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论作业(2012 2 14)
一本全面介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专著——评学科教育新书《信息技术教学论》
七、扩展性校园网的规划建设既要考虑它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又要考虑技术和需求发展需要对网络进行升级和扩展。
我们采用EI A /T I A568标准利用五类U T P,对所有教学办公用房一次布线,系统的最关键部位采用交换机,各楼层均安装一个HU B,交换机与各服务器和各楼层的HU B 相连,工作站再与服务器或HU B 相连,这样既使将来通信技术发展了,要求对网络提速,只需更换现有的HU B 、网卡就可以了。
若需增加用户,只需在现有的HU B 中增加HU B 并在原有线槽中增加线路即可。
[参考文献][1]James E .Gaskin .N etw ar e 4.1网络使用大全[M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2]Graig Stinso n.Windo w s N T 使用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书评· 一本全面介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专著——评学科教育新书《信息技术教学论》南国农 杨改学由鲁正火、孙名符二位教授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学科教育新书《信息技术教学论》与读者见面了。
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关于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各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产品日新月异,令人无暇顾及,但关于此项技术教育方面的书尚不多见,而试图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体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研究的专著在国内尚属首例,我们首先对作者在此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努力表示赞同。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要求“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
教育部也在1999年11月9日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这充分表明了国家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心。
信息技术教学论
2.1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2.1.3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位置
❖ 不同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四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英国
加拿大(以魁北克省为例)
设计与技术 信息与通讯技术
基本技术
“国家课程”规定的必
修的基础课程
生活技能
家庭经济
日本
4学分 5学分 4学分
必修课程分数在 各学年开设,此 外有若干选修课 程
1.1 教师是专业人员概述
1.1.1 教师是专业人员的内涵 1.1.2 教师是专业人员的意义
1.1 教师是专业人员概述
1.1.1 教师是专业人员的内涵
“专业”一词,系指具备高度的专门知识、能力而异于他 种职业而言。专业一方面指精湛学术与卓越能力;一方面 则是服务和奉献。 专业的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
2.2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2.2.1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解读
一个视角:“科学-技术-社会”(STS) 两个关系: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 三维结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2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2.2.2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分析
一、培养中小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 信息意识与情感
作为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的信息意识,主要 包括敢用与想用两个方面,而信息情感则更加偏 向于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与兴趣方面。
敢用不敢用是当前信息意识与情感的主要矛盾。 想用不想用反映了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强度。 培养积极的态度是培养信息意识情感的关键。
2.2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2.2.2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分析
美国教育技术 CEO 论坛中, 指出“21 世纪学生的能力素质”包 括五个方面: 一是基本学习技能, 二是信息素养, 三是创新思维能力, 四是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五是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Teaching Methodology of Information Curriculum,简称ICTM (三)课程中文名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四)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五)开课单位:工学院(六)教材:《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王吉庆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七)参考书目[1].《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教学设计》,乌美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教学过程设计》,李龙,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4].《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加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教学设计基础》,章伟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6].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Redesigning the ID Curriculum》,Martin Tessmer and John F.Wedman[8].《Mak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ecision》,Barbara Seels[9]. 《现代教学设计纲要》,孙可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八)、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技术方向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系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逐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技能和一定的开发、研究能力,为学习者以后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九)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方法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教育需要,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信息技术教学论》复习思索题1.什么是计算机文化?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文化:对计算机性质及应用旳理解和在社会中应用这些知识旳能力,重要包括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有关旳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则包括信息旳排序与检索、信息旳组织与体现、信息旳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旳控制与传播等。
◆信息技术教育:是伴随计算机科学技术旳进步和社会发展旳需要而形成旳一门学科,是研究以计算机技术为关键旳信息技术教育规律及其应用旳科学,是计算机文化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应用和发展旳一门新兴旳边缘科学。
它是一种集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为一体旳综合科学。
2.信息科学、信息学、信息技术之间各有什么差异和联络?◆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现象及其规律旳科学,中心问题是阐明信息本质,以及探讨信息在人类旳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旳基本规律。
◆信息学:用计算机来处理或传送信息旳科学,内容包括信息及信息处理旳研究,尤其是运用新旳信息技术来处理信息。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学技术与其他有关技术旳组合。
3.试述信息技术教育旳研究对象,它包括哪些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旳重要研究对象是中学旳信息技术教育系统,包括旳内容重要有:◆理解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旳理念和目旳,明确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旳地位与作用。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法概论。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材、教法分析与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旳其他工作。
◆中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研究。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设。
◆中学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4.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旳任务是什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旳总体目旳服务,为二十一世纪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旳深入发展打基础,逐渐建立有中国特色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
5.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旳重要任务是什么?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旳教学目旳是什么?◆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旳爱好和意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教学论》复习题答案资料
《信息技术教学论》复习题答案资料《信息技术教学论》复习题答案资料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文本、数值、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类信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2、信息技术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较强的技术性。
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2、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信息技术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加工和传输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4、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信息技术教育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3、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基本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于:通过整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包括:1、辅助式整合。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用于支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如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2、探究式整合。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只是作为一种指导者和帮助者。
3、学科式整合。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被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
4、研究式整合。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以研究课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加工和传输各类信息,完成研究任务。
4、简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论第一章(杨威版部分答案)
第一章1。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物化技术与非物化技术如何表征?答:凡是可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按表现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物化技术和非物化技术。
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
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1.2画图描述扩展信息功能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生产过程。
1。
3简述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与目标,以及教育信息化。
答: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正是在大众文化层面上的,对未来社会劳动者的一般性的要求,而不是精英文化意义上的要求。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内容应该定位在大众文化教育的层面上。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从总体讲是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整体概括性的要求;从分体看是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各个方面的精确和详细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绩效的具体明确的表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1.4简述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四要素,以及后现代课程观与4R标准。
答:(1)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传统的智能观过于狭窄,把智能主要局限与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忽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其他方面,如音乐,人际交往、肢体动作等.其实,智能并非人们以往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体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能,而是彼此相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至少由七种智能要素组成,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交流--交际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
信息技术教学论
信息技术教学论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日常的通讯交流到复杂的科学研究,从便捷的在线购物到高效的工业生产,信息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正因如此,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信息技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并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
这既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幻灯片演示等,也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如算法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学会合法、合规、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避免信息滥用和信息犯罪。
在教学内容方面,信息技术教学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领域。
硬件知识是基础,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外部设备。
软件应用则是重点,从操作系统的使用到各类办公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编程软件等,都需要学生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
此外,网络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网络的架构、通信原理、网络安全等。
而在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盛行的背景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也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某些基础知识的传授上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践操作环节,更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学习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布置一个具体的任务,如设计一个班级网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信息化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而应该是多元化的。
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展示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大纲(理论课)
湖北大学信息技术教学论(理论课)(课程代码)教学大纲(2010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2011年3月前言一、大纲编写依据教育部于2003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课标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全新定位,使信息技术课程从理念、目标、内容到实施过程出现了全面更新。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标志着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阵地。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专业方向课程,是培养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重要课程,本专业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相关的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担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的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历史;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及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掌握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和培养方法以及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环境和人文环境;明确信息技术教师能力与专业化发展要求;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2、能力目标(1)实践能力通过课程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编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环境;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掌握教学技能。
(2)创新能力通过教育实习,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1)讲授课程以讲授为主。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重点和难点。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包括中小学教材分析),讲清概念和相关理论。
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过程和方法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由教师设置相关探究学习专题,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评价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论》复习题答案
《信息技术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面哪一个文件是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也深度,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法等的教学指导文件。
( B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授课计划 D.教学日历2.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8层等级学习分类中,哪一种学习是能够识别一类刺激的共性,并对此做出相同的反应。
( D )A.信号学习 B.刺激反应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3.以下哪种学习方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
( B )A.探究性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自主学习 D尝试性学习4.一般地讲,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或划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复习巩固阶段、运用熟练阶段和以下的哪一个阶段。
( D )A.集中学习 B.自我学习 C.反复训练 D.评价反馈5.经典的CAI辅导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下面的哪一种学习理论。
( B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6.在采用支架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首先做的是( A )A.搭脚手架 B.独立探索 C.效果评价 D.进入情境7.以下哪项教学方法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A )A.抛锚式 B.试验法 C.讲解法 D.启发式教学8.备课一般分为学期备课、课时备课和下面的哪一种备课。
( A )A.单元备课 B.周备课 C.集体备课 D.个人备课9.一般认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科学方法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
下面的哪一种理论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 C )A.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系统加工论10.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核心地位的是( C )A.教学关键点 B.教学目标 C.教学重点 D.教学难点11.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A )A.输入阶段;B.相互作用阶段;C.操作阶段;D.输出阶段。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信息技术教学论(有些多余内容可删减)问题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P5-P6)1.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概括地讲,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也就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所在,也即信息技术课的课程价值。
(2)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
这是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具体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3)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是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的教学成果,具体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即对信息技术“教的成果”和“学的成果”进行测量和评价,为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5)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硬件环境主要指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所具备的设备、设施等;软件环境也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所具备的教学软件、资源等。
(6)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主要研究从事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素质以及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等。
2.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1)综合性: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研究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相关的一般教学理论,而且还涉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论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信息技术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理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信息技术教学论具有综合性。
(2)基础性: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论基本上涵盖了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独立性:信息技术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和基本方法,以信息技术学科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信息技术教学论
信息技术教学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逐渐变革,信息技术的融入已经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优势以及相关挑战,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满足现代学习需求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在信息时代长大,他们对技术的熟练运用已经成为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字化社会中的竞争力。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同时,信息技术也有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和知识,增强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1.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和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库来自主学习。
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虚拟实验室等工具进行互动教学。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化的教学。
2.跨时空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知识,并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在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与学生实时互动。
这种跨时空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虚拟实境技术进行实践学习,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游戏化学习。
这种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信息技术教学的挑战尽管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设备和资源不足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学校,设备和网络资源可能不足,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和发展。
同时,不同学校之间设备配置和维护差异也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不均衡。
15春华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
1. ()不属于现代社会中支持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A. 物质
B. 能量
C. 信息
D. 环境
正确答案:D
2. 信息技术教师的()是对信息技术教师在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上,认同、热爱和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的描述。
A. 专业知识结构
B. 专业情意
C. 专业能力结构
D. 专业发展
正确答案:B
3. ()就是人类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所有手段的总和。
A. 信息科学
B. 教育技术
C. 信息技术
D. 计算机技术
正确答案:C
4. ()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由各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
A. 教学系统
B. 系统
C. 教学模式
D. 教学策略
正确答案:A
5.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环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A. 合作研究
B. 叙事研究
C. 质的研究方法
D. 行动研究
正确答案:C。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作业及答案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作业及答案第一章引论一、填空题:1、信息化是现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教育信息化的中心思想是将信息技术交融到教育过程中去。
3、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教课方案资源。
4、教师对学习过程的研究有两个含义:一是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二是研究自已作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5、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从获守信息到增加知识的转变。
6、学习能够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和解决问题四类。
第二章信息、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一、填空题:1、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信息、能源和物质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概素。
3、从见解上,信息一般划分为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两种最基本的种类。
4、本体论信息是第一位的,认识论信息是第二位的。
5、外面世界向认识主体输入的信息称为感知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主体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是主体向外面世界输出信息称为再生信息(认识论信息)。
6、认识论意义的信息能够扩展为三个层次: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7、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认识论信息分为三个部分:实在信息、实得信息、先验信息。
8、一般而言,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会集。
9、信息资源拥有四个明显的特点:智能性、有限性、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二、判断题:1、信息是能够看得见的客观世界物质的一种。
(×)2、相对而言,语用信息是认识论信息的最低层次。
(×)3、信息的储藏就是一种时间传达活动。
(√)4、信息资源是由信息内容、人、符号、载体四种最基本的要素组成。
(√)5、信息科学是一种主要研究记录在书籍中信息的科学。
(×)三、简述题:1、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的)方式。
2、什么是本体论信息?一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3、什么是认识论信息?就是认识主体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所能感觉到的内容,包括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内容和功能。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举例分别谈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石。
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体现,注重了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学目标从预设到生成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燃烧,能力在教学过程形成,精彩在教学过程中创造。
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则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第一次作业摘要:一、引言二、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核心理念三、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应用实践四、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启示与反思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领域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
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文将对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应用实践进行探讨,并对其启示与反思进行分析。
二、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它提倡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此外,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还强调团队合作、终身学习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应用实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倡导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学习、开展个性化辅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同时,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还提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学科合作等途径,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
四、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启示与反思通过对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论总之,国开信息技术教学论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信息技术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信息技术教学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教育调查法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1分),运用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2分),搜集研究问题的资料(1分),科学分析教育现状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实践活动(1分)。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全对得5分,要点表述不正确扣1-5分。
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社会分工中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有其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2分),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个体和群体不断发展的过程(2分),这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1分)。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全对得5分,要点表述不正确扣1-5分。
3、信息素养是一种通过教育所培育的(1分),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1分)。
它包括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2分),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1分)。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全对得5分,要点表述不正确扣1-5分。
4、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具体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2分),将教学内容融入任务中,使学生围绕一个目标(1分),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2分)。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全对得5分,要点表述不正确扣1-5分。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要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2分)(2)任务要具有适宜性(1分)(3)任务要具有明确性(1分)(4)任务要具有可评价性(1分)2、加涅把学习的心理活动分为八个阶段,简述这八个阶段。
动机阶段、领会阶段(1分)、获得阶段、保持阶段(1分)、回忆阶段、概括阶段(1分)、操作阶段、反馈阶段(2分)3、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1分)(2)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1分)(3)培养信息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原则(1分)(4)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1分)(5)趣味性与严谨性相结合原则(0.5分)(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0.5分)4、简述信息技术教学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19220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陕西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名词解释:(1)计算机辅助教育(2)教学方法(3)电化教育(4)计算机辅助教学(5)谈话法(6)教学策略(7)计算机管理教学(8)讨论法(9)教学模式(10)答案请微信加ylitw2008二、判断题:(1)如今,不懂计算机,不会使用计算机,就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盲”。
()(2)“三论”已广泛应用教育各个领域的各个学科,出现了以信息论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学”。
()(3)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是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4)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意见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5)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6)将“最优化”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
()(7)备教材就是通晓教材的内容。
()(8)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绝对评价是最佳方法。
()(9)将租赁来的软件产品拷贝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以便永久使用,不是盗版行为。
()(10)合理的机房布局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课堂式布局的优点是教师授课方便,学生上机操作时,相互间干扰较少,空间利用率较高。
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不方便,且布线较困难。
()(11)信息技术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又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更是社会信息化的需要。
()(12)“三论”已广泛应用教育各个领域的各个学科,出现了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学”。
()(13)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是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14)教学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授以学习方法。
()(15)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选择可能适应教学过程具体情况的最佳方案。
()(16)计算机辅助教育——简称CEB,是计算机在教育中的重要应用。
()(17)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18)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相对评价是最佳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江苏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教学论(重点)江苏师范大学1、信息技术不仅包含各种信息媒体,还包括运用信息媒体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信息的方法,所以说信息技术是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信息2、通过对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的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也就非常明了了。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是将一般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相结合用来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般的理论,对有关一般的论据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整,并且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学科。
(简答)3、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41、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3、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5、信息技术教学环境6、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
5、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
一综合性,二基础性,三独立性,四发展性,五实6、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调查法,二文献法,三行动研究法。
四教育实践法,五教育经验总结法,六基于设计的研究。
(填空)7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二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
三培养学生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科研的能力。
81、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3、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技术科研的一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常用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具备信息技术科研的初步能力。
5、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9、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要求1、端正态度明确信息技术教学论学习的重要性2、重视方法提高能力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论考试试题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信息技术教学论考试试题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填空1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有((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独立性、发展性))。
2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主要表现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层次性、人文性))五个方面。
3信息技术课程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显现任务、教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五个环节。
5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特点((实践性、耦合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发展性))。
6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尝试错误和顿悟法))。
7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类型与选择从时空距离看可以分为((远程教学方法和非远程教学方法))。
8课堂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全班或分组集体上机、分组协作学习))。
9分析学习内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卡片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等。
10我们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所有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操作技能、计算机算法与程序))等三大类。
1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分为((课堂讲授型、自主探究型、合作探究型))三种。
1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结果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以规范的方式展现出来,其呈现是灵活多样的,((有叙述式、表格式))等。
14叙述式教案应包括((课题、学习目标、授课时数、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件资源和反思))等项目。
15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手段有((提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学论
思考:
1、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教育专业?你今后想从事什么事业?当
你的选择与你的专业不一致时,将怎样处理好这一矛盾?
2、如果你是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你认为怎样才能教好信息技术
课?你将怎样培养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师素养?
正文:
答:1、
当高考过后,我的心一度处于迷茫惶恐之中。
面对选什么专业是一件头疼的事,在过去几年里一直生活在被养育,衣食无忧只知道玩和学习的我,突然间要面对自己以后就业问题,生活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连接你的专业,因为自己对市场经济和就业趋势的不了解,自己又是一个大专线,最后这个恼人的问题就交给我的叔叔决定。
作为计算机教育专业我最有可能从事教育,但如果去不了的话就去当会计。
当我的选择与我的专业不一致时我会合理的处理我专业与我选择之间的关系,尽量让我的选择可以有利到我专业,或在学习好专业的同时帮我的选择培养成业余爱好。
两者互补使自己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
答:2、
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首先要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是什么?叫谁?我自身是否已经有这方面的教学实力?
信息技术课程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课程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知识与认知的不同,从而可接受的程度也随之不同,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分成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在各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还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目前的课程内容与要求小学和初中参照《中小学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高中参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执行。
在大学里,作为教育类的我本身就要接受与教育相关的教育和培养。
除了计算机应用的学习外还要学教育课,心理学,口语等…作为老师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素质。