( ) A.实行民主决策B.重视调查研究C.必须谦虚谨慎D.坚持实事求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材料说明毛泽东在写《论十大关系》时找了许多人进行询问和征求意见,这是重视调查研究的体现,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

11.专题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教文艺

11.专题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教文艺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参考答案:CDDDB CC答案要点:(1)转变:由汉族的民族主义(反满兴汉)到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再到“中华民族”(民族融合,团结反帝)。

(3分)影响: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积极影响;1924年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4分)(2)①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②中共十五大③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3)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2分)参考答案:CDDDB CC答案要点:(1)转变:由汉族的民族主义(反满兴汉)到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再到“中华民族”(民族融合,团结反帝)。

(3分)影响: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积极影响;1924年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4分)(2)①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②中共十五大③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3)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分)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2分)参考答案:CDDDB CC答案要点:(1)转变:由汉族的民族主义(反满兴汉)到五族共和(民族平等)再到“中华民族”(民族融合,团结反帝)。

(3分)影响: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积极影响;1924年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4分)(2)①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②中共十五大③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分)(3)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复习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复习题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复习题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B)A.19 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C.19 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出现 D.1867-1894 年《资本论》一、二、三卷的公开出版2.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命题的是(C)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A)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D)A.毛泽东思想B.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C)A.批判与否定 B.继承与超越 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D.没什么联系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A.求真务实B.实事求是C.开拓创新D.追求真理二、多项选择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ABCD)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B.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C.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D.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2.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ABCD)A.近代中国衰败之后中国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的各种尝试的失败B.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C.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给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3.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BCD)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C.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光芒D.马克思主义只有实现中国化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ABC)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B.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C.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AE)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ABCD)A.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B.它们同马列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C.它们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D.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继承、丰富和发展的关系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第一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练习及答案

第一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理论是在()。

A.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B.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C.结束冷战、争取和平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科学发展观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发展是硬道3、邓小平理论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D.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十七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D.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B.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了综合实力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会议是()。

A.十六大B.十六届二中全会C.十六届三中全会D.十六届四中全会8、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建设C.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D.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构建和谐社会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专题十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解析版)

专题十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解析版)

专题十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1. (2014届山东省淄博市教学质量抽测)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吾国今日既日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

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推翻满人政权,建立汉人专制政权 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D.主张反清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解析】据材料“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推知反满,从“吾国今日既日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

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知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A项建立专制政权同孙主张不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是反满而非反对外来侵略,故B项错误;题干中反满并非复明,而是要建立五族共和,而非汉人一统江山,故D项错误。

【答案】C2. (2014届广东省中山市期末统一考试)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C.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解析】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民主共和制,从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看,可知是受卢梭影响,故D项错误;而“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已经不仅仅是卢梭的思想,故A项错误;平等、人权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民友”更体现出民主,结合时间是20世纪初,正是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之时,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崇洋媚外,故B项错误。

【答案】C3. (2014届北京市丰台区期末考试)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课时跟踪检测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课时跟踪检测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泗县测试)陈先初先生在《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

”这里“新的转变”指( )A.实践英国自由主义民主B.效仿法国激进主义民主C.实行德国保守主义民主 D.追求俄国苏维埃式民主★2.1919年毛泽东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A.呼吁社会改革 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C.组建工人政党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3.“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呢?要根据对革命所持的态度而定,反对革命的人或者阶层是敌人,而支持革命的人或者阶层自然也就是朋友了。

”该材料出自毛泽东哪一著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4.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2014·裕安期末)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的是( )6.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

其历史依据是( )A.毛泽东思想已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结合中国国情C.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D.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7.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能专训(十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教文化(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4·海淀区适应练)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进行的有益探索包括()①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④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

《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指出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前途问题,与“破坏一个旧世界”(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①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创造性地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②符合题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以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③符合题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属于“左”倾错误,不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2.(2014·河北邯郸高一调研)1928年毛泽东说:“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

”这反映了当时毛泽东()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无产阶级在战争中的领导作用D.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导力量答案:A解析:依据时间信息等可知,此时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主张农村包围城市,故A项正确,排除B项;C、D两项都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3.(2014·四川重点中学高一检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B.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三项政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适合地方管理的政策,这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故C项符合题意。

4.(2014·武昌区调研)1984年,邓小平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出了高度评价:“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

”这反映了当时() A.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了重大转移B.改革的方向已渐趋明朗C.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D.传统观念开始被撼动4.(2014·杭州市高三一模)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其代表作品分别是《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C项正确。

5.(2014·济南市高考训练)“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

这两次思想解放()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左”倾错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解放了思想,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计划和市场姓“社”姓“资”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知,B项正确。

A项只符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排除;C项与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均不符合,排除;D项只符合邓小平南方谈话,排除。

6.(2014·北京顺义高一检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1%,中国的增长率为4.4%。

造成中国粮食增长率提高的原因有()①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②“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③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④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撤销了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①③正确;“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故②正确;21世纪初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故排除④即可。

7.(2014·福建宁德高一检测)“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垄断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的“炸弹”和核国家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结合“两弹一星”的影响,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两极格局没有因此而改变,故D项不正确。

8.(2014·郑州市质检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 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要将原先的旧的教育形式改变为新的人民教育。

由“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可得出答案为C项。

9.(2014·广州市综合测试二)“‘七七’是中国一个承上启下的年头。

这一年,我们沉睡了十年的民族醒了,它彰显了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转折。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恢复高考制度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高考制度的恢复。

解题的关键信息“七七是……年头”“十年”“对知识的渴求”“伟大的转折”等。

由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我国恢复了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其与题干信息吻合,故答案为C项。

A项发生于1937年,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B项时间为1970年;D项时间为1978年,与“十年”“知识”等信息不符,故排除A、B、D三项。

10.(2014·海淀区适应练)20世纪50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牌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

这一现象反映了()A.“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B.“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领域的“大跃进”。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鲁迅、郭沫若等与工业化建设无关,A项错误;“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显然与材料无关,B项可以排除;“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显然与“大跃进”运动浮夸、冒进的特点相符合,C项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D项与题干中“20世纪50年代”的时间限制不符。

11.(2014·河北保定高三一模)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答案:A解析:B、C两项均不利于我国文化建设,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后,故选A项。

“双百”方针促进了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

12.(2014·陕西咸阳高三一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针对科技文化领域提出的方针,故A项正确。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是“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训;“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

13.(2014·河北省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

”在此毛泽东认为,挽救民族危亡必须()A.实行君主立宪B.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走十月革命道路D.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意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

1919年的世界大潮指的是社会主义,“新思潮”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成为大潮,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不属于毛泽东的主张,D项与题目时间不符,均排除。

14.(2014·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

如果没有那些人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这是在强调()A.实行民主决策B.重视调查研究C.必须谦虚谨慎D.坚持实事求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材料说明毛泽东在写《论十大关系》时找了许多人进行询问和征求意见,这是重视调查研究的体现,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

15.(2014·东北三校联合模拟)戈尔巴乔夫曾说:“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以下观点不能印证这种“全新理解”的是()A.提出了“三个有利于”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斗争C.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